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視頻設計 > 城市化過程與特點教學設計

城市化過程與特點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21-01-26 22:51:39

Ⅰ 城市化過程與特點

回顧我們國家的城市化歷程,從政府的態度來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1970年以前,基本上就是抑制,當時我國走的是一條非城市化的工業化道路,建國以後為了改變貧窮落後的面貌,政府努力推動工業化,但是我們的工業化不是和城市化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工業雖然發展了,但是城市並沒有得到相應的發展;到1980年代,學界在積極探討、推動,而政府持一種觀望的態度,當時的紅頭文件中基本沒有出現城市化這樣的術語;1990年代,轉變為推進和積極的支持。目前我們國內的基本狀況是,從1978年以來到現在,城市化水平從17.9%提高到2001年的36.1%,到去年是39%。當然我們國家的城市化還存在不少的問題,大家通常說到的問題有:城市化滯後於經濟發展水平和工業化階段;城市體系的宏觀布局、規模、結構與經濟發展不相適應;缺乏在全球經濟中具有較強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國際性大都市;城鎮密集地區各類城市功能分工不明確,結構趨同;廣大中西部地區中心城市不足,現有城鎮的要素聚集、輻射和帶動能力弱;城鎮質量和管理水平不高,小城鎮數量偏多、規模偏小。

城市化進展快慢跟動力機制有關。改革開放前我們國家城市化進程比較緩慢,為什麼?因為那個時候主要是政治因素為主導,政治因素沒有辦法提供連續的、強大的動力。改革開放以後,城市化的動力機制發生了變化,國家超經濟強制因素的減少以及市場因素的增加,導致城市化快速發展,其動力因素有四個方面:一個是農村工業化,一個是比較利益驅動,一個是農村剩餘貢獻,一個是制度變遷促進

Ⅱ 城市化的基本特徵

一、城市化的概念
城市化一般是指人口向城市地區聚版集和鄉村地區轉變為城市權地區的過程。城市化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是社會進步的表現。一個國家或地區城市化的水平,體現其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因為城市是區域發展的經濟中心,能帶動區域經濟發展;而區域經濟水平的提高,又促使城市的發展。
二、城市化的特徵
建國以來,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國的城市社會經濟建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呈現出城市化進程快速推進,城市發展布局和結構日趨合理,城市群發展迅速等特徵。

Ⅲ 我國城市化的過程與特點

回顧我們國家的城市化歷程,從政府的態度來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1970年以前,基本上就是抑制,當時我國走的是一條非城市化的工業化道路,建國以後為了改變貧窮落後的面貌,政府努力推動工業化,但是我們的工業化不是和城市化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工業雖然發展了,但是城市並沒有得到相應的發展;到1980年代,學界在積極探討、推動,而政府持一種觀望的態度,當時的紅頭文件中基本沒有出現城市化這樣的術語;1990年代,轉變為推進和積極的支持。目前我們國內的基本狀況是,從1978年以來到現在,城市化水平從17.9%提高到2001年的36.1%,到去年是39%。當然我們國家的城市化還存在不少的問題,大家通常說到的問題有:城市化滯後於經濟發展水平和工業化階段;城市體系的宏觀布局、規模、結構與經濟發展不相適應;缺乏在全球經濟中具有較強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國際性大都市;城鎮密集地區各類城市功能分工不明確,結構趨同;廣大中西部地區中心城市不足,現有城鎮的要素聚集、輻射和帶動能力弱;城鎮質量和管理水平不高,小城鎮數量偏多、規模偏小。 城市化進展快慢跟動力機制有關。改革開放前我們國家城市化進程比較緩慢,為什麼?因為那個時候主要是政治因素為主導,政治因素沒有辦法提供連續的、強大的動力。改革開放以後,城市化的動力機制發生了變化,國家超經濟強制因素的減少以及市場因素的增加,導致城市化快速發展,其動力因素有四個方面:一個是農村工業化,一個是比較利益驅動,一個是農村剩餘貢獻,一個是制度變遷促進。

麻煩採納,謝謝!

Ⅳ 近幾十年來我國城市化過程中出現哪些新特點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

因為受制於特定的政治、經濟和社會背景,所以,我國城市化的發展道路既呈現出世界各國的共性特徵,同時又顯現出自身的個性差異。在新中國成立後半個多世紀的城市化建設過程中,無論是城市的數量,還是城市的功能均得到了巨大的發展。但是,隨著市場經濟的加速推進與產業結構的快速升級,尤其是隨之而來的農村剩餘勞動力異地就業步伐的加快,使得我國城市化過程中本身所累積的諸多矛盾日益凸現出來。概括地講表現在六個方面。

1.城鄉分割,協調性較差。

在長期計劃經濟「城鄉分治」制度的作用下,城鄉「二元」社會經濟結構得以產生、固化乃至於不斷強化。政府藉助於戶籍制度、勞動用工制度、糧油供給制度、社會保障制度、醫療、教育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的推行,逐漸形成了城鄉有別的管理體系。城鄉居民由於居住地域的差異和職業的不同最終演化成身份和地位的差異,即所謂的城鄉差別。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由於城市本身具有區位優勢和功能優勢,其聚集經濟效應的強化作用進一步拉大了城鄉之間的差距,形成了「城市一工業、農村一農業」的產業格局,最終使得城市和鄉村演化成兩個彼此相對獨立的人為的封閉系統。由於城市的磁化作用,使得農村中原本匱乏的資金和人才被城市合理「掠奪」。城鄉之間的公平問題作為市場經濟難以克服的固有缺陷在我國表現得更為明顯。

2.結構雷同,特色不明顯。

我國城市化發展模式肇始於重工業化發展戰略的需要,因此,其地域空間布局和主導產業培植上皆表現出明顯的計劃經濟色彩。

首先,表現在城市空間布局上的行政偏好。一是在城市選址和規劃上的強烈行政壟斷。政府包辦了城市建設中的一切事務,而作為切身利益者的城鄉居民幾乎被完全排斥在外;二是絕大多數城市都是所在地政府駐地,政治色彩十分濃厚。相比之下,城市產生、發展的最主要動力的經濟因素反而退居次要位置。

其次,城市之間產業結構的雷同成為普遍現象。出於政治因素而非經濟因素的考慮,大、中、小城市均希望藉助各種游說手段為當地爭得更多的項目和資金,並通過構建完備的工業體系,努力為政府官員創造更多的政績。同構化的城市結構一方面強化了城市間的過度競爭;另一方面,地域特色和產業特色定位的模糊性直接侵蝕了不同城市的比較優勢。

3.城鎮體系不健全,協同效應不足。

受制於不同時期政治和經濟環境的需要,我國的城市化發展戰略表現出明顯的短期化特徵。從建國後的「限制發展大城市和小城鎮,適度發展中等城市」逐漸過渡到80年代以後的「大力發展小城鎮」。我國城市化戰略的制定和實施似乎更多地是出於解決特定矛盾的權宜之計,缺乏整體性和前瞻性,都是從靜態和孤立的視角謀劃城市的發展。其實,不同規模的城市都有其自身的優勢和劣勢。例如,大城市具備較強的聚集效應,但其「城市病」症狀也更為明顯;小城鎮分布廣闊,貼近農村市場,更有利於城鄉之間生產要素的交換,但其聚集功能較弱,土地浪費較為嚴重;而中等城市兼有二者的優勢和劣勢。所以,不能簡單地評價哪種類型城市的優劣。

4.強調行政催化作用,缺乏產業支撐。

眾所周知,城市的產生源於經濟發展的內在需要,城市的發展同樣是伴隨經濟發展的自然演化的動態結果。在城市化的進程中,行政力量只是在短期內、在表象層面上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這是世界發達國家城市化過程中共有的規律。

然而,我國的城市化歷程表現出與這種規律較大程度的背離,行政力量扮演著遠比市場因素更為重要的角色。在城市主導產業的培育上,要麼定位模糊、搖擺不定;要麼彼此「借鑒」,簡單復制。其結果不僅浪費了較多的資源,而且使城市結構雷同、功能單一。同時,缺乏核心主導產業的支撐也使得城市後續發展動力嚴重不足,致使城市服務能力的提升滯後。

5.重視外延拓展,忽視內在功能完善。

80年代以來「攤大餅式」小城鎮發展戰略的推行以及大中城市新城區熱和廣場、步行街等標志性建築熱愈演愈烈,既浪費了寶貴的土地資源,又因為拆遷補償不合理而引發了太多的社會糾紛,進而沉澱為潛在的社會不穩定因素。

在城市外圍空間拓展的熱潮一浪高過一浪的同時,現有城市功能的完善則嚴重滯後。從城市景觀的外觀上看,我國的城市並不比西方發達國家差,但在城市服務功能的完善和城市文明的積淀上則呈現出天壤之別。擁擠的交通、令人擔憂的衛生狀況和食品安全、日益惡化的治安、脆弱的環保等「城市病」困擾著城市的發展,使得城市的後續發展陷入十分不利的境地。

6.傳統制度的約束功能仍然存在,阻隔了城鄉的融合。

雖然迫於各種壓力,傳統涇渭分明的城鄉管理體制有了一定的松動,但是,傳統城市管理制度的強大慣性作用依然存在,在某些領域甚至得到強化。城鄉間巨大收入差距的誘惑、對城市生活的渴求以及農村剩餘勞動力就業的需求等因素都在不同的程度上加速了農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動。這種規模空前的勞動力流動不僅滿足了城市產業發展的用工需求,農村剩餘勞動力向城市的流動無論對城市還是對農村來說本該形成雙贏的結局。

但是出於保護城市居民的既得利益,保障他們在就業、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方面的優先權,城市管理者往往只是企圖在現有條件下,通過簡單的「限、管、卡、罰」等非人性化管理手段來限制和排斥外來勞動力,而較少考慮藉助優化內部結構,提升城市功能、培植主導產業等方式來擴充城市容量。顯然,這些措施將進一步拉大城鄉居民間的心理差距,不利於和諧城鄉關系的構建。

二、解決問題的對策

1.城鄉互動,協調發展。

國外和我國城市化發展的實踐都證明脫離農村發展的所謂「孤島式」城市化發展模式註定不會成功。缺乏了農村的協調和支持,這種城市化發展模式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因此,要逐步摒棄片面強調發展城市(尤其更多地停留在城市空間的拓展上)的傳統做法,而應從城鄉聯動、協調發展的角度謀劃我國的城市化發展戰略。

2.因地制宜,突出個性。

審視我國城市發展現狀,結構雷同、個性模糊是一個普遍問題。城市在主導產業的選擇上、在未來功能的定位上均顯示出明顯的趨同性,這種現象對於城市的後續發展是十分不利的。實踐證明,在城市核心競爭力的培育上,個性化扮演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北京、上海、深圳、大連、順德等城市之所以在某些領域獨占鰲頭,其核心就在於它們結合本地區位和資源條件,選擇了獨特的主導產業,具備鮮明的個性化特徵,這一點正是其他城市無法模仿的,從而在競爭中占據了主動地位。

因此,我國城市的發展應該結合自身的特點,充分發揮自身潛在的優勢,努力培植核心產業。從區位優勢、產業特色、文化底蘊、旅遊休閑、礦產開發、生態環保等角度來定位城市的發展方向,探尋並逐步培育城市的主導產業,形成鮮明的城市個性特色。

3.整合城鎮體系,發揮協同效應。

由於規模不同,城市間表現出功能的差異性,都存在一定的優勢和不足。因此,如何通過科學的規劃,構建一個結構合理、功能互補的「金字塔式」的城鎮體系便成為當務之急。確立合理的城鎮體系,一方面要考慮城鎮的發展現狀,通過城市布局的合理調整和功能的整合,努力構建一個和諧的城鎮化體系,發揮不同規模城市間的協同效應;另一方面,要結合城市的未來發展,在科學預測的基礎上,確立城鎮體系的發展方向。

4.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弱化行政干預力度。

城市化建設中濃厚的行政干預帶來了諸多方面的負面效應,其中最典型就是在城市改建、擴建征地過程中行為的非規范性。某些政府官員與土地開發商「合謀」藉助權力壟斷人為壓低被征地農民的土地補償標准,拓展了驚人的尋租空間,造成了惡劣的社會影響。

因此,應強化市場機制在城市化進程的基礎性作用,逐步淡化行政干預色彩,努力營造公平競爭的外部環境。學習和運用現代經營城市理念,不斷完善城市功能。引進市場機制,把長期由政府壟斷的某些領域,如:自來水、郵政、通信、公交、電力、煤氣等逐步放開,政府通過搭建公平競爭的平台,引導各市場主體通過合理有序的競爭,提供質優價廉的服務。

5.突破制度瓶頸,凈化外部環境。

導致我國城市化水平不高的關鍵原因就在於傳統制度的約束。農村剩餘勞力向城市流動受阻、現代化農業經營模式難以推行、大量農村人口長期滯留貧困、農村消費市場難以啟動等問題的症結皆出於此。

改革現行的城市戶籍制度、勞動用工制度、教育制度、社保制度,降低外來勞動力在城市生活、就業成本。努力為市民和農民營造公平的競爭氛圍,並最終實現構建和諧城鄉關系的目的。

(作者是民建廣東省副主委,廣東省地震局副局長)(來源:中國網)

Ⅳ 說課城市化過程與特點

關於xxxxxxx的說課稿

開始:
各位專家、評委,你們好:
今天我將要為大家講的課題是
首先,我對本節教材進行一些分析
一、教材結構與內容簡析
本節內容在全書及章節的地位:《 》是中專數學教材第 冊( )第 章第 節。在此之前,學生已學習了 ,這為過渡到本節的學習起著鋪墊作用。本節內容是 部分,因此,在 本章內容中,占據 的地位。
數學思想方法分析:作為一名數學老師,不僅要傳授給學生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傳授給學生數學思想、數學意識,在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因此本節課在教學中力圖向學生:
二、 教學目標
根據上述教材結構與內容分析,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心理特徵 ,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基礎知識目標:

2 、 能力訓練目標: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三、 教學重點、難點、關鍵
依據課程標准,在吃透教材基礎上,我確立了如下的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通過 突出重點
難點: 通過 突破難點
關鍵:
下面,為了講清重點、難點,使學生能達到本節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教法和學法上談談:
四、 教法
數學是一門培養人的思維,發展人的思維的重要學科,因此,在教學中,不僅要使學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學生「知其所以然」,
我們在以師生既為主體,又為客體的原則下,展現獲取知識和方法的思維過程。基於本節課的特點: ,應著重採用 的教學方法。即:
五、 學法
我們常說:「現代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學中要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
1、理論:
預習的方法、分析問題的方法、概括的方法等
最後我來具體談一談這一堂課的教學過程:
六、 教學程序及設想
1、由 引入:
把教學內容轉化為具有潛在意義的問題,讓學生產生強烈的問題意識,使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成為「猜想」,繼而緊張地沉思,期待尋找理由和證明過程。
在實際情況下進行學習,可以使學生利用已有知識與經驗,同化和索引出當前學習的新知識,這樣獲取的知識,不但易於保持,而且易於遷移到陌生的問題情境中。
對於本題:

2、(探究新知)由實例得出本課新的知識點是:

3、(點撥引導,引伸拓展)講解例題。
我們在講解例題時,不僅在於怎樣解,更在於為什麼這樣解,而及時對解題方法和規律進行概括,有利於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在題中:
變式延伸,進行重構。
重視課本例題,適當對題目進行引申,使例題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串聯、累積、加工,從而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4、達標檢測。
課堂檢測
使學生能鞏固所學知識、自覺運用所學知識獲得解題思路和方法。

5、總結結論,強化認識。
知識性內容的小結,可把課堂教學傳授的知識盡快化為學生的素質;數學思想方法的小結,可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數學思想方法在解題中的地位和應用,並且逐漸培養學生的良好的個性品質目標。
8、布置作業。
針對學生素質的差異進行分層訓練,既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又使學有餘力的學生有所提高,從而達到拔尖和「減負」的目的。

幾點說明:

結束:說課是教師面對同行和其它聽眾口頭講述具體課題的教學設想及其根據的新的教學研究形式。以上,我僅從說教材,說學情,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程序上說明了「教什麼」和「怎麼教」,闡明了「為什麼這樣教」。說課對我們大家仍是新事物,今後我也將進一步說好課,並希望各位專家領導對本堂說課提出寶貴意見。

注意時間掌握

六、注意靈活導入新知識點。

電腦課件

使用投影

根據時間進行增刪

閱讀全文

與城市化過程與特點教學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