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為什麼要進行教學設計(孫燕青)
一、為什麼要進行教學設計? 教學活動是有明確目標的培養人的社會實踐活動。為減少、克服教學活動的盲目性和隨意性,提高、增強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和可控性。所以,在實施教學活動前,必須對整個教學進程進行全面周密的策劃和精心合理的設計。 教學設計從根本上說就是要解決「教什麼,怎麼教,以及如何促進學生有效發展」的問題;轉化到學生的層面,要解決的是「學什麼,怎麼學,以及如何實現自身發展」的問題。所以,教學設計既要為教師的教學實施著想,更要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服務。二、什麼是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是運用系統方法分析課堂教學問題和確定教學目標,建立解決問題的策略方案,試行解決方案,評價試行結果和對方案進行修改的過程。以學習理論、教學理論和傳播學為理論基礎,把課堂教學系統作為它的研究對象,以最優化教學效果為目的。 歸納起來為以下三個方面: 我們期望學生學習什麼內容,即確定教學目標; 為了達到預期目標,我們打算如何進行這種學習,即制定教學策略; 在進行這種學習時,我們如何及時反饋信息進行教學評價。 思想品德課的教學設計是從學生的生活、思想實際出發,依據課程標准要求,遵循思想品德形成規律和認知規律,預設教學目標,選擇相應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確定教學步驟的過程。三、教學設計的五個層面 1 )課程設計──專業課程整體系統的設計 2 )單元設計──課程下一般分為若干個單元內容,每一單元教學過程的設計 3 )課次設計──實現某一教學目標,每次課教學過程的設計 4 )教學事件設計──對課內某個特定教學目標採取的學習行動過程的設計 5 )學習步驟設計──完成某個教學事件具體步驟的設計四、教學設計與教案的關系 教學設計是「運用現代學習與教學心理學、傳播學、教學媒體論等相關的理論與技術,來分析教學中的問題和需要、設計解決方法、試行解決方法,評價試行結果,並在評價基礎上改進設計的一個系統工程」。 教學設計是以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為依據,對教學過程中的各種因素進行分析,以期達成教學目標的系統化的設計。我們過去所寫的教案只是教學設計的表現形式之一,並且是不全面的。與傳統的備課相比,教學設計更注意理論和實踐的結合,更強調教學情境的策劃和教學手段的運用,更具有靈活性和創造性。 1 .教與學(教師中心,以教代學,強調教的設計 VS 學生中心,以學論教,強調學的設計) 2 .靜與動 教案一般課前完成,教案的內容是預設的、靜態的,課堂教學強調教案的忠實執行 VS教學設計的主體工作需要在課前完成,但需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調整,關注預設與生成的整合,教學設計貫穿於課前、課中和課後。 欣納意外:好課應是預設與生成有機統一的課。預設也就是備課時要精心考慮教學環節中的關鍵點。一節好課不能是預設的演練與再現,只有預設沒有生成的課不是好課。 如何將預設與生成融為一體呢? ( 1 )彈性預設 通俗地說,就是課不要備得太滿,要為互動提供一定的、適量的時間和空間,否則一旦出情況就成了趕課。 ( 2 )精心預設 在備課時,要思考情境和問題能夠為生成起鋪墊、做准備、創條件。 有兩位教師講「文化的多樣性」一課,教師都讓學生看舞蹈,但提的問題不一樣,一位教師問:「咱們班有誰學過舞蹈?你覺得這些舞蹈有什麼不同?」一位教師問:「你們喜歡哪種舞蹈?說說你的理由。」大家覺得哪個問題更好?事實證明是第二種。第一位教師問完後,學生都不知道如何回答,叫起一個學生回答,學生只能說芭蕾是用腳尖跳,還有同學說,穿的衣服不一樣,再說就說不出來了。第二位教師問完後,學生就能很自然地從回答中感悟到不同民族的文化都有其特色和價值,文化沒有優劣之分,應該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大家看,同樣的材料,問題不同,效果也就大相徑庭。 ( 3 )專心聆聽 互動開始後,教師要把全部精力放在聆聽學生的發言上,捕捉閃光點,尋求生成。不能腦子里想著下一個環節,考慮怎麼完成教學。 舉例:青海的一位教師講關愛生命,讓學生談對獵殺藏羚羊的看法時,一位學生講了一則寓言,大意是說有次動物聚會讓上帝參加,散會時,大家強烈要求上帝把猴帶走。上帝問為什麼,大家回答因為它會變成人。大家看這個寓言多好,教師只要一引申就過渡到後面的教學內容中來了,可是教師滑過去了,又出示了一些人獵殺藏羚羊的圖片。所以教師一定要改變觀念,幹嘛非得放自己的東西,守著自己的東西不放呢? ( 4 )及時調整、刪減預設 還是接著剛才的例子,可以不出的,就不再出了。 ( 5 )終止預設(這是一種特殊情況,為達到教學目的,有時需要另起爐灶) 舉例:堅持集體主義的價值取向 學生甲:人都是自私的。在座的各位,人人都想考好高中,將來考重點大學,畢業後找個好工作,過好日子。(有學生點頭,表示贊同) 學生乙:雷鋒是無私的,他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 學生丙:雷鋒是有私的。他每做一件好事都把它記在日記中,這就是私心。(下面出現議論聲音) 學生丁:如果說雷鋒做好事記下來是自私的話,那麼,英雄董存瑞炸碉堡時是不是可以說「等一等再炸,我先記下來」呢? 學生丙:董存瑞也是自私的。他舉起炸葯包時喊道「同志們,為了新中國,前進」!他沒有喊「為了全人類」。因此,他還是自私的,只不過是將個體的自私變成「階級私」「國家私」而已。 學生戊:孔繁森是無私的。他為了藏族同胞,離開八十老母,遠離親人,救助撫養孤兒。 學生己:我看過電影和有關報道,孔繁森的事跡的確感人。但他失事後,身上只有八塊六毛錢,這使我很困惑,堂堂的百姓父母官,經常在鄉里縣里跑,這點錢能幹啥?答案只有一個,吃飯住宿不給錢。(引起一陣笑聲) 教師:因為上公開課,教師穿整齊些,這是自私嗎?(不少學生思考,感到困惑,不好下結論)如果是,下次我穿得破舊些(有學生小聲嘀咕:這會影響學校聲譽);因為有客人來,我們把桌椅、地面弄乾凈,這是自私嗎?如果是,那我們就到垃圾邊上聽課。自己穿整齊些,把別人衣服故意弄臟,這才是自私。把自己家弄得乾乾凈凈,把垃圾弄到人家門口,這才是自私。 大家想一想,兩件事,一個無所謂私,一個自私,其界定是什麼?(有學生發言,是損人)對!有不同意見嗎?(多數學生搖頭) 大家考入金陵中學,經過三年拼搏,考上重點大學,畢業後找個好工作,過好日子,這是很好的事。公平的競爭,不能叫自私。否則,我們就不能進步,就不能發展。 雷鋒他每做一件好事都把它記在日記中,這損害了誰呢?人人都在寫自己的歷史。如果我們每個人身上都裝個小本,做點好事記下來,我們的社會就會越來越美好,我們的精神文明水平就會越來越高。和諧社會要從點滴做起。 沒有民族的,哪有世界的。是不是我們都把頭洗洗干凈,站到敵人面前表示,為了全人類,你們開始屠殺吧! 孔繁森失事後,身上只有八塊六毛錢,這不能說明他吃飯住宿不給錢。身上的錢多少,不能證明他是廉潔的還是腐敗的,主要看人民群眾對他的反映如何。從各方面看,廣大藏族同胞對他的評價是很高的。 學生甲:老師,你認為你是一個自私的人,還是一個無私的人? 教師:(用粉筆在黑板上畫了一個橄欖形狀的圖)橄欖兩頭尖,中間寬。現實生活中,始終自私自利的人和大公無私的人都是很少的。大多數的人是無所謂自私無私的。我屬於橄欖中間的人。有時我也會拿別人的東西,教書育人,學生健康成長,家長送點茶葉。這是有點自私的行為。有時我會拿出一點工資購買書籍,資助貧困山區學校,利用節假日去參加中國科學院、民進中央組織的義務講學活動,這是無私的行為。 從現實看,昨天的自私,不等於今天的自私;今天的無私,不等於明天的無私;一個人不怕有私,怕的是有自私不改;一個人無私不難,難的是一輩子無私。(學生聽的入神,似乎明白什麼) 從長遠看,作為一個家庭、單位、民族、國家的一分子,是希望自私的人多好呢?還是無私的人多好呢?(學生齊聲回答,無私的人多好)這樣看來,我們的教材講「堅持集體主義的價值取向」是非常正確的。 3 .是什麼與為什麼 教案是教師組織實施教學的文本,主要陳述的是教什麼、怎麼教,而教學設計還要關注為什麼要這樣教,教得怎麼樣?如何改進等問題。所以,教學設計更側重對教學全方位的分析,具有較強的系統性和連續性。五、教學設計基本特徵 1 )整體性:依據國家和社會發展要求,全面、整體分析教學活動各個要素,使它們在實現教學目標過程中有機配合,達到最優化; 2 )規范性:教學設計實際上是規范教師教學活動的依據和行動方案。教學活動的步驟程序、環節及銜接、組織形式都要受到教學設計方案的約束和控制; 3 )操作性:目標設計、內容安排、時間分配、活動的組織、進程調控、教學方法的選擇運用、教學評價的方式手段,都應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應體現教學設計的靈活性和應變機制。 4 )創造性:教學設計是一項具有創意的工作。 5 )實踐性:專業教學內容高度強調實踐性、(強烈現場感的)真實情境、操作經歷。六、教學設計須處理好的幾個問題 1 )學科特點──思想品德課程性質、地位和教學特點 2 )學生特點──學生學習身心特徵、知識結構 3 )教學目標──學習完成後,能做些什麼 4 )教學資源──教材、教學設施、教學信息資源的合理利用 5 )基本要素──學習者、教學目標、教學策略、教學評價 6 )教學效果──反饋、評價、調控 7 )教學匹配──專業知識、技能是否與學生學習需要相匹配七、教學設計的基本內容 一份規范的教學設計方案必須體現一個完整的教學設計過程,所有必需的環節應明確寫出,而且要前後一致,是一個整體的解決問題方案,而不是各個要素地簡單的堆砌。
㈡ 社會教育夜郎文化活動教案大班
這就是我
活動目標
了解自己的外貌特徵,興趣愛好。
活動准備每個幼兒從家中帶一面鏡子。
幼兒操作材料「這就是我」
活動過程出示表格一份,與幼兒一同討論操作方法。
介紹表格的名稱、作用:這是一張介紹我們自己的表格。
與老師本身為例,引導幼兒觀察了解表中的標記。
提問:表中眼睛的標記是起什麼作用的?(請你選擇)你們看看老師的眼球是什麼顏色的?
老師示範,在對應的地方打鉤。
幼兒邊照鏡子邊利用自己的小表格進行選擇、繪畫。
小朋友相互介紹自己。
分小組互相講述。
請個別幼兒講述。
4、每個幼兒將表格貼在牆上,相互觀察、比較。進一步感知自己的特徵。
2祖國各地特產活動
目標使幼兒了解祖國各地的土特產品,知道我國地大物博資源豐富。
激發幼兒熱愛祖國的情感。
活動准備一張大的中國地圖平放在桌上。
幼兒操作材料「祖國各地特產」。
請家長給幼兒講自己老家的署名土特產(名稱和用途)請幼兒與家長一同收集土特產布置成「特產覺」
活動過程請幼兒看中國地圖,啟發談話,引導幼兒介紹祖國特產的興趣。
這是哪個國家的地圖?(中國)請你在地圖上找出中國首都——北京及自己家鄉的位置,並向別人介紹這座城市有哪些名勝古跡。
請你在地圖上找出長江、黃河的位置。
認識祖國各地的特產。
教師先作示範,介紹自己收集的祖國特產。哪些特產可列舉一些(如新疆的葡萄乾,景德鎮瓷磚),與掛圖對應起來。
請個別幼兒向集體介紹自己收集的祖國各地特產,要求幼兒說出他的名稱、產地、特點、用途等,引導幼兒在地圖上找到相應位置。
游戲「小小旅行家」
讓幼兒在地圖上相應的地方擺放各地的特產,並介紹哪些城市有哪些特產。
出示教學掛圖,請幼兒說出掛圖上各種題材的產地。
3你會怎麼辦
活動目標培養幼兒初步的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和初步的應變能力。
活動准備情景表演「小明在家」
幼兒操作材料:「你會怎麼辦?」
活動過程引出「突然遇到事情怎麼辦?」的話題。
生活中突然遇到事情的時候,你會怎麼樣?(不說謊、不害怕,盡力想辦法解決問題。)你們遇到過什麼事,當時你是怎樣的?想過什麼辦法?
2利用情景表演引導幼兒了解突發事件的處理辦法。
讓幼兒看情景表演(一),初步學會「媽媽突然生病了,你將怎麼辦?
小明發現媽媽病了,他是怎樣做的/?
家裡只有你和媽媽時,媽媽突然生病了,你將怎麼辦?
讓幼兒看情景表演(二),學會家裡突然來了陌生人的處理方法。
你認為小明這樣做對嗎?
如果你一個人在家裡,一個泥不認識的人來敲門,你該怎麼辦?如果這個人是爸爸媽媽的朋友有該怎麼辦呢?
小結:小明很機靈,遇到有陌生人來訪,沒有先打開門,而是先問清來人是誰。現在社會上有壞人,如不問清,很可能會讓壞人鑽空子,小朋友要當心,對待爸爸媽媽的客人要禮貌熱情。
請幼兒看幼兒操作材料,思考畫面上提出的問題。
教師小結。教育幼兒遇到突發事件,應沉著、有信心,做任何事都要用腦子想一下,相信自己能辦好。
㈢ 小學品德與生活和品德與社會課程教學中歷史與文化內容的構成包括哪些
一、課程性質
《品德與社會》課程標准指出:「品德與社會課程是在小學中高年級開設的一門以兒童社會生活為基礎,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綜合課程」.這段話首先給課程定位,它開設的學段是中高年級,是在小學低年級《品德與生活》課的基礎之上,並與6-9年級的《思想品德》《歷史》、《地理》)科相銜接.
二、課程目標
課程目標分兩部分,一是總目標,二是分目標.
《品德與社會》的總目標是:「促進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為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它表明了課程的人文性和方向性.
分目標有三個方面:1、情感、態度、價值觀 2、能力 3、知識
從以上的分目標看出,與其他學科的課程標准相比,兩課的共同點是將「情感、態度、價值觀」放在首位,強調了德育的功能.
三、課程的基本思想
1、品德培養回歸生活.現在課程設置是把道德存在於人的整個生活中,把品德課與生活課的綜合,品德課與社會課的綜合,這樣做就不會有脫離生活的道德.人們是為了生活(社會生活)而改善、提升社會的道德,培養、發展個體的品德,並不是為了道德而道德,同樣,社會道德和個體品德的提高與發展也只有通過他們自己的生活才能完成.
2、關注兒童的現實生活.教育要回歸生活,我們重視關注兒童正在進行中的現實生活.這也是兩門課程標准共同追求的一個基本理念.只有關注兒童的現實生活,才能做到有實效性、有針對性.另外要注意,課程以兒童現實生活為基礎,但它不是學生生活的簡單的「翻版」.課程的教育意義在於它要高於生活,所設置的內容要從兒童生活中提取.
3、積極引導兒童的發展.以兒童自己的生活為課程基礎,尊重兒童的生活.尊重兒童不僅是有效教育的必要條件,也是教育的本質要求.但是,尊重兒童也決不是對兒童聽之任之.而是需要通過正確引導而達到對自然的認識、對社會的准確理解、對自我的合理把握.為此,課程所追求的不僅是針對性、有效性,而且是具有明確的方向性.
4、情感、態度、行為習慣、知識技能培養的內在統一.當今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具有完整生命表現的人,面對他們參與的生活世界,他們的表現既有認知,也有情感、意志和行為.在現實生活中,這種種因素也總是在交互作用中同時發生、同時作用於生活.當一個兒童遭遇到生活中某個事件、某個人時,他不僅在感知認知:這是一件什麼事?這是一個什麼人?同時也會產生這是件好事還是壞事、這人是好人還是壞人的問題.隨之而萌發響應的情意、態度,然後是一定的行為.
5、倡導自主、探索性學習.課程所設計的活動或主題,大多是需要兒童作為主體參與其中的,要他們自己「動手動腦」去做、去探索、去得出結論.倡導自主、探索性學習也不排斥接受性學習,兩種學習方式應當相互滲透,面對不同的教學主題做出合理選擇.
五、實施建議
按照課時安排,《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每周兩課時,已經不是基礎教育階段所謂的「副科」了.並且隨著課改的深入和學科的發展,人們對它的重視程度會越來越高.要上好這門課程,應該要樹立以下新的觀念:
1、教材觀.新的教材觀應該是:教科書不只是傳遞知識信息的載體,更重要的功能是學生進行學習活動所憑借的話題、範例.教材是教師引發兒童活動的工具,是兒童開展活動時可利用的資源.教材是開放的,給教學留下空間,使教師能夠聯系當地和學生的實際,及時地把社會中新的信息、科學技術新的成果、學生生活中新的問題和現象等吸收到課程內容中去,不斷提高教育教學的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
2、教師觀.新課程要求教師要由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活動的指導者、支持者和合作者,教師首先要為人師表.「我是你的一個旅伴,你向我問路,我指向我們倆的前方」.教師的任務不是講解教科書,而是努力創造適宜的活動環境與條件,靈活多樣地選用教學活動和組織形式,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引發學生探索的慾望,讓他們能夠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教師要善於從學生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價值的課題,開展學生喜歡的活動,指導學生在積極主動的參與中,生活得到充實,情感得到熏陶,品格得到發展,身心健康地成長.
3、學生觀.教師要尊重和愛護學生,確立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學生只有作為學習的主人,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中去,才能從中感受、體驗、領悟並得到個人的發展,構建起真正屬於他們自己的知識和能力,形成內化的心理品質和道德品質,修煉出屬於他們自己的健康人格.
4、教學觀.教與學的新觀念是:首先要注重教會學生如何學習,而不是強調知識的灌輸.要善用啟發式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培養態度和能力.其次,要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如何處事、如何與人相處.教學不是偏重單純的學術能力的提高,而是為了促進學生知識、技能、能力、態度、情感、價值觀等方面的整體性發展.第三,教學要有開放性和活動性.知識的來源並不限於課本,學生周圍的人,學生身邊的事物都是學習的資源.要利用這些教育資源,因地制宜,開展好各種學習活動,提高教學效果.總之,新的教學觀念,新就新在,不是為了教而教,是為了學而教,是以學為中心的教.
小學品德新課堂之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的內容包括:確立教學課題、進行學情分析、教材課題分析、教學目標分析、教學要點分析、教學准備、教學過程主要環節、板書設計.
教學過程主要環節
教學過程是新課堂教學教學設計最核心的內容,它是由具有一定內在聯系的前後步驟或順序的各個主要活動環節構成的.也稱教學程序.一般情況分為導入、新授、總結、拓展四個環節,每個環節又分別包含了不同的、具有一定程序安排的活動內容.從總體上說,新課堂教學過程設計必須要體現出以下幾點一要教學過程活動化.(即體現師生互動交往,把過去那種講解提問式教學,靈活的設計為學生的多種活動.)二要學習方式多樣化.(即既要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又要重視他們的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三要過程設計粗線條化.(這里所說的粗線條,不是指環節語言籠統、簡單,而是環節語言要抓關鍵、抓重點,嚴格遵循新課堂教學課例提倡或強調的 「大環節要清,小環節要精」. )
每個課例的教學過程主要環節要完整,思路清晰,概括到位.做到了一方面以兒童為主體,以各種活動為媒介,充分體現三維目標的要求;另一方面將兒童現實生活中各個方面的不同事件進行綜合,做到知、情、意、行相統一,充分體現出品德課程的綜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