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想學一套的拳法天天鍛煉.有圖.謝謝啦.
少林拳和長拳就不錯,打起來超帥,網路有視頻對照學習吧
⑵ 練了2年泰拳 都是散招 求古泰拳25式套路教學視頻 跪求了
實戰拳法,本來就不抄需要套路的,邯鄲旋鋒武道中也沒有套路,但練得好的,卻能隨意打出千種萬種不同的套路來,都是隨心所欲的,沒有程式,不會重復。如果想搞出套路來,自己可將散式組織起來,中間加一起穿插的動作即可,這當然要看個人修為與悟性了,實際上原始的套路就是這么來的,並不神秘。
⑶ 我想要一套拳法套路、誰有啊!
陳正雷的陳式太極拳養生功精要十八式。
陳正雷養生功1
http://www.tudou.com/playlist/playindex.do?lid=4351133&iid=19562064&cid=15
陳正雷養生功2
http://www.tudou.com/playlist/playindex.do?lid=4351133&iid=19561733&cid=15
陳正雷養生功3
http://www.tudou.com/playlist/playindex.do?lid=4351133&iid=19563693&cid=15
陳正雷養生功4
http://www.tudou.com/playlist/playindex.do?lid=4351133&iid=19564324&cid=15
陳正雷養生功5
http://www.tudou.com/playlist/playindex.do?lid=4351133&iid=19564095&cid=15
陳正雷養生功6
http://www.tudou.com/playlist/playindex.do?lid=4351133&iid=19565888&cid=15
陳正雷養生功7
http://www.tudou.com/playlist/playindex.do?lid=4351133&iid=19567258&cid=15
陳正雷養生功8
http://www.tudou.com/playlist/playindex.do?lid=4351133&iid=19564657&cid=15
李德印教的簡化24式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gY5rOfcjji0/
⑷ 想自學簡單的拳術套路
首先你要明抄確自己的學習目的,襲如果僅僅是為了鍛煉身體,你可以練習一些國家的規定套路,比如長拳,入門的就是五步拳和初級長拳一、二、三套了,等你把這些都練習熟練了以後,就可嘗試著練習刀法或者棍法什麼的。如果還有防身的需要的話,我勸你最好學習截拳道或者獵人防身術,這兩種功夫不但可以很好地鍛煉身體,並且還可以使你以一敵三,輕松搞定小混混。
⑸ 想自學一種拳術的套路,誰能教一下,發給我或者告訴我網上哪裡學的到
五步拳
長拳
羅漢拳
以上都適合初學者
想學八極的話就去買本<八極拳運動全書>
優酷裡面也有一些大家發的套路拳和教程,你可以去搜搜
形意就去【看看】《逝去的武林》
⑹ 拳術套路
中國武術的內容極為豐富,流派甚多。其中既有以提高身體素質和以增強某一專門技能為主的基本功法,又有以踢、打、摔、拿、擊、刺、劈、扎等攻防技擊格鬥動作技術組編而成的各種徒手拳術和器械套路運動,還有以散手、推手、短兵為主要形式的搏擊運動。僅以武術套路運動形式而言,傳統的拳術套路就有上千套之多,器械套路也有數百套。另外,還在傳統套路的基礎上又不斷地發展和創造出新的套路。例如太極拳流傳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太極拳又逐漸演化出功架大、小、高、低之分,風格特點截然不同的陳式、楊式、吳式、武式、孫式等太極拳流派和套路,以及新編的二十四式和四十八式簡化太極拳套路。在現代武術比賽中,武術教練員和運動員根據競賽規則的要求,運用攻防格鬥動作技術規律和運動學原理而創編的自選拳術和器械套路,就更是琳琅滿目,千姿百態,難以計其數了。.
下面介紹的是經過挖掘整理出來的武術套路內容及種類:
拳術套路
①單練:長拳、查拳、華拳、炮拳、洪拳、少林拳、通臂拳、劈掛拳、翻子拳、八極拳、八卦掌、形意拳、心意拳、梅花拳、六合拳、陳式太極拳、楊式太極拳、吳式太極拳、武式太極拳、孫式太極拳、趙堡太極拳、洪式太極拳、付式太極拳、和式太極拳、李式太極拳、忽雷太極拳、武當太極拳、太極五星捶、子午拳、花拳、紅拳、串拳、行拳、跑拳、雄嘟拳、鷹爪拳、彈腿、戳腳、羅漢拳、猴拳、醉八仙、地躺拳、大成拳、關西拳、關東拳、大綿拳、小綿拳、靠身捶、硬捶、綿拳、鷹手、攔手、截拳、青龍拳、青虎拳、伏虎拳、金剛拳、黑虎拳、練手拳、練步拳、太祖拳、孫膜拳、七星拳、撩襠拳、大雄拳、小雄拳、雁行拳、貓行拳、虎形拳、獅形拳、鴨形拳、雞形拳、蛇形拳、鶴形拳、龍形拳、地犬術、五虎拳、開打拳、掛拳、連腿、信拳、唐手拳、二郎拳、出洞拳、飛虎拳、四平拳、五祖拳、字門拳、迷蹤拳、燕青拳、弓力拳、太平拳、大開門拳、溜腿架子、十二步架、黃鶯架子、二十四式、太子拳、埋伏拳、岳氏散手、天里拳、十字手、十字單拳、蔣家子、下山拳、陰陽手、金掄手、楊家手、扶漢手、競掄手、四門重手、封手八快、飛花亂天手、封頭黑虎、孔明拜斗、連環鉤搓、金剛大練、十八校、三皇炮捶、詠春拳、百合拳、金雞拳、八法拳、宗法拳、赤雄拳、彌陀拳、新練拳、岳家拳、龍門拳、鄔家拳、魚門拳、四門拳、鐵拳、石頭拳、虎膝拳、凰眼拳、雙龍拳、紅家拳、劉家拳、蔡家拳、李家拳、莫家拳、麥家拳、趙家拳、梅花單拳、短戰拳、脫戰拳、大戰拳、脫銬拳、喪家拳、韋陀拳、五禽戲、八段錦、五虎架、卧地龍、跳地龍、四六拳、八面捶、八步捶、五花炮、殺手拳、十字戰、殺蟲變拳、八步轉、順步捶、冠拳、通背捶、八門勁捶、登州捶、環子捶、撕拳、八卦拳、八虎單拳等。
②對練:捻拳排子、短打、三步對架、串子、盤捶、接潭腿、擋步對拳、四門對打拳、開門炮、踴步捶、對子腿、五郎捶、對打梅花拳、對封截腿、套拳八折、赤龍連拳、對打子母蓮拳、一百零八手對拳、對打安身炮、對打五花炮、對打連環拳、對打八極拳、對打七十二招、對打十字查拳、對打華拳、雙紅操手、花炮操子、文武操手、短手、會戰、對打八卦掌、對打形意拳、太極推手等。
器械套路
①單練:劍--達摩劍、青萍劍、青龍劍、八仙劍、昆侖劍、龍形劍、綿袍劍、重陽劍、三才劍、穿林劍、大連環劍、小連環劍、峨崛劍、乾坤劍、銀悟劍、午子劍、聾凰雙劍、八卦劍、青虹劍、飛虹劍、紫微劍、撞郎劍、純陽劍、武當劍、八卦雙劍、太極劍、朝陽劍、青峰劍、青鋼劍等。
刀--八卦刀、步戰刀、朝陽刀、二郎刀、抱月刀、追風刀、少林刀、解腕刀、梅花刀、太保刀、六合刀、大金剛刀、小金剛刀、雪花雙刀、露花刀、劈山刀、雪片刀、五虎刀、春秋刀、提爐大刀、太極大刀、八卦大刀、朴刀等。
槍--鎖口槍、梨花槍、攔門槍、左門槍、五虎斷門槍、斷門槍、梅花槍、羅家槍、峨崛槍、太極槍、五虎槍、夜戰槍、十路大槍、提爐槍、露花槍、三步槍、花槍、雙舌槍、大六合槍、小六合槍、中六合槍、羅漢槍、高家槍、子龍'槍、岳家槍、楊家槍、八門槍等。
棍--少林棍、群羊棍、齊眉棍、奇門棍、,大扭絲棍、小扭絲棍、醉棍、四門棍、八把棍、開棍、排子棍、進山棍、出山棍、盤龍棍、黃龍棍、八卦棍、琵琶棍、朴壇棍、魏家棍、莫家棍、羅漢棍、猴棍、金箍棍、五郎棍、八卦鞭桿、扭絲鐵門問、霹靂棍、降龍棍等。
其它--方天輸、月牙鏟、狼牙棒、流金銳、單架、峨崛刺、雙斧、雙錘、虎頭鉤、雙座鉤、子午鴛鴦餓、八寶鉤、日月鐮、竹節鞭、雙銅、九節鞭、流星錘、三節棍、繩鏢、陰陽銳、燕尾翅、老虎鞭、雙匕首、單刀鞭、攔門鐵、孫膜拐、大掃子、雙拐、荷葉鈕、判官筆、板凳等。
②對練: 三才劍對練、青龍劍對練、八卦劍對練、穿袖劍、金刀槍、雙刀串槍、單刀進槍、棍對槍、雙槍、戰槍、鵲子槍、圈槍、纏攔槍、大刀對槍、月牙鏟對槍、刀拐對槍、雙拐槍、雙掃對槍、雙刺對槍、刀牌對三節棍、虎頭鉤對槍、三節棍對槍、三節棍對棍、盤龍棍對槍、對手八卦刀、斷門刀、對手雙刀、單刀對大刀、方天載對大刀、對手三節棍、雙掃子對拐、對手齊肩棍、排子棍、霹靂鈕、降龍棍、大掃子對槍、空手奪刀、空手奪雙刀、空手奪雙槍、空手奪叉、空手奪雙匕首、雙刀對棍、板凳戰雙刀、鈕戰刀牌等。
如此豐富多彩的武術套路內容,雖然都以不同的名稱而定名,但是,它們在形成和發展過程中 ,都是遵循著武術特有的技擊技法特點和運動規律創造而成的。這是中華武術的一大特點,也是中華民族的自豪和驕傲。
通背拳 也稱通臂拳,強調以猿背或猿臂取勢,故又稱「通背猿猴」、「白猿通背」。通背拳流傳較廣,流派較多,除「白猿通背外」,還有「五行通背」、「六合通背」、「劈掛通背」、 「兩翼通臂」、「二十四式通臂」等等。較早流傳於山西的「洪洞通背」,也屬於通背拳系中的一個流派。 關於通背拳的起源,傳說不一。有人說是戰國時代孫臏所傳,顯然是很牽強。近代流傳於北京、天津一帶的通背拳,是清末浙江人祁信所傳,亦稱「老祁派」。祁傳其子,其子又改「通背猿猴」為「六合通背」,後世也稱此派為「少祁派」。「二十四式通臂」和 「兩翼通臂」流傳於河北、天津一帶。兩者的技法、勁力、內容均相似,一般又兼飛通備劈掛拳。由於此兩拳派的勁力、身法受劈掛拳影響較深,故有人將劈掛拳列為通背的一支,其實,劈掛拳應屬另一系的拳種。少林通背拳系由通背拳和少林拳所組成,已失去通背拳的特點。五行通背拳傳說由清末一韓姓道士所傳,分金門、木門、水門、火門、土門五個階段逐步練習,土門是最高階段。 通背拳以其特殊的伸臂動作而著稱。伸臂動作要力由背發,通過肩、肘、以達到指尖,所以要求背、肩、肘協調,用力伸展,並非單純地伸臂。其實,這種要求在其他拳術(如劈掛拳、八極拳、形意拳等)也同樣強調,不過在通背拳說來更加突出而已。通背拳的另一特點是能以較高的姿勢迅速而巧妙地出擊,在練功防技術前要練很多柔軟功。通背拳與一般拳法比較,拳或掌的手形較豐富,通背拳主要有單晃掌、撩陰掌、雙蓋掌、引手掌、拍掌、踏掌、秀骨拳、平拳、尖拳、斬首等;劈掛通備拳主要有勾摟手、摔掌、撩陰掌、點掌、掖掌、中掌、蹦中拳、立沖中拳、扣沖中拳、石猴訣拳、猿猴訣拳等。 通背拳的勁力,以「縮小軟綿巧,冷彈脆快硬」十字為主。其套路有「小連環」、「大連環」 、「拆拳」、「五馬奔槽」、「六路總手」以及「十二連環拳」。手法有「摔、拍穿、劈、鑽 」。步法有「行步、散步、連環步」。腿法以暗發為主,重七寸低腿。身形要求做到頭頂、項領,前空,後實,虛胸,凹肚,探肩,臂長,活腕。拳勢則要求做到身似弓,手似箭,腰似螺絲,腳似鑽。通背拳的器械內容,以及祁氏所傳的棍、單刀、雙刀、槍、劍等均冠以「白猿」 。「二十四式通背拳」、「兩翼通臂」則以子龍大槍、青萍劍、苗刀傳世,並兼習風摩棍、劈掛單刀,劈掛雙刀。
蛇 拳 蛇拳因模仿蛇的動作而得名。有關蛇形的拳術,類別很多,如形意拳有以蛇形為動作的拳路;少林拳有以蛇形為主的蛇拳;南拳有以蛇形掌為主的蛇形拳;也有以模擬蛇的各種運動形象結合技擊的象形拳類。
傳統蛇拳的動作開合得宜,剛柔相濟,以柔為主,柔中有剛;上體要求鬆柔,下肢則要靈活,做到步活而樁實。蛇拳有很高的實用價值,在實戰時則要求:身要顫,步要轉,二手忽閃神要戰;圈繞步,步偕身,用指搶喉快為准;龍戲珠,掌插肋,勿手啄人勿頂擊;腳尖點,虎爪進,急來緩應巧柔還。發勁時,同時還發聲,以聲助勢。
傳統蛇拳的套路主要由神蛇煉月、金蛇陸起、蛇蟠天真、白蛇吐信、風蛇繞樹、率蛇盤石、毒蛇噴沫、騰蛇走霧、角蛇應尾等形象化動作組成。蛇拳以蛇形掌為主要手型;以穿、插、按、劈、鑽、壓、擺、挑為主要掌法;以崩、鑽、按、沖、橫、劈、勾為主要拳法;以半馬步、跪步、丁步、獨立步、弓步和麒麟步為主要步型。 梅花樁 又名梅花拳,簡稱梅拳,是立於樁上練習的一種拳術,也常用來作為基礎功練習。梅花樁起源於明末,最初以家傳形式流傳於民間,到清乾隆年間始向外界流傳,近代以河北欒縣韓其昌傳人較多。
梅花樁所用木樁,直徑3~5寸,下半截埋在地下,上半截高出地面 3尺3寸,樁與樁之間的距離前後為3尺,左右為1尺5寸。隨著功夫不斷增進,樁要不斷加高,有的加高到 5尺;也有人以磚塊代樁,先在平磚上練習,再站橫磚,進而站立磚。布樁講究上應天象,下合地時,中合節氣,如「北斗樁」(又名七星樁)、「三星樁」、「繁星樁」、「天罡樁」、「八卦樁 」、「五行樁」、「九宮樁」等。梅花樁,因立於樁上練習,故有別於諸拳,也不同於南拳中的梅花樁拳套,其難度遠非地面練習可比,練起來要求式正勢穩,要建立嚴格的動力定型。梅花樁最適合兩人以上的集體練習,眾人圍成一梅花狀,忽開忽合,伸縮無定,饒有興味。其套路除五式固定外,無一定型,其勢如行雲流水,變化多端,活而不亂。
梅花樁分大架小架兩種。樁勢(式)有 5式:①大式(丹鳳朝陽);②順式(大鵬展翅);③拗式(二郎擔山);④小式(獼猴攀枝); ⑤敗式(霸王卸甲)。演練時,1式變2式,2式變3式,3式變4式,4式變5式,循環無端,變化無常。
梅花樁的步法有八方步和行步兩種。①八方步,也稱群步。八方步又分大中小 3種。小八方步是基礎步法,運動中便於閃、轉,伺機進擊。中八方步和大八方步用以對付多個對手,快而不亂,進退自如,可取主動之位置,佔有利之地形,進退隨情,起落隨形,變化有法,動靜有術。②行步有 3法,即擺法、扎法、撤法。
梅花樁的器械練習套路有大刀、大槍十二路和大桿劈刺法;長柄器械類有戟、槍、棍、槊、□、耙、倒鉤矛、梢子桿等;刀劍鉤刺類有連環刀、劍、虎頭鉤、月牙刺等;此外還有流星錘等。
練梅花樁,應該注重 5式樁步的靜力練習,這有利於練出通身一體的摔打功夫。樁式還有開襠順胯的特點,以加大髖關節的活動幅度,提高靈活性。練梅花樁要求用鼻均勻地做腹式呼吸。經常從事梅花樁練習,對身體有良好的作用,可以使神經系統的穩定性、靈活性、准確性得到改善,提高某些肌肉和肌群的彈性和力量,增強心臟和呼吸系統的功能。
南拳也有梅花樁,但與北方的梅花樁、梅花拳不同,它不僅上肢動作多樣,而且又較多地採用腿上的動作,所以也稱為「南北合拳」。其手法主要有點、轉、沉、挪、解、落、帶、進。步法以拖馬步為主。其步型多用「一字馬」,身型注重側身姿式,術語稱「一片身」,目的是在防守中暴露面積小,進攻時保持一條線,便於捷進直取。其動作要求虛實分明,交手講究躲、閃、帶、打,避其鋒芒,攻其虛弱,進如暴風驟雨,勇猛敏捷。 連 環 綿 掌 中國拳術之一,簡稱綿掌。手法以掌為主,運轉舒展如綿,動作連而不斷,掌法運行成環。勁力要求內蓄剛勁,外現綿柔,爆發時如迅雷不及掩耳。綿掌分 3路;以一路綿掌為基礎, 二路、 三路是一路的發展與變化。另有「連環拳」 3路;一、二路又稱二郎拳,特點是內柔外剛,以爆發勁為主;三路又稱白猿拳,介於綿掌與二郎拳之間,是剛柔兼備、拳腳並重的拳路。器械練習有刀、槍、棍、劍,風格與綿掌一致。綿掌的器械以槍法為主, 保持了一整套傳統練習方法, 如 「 抖大桿子」、「劃大桿子」、扎大槍(一百單八槍)、對戰大槍、花槍、對花槍等。尤其是六路「連環大槍」和「小六合槍」, 既可作為基礎訓練單練, 又可按套路中的「招式」對練。 「十三太保功」是連環綿掌的基本功,分蹲式、站式、卧式3段,共 13個動作,要求外形動作與內體運氣相統一,不僅可以強筋壯骨,為進一步提高打下基礎,並具有氣功特點,對慢性疾病有良好的醫治效果。連環綿掌的起源無文字可考,清末傳於河北省河間縣羅姓家族中,後來逐漸傳入城市。近年來,綿掌主要流傳於河北、河南一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被列為全國武術表演和比賽項目。 猴 拳 中國拳術之一,以模仿猴子的各種動作而得名。據記載,中國早在西漢時就有了猴舞和猴拳。西漢長信少府檀長清曾在一個盛大宴會上表演獼猴舞。長沙馬王堆3號漢墓出土的西漢帛畫《導引圖》 上有「沐猴灌」的名目和圖象,描繪的正是猴子的動作。明代戚繼光著的《紀效新書 .拳經捷要》也有猴拳的記載。
猴拳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技術風格,但基本要領卻是共同的,即在眼、身、手、步等方面要做到 22 個字:剛、柔、輕、靈、綿、巧、躲、閃、神、束、抓、甩、 采、 切、刁、拿、扣、頂、纏、蹬、踹、彈。前10個字指的是整個動作的神態,中間 8個字指的是上肢手法,後 4個字是腿法。
近代猴拳多以套路的形式出現,其動作內容既要模仿猴子機靈、敏捷的形象,又要符合武術的技擊特點,如出洞、窺望、看桃、攀登、摘桃、 蹬枝、 拼搶、藏桃、蹲坐、吃桃、喜樂、驚竄、入洞等都是具有形、法統一的猴拳動作。有的套路還編進一些跌、撲、滾、翻動作。猴拳要求做到形象、意真、法密、步輕、身活。形象就是外形要像猴子,如聳肩、 縮頸、圓背、 束身、彎肘、垂腕、曲膝等。意真是要做到神似,表現猴子的精神。法密是方法要緊密連貫,有起伏,有節奏。步輕是步子輕巧迅速。身活是身子靈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猴拳在動作質量、套路編排、表演效果等方面都有提高。自19 53年全國民族形式體育表演競賽大會以來,歷屆全國性武術表演比賽都有猴拳項目。 華 拳 中國拳術之一。拳家講究「三華貫一」,「 三華」是指精、氣、神,華拳因而得名。
華拳的內容有徒手、器械、單練、對練。 1~12路華拳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拳術套路。這些套路多由踢、打、摔、拿等攻守格鬥動作,按照攻防進退、動靜疾徐、剛柔虛實等規律組成。經常練華拳,能訓練人的格鬥技能,對人體各部肌肉的發展、關節的靈活、韌帶的伸張和強固,以及平衡器官、中樞神經的協調機能有良好作用。
華拳有下列 7個特點:①形體工整。勢式要求齊正、勻稱、 嚴整。 ② 遒勁有力。動作勢式講究運用 「撐、拔、張、展、鉤、扣、翹、相、蹦、頂、 塌、 收、沉」等「骨法」,亦即「五體」(軀干、上肢、下肢)要骨梗強壯,雄健渾厚。③心動形隨。強調心志的內在作用,認為內外合才能勁力遒健,動有意向,因之運動時總是「心在勢前,勢居心後」。④陰陽分清。強調矛盾的雙方要相輔相成,認為只有使「陰陽二氣」協調起來,才能產生「神」的功用,因之對動靜、虛實、剛柔、快慢、伸縮、張弛、抑揚、頓挫、 輕重、 起伏、內外、上下、正偏、 左右等對立因素, 在運動中十分注意掌握。⑤勢勢連貫。練法上強調「連綿相屬, 氣脈不斷」。所謂「連」,是在一招一勢之間必須做到「形斷意連」、「勢斷氣連」,運用內在的心志活動和眼神把前後動作的意向連接起來,使之勢勢相連,貫串一氣。⑥動迅靜定。華拳有招有勢,「勢為守,屬陰,主靜;招為攻,屬陽,主動」。拳法要 「動如奔獺,靜如潛魚」, 「進如風雨,退若山嶽」,動迅靜定,有節有序。⑦善調氣息。重視呼吸調節,其法有「提、托、聚、沉」 4種。在一般情況下,由低動作進入高動作或做騰空跳躍動作時,運用「提」法;在高式或低式的靜止性動作出現時,運用「托」法;在剛脆、短促有力的動作出現時,運用「聚」法;由高動作進入到低動作時,則運用「沉」法。這些調節呼吸的方法,隨著動作的變化自然地運用,而不是故意做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華拳被列為全國武術表演和比賽的項目,並曾先後整理出版《一路華拳》、《二路華拳》、《三路華拳》、《四路華拳》4本書。 花 拳 中國拳術之一,相傳是清代雍正年間甘鳳池在江浙一帶傳授的。花拳在起勢前,先以左拳心外向,右掌心貼左拳背,雙背成環形,於胸前自右向左劃半弧,名為「請手」。花拳有散手一百二十字、七十二擒拿法、三十六腿、二十四勢。花拳練習實打之法,有抄手、抄腿、肘擊、肩靠、股插等法,分上中下三盤。短打跌法有88個勢名,都是身手足配合以跌人之法。花拳要領主要有下列 4點:①「打拳喜怒哀樂,虛勢則喜,著力則怒,過勢則哀,逼門則樂」;②「氣要運入丹田」,使內壯而加強抗擊力和爆發力;③以腰為一身之本,盤旋轉側,形如虎相,步動如飛,眼到手到, 步到身到;④交手時,兩手必須保護心口和襠部,眼斜視,側身而進。花拳在近代傳習不廣,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被列為全國武術表演和比賽項目。
甘鳳池,生卒年月不詳,江寧人,武藝高強,又善導引之術,名聞各地,曾因反清案受刑不懼。有關甘鳳池的故事,在江南民間流傳甚廣。甘鳳池除傳授花拳外,還著有《花拳總講法》。 地 趟 拳 中國拳術之一,也稱地功拳,因套路多由跌撲滾翻組成,故名。關於地趟拳的起源,說法不一:一說是在醉拳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其區別是醉拳以醉形進行摔跌,而地趟拳只有摔跌而無醉形;另一說是各種拳術都摻用摔跌動作,只是地趟拳以摔跌動作為主,古稱「九滾十八跌」,俗稱「就地十八滾」等。戚繼光《紀效新書·拳經·捷要》載有「山東李半天之腿 」、「千跌張之跌」的說法,可見地趟拳的產生歷史很久。地趟拳初盛行於山東,後傳至全國。
地趟拳的特點主要是以跌撲滾翻的摔跌動作來誘敵入彀,敗中取勝。例如,摔跌動作有翻身楔(單手直臂支撐全身倒立,用身體砸向對方)、鯉魚打挺(兩腳蹬地跳在空中;仰身平衡,兩腿交叉蹬直,挺身,以便用兩腳蹬倒對方或用兩大腿里側沖倒對方)、地趟絞剪(分為 3種,上風剪用腿擊打對方頭部、胸部,中風剪擊打軀干、腰部,下風剪掃打腿部)、搶背(上體前倒回手摟抱對方腿部,再借滾翻慣力用腿擊打對方)、前滾翻(倒地翻身楔打)、後滾翻(兩手扶地用腳後蹬對方),等等。《紀效新書》 載有 「 滾躺刀」、「 滾躺雙刀」、「滾龍槍」等,都是用摔跌動作以克敵制勝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地趟拳列為武術比賽項目,深受人們喜愛。 查 拳 中國拳術之一,是中國回族人民最喜愛的拳種,盛行於山東、河南、河北各省。
查拳重視彈腿,拳套共分10路,每路有30~60個動作。第1、2路又各有副拳一套,正、副套路又有一剛一柔的技術要求。10 路查拳的名稱是1 路母子、2路行手、3路飛腳、4路昇平、5路關東、6 路埋伏、7 路梅花、8路連環、9 路龍擺尾、10路串拳。查拳的基礎功有炮拳、滑拳、洪拳、腿拳。查拳還分長短單(雙)練器械以及對練(徒手對練、器械對練、徒手與器械對練等)。構成查拳體系基本動作和技擊方法的有步型、步法、手型、手法、腿法、平衡、跳躍旋轉、擊、刺、劈、砍等。
查拳的特點概括起來有以下4點:
①姿勢舒展,動作緊湊。肢體關節活動范圍較大,對肌肉和韌帶的柔韌性和關節的靈活性要求較高,有助於發展肌肉、韌帶和關節的靈活性。
②動迅靜定。要做到拳似流星眼似電,腰似蛇行腳賽鑽,行如風,站如釘,亦即在練功過程中,不論大動作或小手法都必須非常快速、敏捷,同時在異常快速旋轉、閃躲或沖、蹬、踢等技擊方法進行時,又能突然地靜止而穩定。
③發力順達,節奏鮮明。查拳發力的順序是上肢起於腰,傳於肩、肘,達於手;下肢起於胯,傳於膝,達於足。在完成這個發力順序的同時,還要做到節奏分明,即在整個套路演練過程中要求剛柔相濟,快慢相間,一氣呵成,自然順達。
④協調完整。人體內外要協調完整,對於動作中的手法、身法、步法必須上下照顧,前後連貫。有些比較復雜的動作,如轉身、拍腳、跳躍、起伏、轉折等技術動作,必須有良好的平衡能力,同時眼神、意識、呼吸必須與動作密切配合,做到眼到手到,神形合一。這種內外配合的練法有助於增強大腦的調節作用,使呼吸和內臟器官得到鍛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查拳被列為全國武術表演和比賽項目。 戳 腳 中國拳術之一。以腿腳功夫為主,相傳起於宋代,盛於明清。中國民間傳說的武松醉打蔣門神的故事,說是武松使用了戳腳里的玉環步、鴛鴦腳,所以現在還有人把戳腳稱作「水滸門」。太平天國時,太平軍戰將趙燦益,精通戳腳和翻子拳。太平軍打天津失敗後,趙燦益隱居河北省饒陽一帶, 將戳腳、翻子拳傳給當地群眾。
戳腳分文、武兩種趟子,武趟子是戳腳的本源,文趟子是其發展變化。武趟子的特點是:舒展大方,矯捷剛健,放長擊遠,剛柔兼施,以剛為主;它在全面鍛煉手、眼、心、身、步之中,重點鍛煉腿法、腳功。基本腿法有挑、剪、丁、轉、 迎門插攔、左右八腿 (指丁、踹、拐、點、蹶、錯、蹬、碾等 8種踢法)。傳統的武趟子套路也叫「九轉連環鴛鴦腳」,簡稱「九枝子腿」,一共9路,各路可互接互換練習,故稱「九轉」;每路的腿法都是一步一腳,連連發出,環環相套,故稱「連環」;其腿、腳連環出擊,左右互換,成雙配偶,故稱「鴛鴦腳」。文趟子發勁柔中寓剛,棉里藏針,架小緊湊,靈活善變,逼近靠影,柔里帶剛。傳統的文趟子套路叫「八根」(自轉腳、玉環步、開石雷、似箭手、蹶子腿、走外、五花炮、十字捶等 )。 文趟子動作明快,節奏鮮明,其練法是心到神到,手到腳到;其手法有推、提、棉、轉、貼、川、纏、展;其步法有進、退、閃、擺、抽、換、竄、旋;其戰術講究一步一腳,出人不意,誘敵深入,後發制人,下肢發腳,半步贏人,似踢非踢,聲東擊西。
戳腳以腿見長,但又十分強調手腳並用。拳諺說:「手是兩扇門,全靠腿打人」,「手打三分,腳踢七分」;又說「上肢不到,腿腳何益」,「手到腿不到,凈是瞎胡鬧」。戳腳在身法上要求中正,靈活,主宰於腰,賓輔肩胯。出手由脊發,出腳從臀輸,二者均藉以腰隙肩胯,即所謂「藝備身法方顯高,技至無形始見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戳腳被列為全國武術表演和比賽項目。
⑺ 求拳法(套路)
推薦你學八極拳,這里發布不了圖譜。先發布一些講解你參考一下:
二十四翻手拳,是八極拳二十四種手形和手法的演變,主要攻擊對方的中上盤,是八極拳連手技擊法之一。現將該拳技法介紹如下:
二十四番手歌訣
撲爬起按,雲 刁扣,攔貫提環;
插撩分捧,疊展挑滑,刺撣搖穿。
歌訣中每個字代表一種手法,每種手法都分陰陽、上下、左右、前後中之變化,多兩字並用,或幾字連用。
起式:丁步站立,目視左側,頭頂豎項,含胸拔背,閉唇舌上頂,氣沉丹田,雙手握拳拳峰相對,拳心向下,抱於丹田處(圖1)。
撲:含撲捕之意,即兩手心向下前撲(撲手時要有撲天蓋地、銳不可擋之勢)。左腳向左側邁步腳尖稍內扣,雙拳同時向前撲出,左臂微曲,右手撲出至左肘處,同時身體要有下沉後坐之力,重心落於右腿,成虛步,雙掌掌心向下,目視前方(圖2)。
爬:含耙撓刁抱之意,雙手左右使用。虛步不變,雙手由撲手變耙形手(圖3-1),上動不停,右腿向後撤步,左腿同時向後拉成虛步,左手由前向後上翻掌掌背向內至左腮邊成掛耳頂肘,右手至胸前掌心向右外翻提肘與肩平,目視左肘前(圖3-2)。
起:有向上掀起之意,如托腮、搓臉、拿嗉等,尤以手掌刃為上托之力。
右手由胸前用掌刃由下向上、向前托出,左掌經胸前下按至腰間,肘微外展,向右擰腰順胯左腳向前滑步,右腳隨之跟步,目視右掌(圖4)。
按:雙手掌心向下塌扒為按,有如雙手握棍用力向下抽或劈之感。
右手翻掌,掌心下按,隨即左手由腰間向上由胸前翻出貼右手前臂按出,右手收至右肋下肘後立,身體微前傾。左腳向前滑步,右腳隨之跟進,目視左掌(圖5)。
雲:兩手相互左右外劃,單手雙手均可。
左手由下向上、向內旋轉半圈向前探出,小臂微曲,肘有外靠之力,掌心向下。右手至右胸前下落至腰間,步不變重心落於右腿,目視左手(圖6)。
:含牽、帶、拿、踢、肩頂之意。
左掌向右旋掌,使掌心向上成抓握手形,右手變 拳。左拳心向上,拳眼向前;右拳拳心向下,拳眼向前,雙手同時向身體右側牽帶,右足同時向前 ,目視前方(圖7)。
刁:是抓拿之手法。
右足落步,成四六步式;右手變撮勾手形由下向上內旋向前纏刁,右肘微曲;左手變刁形手,手腕右下旋成刁手,目視右手前(圖8)。
扣:有太極的寸接、寸拿、寸刁之意。如右手扣其小臂,則左手扣抓其上臂,左肘頂其肩胛,反之亦可。
上左步,右步跟提內收成馬步;右手順至胸前兩手成掌掌背相對,雙手同時向下外旋至胸前向下搬扣,沉肩墜肘,目視體前(圖9)。
剩下的如果需要跟我聯系!
⑻ 想學拳,套路拳法
想要靈活的話,首先要使自己可以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身體
要是覺得想到了,卻跟不上,大概就是腰的關系了
不用去練套路,找個人和你練習反應就好了
⑼ 學習套路拳,應該學習哪一種通俗易懂的拳法。
如果要學習通俗易懂的拳法,建議你學習揚式太極拳。揚式太極拳有很好地健身作用,而且流傳很廣,被廣大練習太極拳的人接受,架勢舒展大方,剛柔相濟,行雲流水,穩健輕靈,也有一定的觀賞性。
⑽ 求拳法套路教
我練過洪拳,和少林迷蹤拳,但不知道怎麼教你。最好是找一位在跟前的老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