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初中數學教學設計與特色案例評析的文摘
(一)在探究式的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基礎知識與能力有了相應拓展,視野不斷開闊.綜合素養逐步提高
在「認識秋天」的一節藝術課中,學生們通過聽秋天的歌曲,看秋天的景色,採集各種落葉,完成了以表現秋天景色為主題的樹葉剪貼畫,表現出孩子們細致的觀察力、較高的動手能力、審美能力與藝術表現能力。在一節語文詩歌課上,學生們以「我愛我班」為主題,寫出了語言優美的詩作:我是一條魚,你是那泅泅流淌的小溪;/我是一棵小草,你是那吹綠遍野的春風;/我是一朵白雲,你是那撒滿銀光的星河……表現出孩子們豐富的想像力和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
(二)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交流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通過跟蹤調查可以看出,師生關系的明顯改善及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相互溝通顯著增加,師生關系更加融洽。教師則突出培養學生溝通、交流方面的能力。
(三)教師更傾向於自主選擇教學方法
新課程強調,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強調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去獲取知識,而不是直接地把結論告訴學生,教學要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課堂觀摩中看到,教師組織三人相聲「誰為大」介紹線段、射線、直線的性質,課堂氣氛活躍、有序。
師生互動多,學生表述機會多。教師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啟發學生自己思考、自己發現問題、自己解決問題。在課堂觀摩統計中,我們發現一節課中,教師的發言少,學生與教師討論多,學生質疑共計30次-40次。這與實驗前的調查結果--69%的學生學習主要通過「聽講、記筆記、做習題」已不可同曰而語。課堂中教師安排小組討論,注重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讓學生養成與他人溝通、傾聽他人意見的習慣。
(四)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得到改善
實驗前調查表明:41.8%的學生與教師「經常交流」或「交流」,4O.2%的學生與教師「從不交流」。新課程實施後的調查表明:78.7%的學生與教師「經常交流」或「交流」,與教師「從不交流」的佔21.3%;生生之間的交流不僅局限於解答習題,更多的是交流各自解決問題的想法、學習的體驗、學習的興趣等。
(五)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對於學生學好數學具有很大的意義
總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帶著學生,讓學生產生對學習的興趣,學習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B. 初中數學教學設計與特色案例評析的序言
按照國家教育部的統一部署,我國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工作正在逐步深入。這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大體分三階段進行。從1999年到2001年8月,是醞釀准備階段。在這一階段,頒布了《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召開了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和全國基礎教育工作會議;研究制定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義務教育階段18科課程標準的實驗稿;編寫審定了20個學科的49種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同時,關於課程管理政策、評價制度、綜合實踐活動的研究,均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從2001年9月到2004.年7月,是試點實驗階段。2001年9月,義務教育階段課程標准實驗教材在42個國家級實驗區進行實驗,2002年9月,將有500多個縣作為省級實驗區進入實驗,省級實驗區將逐年擴大。試點實驗工作大約三年時間,2004年中結束。高中新課程也將於2004.年秋季開始實驗。2004年秋季義務教育階段將全面推行新課程,進入全面推廣階段。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一個意義重大、影響深遠、任務艱巨復雜的系統工程,它既是新世紀我國政府積極推行的一項社會事業,也成為由廣大教師和基層教育工作者自下而上投入極大熱情的一項群眾性教育改革運動。整個改革涉及到培養目標的變化、課程結構的改革、課程管理制度的改革、課程實施與教學改革、教材改革、課程資源的開發、評價體系的建立、師資培訓以及保障支持系統的建立等,需要全社會的支持和通力協作,特別是需要廣大教師、教研人員、教育管理人員在觀念與行為上的轉變和實踐。
新課程改革,給教師帶來了嚴峻的挑戰,同時也為教師提供了發展的機遇,將使我國的中小學教師隊伍發生一次歷史性的變化。每一位教師都將在這場改革中重新認識、定位自己的角色。
C. 誰有國培初中中數學課題課教學設計實踐作業.發一個給我,要與眾不同,唯我所用。好的多加分,兩天內。
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
銷售中的盈虧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實際,會在獨立思考後與他人合作,結合估算和試探,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決本節的三個實際問題,並能解釋結果的實際意義及其合理性。
2、在探索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享受與他人合作的樂趣,建立自信心。
3、通過對實際問題的解決,進一步體會「數學來源於生活,且服務於生活」的辯證思想。
教學重點:
培養學生建立方程模型來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探索精神、合作意識。
教學難點:
1、探索並掌握列一元一次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找出已知量與未知量之間的關系,尤其是相等關系。
2、運用方程的解對客觀現實作出合理的解釋。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請說出列一元一次方程解應用題的一般步驟
2、回顧相關數量的相等關系
3、引入課題
今天我們就來研究一下在經營活動中的銷售盈虧的問題。
二、例題解析
1、理解「盈利」、「虧損」含義。
①討論交流對「盈利」、「虧損」含義的理解。
②學生交流後,老師提出問題:某件商品的進價是40元,賣出後盈利25%,那麼利潤是多少?如果賣出後虧損25%,利潤又是多少?(利潤是負數,是什麼意思?)
③課件出示
盈利:售價>進價利潤=售價-進價>0
虧損:售價<進價利潤=售價-進價<0
2、學習探究1
①課件出示例題
②進行大體的估算。
③通過計算來檢驗剛才的判斷
解:設盈利25%的衣服的進價為x元
x+25%x=60
由此得x=48
設虧損25%的衣服的進價為y元
y-25%y=60
由此得y=80
兩件衣服的進價(和)是x+y=128元,
兩件衣服的售價(和)120元。
∵進價>售價
∴賣這兩件衣服總的是虧損。
說明:在解答此題時,大家很容易理解為不盈不虧,其原因是一件盈利25%,另一件虧損25%,好像持平,其表面看起來不盈不虧,其實每件衣服盈利率的標准量不同。我們通過列出兩個方程,進行綜合分析,得到了正確的結論。
三、同類訓練
某商場為減少庫存積壓,以每件120元的價格出售兩件夾克上衣,其中一件賺20%,另一件虧20%,在這次買賣中商場是盈利還是虧損,或是不盈不虧?
先由學生估算,再通過准確的計算進行判斷(指名學生進行演板)
四、鞏固練習
1、某商品的每件銷售利潤是72元,進價是120元,則該商品的售價是多少元?
2、某種商品零售價為每件900元,為了適應市場競爭,商店決定按售價9折降價並讓利48元銷售,仍可獲利20%,則這種商品進貨價是每件多少元?
五、課堂小結
通過這堂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獲?
六、作業布置
1、某種商品因換季打折出售,如果按定價的七五折出售將賠25元;而按定價的九折出售將賺20元.問這種商品的定價為多少元?
2、課本108頁第4題。
D. 理解初中數學創新教學設計的幾個要點,談談如何結合
目標正確來就是指制定的教源學目標既要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又要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學目標是設計教學過程的依據,是課堂教學的總的指導思想,是上課的出發點,也是進行課堂教學的終極回宿。如何制定出一個具體明確又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呢?首先要認真鑽研教材,結合數學課程目標和教學內容,制定出本節課的教學計劃:要使學生把握哪些知識、形成什麼樣的技能技巧、達到什麼樣的熟練程度、會用哪些方法解題等,這就是雙基目標。其次是考慮通過這些知識的教學,應該培養學生哪些思維能力,這是思維能力的目標。再次是想一想通過這些知識的教學,對學生進行哪些思想教育,培養哪些良好的道德品質,這是滲透思想教育的要求。最後是考慮哪些地方可以對學生進行創新教育,怎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這是創新教育的要求,這也是課堂教學最重要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