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各種各樣的火車教案
課時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認識火車進步的歷史。
3.激發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感情。
學習重點: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並了解火車進步的歷史。
學習難點:激發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感情。
教學准備:課件 詞語卡片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小朋友見過火車嗎?誰來說說火車的樣子?能說說有關火車的知識嗎?這節課一起來學習《火車的故事》,相信會獲得更多有關火車的知識。出示課題,請齊讀課題。
二、檢查字詞預習情況
1、學習詞語。
出示詞語 請讀,讀准確的,請大家跟讀兩遍。
三、初讀課文。
課文講了怎樣的故事呢?請大家讀課文,注意讀准字音。
課文是寫火車的故事,這個故事是怎樣發生的呢?
四、品讀課文。
1、學習課文第1、2自然段。
請兩位小朋友分別讀課文第1、2自然段。
請小朋友回答。出示詞語:飛馳而過請讀 理解意思 說明火車開得很快,像飛起來一樣。
看到這飛馳而過的火車,小明想到?引讀:這么長的火車,一節連著一節,是靠什麼帶動的呢?在爸爸的鼓勵下,聰明好學的小明自己找到了答案,他是怎樣找到答案的呢?答案是什麼呢?自由讀讀第三自然段,劃出答案。
2、學習第三自然段.
學生匯報。機車是什麼?板書:機車=火車頭
通過查書,小明知道了,車廂是靠火車通帶動的,還知道了什麼?
最早的機車是蒸汽機車。
後來,人們把內燃機裝到火車上,製成了內燃機車。
再後來,又發明了電力火車、磁懸浮火車。
板書: 最早 後來 再後來
蒸汽機車 內燃機車 電力火車 磁懸浮火車
想不想了解一下這四種火車的特點呢?
出示課件:(學生會說的讓學生說)
這是————蒸汽機車 燒煤炭,冒黑煙。
這是————內燃機車 燒煤氣,柴油或汽油,和汽車差不多,你看有些?煙冒出來。
這是————電力火車 靠頭頂和身體下的兩道鐵軌供給它能量向前跑動。
這是————磁懸浮火車 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火車,像普通的飛機,更特別的是,他身體下只有一條鐵軌,跑起來,身體懸浮在鐵軌上向前跑。
讓我們再來教教他們的名字!
老師這里有兩枚「綠色環保」獎章,你們說應該分別發給那兩種火車呢?
為什麼?學生讀課文並回答。
好!我們就把這兩枚獎章頒發給電力火車和磁懸浮火車,(出示課件)引說:這是因為它們速度快、污染小真稱得上是「綠色環保型」火車了。
出示句子:這樣的火車速度快、污染小,真稱得上是「綠色環保型」火車了。
齊讀這句話。
老師聽出了同學們對火車速度快、污染小的誇贊。現在請大家就用這種誇贊的語氣來齊讀課文第三自然段。
齊讀第三自然段。
3、學習第四自然段。
小明不但從書上學到了有關火車的知識,還從爸爸那裡學到了知識,是什麼呢?請一位小朋友讀第四自然段。請讀。
請回答。你讀懂了什麼?不懂什麼?
課件演示「不斷提速」。
江山到杭州,蒸汽機車要9小時,內燃機車要7小時。從9小時到7小時,火車少用了兩個小時,速度加快了,這就叫做「提速」。從蒸汽機車要9小時,到內燃機車要7小時,到電動火車要4小時,再到動車要2小時30分鍾,這就叫做「不斷提速」。
火車不斷提速這說明了什麼呢?是的,這說明了,科學技術越來越發達,交通越來越便利了,我們的生活越來越方便了,我們越來越幸福了。
你看,(出示句子) 現在從北京到上海,可以夕發朝至。
出示「夕發朝至」理解。
帶著幸福的語氣齊讀第四自然段。
4、學習第五自然段
小明的爸爸還告訴小明什麼了呢?請自由讀第五自然段。
學生匯報。
你們知道青藏鐵路修在哪兒嗎?(指名回答)(出示青藏高原圖片)這兒就是青藏高原,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方,被人們稱為「世界屋脊」。
理解「海拔」。打比方解釋:假如我們生活在這條水平線上,那麼,青藏高原的上的人們就相當於生活在一千六百多層的高樓上。
青藏鐵路已經在2006年修建完工。
修築青藏鐵路,工人叔叔們要經歷很多環境的考驗。高原上毒辣的陽光常常將人曬得脫皮。鋪天蓋地的黃沙吹得人睜不開眼睛。因為海拔太高,人很容易缺氧而死,工人叔叔們每天還得吸兩個小時的氧氣才能繼續工作。
修建青藏鐵路,還需要先進的科學技術。青藏鐵路要經過荒涼的無人區,穿越危險的地震帶和沼澤地,沼澤地常常將人和車都陷進去。由於青藏高原山多,湖泊多,冰川多,要修建很多這樣的隧道和很多這樣的鐵路橋,僅僅是其中的一座大橋就有一萬多米長。
聽了老師的介紹,你想說什麼?
讓學生談自己的感受。
師引讀:迎著風沙,頂著烈日,斗著嚴寒,冒著危險,這需要多麼堅強的毅力啊!這真是一個————了不起
『貳』 各種各樣的人教案自評
知識目標:
理解課文中狼嗥的含義。
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通過抓關鍵句來解讀文本的能力。
2、提高對大自然美景的哲理感悟力。
情感與價值目標:
把握作者生態倫理觀念,加強學生的生態保護意識。
[教學重點]
1、理解由狼嗥引出大哲理思考
2、提高生態環境保護意識
[教學難點]
像山那樣思考的內涵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方法]
教會學生抓住關鍵字詞句解讀文本的方法,學生在感知文本、研習文本的基礎上對文章進行評點,課上師生、生生間進行交流。
把握文眼,在那一聲狼嗥上做文章。讓學生沿著作者設定的切入點去體會作者的憂患意識。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將進入這本書的壓台戲。在這本書的最後一個專題中,我們涉及到了人與自然這樣一個人文話題。通過前面幾篇課文的學習,相信大家都會有這樣的體會和感受:大自然是美的源泉,她蘊涵著各種各樣的美。她崇高而又優雅,雄渾而又柔和;她時而狂放不羈,時而靜謐深遠。面對大自然,郁達夫和高建群「諦聽天籟」,描寫風景千變萬化的美;蘇軾和柳宗元「感悟自然」,詠懷風物的變遷,抒寫自己的人生感言;更有人反思生態環境的惡化,思考在物質文明日益進步的今天,人類該如何與自然相處,如何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系。
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湖山沉思」的第二篇文章——像山那樣思考。
二、描述畫面(看 圖)
(一)引導學生列舉一些含有「狼」字的詞語並概括其共性
明確:引狼入室 聲名狼藉 狼心狗肺 狼狽為奸 狼吞虎咽 如狼似虎 …都屬貶義詞
(二)描述畫面
要求:
1、觀察要細致(它在干什麼?發出怎樣的聲音?)
2、要帶有個人的感情傾向
『叄』 中班科學活動各種各樣的口器教案
觀察和了解魚類抄共同的外部結構和不同的外形特徵。
. 觀察、比較不同魚類的顏色和外形特徵,了解魚的多樣性。
活動准備
. 有關魚的圖書。
. 一幅大魚的圖畫。
活動過程
1. 老師在白板上一筆一筆畫出一條魚,每畫一筆,請幼兒猜一猜老師要畫的是什麼。
2. 與幼兒一起閱讀有關魚的圖書,請幼兒描述魚的外形特徵,活動進行時,可運用關鍵詞,例如魚尾、魚頭、魚鰭、魚鰓、魚鱗、魚眼等。
3. 比較各種魚類的顏色和外形,使幼兒知道魚有很多種類。
4. 在桌上放一幅大魚的圖畫,請幼兒圍著桌子,當聽到老師說出魚的某部位時,立刻用手拍在圖畫相配的位置上。
5. 可讓幼兒輪流說出指示,其他幼兒指出相應部位。
活動評價
. 能描述魚的外形特徵。
. 初步了解魚的多樣性。
備注
活動建議:
. 請幼兒收集各種魚的圖片和資料,和老師、小朋友交流分享。
. 在飼養區飼養不同種類的魚,供幼兒觀察。
『肆』 為什麼牙齒有各種各樣的形狀 教案
1.教師撰寫教學案例,是教師不斷反思、改進自己教學的一種方法,能促使教內師更為深刻地認識到容自己工作中的重點和難點,這個過程就是教師自我教育和成長的過程。
2.教師撰寫教學案例的過程是將來自外部的教育理論與指導自己教學實踐的內在教學理論相互轉化的過程,可以為新教師和在職教師的教學提供比較豐富的實際情境,有利於教學中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教學案例是教師教學行為的真實、典型記錄,也是教師教學理念和教學思想的真實體現,因此是教育教學研究的寶貴資源,是教師之間交流的重要媒介。
『伍』 幼兒園大班各種各樣書外形材質教案
活動目標: 1、了解認識樹的種類,掌握幾種常見樹的名稱,尋找它們不同的特徵。 2、喜歡和樹交朋友,懂得如何保護樹木,樹立初步的環保意識。 活動准備: 1、提供各種有關樹的書籍,以及各種可以讓孩子表徵的材料:皺紋紙、報紙、剪刀、橡皮泥、插花、積木、各種花布和一些輔助材料。 2、聯系家長,了解主題內容,同幼兒一起積累各種資料。 活動過程: 活動一 認識樹 1、早餐後,請幼兒自願分成若干組,由三位老師分頭領著幼兒到幼兒園的各個角落去觀察幼兒園的樹。 2、鼓勵幼兒想出統計樹木數量的方法,嘗試數一數幼兒園里共有多少棵樹,有多少種樹,多少落葉樹,多少常綠樹。 3、談話。 你在散步時看到了什麼樹? 你在散步時發現了哪些樹的秘密? 4、鼓勵孩子把自己發現的樹的秘密畫下來告訴大家。 延伸:把此活動的意義告訴家長,讓家長帶領孩子到大自然中認識樹,知道樹的名稱和用途,觀察樹的外形特徵,看會有哪些新發現。 活動二 我與大樹交朋友 1、與樹交朋友,能主動關心自己喜歡的樹。 幼兒園里有許多樹,你喜歡哪一樣?為什麼喜歡?你想怎樣照顧它? 2、領養小樹。 請每個幼兒領養一顆小樹,為小樹起名字,記錄小樹的生長變化,要求孩子像媽媽一樣照顧好樹寶寶。 3、認識年輪。 幼兒園里有一些樹樁,上面有一圈一圈的圓圈。「老師,這是什麼?」引起幼兒的好奇。「你們猜猜!」有的幼兒回答:「是不是從樹樁的圓圈兒上可以看出樹幾歲了。」「對!這些圓圈就是年輪,你們數數看,樹樁上有幾個圓圈兒,就說明這棵樹幾歲了。」幼兒了解到大樹的年齡可以用年輪來計算。 活動三 給大樹照像 1、提供各種材料,啟發幼兒用自己喜歡或擅長的方式表達自己對樹的印象,如:繪畫、粘貼、製作、拼插和立體造型等。 2、發動家長和孩子一起表徵樹。 把意圖向家長說明,請家長和孩子一起「製作」樹。第二天,孩子們拿來了用多種辦法「製作」的樹。孩子們饒有興趣地講述著和家長「製作」大樹的情景,充滿了自豪感和成功感。 3、展示成果。 把幼兒的作品進行分類,在徵求幼兒意見的基礎上,定下幾個標題:《我知道的樹》、《我心目中的樹》、《我做的樹》。布置完後,請家長參觀幼兒表徵的作品,幼兒對自己表徵的作品作介紹。 在活動中體驗自己學習的樂趣 著名教育家布魯姆指出,學習者不應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而應是獲取過程的主動參與者。幼兒教學也是如此,教師要跳出教材的框框,以全新的理念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能動性,讓孩子在活動的過程中動腦、動手、動口,成為學習的主人。為此,我設計了主題探究活動《各種各種的樹》,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嘗試。 一、創設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 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有利於幼兒無拘無束地表達自己的見解,大膽地想像和創造。如在《認識樹》的活動中我們放手讓孩子自己去觀察發現樹的不同,他們興趣很高,提出了很多問題「梧桐樹的葉子大,塔松的葉子像針一樣,很細。」「樹干為什麼都是圓的?」「松樹不落葉嗎?」「樹是怎樣長大的,它吃什麼?」「大樹會不會說話,它有沒有眼睛、鼻子、嘴?」孩子始終饒有興趣地觀察發現。「一個好的提問比一個好的回答更有價值」,因此,對於幼兒提出的問題及時給予肯定,讓他們感覺自己的發現有價值,這樣更能激起幼兒發現的興趣。啟發幼兒不會的問題可以通過查閱資料,向大人請教等方式解決,這種重其意而不拘其形,重其趣而不求其法的教學模式能使孩子大膽表達自己的愛好、情趣,能讓他們體驗到自主學習的樂趣。 二、創設自主探索空間。 兒童一般好動喜歡玩,對世界一切都充滿了新鮮感,好奇感。因此,對幼兒教育的第一步就是玩,玩中求樂,玩中長知識,玩中激發學習主動性。如開展《我與樹交朋友》活動中,幼兒始終沉浸在興奮、探索、激動的情緒中。我適時引導他們對身邊的樹從無意注意過渡到有意注意,引導他們運用語言、圖象對收集到的信息加以整理。活動結束時,每一組的孩子對自己觀察的樹進行討論總結,並自己發明了記錄樹的生長變化的方法,如金字塔記錄法,太陽記錄法,樓梯式記錄法等。雖然這些紀錄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從表中仍然可以清楚地看到各種樹的不同的生長變化過程。這是孩子在記錄方法上的一次有意義的嘗試,孩子們的那種興奮、驕傲、欣喜和愉悅是很難用言語來表達的。同時,通過認領樹,與樹交朋友,增強了幼兒的責任心,也激發了他們不斷探索的進取心。 三、創設幼兒活動為主的教學方法。 《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我們的教學方法應把從「教」為主轉化為以「幼兒活動」為主。每個活動都要給幼兒充足的時間去思考,探索,想像。選擇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是開展活動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教師應該配合並適時引導幼兒主動觀察。如觀察櫻花樹是先開花還是先長葉?園中最高的梧桐樹梢上有那麼多小球球,那就是它的芽嗎?為什麼松樹冬天不掉葉子等。在引導他們觀察時所提要求力爭做到具體,有針對性和富有啟發性。 活動《給大樹照相》是要幼兒在認識樹了解樹的基礎上學會表徵各種樹。孩子們興致勃勃始終處於積極創造的亢奮中,還不時向同伴介紹自己的樹朋友,有的畫了粗粗的樹幹上有深深皺紋的「樹爺爺」,有的畫了樹葉一團團的「樹媽媽」,音樂樹,電燈樹等。通過這一表徵活動,幼兒對樹的了解更多,更全面了,不僅培養了幼兒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更培養了幼兒用多種方法表徵物體的能力。我始終做幼兒活動的支持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為幼兒創設了想做、敢做、願意做的寬松環境,孩子們的創作熱情十分高漲,從而激發出更加豐富的想像,同時,這種活動確實增強了幼兒的自信心,讓他們感到「我能行」。 新的教育理念告訴我們:在活動中發展幼兒的主體性,不僅要為幼兒提供一個豐富的物質環境,更應創造一個良好的心理環境,視其為獨立的人,活動的主體與幼兒之間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平等相處,孩子才能自由自在表達心智和自己的情感,讓孩子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