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幼兒園中班課程《它們是怎樣落下來的》教學反思
面對孩子們的感性經驗,我給孩子們提供了第三次嘗試機會:"小朋友們看,老師手中拿著一些東西,他們都落的很慢。你們有沒有辦法讓他們快一點落下來呢?"對我的問題,孩子們很興奮,都積極的投入到活動中,有個男孩子把棉花塞到了酸奶瓶中,棉花落得快了,他興奮的告訴我時,我肯定的誇贊了他:"你做得真棒,再試一試別的東西好嗎?"有個女孩則把絲帶纏在沙包上,落下的速度變快了,還有個女孩子……。我在孩子們中間不停的走動,觀察著孩子們的表現,及時給他們必要的引導和幫助。小結的時候孩子們都說得很熱烈,有個女孩子說:"我把報紙折疊以後,落下的速度變快了。"我抓住這一點重點向幼兒講解,由此孩子們知道了:同樣的紙,把它折疊、揉成紙團、折成紙飛機落下的速度變快了。物體下落的速度除了與自身的重量有關外,還與他的形狀、體積有關。這次探索是孩子們在本次活動中最為精彩的一次探索,教師啟發性的語言給幼兒的探索提供了方向,幼兒的興趣、想像力和創造力在這一環節中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幼兒已有的知識經驗得到了遷移,教師的肯定和鼓勵,使每個幼兒獲得了成功感,把幼兒的探索活動推向了高潮。
⑵ 數學問題
《圓柱的認識》教學反思
圓柱在小學低年級學生就有所接觸,是繼五年級長方體、正方體之後的一種新的立體圖形。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廣泛,是一個將數學知識運用於實際生活的典型。因此這節課的學習顯得尤為必要,使學生明白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又運用於生活,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上課伊始,圖片顯示建築物,日常生活用品中的圓柱形,給學生一個震撼,了解圓柱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性。在實際生活中,雖然圓柱形的物體很多,學生對圓柱的認識都是感性認識,而課堂教學是對圓柱體進行理性的認識。學生對新知識是好奇的,所以在教學時,動手操作和探索研究,自我發現和掌握圓的柱的基本特徵,是本節課的主題。過後組織學生觀察、觸摸、猜測、操作驗證、鞏固、應用這幾個環節組成。組織學生通過觀察手中的圓柱實物,初步感知圓柱特徵,是直觀感知層面的活動中,對圓柱特徵有一個較為完整的把握。再把圓柱放在平面上來了解,由實踐上升到理論的層次,培養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空間想像能力、抽象思維能力。
圓柱側面展開的學習我將它作為本節課的重點內容,它將影響圓柱側面積和表面積的學習。認識到長方形與圓柱側面積之間的關系。把教學重難點化繁為簡,化抽象為具體,並把「觀察、猜想、操作、發現」的方法貫穿始終,既加深了學生對圓柱各部分名稱和特徵的認識,又有效的培養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在練習階段,緊緊圍繞新知我設計了針對性練習和發展性練習,在形式、難度、靈活性上都有體現。判斷題有利於檢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最後的填空題進一步鍛煉了學生對知識的靈活應用能力。
同時,在教學中也存在著一些不足:在學習圓柱的側面展開與長方形各部分的關系時,學生對知識理解比較困難,演示不直觀。
總之,我會吸取經驗教訓,彌補自己的不足,更好的進行數學知識的教學.
《圓柱的表面積》教學反思
本課用課前預習課上小組內交流匯報的教學方式組織教學,課前布置了《圓柱的表面積》預習提綱 :1、什麼是圓柱的表面積?2、沿著圓柱的高剪開圓柱的側面,側面展開圖是什麼形狀?3、怎樣求圓柱的側面積? 4、怎樣求圓柱的底面面積?5、怎樣求圓柱的表面積?
課上學生很快討論出圓柱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由於學生在之前的學習中已經接觸了「化曲為直」的數學方法,所以把圓柱體的側面展開成長方形(或正方形)學生已經能想像和深刻理解,並且通過想像和推理能夠明確展開的長方形的長(寬)就是圓柱體底面的周長,展開的長方形的寬(長)就是圓柱體的高,因此,學生對於怎樣求圓柱體的表面積能夠理解和初步掌握。
但是,通過學生嘗試計算圓柱體表面積的過程中,仍然存在許多問題,第一:學生對於圓柱體的表面積的計算方法雖然初步掌握但是很不熟練,具體表現在求圓的面積和圓的周長時,特別容易出現混淆,原因就是對求圓的面積和圓的周長的計算辦法掌握欠熟練,特別是求圓的面積時,部分學生總是忘記把半徑進行平方,或者是直接用給出的直徑去平方,這都是對圓的面積計算辦法掌握不熟練的表現;第二:學生的計算能力和計算正確率都有待提高,由於在計算過程中出現了圓周率,又有半徑的平方的計算,所以很多學生的計算正確率很低。原因就是學生的口算能力、筆算能力都沒有形成技能,只掌握計算方法但不能熟練准確的計算,這都是學生能夠准確求出圓柱體表面積的障礙。
針對這種情況,我打算採取這樣的辦法:第一:強化學生對圓的面積和圓的周長、圓柱側面積的計算辦法。方法是這樣的,每節課前我都會先給學生1分鍾強化默默記憶的時間,接著採用游戲搶答的形式我提問學生搶答,學生興趣濃,記憶效果較好,這樣重復強化學生的記憶,在計算圓柱表面積的時候能夠提高計算的正確率。第二:在計算時提醒學生仔細認真,出錯時要找出出錯的原因,對證改錯。同時結合課前三分鍾計算的時間,加強學生的計算練習。第三:熟記常用數據。比如熟記了15到95的平方,同時也就能熟記1.5到9.5的平方了,這樣,如果給出的直徑是一些單數,半徑是1.5到9.5的數據,半徑的平方也就能夠比較快而准確地記住了,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提高計算的正確率。
總之,讓學生熟練准確的計算圓柱的表面積和側面積,可以為下一步學習和計算圓柱的體積掃清障礙。
《圓柱的體積》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注重知識的形成過程,使學生能主動學習新知,突破難點、疑點,能解決實際問題。
1、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經歷猜想、操作、驗證、討論、歸納等數學活動。比如,我從圓柱模型拼成長方體入手,強調它們是等底等高長方體。由長方體體積公式 V=Sh,猜想圓柱的體積公式。再通過學生的具體實際操作、小組合作探究,從而探索出圓柱體積公式,並掌握圓柱體積的計算方法,能解決與圓柱體積計算相關的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在活動中進一步使學生體會「轉化」方法的價值,比如,回顧上學期所學的圓的面積推導公式,從而理解圓柱的底面積與長方體底面積相等。這樣有利於培養學生應用已有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發展空間觀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3、本節課中,我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採用多媒體課件。但我認為一節好課就非要使用多媒體課件嗎?其實不然。當然,今天我在教學中,確實有許多的不足。比如,將圓柱體切割成若乾等份,等份越多,分得越細,就越接近於長方體。倘若使用了多媒體課件演示,或許效果更明顯。
總之,今天教學中的不足,我會不斷改進。既面向全體學生,又注重不同學生的不同發展,設計更精、更符合學生發展的梯度問題,讓他們在有限的時空內愉快學習、成長!
《圓錐的體積》教學反思
一節課下來,我靜心思考,有以下幾點反思:
1、一節好的課,在教學時要層次清楚,步步深入,重點突出。
在教學「圓錐的體積」時,我首先從實物圖形講解到空間圖形,採用對比的方法,不斷加深學生對形體的認識。然後要學生用自己的學具動手做實驗,從實驗的過程中得出結論:等底等高的圓錐體體積是圓柱體體積的三分之一,從而推出圓錐的體積公式。這樣,就有一種水到渠成的感覺。然後,利用公式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加深學生印象。
2、一節好的課,應注意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新課一開始,我就讓學生觀察,先猜測圓柱和圓錐的大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明白學習目標。在應用公式的教學中,又把問題轉向到課初學生猜測且還沒有解決的問題,引導學生計算出圓錐的體積,終於使懸念得出了滿意的結果,使學生獲得了成功的喜悅。
3、一節好的課,要有全體學生的積極參與,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
由於我平時非常重視讓學生參與教學的全過程,重視培養學生的思維想像力,因此,學生在這節課上,表現也相當的出色。我在教學中注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採用分組觀察、操作、討論,動手做實驗等方法,突出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圓柱與圓錐》測試卷分析
教完《圓柱和圓錐》這一單元內容,我進行了測試,收起卷子我就迫不及待地批改起學生的卷子來。可是,我越往下批改,我就越覺得難受:之前的所用擔心都不幸而言中了,學生考得出乎我意料地差!
下午,我反復研究了學生的試卷,發現學生在答卷中至少存在著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對於表面積而言,學生主要是對題中的圓柱體有幾個面搞不清(當然也包括部隊分學生審題馬虎)和在求各個面的面積時公式運用錯誤。有些題目是要求圓柱的三個面的面積和,學生只求了兩個面的面積和;有些題目要求圓體的兩個面的面積和,學生求了三個面的面積和;有的圓柱體的表面積實際是側面積,而學生卻求了三個面的面積和。如有一道題目要求一個無蓋的圓柱形水桶的表面積,很多學生求了水桶三個面的面積和,還有一道題是求用鐵皮做10節通風管需要多少鐵皮,學生也是求2個底面積+側面積的和乘10。另外,就是在運用公式來求側面積時,有的學生卻錯用了體積公式。
二、對於體積而言,主要存在的問題是在圓錐這里。如有一道題要求一個圓錐體的體積時,很多學生卻忘了乘三分之一,把它求成了圓柱的體積。這主要是學生分辨圓柱和圓錐的體積時出現混淆,當然也有相當部分學生是由於審題不認真所造成的。不管怎麼樣,說明學生對於圓柱體和圓錐體的體積有所混亂,同時在審題上也相當粗心。
三、在整張試卷上,計算是最大的問題。這單元的計算大多是多位小數相乘,計算所得的積的位數也較多。因此,計算的難度相當大!很多學生見到這些計算就感到頭痛,所以計算錯誤相當多。
縱觀這次考試情況,反思這個單元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我覺得本單元教學內容分兩大板塊---表面積和體積,但本單元的知識是簡單的立體幾何知識,很多知識都較為抽象,學生理解起來的確是不容易。因此,在教學時我有意識地結合、圍繞下面幾點進行教學設計:一是結合生活實際進行教學設計。比如在教圓柱體的認識時,我先要求學生收集身邊的圓柱體物體、觀察生活中哪些物體是圓柱體,讓學生在身邊、在生活中學到數學知識。二是加強動手操作,在做中學。比如在教學圓柱體的表面積時,我要求學生動手用硬紙做一個圓柱體,然後進行分解撐握一般的圓柱體有三個表面,使學生理解圓柱體的表面積的含義,從而撐握圓柱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三是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本單元教學中,我有意識地對計算、易做錯的題目進行反復的訓練。但是,由於本屆學生基礎的確較差,加上我教學上可能存在著急功好進的思想,勿視了學生的實際情況,因而導致學生測試成績不好。今後,應好好注意。
《認識負數》教學反思
由「看溫度計說氣溫」這一場景,從上海、南京、北京三大城市的氣溫由高漸低相繼展開,再引導學生認識到「零上4攝氏度」和「零下4攝氏度」的不同,由此提出問題「在數學上怎麼表示呢?」,從而引出負數。這樣設計,使學生產生學習新數的需求,流暢自然,簡潔明快,教學的有效性更強。而例題二,由於前面在認識氣溫時有了一定基礎,所以本環節力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用正負數表示氣溫的知識,在突出「以海平面為界」後,就讓學生嘗試解決。學生在先前經驗的作用下,容易想到「高於海平面為正、低於海平面為負」的計數規則,這在例1的基礎上有了進一步的升華。
本節課,學生剛剛接觸負數,為了讓學生更真切的認識負數這里將溫度計、海拔高度圖同時出示,讓學生清楚的認識到零度、海平面是分界點。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弄清正數、負數與0三者間的關系。而且練習安排富有層次和變化,不但鞏固所學內容,更為下節課進一步體驗並嘗試在生活中應用負數和理解負數的意義作了較好的准備不足之處:對於刻度的教學,可能還不夠詳細,後者說還不到位,學生錯誤較多。針對這一現象,我覺得教師應站在學生的立場思考問題,你能接受的,學生不一定能接受,還是要細致,到位。
第一單元教學反思
生活中到處有數學,到處存在著數學思想,關鍵是教師是否善於結合課堂教學內容,去捕捉「生活現象」,采頡生活數學實例,為課堂服務。《認識負數》是新教材中新增加的內容。負數的認識是數概念的進一步拓展,是學生學習有理數的啟蒙階段。本階段中所指的負數,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學生可以直接感受的負數。學生在認識負數的過程中,能更加深切地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及數學的價值。教學中,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 創設有利於認識負數的情境,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符號感
正、負數是表示相反意義的量。生活中大量存在的相反意義的量是學生學習負數的已有經驗。課始我讓學生記錄老師的話「今天的氣溫零下4度到零上7度」。學生基於自身的經驗,用自己的方式記錄教師敘述的意義。有的用語言的方式進行記錄,有的用列表的方式進行記錄,有的用數的方式進行記錄。通過展示,學生對不同的記錄方式進行融合與比較,在此過程中初步體會了負數的意義,同時對用數字元號表達信息的簡捷性有了不同的體驗。
二、 密切聯系生活實際,增進對負數的了解
初步認識負數以後,我讓學生結合生活的經驗,舉一些生活中可用負數表示的例子。學生對負數獲得了基於自身經驗的不同理解。
三、 在具體的情境中感受數的相對大小關系
初步認識負數後,我通過生活情境:以樹為起點,一個向東走5米,一個向西走5米,讓學生在數軸上表示,通過數形結合,學生對於正數和負數獲得了更深的認識。在比較兩個負數的大小時,有兩種方法:一是在數軸上表示出兩個負數,右邊大於左邊;二是,兩個負數,數值大的反而小。這樣學生才會對比較兩個負數的大小這一數學問題獲得主觀的認識,從而提高知識的活力。
四、藉助於具體的數據,使學生獲得一些生活的常識和社會的知識
教材中安排的許多習題有的是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識,如我國的最低點、南極的溫度等。在教學中我們不僅僅要讓學生會讀數,還應該讓學生對於這一些知識有所了解,從而實現數學的綜合化。
本單元教起來似乎覺得輕松,學生學習起來也看似輕松,可在解決實際問題的時候,卻會發現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出現
如:同學聚會,約定下午1時開會,早到30分鍾記作+30,遲到10分鍾,記作( ),甲同學是+15,乙同學是—5,這兩位同學前後相隔( )分鍾。典型錯誤為相隔10分鍾。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問題存在呢?
在數學課程標准中提出對認識負數教學要求的定位是:初步了解。了解的意思是:能從具體事例中,知道或舉例說明對象的有關特徵(或意義),能根據對象的特徵,從具體情境中辨認出這一對象。
⑶ 大學的設計與反思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的實際操作活動認識圓錐體。
2.理解並掌握圓錐體體積的計算方法並能正確應用。
3.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探索精神。
教學重點
認識圓錐體,掌握圓錐體體積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圓錐體體積的計算方法的推導。
教學准備:
扇形紙片、各種圓錐體、量筒、水槽、細沙
學習准備:
圓錐體物品、生活中圓錐體的應用圖片、資料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我們學過了哪些立體圖形?(結合實物認一認)
2.這是什麼圖形?(圓錐)過去我們對它了解比較少,今天重點來研究它。
3.關於圓錐你想了解它的什麼?(特徵、表面積、體積)
二、研究特徵:
1.做圓錐(提供扇形紙片、橡皮泥、跳棋、圓鉛筆、卷筆刀),說說圓錐有什麼特徵。
2.自學91也教材,匯報學習結果。(板書)
底面:圓
側面:曲面(扇形)
高:頂點到底面圓心的距離
1.判斷練習
2.生活中的圓錐:實物展示、圖片展示
三、初步了解表面積:側面積(扇形) 底面(不做重點)
四、探究體積:
1.猜測:根據以往學習空間與圖形的經驗,圓錐的體積可能與什麼有關?
(底面積、高……藉助已有圖形剪拼割補……用已有知識推倒公式)
2.根據老師提供的用具你會想到怎樣測量圓錐的體積。
(1)利用量筒、水(小結公式後驗證)
(2)利用圓柱體、砂子(試驗前先猜測……強調等底等高)
3.總結公式(板書)
4.一個圓錐形的零件,底面是21平方厘米,高是14厘米,這個零件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厘米?
五、鞏固練習
1.例題1
2.笑臉題(連線後畫出與圓柱體積相等的圓錐的高)
3.玻璃廠用卡車運進一批做玻璃用的砂子堆成一個圓錐形,底面周長是31.4米,高3.6米,每立方米砂重1.5噸。這堆砂子質量是多少噸?
六、總結學習立體圖形的收獲。《圓錐》教學反思藉助《圓錐》這一教學內容為載體,我有機會實踐自己在「空間與圖形」這一部分的基於教材的深入探索與研究。課改以來,新的課堂十分活躍,特別是空間與圖形的相關課,十分重視操作、實驗等活動,課堂一派熱鬧。但隨著學生年級的升高,我覺得數學課應該更「數學」一點,應該體現出數學的嚴謹性。所以,教學中我努力營造「活而不亂」的課堂,讓操作活動的背後更有知識的含量。
首先,為學生提供的扇形紙片、橡皮泥、跳棋、圓鉛筆、卷筆刀等材料,調動已有的知識經驗讓學生動手製作圓規,加深學生對圓錐體的認識。而在與生活實踐相聯系一部分,我不僅僅讓學生單純的去說一說生活中有哪些圓錐體物品,而且讓他們說一說為什麼這樣設計,使用的原理是什麼。
在探究圓錐體積計算一部分,我努力尋求「自主探究、獨立解決問題」的教學。傳統的教學方式是用空心圓柱、圓錐進行實驗。但是,學生怎麼會一下子想到做實驗呢?做實驗是他們自己的需要嗎?如果開始就做實驗,雖然形式上是熱鬧的,但學生的思維是被動的。於是,我設計讓學生先去猜一猜,圓錐體的體積計算與什麼有關。學生很自然地想到藉助已有的一些圖形進行割補,探求底面積、高的關系等方法。在為學生提供各種圓錐體、量筒、水槽、細沙等工具,讓學生自由實驗,獨立去探究體積的計算。學生通過猜想、驗證、反思這一系列的活動主動探索知識,使學生經歷數學知識的產生、發展過程,學習知識的過程成為學生再發現、再創造的過程。 ▄︻┳═一如果你覺得答案不具體建設你去網路搜索一下OK……祝你--<-<-<@學習進步( ^_^ )/~~拜拜
⑷ 初一數學教學反思
給個網址你自己找找專看:屬
http://zy.jiaoxuewang.org.cn/browse/2/index.shtml
⑸ 求北師大版六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面的旋轉》
開學的第一天就學習了面的旋轉,學生的表現出乎意料,能很快快適應到學習中,沒有了以往的浮躁,學習熱情高漲。
面的旋轉的教學內容實際就是圓柱和圓錐的認識,北師大版教材的重點不僅限於認識圓柱和圓錐的特徵,為了能更好的達成教學目標,通過觀察情境圖1和圖2,感受「點動成線」,通過學生用筆代替線段在桌面上平移,感受「線動成面」,通過轉動豎立的數學書(代替一個長方形的面),感受「面動成體」。利用課件教學,非常形象直觀,學生接收效果好
第一單元 《圓柱的表面積》教學反思
在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時,學生已經理解了表面的含義,為學習圓柱的表面積打下了基礎。圓柱的底面積計算對於學生來說不是新知識,因此把本節課的重點放在計算側面積。課前布置學生如何把圓柱的側面轉化成以前學過的圖形,轉化後的圖形與圓柱有什麼聯系,學生預習效果很好,很快推導出了側面積計算公式,突破了難點。本節課還存在的問題:1、計算出錯多。本單元的計算都牽扯到圓周率,計算比較麻煩,出錯率高,因此讓學生背誦從1×3.14到10×3.14,提高學生計算效率。2、底面積忘記乘2,或者多算。應該讓學生在做題時,審好題,弄清題意。
第一單元 《圓柱的體積》教學反思
圓柱的體積這部分知識是學生在有了圓柱、圓和長方體的相關知識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在本節課提示課題後,我先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要解決圓柱的體積問題,可以怎麼辦?學生通過思考很快確定打算把圓柱轉化成長方體。那麼怎樣來切割呢?此時採用小組討論交流的形式。同愛們有了圓面積計算公式推導的經驗,經過討論得出:把圓柱的底面沿直徑分成若乾等份。在此基礎上,小組拿出學具進行了動手操作,拼成了一個近似的長方體。同學們在操作、比較中,圍繞圓柱體和長方體之間的聯系,抽象出圓柱體的體積公式。這個過程,學生從形象具體的知識形成過程(想像、操作、演示)中,認識得以升華(較抽象的認識——公式)。不足之處是:由於學生自由討論、實踐和思考的時間較多,練習的時間較少。
為了讓學生能熟練地掌握計算圓柱的體積,在設計練習時要多動腦,花心思去考慮怎樣才能讓學生用最短的時間完成不同類型的題目。通過反思,我概括出五種類型:
1.已知圓柱底面積(s)和高(h),計算圓柱體積可以應用這一公式:V=sh。
2.已知圓柱底面半徑(r)和高(h),計算圓柱體積可以應用這一公式:V=πr2h。
3.已知圓柱底面直徑(d)和高(h),計算圓柱體積可以應用這一公式:V=π(d/2)2h。
4.已知圓柱底面周長(c)和高(h),計算圓柱體積可以應用這一公式:V=π(c÷π÷2)2h。
5.已知圓柱側面積(s側)和高(h),計算圓柱體積可以應用這一公式:V=π(s側÷h÷π÷2)2h。
第一單元 《圓錐的體積》教學反思
圓錐的體積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認識並掌握了圓錐的特徵,又以學過圓柱的體積計算公式的基礎上學習的。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掌握圓錐體積的計算方法;難點是體驗圓錐與圓柱體積之間的關系,推導出圓錐體積的計算方法。教育心理研究表明:數學知識不是學生聽出來的,而是做出來的。動手操作更是培養技能技巧,促進思維的有效手段。因此在教學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時,我首先讓學生利用學具動手操作,深刻體會到:圓錐與圓柱體積之間的關系,明確圓錐的體積是等底等高圓柱體積的1/3,即v=1/3sh 。從中也體會到1/3的意義。這樣在愉快的氣氛中,在師生共同參與和評價中,學生可以隨時質疑,教師也可以設問挑疑 ,達到了循序漸進、優化思維,推陳出新的效果,使學生受到學習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
第二單元 變化的量
「數學源於生活」,因此這節課我是這樣導入的:直接出示一個表格說這是我們班某某的體重變化情況,學生比較感興趣,然後問這個表中哪些量在變化?他十周歲前的體重是如何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的?然後讓學生把答案寫下來。(讓學生寫的目的是讓學生全體參與)得出結論:通過看圖表能夠看出量的變化。然後出示駱駝圖片讓學生說一說看到駱駝會想到哪些變化的量?然後出示統計圖,讓學生回答問題還是寫下來,然後進行交流。得出結論:通過看統計圖也能看出變化的量。再出示蟋蟀叫的次數與氣溫之間的關系,讓學生寫一寫關系式。得出結論:看關系式也能看出變化的量。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同學們對變化的量有了一個清楚的認識,然後提出什麼是相關聯的量。直接告訴學生什麼叫相關聯的量。出示練習讓學生判斷是不是相關聯的量。對練習的出示本著從身邊的例子出發。最後送給同學們一句話:只要我們善於觀察,勤於思考動腦,我們的眼界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得開闊,就會有更多的發現盡收眼底。
上周講了《正比例》一課。課前學生自主確定了專家小組,教師布置預習任務,並進行輔導。我班的小組人數較多,而且學生水平存在很大差異,因此對專家小組又進行了詳細分工。專家小組中的四位水平較好的學生負責輔導,其他四位水平稍弱的負責課上統分,正好解決了教師計分的問題。本節課存在的問題:
1、 由於對專家小組的指導不到位,以及對小組策略的理解不夠,整節課下來專家小組的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2、 課堂上基本上還是以教師為主,不敢完全把學習放給學生。小組的合作學習主要體現在課下預習上了。
3、 課上教師引導不到位,學生語言表達不準確。
畫一畫這節課實際上是對正比例圖像的教學, 對於本課的學習,《數學課程標准》提出:能根據給出的有正比例關系的數據在有坐標系的方格紙上畫圖,並根據其中的一個量的值估計另一個量的值。針對課標要求和前一節課學生對《正比例意義》的掌握,本節課進一步引導學生從表格-關系式-圖像來加深對正比例意義的理解與掌握。
對正比例圖像的學習,把它看做是理解正比例意義的一種途徑,通過分析圖像,更好的理解成正比例的兩個量之間的變化規律,進行函數思想的滲透。所以在教學時,我沒有簡單地停留在描點、連線和機械敘述等技能訓練上,而是引導學生觀察圖像、分析圖像,加深了對正比例意義的理解,減少學生枯燥的學習,節省了時間。
本堂課是在學生學習了正比例的基礎上學習反比例,由於學生有了前面學習正比例的基礎,加上正比例與反比例在意義上研究的時候存在有一定的共性,因此學生在整堂課的思維上與前面學習的正比例相比有明顯的提高。
首先復習,為新知做鋪墊。復習環節出示了:兩個判斷兩種量成什麼比例和一個用正比例方法解答的應用題的練習,讓學生判斷題中有怎樣的比例關系,說出為什麼,列出數量關系等式、並解答。復習的效果是不錯的,接著為引出新知,出示了表格,學生借用上節課學習的方法,探索反比例的規律。
新知探究後,共設了三個層次的練習,第一個層次是基本練習,考慮到解答反比例應用題的關鍵是根據題目中相關聯量間的變化關系,找出等量關系,讓學生獨立進行練習,了解學生掌握基本解法的程度,效果是好的。第二個層次的練習,是在題目條件上有了變化,這樣做是為了考查學生在找反比例關系對已知條件的正確使用。學生練習效果還是比較好的。第三層次是設了一道有難度的練習,練習效果不好。
這一節反比例應用題的教學效果還是比較好的,學生掌握了基本反比例應用題的解題思路和方法,但是還存在著不足,一是第三個層次的練習效果不好,這里反映出老師在教學中對學生知識靈活的運用上,對問題的分析能力上培養不夠。二是教學節奏比較慢,造成第三個層次的練習時間少,學生之間缺少相互探討的時間。
《比例尺》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十二冊第二單元內容,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理解比例尺的意義,學會求平面圖的比例尺,同時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本課的重點是讓學生理解比例尺的意義,學會求比例尺。難點是多角度理解比例尺的含義。
在教學時,首先設計了一個「腦筋急轉彎」:「今天早上老師從A地坐了一個多小時的車才到B地,可是有一隻螞蟻只用5分鍾就從A爬到B了,這是為什麼?」,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後出示地形圖,從地圖中找出A、B。第二步,著力於引導學生採用與新課程相適應的學習方式--自學,讓學生帶著老師提出的三個問題進行自學:1、什麼叫比例尺?2、怎樣求比例尺?3、求比例尺時應注意哪些問題?這樣,培養學生嘗試學習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只要學生解決好這三個問題,本課的重難點也就解決了。第三步,提出「為什麼同一段路程,在不同的地圖上大小卻不一樣?」安排這個環節,使學生產生探究知識的慾望。第四步,安排了「學習比例尺,對我們有什麼用處?」 通過這一系列的設計,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學習、探究,對本課的問題掌握較好,對比例尺也進行了多角度的認識,對其應用價值也進一步得到體驗,讓學生真正體驗到: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
這幾天學習了正比例反比例,從學生掌握情況來看,對於「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這部分內容學生理解並掌握了這種數量關系,可以應用它解決一些簡單的正、反比例方面的實際問題。
生活是數學知識的源泉,正反比例是來源於生活的。因此,在處理教材時,沒用教材的例子,而是舉的學生熟悉的生活例子找規律,再由規律回歸生活。教學中,提供一個具有綜合性、開放性的題目:「你能舉出一個正比例或反比例的例子嗎?為什麼?」學生說出理由。
在教學了正比例了知識後,大部分學生都明白了如何判斷兩個量是不是正比例,在做相關的題目時,學生出錯的可能性不大,主要在於語言表達的完整性和科學性上。可是一旦教授了反比例的知識之後,學生開始混淆兩者了!不知道是把兩個量相「乘」還是相「除」!這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是由於學生對於「正」和「反」的理解不夠到位。
總復習 整數教學反思
在讀寫大數的教學中,數中有零和數的末尾有零的大數的讀寫是教學中的一大難點。因為讀寫的時候,有時寫著的0不讀出來,有時又要全部讀出來,有時有寫0要讀,有些0不讀;寫數時,所有的0又都要寫下來。寫數往往會出現少讀、少寫或多讀、多寫的情況。記得學生在四年級初學時錯誤百出,怎樣才能較好地復習好這個難點呢?在復習教學中,我讓學生採用「先分級、再讀寫」的方法,就能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所謂「先分級、後讀寫」,就是按照我國的計數習慣,先將一個多位數從右往左,每4個連續數位分為一級,(最後一個數級不一定能滿足4個數位),每個數級依次叫做個級、萬級和億級,然後從高位數級起,按級讀,按級寫。具體為:
教學實踐證明,「先分級,後讀寫」是提高學生正確讀寫多位數行之有效的方法。學生一旦掌握、熟悉了「先分級,後讀寫」的方法以後,形式可以從簡,有關過程可以省略,讀寫多位數的速度就會隨之提高。
總復習 小數、分數、百分數和比 教學反思
復習完知識點後上了一節數學習題課,處理課本和練習冊上的習題,學生基礎參差不齊,不管難的還是簡單的,我都一一道來,滿滿的寫了一黑板,臨近下課,還有幾道題沒處理完,我布置了課後完成,這時一個學生問我一道較難的數學題,看看黑板已是無從下手,於是我對同學們說:「大家都來思考一下這道題。」趁這個時間,我趕緊擦了一下黑板,擦完後,當我宣布時間到,我正要講的時候,卻有好多同學發出請求:「老師,先不要公布答案,讓我們再想想。」正說著下課鈴響了,我也不便再講了。
總復習 常見的量 教學反思
課上直接引導學生:「我們學過哪些量?它們各有哪些計量單位?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把它進行整理。」課下時,學生自己根據所學過的內容簡單回憶,整理復習。由於很長時間不接觸有關量的知識,學生整理起來不很順利。然後組織學生對自己的成果小組交流、補充和完善,再將小組交流的結果展示。為了讓學生對計量單位的理解更有序、更准確,我接下來出示了一個表格,在這個表格中,我把計量單位的意義這一學生自己整理時忘記的但不是重點的知識點特別揭示給學生,使學生對此有了理論上的認識和科學的表述。那怎樣記住這么多的進率呢?在學生邊填表格的同時再次引導學生發現進率規律,避免學生死記硬背進率。同時它也是本節課的一個重點內容。然後再教學本節課的另一個內容改寫。一節課下來,感到本節課
本節課的內容對於學生來說並不難,而且估算在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因此在備課時覺得很困難,不知道怎樣設計才能讓學生真正體會到估算的意義和好處,想了想應該是更多的創設真實情景,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感受到估算的好處。可是,由於平時疏忽了對估算教學的重視,學生並不是很認同估算,潛意識里還是覺得只要是牽扯到計算就一定要求的精確結果,不知是喜是憂。
總復習 運算律 教學反思
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莫過於能加以運用。今天數學課是一節運算律的復習課。學生已經基本掌握了簡便演算法,具備了進行簡算的能力,再進行簡算的練習無非是浪費時間或是造就「熟練工」而已。於是課的開始,提問學生,我們為什麼要學習運算律(為了運算簡便)。我請學生用字母的方式寫出簡便運算中所用的方法。時間不長,提問時,學生很快說出已經寫好的加法交換律、加法結合律、乘法交換律、結合律、分配律的字母公式。有學生補充a+(b-c)= a+b-c、a-(b+c)= a-b+c、a-(b-c)= a-b+c以及a÷(b×c) = a÷b÷c、a÷(b÷c) =a÷b×c。
然後接著讓學生根據運算律舉出例子,並進行簡算。難點還是在於分配律。
總復習 計算與應用 教學反思
每次做題或考試後,總有一個感覺,為什麼學生的計算能力這么差啊,通過這幾天的復習總結出了以下問題:
1、學生口、筆算能力下降。
2、計算出現兩極分化,優的更優,差的更差。
3、估算流於形式,沒有真正運用於實際。
往往學生估算只是為了估算,沒有真正聯系實際。
針對問題及產生的原因,我覺得可以採用以下策略應對:
1、通過直觀理解算理,進一步抽象成明確的演算法。
計算能力的形成可以通過以下過程,先是認識新的計算,初步直觀的了解算理;再模仿進行操作,在操作過程中加深對算理的理解;最後通過自己的理解,形成抽象的演算法。經歷一個「動作思維-→形象思維-→抽象思維」的過程。雖然不用像以前一樣讓學生去死記硬背算理演算法,但是可以讓學生結合實際算式去反復講說算理演算法,達到加深理解的目的。
2、筆算、估算相結合。
估算商的近似值、試商、估計小數乘法的結果、用估算驗算,在這些方面加強估算的運用,讓估算真正發揮作用和威力,而不僅僅停留於為估算而估算的程度。並且讓學生養成及時估算驗算的習慣。
3、演算法多樣化與演算法優化相結合。
在繼續肯定演算法多樣化的優點同時,可以引導學生理解某些「通法」「通則」的優點所在,並且確保每個學生理解並且會運用「通法」「通則」去進行計算。對個別差生可就讓他掌握「通法」「通則」。
4、良好的計算習慣的形成。
我們可以發現,書寫習慣好的學生計算往往就好,細心認真踏實的學生也往往計算很好。所以,要讓學生計算能力提高,在教學之外還要特別注意養成他們良好的計算習慣。從認真讀題、審題、抄題、做題、驗算檢查到美觀清晰的書寫,都要進行培養。這些非知識因素會大大影響他們的計算能力或者說是計算能力的發揮。
總復習 運算的意義 教學反思
今天復習的是四則運算的意義和法則,對這一直感到很煩惱:如果單純地讓孩子回憶意義和法則,全部到位,一節課的時間也就所剩無幾了,根本沒有練習的時間;而更為重要的是學生會背誦法則是否表示他能正確合理地進行計算了呢?這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基於這樣一種考慮,今天我並沒有強求學生背誦意義法則,特別是法則,主要是結合具體的習題練習來復習。顯然,學生也更喜歡更願意通過習題來復習,而不是枯燥地背誦。
練習分成了三個層次:第一層次是整數、小數的四則計算和驗算,主要考慮這兩者的計算方法幾乎一樣,有共通性;第二層次是分數四則計算,第三層次則是估算,這是我本學期增添的內容。
在練習中,特別強調了計算中的余數處理問題,如5400÷2600,我讓學生明確計算時可以寫成54÷26,但確定余數時必需回到原式;又如70.5÷2.5,也通過同樣的道理讓學生明確余數應該結合原數確定。在課後練習中,同樣的情況,由於課中進行了練習,錯誤明顯降低,這也要求教師在進行教學前一定要認真研究習題,做到預先計劃,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方程》教學反思
教學中為避免學生的這種厭煩情緒,我對這節課每一個環節都進行了精心的設計,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課前布置作業:1、什麼是方程?什麼是等式?2、等式與方程有什麼關系?3、用字母表示數時應該注意點什麼?4、列方程解應用題的解題步驟有哪些?這些純粹是概念性的敘述,讓學生在課前整理羅列並做簡單的記憶,目的在於防止課堂上出現學習障礙。
本節課設計之初,我首先把教材,教參認真的翻閱了一遍,然後在網上查閱了很多有關復習課的授課方法。於是我覺得首先應在授課形式上應用創新,激發學生課上的學習興趣,打破以往復習課沉悶的氛圍,於是我設計了課前三分鍾的「有獎競答」環節,意圖是在這一題組練習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上課伊始我先讓學生在完成前置性作業的基礎上小組內互相交流,這樣根據互補性原則學生對知識的整理已有了初步掌握,然後再在全班交流,交流之後用「智闖三關」的練習形式進行鞏固訓練。以小組比賽形式,通過一些填空及判斷、選擇題的練習,復習檢測學生這部分內容的掌握程度。進一步對這些知識進行查漏補缺。從課堂情況來看學生的參與性廣,積極性高,而且對這部分內容掌握不錯。
《探索規律》教學反思蘊涵著觀察、猜想、歸納的思想方法,是鍛煉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一個好素材,教材中主要是鼓勵學生探索數與數之間蘊涵的規律、實際生活中蘊涵的規律等,對於規律的探索,不僅能加深對所學的數的理解,而且為數學交流提供了有效的途徑,它的方法、函數思想以及推理的方法也為數學本身和其他學科發研究提供了基礎。在數學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及認知特點,創設了適合於六年級學生的數學情境,培養他們一種願意甚至喜愛的積極情感。「每個人想一個數記在自己心裡。然後將它加上5,再乘2、減去4、再除以2,最後減去你記在心裡的那個數。你得到的結果是什麼數呢?知道嗎?即使你不告訴我,我也猜得到!」讓學生帶著好奇的疑問去學習數學,自始自終,學生的思維始終處於活躍狀態,並保持了旺盛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正、反比例》教學反思這一部分內容比較抽象,學生不易理解,因此有些吃力,很多學生就是通過背誦記憶的。從學習到現在的復習也已經過了一段時間,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藉助已有的知識經驗,聯系乘法、除法之間的關系輔助學生理解,效果還可以。但是比例尺的內容還是難點,學生對公式已經掌握,但是應用卻很吃力,可能是比例尺更加抽象吧,應該更多的藉助實例幫助生理解。
《線與角》教學反思這節課上下來,發現學生對線段、直線、射線等概念有點模糊了,採用同學課下自己回憶,整理知識,相互補充,教師補充等方法再現知識。對於量角,學生量出的角還是有一定的誤差。接下來復習了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周角等,總的來說,內容筆較簡單,另外及時的補充一些常見的出錯點。學生的復習效果較好。
《平面圖形》教學反思課下先讓學生自主整理了學過的平面圖形的有關知識,可是我在最後的整理過程中,代辦了知識整理的過程,復習時零敲碎打,一個個知識點的無序積累,結果知識沒有得到整合,學生只是把知識回憶一遍,並沒有融會貫通,構建出自己的數學體系,復習的過程變成書本知識再過濾的過程。其實這中間,有多處學生可以展現自己思維過程,進行爭論、創新、應用知識的時機,我不應該依然按「套路」引著學生一步一趨地走教案。 另外我的時間分配不恰當,所以時間不夠,學生的練習不充分,對學生知識掌握程度,老師認識不夠充分。
這堂課還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希望在不斷的學習中,使得我的教學和教育手段得到不斷的提高和發展。
《立體圖形》教學反思這部分內容的教學主要引導學生復習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圓錐等立體圖形的認識以及特徵,復習觀察物體的有關知識。教材在「回顧與交流」中提出了兩個問題,引導學生進行回顧和整理。第一個問題是引導學生復習立體圖形的特徵,再用一定的方式驗證這些特徵。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徵主要從點、面、棱等角度進行刻畫,圓柱和圓錐的特徵主要從面的角度刻畫,還可以從「展開圖」的角度引導學生進行復習。對於特徵的驗證可以結合知識梳理過程進行。第二個問題是通過看一看,連一連,引導學生復習觀察物體的有關知識,進一步體會從不同的方向觀察物體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發展空間觀念。
《圖形與測量》教學反思復習的主要內容是長度、面積和體積的認識,度量單位的認識以及進率,平面圖形的周長與面積,立體圖形的表面積和體積等。通過與學生一起整理、復習,學生進一步體會鞏固了圖形測量的知識,掌握了計算圖形周長、面積和體積等方法,提高運用有關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發展空間觀念。書本的「回顧與交流」提出了9個提示性的問題,我讓學生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思考,這樣學生對這一內容的知識更加根深蒂固
《圖形的變換》教學反思這部分內容,主要包括軸對稱、平移和旋轉。在教學時注重學生的觀察與動手操作,並將其與想向有機進行結合。另一方面,在教學旋轉相關知識時,讓學生在描繪時一定要講清楚以誰為中心點、旋轉的方向和角度等。這部分的內容學生的錯誤率還是挺低的。
《圖形與位置》教學反思通過確定大本營的位置這一情境,鼓勵學生回顧確定位置的正確方法。要確定平面上一個物體的位置,可以用數對來確定,也可以用方向和距離來確定。無論哪種方法,都要有參照點,這個非常重要,在教學中一定要注意落實。大本營的情境圖學生的一個難點就是要建立坐標系,大部分同學不能獨立完成,但在教師的引導下基本上沒什麼問題。第3題的教學,涉及到海里這個概念,先讓學生自己互相理解,然後老師介入。整節課的教學比較順暢。
《統計與概率》教學反思在教學過程中注重了學生的自主交流和探索,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嘗試經歷收集數據、整理數據的過程,並在相互的平議和交流中,明確統計的過程,了解各類統計圖的特點。在統計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把提出問題作為統計過程的一個環節,自然而然滲透到教學中,所以學生都自覺地把分析數據、提出問題作為自己的統計活動的一部分。
《可能性》教學反思通過對「摸球」、「拋圖釘」、「轉盤游戲」、「晴天雨天」等圖例,讓學生進行討論和交流,在討論和交流的過程中,師生一起梳理了小學階段所學的可能性知識。在教學第(1)題時,教師對於圖中的每個問題都進行了提問,學生進行分析和研究。對於圖(3),學生怎樣轉到紅色區域的可能性為八分之五,這個問題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考慮,這樣學生的思路更為廣闊,學生自己說出了很多自己的想法,這些想法都比較有創意。
《解決問題策略》教學反思解決問題不是單純的解數學題,二是包括提出數學問題、建立數學模型、尋找解決問題的策略,制定解決問題的計劃、事實解決問題的方案、直到最後回顧解決問題的過程的一系列環節。它貫穿於整個數學教育之中,旨在為學生提供一個發展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機會。所以教學的重點不是說讓學生會做題目,而是使學生形成自己解決問題的某些策略。在講解書本上的題目時,讓學生不僅說出結果更要說出自己的想法,並且對於不同的想法予以鼓勵,拓展了學生的思維。
《雞兔同籠問題復習》教學反思在上節課的解決問題策略的反思上,我提出了應該給予學生不同的想法肯定。今天這節課,重點復習了雞兔同籠類型的問題。先給出了課堂作業本上最後一頁的練習,讓學生讀題後,進行思考,說成自己的想法。題目理解後,少數幾個同學說到了,假設都是2元硬幣,會有什麼情況。假設都是5元硬幣的話又會怎樣。其實他們提到的就使用假設法來做,當學生採用這種方法時,我在觀察,發現還有很多同學聽得似懂非懂。我就問還有沒有不同的做法,這時,有學生提到了用方程做,用畫表格的方法做,用畫圖的方法做,我覺得都非常好,給予了肯定,然後,接著完成課堂作業本最後一道題目的練習。大部分同學能採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解題。通過多種方法的展示,匯報,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應該會有所加強。
《分數、百分數實際問題》教學反思關於分數、百分數應用題,掌握得好的同學已經水平很高了,但是掌握不好的同學連最幾本的題目都不會,所以這種兩極分化的情況是最難應付的。讓同學們自學了之後,獨立完成練習,然後全部由學生來講評,既使好的同學多了一次鞏固、理清思路的機會,又使剩下的同學多一次聽的機會,也許還是有些效果的。
因為手頭上只有下學期的反思,希望對你有用!
⑹ 上了圓錐的體積這一課,你學會了什麼有什麼問題
教學反思:
圓錐體在日常生活中是一種很少見的立體圖形,學生疏於了解,對圓錐體缺乏必要的感性認識。因此,我認為如果直接按照教材的設計,開始就認識圓錐體的特徵,學生會由於生活經驗積累不夠,而不能夠全面地、准確地了解圓錐體的特徵。為了使學生對圓錐體有更多的感性認識。積累豐富的第一手的資料,我設計了首先讓學生製作圓錐體,再來認識圓錐體的特徵的教學方法。
課堂教學實踐證明,學生在製作圓錐體的過程中,不僅發現了圓錐體是由一個扇形和一個圓圍成的立體圖形,而且還發現了扇形的弧長等於底面圓的周長這一關系,以及扇形所在圓的半徑要大於底的圓的半徑等等教材中並未講到的有關圓錐體的特徵。試想,如果沒有學生動手製作的體驗,如果沒有在製作過程中積累的充分的感性認知,僅憑觀察實物,是肯定不會對圓錐體有這樣深刻、全面的認識的,學生的語言也不會這樣豐富,對圓錐體特徵的描述也不會這樣准確。
這一次的教學嘗試,也讓我認識到:盡管數學概念,數學定律,數學公式等是抽象的,但是,如果教師能夠深入鑽研教材,充分挖掘數學知識與學生已有經驗的聯系,就能化復雜為簡單,化抽象為具體,讓學生體驗學習數學的成功與快樂。這一次教學嘗試的成功之處就在於,對於學生感到很陌生的圓錐體,我給他們提供了一個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動手實踐中積累感性認識,從而抽象出圓錐體的特徵。即讓學生在實踐中生成智慧。
學會了公式=sh三分之一
⑺ 求一些物體的幾分之一是多少教學反思
求一些物體的幾分之一是多少教案教學設計
第七單元 分數的初步認識(二)
課題:求一些物體的幾分之一是多少 第 2 課時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藉助對圖形的觀察或事物操作,初步學會解決求一些物體的幾分之一是多少的實際問題,感受解決問
題方法的合理性。
2.在探究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分數的實際含義,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重點:初步學會解決求一些物體的幾分之一是多少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解決求一些物體的幾分之一是多少的實際問題。
教學准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課件出示題目:
(1)8個蘋果,平均分給2個小朋友,每人分幾個?
(2)12朵花,每3朵一束,可以分成幾束?
(3)10個蘑菇,平均分給5隻小兔,每隻小兔分幾個?
讓學生口答,說說計算列式的理由。
師:把一些物體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多少可以用除法計算。本節課我們將學慣用另一種方法來解決這類問題。
二、交流共享
1.教學例3。
(1)談話:今天天氣真好,小兔一家去山上采蘑菇,一共采了36個蘑菇。(出示教材第78頁例3情境圖)
提出問題:這籃蘑菇的 是白蘑菇,白蘑菇有幾個?
(2)合作探究。
談話:你們能幫助小兔解決這個問題嗎?請大家先思考一下,這籃蘑菇的 是什麼意思?再想想怎樣解決問題,可以借
助圓片分一分,也可以想其他的方法,然後在小組交流討論,看哪個小組討論得更好。
(3)學生匯報。
方法一:可以用圓片分一分,把6個 ,平均分成3份, 是2個 。
方法二:聯系分數的含義:把6個蘑菇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個。
方法三:把這籃蘑菇平均分成3份,白蘑菇是其中的1份,是2個。
提問:把6個蘑菇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用什麼方法計算?(除法)
得出:6÷3=2(個)
(4)比較方法。
提問:比較這幾種方法,你覺得哪種方法最簡便?說說你的理由。
學生自由發表看法。
2.試一試。
出示問題:這籃蘑菇的 是多少個?
學生獨立思考,列式解答,教師適時表揚用新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生。
學生交流匯報。教師重點讓學生說說「6÷2=3(個)」表示的意思。
三、反饋完善
1.完成教材第79頁「想想做做」第1、2題。
(1)擺一擺,說一說,完成第1題。
讓學生根據題目要求,同桌合作擺一擺。先擺8個 ,拿出它的 ;再擺12個 ,拿出它的 。
提問:都是拿出 的 ,為什麼個數不一樣?
根據學生回答,教師小結:不同整體的 所表示的物體個數不同。
(2)分一分,完成第2題。
讀題後,要求學生先畫豎線分一分,再獨立填寫算式。
提問:12個草莓的 和12個草莓的 哪個多?
師小結:同一個整體的 和 的個數也不同。
2.完成教材第79頁「想想做做」第3題。
讓學生讀題,說說知道了什麼,要求什麼。
學生直接列式解答,在小組交流說說自己的想法,全班訂正。
四、反思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獲? 還有哪些疑問?
⑻ 要鍛造一個直徑20cm高30cm的圓錐形零件,需要截取直徑是40cm長()cm的圓錐
這道題有復點模糊,若是只把圓制柱切割一下的話,那就選擇高也是30cm就行了。
若是重新鑄造的話,這兩個體積相等,求出圓錐體積就能求出圓柱長。
3.14×10×10×30×1/3÷(3.14×20×20)=3140 ÷1256=2.5厘米
⑼ 小學數學主題式情景教學實效性的實踐研究的教學反思
適應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需要,體現時代對人才培養要求應運而生的探究性教學,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式,目前已成為數學教學的一大趨勢。如何更好地使學生在探究性學習過程中解決問題,構建新知,從而培養學生獲取知識,應用知識的能力,我認為要注意以下五性。
一、探究情境注重實效性
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積極性有著密切的聯系,教師在鑽研教材時,應努力挖掘教材本身的趣味因素,用數學教學本身的藝術魅力去感染學生,吸引學生,使他們呈現出求知者渴望的狀態,達到積極參與的目的。但如果濫用情景教學,不分內容,不講類型,千篇一律,「故事童話,游樂園,動物運動會……」,則使數學課堂變成表面熱鬧,形式豐富,但華而不實,思維膚淺的課堂。誇張的情境使學生游離於主題之外,原本的數學味沒有了,也就失去了情境創設本身的意義。因此創設情境一定要考慮是否有利於實現本節課的目標,講究實效性。否則可以不用,但切不可濫用。
二、探究活動凸現問題性
問題是數學的心臟,是思維的催化劑,是探究活動的內驅力,它能使學生的求知慾望由潛伏狀態達到活躍狀態。而探究性學習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圍繞問題開展教與學活動,而問題往往產生於具體的情境中。為讓學生在活動中發現問題,教師應將教學中應解決的問題,隱藏在所創設的情境中,使學生在活動中形成認知沖突,再圍繞問題開展活動。如;在教學圓的周長時,先讓學生運用學具,用不同的方法測量出圓的周長,再用一根系著小球的線在空中旋轉,使其成為一個圓,學生觀察思考後便知,這樣的圓的周長用前面的方法來求肯定解決不了,又發現圓的周長與繩子的長短有關……學生便自覺地投入下一步的探究活動之中。同時教師要引導和啟發學生敢於提問題,善於發現問題,勤於分析問題,樂於解決問題。在探究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三、探究過程突出實踐性
現代數學教學理論指出;數學知識能力的獲得來自於學生參與數學探究活動,因此,數學課堂應盡可能多地給學生提供觀察、嘗試、操作的機會,引導學生通過眼、耳、手、嘴、腦多感官參與活動,全頻道接受信息,處理信息,讓學生不僅有探究的意願,而且能在教師的指導下,大膽實踐,體驗知識形成的過程,主動構建知識體系,克服「師代生勞」的現象,充分相信學生,讓學生的實踐行為落到實處,實踐能力得到提高,從而在實踐探索中主動發展。
四、探究形式體現合作性
合作交流是新課程所提倡的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在學生獨立思考的基礎、主動探究的基礎上,組織學生合作交流,這對於學生實現認知上的互補,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增強合作意識,都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學中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參與者,不僅要參與到探究活動中去,與學生共同探討,互學互動,還要指導學生掌握合作技巧和方法。如;在教學長方形面積時,每個學生的學具不夠,肯定要小組合作才能完成;而在教學長方體體積時,一人肯定也不能搭成一個長方體,同樣需要小組合作。那麼學習任務、學習角色等等都需要老師的指導。合作探究不僅是形式上的合作,更是思維上的合作。因此,教師應在理解算理、尋找規律、操作演示、分析推理、抽象概括時組織學生合作探究,要善於讓學生參與知識形成的全過程,這樣學生獲得的不僅是結論,更重要的是認知、思維、方發、情感等方面都得到充分發展構成1+1>2的模式。
五、探究學習關注發展性
把課堂還給學生,把時間還給學生,把生命發展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課堂充滿活力,這是基礎教育的新理念,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是新課改的重要目標。在探究學習過程中,學生從發現問題、提出假設、搜集信息、分析推理、交流討論、歸納概括、解決問題的全過程是他們發展的全過程。因此,教師在確定三大目標的同時,也要確定發展性目標,在教學活動中,充分體現民主性,重視學生主體觀;在探索材料上,留有更多地選擇餘地;在形式方法上,騰出更大的空間;在探究結果上,允許有不同的結論,真正意義上使教學過程成為學生的發展過程。
總之,在組織探究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實行循序漸進的原則,堅持評價過程觀,讓不同的學生在探究學習過程中得到不同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