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海陸變遷的板書怎麼設計好
《海陸的變遷》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海陸的變遷》選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級地理上冊的第二章《陸地和海洋》
,
該部分內容屬於世界地理模塊。
(一)
《地理課程標准》中的相關要求的要求。
1
、舉例說明地球表面海陸處在不斷的運動和變化之中。
2
、指導板塊構造學說,說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於板塊運動的關系。
(二)本節教材內容在整個課程標准和模塊中的地位和作用。
《大洲和大洋》是第二章《陸地和海洋》的第二節課。
本節教材是在學生了解了地球的形狀和大小等地球基本面貌、了解了海陸分布的基礎
上,
對地球表面形態的進一步認識。
本節從動態運動的角度了解地球上的海陸分布,
是區域
地理中有關地形分布、火山地震等內容教學和學習的理論基礎。
(三)教材處理
這節教材內容分三部分:
1
、滄海桑田(海陸變遷的原因)
;
2
、從世界地圖上得到的啟示(大陸漂移假說)
;
3
、板塊的運動(板塊構造學說)
。
在教學過程中,將教材進行了如下處理:首先從海陸變遷的一般現象入手尋求導致海
陸變遷的原因,
在此基礎上嘗試對現在海陸分布格局進行理論解釋,
向學生介紹了具有前後
聯系的大陸漂移假說和板塊構造學說。
這樣處理比較符由現象到本質、
由理論到實踐的認識
事物的一般規律。由於本課內容理論性強,內容比較抽象,教材列舉了較多的實例,配備了
較多的圖片,旨在加強內容的直觀性。
二、學生分析
(一)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能力狀況
1
、學生原有知識基礎
學生在小學已經了解了一些主要地形區的分布,
知道荷蘭、
日本、
澳門填海造陸的事實。
2
、
初一學生認知特點:
對直觀教具的反應和接受較快,思維活躍,不受定勢束縛,樂於動手,善於展示自我,
缺乏空間立體概念,邏輯推理能力不強自控能力較差。
(二)學生存在的學習問題
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較弱,
一些有關的地理分布知識較少,
對地理事物分布知識的記憶
缺少方法。
(三)學生的學習需要和學習行為
三、教學課時設計
1
課時
四、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
(
1
)運用實例說明海陸的變遷;
(
㈡ 以《海陸的變遷》為例,怎樣更好的組織學生的探究式活動
a、滄海桑田
【提出例證、質疑探究】
展示圖片資料
1、學生小組合作,根據現象推斷變化並簡要解釋。
2、交流匯報,體會海陸是不斷變遷的。教師附以課件簡圖,師生總結引起海陸變遷的原因。
在教學中,選擇反差大的材料,讓學生產生疑問,保持學習興趣,養成善於動腦思考、敢於開口提問合作學習的習慣。
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優勢,讓學生獲得更多的感性認識,層層遞進的分析解決重點。
b、從世界地圖上得到的啟示
【設疑過渡,觀察猜想】
海陸是不斷變遷的,那麼我們腳下的大地,生活得大洲是自古如此嗎。同學們不要急著下結論我們來觀察一下世界地圖。(課件出示世界地圖)
觀察非洲和南美洲輪廓特點,大膽進行猜想非洲和南美洲在很久以前是不是曾經連在一起?
引出:大陸漂移。
環環相扣,層層設疑的學習過程不斷激發學生探索的慾望。
【角色扮演、證實假說】
讀材料了解魏格納和大陸漂移假說。
小組合作收集資料、證據說明大陸漂移假說的科學性,同時採用直觀演示的方法說明觀點、看法。
讓學生自主參與、動手體驗、反思交流。發散學生思維,培養學生求真求實積極探究的科學精神。
c、板塊運動
【觀察動畫,圖說地理】
1、動畫演示:大陸漂移
2、學生觀察,描述,教師課件引導。
3、暢所欲言:從魏格納與大陸漂移學說的故事中得到了什麼啟示?
多媒體演示大陸漂移,增強其直觀性,暢所欲言的活動,啟迪學生的探究意識,培養學生求真求實的探索精神。
【設疑過渡】
大陸為什麼會漂移?人們經過不懈的探索,在大陸漂移說基礎上創立了板塊構造學說。質疑大陸漂移學說,引出板塊構造學說理論。
【合作讀圖、理解學說】
1、引導學生讀圖,自主發現地理信息,合作總結板塊構造學說的主要觀點。
通過讀圖,培養學生觀察能力,讀圖分析歸納的能力,發揮合作學習的功效,突出重點。
2、直觀演示理解板塊運動學說
(1)打雞蛋,理解地球不是一個整體而是由板塊構成的。
(2)引導學生觀察圖中箭頭,通過動動手活動,輔以動畫演示,理解板塊運動的模式,產生的現象。
通過聯系實際的小實驗,形象的計算機動畫演示擠壓運動、張裂運動過程,使學生更好理解板塊運動的內容,突破難點。
3、學以致用
由學生用板塊構造學說理論討論解釋地理現象,加深學生對板塊構造學說的理解。
通過運用板塊運動學生解釋地理現象的過程,提高學生運用已有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讀圖思考、由表及裡探究竟】
1、引導學生讀圖分析歸納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帶的分布,了解兩大火山地震帶。
2、引導學生觀察思考,世界火山、地震帶的分布與板塊運動之間有何聯系。
教師並聯系生活實際,煮裂雞蛋,蛋清冒出來的例子。通過讀圖歸納的學習過程,培養學生讀圖分析能力,從表層信息獲取地理知識內在聯系的深層信息,並聯系生活突破難點。
㈢ 海陸的變遷
自然原因:舉例說明:1.地殼運動(喜馬拉雅山) 2.海平面升降(東海古河流) 3.人類活動(專歐洲荷蘭) 證明大陸漂移屬假說的證據有 1.南美洲大陸突出的部分與非洲大陸凹進的部分幾乎是吻合的 2.如果我們把這兩塊大陸從地圖上剪下來,他們就可以拼合成一個整體 各大板塊處於不斷的運動之中。一般來說, 內部 地殼比較穩定; 板塊與板塊交界的地帶 ,地殼比較活躍,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帶。板塊發生張裂運動時,地表會產生 裂谷 例如 東非大裂谷 。板塊發生碰撞擠壓時,地表會產生 山脈 ,例如 喜馬拉雅山脈 。世界兩大火山,地震帶 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 , 地中海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
㈣ 關於初一地理的海陸的變遷
按運動方向可分為水平運動和垂直運動。水平運動指組成地殼的岩層,沿平行於地球表面方向的運動。也稱造山運動或褶皺運動。該種運動常常可以形成巨大的褶皺山系,以及巨形凹陷、島弧、海溝等。垂直運動,又稱升降運動、造陸運動,它使岩層表現為隆起和相鄰區的下降,可形成高原、斷塊山及拗陷、盆地和平原,還可引起海侵和海退,使海陸變遷。地殼運動控制著地球表面的海陸分布,影響各種地質作用的發生和發展,形成各種構造形態,改變岩層的原始狀態,所以有人也把地殼運動稱構造運動。按運動規律來講,地殼運動以水平運動為主,有些升降運動是水平運動派生出來的一種現象。
編輯本段地殼運動
地殼運動按運動的速度可分為兩類:1、地殼運動。2、海平面升降。3、人類的活動。
①長期緩慢的構造運動
例如大陸和海洋的形成,古大陸的分裂和漂移,形成山脈和盆地的造山運動,以及地球自轉速率和地球扁率的長期變化等,它們經歷的時間尺度以百萬年計。另如冰期消失、地面冰塊融化引起的地面升降,也屬以萬年計的緩慢運動。
②較快速的運動
這種運動以年或小時為計算單位,如地極的張德勒擺動,能引起地殼的微小變形;日、月引潮力不但造成海水漲落,也使固體地球部分形成固體潮,一晝夜地面最大可有幾十厘米的起伏;較大的地震可引起地球自由振盪,它既有徑向的振動,也有切向的扭轉振動。 傳統地質學最早發現了地球表層的垂直升降運動,證據是在高山上發現海相的沉積岩,並且有海中特有的貝類化石。這表明某些大陸地區的地殼在過去的地質年代中曾經是海洋。地質學中有所謂海進和海退之說,表明局部地殼是有升降變化的。但是傳統地質學否認地球表層曾有過大尺度的水平運動。 20世紀60年代以後總結了一系列的地學研究成果,證明地球表層在地球的歷史中曾經有過大規模的水平位移,各大陸的相對位置曾有過顯著的變化。最主要的證據是:①全球地震帶勾畫出6大板塊的輪廓,證明地球表層的岩石圈不是完整的一塊。②古地磁學的研究表明,由各大陸岩石磁性所得到的古地磁極位置不相重合,而根據各大陸不同地質年代的岩石磁性所繪制的極移曲線,在近代趨向重合於今地磁極位置。③大洋中脊兩側的磁異常條帶,表明海底地殼在不斷從中脊向兩側擴張,各板塊所負載的大陸岩石圈隨之發生水平漂移。
㈤ 海陸構造的變遷是什麼
關於海陸變遷莫過於柏拉圖記載的「大西洲神秘消亡」的傳說令人刻骨銘心了。他在《蒂邁歐》和《克里蒂亞斯》兩篇對話中,介紹了梭倫游歷埃及記事中一段迷人的故事。埃及的一位祭司告訴梭倫說,在海格立斯(今直布羅陀)之外的滔天大洋中,一個名為亞特蘭提斯的大陸及其上的繁榮的大帝國,在距今11500年前的某個時候突然消亡了。柏拉圖把它叫做大西洲,並說它的面積比非洲的一部分和整個亞洲加起來還要大,從它可到達的彼岸為大洋環抱的大陸。柏拉圖把大西洲描寫成地球上的伊甸園,其上強大的亞特蘭提斯王國有12個屬國。對這個傳說的研究幾乎形成了一門學問——亞特蘭提斯學。
亞特蘭提斯之謎雖至今未有定論,但這個謎本身提出的是海陸變遷的問題。
人類對局部海水進退的認識較早,唐代的顏真卿曾根據今江西南城縣麻姑山有蚌殼認為「高山石中猶有螺蚌殼,或以為桑田所變」。但對全球海陸結構格局的真實了解則是16世紀初環球航海以後的事,而對於人類所見的這種海陸格局是如何演變而來的思考還要晚一二百年,直至20世紀初大陸漂移說的提出及20世紀60年代海底擴張說和板塊結構理論的提出,才算有了真正解決它的明確目標。
海陸變遷按運動方向可分為水平運動和垂直運動。①水平運動指組成地殼的岩層,沿平行於地球表面方向的運動。也稱造山運動或褶皺運動。該種運動常常可以形成巨大的褶皺山系,以及巨形凹陷、島弧、海溝等。②垂直運動,又稱升降運動、造陸運動,它使岩層表現為隆起和相鄰區的下降,可形成高原、斷塊山及坳陷、盆地和平原,還可引起海侵和海退,使海陸變遷。地殼運動控制著地球表面的海陸分布,影響各種地質作用的發生和發展,形成各種構造形態,改變岩層的原始狀態,所以有人也把地殼運動稱構造運動。按運動規律來講,地殼運動以水平運動為主,有些升降運動是水平運動派生出來的一種現象。
地殼運動按運動的速度可分為2類:①長期緩慢的構造運動。例如大陸和海洋的形成,古大陸的分裂和漂移,形成山脈和盆地的造山運動,以及地球自轉速率和地球扁率的長期變化等,它們經歷的時間尺度以百萬年計。例如冰期消失、地面冰塊融化引起的地面升降,也屬以萬年計的緩慢運動。②較快速的運動。這種運動以年或小時為計算單位,如地極的張德勒擺動,能引起地殼的微小變形;日、月引潮力不但造成海水漲落,也使固體地球部分形成固體潮,一晝夜地面最大可有幾十厘米的起伏;較大的地震可引起地球自由振盪,它既有徑向的振動,也有切向的扭轉振動。
傳統地質學最早發現了地球表層的垂直升降運動,證據是在高山上發現海相的沉積岩,並且有海中特有的貝類化石。這表明某些大陸地區的地殼在過去的地質年代中曾經是海洋。地質學中有所謂海進和海退之說,表明局部地殼是有升降變化的。但是傳統地質學否認地球表層曾有過大尺度的水平運動。
20世紀60年代以後總結了一系列的地學研究成果,證明地球表層在地球的歷史中曾經有過大規模的水平位移,各大陸的相對位置曾有過顯著的變化。最主要的證據是:全球地震帶勾畫出6大板塊的輪廓,證明地球表層的岩石圈不是完整的一塊。古地磁學的研究表明,由各大陸岩石磁性所得到的古地磁極位置不相重合,而根據各大陸不同地質年代的岩石磁性所繪制的極移曲線,在近代趨向重合於今地磁極位置。大洋中脊兩側的磁異常條帶,表明海底地殼在不斷從中脊向兩側擴張,各板塊所負載的大陸岩石圈隨之發生水平漂移。
地殼運動的動力源是上述起作用的各種力的綜合,在地球的脈動中,基本上都得以體現,表現為地球上部的力場導引下的地球內部的平衡移動。蔣志的《地質體運動理論及其應用》(1995年)在這種思路下描述了當今地球的海陸結構的形成過程。
㈥ 海陸變遷
海陸變遷
按運動方向可分為水平運動和垂直運動。水平運動指組成地殼的岩回層,沿平行於地球表面方答向的運動。也稱造山運動或褶皺運動。該種運動常常可以形成巨大的褶皺山系,以及巨形凹陷、島弧、海溝等。垂直運動,又稱升降運動、造陸運動,它使岩層表現為隆起和相鄰區的下降,可形成高原、斷塊山及拗陷、盆地和平原,還可引起海侵和海退,使海陸變遷。地殼運動控制著地球表面的海陸分布,影響各種地質作用的發生和發展,形成各種構造形態,改變岩層的原始狀態,所以有人也把地殼運動稱構造運動。按運動規律來講,地殼運動以水平運動為主,有些升降運動是水平運動派生出來的一種現象。
㈦ 海陸變遷的實例
《沈括·夢溪筆談·雜志一》有真實記載:
我奉命出使河北察訪,沿著太行山北行,山崖的岩石間往往夾雜著螺蚌殼及像鳥卵的石子(鵝卵石),橫亘在石壁上像帶子。這里應是昔日的海濱,東距大海已有近千里。所謂大陸,看來都是由重濁的泥沙積淀而成的。古史記載堯殺鯀於羽山,舊說羽山在東海中,而如今卻在陸地上。
凡黃河、漳水、滹沱、涿水、桑乾等河流,全都是混濁的水流。關陝以西,水在低於地面的峽谷中流動,最深處不下百餘尺,所攜帶的泥沙每年向東流,都成為造大陸的泥土,大陸由此造成也就是必然之理。
(7)海陸的變遷教學設計擴展閱讀
非周期性
1、生物作用引起的海陸變遷
由生物形成的生物礁和島,人類的造海填海等活動,可以形成小面積的海陸變遷。
2、地震作用引起的海陸變遷
地震形成的海嘯可以引起短暫的海陸變遷。地震形成的岩層斷裂、凹陷或隆起可以引起小面積的海陸變遷。
3、火山作用引起的海陸變遷
火山爆發可以形成海嘯、可以形成火山島嶼、可以形成岩層斷裂、凹陷或隆起,火山作用可以引起小面積的海陸變遷。
4、溫度變化引起的海陸變遷
地球溫度降低可以使海水結冰,海水量減少;地球溫度升高可以使冰山融化,海水量增多。海水量的減少或增多可以引起海陸變遷。
5、地殼岩層變化引起的海陸變遷
組成地殼的岩層發生褶皺或斷層形成地面的升高與降低,可以引起海陸變遷。
6、水和風作用引起的海陸變遷
水的剝蝕和搬運作用,可以形成江河入海口的三角洲,可以引起海陸變遷。風的剝蝕和搬運可以與水的剝蝕和搬運共同作用,也可單獨作用,形成地球表面某位置的降低或升高,可以引起海陸變遷。冰山的剝蝕和搬運作用也可以引起海陸變遷。海邊基岩的坍塌等,可以引起海陸變遷。
7、地球的外球轉動引起海陸變遷
地球的外球轉動導致地極位置的變化,可以引起海陸變遷。
8、天體作用可以引起海陸變遷
宇宙天體降落到地球上,能使地表局部位置降低或升高,可以引起海陸變遷。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海陸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