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視頻設計 > 初中數學教學設計方案

初中數學教學設計方案

發布時間:2021-01-30 21:41:11

1. 求初中數學教學設計

分式的基本性質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類比分數的基本性質,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質;掌握約分的方法和最簡分式的化簡方法。
2、能力目標:使學生學習類比的思想方法,培養類比轉化的思維能力;使學生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質,培養正確進行分式變形的運算能力。
3、情感目標:通過與分數的類比,導出分式的基本性質,滲透事物是聯系及變化發展的辨證關系。 即類比— —聯系— —歸納— —發展。
教學重點及難點
重點是理解並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質。
難點是靈活運用分式的基本性質進行分式的恆等變形及最簡分式的化簡方法。
教學用具准備
教學流程設計
教學過程設計
一、 情景引入
1.觀察
在括弧內填寫每一步驟的依據
計算:

解:

( )

( )

[通過填空和觀察,使學生明確分數的計算和化簡實質是進行分數的通分和約分,而通分和約分的依據是分數的基本性質]
2.思考
問題(1):還記得分數的基本性質嗎?

問題(2):分式是否也有這樣的性質?
[通過提問的方式先使學生回憶復習分數的基本性質,繼而引導學生與分數的基本性質相類比,導出分式的基本性質,並讓學生了解分式的基本性質是今後學習與研究分式變形的依據。]
3.討論
(1)對照分數的基本性質,改寫成分式的基本性質:

分式的分子與分母同時乘以(或除以)一個不為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變,即:

其中M、N為整式,且
(2)兩者有何區別和聯系?
[通過討論使學生理解從分數到分式是把「數」引伸到「式」.分數是分式的特殊情形。]
二、學習新課
1.概念辨析
分式中的A,B,M,N四個字母都表示整式,其中B必須含有字母,除A可等於零外,B,M,N都不能等於零.因為若B=0,分式無意義;若M=0或N=0,那麼不論乘以或除以分式的分母,都將使分式無意義.
2.例題分析
例1:

[通過此例(書上的例題,稍有改動)的練習,使學生初步熟悉分式的基本性質,並注意分式基本性質中的關鍵詞語。繼而引出約分和最簡分式的概念。]
例2

[通過簡單例題(書上例1)的練習,使學生能正確找出分子分母的相同因式,然後將分式化簡。並歸納出將分式化簡到最簡分式的方法。]

[通過例三的練習,向學生強調化簡分式的最後結果應是最簡分式。練習中涉及到分式的變號法則,是一個教學難點,可適當舉例讓學生體會,但不必特別強調和給出分式的變號法則這一名稱。]
3.鞏固練習
課後練習10.2
[第一題可在導出分式的基本性質後練習,第二、三、四題可在相應例題1、2、3講解後練習。也可集中練習,教師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
三、問題拓展
(1) 對於分式的基本性質的應用學生較容易出錯的情況辨析:
(2) 對於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質將分式的分子、分母化成整系數形式的習題,如不改變分式的值,把分式 中分子、分母的多項式各項系數化成整數,並使最高次項的系數為正.
(3) 對於可將分式先化簡再求值的題目的練習。

[以上這些問題可在學生學有餘力的前提下,加深對分式的基本性質的理解和掌握。]
四、課堂小結
1、 分式的基本性質?分式的基本性質是分式變形和運算的理論依據。
2、 約分的方法?約分是實現化簡分式的一種手段.通過約分將分式化成最簡才是目的.而最簡分式為分式間的進一步運算提供了便利條件。
五、作業布置
練習冊10.2
教學設計說明
1、這一章的內容與前面的分數有點類似,所以本章的有些內容都是類比分數的知識來講的,類比是發現新問題的一種有效的思維方法。這一節也不例外,運用啟發式的教學原則,類比分數的基本性質來講解分式的基本性質,在教學設計中強調讓學生比較分式的基本性質和分數的基本性質的區別與聯系,目的是使學生進一步明確分式的基本性質的特點,培養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
2、關於例題與練習的安排是按照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特徵設計的。以使學生通過一道簡單的分數加法計算回憶起通分和約分的依據是分數的基本性質,然後類比引出分數的基本性質。在初步熟悉分式的基本性質之後,通過例題和習題訓練學生正確運用分式的基本性質的能力,接著可選擇問題拓展的一些題目使學生能夠根據問題特徵,靈活運用分式的基本性質,同時,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3、要加強對學生的訓練。老師講完例題後,要讓學生自己做題,在做題過程中體會分式的基本性質和分式的變號法則,以加深理解,到後面的分式變形和分式運算才會運用自如。

2. 如何進行初中數學學科單元教學設計

一.單元教學設計的意義
教學設計是我們教學中非常重要的環節。大家都知道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做一個設計,有一個設計就會使我們做的更加主動。
單元設計,首先什麼是單元,比如說一章,比如說一個模塊,比如一個模塊里的一塊面,比如說一元二次方程這章,我們可以把它當作一個完整的內容來進行設計。當然,也可以做跨章節的內容的教學設計。比如說一次函數,我們可以把一次函數這章分為三塊,一塊是平面直角坐標系,函數知識初步,一塊是一次函數的知識,第三塊是反比例函數的內容。函數知識是初中的一個重點,怎麼樣對這些進行教學設計,我們有一個整體的思考非常重要。
另外,老師應該能夠關注關於方法和能力方面的單元教學設計。比如計算,我們就可以考慮一下,作為一個計算能力,在初一、二年級里,怎麼樣進行設計。使得我們的學生從小學的水平,能夠有一個明顯的提升。我們可以分析一下,支持計算能力的,在課程中有哪些載體。然後在這些載體中,應該如何幫助學生提升他的計算能力。所以我想這樣的一些思考,都是單元教學的設計的很重要的內容,與我們傳統單元的教學設計的內容,需要開拓一點,視野開拓一點。在單元教學設計,有一個,或者有兩個核心的主題詞,第一個是整體,第二個是效率。
我覺得做好單元教學設計,會使你知道在什麼時候,我講到什麼程度,我後面還會對這件事情有所解釋的。當然現在對單元教學設計的思考范圍還是更大一些。比如對有一些概念,比如說弧度的概念,我們也可以對他有一個單元的思考。因為絕不是說講弧度的定義的時候,才會涉及到弧度。只能這樣就無法向學生解釋清楚為什麼加人弧度概念等等,所以我們應該以一個整體的觀點來思考我們整體的教學。這樣會提高教學效率。
二.單元教學設計的含義
單元教學設計:對教材中的章或單元等相對完整、綜合的教學內容進行教學設計。
一課時教學設計:對適合在一節課內實施的教學內容進行教學設計。
三.單元教學設計的原則與注意事項
(1)以單元或章為單位,體現各個知識點之間的邏輯關系
(2)體現單元學習的完整性
(3)體現單元學習的層次性
(4)多種教學形式相結合,教師主導、學生探究相結合
(5)注重單元內容的綜合運用
(6)提供評價方法及模板……
四.如何進行單元教學設計
(1)基本結構框架
(2)新課程標准指出:數學課程的設計,要充分考慮本學段學生數學學習的特點,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裡特徵,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學生的數學思考;充分考慮數學本身的特點,體現數學的實質;在呈現作為知識與技能的數學結果的同時,重視學生已有的經驗,使學生體驗數學問題、構建數學模型、尋求結果、解決問題的過程。

4.學生分析:習慣、態度、對學過內容的掌握

5.教材分析
(1)教材分了17個學時講授,2個學時復習,寫出具體課時安排
(2)可能遇到問題
6.教學設計的一些問題
(1)什麼內容以教授為主
(2)如何利用學過的知識
(3)如何組織學生自主學習:利用符號語言梳理學過內容
(4)讓學生總結一些好的案例:比較不同語言表述同一對象
(5)如何提示學生「實數和二次根式」在後面學習中的作用
(6)「實數和二次根式」將伴隨學生經歷從初中到高中學習的過渡,在教學設計中關注以下問題:①學生的學習習慣;②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③幫助學生梳理學習過的內容
7.教學反思、總結
(1)收集一些教學案例
(2)與自己教學比較
(3)完成一個總結
(4)修訂自己的教學設計

3. 誰有初中數學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一元二次方程是中學數學的主要內容之一,在初中數學中佔有重要地位。通過一元二次方程的學習,可以對已學過實數、一元一次方程、因式分解、二次根式等知識加以鞏固,同時又是今後學習可化為一元二次方程的其它高元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二次函數等知識的基礎。此外,學習一元二次方程對其它學科有重要意義。本節課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是通過豐富的實例,讓學生建立一元二次方程,並通過觀察歸納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2.教學目標

根據大綱的要求、本節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及已有的知識經驗,本節課的三維目標主要體現在:

知識與能力目標: 要求學生會根據具體問題列出一元二次方程,體會方程的模型思想,培養學生歸納、分析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引導學生分析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回顧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組織學生討論,讓學生自己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數學建模的分析、思考過程,激發學生學數學的興趣,體會做數學的快樂,培養用數學的意識。

3.教學重點與難點

要運用一元二次方程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首先須須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而概念的教學又要從大量的實例出發 。所以,本節課的重點是:由實際問題列出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鑒於學生比較缺乏社會生活經歷,處理信息的能力也較弱,因此把由實際問題轉化成數學方程確定為本節課的難點。

二.教法、學法

因為學生已經學習了一元一次方程及相關概念,所以本節課我主要採用啟發式、類比法教學。教學中力求體現「問題情景---數學模型---概念歸納」的模式。但是由於學生將實踐問題轉化為數學方程的能力有限,所以,本節課藉助多媒體輔助教學,指導學生通過直觀形象的觀察與演示,從具體的問題情景中抽象出數學問題,建立數學方程,從而難點。同時學生在現實的生活情景中,經歷數學建模,經過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學習過程,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進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有效發揮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教學過程設計

1.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因為數學來源與生活,所以以學生的實際生活背景為素材創設情景,易於被學生接受、感知。通過微機演示課本中的實例,並應用微機對其進行分析,充分顯示微機演示中的生動性、靈活性,把圖形的靜變成動,增強直觀性;同時幫助學生從實際問題中提煉出數學問題,初步培養學生的空間概念和抽象能力。情景分析中學生自然會想到用方程來解決問題,但所列的方程不是以前學過的,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順利地進入新課。

2.啟發探究,獲取新知

通過上述情景分析,讓學生小組合作,列出方程。英國一位著名的數學教育心理學家曾 說:概念的教學要從大量實例出發,通過實例幫助完成定義,而不是教定義。因此,我在課本的基礎上,又補充2個實例,而且,補充的例題所列出的方程正好是一個一次項為0,一個常數項為0 的特殊一元二次方程,這為後面概括得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作準備。在學生列出方程後,對所列方程進行整理,並引導學生分析所列方程的特徵,同時與一元一次方程相比較,找出兩者的區別與聯系,並類比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來得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由於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是本節的重點,所以在形成概念的過程中主要引導學生積極主動進行自我嘗試、自我分析、自我修正、自我反思,讓學生真正理解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內涵:(1)是整式方程(2)只含有一個未知數(3)未知數的最高次數是2。因為任何一個一元一次方程都可以化為 「ax+b=c(a≠0)」的形式,由此類比得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為「ax2+bx+c=0(a≠0)」;並由一元一次方程項及系數的概念聯想得出一元二次方程的項及系數的概念。

3.練習反饋,應用拓展

在這個環節,我遵循鞏固與發展想結合的原則,將學生分成小組,以小組競賽活動的方式對本課知識進行鞏固。不僅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增強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意識和集體榮譽感,而且還能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判斷能力。同時,對概念進行變式應用,可以開拓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4.小結歸納,上升理性

引導學生從以下3個方面進行小結,(1)本節課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2)學習過程中用了哪些數學方法?(3)確定一元二次方程的項及系數時要注意什麼?以培養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

5.作業布置

考慮帶學生在知識、技能、能力等方面的發展都不盡相同,因此,我分層次布置作業,以便同時兼顧到學有困難和學有餘力的學生。

四.教學評價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評價理念,在教學過程中,不僅注重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學生對待學習的態度是否積極,而且注重引導學生嘗試從不同角度分析和解決問題。

4. 如何寫好初中數學教學設計

內容可以有以下幾塊一。基本信息 1。課題 (教材版本名稱、章、節名稱) 2。作者及工作單位二。教材分析 1.課標中對本節內容的要求;本節內容的知識體系;本節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前後教材內容的邏輯關系。2.本節核心內容的功能和價值(為什麼學本節內容), 三。學情分析 1.教師主觀分析、師生訪談、學生作業或試題分析反饋、問卷調查等是比較有效的學習者分析的測量手段。2.學生認知發展分析:主要分析學生現在的認知基礎(包括知識基礎和能力基礎),要形成本節內容應該要走的認知發展線。3.學生認知障礙點:學生形成本節課知識時最主要的障礙點。四。教學目標 ( 教學目標的確定應注意按照新課程的三維目標體系進行分析)五。教學重點和難點六。教學過程(教學過程的表述不必詳細到將教師、學生的所有對話、活動逐字記錄,但是應該把主要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很清楚地再現。) (一)教學環節 (二)教師活動 (三) 預設學生行為 (四) 設計意圖七。 板書設計(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書)八。學生學習活動評價設計 設計評價方案,向學生展示他們將被如何評價(來自教師和小組其他成員的評價)。另外,也可以創建一個自我評價表,這樣學生可以用它對自己的學習進行評價。九。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思考,不必面面俱到:1. 反思在備課過程中對教材內容、教學理論、學習方法的認知變化。2. 反思教學設計的落實情況,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問題,出現問題的原因是什麼,如何解決等,避免空談出現的問題而不思考出現的原因,也不思考解決方案。3. 對教學設計中精心設計的教學環節,尤其是對以前教學方式進行的改進,通過設計教學反饋,實際的改進效果如何。4.如果讓你重新上這節課,你會怎樣上?有什麼新想法嗎?或當時聽課的老師或者專家對你這節課有什麼評價?對你有什麼啟發?

5. 怎樣進行初中數學教學設計

一.單元教學設計的意義
教學設計是我們教學中非常重要的環節。大家都知道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做一個設計,有一個設計就會使我們做的更加主動。
單元設計,首先什麼是單元,比如說一章,比如說一個模塊,比如一個模塊里的一塊面,比如說一元二次方程這章,我們可以把它當作一個完整的內容來進行設計。當然,也可以做跨章節的內容的教學設計。比如說一次函數,我們可以把一次函數這章分為三塊,一塊是平面直角坐標系,函數知識初步,一塊是一次函數的知識,第三塊是反比例函數的內容。函數知識是初中的一個重點,怎麼樣對這些進行教學設計,我們有一個整體的思考非常重要。
另外,老師應該能夠關注關於方法和能力方面的單元教學設計。比如計算,我們就可以考慮一下,作為一個計算能力,在初一、二年級里,怎麼樣進行設計。使得我們的學生從小學的水平,能夠有一個明顯的提升。我們可以分析一下,支持計算能力的,在課程中有哪些載體。然後在這些載體中,應該如何幫助學生提升他的計算能力。所以我想這樣的一些思考,都是單元教學的設計的很重要的內容,與我們傳統單元的教學設計的內容,需要開拓一點,視野開拓一點。在單元教學設計,有一個,或者有兩個核心的主題詞,第一個是整體,第二個是效率。
我覺得做好單元教學設計,會使你知道在什麼時候,我講到什麼程度,我後面還會對這件事情有所解釋的。當然現在對單元教學設計的思考范圍還是更大一些。比如對有一些概念,比如說弧度的概念,我們也可以對他有一個單元的思考。因為絕不是說講弧度的定義的時候,才會涉及到弧度。只能這樣就無法向學生解釋清楚為什麼加人弧度概念等等,所以我們應該以一個整體的觀點來思考我們整體的教學。這樣會提高教學效率。
二.單元教學設計的含義
單元教學設計:對教材中的章或單元等相對完整、綜合的教學內容進行教學設計。
一課時教學設計:對適合在一節課內實施的教學內容進行教學設計。
三.單元教學設計的原則與注意事項
(1)以單元或章為單位,體現各個知識點之間的邏輯關系
(2)體現單元學習的完整性
(3)體現單元學習的層次性
(4)多種教學形式相結合,教師主導、學生探究相結合
(5)注重單元內容的綜合運用
(6)提供評價方法及模板……
四.如何進行單元教學設計
(1)基本結構框架
(2)新課程標准指出:數學課程的設計,要充分考慮本學段學生數學學習的特點,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裡特徵,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學生的數學思考;充分考慮數學本身的特點,體現數學的實質;在呈現作為知識與技能的數學結果的同時,重視學生已有的經驗,使學生體驗數學問題、構建數學模型、尋求結果、解決問題的過程。
4.學生分析:習慣、態度、對學過內容的掌握
5.教材分析
(1)教材分了17個學時講授,2個學時復習,寫出具體課時安排
(2)可能遇到問題
6.教學設計的一些問題
(1)什麼內容以教授為主
(2)如何利用學過的知識
(3)如何組織學生自主學習:利用符號語言梳理學過內容
(4)讓學生總結一些好的案例:比較不同語言表述同一對象
(5)如何提示學生「實數和二次根式」在後面學習中的作用
(6)「實數和二次根式」將伴隨學生經歷從初中到高中學習的過渡,在教學設計中關注以下問題:①學生的學習習慣;②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③幫助學生梳理學習過的內容
7.教學反思、總結
(1)收集一些教學案例
(2)與自己教學比較
(3)完成一個總結
(4)修訂自己的教學設計

6. 初中數學教學設計怎樣寫

教學目的:1.使學生知道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並能運用它進行求角的度數的計算。
2.通過讓學生猜測並動手驗證三角形內角和的過程,培養學生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具准備:課件
課前准備:1.每人用紙剪三個三角形:一個直角三角形、一個銳角三角形、一個鈍角三角形,並找出每個三角形的三條邊的中點,在中點處用筆點一個點,作上記號。
2.量出剪的三角形每個角的度數,並記在相應角上。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 導入談話:前幾節課我們學習了有關三角形的知識,誰能說一說什麼是三角形?(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
2. 認識三角形的內角。
課件演示三條線段圍成三角形的過程,師指課件:三條線段在圍成三角形後,在三角形內形成了三個角(課件閃爍三個角的弧線),我們把三角形內的這三個角,分別叫做三角形的內角(板書:內角)。三角形有幾個內角?(三個)
二.探究新知:
(一)三角形內角和的意義:
1.師出示兩個直角三角板,問:這兩個三角板是什麼形狀?(三角形)

7. 「初中數學教學設計(預案)」。

答:
初中數學教學設計(預案)
一、學習目標與任務
(一)學習目標描述(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本節首先給出了相似三角形的定義和表示方法,在此基礎上給出相似比的概念,並利用探究法得出三角形相似的預備定理。
1.使學生了解直角三角形相似定理的證明方法並會應用.
2.繼續滲透和培養學生對類比數學思想的認識和理解.
3.通過了解定理的證明方法,培養和提高學生利用已學知識證明新命題的能力.
4.通過學習,了解由特殊到一般的唯物辯證法的觀點.
(二)學習內容與學習任務說明(學習內容的選擇、學習形式的確定、學習結果的描述、學習重點及難點的分析)
教法建議:
1.從知識的邏輯體系出發,在知識的引入時可考慮先給出相似形的概念,在給出相似三角形的概念
2.在知識的引入上,可以從生活實例的角度出發,在生活中找幾個相似三角形的例子,在此基礎上給出相似三角形的概念
3.在知識的引入上,還可以從知識的建構模式入手,給出幾組圖形,告訴學生這幾組圖形都是相似三角形,由學生研究這些圖形的邊角關系,從而得到對相似三角形的本質認識
4.在相似三角形概念的鞏固中,應注意反例的作用,要適當給出或由學生舉出不是相似三角形的例子來加深對概念的理解
5.在概念的理解過程中,要注意給出不同層次的圖形,要求學生從中找出相似三角形,既增加學生的參與又加深學生對概念的理解
6.在本節內容中對應邊及對應角的尋找學生常常出現混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設計由淺入深的一系列題組由學生尋找其中的對應邊或對應角,並說明根據,有利於知識的掌握……
(三)問題設計(能激發學生在教學活動中思考所學內容的問題)
從知識的建構模式入手,給出幾組圖形,告訴學生這幾組圖形都是相似三角形,由學生研究這些圖形的邊角關系,從而得到對相似三角形的本質認識
二、學習者特徵分析(說明學生的學習特點、學習習慣、學習交往特點等)
1.學生是海南樂東沖坡中學初三(12)的「遠程教育班」學生
2.每位學生都有製作電腦畫的能力。能進行網路瀏覽。
3.學生思維靈活,感情豐富,有較強的合作意識,動手操作能力。

閱讀全文

與初中數學教學設計方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