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學數學怎樣設計教學活動方案
讓學生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⑵ 教學活動設計和教學設計什麼區別
1、范圍不同
教學活動設計可以是教學設計的一部分,而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教學活動與時間分配等環節。
2、針對的對象不同
教學活動通常指的是以教學班為單位的課堂教學活動。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
3、目標不同
教學活動使學生獲得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形成善於質疑,樂於探究,努力求知的積極態度。教學設計是為了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
(2)設計教學活動方案擴展閱讀
教學設計的原則
1、系統性原則
教學設計是一項系統工程,它是由教學目標和教學對象的分析、教學內容和方法的選擇以及教學評估等子系統所組成,各子系統既相對獨立,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組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在諸子系統中,各子系統的功能並不等價,其中教學目標起指導其他子系統的作用。
同時,教學設計應立足於整體,每個子系統應協調於整個教學系統中,做到整體與部分辯證地統一,系統的分析與系統的綜合有機地結合,最終達到教學系統的整體優化。
2、程序性原則
教學設計是一項系統工程,諸子系統的排列組合具有程序性特點,即諸子系統有序地成等級結構排列,且前一子系統制約、影響著後一子系統,而後一子系統依存並制約著前一子系統。根據教學設計的程序性特點,教學設計中應體現出其程序的規定性及聯系性,確保教學設計的科學性。
3、可行性原則
教學設計要成為現實,必須具備兩個可行性條件。一是符合主客觀條件。主觀條件應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已有知識基礎和師資水平;客觀條件應考慮教學設備、地區差異等因素。二是具有操作性。教學設計應能指導具體的實踐。
4、反饋性原則
教學成效考評只能以教學過程前後的變化以及對學生作業的科學測量為依據。測評教學效果的目的是為了獲取反饋信息,以修正、完善原有的教學設計。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教學活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教學設計
⑶ 怎樣設計一個幼兒園教學活動方案
如何設計幼兒園教學活動? 1.在教學活動前,教師有意識地在日常活動中,引導幼兒參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物體與情境. 2.准備豐富的材料,鼓勵幼兒大膽創作,發揮創作的熱情. 3.運用正面的評價,鼓勵幼兒進行充分的自我表現,增強自信心. 4.鼓勵幼兒大膽地說出老師的引導性問題. 5.老師講授內容,鼓勵學生體驗創作的快樂,獲得心情的愉悅. 6.教師給予幼兒正面的評價與鼓勵,可以獎勵小紅花,五角星等.
⑷ 怎樣設計一堂課的教學活動
一、精心設計,是成功上好一堂課的基礎
教學設計,就是教師在備課過程中,應用系統方法分析教學問題,確定教學目標,設計解決問題的步驟,選擇相應的教學策略和教學媒體,分析評價其結果的過程。教學設計分為教學目標的編制、教材的分析和處理、了解學情研究學生,教法的選擇、教案的編寫五個部分。
1、吃透大綱,明確培養目標,圍繞目標進行教學。
教學目標是進行教學設計的依據,只有明確目標,教學設計才能有的放矢,因此,確定教學目標是教學設計的核心問題。特別用目標教學法時更是如此,教學目標一般分為「知識目標、情感目標、能力目標三大類」。我在上「數列」這節課時目標有二個:①理解數列的概念。(知識目標)②會根據數列的前幾次寫出它的一個通項公式。(能力目標)
2、深鑽教材,把准重點、難點、關鍵點,做到因材施教。
「「重點」是教材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核心部分。各科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定理、重要方法和公式等都是重點,它是我們學習後段內容的基礎,具有常用性和應用性。如「溶液」這節課中,溶液中分散系的概念,膠體溶液的性質一項就是重點。「難點」包含兩層意思:一是學生難以理解和掌握的內容。二是學生容易出錯或混淆的內容。如溶液」這節課中,根據已知條件進行濃度的表示及各濃度表示方法相互之間的轉換就是難點。「關鍵」是指教材中起決定作用的內容,掌握它如同掌握了一個鑰匙,其餘內容便會迎刃而解。
教學中應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抓住關鍵。突出重點就是在教材的重要部分,捨得花時間、下力氣,讓學生真正理解並掌握它,如「溶液」這節課中,為了講清概念,講解了溶液的分類方法。突破難點常用的方法有:①分散難點,逐個擊破。②創設情景,聯系實際,引導學生的思維由抽象到具體。③運用直觀方法加強學生的感知。④對於容易混淆的內容採用對比的方法來區分各自的特點。教學內容不同,課的類型也就不同,因此要因材施教不能將理論課改為實驗課,復習課改為技能訓練課等。
3、研究學生,了解學情,做到因人而教。
我們一般都是教同一科目、同一年級,因此年年都是抄教案,下載教案,殊不知學生不同,教法也就隨之不同。如:護理專業與葯學專業同上醫用化學課,採用同一方式、方法及教學大綱顯然不合適。
4、精心備課,不打無准備之仗。
在吃透大綱,深鑽教材,了解學情的基礎上,編寫教案就是教學設計的主要工作,如何編寫教案,先要弄清教案的格式和結構。
一般格式:專業班級:學科:教師:
課題:
教學目標: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方法:教具准備:
教學過程:
板書設計:
教學後記:
教案可以是詳案也可以是簡案,提倡教師寫個性教案,實用教案,創新教案。建議新參加工作的老師盡量寫詳案,總之一句話,教學設計要象小說般的完整。
二、語言藝術,是成功上好一堂課的關鍵。
教師的語言分為口語與書面語、肢體語三種,如何充分發揮語言的功能,關鍵在於:
1、口語
語言標准、簡練、不哆嗦無口頭嘽,消除不文明用語。
語速適中,不快不慢。語言適度,不高不低。同時還要生動,親切,抑揚頓挫,賦有啟發性。
2、書面語——板書
板書的的主要內容:
①教材的內在邏輯結果②教學的重點難點③教學內容的補充
板書的主要格式
①提綱式②詞語式③表格式④結構式⑤圖示式
板書的要求
①內容精練,重點突出②語言科學、准確③條理清晰,布局合理④形式多樣,啟發思維
⑤書寫規范、流暢,示範性強⑥巧用顏色粉筆,賦有藝術性
3、體態語
①表情語、微笑語、眼語②首語③手語④姿態語
三、精點導入,是成功上好一堂課的良好開端
精彩的導入會使學生如沐春風,如飲甘露,進入一種美妙的的境界,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並懷著一種期待、迫切的心情渴望新課的到來,常用的方法有:1、銜接導入2、懸念導入3、情境導入4、實驗導入5、實例導入6、典故導入7、直接導入
四、科學設問是成功上好一堂課的橋梁
1、設問直截了當。不繞圈子,乾脆利落,條理清楚,主次分明,圍繞問題,范圍短路,語言規范,概念准確,多用短句少用長句。
2、發問巧妙。不按座次表發問,不按名冊發問,不只叫成績好的發問,不專訓差生發問。
3、表述清晰。發問語言應簡明易懂,問題盡量一遍清晰到位,不復述,以免養成學生不注意老師發問的習慣。
4、態度自然。要充分相信學生能夠回答。
5、適當停頓。給學生思考時間。
6、耐心傾聽。不要表現出不耐煩的樣子。
7、正確對待意外,對待意外回答冷靜處理。
8、及時評價。
五、組織教學,是成功上好一堂課的有力保證
無論是哪一位教師上課,課堂上或多或少都有呈現的不重視的學生違紀現象出現,如何正確處理學生課堂違紀現象,保證教學秩序井然有序。組織教學貫穿於教學始終,常用的處理方法有:1、提問法。單獨提問,集體提問單獨回答。2、非語言控製法。走近學生搖頭示意、嘆息或假意咳嗽一聲,突然停止講課,凝視學生輕拍其肩等。3、正面提醒法。
六、課堂小結是成功上好一堂課的完美結局
怎樣結束一堂新課是值得重視的,很多教師不注重結課,上課講到哪算哪,匆匆收場,虎頭蛇尾,影響教學效果。
結課常用小結、活動和作業布置等。上課要有良好的開端,也要有完美的結束,要善始善終。完美的結束不僅保證課堂教學結構的完整,同時,也能令人回味無窮,流連往返,達到「劇終情不終」的藝術效果。一句話,課堂結局象喜劇般的完美。
只要用心,就能上好每節課!
⑸ 小學教學活動設計方案分哪些步驟
新理念下的中小學備課,實際上是以學習者為中心,圍繞著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學習問題回而展開的答教學設計.這種設計有利於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有利於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實施.
⑹ 如何進行教學活動的設計與實施方案
兒教師與自我等方面的關系為切入點,研究幼兒教師專業發展的評價專標准。 一、我關注教屬學活動中的幼兒,由此獲得專業發展 (一)我是如何設計和實施教學活動的? 1.根據我自己的興趣,選擇教學參考書上提供的某個活動方案.並按部就班地進行教學。 2.根據我自己的興趣,以教學參考書上提供的活動方案為基本思路,依據自己的教學經驗作簡單修改後進行教學。 3.根據幼兒的興趣和需要在教學參考書上選擇適宜的活動方案,依據我對本班幼兒原有知識經驗的了解對方案作適當修改後進行教學。
⑺ 小學數學如何設計教學活動方案
小學教案的基本內容
新理念下的中小學備課,實際上是以學習者為中心,圍繞著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學習問題而展開的教學設計.這種設計有利於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有利於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實施.
新理念下的中小學備課,是為學生學習而實施的一種設計,是學習理論、教學理論與課堂實踐之間的橋梁,是教師提出創意和決策的過程,是運用系統方法分析和解決教學中的問題的過程,具有鮮明的目的性、科學的計劃性和有序的系統性,而不是一般的教學經驗和案例,是不斷循環往復的過程,包括檢測、反饋、修正及再實施的認識深化過程.這個過程特別講究科學性和創造性.
我們必須明確,實施新理念下的中小學備課,目的在於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是為學習服務.為此,教學設計要體現學生學習的自主性,這是核心問題;教學設計要體現情感性,注重育人功能;教學設計要讓學生有多種機會應用所學知識,並廣泛挖掘和運用各種教學資源;教學設計尤其要克服教學目標分析中的「知識結果中心」傾向,學習分析中的「教材中心」傾向,和教學策略制定中的「教師中心」傾向.
新理念下的中小學備課應該包括如下內容:
(一)設計教學目標.
主要包括過程性目標和結果性目標,分為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等多個方面.
特別地,設計教學目標,要從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等不同方面設計教學目標,考慮短期目標、長期目標、更長目標.
(二)進行學習任務分析.
即學生的起點分析,學生主要的認知障礙和可能的認知途徑分析,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關鍵分析,達成目標的主要途徑和方法分析.
這里有兩個問題十分重要:一個是要關注學生的經驗基礎,一個是要正確認識教材.對於前者,意味著不僅要考慮學科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科學習的心理規律,要把學生的個人知識、直接經驗和現實世界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資源.
對於後者,意味著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此次新課程對我們提出的新的要求,教材是一個極具宏觀性的藍本,覆蓋著極其廣闊的時空,主要對教師教什麼、學生學什麼起到指向作用.教材僅僅是教師組織課堂教學活動的素材,讓學生學習的平台.新理念下的教材給教師留下了較大的創造空間,進行任務分析,就必須改變「以本為本」處理教材的現象,根據學生實際、教學實際和當地實際,模擬教材,重組教材,編制教材,削減技巧性訓練,增加其探索性、思考性和現實性的成分,為實施開放式、活動式的探究、合作、參與等新型學習方式創造條件.
(三)設計教學思路與教學環節.
主要考慮具體的教學過程,包括創設的情景、活動的線索、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可能的情況下附設計說明.
在新理念下,中小學課堂教學過程通常有兩種基本模式,其中一個是探究發現式,一個是有意義接受式.
探究發現式的基本環節是:問題情境[FY]建立模型(得出有關的概念、法則、定理等結論)[FY]求解[FY]解釋與應用[FY]拓寬、反思.
有意義接受式的基本環節是:創設有意義接受的情景[FY]採用接受式傳授有關知識[FY]正反例解釋應用[FY]鞏固、強化[FY]小結、結束.
按照新理念設計教學思路與教學環節,要將新的學科觀、課程的綜合性體現在具體的教學內容之中,要按照知識科學性、知識體系、編排特點、知識深度設計教學內容,充分利用生活、經驗、情境、問題、背景精心設計問題情景和教學過程,關注學生學習的興趣,關注自主實踐、合作、探究與傳統學習方式的融合和優化.
(四)設計教學評價.
主要反思的問題是,是否達到預期目標,沒有達到的話,分析原因,提供改進的方案,有哪些突發的靈感,印象最深的討論,學生獨特的想法,哪些地方與設計的教學過程不一樣,學生提出了哪些沒有想到的問題,為什麼會提出這些問題.
(五)編寫出教案.
中小學備課報告編寫的格式,一般有課時教案、表格、流程圖等幾種形式.
總之,在新的教育理念下,中小學備課是一個學習的過程、研究的過程.一個成功的教學離不開成功的設計,只有充分的醞釀、思考,具備駕馭教材、駕馭學生的能力,才有可能使我們的教學精彩紛呈,高潮迭起.
步驟和要求
1教學目標、2教學重難點、3教學准備、4教學課時計劃、5教學過程:一、導入,二,初讀感知、三、細讀感悟,四、總結升華,五、拓展運用 6板書設計 7教學反思
①導入環節
導入環節要求通過適當內容或簡短語言,把學生盡快有效地引入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導入起點要以學生的接受能力為標准,要服務於教學內容和重點,教案中應明顯體現創設的情境,導入語言及提出的問題.
②問題設計
問題的設計要具體、明確、適宜.要有啟發性、層次性、條理性、探究性,有一定的思考價值和思維廣度(即發散性、開放性).切忌「滿堂問」或「以問代講」.設計的問題要明確
⑻ 怎樣設計中學生課堂教學活動方案
(一)設計教學目標.
主要包括過程性目標和結果性目標,分為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等多個方面.
特別地,設計教學目標,要從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等不同方面設計教學目標,考慮短期目標、長期目標、更長目標.
(二)進行學習任務分析.
即學生的起點分析,學生主要的認知障礙和可能的認知途徑分析,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關鍵分析,達成目標的主要途徑和方法分析.
這里有兩個問題十分重要:一個是要關注學生的經驗基礎,一個是要正確認識教材.對於前者,意味著不僅要考慮學科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科學習的心理規律,要把學生的個人知識、直接經驗和現實世界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資源.
對於後者,意味著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此次新課程對我們提出的新的要求,教材是一個極具宏觀性的藍本,覆蓋著極其廣闊的時空,主要對教師教什麼、學生學什麼起到指向作用.教材僅僅是教師組織課堂教學活動的素材,讓學生學習的平台.新理念下的教材給教師留下了較大的創造空間,進行任務分析,就必須改變「以本為本」處理教材的現象,根據學生實際、教學實際和當地實際,模擬教材,重組教材,編制教材,削減技巧性訓練,增加其探索性、思考性和現實性的成分,為實施開放式、活動式的探究、合作、參與等新型學習方式創造條件.
(三)設計教學思路與教學環節.
主要考慮具體的教學過程,包括創設的情景、活動的線索、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可能的情況下附設計說明.
在新理念下,中小學課堂教學過程通常有兩種基本模式,其中一個是探究發現式,一個是有意義接受式.
探究發現式的基本環節是:問題情境[FY]建立模型(得出有關的概念、法則、定理等結論)[FY]求解[FY]解釋與應用[FY]拓寬、反思.
有意義接受式的基本環節是:創設有意義接受的情景[FY]採用接受式傳授有關知識[FY]正反例解釋應用[FY]鞏固、強化[FY]小結、結束.
按照新理念設計教學思路與教學環節,要將新的學科觀、課程的綜合性體現在具體的教學內容之中,要按照知識科學性、知識體系、編排特點、知識深度設計教學內容,充分利用生活、經驗、情境、問題、背景精心設計問題情景和教學過程,關注學生學習的興趣,關注自主實踐、合作、探究與傳統學習方式的融合和優化.
(四)設計教學評價.
主要反思的問題是,是否達到預期目標,沒有達到的話,分析原因,提供改進的方案,有哪些突發的靈感,印象最深的討論,學生獨特的想法,哪些地方與設計的教學過程不一樣,學生提出了哪些沒有想到的問題,為什麼會提出這些問題.
(五)編寫出教案.
中小學備課報告編寫的格式,一般有課時教案、表格、流程圖等幾種形式.
總之,在新的教育理念下,中小學備課是一個學習的過程、研究的過程.一個成功的教學離不開成功的設計,只有充分的醞釀、思考,具備駕馭教材、駕馭學生的能力,才有可能使我們的教學精彩紛呈,高潮迭起.
步驟和要求
1教學目標、2教學重難點、3教學准備、4教學課時計劃、5教學過程:一、導入,二,初讀感知、三、細讀感悟,四、總結升華,五、拓展運用 6板書設計 7教學反思
①導入環節
導入環節要求通過適當內容或簡短語言,把學生盡快有效地引入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導入起點要以學生的接受能力為標准,要服務於教學內容和重點,教案中應明顯體現創設的情境,導入語言及提出的問題.
②問題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