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理想》的教案
http://www..com/s?cl=3&wd=%C0%ED%CF%EB%BD%CC%B0%B8
從這里挑挑看
[ 2007-9-9 10:44:00 | By: hjjboyqs1126 ]
教學目標
①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首詩歌,體會其形象化的語言。
②聯系生活實際及個人經歷,理解詩歌的主旨。 ③樹立遠大理想,並為之奮斗
教學重點
①朗讀訓練。 ②理解詩歌的主旨。 ③賞析詩歌的語言。
課前准備
①搜集有關為理想而奮斗的名人名言及其優秀事跡。
②預習課文,就自己疑難和感興趣的問題,准備發言材料。
③教師准備錄音磁帶,或製作課件。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①反復朗讀這首詩歌。 ②把握詩歌的結構。 ③理解詩歌的主旨。
教學設計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在第一單元里,我們研討過現代詩《在山的那邊》。詩人在詩歌中寫道:「在山的那邊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同學們,這里的「海」指的是什麼呢?是指理想的境界。那麼,什麼是理想的境界呢?人生為什麼要有理想?我們應當樹立什麼樣的理想?如何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著名詩人流沙河的哲理詩《理想》,同樣會「在一瞬間照亮你的眼睛」。
板書課題 理想
二、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
2、正音、正字、釋詞 (p30頁——讀一讀,寫一寫)
3、默讀
感知課文內容:
a,這首詩歌的主旨是什麼?(人生一定要有理想)
b.詩歌是從哪些方面表現主旨的?
c.試著分析詩歌的結構
4、集體朗讀,合作探究
小組討論上述問題,教師巡迴指導。
5、課堂發言 :小組代表發言,解決上述問題,逐漸明確詩歌主旨及結構。
板書:(b、c)
第1節:理想的意義
第2、3節:歷史的意義
第4、5、6節:人格的意義
第8、9、10、11節:人生的意義
第12節:鼓勵人們樹立遠大理想,並為之奮斗
三、研討與賞析(上)
1、精讀
逐段(1—7節)理解研討,深入思索,反復咀嚼、領悟詩歌深刻的含義和精妙的比喻。
2、課堂討論 :研討詩歌的思想內容及形象化語言:
第l節,在語言表達上有什麼特點?它對於表現思想內容有什麼作用?這一節在全詩中起什麼作用?
[提示]:採用比喻、頂針和修辭方法。作用是使語言形象、生動,在形式上環環相扣,在內容上步步推進。這一節總說理想是前進的方向;在全詩中起到統領的作用。
第一節有四個比喻,它們的喻意各是什麼?
[提示]:不必孤立地體會每個比喻的喻意,從石到火,從火到燈,從燈到路,四個比喻是連環的,這在修辭手法上稱為「頂針」。前兩個比喻為第三個比喻作鋪墊,詩意主要在後兩個比喻上。「黎明」指理想境界。漫漫黑夜裡,理想指示了光明的方向,所以說「理想是燈,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可見,這一節的意思主要是說,理想是前進的方向。「燈」、「路」指的是:理想前進的方向;「石」、「火」指的是:理想的傳播過程。
第2節,表達了什麼意思?能試著舉例說明嗎?
教師應啟發學生舉例證明。
第二節詩是說,不同年代有不同的理想,理想有時代性,對嗎?除此之外,還包含什麼意思?
[提示]:對的。社會是逐步發展的,理想也是逐步提高的。這一節的標點要注意。前一句是從生活狀況來說的;後一句是從社會秩序來說的。
第3節,這一節是從什麼角度談理想的?談談「珍珠鏈」和「脊樑骨」的比喻作用。
[提示]:不同歷史時期的不同理想,連綴在一起,正像「珍珠鏈」一樣,推動著歷史的前進。理想也如同「脊樑骨」,是推動歷史前進的精神支柱和動力。
第三節的意思怎樣理解?跟第二節有什麼聯系?
[提示]:第二節講,人類的理想具有歷史性。這一節是從歷史的角度看人類理想。意思是:人類一代又一代的理想,推動了歷史的發展。「古照今,今照古,先輩照子孫」,這個「照」既承接「瑩瑩光」又照應「照亮」
第4節,在內容上是怎樣安排層次的?第三、四句有什麼深刻含義?
第四節詩意的重點是什麼?
[提示]:重點在後兩句。這兩句說的是:理想的實現是要經歷多次挫折和失敗,具有艱巨性、長期性。
第5節,揣摩各句的意思,理解樹立遠大理想的重大意義。
[提示]:a.理想使人積極樂觀。b.理想使人鬥志頑強。c.理想使人永遠年青。d.理想使人充滿活力。
第五節的大意怎樣概括為好?
[提示]:先要理解每句詩。「理想使人微笑地觀察著生活「這是說,理想使人樂觀;」第二句,是說,理想使人充滿鬥志;第三、四句,是說,理想使人的心理變得年輕,充滿活力。大意是:理想給人力量。
第6節,怎樣理解「獲得」與「犧牲」?你對詩歌所說的「理想」是否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這里說的「犧牲」是不是黃金夢被敲碎,自私心被洗濯?
[提示]:是的。為了崇高的社會理想而奮斗,就不能顧個人的利益。
第7節,「副產品」的本體是什麼? 為什麼說「理想如果給你帶來榮譽,/那隻不過是它的副產品」?誤解的寂寥」?寂寥里怎麼有歡笑?歡笑里怎麼又有酸辛?
[提示]:崇高的理想追求的是社會進步、人類幸福等,決不是個人榮譽。理想的實現可能給會個人帶來榮譽,但這正像「副產品」不是主要的。在這里作者告訴我們,應當正確對待榮譽。「寂寥」是寂靜、空曠。理想就是要改變現狀,而守舊的人是不能理解的。享受著斗爭的歡樂,所以有歡笑;遭人誤解,被當成異類,所以有酸辛。
四、作業
①抄寫並識記字詞。 ②背誦這首詩歌。
③完成「研討與練習」二(准備課堂交流)。 ④預習剩餘部分內容。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①檢查作業。 ②繼續研討與賞析。 ③語言運用。
教學設計
檢查作業
①識記字詞。 ②朗讀、背誦。
研討與賞析(二)
一、課堂討論(8——12節)詩歌的思想內容及語形象化語言。
第8節,你能從現實生活或個人體驗中找出實例,說明「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理想使不幸者絕處逢生」的含義嗎?什麼是「大寫的人」?
[提示]:這一節說的是理想對人生的意義。「大寫的人」,就是真正的人,崇高的人,偉大的人。含義:理想使不幸者絕處逢生,使平凡的人變得偉大。
第9節,這一節與上一節有什麼關系?第三、四句的句式有什麼特點?作用是什麼?作者列舉「罪人」和「浪子」的例子有什麼典型意義?
[提示]:並列關系,都是寫理想對人生的意義。上一節是從正面寫,這一節是從反面寫。第三、四句是兩個倒裝句,分別強調「給罪人新生」和「喚浪子回頭」。典型意義是連「罪人」和「浪子」都因為有理想而改變了自己,何況是一般人呢。
第10、11節,這兩節詩歌在結構上是什麼關系?在內容上有什麼不同?可否將「蛻」字改換成「變」字?為什麼?
[提示]:層進關系。第10節從被動方面寫理想被曲解、玷污和糟蹋,應該怎麼辦。第1l節寫有些人因主動放棄理想而產生的後果。不能換,「蛻」是由好向壞轉化,而「變」可變好也可變壞。
「誇耀著當年的功勛」,為什麼說「可厭」?「詛咒著眼前的環境」,為什麼說「可笑」?
[提示]:誇耀當年的功勛,是吃老本,是躺在功勞簿上爭名利,當然可厭。「詛咒著眼前的環境」不願意為改變眼前的環境而奮斗,當然可笑。
第12節,「理想開花」兩句比喻什麼?結尾為什麼不照應「照亮夜行的路」,而說「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陽正晴」?
[提示]:「理想開花」兩句是說,今天的理想之花,就是明天的甜果,今天的理想之芽,就是明天的濃陰,樹立了理想,不懈奮斗,就會取得豐碩的收獲。「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陽正晴」,象徵大好形勢。
二、閱讀體驗
組織學生對照課文,聯系自己,談談應怎樣樹立遠大理想,並為之努力奮斗。教師給予必要的點撥,使學生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三、語言運用
①語言運用並交流(仿照第一詩節,寫幾句話)
教師示例:
愛心是風,卷來濃密的雲;
愛心是雲,化作及時的雨;
愛心是雨,滋潤久旱的樹;
愛心是樹,為你撐起綠陰。
②修辭訓練
這首詩運用了大量的比喻,貼切而又生動,使抽象的事理形象化。指導學生深入體會,學習掌握,提高想像思維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訓練方法,由教師或同學指明一些事物,讓大家打比方,進行修辭訓練,看誰表達得形象生動。
四、教師小結
同學們,我們朗讀、研討和賞析了這首詩歌,掌握了詩歌的基本結構,理解了詩歌的主要內容,體會了詩歌的形象化語言,並深入地談了學習體會。理想猶如航標燈,它指引著我們的人生之旅。願大家從小樹立崇高的理想,並為實現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奮斗。我想,一個有理想的人,一定是一個精神生活很充實的人,也一定是一個很高尚的人。
五、作業
①完成「研討與練習」一。 ②將「思想交流」整理成300字的隨筆。
② 如何理解電子備課有利教學設計的交流、研討和共享
電子備課是開放式的、論壇式的、互動式的、更是共享式的,方便了大家相互交流、研討和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