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幼兒園中班聲母gkh的教學反思怎麼寫
剛入學的小學生最先接觸到的語文課就是學習漢語拼音。在漢語拼音的教學中,要求學生通過學習,能讀准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能准確地拼讀音節,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這些要求,體現出漢語拼音工具性的要求,讓學生能熟練地掌握這門工具,以便今後能運用這門工具去識字、寫字及閱讀。但語文教學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在教學中,要體現語文課的語文味,讓剛入學的小學生能從開始的語文課學習中接觸到中華民族語言文字的優美,激發學生愛語文,學語文的積極性。為此,我在教學中注意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從圖入手,發展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在教材中安排了意境優美的情景圖,例如《g k h》這一課,在三個聲母g k h 旁配了一幅圖,圖上一隻和平鴿銜著彎曲的橄欖枝飛來,湖裡有蝌蚪和水草,湖邊有兩個小朋友坐在靠背椅上喝飲料。在教學中,我先讓學生在仔細觀察的基礎上說說自己看到了什麼,學生觀察得細致,發言也非常積極。在學生發言的過程中,我特別注意指導學生讀准「鴿子、蝌蚪、喝水」的讀音,為揭示字母打好基礎。同時,還要求學生對所描述的事物盡量做到全面具體,如一位同學說:「我看到天上有一隻鴿子。」我就引導他:「能說出什麼樣的天空,什麼樣的鴿子嗎?」這個孩子略微思索了以下,就流利地說出:「藍藍的天空中飛著一隻潔白的鴿子。」我繼續提問:「誰能再補充?」馬上就有學生回答:「鴿子的嘴裡還銜著一枝樹枝。」我給學生介紹:「那是橄欖枝,代表和平。誰能完整地說出鴿子這一部分的圖意?」回答的學生將剛才同學的發言綜合起來,就成了完整的一段話。書中的插圖給我們的教學提供了豐富的口語訓練資料,充分地利用這些資料,能讓每個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都有明顯的提高。 二、在拼音活動中體會漢字的趣味性 在拼音教學中,涉及了許多活動,有學習兒歌,有利用周圍的東西擺拼音字母,有拼讀音節,看圖講故事。在學習拼音的幾周中,課中操時間我經常給學生講故事,要求學生老師講時認真聽,故事講完後,還出幾個小問題讓學生回答,並要求他們拼出問題答案中一些相關的拼音,還告訴學生,拼音學完,我們就可以自己看帶拼音的讀物了,激發學生學好拼音的積極性。有一次我講了一個《蜘蛛和螞蟻》的故事,這節課正好教學《zh ch sh r》這一課,在說出故事題目之後,我先讓學生試著把題目拼出來,又根據學生回答問題的答案,將其中涉及到的學過的音節出示在黑板上,鞏固了所學的知識。學生覺得自己學到的拼音知識特別有用。在拼音教學進行完後,我又進行了一次《拼音大王》的評選活動,在活動中,學生先將自己認識的新朋友的姓名拼出來,又將自己帶的包裝袋上認識的字拼出來,最後又拼出「中華人民共和國、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靜寧路小學、一年級一班」這些字詞,使學生將學習拼音與自己的身邊事物有機地結合起來,體會到了漢字的趣味性。 漢語拼音的教學是語文聽說讀寫的基礎,要讓每個學生在此過程中體會到學語文的樂趣,激發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讓語文課的各個環節都能體現出語文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