導航:首頁 > 視頻設計 > 淺談地理教學中的板書設計

淺談地理教學中的板書設計

發布時間:2021-01-22 10:33:35

① 如何進行板書的設計

板書設計是對本節課教學結構的再現,是形成邏輯推理過程的文本。 整體撰寫,注重反映學習思維過程、學習過程。 應突出教學重點和難點,呈現知識內在聯系和總體結構,布局合理且有特色。因此,板書設計要目的明確,計劃周詳,條理清晰,概括精煉,嚴謹規范,藝術美觀。 板書的設計應當遵循以下原則 : 1. 科學性原則 2. 針對性原則 3. 啟發性原則 4. 藝術性原則 內容應做到: 1 .定位課標,把握重點 2 .分析學情,有的放矢 3 .主輔相隨,緊密結合 4 .語言准確,啟發性強 5 .內容完整,條理清楚 以下是幾種板書的基本形式 1 .提綱式( 綱目式 )板書 最常見的板書形式,以文字表達為主,把教學內容綱目化。這種板書優點在於提綱挈領、條理分明,層次清楚,言簡意明、重點突出,字句簡潔。教學思路清晰,學生根據板書提綱學習,思路明確,利於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2 .結構式板書 這是一種以文字表述為主並用線條或符號把文字組成一定框架結構、腦圖結構,體現出地理事物組成,內在聯系,因果關系的整體性鮮明的板書形式。它通常能把比較抽象的地理理性知識具體化,具有概括性、直觀性的特點。 3 .表格式(對比式)板書 這是一種用表格組成的以文字表述為主的板書形式。特點是形式簡明,內容扼要,對比性強。運用表格式板書,學生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主動學習。對於教學內容比較復雜、而地理事物或地理區域之間有明顯的差異性,為了培養學生的歸納、比較能力,掌握地理事物或區域特徵,對比性很強又比較容易用簡單的詞語概括的教學內容,使用表格式板書效果較好。它是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已有的相關知識,運用對比方法顯示出知識的異同的板書。這種板書對比強烈,有利於指導學生分清知識的共性與個性,有利於學生求異思維能力訓練。 4 .聯系式(線索式)板書 這是一種為突出各種地理事物和地理要素之間相互聯系,因果關系而設計出的條理清楚、層次分明的板書形式。它具有概括性強、邏輯性強、直觀性強的特點。這種板書的特徵是能夠顯示出事情發生、發展的過程,能夠突出知識形成的過程,有利於學生學會學習。 5 .圖解式(圖示式)板書 6 .綜合式板書 地理課是內容十分豐富、知識面極廣的綜合性很強的學科,教學中每節課往往涉及到許多地理事物的時空分布、地理特徵、地理成因、地理規律等,要完成一節課的教學任務,需要運用文字、圖表、板圖和板畫等多種黑板板書畫形式的結合,才能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② 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常見的幾種板書形式

  1. 提綱式板書

  2. 結構式板書

  3. 表格式板書

  4. 名題式板書

  5. 板圖式板書

  6. 圖文並茂式板書

③ 地理教學中如何來設計板書

由於多媒體的投入使用和它圖文並茂、精彩直觀、容量大等特點,在—定版程度上加強權了學生對學習地理的興趣和對地理事物的直觀感受,但多媒體教學不可更改的預設性和缺失手寫板書既不利於呈現新課標課堂教學的開放與民主,也不利於學生思維過程的呈現和教學過程的自然生成,也不能完全代替板書設計在地理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初中地理教學中,如何設計板書,標注本節內容的重點和難點,引導學生

④ 高中地理第二單元第三節城市空間結構怎麼寫教案

城市空間結構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高中必修2中第二章」城市與城市化」中的第一節。本章包括:城市內部空間結構,不同等級城市的服務功能,城市化三節內容.
城市是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象徵,是區域經濟的發展中心和服務中心。本節教材主要包括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區、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形成和變化兩部分內容,其中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形成和變化是重點。本節在本章中處於基礎性地位。學好本節內容,有助於學習和理解下面的內容。城市是人類聚落的最高形式,是人類生產生活的重要舞台,既與前一章緊密聯系,又對後面的學習起著啟下的作用。 二、課標解讀:
課標:運用實例,分析城市的空間結構,解釋其形成原因。
本條「標准」有三個要求:
(1)學生要學會分析城市的空間結構。城市的空間結構是指城市及其功能分區在空間上的分布狀態。所謂會「分析」,是指會在城市分布圖上,指出城市及其功能分區分布的情況,並歸納出城市分布的特點。
(2)會解釋這種結構特點的形成原因。 (3)會使用實例進行分析說明。
三、學情分析:
在義務教育階段的地理課程中,學生已經知道了多種各有特色的具體城市。此外,從課程以外的媒體中,學生也能經常接觸具體城市的知識。我們的學生居住在城市中,具有對城市的體驗性知識。因此,進入高中階段的學生已經積累相當多的有關城市的感性知識,只不過這些知識是以具體城市的形象孤立存在的。高中階段的地理課程是在學生已有的大量感性知識的基礎上,幫助他們建立對城市的理性思考,並通過認識城市的特徵來理解人文景觀與自然環境的關系。
四、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理解城市土地利用方式不同而形成的不同功能區以及它們的特點 (2)掌握城市內部空間結構形成變化與變化因素 2.過程與方法:
運用實例分析城市的空間結構,並解釋其形成原因。 3.情感態度價值觀:
(1)通過學習,能夠運用發展的觀點看待城市發展及其地域結構的變化。 (2)通過認識城市熱愛自己生活的城市
五、教學重難點

1.重點:運用實例,分析城市內部空間結構,解釋其形成原因。 2.難點:城市功能結構的形成及影響因素。 六、教學方法:
1.教學方法:案例分析、小組合作、講述、歸納總結 2.教學手段:多媒體課件 七、課時安排:2課時 八、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導入新課】通過圖片創設情境引入:教師展示一些自己曾拍攝過的城市形狀鳥瞰圖,引導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城市形態呢,與什麼因素有關呢,引起懸念進而引入課題。 【板書】第二章 城市與城市化 第一節 城市內部空間結構
【設計意圖】通過圖片引起學生興趣,引出問題,激發學習慾望,更好地吸引注意力投入到本節課中。 【活動設計】結合課本設計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及引出不同的功能分區。 【板書】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區:
【提問】1.根據北京市的土地利用狀況,北京市的城市用地分為哪些類型? 2.閱讀教材P18,回答什麼是集聚效應? 【板書】1.城市土地利用類型:
2.城市土地利用的集聚效應:同一種土地利用方式對用地空間和位置需求往往是相同的,這會導致同一種活動在城市空間上的集聚。通過集聚效應,形成不同的功能區。
【提問】首先請同學們合作看圖2.1找出有哪些功能分區?以那種功能區為主?
【板書】3.城市主要的功能分區:住宅區、商業區、工業區等。住宅區為最廣泛的功能區。
【提問】結合北京市的土地利用狀況,功能區之間有無明確的界線?如何分清某種土地利用方式為哪種功能區? 學生回答:
【設計意圖】通過讀圖,提高學生從圖上獲取信息的能力,並且對知識的形成原因進行探討分析,提高學生思維能力,抽象概括及表達能力。利用學生居住的城市提出問題,貼近生活,便於學生理解。

【問題設計】閱讀教材P19—20 內容和圖2.2—2.4,通過討論,歸納總結,完成下表:
【設計意圖】閱讀課本、讀圖,提取信息,歸納總結,得出規律,掌握人文地理學習思路。
【活動設計】結合P21「活動」,通過引導,使學生學會讀圖分析的一般步驟;理論聯系實際,分析香港功能區的空間分布特點。
分析步驟:(1)閱讀圖例,了解香港具有哪些功能區。
(2)分析各功能區的空間分布,尤其要分析它們的位置關系,解釋原因。 (3)歸納其分布特點。 【板書】
【作業布置】
第二課時
提問:結合江寧區的變化,分析江寧區城市結構發生了哪些變化?結合課本24頁活動題,提出功能結構布局方案?
通過理論聯系實際,讓學生更好理解理論,掌握城市結構布局的變化及其影響因素,通過活動題方案的提出,學生能夠掌握布局的規律性,解決問題。
設計意圖:理論聯系實際,知識的不枯燥性,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同時,能夠通過總結,深層次認識城市結構布局,活學活用。 5.作業布置:
◆設計意圖:知識與能力強化訓練,鞏固本課所學知識,提高應用能力。
城市功能區 位置
住宅區 高級住宅區 多建在城市的外緣,面積較大,環境優美,配套設施完善
低級住宅區 在內城與工業區附近,面積較小,擁擠密集,環境較差 商業區 位於市中心、交通干線的兩側或街角路口,主要為點狀或條狀分布 工業區
多位於城市外緣,靠近河流、鐵路、公路等交通便捷的地帶

【問題設計】閱讀教材P19—20 內容和圖2.2—2.4,通過討論,歸納總結,完成下表:
【設計意圖】閱讀課本、讀圖,提取信息,歸納總結,得出規律,掌握人文地理學習思路。
【活動設計】結合P21「活動」,通過引導,使學生學會讀圖分析的一般步驟;理論聯系實際,分析香港功能區的空間分布特點。
分析步驟:(1)閱讀圖例,了解香港具有哪些功能區。
(2)分析各功能區的空間分布,尤其要分析它們的位置關系,解釋原因。 (3)歸納其分布特點。 【板書】
【作業布置】
第二課時
提問:結合江寧區的變化,分析江寧區城市結構發生了哪些變化?結合課本24頁活動題,提出功能結構布局方案?
通過理論聯系實際,讓學生更好理解理論,掌握城市結構布局的變化及其影響因素,通過活動題方案的提出,學生能夠掌握布局的規律性,解決問題。
設計意圖:理論聯系實際,知識的不枯燥性,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同時,能夠通過總結,深層次認識城市結構布局,活學活用。 5.作業布置:
◆設計意圖:知識與能力強化訓練,鞏固本課所學知識,提高應用能力。
城市功能區 位置
住宅區 高級住宅區 多建在城市的外緣,面積較大,環境優美,配套設施完善
低級住宅區 在內城與工業區附近,面積較小,擁擠密集,環境較差 商業區 位於市中心、交通干線的兩側或街角路口,主要為點狀或條狀分布 工業區
多位於城市外緣,靠近河流、鐵路、公路等交通便捷的地帶

⑤ 初中地理的教案有哪些

第一節 亞洲及歐洲教學設計

● 教學設計思路 本節《亞洲及歐洲》是世界區域地理的第一節,也是大洲地理中最重要的一節。學習內容較多。因此,教學中注重教會學生利用地圖、數據、圖片等資料分析問題,並掌握分析大洲自然地理特徵方法。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參與意思。本節教材安排的特點是「學習亞洲,練習歐洲」,關於歐洲的地形特徵和氣候特徵,作為練習題,本節只要求了解,不要求掌握。關於「西歐氣候的成因」,作為練習題,本節只要求了解,不要求掌握。

●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 初步認識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運用地圖說明亞洲和歐洲的經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

2.通過標准時間和國際日期變更線的介紹,培養學生簡單的時區和日期換算能力。

3.通過分析亞洲氣候特徵,使學生掌握氣候特徵的分析方法,並在閱讀地圖和分析資料的基礎上總結出歐洲氣候的特點。

4.通過地形圖引導學生分析亞洲河流特徵,並找出亞洲境內著名的湖泊。讓學生從歐洲氣候和地形入手解釋歐洲河流特徵,了解歐洲著名的河流。

5.讀「亞歐人口分布圖」說明亞洲人口分布,分析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學會閱讀亞歐政區圖。

(二)過程與方法

  1. 通過學生對地圖的閱讀,使學生學會從地圖上學習地理知識的能力

2.指導學生分析亞洲氣候復雜多樣的原因及表現,讓學生結合已學的氣候知識,分析並解答出有關歐洲氣候的思考題,從而培養學生的讀圖、歸納、對比分析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 培養學生熱愛我們所居住的大洲--亞洲的良好情感,激發學生的自豪感。

2.通過對國家和人口的學習,可以培養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 ● 教學重難點

1.學會運用地圖說出某地區的地理位置。

2.亞洲和歐洲的地理位置特點。

3.亞洲的地形特徵和氣候特徵。

(二)教學難點

1.學會簡單的時區和日期換算。

2.亞洲和歐洲的氣候及成因。

3.亞洲及歐洲河流特點的成因。

● 教學方法 復習引導法、讀圖分析法、對比分析法。 ● 教學媒體 地圖冊、多媒體課件。

● 課時安排 4課時。

⑥ 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常見的幾種板書形式

一、提綱式板書:

這是最常見的板書形式,也最容易使用。它是將一堂課的主幹內容,隨著教學進程,提綱結領地寫在黑板上。如「地球上為什麼會出現生命」可設計為:

五、命題式板書:

即將教學內容設計成試題的形式進行板書。教學過程可設計為師生共同解答一系列試題的過程。

這種板書具有啟發性,在問題解決教學模式中更為多用,它利於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解決問題(包括應試)等能力。

各種題型都可以,包括填充式、問答式、繪圖式、判斷式、連線式、辨析式、填表式等等。

如上述的提綱式板書很容易轉變成填空式板書(即將其中的關鍵性詞語留空待填);結構式板書可轉變為填空格式(即將其中的部分環節留空待填;也可將留空的相關內容寫在一邊,選擇它們的代號填入相應的空格);表格式板書一般是教師先給出比較項目,然後師生共同分析完成各項具體比較內容即列表比較試題式板書等。

⑦ 如何設計地理教學板書

過去,我們稱之為「備課」,而如今叫「教學設計」。它們之間不僅是名版稱的變換,而其本質權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那麼,如何為初中地理進行有效的教學設計呢? 一、教學設計的出發點 1、地理教學設計的課程理念 過去,我們教學地理緊緊圍繞教材知識

閱讀全文

與淺談地理教學中的板書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