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視頻設計 > 教學系統設計定義

教學系統設計定義

發布時間:2021-01-30 11:51:25

❶ 什麼叫教學系統設計教學設計方案內容包括哪些

問題一: 答:教學設計是教學系統設計的簡稱,是以傳播理論、學習理論和教學理論為基礎,運用系統論觀點和方法,分析教學中的問題和需求從而找出最佳解決方案的一種理論和方法。其主要環節包括:學習需要分析、學習內容分析、學習者分析、學習環境分析、確定學習目標、設計教學策略、選擇教學媒體或資源和學習效果評價。
教學設計方案,內容包括學習內容特徵分析、學習者特徵分析、任務分析、教學目標、設計思路或意圖、教學過程、課堂小結(含板書設計)、自主性教學評價(教學反思)、教學資源鏈接等。 問題二:請簡述你對教案的理解,教案編寫包括哪些內容? 答:我個人認為,教案體現了老師對課程標準的理解,對課本內容的理解,展現了老師在對本課講授時的思想以及講授完後老師本人對本課的認識和學生課後的反應。寫教案的具體內容包括以下十項:
一.課題(說明本課名稱)
二.教學目的(或稱教學要求,或稱教學目標,說明本課所要完成的教學任務)
三.課型(說明屬新授課,還是復習課)
四.課時(說明屬第幾課時)
五.教學重點(說明本課所必須解決的關鍵性問題)
六.教學難點(說明本課的學習時易產生困難和障礙的知識點)
七.教學過程(或稱課堂結構,說明教學進行的內容、方法步驟)
九.板書設計(說明上課時准備寫在黑板上的內容)
十.教具(或稱教具准備,說明輔助教學手段使用的工具)

❷ 作業:什麼叫教學系統設計教學設計方案內容包括哪些麻煩告訴我

1、什麼叫教學系統設計?教學設計方案內容包括哪些?答:所謂教學設計,也稱教學系統設計 ,是以傳播論、學習理論和教學理論為基礎,運用系統論的觀點和方法,分析教學中的問題和需求,從而找出最佳解決方案的一種理論和方法。是將學和教的原理轉化成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方案的系統化過程,是一種教學問題求解,側重與問題求解中方案的尋找和決策的過程。教學設計是為了實現一定的教學目標,依據課程內容主題、學生特徵和環境條件,運用教與學的原理,為學生策劃學習資源和學習活動的過程,即教學設計是在現代教育理論指導下,為了促進學生學習和發展而設計的解決教與學問題的一套系統化程序。
答:(1)我從以下幾方面談談我對教案的理解:
①首先,所謂的教案也稱課時計劃,即教師經過備課,以課時為單位設計的具體教學方案。教案是上課的重要依據,通常包括班級、學科、課題、上課時間、課的類型、教學方法、教學目的、教學內容、課的進程和時間分配等。有的教案還列有教具和現代化教學手段 ( 如電影、投影、錄像、錄音等 ) 的使用、作業題、板書設計和課後自我分析等項目。由於學科和教材的性質、教學目的和課的類型不同,教案並非一定要有固定的形式。
②其次,教案的編寫要依據教學大綱和教科書,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精心設計,一般要符合以下要求 : 明確地制訂教學目的,具體規定傳授基礎知識、培養基本技能、發展能力以及思想教育的任務,合理地組織教材,突出重點,解決難點,便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面向大多數學生,同時注意培養優秀生和提高後進生,使全體學生都得到發展。原定教案,在上課進程中可根據具體情況作適當的必要的調整,課後隨時記錄教學效果,進行簡要的自我分析,有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③再次,教案編寫應做到有詳有略,這樣既可以減輕教師負擔,又可以突出教學重點,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現在的教案一般包括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小結、作業和板書設計、課後反思等內容, 1. 教學中最值得探究的地方應該詳寫 2. 教學中最具個性化的內容應該詳寫3. 教學的具體步驟和細節可以略寫。教案的形式不拘一格,內容可詳略不一。有經驗的教師可寫簡案,新教師要求寫詳案。
④最後,要正確認識教案對我們教師的重要作用。教案的主要作用是為教學服務。教案撰寫,能促進教師對教學進行理性思考和宏觀把握,使教師明確教學方法,把握教學過程,合理運用教學資源和手段進行有效教學,避免教學的隨意性,從而有效提高課堂效率。同時教案還具有促進教師成長和教學改進的功能,是教學改進、教師成長的記錄袋。此外,教案還具有教學管理的附加功能。
(2)教案編寫包括的內容要從教學目的、任務著眼,從教學的特點出發。要以教學大綱和教材為依據,做到目的明確,要求適當。同時要處理好教與學的關系,做到教書育人,並且要注意學科特點,加強實踐性教學。教案設計的教學環節完整,結構合理,思路清晰,繁簡得當,時間分配合理,這樣的教案才能對課堂教學活動起到指導作用。 教師必須在認真學習教學大綱、鑽研教材、了解學生、分析教法的基礎上,根據授課計劃,對各種教學形式編寫出教案。教案以一次課為單元編寫,與教學進度計劃相符。多媒體課件形式的教案也可以一章為單元編寫。一般說來,教案編寫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
( 1 )教案封面 :教案封面的內容主要包括課次 ( 序號 ) 、授課時間、授課班級、課題、教學目的與要求、教學重點、教學難點、課的類型、教學方法、教具、教學進程等。編寫要求如下: 第一是課次。一般說來,每兩學時為 1 次課,按教學順序編排,用阿拉伯數字表示。 第二是課題。即本次課教學內容的標題,按以下要求填寫:一次課講一章時,寫章名;一次課講一節時,寫節名;一次課講幾節內容,將每節的節名按順序列出;一節需講 2 次或 3 次課時,課題仍寫節名,但要在節名後面註上序號。第三為教學目的與要求。確定教學目的總要求是目的明確,層次分明。第四是教學重點、難點。重點和難點是相對而言的。每次課的教學內容都有相對比較重要和較難之處,因此,應根據教學內容的重要程度及教學的難易程度確定重點和難點。第五是課的類型。由於教學任務和教學方法的多樣性,也就決定了課的類型的多樣性。歸納起來,可分為單一課和綜合課兩類。單一課是在一次課內完成同一性質教學任務的課。綜合課是在一次課內完成兩個以上不同性質教學任務的課,且各單一課應佔一定比例,否則,仍作為單一課。 第六為教學方法。教學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依據具體的教學目的和任務,考慮教學內容的特點及學生的情況等綜合因素來選擇。第七是教具。指實際所用教學用具的名稱,如具體的掛圖或表格、儀器、模型、標本、實物的名稱。第八是教學進程。教學進程項可詳細列出節下的一級標題及時間分配,也可只簡單地寫見×頁 - ×頁,教學內容和時間分配在正文中反映。
( 2 )教案正文 :教案正文由導言、教學內容安排和課堂小結組成。正文一般以組織教學內容、設計教學程序為線索,輔以課堂活動的安排,教法、教具的運用,板書、版圖的布置,新舊知識和教學環節之間的過渡等說明,並按教學步驟作出時間安排。要求做到層次分明,過渡巧妙自然,重點突出,難點化簡,方法靈活多樣,時間安排合理,教具運用得當,板書設計恰當,教學環節齊全,語言精練。正文的第一個教學環節就是引入新課 ( 導言 ) ,導言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調動其學習積極性有著重要作用。因此,在編寫教案時應認真思考,做到精、巧、准。正文的中心環節是教學內容的組織安排,對於本次課的教學內容順序、教學內容的時間分配、板書的內容、何時採取何種教學方法、何時採用什麼教具等進行設計。正文的最後一個環節是留出一定時間進行課堂小結,將本次課所講授的內容,尤其是教學的重點概括地加以歸納總結,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系統化,並抓住重點。有時小結後緊跟著布置作業。
( 3 )課後分析:課後分析是教師對教案實施後的課堂教學成敗的分析。主要是對教學程序的設計情況和時間掌握情況的分析、教法及重難點解決的分析、各項教學內容之間的過渡情況及板書、版圖的布置情況等。
所以說,一篇合格的教案的基本要素包括:課題、教學對象(可以用教材的年級、冊次表示)、課時、教學目標和教學過程。

❸ 什麼是教學系統方法

教學系統設計(Instructional SystemDesign,簡稱ISD),也稱作教學設計(Instructional Design,簡稱ISD)是以傳播理論、學習理論和教學理論為基礎,運用系統論的觀點和方法,分析教學中的問題和需求從而找出最佳解決方案的一種理論和方法。 教學設計是根據教學對象和教學目標,確定合適的教學起點與終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優化地安排,形成教學方案的過程。它是一門運用系統方法科學解決教學問題的學問,它以教學效果最優化為目的,以解決教學問題為宗旨。具體而言,教學設計具有以下特徵。 第一,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麼的問題。 第二,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教學設計以計劃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 第三,教學設計是以系統方法為指導。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 第四,教學設計是提高學習者獲得知識、技能的效率和興趣的技術過程。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於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❹ 教學設計的定義以及發展趨勢

教學設計是以獲得優化的教學效果為目的,以學習理論、教學理論及傳播理論為理論基礎,運用系統方法分析教學問題,確定教學目標,建立解決教學問題的策略方案、試行解決方案、評價試行結果和修改方案的過程。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認識和理解:
1、教學設計的目的和研究對象
教學設計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
教學設計亦稱教學系統設計,它把課程設置計劃、課程標准、單元教學計劃、課堂教學過程、教學媒體材料等都視為不同層次的教學系統,並把教學系統作為它的研究對象。因此,可以把學生和教師的整個學與教的活動作為研究對象。
2、教學設計強調運用系統方法
教學設計的系統方法就是:
(1)教學設計要從「為什麼學」入手,確定學生的學習需要和教學的目的;
(2)根據教學目的,進一步確定通過哪些具體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才能達到教學目的,從而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即確定「學什麼」;
(3)要實現具體的教學目標,使學生掌握需要的教學內容,應採用什麼策略,即「如何學」;
(4)要對教學的效果進行全面的評價,根據評價的結果對以上各環節進行修改,以確保促進學生的學習,獲得成功的教學。
3、教學設計必須重視對學生的分析,把學生的具體情況作為設計的出發點
傳統的教學一般是以假設的學生(即學生的平均水平)作為教學對象,從而忽視了學生的個別差異。在教學實踐中,這種假設的學生實際上是不存在的,現實中的學生在各個方面無不例外地表現出其自身的特點,學生個體在群體中具有明顯的個別差異。另外,以往的那種重教而輕學的研究是不可取的。在教學活動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的學習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一個依據原有的知識和能力,對新知識進行積極主動的建構過程。無論何種教學形式,學習最終是通過學生內部學習過程自己完成的,學習的結果將最終體現在學生身上。因此,教學設計必須重視激發、促進、輔助學生內部學習過程的發生和進行,從而使有效的學習發生在每一個學生身上,保證不讓一個學生處於教學的劣勢上,要創造有利的學習環境,讓每個學生都享有同等的機會。可以說,教學設計具有個別化教學的特徵。
4、教學設計必須以學習理論和教學理論為其科學決策的依據
教學設計的主要工作對象是學和教的雙邊活動,教學設計是以人類學習的基本規律為依據,探索教學規律,從而建立合理的、科學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程序、教學媒體及方法策略的體系。因此,必須以研究學和教基本規律的學習理論和教學理論作為設計的理論基礎和決策的科學依據,有了成功的教學設計,優化的教學效果才有保證。
5、教學設計是一個問題解決的過程
教學設計是以幫助學生的學習為目的,它常以學生學習所面臨的問題為出發點,尋找問題,確定問題的性質,研究解決問題的辦法,從而達到解決的目的。因此,教學設計是以問題找方法,而不是以方法找問題,使教學工作更具有目的性。
6、教學設計十分重視對設計過程和教學效果的評價
在設計過程中的各個環節上,不斷地收集反饋信息,並對教學設計整個過程和結果進行科學的評價,為不斷改進教學、提高教學效果提供依據。

❺ 教學系統設計的理論

規定性教學設計理論
理論:由一系列的命題組成的,主要用以解釋和說明事件為什麼以它們所採取的方式產生和發展,命題則由與事件有關的概念及其互相之間的關系構成。簡言之,理論就是能夠用來解釋、預測和控制行為的一系列有組織的陳述。理論可分為規定性理論和描述性理論。
描述性理論:揭示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可用「條件-結果」來表示。規定性理論:以描述性理論揭示的客觀規律為依據,關注達到理想結果所採用的最優策略與方法,可用「條件-策略」來表示。
教學系統設計理論正是以達到教學目標作為出發點,在一定的教學條件下選擇和確定最好的教學策略,所以是一種規定性理論。
幾種主要的教學系統設計理論
加涅的「九五矩陣」教學系統設計理論、瑞格盧斯等人的精細加工理論(ET)、梅瑞爾的成分顯示理論(CDT)和教學處理理論(ITT)、史密斯和雷根的教學系統設計理論等。這里主要介紹一下加涅的教學系統設計理論。
(一)加涅的教學系統設計理論核心思想:為學習設計教學,認為教學應該考慮影響學習的全部因素,即學習的條件。加涅提出了學習與記憶的信息加工模型。
學習與記憶的信息加工模型:外部刺激——接收器——感覺登記——工作記憶——長時記憶——反應發生器——反應器——外部環境
其中,工作記憶可以直接指向反應發生器,且工作記憶與長時記憶之間有相互作用。
信息加工模型:加工系統或操作系統+執行系統+預期系統1、加工系統:主要由信息的接收器、感覺登記器、工作記憶和長時記憶組成。2、執行控制系統3、預期系統:預期是指,人的信息加工活動都是受目的指引的。
學習事件與學習過程的關系
加涅把學習結果分為五大類型:言語信息、智慧技能、認知策略、動作技能和態度。
國內教學系統設計理論的發展可以從1987年《外語電化教學》雜志刊登第一篇有關教學系統設計的文章算起。另外,顧立民先生,中國《培訓》雜志特邀專家,曾就教學系統設計發表過主題演講「企業大學建設的基礎與靈魂:教學系統設計(ISD)」,現任上海匯旌高級合夥人,副總經理、兼學習發展研究院院長。

❻ 教學系統設計和傳統教學有什麼不同

教學系統設計和傳統教學有什麼不同
1. 「教育信息化環境下的教學設計是在傳統教學設計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簡稱為『信息化教學設計』。信息化教學設計是以E-Learning的基礎。信息化教學設計的核心是以教學過程的設計和學習資源的利用為特徵,其學習內容是交叉學科專題,所以主張運用的教學模式是研究型學習、資源型學習和合作型學習,教學周期是以星期甚至學期為單位,教學評價是根據學生的電子作品集。」
2.「信息化教學設計是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信息資源,科學安排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和要素,為學習者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學習條件,實現教學過程全優化的系統方法。其目的在於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創新精神和綜合能力,從而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他們的學業成就,並使他們最終成為具有信息處理能力的、主動的終身學習者。」
3.「信息化教學設計是在綜合把握現代教育教學理念的基礎上,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信息資源,科學安排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和要素,為學習者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學習條件,實現教學過程最優化的系統方法。」
4.「信息化教學設計就是運用系統方法,以學生為中心,充分、合理地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信息資源,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策略、教學評價等教學環節進行具體策劃,創設教學系統的過程或程序,以更好地促進學習者的學習。」
5.「信息化教學設計是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來的,以現代教育理念作為指導思想,把教學設計的理論用於教育信息化實踐中,從而把教學設計的思想帶入教學一線,實現信息化環境下教學模式的更新。學科教師通過信息化教學設計,把信息技術作為教學工具、信息化教學資源和學習資源的開發工具,引導學生把信息技術作為認知工具和解決問題的工具,從而推動教育信息化。」
6.「 信息化教學設計是以現代信息技術和豐富的學習資源為基礎,以學習者的學習過程為中心的教學設計,能適應信息時代多樣化教學目標的要求,其主要特徵是:以學為中心,豐富的學習資源、強調任務驅動學習、問題解決學習和協作學習,重視對學習過程和學習資源的評價。」
毫無疑問,信息技術對教育領域的影響是巨大的,校園網、網路教室、多媒體等已經滲透到了各級各類教育當中,在教學設計理論研究中,也有很多關於教學媒體選擇和教學策略設計的成果,但是否真的存在所謂的「信息化教學設計」呢?在第六個關於信息化教學設計的定義中,作者概括了信息技術的主要特徵:以學為中心,豐富的學習資源、強調任務驅動學習、問題解決學習和協作學習,重視對學習過程和學習資源的評價。那麼傳統的教學設計是否具備這些特徵呢?我們一一來看。
1)以學為中心
顧名思義,以學為中心就是以學習為中心。加涅在《學習的條件和教學論》及《教學設計原理》兩本專著中鮮明地指出:「教學設計的目的在於幫助個體的學習」、「教學設計必須基於人們如何認識學習的知識」、「為學習設計教學」。可以說,「為學習設計教學」是教學設計的基本前提,違背這個前提就是錯誤的教學設計。不管是傳統的教學設計還是信息化教學設計都是「教學設計」,因而都是「以學為中心」的。
2)豐富的學習資源
隨著互聯網和多媒體技術的發展,目前網上已經積累了大量的、各種形式的學習資源,可以說這是當代教育良好外部環境的體現。豐富的學習資源為教學提供了支持,也為教學材料的選擇和教學策略的設計提供了支撐。但豐富的學習資源並不必然意味著優質的教學設計。在實際的課堂教學設計中,並不是資源越豐富越好,資源的選擇和設計要根據學習者的特徵、需要以及學習目標的需要。如果在有限的時間內採用的資源過多,超出學生的認知負荷,就會給學生造成認知負擔,也違反了「以學為中心」這樣教學設計的根本原則。因此,豐富的學習資源只能作為傳統教育環境和信息化教育環境的區別,而不足以作為傳統教學設計和信息化教學設計的區別。教學設計的精神是一以貫之的,為學習設計教學,為學習選擇和設計學習資源。
3)強調任務驅動學習、問題解決學習和協作學習
進入新世紀以來,各國教育都非常重視合作精神和創新精神的培養,體現在學習方式上,就是強調任務驅動學習、問題解決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等。事實上,不管有沒有信息技術的參與,都可以開展任務驅動學習、問題解決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只要我們給學生創造足夠的條件。因而,這幾種學習方式不是信息化教學才能開展的,因而也不是信息化教學設計區別傳統教學設計的特徵。另外,教學設計的根本宗旨是「為學習設計教學」,因而要求圍繞學習目標進行教學策略和學習方式的設計,而不是單純為了學習方式的轉變而轉變。
4)重視對學習過程和學習資源的評價
教學設計始終關注對學習過程的評價,突出表現在形成性評價上。形成性評價是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習結果的反饋,基於這些反饋進行教學修改。評價的方式可以有訪談、問卷、測試、檔案袋等等。這些都可以得到關於學習過程的信息,因而也是對學習過程的評價。在對教學設計成果的評價過程中包含了對學習資源的評價,學習資源的選擇和設計是否合理當然影響教學效果,因而是教學設計成果評價的一部分。可以看出,重視對學習過程和學習資源的評價並不是信息化教學設計區別傳統教學設計的特徵。
因此,我不同意所謂的「信息化教學設計」的說法,教育可以信息化,是因為教育環境的改變,教學設計沒有所謂的「信息化」,教學設計將教學看成是一個系統,它的態度是開放的,只有「恰當」和「匹配」,而無「現代」和「落後」;教學設計的宗旨只有一個:「為學習設計教學」,這個宗旨始終沒有變。

❼ 教學系統設計的其他

1、教學設計是系統計劃或規劃教學的過程
這種觀點把教學設計看做是用系統的方法分析教學問題、研究解決問題途徑、評價教學結果的系統規劃或計劃的過程,如:「教學是以促進學習的方式影響學習者的一系列事件,而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化規劃教學系統的過程」(加涅,1992)。「教學系統設計是運用系統方法分析研究教學過程中相互聯系的各部分的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它們的方法步驟,然後評價教學成果的系統計劃過程」(肯普,1994)。「教學設計是指運用系統方法,將學習理論與教學理論的原理轉換成對教學資料、教學活動、信息資源和評價的具體計劃的系統化過程」(史密斯、雷根,1999)。「教學系統設計是運用系統方法分析教學問題和確定教學目標,建立解決教學問題的策略方案、試行解決方案、評價運行結果和對方案進行修改的過程」(烏美娜,1994)。
2、是創設和開發學習經驗和學習環境的技術
美國著名教學設計專家梅瑞爾(M. David Merrill)在其發表的《教學設計新宣言》一文中,將教學設計界定為「教學是一門科學,而教學設計是建立在教學科學這一堅實基礎上的技術,因而教學設計也可以被認為是科學型的技術(science-based technology)。教學的目的是使學生獲得知識技能,教學設計的目的是創設和開發促進學生掌握這些知識技能的學習經驗和學習環境」(梅瑞爾,1996)。
3、教學設計是一門設計科學
帕頓(Patten,J . V)再《什麼是教學設計》一文中提出:「教學設計是設計科學大家庭的一員,設計科學各成員的共同特徵是用科學原理及應用來滿足人的需要。因此,教學設計是對學業業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帕頓,1989)。這一定義將教學設計納入了設計科學的子范疇,強調教學設計應把學與教的原理用於計劃或規劃教學資源和教學活動,以有效的解決教學中出現的問題。
4、以「教」為主的教學系統設計
以「教」為主的教學系統設計,是以教學目標設計要素為核心的設計方法。
以「教為主的教學系統設計的心理學基礎是:行為主義、信息加工主義。
5、以「學」為主的教學系統設計
以「學」為主的教學系統設計是為了完成意義建構,
以「學為主的教學系統設計的心理學基礎是:建構主義。

❽ 什麼叫教學系統設計教學設計方案內容包括哪些

一。教學系統設計也稱作教學設計是以傳播理論、學習理論和教學理論為基礎,運用系統論的觀點和方法,分析教學中的問題和需求從而找出最佳解決方案的一種理論和方法。內容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過程、教學設計等。各類型教案的主要內容及其功能 1.新授課教案主要內容是提出新課的教學目標,把握傳授新知識的深度、廣度、重點、難點。其主要任務是完成新知識的傳授。 2.復習課教案主要內容是提出復習的范圍和要求。主要任務是幫助、引導學生鞏固掌握已有的知識,並將知識系統化、網路化。 3.實驗課教案主要內容是提出培養技能技巧的具體內容、要求。主要任務是完成教師的示範性操作、實驗原理的講解,指導學生獨立進行實驗,培養學生的技能、技巧和嚴謹的科學態度,掌握基本的學科實驗操作方法。 4.檢查課教案主要內容是提出檢查(即形成性評價、診斷性評價、終結性評價)的具體目標和要求。主要任務是檢查了解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以利於下階段制定針對性極強且有效的教學設計方案。 5.詳細教案主要內容是課題、課時、教學目標、教學的重點、難點、教學方法、教具(包括學具)、教學過程(包括反饋檢測題等)、板書內容、補充教材、教材前後知識點的銜接、當今科技動態等,側重把握教材的深度和廣度。其主要任務是:(1)教師完成對教材深度和廣度的把握;(2)通過多年的備課、搜集和整理大量的信息,不斷地補充同一問題的新知識、新進展,同時完成教師的知識更新和完善。 6.表格式教案這類教案多適用於有經驗的老教師。主要內容有課題、課時、教學目標、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教具(包括學具)、教學程序(所有教具的操作順序、教學方法的具體操作過程,學法指導的具體操作過程)、板書設計,側重教法、學法的具體操作。主要任務是:(1)教師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幫助引導學生學會應掌握的知識,並學會學習的方法(即學法);(2)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總結出一套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並且不斷更新、完善。 7.課堂實錄教案多採用優質課評選、公開課等。它是教學改革和教學研究的產物,是教師課堂具體實施教學過程的安排表或實錄。主要內容有:課題、課時、教學目標、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教具(及學具)、教學過程、板書設計等,側重於教學過程的具體安排。其中導言、知識的過渡、重點的教法、難點的學法指導、教具的選擇和使用等將體現教師的教學特色、教改意識和教改的具體做法。主要任務是:(1)為各級領導、各類教師聽課、評課提供參考資料;(2)為教師互相學習、交流經驗進行教學改革和研究提供學習的材料。

❾ 教學系統設計的概念、教學組織形式分為哪三類

答:教學設計是以獲得優化的教學效果為目的,以傳播理論、學習和專教學理論的基礎,屬運用系統論的觀點和方法,分析教學中的問題和需求,從而找出最佳解決方案的一種理論和方法。
教學組織形式分為三類:集體授課,分組學習,個性化學習

❿ 教學系統設計是什麼

為達到一定的教育、教學目的,實現一定的教育、教學功能的各種教育版、教學組織形式就是權一個教育系統或教學系統。
例如,學校是一個教育系統,當它處於社會環境之中時,又是社會系統的一個子系統。社會向學校教育提出所需人才的要求,提供教育資源(如教職員、教材、設備、設施等),輸送學生等,而學校系統則通過各類教育工作把學生培養成社會需要的人才。學校系統是通過人才是否達到預期目標或社會進步是否提出新要求的反饋信息來進行調整,以保持在社會系統中的動態穩定。

學是可以很隨意的發生,不一定是有預謀的。
教則是有目的的傳授知識的過程,教導致學。
設計是為實現某一目的所進行的決策活動。設計注重的是規劃和組織。設計的本質在於決策、問題求解和創造。
教學設計:教學設計師發現了某學生的期望和現在的水平之間的差異,然後他會給該學生提供一個很好的sultion(解決方案),幫助該學生能夠達到目標。

閱讀全文

與教學系統設計定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