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閱讀理解《西溪的晴雨》 郁達夫
《西溪的睛雨》的景物特點 郁達夫在《西溪的晴雨》中,以「微雨」為背景,通過自己的路上所聞,車里所見和船中所感,展現了西溪獨特的野趣。 文章首先在微雨的背景下,營造了濕風吹冷、野草飄香的氛圍,為全文奠定了朦朧素淡的基調。參觀古墓,聞吸到的是「霉灰的陰氣」,給人以「恐怖、不安和畏縮的心意」,而靜蓮庵堂的清茶洗滌了鬼氣,這感情的跌宕之間,讓人在氤氳的氣息中感受了野趣。 作者在敘寫乘車游覽的樂趣時,先宕開一筆,說游西溪以遊船為「正宗」,乘車游覽為「俗」,接著筆鋒一轉,品談「俗益」。因為有雨,遙望則「一派空明」,斜平海上,「淡綠成陰」,而江南草長,美景集於沿山大道,更增添了微雨朦朧的意境。 乘船游賞西溪的野趣似乎更有靈性,更有情韻。寫景,則山環水繞之中,風景向你「點頭」,又「匆匆」作別;記人,則「一伸一俯」之間,與櫓聲、水波相應和,合奏為「又圓又曲的進行軟調」。至此,文人的雅興與自然的野趣達到了和諧的統一。 《西溪的晴雨》的文人雅趣 作者在《西溪的晴雨》中,記敘了賞游西溪的兩次經歷:一次在雨中,一次是晴日,而途中所見所為,無不充滿了文人的雅興,讓讀者在感受美的同時,體會到了悠然的詩情。 文章開篇以西湖「太整齊,太小巧,不夠味」為鋪墊,而應友人相約,在雨中游覽西溪,可見作者審美情趣是傾向曲折、博大和朦朧的,這正是文人的情趣。而游賞路上,天色是「陰陰漠漠的」,呼吸的是「野草花的氣息」甚或有些「霉灰的陰氣」;高坐車上,所見「一派空明」,「渺渺茫茫,青青綠綠」;乘船游覽,撇開風景,敘寫搖船少女的風姿,回顧老人祠里的靈簽,聯想竹西歌吹的閑情,自有文人的浪漫情懷。 至於記敘晴日游覽西溪的經歷,則更是用筆婉致。晴明高照,便在彈琴樓上消磨時日;秋雪庵里賞景,「原不見秋,更不見雪」;報上有「蘆花怒放」的消息,而所見卻不盡然;就連寺廟的老僧也求字相邀,龍婦也洞簫歌吹,凡此種種,作者在文章中營造濃重的詩意氛圍,讓人在品讀文人雅趣中產生美的藝術感受。
⑵ 《綠》教學設計
你要的是分析還是課文啊,我幫你找的分析,希望對你有用:)
《綠》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1. 這篇選學課文是一以寫景為主,以景抒情,展開聯想,恰當地運用描寫、抒情、議論等手法的散文,課文在描寫杭州西湖的春景時,抓住一個「綠「立意新而深,語言形象、生動,很自然地對學生進行熱愛家和教育。
2. 全文短小精湛,只有三個自段。第1自然段寫作者游西湖的總感覺,作者把西湖景色的特點概括成一個綠字,醒目地突現出來。這個綠字吸引我來到西湖邊,使我流連忘返。2、3自然段課文圍西湖的綠展開,分別寫了靈隱花港觀魚兩地綠的特點。寫靈隱的綠,綠得「蒼翠欲滴」,綠的發黑,綠的發藍;而花港觀魚的綠,則綠的鮮,綠的亮。只覺的一種蓬勃的生機跳躍,這樣的清晰的結構,這樣生動的抒情,適宜於朗讀,也適宜於列提綱背誦課文。
二、教學目標
1. 會列提綱,並按提綱背誦課文。
2. 學會本課描寫綠的詞語。
3. 初步了解課文是如何抓住特點寫景物的。
4. 感覺西湖景色美,培養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列提綱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按課文內容的先後,掃地點的轉換,抓住有關景物特點的詞語列提綱,理解描寫綠的詞語。
四、教學准備
小黑權、投影、詞語片。
五、教學時間:1課時
六、 教學過程
1. 這是一篇遠選學課文,節選自宗的散文《西湖漫筆》。節選時有改動。我們准備用一節課完成學習任務。
本文課題只有一個字「綠」。你知道課文主要寫什麼的?(板書課題,作簡短談話)。
2. 自學課文。邊讀邊學習字詞,讀通課文,作自學檢查:
(1) 掃自然段指名讀課文,注意有否加字,字音是否讀准。
(2) 檢查生字:叮(dīng)婷(tíng)宛(wàn)讀准一個前鼻音,兩個後鼻音。)
(3) 檢查是否按查字或聯繫上下文學懂了詞語。重點是:流連忘返、蒼翠、心曠神怡、婷婷、宛轉。(如有其他詞語學生不懂的,也可以討論。強調學生自己學懂。
3. 理清課文脈絡,把本文分成兩部分來學。
(1) 指名朗讀第1自然段。討論:「它」指的是什麼?(西湖的美景)西湖春天的美景那樣地使「我流連忘返。那麼,哪一個詞可以看出我流連忘返呢?從領略(了解事物的情況進而認識它的意義)一詞我們可以體會到,作者了解西湖的綠,體會到了西湖的綠,進而認識到綠的意義。本文為什麼要以綠為題(杭州西湖最大的特點,就是給人以滿目綠,一個引站千個愛西湖、愛祖國河山的讀者的心。)
(2) 說說作者是如何具體領略這個綠字的(學生輕聲自由讀2-3自然段。也可放錄音,讓學生輕輕跟讀)讀後想想,回答問題。
4、根據上面的討論,你能否給課文分段如何分?(分作兩段。第一段(1自然段):總寫作者游西湖,領略到一個綠字。第二段(2、3自然段)分別寫了靈隱、花港觀魚兩地「綠
的不同特點。表現了本文先概括後具體的寫作特點。)
5。根據單元:列提綱、背誦課文:的訓練重點,我們已經按要求學會了背誦三課文。同樣,我們也要用「列提綱的方法背誦這課文,而且要更好地背誦。
(1) 指名抓主要詞語背誦第一自然段。
(2) 學生背誦課文第三產業自然段。
① 先指出作者游靈隱看到的景物,默讀課文。
② 再劃出寫這寫這些景物「綠」的詞語,讀讀課文。(靈隱:滿目是綠,道路兩邊……蒼翠欲滴,似……也是綠的;飛來峰上,有的……有的……峰下小路……直綠到……;冷泉亭下……在一片綠色之上……)
③ 以引讀法牢記寫綠的段落,為背誦作準備
(3)學習背誦課文第3自然段。
① 自學。根據本段特點,劃出作者游花港看到哪景物?指出文中哪些地方寫了看到的事物,哪些地方寫了聯想的(師生討論。看到的:綠葉、水珠兒、想到的:鮮亮生命力。)
② 引讀法朗讀第3自然段。(老師讀看到的,學生讀聯想的)。
6、指導給課文列提綱。(提綱上有:地點、景物、有關景物特點的主要詞語。重點2-3自然段。
7、按提綱背誦課文。(主要背誦2、3自然段)背誦過程是:每人輕聲試背,同桌同學互背,指名背加評議,全體齊背。)
品味綠意 頤養性情
作者:高橋小學 孫淑琴 2004/10/20
五年級語文第十冊有一篇選學課文--《綠》。這篇文章選自著名作家宗璞的《西湖漫筆》。女作家用細膩的心思感受品味著西湖邊或濃或淡,或醇或艷的綠。這些感受她用靈動和清新的文字與大家分享著。
對於這樣性情的文字,如果用原來的那種教學模式,如請學生找找全文圍繞哪個詞來寫的,靈隱的綠與花港觀魚的綠有什麼不同等,這樣來上,無異於暴殮天物(瞎子摸象?)了。「在語言文字明亮而透徹的深處,映照著一個民族的全部歷史。它是文化的載體,它是精神的凝固。我的語文教學實踐,不僅需要語言文字的操練,而且追求情感的融合與靈性的感悟。」
怎樣讓學生能跟著作者的腳步去體味那份綠,去感受那種心情,從而在課中受到大自然美的陶冶;怎樣讓學生去品味那些靈動清新性情的文字,從而感受到語言的魅力……這是我在設計教學方案時首先考慮的問題。
新的課程標准,更注重了學生能力的培養。要真正讓學生在「動」中發揮個性,讓學生在「動」中發展素質,學會知識,就必須打破常規,闖出一條新路。在課中要培養學生學習的合作探究精神和思維的獨特性。
在這篇課文第一課時的教學中,擇一二教學環節和過程予以說明。
一、 揭題質疑 直觀感知
1、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什麼?(師梳理學生提問,歸結重點:1,怎樣來寫「綠」?2,寫了怎樣的「綠」?)
此安排目的在於激發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同時產生感知全文的意識。
2、就讓我們帶著問題一起去西湖畔,領略一個綠色的世界吧!
多媒體展示西湖綠色的景色的圖,配以江南絲竹音樂。老師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引領學生進入到一個綠色的帶著詩意的境界。
然後請學生說說感受!
這樣的感受是獨特的,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真實的感受來。
二、剛才是通過「聽」和「看」來感受「綠」的,下面我們用「讀」的方式來加深自己的感受。請大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學生自由朗讀,要求讀出聲。)
通過朗讀,請學生說出學生新的體驗。
語文教學要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和運用表達的能力。閱讀理解過程就是學生將文本內化的過程,是走進文本的過程。因此在課中必須安排學生與文本的對話。
三、走進「靈隱之綠」。
1、自學,小組交流。
師:這堂課我們先走進靈隱的綠色里。 (示課件: 走進「靈隱之綠」)
a、追尋「綠」:細細研讀第二自然段,追尋「綠」的蹤跡;
b、感悟「綠」:選取你最喜歡的詞句,感悟「綠」的韻味;
c、分享「綠」:小組交流學習心得,分享各自的獨特體驗。
2:全班交流:(出示課件「第二段課文」)
指名說說自己的體驗,「你喜歡哪句?」
邊讀邊說,隨機看圖加深感受,再指導朗讀「誰能讓我們感受這種綠色的韻味?」
「你能帶我們感受那份綠意嗎?」 「是否有不同的讀法?」 (賽讀)
評讀:「為什麼這么讀?」「他讀得怎樣?」
生評和師評結合:「你讓我們感受了綠的深濃(清涼,豐富)」「滿目是綠!」「我彷彿聽到了流水的叮咚聲。」「真是心曠神怡啊!」
3、贊「靈隱之綠」:
讓我們再一次和著音樂,溶入這滿目的綠色里。(配樂齊讀全文)
靈隱的綠已經溢滿了我們的心,面對這樣的美景,你想用什麼話來贊贊它呢?
文本是主體感悟的語言材料,對文本語言的感悟首先要由讀來完成。讀是理解、感悟的前提,也是最基本最經常的訓練。深刻的感悟是建立在深入閱讀、積極思考的基礎之上的。對文本讀得越多,想得越深,自然感悟就越豐富。在流淌著個性的語文生活中,學生帶著個性化的體驗,充滿了審美的愉悅,多角度地詮釋了文本的內含。「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語文課程標准》)只有對話,才是真正的引導;只有對話,才能走進心靈;只有對話,才能彼此接納;只有對話,才能相互造就。在這堂課中,我讓學生親近文本,與文本碰撞;親近作者,與作者交流,讓學生與文本與作者進行了「零距離」的心靈對話。用心靈去傾聽心靈,達到心靈相通,情感共鳴,形成獨特的閱讀體驗。讓學生的「個性」在語文課堂中盡情地流淌。
四、尋 「身邊之綠」:
師:同學們,綠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綠,而是缺少發現。一起來看幾張圖片,你熟悉這些綠色嗎?
(課件示:圖片展 「家鄉之綠」) (邊出示,邊試著說說,這是哪裡的「綠」?)
師:課外,請大家去尋找一份讓你感動的綠色,小到一片樹葉,大到一片樹林,用你的筆將它收藏起來,讓我們時時享受綠色之美。 (課件示:尋找一份讓你感動的綠,用你的筆將它收藏起來)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說到底,語文實踐就是引導學生生動地感悟語言、積累語言和運用語言,把文章感悟與人生感悟有機地結合起來,去生發創造新思路、新問題和新價值。
在課堂上允許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努力實現「思想與思想的碰撞、情感與情感的交融、心靈與心靈的接納」。只有讓學生們「悟」得其神,「練」得其法,學生的個性與智慧才能得到盡情展現,課堂才真正成了師生智慧飛揚的天地,成了師生共同創造的舞台
⑶ 《雨》的原文 作者 郁達夫
雨 郁達夫 周作人先生名其書齋曰「苦雨」,恰正與東坡的喜雨亭名相反。其實,北方的雨,卻都可喜,因其難得之故。象今年那麼大的水災,也並不是雨多的必然結果;我們應該責備治河的人,不事先預防,只曉得糊塗搪塞,虛糜國帑,一旦有事,就互相推諉,但救目前。人生萬事,總得有個變換,方覺有趣;生之於死,喜之於悲,都是如此,推及天時,又何嘗不然?無雨哪能見晴之可愛,沒有夜也將看不出晝之光明。
我生長江南,按理是應該不喜歡雨的;但春日暝蒙,花枝枯竭的時候,得幾點微雨,又是一位多麼可愛的事情!「小樓一夜聽春雨」,「杏花春雨江南」,「天街細雨潤如酥」,從前的詩人,早就先我說過了。夏天的雨,可以殺暑,可以潤禾,它的價值的大,更可以不必再說。而秋雨的霏微凄冷,又是別一種境地,昔人所謂「雨到深秋易作霖,蕭蕭難會此時心」的詩句,就在說秋雨的耐人尋味。至於秋女士的「秋雨秋風愁煞人」的一聲長嘆,乃別有懷抱者的托辭,人自愁耳,何關雨事。三冬的寒雨,愛的人恐怕不多。但「江關雁聲來渺渺,燈昏宮漏聽沉沉」的妙處,若非身歷其境者決領悟不到。記得曾賓谷曾以《詩品》中語名詩,叫作《賞雨茅屋齋詩集》。他的詩境如何,我不曉得,但「賞雨茅屋」這四個字,真是多麼的有趣!尤其是到了冬初秋晚,正當「蒼山寒氣深,高林霜葉稀」的時節。
原載一九三五年十月二十七日《立報·言林》
⑷ 求郁達夫《故都的秋》教案的祥稿
教學目標 :理解本文「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一體」的藝術手法,學會從景物描寫中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以情選景;在景物的細致描寫中滲透作者的主觀感情。
教學難點 :作者主觀感情與客觀景物的融合(移情作用)。
教學步驟 :
一課時
一、 導入 :
同學們,今天我們要一起來欣賞一篇非常優美的散文。在進入對這篇文章的學習前,讓我們先來看一幅畫,這是我根據大家學過的一篇課文中描寫的景象所畫的:
畫面一
打出《天凈沙 秋思》(一起背誦)
思考:這首詞表達了作者一種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你是怎麼體會到這種感情的?
明確:大家理解得非常好!天涯淪落,秋日思歸,情與景在這首詞里得到了完美的結合。的確,讀一首詩 看一幅畫,總之,欣賞藝術,常常是通過眼前的有限的形象去捕捉和領會到某種更深遠的東西,而獲得美的享受。這種更深遠的東西 ,就是我們常常所說的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對於寫景抒情散文來說,作家筆下絕沒有單純的風景,往往是情寄寓於景中, 「一切景語皆情語」,我們閱讀這類散文的時候,要從具體的形象入手,抓住景物的特點,把握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
打出思維模式一
這是大家初中掌握的方法,高中閱讀對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們深入其中的對景物進行細致的揣摩和體會,從而更好的理解與把握作者的感情。今天,我們就要在學習這篇課文基礎上掌握這種閱讀方法。
二、 了解感知
1. 美學家說:一片自然風景就是一個心靈的世界。那麼,我們就從《故都的秋》景走入郁達夫的心靈世界,看作者又通過寫什麼樣的景物去抒發自己怎樣的深情?
好。現在先了解本課的學習目標。
打出學習目標:理解本文「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一體」的藝術手法,學會分析借景抒情散文的閱讀方法。
秋是文章景物的主要內容,北平故都,已是歷史上繁華的過眼煙雲。題目中就含有一種深深的「眷戀」。初讀完此篇課文,彷彿看到一個青布長衫的旅人,在凄風苦雨間彷徨嘆息思索。一個舊都的秋景,為何會引起作者如此的眷戀?秋聲秋色中蘊涵了什麼樣的深情?我們先來整體感知故都的秋景。下面,請大家看到課文,聽我對課文主體部分(3-11)的朗誦。一起神往故都,觀其色,聞其聲,品一品故都的秋味。 (播放配樂朗誦。)
2、初步感知課文內容,思考下面兩個問題:
1)作者眼中的秋景具有哪些特色呢?找出文章的文眼。
2)作者在文中描寫了幾幅故都秋天的畫面?
明確:1)「北國的秋,卻特別的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清」「靜」「悲涼」是故都的秋的特點。這是課文的主線或文眼。對課文文眼或主線的把握有利於我們對課文的深入理解。如:《荷塘月色》中「這幾天心裡頗有點不寧靜」《綠》中的「驚詫於梅雨潭的綠了」。
2)描寫了五幅畫面:小院清晨 落蕊 秋蟬嘶叫 閑話秋涼 秋果奇景
三、理解分析:
清靜悲涼不是空穴來風,它來自作者對故都秋景的客觀感受上。作者是怎樣細致入微的刻畫描寫這幾幅秋景的呢?什麼樣的景物,會使我們讀者感到這樣的壓抑,感到這樣的凄清和孤獨。
思考:1)在五幅畫面中,作者是從那些方面來寫秋的?
明確:作者從秋聲和秋色兩方面(角度)來細致入微的展開描寫。
2)為什麼作者要從聲色的角度來刻畫秋景?
明確:聲色的角度能很好的表現出故都的秋的特點。使讀者如聞其聲,如見其景,如
入其境。
3)描寫了那些秋聲和秋色?特別注意那些間接描寫的地方。(分組找,討論)
①明確:色: 碧空 藍朵 黃中帶白 青布 淡綠微黃
提問:A、秋色的特點是什麼?(顏色的格調)
明確:冷色調。用青藍色 ,暗灰色,灰白色調繪出一幅冷色的畫面 。
B、落槐為何也是秋色呢?
明確:它的花白里透黃,突出了秋天的特點,與文中描寫的其他顏色格調一致。
C、如果你是一個孤獨的旅行者,目之所見都是這樣的色彩與景物,你心裡會產生怎樣的感受?
明確:冷清。凄清如許。觀秋色,故都的秋色好冷清喲!透人肌骨。
②明確:聲:帚聲 衰弱的蟬聲 風雨聲 人聲
A、如果說,秋色的描寫是「清」;那麼,秋聲呢?用一個字概括。
明確:靜。處處透著寂靜與落寞。
B、寫了秋聲,為什麼我們還說它靜呢?
明確:反襯。在秋天的故都,在那無際的碧天下,連小蟲 掃帚這樣的細微的聲音都能聽得清清楚楚,不正反襯出故都的寂靜嗎?「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藝術家們往往用這種以靜襯動的藝術辨證法來取得更強的表達效果。我們在課文《荷塘月色》中已經接觸過這種用法,用蛙鳴來襯托月下荷塘的幽靜。
C、舉一個例來說一說:
如看到掃帚的絲紋,為何也讓我們彷彿聽到了那細微的聲音?精細的絲紋,灰土上一條條的痕跡。我們彷彿看到了掃街的在樹影下清閑的揮動著掃帚,聽到了灰土與落葉發出的沙沙的輕微的聲音。這不正折射出故都秋景的寂寞與衰敗嗎?
D、在看到冷清的色彩後,又聽到這微漠的聲響,作者又會有怎樣的感覺?
明確:更加孤獨,凄冷。息列索落的秋風秋雨之日,伴著衰弱的蟬聲的天籟,和著鴿哨的鳴叫,遠處傳來荒野的鍾聲,作者連細微的掃帚聲也彷彿聽得真真切切。「這次第,怎一個『靜』字了得!」
四、揣摩體味
1、秋聲寂寞,秋色冷清,作者在這樣的清靜的秋聲秋色里會品味到一種什麼樣的秋味呢?我們大家已經抓住秋景的特點對景物進行了分析,現在讓我們大家一起進入作者所創造的意境中去體味,去揣摩,去感悟!
意境是什麼呢?意境是內在的情趣與外在景物的融合。包括兩方面的因素,一是境,即眼前之景;二是意,即心中之情;情景相生。景物本來是沒有感情的,作者帶著某種特定的感情來看景物,那麼景物就染上了作者的感情。感情的不同則對於同一景物的觀感也不相同。這就是我們美學上常說的「移情作用」。
下面,我們就深入作品中的意境,觀景而察情。看到第三段,請全體女同學誦讀,這是故都秋天的清晨,大家隨著他的聲音到街道上遛一遛吧!
大家在聽的時候找一找,看客觀的景(境)中的構成要素有那些? 客觀的景是什麼樣的呢?畫面上——
一椽破屋
天色碧綠,馴鴿飛聲 景物透著破敗(扣故都)
(在)破壁腰中 景物顯得落寞(扣秋)
牽牛化的藍朵
疏疏落落的尖細
且長的秋草(荒草碧連天)
畫面中的人——
早晨起來無事可做 日光能細數嗎?(神態 動作) 清閑
靜對著藍朵幹嘛?(神態) 寂寞
主觀的情是——悲涼
「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作者筆下渲染的秋是冷清的,又是寂靜的,更是美麗的,美好的事物在秋天裡凋零,作者將自己對美好事物在秋天裡的無情易逝的同情與悲哀深深的藏在這簡淡的文字中。讓我們從悲涼中讀到了眼淚,從眼淚中又讀到了美麗。體會到了一種刻骨銘心的悲涼。(板書「以景顯情」)
我們說:一切景語皆情語,景由情生。「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林黛玉在悲傷的淚眼中才會看到那紛飛的落蕊。那麼作者為什麼會把秋景看得如此的「清 靜 與悲涼」?
主觀上,作者當時因白色恐怖而抑鬱苦悶 逃避現實。因而,作者用這種感情來看外界時,看到的就只能是冷清的秋色,聽到的也只能是寂寞的秋聲。那麼,大家也就不難理解作者為何不寫香山的紅葉,為何不寫頤和園的遊人如織。(板書:「以情馭景」)
五、講解全篇(非教學重點)
課文的主體部分已經學習完了,學習目標已經達到。最後,問大家兩個問題 。
1)作者既是描寫故都之秋,為何還要寫南國之秋?是否閑筆?
明確:全文既直接描寫故都的秋景,又通過寫南國之秋來間接寫故都之秋。 直接寫從故都的秋景的聲 色著手,抓住特點,突出了故都秋景的「清 靜 悲涼」,間接寫通過二者的對比,也反襯出故都秋景的特點。
2)用三個字來概括南國之秋的特點?
明確:「慢」「潤」「淡」
作者的感覺是「只能感到一點點清涼」「總看不飽,嘗不透,賞玩不到十足」為什麼呢?
秋景看不飽,秋味嘗不透,秋意賞玩不到十足。在南方的秋景中作者難以沉醉其中,那濕潤的空氣,那熙攘的人群難以觸發作者對秋的人生況味,只能使郁達夫更深深的思念北國之秋。
四、回顧認知過程
怎樣達到的認知過程?
掌握分析這類文章的思維程序:
一、了解文章寫的景物對象,感知景物對象的整體。
二、分析文章怎樣寫的這些景物對象?景物的特點是什麼?
三、透過字面,揣摩體會,情景相連,挖掘作者寓於景物對象中的深情。
五、遷移訓練
情景相生。在對景物的描寫中,有時往往一字著色,一字著情。如我們的「春風又綠江南岸」「紅杏枝頭春意鬧」。
1. 選詞填空
靜夜四無鄰,荒居舊業貧。雨中( )葉樹,燈下白頭人。(《喜外弟盧綸見寄 》司空曙)
綠 紅 黃 殘
明確:黃。既抓住了景物的特點,又流露了作者的心境,並且符合對偶。
2. 理解《沁園春 長沙》的上半闕,從景物的描寫中,把握景物的特點,領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竟自由。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明確:景物,充滿生機,生氣勃勃。人物,寬闊的心胸,昂揚的精神面貌。
板書設計
以 情 馭 景
畫面 清晨小院 槐樹落蕊 秋蟬嘶叫 閑話秋涼 秋果
秋色 碧空 白中帶黃 藍朵 青布 淡綠微黃 清
秋味 悲涼
秋聲 鴿聲 帚聲 蟬聲衰弱 風雨聲人聲 靜
以 景 顯 情
⑸ 中國人失掉自信了嗎 名師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是魯迅的一篇雜文,是為批駁在九一八事變三周年之際,有些人散布對抗戰前 途悲觀論調,鼓舞民族自信心而寫的。文章抓住敵論據不能證明敵論點這個「突破口」,通過正面立論和間接反駁相結合的手法駁斥了悲觀論調。結構嚴謹,層層遞進,反駁強勁有力。語言潑辣、犀利、有力,諷刺意味強,感情色彩濃。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積累詞語:讀准字音,記清字形,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
2.結合本文的寫作背景, 理解重要語句的深層含意。
3.了解駁論文的有關知識。
能力目標
1.理清文章的思路,體會本文直接反駁和間接反駁相結合的特點。
2.揣摩品味語句,體會潑辣、犀利、有力,諷刺意味強,感情色彩濃的語言特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魯迅先生的憂患意識和愛國精神,弘揚愛國主義 精神,增強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教學重、難點
重點
1.體會直接反駁和間接反駁相結合的駁論方法。
2.理解重點語句的深意。
突破方法:通過擬列提綱,理解文中「中國人」的所指范疇,繼而深入探究直接反駁和間接反駁相結合的駁論過程;通過「潛心涵泳,細品深味」這一環節,精心設計問題引導學生理解重點語句的深意。
難點
1.體會魯迅雜文的語言魅力。
2.學習魯迅先生的愛國精神,增強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突破方法:通過反復 閱讀、自主質疑、拓展閱讀,深入體 會本文的語言魅力;通過語文活動「鮮花敬獻民族魂」,學習魯迅先生的愛國精神,增強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教學方法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通過評價魯迅名言或學過的魯迅作品創 設情境,營造與文章內容相吻合的氛圍,激發學習本文的興趣。
2.巧設問題,對話討論。通過問題設計巧妙引導學生對話,促使學生積極地參與思考討論,理清思路,研討本文的論證特色,體會本文的語言風格。
3.語文活動。根據所學內容,設計「 鮮花敬獻民族魂」,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引領學生學習魯迅先生的愛國精神,激發學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鍛煉學生用事實表達,避免空談。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設計(一)
回憶初中學習過的魯迅的文章。我們在先生的散文里體會先生對童年自由的嚮往,對長媽媽、藤野先生的深深懷念,在本冊第三單元里我們剛剛領略了先生小說的無窮魅力,今天我們走進先生的雜文世界,一起學習《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一文。
設計(二)
毛澤東曾評價魯迅:「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這是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最寶貴的性格。魯迅是在文化戰線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數,向著敵人沖鋒陷陣的最正確、最勇敢、最堅決、最忠誠、最熱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
雜文最能體現「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今天我們一起學習魯迅的一篇精彩雜文。
二、本文的寫作背景
幻燈片出示: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寫於1934年9月25日。當時,日本帝國主義的鐵蹄在踐踏了東北三省之後,又向關內步步進逼,亡國滅種的威脅迫在眉睫,悲觀失望的情緒主宰了一部分人的頭腦。1934年8月27日《大公報》社評《孔子誕辰紀念》哀嘆:「民族的自尊心與自信力,既已盪然無存,不待外侮之來,國家固早已瀕於精神幻滅之域。」針對這種論調,魯迅在他53歲壽辰時,寫下了這篇著名的雜文。
三、默讀課文,整體感知
1.補充議論文知識。
多媒體出示:議論文從論證方式看,一般可分為立論和駁論兩種。立論,是就一定的事件或問題,提出並闡明自己的見解或主張。駁論,是就一定的事件或問題發表議論,批駁片面的、錯誤的,甚至反動的見解或主張。一般說來,批駁對方的論點主要有三種方式:一是直接批駁對方的論點,二是駁論據,三是駁論證。
2.默讀課文,初步理清思路。
教師引導學生默讀課文, 圈點批註。
(1)字詞積累。
A.讀准下面加點字的注音。
慨嘆(kǎi)玄虛(xuán)脊樑(jǐ)前仆後繼(pū)省悟(xǐng)
倘若(tǎng)誣蔑(wū miè)搽(chá)誆騙(kuāng)
B.理解重點詞語的含義。
玄虛:用使人迷惑的形式來掩蓋真相的欺騙手段。
麻醉:文中比喻用某種手段使人認識模糊、意志消沉。
捨身:原指佛教徒犧牲肉體表示虔誠 ,後來泛指為祖國或為他人而犧牲自己。
省悟:在認識上由模糊而清楚,由錯誤而正確。
為民請命:替人民請求保全生命或解除痛苦。
誆騙:說謊話騙人。誆,哄騙。
(2)交流反饋。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對方的錯誤觀點是什麼?作者正面提出的觀點是什麼?作者提出觀點的依據是什麼?
學生研討,教師點撥明確:對方的錯誤觀點是「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因為信「地」、信「物」、信「國聯」,從來就沒有相信過自己,而現在的求神拜佛,則是在自欺了。作者正面提出的觀點是中國「有並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在」,因為有過去和現在的事實為證。
四、自讀課文,擬列提綱
課文結構嚴謹,層次清楚。重讀本文,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根據過渡句子 、段落,迅速篩選信息,分清論點和論據,弄清段落關系,理清文章的思路。引導學生用列提綱的方法,把握課文的層次結構和思想內容。
討論交流,明確如下:
文章層次清楚,重點突出。段與段之間銜接緊密,過渡自然。例如,第3段開頭「如果單據這一點現象而論」這一句上承第1 、2 段對方的論據和論點,然後進行批駁。又如,在直接反駁部分與間接反駁部分之間,安排第6段過渡:「然而,在這籠罩之下,我們有並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在。」從而轉向正面歌頌,作間接反駁。
從文章結構可以理清作者思路。文章第1段擺出對方論據,第2段緊接著擺出對方論點。第3至5段,作者承認所擺出的論據是事實,是「真」的,但推不出「中國人失掉自信力」的結論,不能證明論點。他們早已失掉自信力,只是曾經有過「他信力」,現在發展著「自欺力」,因此叫嚷「中國人失掉自信力」,是為了掩蓋自己悲觀失望、喪失信心的心態。這是直接批駁。接著,作者在第6至8段,另立一個與對方論點對立的論點:有並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在。第6段承上啟下,正面立論,第7至8段歌頌富於自信力的「中國的脊樑」,從而駁倒對方。這是間接批駁。第9段是結論,照應題目,對題目提出的問題作出回答。
五、探究本文的駁論特點
引導學生明確文中有關「中國人」的含義,弄清作者批駁論證的高超技術和敏銳的思維,領略魯迅雜文的論證精妙。
1.辨析文中「中國人」的含義,談談「狀元宰相」「地底下」指的是什麼。
結合課後第二題的設計。明確這些「中國人」的范疇,才能真正明白作者的論證過程。
討論交流,明確:「中國人」的含義依次是:指極少數頑固分子以外的中國人民;指廣大人民;指國民黨反動統治者及其御用文人;指所有的中國人;指國民黨反動統治者及其御用文人。「狀元宰相」指當時國民黨反動政客及其御用文人。「地底下」指當時還處於地下斗爭狀態的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革命力量。
2.本文的駁論特點。
問題設計:作者承認對方的論據確是事實嗎?如果是,那又是怎樣批駁對方的?
引導學生領略本文論證的主要特點是:用駁論證的方法直接批駁,又用正面立論的方法間接批駁,從而徹底駁倒對方謬論。
點撥交流,明確:
作者承認所擺出的論據是事實,是「真」的,但推不出「中國人失掉自信力」的結論。只能得出:信「地」、信「物」、信「國聯」,這分明是「他信力」,而不是「自信力」。用論敵的論據為論據來反駁論敵的論點的方法,使文章有一種無可辯駁的力量。作者接著論述「玄虛之至」的求神拜佛,只能說明「中國人現在是在發 展著『自欺力』」。層層遞進,推理嚴密,證明論敵的論證不合邏輯。這樣通過駁論證直接駁斥了對方論點。
接著,作者在駁倒了論敵的論點後,指出「自欺」並非現在的新東西,於今更加濃烈明顯,然而「我們有並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在」,正面提出自己的觀點,然後回顧歷史,關注現實,對這一觀點進行了有力的論證。這 個論點與對方論點是針鋒相對的。證明了這個論點的正確性,等於宣告對方論點不能成立。這是間接駁斥了對方論點。
直接批駁和間接批駁相結合,批駁就全面深刻,巧妙有力。
第2課時
一、揣摩精彩語言,品味作者深意
本文語言保持了魯迅雜文的一貫風格:潑辣、犀利、有力,諷刺意味強,感情色彩濃。可以引導學生舉出一些典型語句加以品味、分析。
1.潛心涵泳,細品深味。
這篇文章的語言尖銳犀利,富於戰斗性,帶有嘲諷意味。
問題設計:找出你有感觸的詞語、句子,先朗讀品味,然後全班交流。
引導交流,點撥品析,舉例:在文章開 頭,「總自誇著『地大物博』」「只希望著國聯」「一味求神拜佛,懷古傷今了」,充滿著嘲諷意味。「總」,一副自我炫耀、夜郎自大的樣子;「只」,一副仰人鼻息、抓救命稻 草的 形象;「一味」,沉迷於其中不能自拔、頑固不化的樣子。這些尖銳潑辣的 語言,漫畫式地畫出了悲觀論者的臉譜,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
2.巧妙修辭,增強說理。
引導學生領略作者高超的語言藝術。探究交流明確:本文巧妙地運用了比喻、排比、反問、仿擬等修辭方法,大大增強了語言的說服力和感染力。
教師明確:仿擬。仿照「自信力」,造出「他信力」「自欺力」,顯出了高超的語言藝術。僅僅改動一個字,就將 反動當局仰人鼻息、自欺欺人的形象 刻畫得入木三分,令人難忘。
3. 文中 加點的文字被國民黨書報檢查機關刪掉,這說明了什麼?
引導學生思考魯迅先生語言批駁的針對性。
明確:「求神拜佛」恐怕是國民黨在山窮水盡時自欺和欺人的最後一招。魯迅一針見血地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和嚴重後果,這自然觸到了國民黨的痛處,所以被刪去。從加點文字也可以看到魯迅的境況,但魯迅卻不憚於在槍林彈雨中為民奔走呼號,其無私無畏的精神令人敬佩。
二、鮮花敬獻民族魂,激發民族自信心
引領學生感受魯迅的愛國精神,激發學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多媒體出示資料:
沈鈞儒在魯迅葬禮上說:「高爾基前幾個月死了,死後由蘇聯政府替他國葬。現在,像魯迅這樣偉大的作家,我們人民群眾一致要求國葬,但政府不管。今天我們人民自己來葬,到的都是民眾自己。這個,我想魯迅先生一定很願意!」
魯迅 先生葬禮的綢幛上:「民族魂」三個字。
郁達夫先生在《懷魯迅》一文中說:「沒有偉大的人物 出現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憐的生物之群;有了 偉大的人物,而不知擁護,愛戴,崇 仰的國家,是沒有希望的奴隸之邦。」
語文活動設計:請同學們選一種鮮花(菊花、荷花等)獻給「民族魂」魯迅,並說明理由,同時用今天中國日益繁榮強大的事實告訴先生:中華兒女越來越自信。
學生自由表達對魯迅先生的敬意,引導學生認識運用今天中國發展的事實,增補本文的論證,從現實意義上增強民族自信心、自豪感。鍛煉學生用事實表達,避免空談。
三、布置作業
拓展閱讀,鞏固提高。印發魯迅的《「友邦驚詫」論》。《「友邦驚詫」論》是魯迅在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寫的一篇精銳的時事短評。該文寫作背景和《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相近,也是精彩的駁論文。讓學生自主思考魯迅雜文的論證藝術和語言藝術。
板書設計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
魯迅
樹立靶子:對方論據:信「地」;信「物」;信「國聯」;一味求神拜佛
對方論點: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
直接反駁:失掉的是「他信力」;發展著「自欺力」
間接反駁:論點:有並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在
論據:從古至今滿懷自信的「中國脊樑」
直接批駁和間接批駁相結合,批駁就全面深刻,巧妙有力
教學反思
1.設計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語文學習規律的教學環節。課堂教學圍繞「學習巧妙的駁論技巧,感悟語 言特色,品析重點語句深意」這一中心任務,從讀、感悟開始,到自主探究本文直接反駁和間接反駁相結合的論證特點,進而「潛心涵泳,細品深味」,通過精心設計問題引導學生理解重點語句的深意,體會魯迅雜文的語言特色。
2.巧妙地設計問題情境。通過問題設計巧妙引導學生「潛心涵泳,細品深味」,促使學生積極地參與思考討論,體會魯迅雜文的語言風格,理解重點語句的深意。
資料鏈接
《且介亭雜文》名字的由來
《且介亭雜文》共分三集,是魯迅後期雜文的重要組成部分,內容廣泛,思想成熟,科學性、戰斗性都很強。寫作這些雜文時,魯迅住在上海四川北路山陰路亭子間。這地方是當時帝國主義越出租界范圍用以修築馬路的區域,叫做「半租界」。於是魯迅就取「租」字的右半邊而成「且」,取「界」字的下半部而成「介」,再與「亭子間」的「 亭」字,合成「且介亭」這個名稱,意即「半租界的亭子間」。這不僅點明了這些文章的寫作時間和地點,也暗示出寫作這類文章時的社會環境。
⑹ 點評郁達夫的雨
故都的秋
郁達夫
秋天,無論在什麼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我的不遠千里,要從杭州趕上青島,更要從青島趕上北平來的理由,也不過想飽嘗一嘗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當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氣來得潤,天的顏色顯得淡,並且又時常多雨而少風;一個人夾在蘇州上海杭州,或廈門香港廣州的市民中間,渾渾沌沌地過去,只能感到一點點清涼,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與姿態,總看不飽,嘗不透,賞玩不到十足。秋並不是名花,也並不是美酒,那一種半開,半醉的狀態,在領略秋的過程上,是不合適的。
不逢北國之秋,已將近十餘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總要想起陶然亭的蘆花,釣魚台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鍾聲。在北平即使不出門去罷,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來住著,早晨起來,泡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從槐樹葉底,朝東細數著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靜對著像喇叭似的牽牛花(朝榮)的藍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夠感覺到十分的秋意。說到了牽牛花,我以為以藍色或白色者為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色最下。最好,還要在牽牛花底,長著幾根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秋草,使作陪襯。
北國的槐樹,也是一種能使人聯想起秋來的點綴。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後,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看起來既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閑,潛意識下並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古人所說的梧桐一葉而天下知秋的遙想,大約也就在這些深沉的地方。
秋蟬的衰弱的殘聲,更是北國的特產;因為北平處處全長著樹,屋子又低,所以無論在什麼地方,都聽得見它們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聽得到的。這秋蟬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樣,簡直像是家家戶戶都養在家裡的家蟲。
還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樣。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來一陣涼風,使息索索落地下起雨來了。一層雨過,雲漸漸地卷向了西去,天又青了,太陽又露出臉來了;著著很厚的青布單衣或夾襖的都市閑人,咬著煙管,在雨後的斜橋影里,上橋頭樹底下去一立,遇見熟人,便會用了緩慢悠閑的聲調,微嘆著互答著地說:
「唉,天可真涼了——」(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長。)
「可不是么?一層秋雨一層涼了!」
北方人念陣字,總老像是層字,平平仄仄起來,這念錯的歧韻,倒來得正好。
北方的果樹,到秋來,也是一種奇景。第一是棗子樹;屋角,牆頭,茅房邊上,灶房門口,它都會一株株地長大起來。像橄欖又像鴿蛋似的這棗子顆兒,在正是秋的全盛時期;等棗樹葉落,棗子紅完,西北風就要起來了,北方便是塵沙灰土的世界,只有這棗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國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沒有Golden days。
有些批評家說,中國的文人學士,尤其是詩人,都帶著很濃厚的頹廢色彩,所以中國的詩文里,頌贊秋的文字特別的多。但外國的詩人,又何嘗不然?我雖則外國詩文念得不多,也不想開出賬來,做一篇秋的詩歌散文鈔,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詩人集子,或各國的詩文的Anthology來,總能夠看到許多關於秋的歌頌與悲啼。各著名的大詩人的長篇田園詩或四季詩里,也總以關於秋的部分,寫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足見有感覺的動物,有情趣的人類,對於秋,總是一樣地能特別引起深沉,幽遠,嚴厲,蕭索的感觸來的。不單是詩人,就是被關閉在牢獄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會感到一種不能自已的深情;秋之於人,何嘗有國別,更何嘗有人種階級的區別呢?不過在中國,文字里有一個「秋士」的成語,讀本里又有著很普遍的歐陽子的秋聲與蘇東坡的《赤壁賦》等,就覺得中國的文人,與秋的關系特別深了。可是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國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南國之秋,當然是也有它的特異的地方的,比如甘四橋的明月,錢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涼霧,荔枝灣的殘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濃,回味不永。比起北國的秋來,正像是黃灑之與白乾,稀飯之與饃饃,鱸魚之與大蟹,黃犬之與駱駝。
秋天,這北國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話,我願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
一九三四年八月,在北平
郁達夫的《故都的秋》是一篇形神兼備、情景交融的好散文。「文章將自然界的『客觀色彩』——故都的秋色,與作家內心的『主觀色彩』——個人的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全文緊扣『清』、『靜』、『悲涼』落筆,以情馭景,以景顯情,信手寫來,渾然一體」,「通過對北平秋色的描繪,贊美了故都的自然風物,抒發了嚮往、眷戀故都的秋的真情,流露了深遠的憂思和孤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