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一個完整的教案包括哪幾個部分
一.課題(說明本課名稱)
二.教學目的(或稱教學要求,或稱教學目標,說明本課所要完成的教學任務)
三.課型(說明屬新授課,還是復習課)
四.課時(說明屬第幾課時)
五.教學重點(說明本課所必須解決的關鍵性問題)
六.教學難點(說明本課的學習時易產生困難和障礙的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點)
七.教學方法要根據學生實際,注重引導自學,注重啟發思維
八.教學過程(或稱課堂結構,說明教學進行的內容、方法步驟)
九.作業處理(說明如何布置書面或口頭作業)
十.板書設計(說明上課時准備寫在黑板上的內容)
十一.教具(或稱教具准備,說明輔助教學手段使用的工具)
十二.教學反思:(教者對該堂課教後的感受及學生的收獲、改進方法)
教案特點
1.科學性
所謂符合科學性,就是教師要認真貫徹課標精神,按教材內在規律,結合學生實際來確定教學目標、重點、難點。設計教學過程,避免出現知識性錯誤。那種遠離課標,脫離教材完整性、系統性,隨心所欲另搞一套的寫教案的做法是絕對不允許的。一個好教案首先要依標合本,具有科學性。
2.創新性
教材是死的,不能隨意更改。但教法是活的,課怎麼上全憑教師的智慧和才幹。盡管備課時要去學習大量的參考材料,充分利用教學資源,聽取名家的指點,吸取同行經驗,但課總還要自己親自去上,這就決定了教案要自己來寫。
教師備課也應該經歷一個相似的過程。從課本內容變成胸中有案,再落到紙上,形成書面教案,繼而到課堂實際講授,關鍵在於教師要能 「學百家,樹一宗」。在自己鑽研教材的基礎上,廣泛地涉獵多種教學參考資料,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而不要照搬照抄,要汲取精華,去其糟粕,對別人的經驗要經過一番思考、消化、吸收,獨立思考,然後結合個人的教學體會,巧妙構思,精心安排,從而寫出自己的教案。
3.差異性
由於每位教師的知識、經驗、特長、個性是千差萬別的。而教學工作又是一項創造性的工作。因此寫教案也就不能千篇一律,要發揮每一個老師的聰明才智和創造力,所以老師的教案要結合本地區的特點,因材施教。
⑵ 教學設計包括哪些環節
教學設計的主要環節有哪些?
教學設計的幾個主要環節:
1、分析版教學內容權
2、學習者分析(學生)
3、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4、教師分析
5、教學策略的分析
6、教學評價的設計
想要在教學設計方面更近一步的老師可以了解下繼教網舉辦的教學設計指導師培訓班,網路教學設計指導師,第一頁第一條信息。
⑶ 教學設計一般主要包括 ( )等步驟.
教學設來計的主要環節有哪些自?教學設計的幾個主要環節:1、分析教學內容2、學習者分析(學生)3、教學重點、難點分析4、教師分析5、教學策略的分析6、教學評價的設計
想要在教學設計方面更近一步的老師可以了解下繼教網舉辦的教學設計指導師培訓班,網路教學設計指導師,第一頁第一條信息。
⑷ 教學設計包括哪些要素
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教學方法,教具准備,教學過程,其中重點是教學過程。
⑸ 規范的教學設計應包括哪些內容
教學設計的基本內容和方法
根據教學研究成果和教學實踐經驗來看,教學設計的基本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教學目標設計;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措施設計;教學評價設計。
一、教學目標設計
教學目標設計是對教學活動預期所要達到的結果的規劃,它是教學設計中的首要問題。
1、教學目標設計的步驟
(1)鑽研課程標准,分析課程內容
(2)分析學生已有的學習狀態
(3)確定教學需要並對其進行分類
(4)列出概括性教學目標
(5)陳述具體的行為目標
2、教學目標的表述
二、教學內容設計
1、陳述性知識及其教學設計
陳述性知識主要是有關「是什麼」的知識。這類知識包括:(1)有關事物名稱或符號的知識;(2)簡單命題知識或事實知識(如三角形有三條邊);(3)有意義命題的組合知識,即經過組織的言語信息(如記敘文的特點)。
由於陳述性知識的特徵是關於「是什麼」的知識,它對學生的學習要求重在理解記憶。因此,教師在進行陳述性知識的教學設計時,應將重點放在如何幫助學生有效地理解、掌握這類知識上,注重學生對其符號或詞語意義的獲取。在具體設計時,教師應注意解決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1)提供新知識與原有相關知識連接的「支點」,講請二者之間的相互關系,以幫助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有效吸收、同化新知識;(2)確定學生學習的起點,即對學生的學習准備狀況作認真細致的分析;(3)適當引入教學媒體,增強教學內容設計的直觀性、形象性和豐富多樣性。
2、程序性知識及其教學設計
程序性知識是有關「怎麼辦」的知識,它主要涉及概念或規則的應用,即對事物進行分類和進行一系列運算、操作。語文中的句子規則,數學、物理、化學中的大部分知識,體育中的動作技能等都屬於程序性知識。
由於程序性知識的特點是關於「怎麼辦」的知識,它對學生的學習要求重在操作和應用,形成技能技巧。因此,程序性知識的教學設計的主要目的就是幫助學生形成運用概念、規則和原理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具體設計時,教師應注意以下幾點:(1)明確設計教學內容教與學的程序、步驟;(2)要有充分的練習設計,無論是概念學習、規則學習,還是原理學習,都要設計適量練習,使學生得到充分的練習、實踐;(3)注意正反例練習內容的設計,呈現正例有助於概括和遷移,呈現反例有助於辨別,使概念精確;(4)正確處理練習時間的分散與集中,以及部分與整體的關系,對於較復雜的程序性知識應先練習局部技能,然後進行整體練習;(5)合理規劃、分配講授與練習的時間,使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與技能訓練都能得到有效保障。
3、策略性知識及其教學設計
策略性知識也是回答「怎麼辦」問題的知識,它與程序性知識的主要區別在於它所處理的對象是個人自身的認知活動和個體調控自己認知活動的知識。一般來說,策略性知識可分為兩種水平:一般認識活動的策略性知識,如調控注意的策略、記憶策略等;創造思維策略知識,如發現問題的策略、獲取靈感的策略等。策略性知識是滲透在各科學習中的,沒有專門和具體的學科內容。
根據策略性知識的特點進行教學設計,需要解決好課程、教師、學生三個方面的問題。我國傳統的課程沒有把認知策略的訓練作為一個重要的目標,教材中缺乏相應的內容;許多教師缺乏有關學習策略、認知策略方面的知識,缺乏策略教學的訓練;學生大多缺乏認知策略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因此,要搞好策略性知識的教學設計,教師要注意以下幾點:(1)教師必須首先學習和掌握有關學習策略、認知策略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加強策略教學的訓練;(2)注意挖掘課程中的策略性知識內容,依據學生學習的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設計。例如,通過提問控制學生的注意,使之逐步由外界控制變成自我控制;教會學生在聽課和看書時如何做筆記;還可以教會學生如何將知識加以組織與意義加工,促進和便於回憶等。
三、教學措施設計
教學措施設計也是教學設計的中心環節。它一般包括: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媒體的選用、教學組織形式的選用、教學環境的調控等。
1、教學方法的選擇與設計
教師在選擇和設計教學方法時要遵循以下一些步驟和要求:
(1)要明確選擇教學方法的標準是什麼。一般的選擇教學方法的主要標准有:①根據具體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選擇教學方法;②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教學方法;③根據教師本身的素養條件選擇教學方法;④根據現有的教學條件選擇教學方法。
(2)盡可能廣泛地了解有關新的教學方法,以便自己選擇。
(3)對各種可供選擇的教學方法進行比較,主要比較它們之間的特點、適用范圍、優缺點等,進行優化組合。
2、教學媒體的選擇與設計
教學媒體是傳遞教學信息的工具,它直接溝通教與學兩個方面。教學設計中媒體的含義是廣泛的,包括文字、語言、粉筆、黑板等傳統媒體和幻燈、錄象、電視、電腦、互聯網等各種現代教學媒體。選擇教學媒體時,設計者需要綜合考慮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
(1)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選擇教學媒體時,應首先考慮媒體的使用是否有利於達成特定的教學目標,是否切合教學內容的性質和特點。
(2)教學對象的特點。選用教學媒體必須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學習的實際需要,以最充分地利用媒體的優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他們的學習潛能。
(3)教學媒體的技術特性。沒有一種教學媒體是萬能的,要充分考慮各種媒體的技術特點和功能。
(4)現有的教學條件。具體表現為兩方面:一是教師對教學媒體的駕馭能力;二是教學媒體的可提供狀況,包括資源狀況、經濟能力、使用環境、管理水平等。
3、教學結構的設計
教學結構是為了完成一定的教學目標,在時間和空間上,各種因素的「排列」和「組合」。在確定了具體的教學目標、內容、方法和媒體後,如何將這些因素有效地組織在教學過程中,就需要從教學結構的角度加以設計。教學結構的設計一般遵循三個基本步驟。
(1)選取教學環節。根據具體的教學目標、教學對象及教學內容恰當地選取教學環節,把握好每個環節的任務和要求,相輔相成,互相協調,同時合理地分配各個環節的教學時間。一般地教學環節包括明確教學目標、感知教材、理解教材、練習鞏固、系統小結等。當然,由於各學科的教學性質、教學任務不同,其教學環節也存在差異性,設計者應根據學科特點和教學需要來選擇。
(2)具體設計教學各環節的組織。在選取教學環節後,要具體設計教學環節的組織,如採取何種手段引起學生注意,採取何種方法、運用何種媒體呈現有關內容等。
(3)統整各教學環節。即各部分教學內容、教學環節的組織有機協調、協同作用,做到重點突出,兼顧全面,以保證整體功能大於部分的功能之和。
四、教學評價設計
1、教學評價設計的步驟
(1)確定評價目的
確定評價的具體目的,即解決為什麼評價的問題。教學評價的具體目的是多種多樣的:可能指向教師的教,也可能指向學生的學;可能是為了改進完善教學,也可能是為了評優或選拔。需要注意的是,教學評價的目的與評價方式並不是一一對應的,要想成功地實現某種評價目的,往往需要採用幾種評價方式,同樣,某一種評價方式也可能兼有多種評價目的。
(2)確定評價對象
確定評價對象,即解決評誰、評什麼的問題。評價對象包括內容對象和人員對象兩個部分。內容對象指評價活動針對教學哪些方面,如學生的學習動機、思想品德,教師的教學技能、知識結構等。人員對象指評價活動針對教學中的哪些人員,如教師或學生個體、班級、年級等。
(3)分析評價目標與確定評價標准
這一步驟是教學評價設計中的關鍵環節。它解決依據什麼進行評價的問題。評價目標應盡量具體化,力求形成一個科學、合理的目標結構。一般而言,教學評價目標應以教學目標為依據。
(4)選擇評價方法與編制測量工具
這一步驟解決的是用什麼評價技術獲取評價信息的問題。評價技術,是指評價主體為完成評價任務所採用的工具以及方式方法。常用的評價方法很多,如觀察、調查、談話、標准測驗、非標准測驗等。根據評價目的和目標的需要,以及評價對象的特點,可以酌情選用不同的評價方法。
2、測驗評價的設計
教學評價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測驗法(俗稱考試)是其中最為常用的一種。下面就側重介紹運用測驗法來實施學生學業成就評價的評價設計。
(1)測驗設計的一般原理
①依據課程標准,突出教學重點;
②注重考評能力,不重復書本;
③題量、難度適當,覆蓋面廣;
④試題彼此獨立,不互相暗示;
⑤文字清楚,題型多樣,不出偏題怪題。
(2)測驗設計的一般程序
①依據考試目的確定測驗目標。在教學實踐中,測驗類型很多,其相應的目的、目標也就不同。如平時測驗,考試目的主要檢測學生是否掌握了所要求習得的新知識、新技能,測驗目標就應側重識記、理解及應用;期末測驗,主要目的是檢查學生一學期總體學習情況,測驗目標就應比平時更復雜一些,除了以上三大目標外,還要注意考核學生分析、綜合、評價、創造等能力目標。
②制定編題計劃。編題計劃包括明確測驗目標、選擇測驗材料(內容)、確定試題形式和數量、制定命題雙向細目表。命題雙向細目表包括測驗目標、測驗材料(即測驗內容)和比例三大部分。
③草擬試題。在編題計劃的指導下草擬試題。草擬的試題可以適當地超出計劃題量,一般可以超出一半,以備定題時選用。
④修訂試題。根據有關測驗編制原理對其進行定性或定量的分析,以保證測驗的質量。
⑤排列試題的順序。即將擬訂的試題按照由易到難的原則編排起來,組成一套完整的試卷。
⑥編寫試卷試題說明、評分標准、標准答案。
⑦檢核試卷。
(3)試題的基本類型及其基本命題要求
一套規范化的測驗試卷,一般都包括客觀題和主觀題。客觀題有填空題、選擇題、判斷題、匹配題、排序題、簡答題等;主觀題有論述題、分析題、評價題、寫作題等。每種題型都有相應的命題方法和要求,具體可參考有關心理測量、教育測驗和教育評價類書籍。
⑹ 教學設計包括哪些基本工作
教學設計的幾個主要環節:
1、分析教學內容
2、學習者分析(學生)
3、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4、教師分析
5、教學策略的分析
6、教學評價的設計
各環節的內容:
(1)教學目標的設計
教學目標包括教的目標,也包括學的目標。它就是通過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最後達到的一種目標。它是教學設計中十分重要的內容。在進行教學設計時,一般依據《歷史課程標准》,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去進行教學目標的設計。
(2)教學方法的設計
在中學歷史教學中,可用的方法很多。教師在備課時要對選用教學方法進行精心設計。教學方法的設計實際上就是確定教學方法的運用:什麼內容用什麼方法。選用的依據包括五個方面,具體內容參照第二講中的相關內容。
注意一個課時的教學往往不止一種方法,在設計方法時最好具體到每個子目或每個知識點上。(如洋務運動一課中,洋務派與頑固派的主張可以用辯論法,也可用圖表對比呈現觀點;洋務企業可用圖表法;洋務企業的特點可用講解法或討論法;評價可用討論法)
(3)教具的設計
歷史教具是歷史教學必要的輔助手段,包括實物類教具、圖示教具、多媒體教具等。實物教具如小黑板、某種歷史物件的模型或樣品、有利於教學的其他具體物品;圖片教具主要是一些歷史圖片、地圖;多媒體類教具就是多媒體課件及相關的設施。備課時要精心考慮可以選用的教具以輔助教學,從而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
(4)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是教學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板書設計是否科學合理,直接關繫到學生對相關內容的學習效果。怎樣進行板書設計,將在後一節講述。
(5)、教學思路設計
教學思路設計是教師對已確定的教學內容怎樣教及推進程序的一個總體思考,其中重點是教學過程的推進順序。一般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①設計教學過程中教師活動的時間和學生活動的時間。教師活動主要包括:講解、提問、教具演示、板書等;學生活動主要包括:學生讀書、回答問題(時間可靈活)、討論、練習等。對於這些活動什麼時候做、用多少時間做都要有計劃性。
②分配好教學過程各環節的時間。教學過程各環節的時間安排一般是這樣的:組織教學1分鍾、導入新課3分鍾左右、講授新課30—35分鍾、小結3—5分鍾;布置作業靈活處理。教學中應按這個時間安排進行。
③設計每個知識點的用時;
④設計好子目間的過渡。
對教學思路設計的基本要求是:使整個課堂節奏緊湊,環環相扣,成為一個有機整體。教學設計是對教學的一個總體規劃,是保證課堂教學有序、有效推進的前提。因此,在備課時要充分予以重視。
⑺ 教學設計方案應包括哪些方面的
教學設計方案來應包括哪源些方面呢?有這么幾個主要環節:1、分析教學內容2、學習者分析(學生)3、教學重點、難點分析4、教師分析5、教學策略的分析6、教學評價的設計
想要在教學設計方面更近一步的老師可以了解下繼教網舉辦的教學設計指導師培訓班,網路教學設計指導師,第一頁第一條信息。
⑻ 課堂教學設計包括哪些環節
什麼是教學設計?包括哪些主要環節?
教學設計是主要依據教學理論、學習理論和傳播理論,運用系統科學的方法,對教學目標、
教學內容
、
教學媒體
、
教學策略
、教學評價等教學
要素
和教學環節進行分析、計劃並做出具體安排的過程。其主要環節包括:學習需要分析、學習內容分析、學習者分析、學習環境分析、確定學習目標、設計教學策略、選擇教學媒體或資源和學習效果評價。
教學設計是主要依據教學理論、學習理論和傳播理論,運用系統科學的方法,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媒體、教學策略、教學評價等教學要素和教學環節進行分析、計劃並做出具體安排的過程。
主要環節包括:學習需要分析、學習內容分析、學習者分析、學習環境分析、確定學習目標、設計教學策略、選擇教學媒體或資源和學習效果評價。
教學設計方案,內容包括學習內容
特徵
分析、學習者特徵分析、任務分析、教學目標、設計思路或意圖、
教學過程
、課堂小結(含板書設計)、自主性教學評價(教學反思)、教學資源鏈接等。
1、評估
需求
確定教學目的:測量學習差距、確定完成
教學
後能夠做什麼?
2、教學內容分析:學習者學習之前的知識技能分析?
3、學習者分析:學習者個性特徵和學習環境分析?
4、編寫教學目標:具體陳述學習後能夠做什麼?
5、開發評價方案:你准備如何評價學生的學習
6、開發和選擇教學材料:你設計各種教學資源和材料為教學做准備?
7、實施與評價:實施你的設計並進行多方面的評價?
8、修改:整理反饋資料和數據,進行修改教學設計
9、總結性評價:對學習者使用效果進行最終評價
教學設計的本質是建立在理論
基礎
之上的一門應用性的教學技術,最早起源於美國。美國
教育家
杜威
最先提出應發展一門連接學習理論和教育實踐的「橋梁科學」,橋梁科學即為教學設計的原意。80年代初,由鄔美娜、
劉茂森
等人
引入我國
教育技術
領域
,但那時的教學設計只是原封不動的將教學設計從國外「拿來」,介紹給大家的觀點和
理論
也是零星的、支離破碎的,根本談不上
體系
,實踐幾乎沒有。經過這些專家20年的努力,現在教學設計在我國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論體系和個別成功的實踐應用。
但是縱觀我國教學設計的理論,我們看到的多數還是國外教學設計的印跡,由此導致教學設計的理論與我國的
教學實踐
不適應,表現為:理論反映的是西方教育觀念、學習理論、
教學模式
發展的軌跡和
成果
,提倡學生
創造性
和
科學精神
的培養,實踐是我國千百年形成的「儒家」教育觀念、學習理論指導下的教學實踐,以
應試教育
為主,強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這樣必然造成教學設計在我國形成了所謂「兩張皮」的尷尬局面。在教學設計理論的普及過程中,我們深深地體會到,教學設計的理論比較抽象、宏觀,缺乏可操作性的實際環節。既使教學專家都很難把握其實質,更別說新手了。我們可以看教學設計的一般
模型
,其中前期分析、教學策略和教學評價三個過程都只是宏觀的描述,根本未提供容易掌握的
研究方法
和操作工具,
教師
只能根據已有的教學經驗來揣摩模型所提供的教學設計過程,這樣,優秀的教學設計就成為個別
教員
的
專利
,遠遠沒有發揮教學設計的教學應用性,實現
規模效益
。認為教學目標是高於一切的,它既是教學過程的
出發點
,又是教學過程的歸宿。通過教學目標分析可以確定所需的教學內容;通過教學評價檢查教學目標的達成度,教學過程的一切圍繞教學目標的實現。
探究型學習的基本過程。
雖然因為探究的程度不同,探究
學習活動
有多種不同的表現方式,但是總的來說,探究的過程是一個
解決問題
的過程,包含了一些基本的活動要素。
確定問題
探究過程的第一步就是要確定問題,分析問題的屬性,根據問題的屬性,進而可以確定採用哪一種程度的探究活動,有沒有必要展開深入的研究,是進行完全的探究還是不完全的探究,還是以調查及資料的收集、整理和評價為主。在解決問題之前,不僅要將問題界定清楚,還需要確定問題
所處
的
情境
,也就是描述清楚
問題空間
。
形成探究思路
確定問題以後,需要在
經驗
的基礎上,形成解決問題的研究思路。
有些時候
,可以考慮與學生一起討論決定問題,這樣,問題對學生來說更是「自己的」,也更能夠將學生自己的
知識經驗
調動起來,分析問題,
收集信息
材料,形成解決的思路和策略。另外,問題的屬性不同,所採取的解決策略也有很大差別,不同的解決策略需要不同程度的探究活動。
實施探究
開展探究是整個活動的
核心
過程,探究的過程是學生根據所確定的探究思路,進行調查、
實驗
、
資料收集
、訪問、考察等各種探究活動,最終將問題予以解決,並得出探究結果的過程。所開展的活動
類型
可以是豐富多樣的,在進行學習活動設計的時候,教師可以根據問題的
性質
來探究的程度選擇相適應的活動類型。
結果展示/交流
經過一系列探究活動以後,將形成不同
形式
的探究結果,可以是
實驗報告
、訪談結果、調查報告、作品等。探究結果的展示和交流,實際上也是探究過程的一種活動方式,可以將其看作是探究過程的結束活動。
⑼ 教學設計一般主要包括 ( )等步驟.
正確答案選:「B」。
A沒有確定評價內容
C確定的就是評價內容而不是程序回
D也沒有確定評價內容
拓展資料答:
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
目的是為了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
教學設計
⑽ 教學設計的理論基礎包括哪些內容
教學設計的理論基礎包括:
1、一般系統理論。系統論提供用相同原理構建不同學科概念體系的方法,其意義在於首先它為制定計劃和解決問題提供了系統工具,其次是一般教學系統理論為教學設計提供了一種系統方法。
2、傳播理論。運用傳播理論分析教學活動,可以比較直觀地看到教學信息傳播過程的復雜性。
第一,從教學信息的傳播者(教師)和教學信息的接受者(學生)來看,至少有四個方面的因素會影響教學信息傳播的效果。一是信息傳播的技能,二是態度和情意,三是知識和認知水平,四是社會以及文化背景。
第二,從訊息本身來看也有很多因素會影響到傳播的效果。
第三,從信息傳播的渠道來看,不同的傳播媒體也會產生不同的傳播效果。在教學設計中,要盡可能地運用多種渠道和方式展示知識,有效地調動學生運用多種器官接受信息,以取得更加滿意的教學效果。
3、學習理論。教學設計就是通過選擇適當的技術、工具、方法來幫助學習者獲得知識和能力的掛牌變化,教學設計者所關心的是如何發展學習者未來的能力與與傾向。
有兩在學習理論體系對教學設計的過程和決策產生了很深遠的影響,它們就是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和認知學習理論。
概括地說,行為主義學習理論把學習看作刺激與反映之間聯結的建立或習慣的形成,而認知學派學習理論則認為學習是一種組織作用,是學習者對情境的認知、頓悟和理解,是學習者知覺的再構造或認知結構的變化。
二者雖然對學習產生的情境的理解有所不同,但它們都為教學設計的實踐提供了相應的理論基礎。
4、教學理論。教學理論是教學設計者最直接的理論來源。教學理論以教學的普遍規律為其主要的研究對象,其研究范圍包括了教學任務(目的)、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原則、教學方法、教學評價等,這都為教學設計提供最基礎、最核心的理論源泉。
教學設計特徵。
第一,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麼的問題。
第二,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教學設計以計劃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
第三,教學設計是以系統方法為指導。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
第四,教學設計是提高學習者獲得知識、技能的效率和興趣的技術過程。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於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