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幼師學習後查找的反思與教學問題
集體教學活動是幼兒在園一日學習的主要方式,那麼如何有效的開展成為老師們一直研究探討的問題。山東女子學院的朱海琳教授指出集體教學是教師圍繞活動目標,有組織、有計劃地指導全體幼兒進行的學習活動。但當面對一個個鮮活的個體時,我們就有些手忙腳亂了,既想照顧到每個孩子,又想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下面結合我的集體教學活動遇到的問題,簡單談談我的看法。
一、重形式,輕內容,失去活動本身的內涵。
作為一名工作不滿一年的我來說,每次上課都想讓孩子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寓教於樂,但常常達不到好的教育效果。在中班《找相鄰數》這一活動中,我採用了情境教學,准備了10個小動物、10座小房子,讓幼兒給小房子裝門牌號,然後找鄰居,繼而引出相鄰數這一概念。但在活動中,孩子被我營造的過分誇張的情景所吸引,對我所講的內容興趣不大,甚 至說出「7比8大」等讓我很傷心地話,辛辛苦苦准備的課就「浪費」了。
二、教師成為活動的主人,讓孩子對活動提不起興趣。
每次上科學時,孩子都等著好奇的眼睛看著我,但我都卻很頭疼,尤其是實驗課時,想讓每個孩子都動動手,又怕孩子秩序混亂,出現安全問題,那就適得其反了。在中班課程《尋找空氣》中,孩子要做給氣球打氣、往水盆里吹泡泡、蠟燭熄滅3個實驗,雖然實驗前我三令五申地講述實驗要求,可開始時,我看著這一組,就顧不上那一組,但孩子們還是興致勃勃的,但我的心一直懸在半空中,生怕有的幼兒操作不規范,發生危險,所以,第二次時,我只找幾個能力強的孩子上前面來和我一起做,其他孩子在下面觀察,效果可想而知。
三、語言不精練,浪費孩子的時間。
德國的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慧曾經指出:「教育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所以,開始活動前,要求老師把自己該說的話錘煉的非常准確、簡單。但在《找相鄰數》的「找朋友」這一游戲環節中,貼著一樣數字寶寶的幼兒抱在一起,我隨口說「你們這是一樣的,是雙胞胎」,以致於孩子把注意力放在「雙胞胎」上,而忽視找朋友這件事。同時「虎頭蛇尾」這一習慣也讓孩子對所學內容把握不住關鍵點,導致我總是機械地重復重難點,讓幼兒非常疲憊。
針對上述發生在我身上的問題,同班老師和徐園長都很著急,幫著我分析原因,讓我一次次的演課,一次次不厭其煩的給我點評,讓我的確獲益匪淺。就像捷克教育家誇美紐斯說的「教學的藝術所需要的也沒有別的,也只是要把時間、科目和方法巧妙地加以安排而已。」
首先,重內容,形式靈活,豐富活動內涵。
李吉林老師提出的情境教學確實適合幼兒園孩子的形象思維的特點,尤其是數學這么抽象的內容,但這只是為我們更好地開展集體教學活動服務,不能忘記這個基本點。所以在開展實際活動時,要理解、尊重幼兒,以適合他們的形式和他們歡迎的方式,去組織幼兒園的集體教學活動。因此,在第二次執教《找相鄰數》時,我從本班孩子年齡特點和已有的知識經驗水平出發,合理的設置最近發展區,淡化情境的影響,讓還在操作前,我都先示範一次,這樣既提供範例,又鼓舞孩子的信心,讓他們覺得「跳一跳,能摘桃」,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其次,良好的常規為幼兒成為活動的主人變為可能。
無規矩不成方圓,對於一個班級也是如此,只有紀律的保障,才能讓孩子體會到自由的快樂。因此,在同伴老師的指導建議和我自己的觀察下,與陪伴老師共同制定班級規則,並且嚴格執行,對於違反的幼兒,嚴厲批評教育。同時,對於實驗課的開展,我也繼續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備,在過程中,留意每個孩子的操作,及時和陪伴老師同時指導,保證幼兒體驗到實驗的快樂。
最後,提升自己的語言魅力,合理安排活動。
用語言去發蒙,用語言去啟智;用語言去激勵,用語言去引悟;用語言去贊美,用語言去督促,這就是教師語言的獨特魅力。具體來說,教師的語言要平實、幽默、機智、激情、激勵。一位優秀的教師不僅是一個演員,而且是個演講家,應該有駕馭教學語言的高超技能,這樣才能將幼兒的注意力吸引過來,使孩子樂意且熱烈地盼望接受老師所傳授的知識,學習效果也就事半功倍。
總之,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所以我們只有在不斷的學習、實踐和反思中才能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才會組織出更優質的活動,讓孩子帶著問題進課堂,同時帶著問題走出課堂,為孩子的終身發展奠基。
2. 學習後反思查找的教學問題
實際上,在平時的教學中,上一節好課不容易,一節課要面面俱到更不可能專。一節課能有特色,能屬有個閃光點,能有一種值得借鑒的好做法,就算是成功。所以在教學反思中就可以把閃光點扼要地記上,寫下該節課之特點,有重點有選擇地採用教法,設計教學程序,做到一課一特色,課課有特色。
3. 學習後反思查找的幼兒教學問題有哪些
集體教學活動是幼兒在園一日學習的主要方式,那麼如何有效的開展成為老師們一直研究探討的問題。山東女子學院的朱海琳教授指出集體教學是教師圍繞活動目標,有組織、有計劃地指導全體幼兒進行的學習活動。但當面對一個個鮮活的個體時,我們就有些手忙腳亂了,既想照顧到每個孩子,又想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下面結合我的集體教學活動遇到的問題,簡單談談我的看法。 一、重形式,輕內容,失去活動本身的內涵。 作為一名工作不滿一年的我來說,每次上課都想讓孩子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寓教於樂,但常常達不到好的教育效果。在中班《找相鄰數》這一活動中,我採用了情境教學,准備了10個小動物、10座小房子,讓幼兒給小房子裝門牌號,然後找鄰居,繼而引出相鄰數這一概念。但在活動中,孩子被我營造的過分誇張的情景所吸引,對我所講的內容興趣不大,甚 至說出「7比8大」等讓我很傷心地話,辛辛苦苦准備的課就「浪費」了。 二、教師成為活動的主人,讓孩子對活動提不起興趣。 每次上科學時,孩子都等著好奇的眼睛看著我,但我都卻很頭疼,尤其是實驗課時,想讓每個孩子都動動手,又怕孩子秩序混亂,出現安全問題,那就適得其反了。在中班課程《尋找空氣》中,孩子要做給氣球打氣、往水盆里吹泡泡、蠟燭熄滅3個實驗,雖然實驗前我三令五申地講述實驗要求,可開始時,我看著這一組,就顧不上那一組,但孩子們還是興致勃勃的,但我的心一直懸在半空中,生怕有的幼兒操作不規范,發生危險,所以,第二次時,我只找幾個能力強的孩子上前面來和我一起做,其他孩子在下面觀察,效果可想而知。 三、語言不精練,浪費孩子的時間。 德國的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慧曾經指出:「教育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所以,開始活動前,要求老師把自己該說的話錘煉的非常准確、簡單。但在《找相鄰數》的「找朋友」這一游戲環節中,貼著一樣數字寶寶的幼兒抱在一起,我隨口說「你們這是一樣的,是雙胞胎」,以致於孩子把注意力放在「雙胞胎」上,而忽視找朋友這件事。同時「虎頭蛇尾」這一習慣也讓孩子對所學內容把握不住關鍵點,導致我總是機械地重復重難點,讓幼兒非常疲憊。 針對上述發生在我身上的問題,同班老師和徐園長都很著急,幫著我分析原因,讓我一次次的演課,一次次不厭其煩的給我點評,讓我的確獲益匪淺。就像捷克教育家誇美紐斯說的「教學的藝術所需要的也沒有別的,也只是要把時間、科目和方法巧妙地加以安排而已。」 首先,重內容,形式靈活,豐富活動內涵。 李吉林老師提出的情境教學確實適合幼兒園孩子的形象思維的特點,尤其是數學這么抽象的內容,但這只是為我們更好地開展集體教學活動服務,不能忘記這個基本點。所以在開展實際活動時,要理解、尊重幼兒,以適合他們的形式和他們歡迎的方式,去組織幼兒園的集體教學活動。因此,在第二次執教《找相鄰數》時,我從本班孩子年齡特點和已有的知識經驗水平出發,合理的設置最近發展區,淡化情境的影響,讓還在操作前,我都先示範一次,這樣既提供範例,又鼓舞孩子的信心,讓他們覺得「跳一跳,能摘桃」,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其次,良好的常規為幼兒成為活動的主人變為可能。 無規矩不成方圓,對於一個班級也是如此,只有紀律的保障,才能讓孩子體會到自由的快樂。因此,在同伴老師的指導建議和我自己的觀察下,與陪伴老師共同制定班級規則,並且嚴格執行,對於違反的幼兒,嚴厲批評教育。同時,對於實驗課的開展,我也繼續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備,在過程中,留意每個孩子的操作,及時和陪伴老師同時指導,保證幼兒體驗到實驗的快樂。 最後,提升自己的語言魅力,合理安排活動。 用語言去發蒙,用語言去啟智;用語言去激勵,用語言去引悟;用語言去贊美,用語言去督促,這就是教師語言的獨特魅力。具體來說,教師的語言要平實、幽默、機智、激情、激勵。一位優秀的教師不僅是一個演員,而且是個演講家,應該有駕馭教學語言的高超技能,這樣才能將幼兒的注意力吸引過來,使孩子樂意且熱烈地盼望接受老師所傳授的知識,學習效果也就事半功倍。 總之,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所以我們只有在不斷的學習、實踐和反思中才能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才會組織出更優質的活動,讓孩子帶著問題進課堂,同時帶著問題走出課堂,為孩子的終身發展奠基。
4. 《評好課:新理念 新方法》 學習後反思查找的教學問題
評好課 新理念 新方法主要學習內容
5. 怎樣做課例研修學習後反思查找的教學問題
通過學習,我知道了課程培訓,目的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改善和提高教師教學的主要目標。的培訓活動最終沒有理論上的輸出,而是要提高教師的實踐。這提高了本次培訓的最終目標,不斷提高的過程中,追求教育實踐螺旋來回。這次演習是提高教師的行動學習過程。教師教學行為觀察和思考的過程中,通過與其他教師和專業研究人員的對話與交流,加深了解,不斷自我和自我實踐,提高他們的認識的基礎上。
課程的學員的一般程序如下:
⑴問題 - 發現一個問題,在自己的教學。人格問題,是不是代表,但它可能是一個普遍的問題。
⑵設計 - 設想一個解決方案,設計一個新的教學計劃,編寫一個新的課程計劃。新設計的基礎上,
⑶行動 - 實施這種方法,在教學討論方案。 (研討會)
(4),以反映實際的效果 - 收集調查教學教學反應。
⑸評估,研討會,評估(成功或失敗)
⑹發現一個新問題,新一輪的行動研究。
課的主題為引領,只有抓住就行了,之前的教訓,風箏越飛越遠,越飛越高。從重點觀察點,以了解在課堂上,教學取證,在討論過程中的教訓,和儲蓄。只有在實踐中的反射運動,同步梅西耶「爛攤子」,最終形成的經驗,這種增長和取得的成就。課程參加者感受到
大方初中學校英語班杜斌
自2010年以來,我有幸參加國家培訓計劃,中西部農村中小學教師遠程培訓的小學和中學,大方中學的英語培訓課程,我很珍惜這個不斷完善和提高自我的機會,積極認真參加訓練過程中。
訓練,我聽的英語教育專家的精彩講座,他們的口味幽默的教育,國家的最先進的教育理論,交流的優秀教師,不僅要加強理論和專業知識,學習,和的老師和本班課程的學習。培訓可以說是有利可圖的交易。
以提高教育思想,開闊眼界改革。
2個多月的培訓,學習了一段時間,所以我抬起頭埋和辛勤工作,發現教育是必要的,是有遠見的培訓,每位專家老師給我們做精彩的演講專家老師講課,他(或她)獨特的洞察到他們的初中學校英語教學,新課程,英國的思維方式各方面的意見,和我們比較前沿的教育理論知識,以及如何課堂教學,從第一手經驗的專家從國內和國外的教育理念,我喜歡呼吸到清新的空氣,為之振奮。
繼續學習理論,應用實踐。
骨幹教師,我努力學習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動能,實用,有效的指導,通常的英語教學中,教師在培訓過程中的交流,我自己的理解英語新課程標准組,和追求的設計理念和新的實踐課程,以指導自己的教學,不斷總結的基礎上重新發現了這么多的努力進入周期,因為課學習的過程讓我變得更加堅強,變得更加堅定。
同時,我學會了改變的角度來重新審視自己的教學工作,一個新的概念的指導下,不斷反思,調整自己的教育觀,它是這樣的換位思考,我學會了信任學生,並不斷感到驚喜和實力的信任。
加強專業知識,專業教師。
緊張而忙碌的訓練,因為訓練,我是一個勤奮的,終身的學習氛圍。嚴謹,務實的氣氛中,所以聽一節課我都精心准備,仔細揣摩容易通過網路獲得相關信息,並努力建立一個有效的教學和學習活動。勇於迎接挑戰,在實踐過程中,他們沒有敢於創新,可以說,培訓將激勵和鼓勵我的腦海里,讓我更具體的教學初中英語抨擊有句話說得好:「老師為了給學生一碗水,一桶水,甚至是源源不斷的水的來源。「因此,我們希望是一個好老師,不能做一個回水,但源源不斷的水源,有必要繼續加強專業知識,學習
課堂研究的載體,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課程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軌的真實寫照。課的課堂教學研究,教師從事教學改革與研究,有利於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教師專業發展是在自然成熟過程中的步驟一步,該計劃的目的是,開展出教學研究和教學,教師能有效地縮短生長周期的訓練,我覺得我收獲的第一課的學習活動。
在培訓過程中,歷時2個多月,我的心已經經歷了很多變化,學生的負擔表示感謝,並希望初始的教訓。教訓,後續的培訓過程中,每一位教師在我們的課堂和硬,再一次,我們有一個非常大的收獲。一遍又一遍後,學校的交流,思想碰撞的火花,智慧凝結成結晶。專門在培訓過程中,我們不懈的努力和有益的,但???最令人欣慰的是:走在那些不熟悉我們堅信,承認失敗的教訓研究過程中,沒有失敗,孜孜以求的精神將使我們終生受益,因為課研究的緊密合作,成為一個有凝聚力的團隊。 「
牛頓曾經說過:」我已經成功,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骨幹教師培訓,要感謝教育部門,學校系統的肩膀上我們的青年教師讓我們站得更高,看得更遠!的教育斗爭中,我們的目標相距甚遠,我作為培訓激勵收獲,也將鼓勵我繼續前進!
6. 《關注教師的心理成長》學習後反思查找的教學問題
實際上,來在平時的教學中,自上一節好課不容易,一節課要面面俱到更不可能。一節課能有特色,能有個閃光點,能有一種值得借鑒的好做法,就算是成功。所以在教學反思中就可以把閃光點扼要地記上,寫下該節課之特點,有重點有選擇地採用教法
7. 教師怎樣作行動研究學習後反思查找的教學問題
課程標准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素質教育要回求教師把學生從傳答統的被動的受教育地位轉變到主動的求知地位上來,在教學活動中,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更要引導學生養成自覺地尋求知識,獲取知識的能力。為此,我們必須在教學中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地位。
8. 學習三生教育後反思查找的教學問題
去西達鎮左下復角的房子和里制面的姑娘對話,她給你看親密度
從低到高依次為:
親密度0-49:行為異常,眼神可怕,完全不和你親近啊
親密度50-99:不是很親近啊,只是普通的關系
親密度100-149:好像剛有點親近啊!相信你的事情
親密度150-199:相當的親近啊!離不開你了!
親密度200-254:好像很幸福啊,真的很親近啊
親密度滿時(255)和你十分親近啊!!我看了真幸福啊!
9. 義務教育教師專業發展導論學習反思查找的教學問題
(一)教師角色是規范性和自主性的統一
教師職業是在社會分工的基礎上為滿足一定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的要求而產生和存在的,因此,教師必須按照特定社會的要求來從事教書育人工作。從這個意義上來看,教師的角色目標是統一的、規定的。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教師角色沒有自主性。教師在從事具體的教育教學活動時,可以在遵循社會總體要求的前提下,根據教師自身的個性以及學生的特徵,創造性的選擇自己的行為方式。無論是課程開發、教學設計還是學生管理、學生評價,教師都擁有一定的自主權。亦即教師角色並非純粹由外部規定,教師擁有一定的「創造」自身角色的機會和權利。
(二)教師角色具有人格化特徵
教師所從事的工作上是培養人的活動。實現這個目的,教師不僅要通過自己掌握的知識影響學生,還要通過自己的人格和道德力量,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去影響和感染學生。教師的這一角色特徵,要求教師注意自己的人格和道德修養,在實踐中充分發揮崇高人格的教育作用。
(三)教師角色具有多樣性和發展性
教師生活在多個空間里,承擔著多種職責,社會對教師的期待也多種多樣,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同時扮演多種角色。教師不僅要充當「教員」的角色,而且還是「領導者」、「心理保健者」、「紀律執行者」、「青少年的知己和朋友」,等等。不僅如此,隨著社會的發展,教育需要承擔的職責越來越多,各類社會主體對教師的要求與期待也越來越多元化,這樣一來,教師需要扮演的角色也處於不斷更新之中,這就要求教師不但要對自己所承擔的角色有清晰的認識,而且還要以一種發展的眼光來看待自己的角色,並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與時俱進地調整和轉換自身的角色。
(四)教師角色具有彌散性和模糊性
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承擔著促使兒童社會化,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傳遞一定的價值規范,喚醒他們對社會及個人的責任感,並且能對事實和知識進行批判性分析等職責。教師根據自己的職責積極展開自己的工作。但是,學生的興趣、行為、態度和價值觀等的改變很難斷定是哪項教師勞動的直接結果,從而使教師角色的責任表現出一定的彌散性和模糊性,並由此引發教師角色的內在沖突,即教師個人希望看到自己角色扮演的成果的需要,與他的角色扮演中許多成果的「無形性」之間的矛盾,教師很難從自己的工作中獲得滿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