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初中英語期末教學反思
2010—2011學年度第一學期英語教學反思
---劉明鳳
英語教學作為一門語言的教學,其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言語技能,即運用語言的能力,它強調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雙向互動。英語課程改革強調課程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使語言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主動思維和大膽實踐、提高跨文化意識和形成 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英語的課堂教學應當反映這種特點,以運用為主,讓英語教學走出課堂,走向社會。課堂教學是張揚學生的個性,開發學生的主體意識,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和精神素質的主渠道、主陣地 。在新課標下,初中英語教師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上好每一節英語課呢?
一、 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
實施新課程,首先要進行的是觀念的改革。教師應突破框架,拋棄落後的、違背規律的傳統理念 ,盡快樹立與新課程相適應的體現素質精神的現代教育觀。現在中學英語教材的改革為教師觀念的轉變奠定了基礎,然而考試依舊是教學的指揮棒。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應該懂得如何在這兩點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重點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讓學生在言語運用中學習語言。因此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承認學生是有巨大潛能和個性差異的、活生生的人。英語教師應該改變以往那種讓學生跟在 自己後面亦步亦趨 的習慣,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學生學習的主戰場在課堂,課堂教學是一個雙邊活動的過程。只有營造濃厚的自主學習氛圍,喚起學生的主動意識,激起他們的學習慾望,他們才能真正調動自身的學習潛能,進行自主學習,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二、運用有效的方法進行教學
隨著教學的不斷發展,新的教學理念對我們英語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結合初中英語的教學現狀,如何在初中英語課堂上進行有效教學是我們所面臨的一個新的挑戰。因此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我們英語教師應該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以收到有效的教學效果。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恰 當選擇與發揮,是教師創造性與教育藝術性表現的主要形式。一個教師在挑選各種具體情況下的最佳教學方法的能力越強,那麼他的教學技巧與技能就表現得越 出色、越新穎 ,課堂氣氛就越活躍,教學效果自然也就越顯著。教有定則,但教無定法。教師要根據教學 內容、教學 目的、教學對象和實際條件以及個人的教學風格和特長,確定不同的教學方法。比如,英語教師可以根據初中生愛玩、好動的天性,在課堂上穿插游戲活動,使原本較枯燥、機械的單詞學習和句型練習變得生動有趣。因為實物最能吸引學生視線,實人情景更能使他們感到親切自然、真實可信。教師還可以利用直觀教具或電化手段來輔助教學,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同時運用,強化他們對所學材料的感知,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加深理解,強化記憶,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三、培養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意識
學習知識的最佳途徑是自己去發現,因為這種發現,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內在規律、性質和聯系。中學階段形成英語概念,一種是在大量英語現象 的基礎上歸納 、總結得出來的,即實驗型概念;另一種是在已有概念、規律的基礎上通過演繹推理得到的,即推理型概念。學生只有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給他們 以充分的動手、動口、動腦 的時間,經歷觀察、分析、推理、綜合等過程,才能完整地理解英語概念的內涵及其外延,全面地掌握規律的實質。與此同時,學生的思維才能得到真正的鍛煉,才能真正體現 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因此,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有意識地精心設計一些對理解課文有幫助,又有趣味的內容,在啟發、質疑、解疑的過程中,指導學生自己去嘗試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參與解決問題 ,探索研究問題,努力使學生更多、更主動地參與學習的全過程 ,從而提高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和能力。
四、教師對學生要有合理的評價
英語課堂教學中,評價起著 不可低估 的調節作用 。教師通過評價,能把對學生及其行為的認識和教師的情感傾 向,自覺或不 自覺地傳導給學生。評價可 以使學生認識 自我,樹立 自信,有助於他們反思及調整 自己的學習過程 。評價可採用測驗及非測驗形式,平時要重視形成性評價。教師可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成績,及反映的情感、態度、策略等方面進行及時的評價。如口頭評價、等級評價、學生之間互相評價等方法。充分發掘學生的進步,鼓勵學生 自我反思,自我提高,測驗 以學生的綜合運用 能力為目標,側重於學生理解和獲取信息,盡量減少客觀題,增加主觀題。通過評價,學生學會分析 自己的成績和不足,明確努力方向。教師要善於利用有效的評價方法,捕捉學生學習的閃光點多表揚 ,少批評 ;多肯定,少否定,使每個學生都能在既輕松愉快又熱烈緊張的狀態下,學習和掌握英語基礎知識 。
總之 ,反思能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 斷更新 自己的教學理念 ,逐步完善教學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學技能。反思有助於教師形成 自己的教學風格 ,能使他們真正成為學者型、專業型、研究型的教育者。實踐證明,教學行為與反思行為有效結合,有助於教師在教學中體驗事業的成功,獲得勞動的快樂 ,能促使教師專業化地成長。
⑵ 新目標九年級英語教學反思材料
反思
信息技術—課件引入
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曾對未來教育做了如此論述:「未來教育=人腦+電腦+網路」。 21世紀是網路信息時代,為我們的教學改革提供了契機。實踐證明,信息技術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能給課堂教學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豐富教學形式,優化教學過程,從而更有效地培養學
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那麼,我們如何將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有效整合?
1.開拓獲取信息的途徑,擴展課堂容量,提高教學效率。「人類獲取的信息83%來自視覺,11%來自聽覺,3.5%來自嗅覺,1.5%來自觸覺,1%來自味覺」(實驗心理學家赫瑞特拉的著名心理實驗之一)。利用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學習英語,腦、眼、耳、口、手並用,這種集圖形、聲音、動畫、文字等多種信息功能為一體的教學,以全方位、多層次吸引學生,增加信息獲取量使課堂英語教學更為生動活潑,趣味盎然,,讓學生聞其聲、觀其形、臨其境,使學生自始自終都保持強烈的興趣,從而易於接受、記憶新的語言材料和學習內容。
2.製作適宜教學實際的課件。作為英語學科,課件的設計應從著重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出發,創設語言情境,激發學習動機,啟發、引導學生對所學內容的正確理解和運用,並且突出重點、難點,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3、.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增強、培養學生「文化意識」
我認為課件的使用非常有必要,第一,簡單明了。第二,省時省力,第三,增強趣味,最近電腦故障,連接不了投影儀,學生的反應時好遺憾哦,好多圖片都看不到了。所以我還會繼續使用課件,要把課件運用到極致。
⑶ 初中英語教學反思怎麼寫
參加今年高考作文評閱工作,在贊嘆眾多文質兼美的佳作之餘,也被抄襲作文的普遍存在深深震撼了。整個閱卷過程僅被發現的就有31篇文章被不同考生抄襲(其中涉及的考生絕對不僅僅是31人),其中包括《盲人與導盲犬的故事》《心田上的百合花》《歷史從那一夜開始》《生命的化妝》《在等你說謝謝》《一位母親與家長會》等等。應該說作文的成敗直接關系著高考的成敗,高考的成敗又直接關系著考生的前途命運。這么多考生何以甘冒一敗塗地的風險剽竊他人作品?我們的作文教學到底出了什麼問題?語文教育工作者又應該採取怎樣的對策?筆者謹就此談以下幾點思考。
反思一:作文教育與做人教育嚴重脫節
綜觀我們的語文教學特別是作文教學,盡管「文以載道」的口號幾乎人人在喊,但教學中真正傳給學生「道」的又有幾人?或許有些老師也在跟學生提「有好品行才能寫出好作文」,但也只是點到為止。平時對學生作文中的不良現象常常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有的教師打著「作文反對抄襲,但絕對不反對模仿」的旗號鼓勵學生模仿,但對模仿的尺度缺少把關。一時間學生對「模仿」之說頗感興趣,紛紛響應號召。一方面由於老師閱讀面的局限,抄襲作文未能發現,另一方面發現了又怕指出來打擊學生的積極性而未加指出,於是大量的抄襲作文湧入語文課堂,剽竊作品被當成範文的不乏其作,這不能不在某種程度上助長抄襲之風,也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助長學生好逸惡勞、喜走捷徑、甚至榮辱不分的不良習性。這種品質必然帶來形形色色的不良現象,高考剽竊不過是豹之一斑而已。事實上,我們並不怕學生出現問題,因為這正是我們教育學生的契機,所謂「教室因為出錯而美麗」說的正是這個意思。關鍵是我們能否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去捕捉這些契機,適時地引導教育學生,教育他們「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如果不能這樣,「錯誤」只能永遠是錯誤。
對策:作文與做人相輔相成,所謂文如其人是也。我們應當明確教育的目的是為了「人」。無論是講課文還是講作文,都應該把「人」字放到第一位;以「人」作為重要標准。在「育智」與「育人」之間的選擇直接影響教育的方向。我想,只有把我們的學生培養成為明是非、辨美醜、知善惡的人格健全的人,才能從根本上杜絕作文抄襲現象。但我想這些問題並不只是語文一門學科的任務,教育的各個方面都應伸出扶助之手。
反思二:功利主義使學生寫作個性嚴重淪喪
《語文課程標准(實驗稿)》強調了作文重在「有個性的表達」,然而現行高中作文教學卻在很大程度上背離了這一指導思想。寫作在很多師生眼裡不是為了說真話、抒真情,而是為了在考試中得高分。高考考什麼就練什麼,近幾年圍繞著話題作文窮追猛打,無止無休;更有甚者,指導學生大背範文,並美其名曰「以不變應萬變」。這種功利主義思想使作文教學陷入機械操作的程式化之中:認為只要練熟幾種基本的格式,作文自可得心應手,游刃有餘。於是老師將各式文體抽象概括為各種基本套路,按起承轉合等基本技巧亦步亦趨,不容許絲毫的旁逸斜出,多情善感、富於幻想的青少年在這種作文教學現狀中被捆縛住手腳,畏首畏尾,人雲亦雲。久而久之,學生題材倉庫空空如也,想像天地逼仄狹小,語言形式呆板貧乏。失落了學生個性的作文,是沒有靈魂的作文。無疑,在高考的巨大壓力面前,我們語文教師面對各個方面巨大期望,把寫作知識的講解傳授及「印證性訓練」放在首要位置,也許是一種無奈之舉。但忽視了「生活的感悟」「語言的積累」「情感的熏陶」,把作文當成「純工具訓練」,使本應最具個性品質,飽含人文價值和人文底蘊的作文,被當成一種庸俗的文字游戲,使學生在學習寫作中學會了迎合別人,不會依照自己的真實感情來說話,這不但不能寫出好的作文,而且還嚴重銷蝕著學生的獨特個性和心靈本真;這不但嚴重束縛學生思想,扼殺著學生個性,甚至還誤導著虛偽。那麼高考作文中出現眾多的抄襲現象便也不足為怪。我們不得不沉痛地承認,作文教學陷入如此境地,語文教師難辭其咎。盡管我們也有很多無奈。
對策:「世界上沒有任何東西比人的個性更復雜,更豐富多彩。」(蘇霍姆林斯基)那麼,由每個豐富多彩的個性產生出來的精神火花,應該是千姿百態、絢麗奪目的。培養學生的作文個性,既需要建立以人為本的作文教學思想,從塑造學生健康人格的角度,創設一個尊重個性、崇尚個性的文化環境,更需要語文教師以開放的胸襟和前衛的人文理念,實實在在地讓學生張揚個性。多類型、多樣化地擴大學生視野,讓他們在自己喜愛的不同活動中獲取不同體驗和感受;也可以放開內容,拓寬渠道,強調關愛生活、親近自然。使其自由聯想,敏捷地展開思路,流暢地表情達意,體現生命各異的風采。又有誰敢說這樣教出來的學生在高考中寫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