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百度幼兒中班社會我愛多民族的大家庭教案
一、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通過教學讓學生知道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初步了解我國民族的概況。 【情感目標】引導學生感悟我國是由 56 個民族組成的大家庭 , 激發學生對民族大家庭的熱愛之情。 【能力目標】通過討論、活動、實踐探究,培養學生分析問題、思考問題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教學重點】我國是一個由 56 個民族組成的統一國家,重在引導學生認識我國是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共同構成偉大的中華民族,各民族都是中華民族的一份子,各民族彼此之間血脈想通、命運相系、文化相連。 【教學難點】民族的內容比較抽象,如何把民族的內容呈現給學生是本節的一個難點。 三、設計思路與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由教材序言引申、利用歌曲《愛我中華》導入新課。 同學熟悉這首歌嗎?它的主題是什麼? (二)師生互動,導學新課。 1、整體感知 歌曲中唱道我國有 56 個民族,說明我們共同生活在這樣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中。請同學們盡可能多的說一說我國的少數民族名稱。教師藉助多媒體設備,出示一部分少數民族的圖片「展現民族風采」,讓學生直觀感受。 老師藉助多媒體設備,出示《中國地圖》,引導學生依據教材,結合自己地理知識找出我國「五大少數民族自治區」的地理位置,並說明除此之外的其它幾個人口較多的少數民族的名稱及地理分布情況。根據各民族的地理分布情況概括我國民族分布的總的特點以及這一分布特點對地區經濟的發展和文化的交融帶來的影響。 思考回答: ( 1 )人口較多(超過 400 萬人)的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漢族的主要集聚地又主要在哪些地方? ( 2 )我國民族分布的總的特點是怎樣的?這種分布特點表明了什麼?這一分布特點對地區經濟的發展和文化的交融帶來了什麼影響? 2、升華體會 藉助「信息平台」討論理解民族的含義及其民族的基本特徵,感受民族風情和璀璨的民族文化,讓學生明確民族大家庭的每個成員都有自己的特色(共同的民族語言、獨特的風俗習慣、璀璨的民族文化)從而構成了我們民族大家庭中絢麗多彩的生活圖景。結合自己的實際說說對自己民族的了解。 思考回答: ( 3 )利用信息平台理解民族的含義,歸納民族有哪些基本特徵? ( 4 )結合自己的所見所聞盡可能多的說出少數民族(尤其是土家族和苗族)有哪些傳統節日?按要求完成表格填寫。 從剛才的學習中,我們了解到:我國各民族在語言、文字、風俗習慣、生活方式等方式,存在很大差異,但我們共同生活在一個大家庭里,彼此之間血脈相通、命運相系、文化相連,我們擁有一個相同的名字,她是 56 個兄弟民族的總稱。 思考回答: ( 5 ) 56 個民族總稱為什麼民族?在長期發展的歷史長河中,各民族對推動歷史的發展做出了哪些貢獻? ( 6 )說文解字:利用信息平台了解中華民族的形成,弄清華夏民族(兒女)、炎黃子孫、龍的傳人的由來和表達的含義(學生能說多少說多少,老師不給出具體的答案,為了幫助學生理解,有機會的話可以播放歌曲《龍的傳人》)。 3、感悟品味 全班誦讀《祝福祖國的新年》,感受民族大家庭的美好氛圍。 (三)學生交流,小結新課。 學生交流收獲和感受,激發學生對民族大家庭的熱愛之情。
㈡ 小班民族團結教案反思
民族團結教育公開課教案
袁亞軍
一、主題生成
民族團結是賣國主義的重要內容。以孩子們喜聞樂見的形式,把小學生民族團結很好地進展起來。為祖國各民族人民的大團結和共同繁榮貢獻我們的力量。
二、活動目的:
1 知識目的:通過活動,讓學生知道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領悟不同民族的生活習俗和風土人情,互相尊重生活習俗,學會維護民族團結演講稿。增進民族團結。你知道民族團結。
2、能力目的:通過搜集有關民族資料,培養學生收集管束信息的能力,歸結概括的能力。
3、情感目的:通過本課的研習,看看新疆民族團結演講稿。使學生熱愛民族大家庭,激發學生賣國主義情感。
三、活動重點:民族團結演講稿開頭。
領悟不同民族的生活習俗和風土人情,互相尊重生活習俗,增進民族團結,激發學生賣國主義情感。
四、活動方法:
商討法、調查法、研究法等。
五、活動企圖:
以學生個體必要為出發點,對於教案。學生按興趣、必要自由組合,以上網、詢問家長、查閱報紙、書籍等形式領悟各民族的生活習俗。教師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濃厚的研習興趣,讓學生在這種團結協作、民主愉悅的研習氣氛里去自主探究,民族團結演講稿開頭。在自動質疑、自動釋疑的經過中激發學生的創新抱負,加強他們的創新認識,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
六、活動流程:
一、游戲導入、設疑激趣:
同學們,喜歡做游戲嗎?我們來做猜圖游戲,小學生民族團結演講稿。看看誰以最快的速度猜出這幅圖畫的是什麼?(從一點線畫出中國地圖)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地圖,在我國960萬平方公時的土地上,生活著多少個民族?各民族團結友愛、平等互助,共同為祖國的建設而奮斗。本日我們就來領悟團結友愛的多民族大家庭(板書)。
二、成果匯報
. 師:小學生民族團結演講稿。本日來了這么多老師,對比一下民族團結。各小組先來介紹一下自己,(多族寶貝、水晶葡萄、青藏高原、牧羊人、五彩雲霞)同學們在前幾節課,搜集並料理了各民族資料,現在就請你們把研究的成果和大家一切分享吧,哪個小組願意先來匯報。
(一)報紙、電腦
生:我們小組先來匯報,為了方便介紹,想知道新疆民族團結演講稿。我們把搜集到的圖片辦成了報紙,聽聽教育。做成了民族采風報。
生:高山族、彝族、壯族、東鄉族、白族、京族、獨龍族、赫哲族、阿昌族、羌族。
生:學會民族團結故事演講稿。我們上網搜集到了一些多數民族的圖片,請同學們看(朝鮮、布依、哈尼、回族、苗族、土家族)
師:由於生活環境的不同,各民族的人們在衣裳、打扮方面,也各不相同。你們看他們穿的是哪個民族的服裝(2名女同學身穿維吾爾族衣服)請你們小組來介紹吧。
(二)維吾爾族:
生(1):我先請同學們看一段維吾爾族的錄像。民族團結小學春季開學典禮學生代表發言稿。聽說中學生民族團結演講稿。(放錄像)
錄像看完了,我想問一問,新疆都有哪些好吃的水果?
生:葡萄、哈密瓜、香梨、西瓜、無花果
師:新疆各地盛產西瓜,圍著火爐吃西瓜,民族團結資料。吃到深冬。
生(2):我接著來介紹,維吾爾族人不吃豬肉、驢肉、動物的血。只吃穆斯林宰殺的牛羊駱駝、馬肉、魚肉等。生(3):主要有抓飯、拉麵、肉粥、薄皮包子、烤包子、烤羊肉、烤饢。
生(4):我還知道維吾爾族人民能歌善舞。每逢佳節婚事喜慶活動都要演唱和舞蹈。我想考考同學們維吾爾族舞蹈中有一個典型動作是什麼?(動脖)
師:維護民族團結演講稿。誰會動,一切來動一動。
生(5):我們編了一個舞蹈,獻給大家。
(跳舞)
師:感謝你們優美的舞姿,還有哪個小組來介紹。中學生民族團結演講稿。
(三)藏族
生(1):我們小組介紹藏族。素有世界屋脊之稱的西藏絢麗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草原遼闊,水草肥美,生產多以牧業為主。主要有綿羊、山羊、氂牛。民族團結教育公開課教案。
生(2):氂牛被稱為高原之舟,農業以種植青稞為主。以青稞製作的糌粑和酥油是農牧民的主要食品。
(放圖片)。
生(3):(出圖)同學們看介紹布達拉宮。是中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現代宮堡建築。民族團結教育公開課教案。坐落於西藏拉薩市突起的紅山上。
生(4):藏族常用哈達來表示敬意和誠心,他們認為白色標志著貞潔吉利,因此哈達一般是白色的。出示哈達。我們小組想把哈達獻給來我們學校聽課的老師。
師:學會小學生民族團結演講稿。同學們知道這是什麼嗎?(拿蒙古包)
(四)蒙古族
生(1):蒙古牧民多住圓形的蒙古包。它便於拆遷。蒙古族是精騎善射的民族。主要處置游牧業,有游牧民族之稱。民族團結。
生(2):蒙古族素有官方體育運動的優良傳統。一年一度的那達慕盛會就是以群眾性體育盛會為主要內容,競賽項目有賽馬摔跤射箭。同學們看,這就是蒙古式摔跤(放2張圖片)。新疆民族團結演講稿。
師:摔跤是蒙古人民機智勇敢的標志,誰願意到前面來做一做摔跤的姿勢。(獻技)
生(3):蒙古人民非常好客,直爽誠懇。在茫茫的草原上每一座蒙古包的主人熱情的留住素昧生平的客人,公開課。平常待客在喝完奶茶之後總是把黃油、奶皮、奶酒、炒米、手把羊肉擺在客人眼前。
生(4):中學生民族團結演講稿。老師,看著民族團結演講稿開頭。我姑姑就住在呼和浩特,這是她寄來的奶茶,奶米,奶酥,我想請老師、同學們品味一下(放吉祥三寶)。
師:同學們介紹了這么多民族,我也想給同學們介紹一個民族:傣族。傣族有著名的潑水節,對比一下中學生民族團結演講稿。敬愛的周總理平易近人,熱愛、關懷多數民眾,給傣族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放錄像)
(五)畫、詩
生:同學們看,我們小組畫了幾幅多數民族小朋友的圖畫,還給每一幅圖配上了一首難聽的歌。
生:舉畫、讀兒歌。(彝族、壯族、瑤族、哈薩克族)
三、聯系實際,深化觀點。民族團結故事演講稿。
師:通過剛才同學們的匯報,使我們對各民族的生活習俗有了進一步的領悟,作為少先隊員,應該帶頭尊重各民族的生活習俗,尊重各民族朋友,現在就讓我們行動起來,設計有關倡導人們鼓勵各民族團結的宣傳語。(學生寫在花上)
宣傳語:
1、尊重各民族習俗,熱愛民族大家庭。(應該熱愛自己的祖國)。
2、在雷鋒小學研習非常自豪,在祖國大花園中生活非常幸福。
3、56顆星座、56朵花、56族兄弟姐妹是一家?(應該努力研習,為校增光,為祖國增光)。
四、歸結總結、深化觀點:
我們56個民族就像兄弟姐妹一樣,生活在社會主義大家庭中,讓我們在黨的陽光沐浴下,共同繁榮前進,讓我們高唱愛我中華,去成立祖國更加美好的明天。(學生貼花,放愛我中華歌曲,師生同唱。)
㈢ 有那些讓我們體會到民族大家庭溫暖的事
看電影,戰狼,不拋棄任何一個中國人,非常感動。
㈣ 作文民族大家庭450子字
祖國在我心中
沿著黃河與長江的源頭,漂流而下,從《詩經》中「坎坎代擅」的江邊,到《史記》「金戈鐵馬」的楚河漢界;從酈道元的《水經注》,到蘇東坡的《大江東去》,我看青藏高原脈動的祖國;看黃土高坡起伏的祖國;看煙花蒼茫,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的祖國;看群峰騰躍,平原賓士,長河揚鞭的祖國。
在爬滿甲骨文的鍾鼎之上,讀祖國童年的靈性;在布滿烽火的長城之上,讀祖國青春的豪放;在綴滿詩歌與科學的大地之上,讀祖國壯年的成熟……
我想說又不願說,我也曾看到祖國的孱弱,在圓明園燒焦的廢墟之上,我看祖國是一灘血;在鄧世昌勇猛的「致遠艦」上,我看祖國是一團火。但我的祖國沒有沉沒,在亞細亞的東部,用寬厚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將炎黃子孫攬於懷中,用茅草和土磚修復殘缺的歲月,用野菜和稀粥喂養飢餓的生活。中山先生,在黑夜裡開始規劃治國方略,毛澤東,在貧瘠的土地上,支撐民族的血肉與骨骼;鄧小平,把飽經滄桑的瞳仁放大,指引多災多難的祖國,從世紀的風雨中神奇地走過!
沿著黃河與長江的源頭,漂流而下,過壺口,闖關東,走三峽,奔大海。在河西走廊,華北平原,我看祖國的富饒與遼闊,看祖國千里馬般日夜兼程的超越;在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看祖國崇高與巍峨,看祖國繁榮的霓虹燈日夜閃爍,燦若銀河……
給我膚色的祖國,給我智慧與膽略的祖國。盡管在鄉村,還有輟學孩子渴望的目光;盡管在城鎮,還有下崗女工無奈地訴說,但我知道,更有改革的浪潮迭起,沖破舊的觀念,舊體制的束縛,迎來新世紀磅礴的日出!
這是一個除舊立新的祖國。這是一個沸騰上升的祖國;這是一個如日中天的祖國。我的話語多得成一部歷史,我的話語多得可組成一片星河,但是說得最多最動情的一句,便是——騰飛吧祖國、祖國吉祥,吉祥祖國。
人與人之間的關愛
世界上有60多億人口,芸芸眾生,擦肩接踵。這當中有我們認識的,有我們不認識的。那麼人與人之間需要什麼來維系呢?
在闡述我的觀點之前,我先給大家說一件發生在我身邊的事情。我的媽媽近來正在給一個高三的姐姐補習英語,效果雖不能說是立竿見影,但也是頗有成效。看著媽媽每周來回奔波,如此辛苦,我不禁對媽媽說:「 您為什麼不收點兒學費呢?」聽了我的話,媽媽嚴肅地對我說:「別人求我辦事,說明別人對我的信認,我應該盡我所能。人與人之間不能只講錢,應該多一些互相的關愛。只有你多關心、幫助別人,才會得到別人給予你的關心和幫助。」聽了媽媽的話,我深感羞愧。同時也由衷地敬佩媽媽。
媽媽補課這件事給我上了生動的一課。的確,人與人之間需要的不只是權、錢的施捨。互相關心幫助更為重要。只要你以誠待人,就同樣會得到一顆來自他人的誠摯的心。「相逢何必曾相識」,是啊,人與人之間的關愛不是只存在於親朋好友間,我們應該充滿熱情地幫助任何一個需要我們的人。我、媽媽、爸爸是一家人,所有中國人也是一家人,甚至可以說全世界就是一個大家庭。既然我們都是這個家庭中的成員,那就應該像對待自己的親人一樣彼此關愛。人與人之間只有充滿了濃濃的關愛,才會有更多的人願意與你患難與共;才會有更多的人願意做你的朋友;你才會享受到更多的來自他人的愛。如果世界上的人都擁有了這份愛,世界這個大家庭將會更加合睦、團結。
愛,是人世間最溫暖的字,生活在暖融融的愛的氛圍中,多好!
讓我們同唱:「只要人人都付出一點愛,世界將會更美好……」
㈤ 我需要一個關於民族團結的多媒體教案誰能告訴我啊謝謝
人教版《民族團結》教學設計
廣西南寧市第四中學 黎毅
【 教材分析】
《初中歷史課程標准》關於民族團結這一學習要點的內容標準是:「了解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實。」根據課標和初中學生的認知特點,我認為課堂教學中應該對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背景作必要的鋪墊,重點應該是引導學生了解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內容及作用。
人教版教科書將民族團結列在第四單元「民族團結與祖國統一」中的第一課,用兩目的內容呈現。第一目「民族區域自治的實行」,介紹了我國各民族關系的情況和民族區域自治的內容。第二目「各民族共同發展」,概述了我國解放後各民族團結一致所取得的建設成就。
本課的知識容量並不大,但課程內容涉及政策理論,較為枯躁,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因而補充一些學生巳經掌握的民族知識和能夠激發學生探究熱情的課程資源十分必要。為此我對教材進行了重組,根據初中學生的認知和情感特點,我設計了品味民族風情、探究民族政策、共謀民族發展、升華民族情感等四個教學環節,循序漸進的課程內容將更有助於教學目標的最終實現。
【 學情分析】
本課教學的對象是城市中的初二學生,他們在初一的中國古代史學習中巳接觸了一些民族交往的歷史,但長期生活在城市、且絕大部分為漢族的學生,他們對少數民族知識和理論性較強的民族政策是比較陌生的。經過再三研究課標與教材,分析學情與資源,我認為通過教師組織學生活動和創設虛擬生活情境,可以達到變枯躁為有趣,變陌生為「親如一家」的課堂氛圍。
【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①知道我國各民族分布特點及共同發展的概況;②了解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原因、內容和意義;
2.過程與方法:①通過教材重組,從四個版塊落實民族團結的重要性;②注重歷史學習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通過對現實生活及鄉土資源的虛擬情景再現,對學生強化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理解和知識遷移的能力;③通過家鄉歷史圖片和開放性設問創設學習情境,培養學生積極思考與創新思維的學習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①通過民族知識小競賽,使學生理解並熱愛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形成對祖國歷史與文化的認同感;②通過對孔繁森同志支援邊疆的感人事跡和在汶川、玉樹地震中全國人民團結一心、眾志成城的故事描述,使學生形成積極進取、各民族互幫互助的人生態度,並逐步樹立為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做貢獻的人生理念。
【教學重點難點】
本課重點是民族區域自治的內容和意義、人民政府實行各民族共同發展的政策。可以通過情景體驗、設問激趣引導學生理解民族區域自治的內容和意義。通過結合生活實際,補充大量的生動的圖文信息,幫助學生了解我國如何實行民族共同發展的政策。
本課的難點是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原因。在籌建新中國的時候,中國共產黨提出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建議,是基於多方面的因素的考慮。這一知識點涵蓋的知識面較廣,理論性較強,初二學生難以把握,因而具有較高的難度。
【教學過程】
課前:(播放宋祖英演唱的<愛我中華>歌曲,針對本節課的教學內容營造學習氛圍。)
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看著老師這身少數民族服裝,你能猜出老師是哪個民族的嗎?
生:壯族。
師:猜得真准!的確老師是壯族,老師從小生活在少數民族地區,我的家鄉在廣西恭城瑤族自治縣。
【設計意圖】教師身著本民族服裝上課,體現了少數民族教師的民族自豪感;同時也將學生一下子帶進了一個以民族團結為主題的課堂情景中。
師:提到少數民族,同學們知道中國有多少個民族?多少個少數民族呢?我們班有少數民族同學嗎?
生:56個;55個;(班上的少數民族同學舉手示意)。
師:還真不少!這說明了我們中國是個什麼樣的國家呢?
生: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師:對,這就是我們中國的基本國情。(投影)我們一起欣賞這幅56個民族大家庭的合影照片,看著這合影我想到了一個問題:我們是一個國家,卻有著56個民族,這么多的民族,這么多的兄弟姐妹怎樣才能做到和睦相處、共同發展呢?好,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新課文,第11課《民族團結》。
師:今天我們的學習將從4個環節闡明民族團結的重要性,他們分別是①品味民族風情、②探究民族政策、③共謀民族發展和④升華民族情感。
【設計意圖】根據再度開發的課程資源及初二學生心理特徵重構了4個教學環節,呈現出體驗→探究→發散→升華的循序漸進的思維特徵,重新整合的課程更符合初二學生的認知特點。
一、品味民族風情
師:第1環節品味民族風情,怎麼品呢?我想在班上開展一個關於民族知識的小競賽,看看我們的哪個同學對民族知識了解比較多,搶答比較快,大家稍作準備。開始!
【設計意圖】民族知識小競賽的設計順應了初二學生好奇、好勝的心理特徵。幾道簡短的關於民族交往歷史和民族風情的搶答題巳為下一環節的探究活動作了輔墊。
(附民族知識小競賽試題)
①西漢時期加強同西域各族友好往來的使者是誰?(張騫)
②唐朝促進了漢藏友好往來的女子是誰?(文成公主)
③我國古代有兩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統一的政權,分別是哪個少數民族建立的什麼王朝?(元朝、清朝;蒙古族、滿族)
④這些是什麼民族的什麼節日? (傣族的潑水節、彝族的火把節)
⑤居住在台灣島上的古老民族是什麼族?(高山族)
⑥這是哪個民族的銀飾?(苗族)
⑦說出該飾物的名稱及其所屬民族。(綉球、壯族)
師:通過這組民族知識的搶答,相信同學們巳經感受到了我國民族友好交往的悠久歷史,也品味到了我國少數民族獨特濃郁的民族風情,這些都為整個中華文明增添了一抹非常靚麗的色彩。
師:剛才哪位同學搶答最多?(為小競賽的優勝者贈上壯族的吉祥物綉球,鼓勵繼續努力,營建出輕松歡快的課堂氛圍)
師:壯族除了拋綉球的風俗外,同學們還知道其它的風俗嗎?
生:唱山歌。
師:對,壯族的劉三姐可謂家喻戶曉,只可惜今天大家見不到她。但大家瞧我這身打扮,像不像與劉三姐對歌的阿牛哥?想不想聽阿牛哥為大家唱山歌?
生:想!(鼓掌熱烈)
師:(老師演唱本民族山歌)
(男)嘿……對面的女孩看過來,嘿了了啰,今天與你來對歌,嘿了了啰,什麼政策實在好?八桂壯鄉也繁榮。(女)嘿……這個問題難不住,嘿了了啰,民族區域自治好,嘿了了啰,民族團結一家親,民族平等共繁榮!嗬嘿!
【設計意圖】教師採用輕松的談話法,以唱山歌的形式切入對民族政策的探究,把品味民族風情這一環節推向了高潮,這一設計以能夠與教學內容有機的結合為前提,在課堂中充分張揚了少數民族教師的個性與特長,突顯出個性化教學的獨特魅力。同時也讓學生們思考:為何少數民族對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擁有如此深厚的感情?
師:山歌好聽嗎?要不要再來一首!如果喜歡的話,我可以邀請大家到我們壯鄉的三月三歌墟,你想聽多少山歌就有多少山歌。山歌唱出了壯鄉人的心聲,也唱出了壯鄉人對黨的民族政策的一片感恩之情。同學們知道我們黨的民族政策是什麼嗎?
生:民族區域自治。
二、探究民族政策
師:對,下面進入第二環節:探究民族政策,請同學閱讀課文第一目內容,思考: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原因、內容及作用?(提示學生閱讀的方法:在關鍵詞句地方劃線,並給予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
師:首先,我們探究第一問:我國為什麼要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政策?
【設計意圖】讓同學們觀察中國民族分布圖,指導學生學會依據圖例觀圖的學習方法,從中找出我國的民族分布有什麼特點?
生:以漢族為主體的大雜居、小聚居。
師:可是什麼是大雜居、小聚居呢?
生:就是各民族分布比較廣、比較雜。譬如漢族地區就住有少數民族人口,而少數民族地區也住有漢族人口,這就是大雜居。而小聚居則是少數民族集中在一處,譬如涼山就是彝族人口的聚集地。
師:那麼我國各族人民在這種大雜居、小聚居的地理環境中會形成怎樣的關系呢?
生:自秦漢以來,我國各民族在政治、經濟、文化上長期相互依存,不可分離。通俗的說就是你離不開我,我也離不開你。
師:講得很好,所以我們黨在制定民族政策時充分考慮到了這一歷史因素。同時我黨還考慮到我國少數民族在解放前長期受民族歧視和不公平待遇,為了讓我們少數民族充分享受到當家作主的權力,於是就提出了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建議,並得到了各民族人民的歡迎。
師:那麼究竟什麼是民族區域自治呢?我國現有多少個自治區?看哪位同學能從地圖中准確地識別出來?
生:(通過朗讀課文,學生基本掌握民族區域自治的概念,提問學生識別五大自治區。)
師:這位同學說得十分准確!目前我國巳成立了五大自治區和30個自治州、120個自治縣。可你們知道範圍這么廣闊的民族自治區域與其他地區有什麼不一樣?為使我們同學進一步理解民族區域自治的內涵,老師邀請同學們作一次四川民族風情游的體驗。
【設計意圖】現實是歷史的延續,創設有意義的「現實情境」是學生有興趣主動和歷史對話的重要前提。教師采擷了幾個四川民族地區在民族自治區域政策下的現實景情片斷,針對景情設問,讓學生在虛擬景情活動中體驗探究和理解民族自治區域政策的內含,提高了學生通過具件事件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貼近學生生活的巧妙設問,緊緊圍繞民族政策的本義與細節,環環相扣,層層遞進,可在初二學生好奇的心裡掀起濃厚的探究興趣。
自治州(縣) 州(縣)長
甘孜藏族自治州 李昌平(藏族)
涼山彝族自治州 張支鐵(彝族)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 吳澤剛(藏族)
馬邊彝族自治縣 李夫鐵(彝族)
峨邊彝族自治縣 立克幸福(彝族)
北川羌族自治縣 經大忠(羌族)
師:這次旅行小明與他的爸爸也參加了,旅途中小明遇到不少困惑。一出發小明就提出「咦?為什麼這些地方的州長、縣長都是少數民族的呢?」
生1:如果州長、縣長是本民族的話,他會比較了解自己民族的習俗和文化,方便於管理。
生2:國家的政策也是這樣規定的:在民族自治區域內,最高的行政長官由本民族公民擔任。
師:這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民主的特點。師:旅行的第1站小明他們來到了涼山,參加那兒的火把節。面對著人山人海的火把節,小明提出一個疑問「哇!今天不是法定的節假日,他們為什麼也放假?」你們知道嗎?
生1:國家的政策也有這樣的規定:民族自治地區對上級國家機關頒布的條例、發布的命令、制定的規定,凡有不適合本地區實際情況的,可以報請批准變通執行或停止執行。像涼山彝族火把節放假就屬這種情況。
師:講得非常好!接著小明他們又來到了馬邊彝族自治縣,小明發現那兒少數民族學生用的課本與其他地方的不一樣,他們接受的是「雙語教學」模式,除了學漢語、還學彝語,你知道這是為什麼?
生1:是因為國家尊重少數民族的文化遺產,所以要保護它的語言和文字。
生2:可能少數民族學生生活在偏遠地區或深山裡,他們不會講漢語。
師:講得很好!國家正是通過採用這種「雙語教學」模式來加快發展少數民族地區的教育事業,同時也為少數民族地區培養人才。
師:除了剛才我們了解到的國家賦予少數民族的這些權力外,同學們在生活中還了解多少國家賦予少數民族的優惠政策?
生1:少數民族的考生在高考中可以加分;
生2:有一些少數民族的人民可以多生幾個孩子;
生3:少數民族因為一些民族風俗而觸犯法律的可以酌情減輕處罰。
師:是的,國家在教育、生育、刑法等諸多方面考慮到了少數民族的歷史因素和實際情況,從而採取了較為寬松的民族政策。
師:於是小明感嘆道「哇!民族區域自治太好了!想怎樣就怎樣!」可小明的爸爸卻反駁了小明的想法:「你這個想法可不對!」你知道這又是為什麼?
生1:其實國家明確規定:民族自治地方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割的部分,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是在中央政府統一領導下的地方政權,只是國家給予它的政策比較寬松,但並不是不管它,歸根結底它還是國家的一部分。
生2:民族自治地方也不能擁有自己的軍隊。
師:如果「想怎樣就怎樣」,將產生什麼結果呢?
生1:導致民族矛盾和民族的分裂。
師:大家分析很有道理,其實我國制定民族區域自治的出發點就是為了維護民族的團結,能夠讓56個民族親如一家。那麼通過這趟旅行,你對民族區域自治政策有什麼認識?
生1:我覺得這個政策很好!它是在維護民族團結的前提下對少數民族的文化和風俗的保護。
生2:它有利於祖國的統一、民族的平等和團結,保障了少數民族當家作主的權利,是很大的進步。
生3:這種政策譬如雙語教學模式,有助於少數民族人才的培養。
師:都講得很好!我們再歸納其優越性。
生:(朗讀)民族區域自治的優越性:①維護了祖國統一、有利於民族平等、民族團結;②保障了少數民族當家作主的政治權利,有利於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
師:正由於我國民族政策的優越性,因此它巳成為了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師:除了用一個好的制度來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外,我國還採用了其它什麼途徑來推進民族團結呢?好,下面我們進入第三環節:共謀民族發展
三、共謀民族發展
師:(出示歷史圖片)這是我的家鄉(恭城瑤族自治縣)解放初期的影像,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那時候我的家鄉無論在生產、生活,還是交通、教育等各方面均十分落後,作為家鄉人看到這番情景心情十分沉重,所以現在我希望同學們為我的家鄉出謀劃策,議一議:為幫助少數民族地區發展,你有什麼好點子?
【設計意圖】通過教師家鄉的少數民族歷史老照片讓學生體驗我國各民族發展的不平衡。並依據創設的情景設問,既順應了初二學生好奇、好勝的心理特徵。又培養了學生積極思考與創新思維的學習方法,形成積極進取、互幫互助的人生態度。
生1:由於那兒是少數民族地區,有少數民族的特色,所以我們可以在那兒開發民族旅遊;
生2:俗話說「想致富、先修路」,先幫助少數民族把路修通,然後再減輕少數民族的賦稅。
師:很好!他講了兩點,就是加強少數民族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實行寬松、優惠的財政政策。
生3:我們可以把中心地區的人才調拔到少數民族地區促進他們的發展。
生4:把發達地區的科技送到少數民族地區去。
生5:我們可以建立民族中學、民族大學,把少數民族的人民送到漢族地區使他們得到教育。
師:大家講得很好!做為少數民族地區的一員,得到大家這么多的好點子,我想送上再多的綉球也表達不盡家鄉人的感激之情。其實黨中央從解放初期就關注到了我們廣大的少數民族,並提出了各民族共同發展的政策。這一政策在共和國60年的發展中均得到貫徹和落實。
材料:幫助各少數民族,讓各少數民族得到發展和進步,是整個國家的利益。
—— 毛澤東
師:進入80年代,改革開放的春風同樣吹拂到了少數民族地區,使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登上了一個新台階。而90年代後期由於中央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我國少數民族地區(尤為西部地區)出現了大開發、大發展的新氣象。
師:(請同學們觀察西部大開發示意圖),請大家從示意圖入手,分析我國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對我國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具有什麼意義?
生1:因為西部大開發的12個省市中包括有5大自治區,其中少數民族佔全國少數民族的80%以上,所以西部大開發對加快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和邊疆的穩定將起到重要作用。
生2:西部大開發給西部少數民族地區經濟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同時也加快了這些地區的對外開放的步伐。
生3:有利於保護與開發少數民族地區的資源和生態環境。
師:大家說得很好!的確西部大開發體現了黨中央對少數民族地區實行幫助、扶持的戰略意圖,其實它也是我國一貫實行的各民族共同發展政策的延續。那你能說出多少個西部大開發的重點項目呢?
生:青藏鐵路、西電東送、西氣東輸……
師:經過建國60年的發展,今天我國的少數民族地區取得了哪些成就?請大家看一段視頻。
師:通過這段視頻,大家感受到了我國民族地區日新月異的變化,也說明了少數民族經濟巳經成為了整個國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下面我請同學們再到我家鄉看看今天瑤鄉的變化。
【設計意圖】鄉土歷史是活化的歷史課堂,是進行有效教學的途徑,將鄉土歷史資源與教材進行整合,不僅符合歷史教學「由近及遠」的原則,也順應了「經濟全球化、文化本土化」的共識,通過家鄉歷史照片與今天的少數民族生活進行對比反差,學生感受到了黨的民族政策的正確性。
師:目睹我家鄉這幾十年發生的變化,我想:如果沒有我黨各民族共同發展的政策,不會有我家鄉的今天的巨變;如果沒有那些長期在少數民族地區默默工作的支邊幹部,也不會有我家鄉今天的巨變。而孔繁森同志就是一位支邊幹部的典型代表。哪位同學來說說孔繁森同志的故事?
學生1:1992年,拉薩市黑竹、工卡等縣發生地震,任拉薩市副市長的孔繁森趕赴災區。在那裡,他收養了三個孤兒曲尼、曲印和貢桑。將他們帶回拉薩,照管他們的生活,教他們讀書識字,夜裡孔繁森就同孩子們擠在一張大床上睡覺。
學生2:因西藏偏遠地區醫療衛生條件較差,他每次下鄉時都特地帶一個醫療箱,買上數百元的常用葯,送給急需的農牧民。
學生3:為了摸清實際情況,他深入調查研究,尋找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路子。不到兩年的時間,他跑遍了全地區106個鄉中的98個。1994年孔繁森在去新疆塔城考察邊貿途中,因車禍殉職,年僅50歲。在孔繁森的葬禮上,懸掛著一幅輓聯,道出了藏族人民對他的懷念:
上聯:一塵不染兩袖清風,視名利安危淡似獅泉河水
下聯:二離桑梓獨戀雪域,置民族團結重如岡底斯山
師:我的父親也是一名支邊幹部,他於1961年從北京來到廣西恭城瑤族自治縣,一支就是50年。今年我的父親巳經76歲了,他曾對我說:「如果哪天我不在了,你們一定將我埋在恭城這片瑤山。」我想:50年的支邊生涯,其實我的父親早巳把工作了大半輩子的瑤鄉當做了他的家。同學們,你從這些支邊人的身上感受到了什麼?
學生1:我看到了他們無私奉獻的精神,為當地少數民族的人民獻出了自己的才智,他們熱愛那片土地,熱愛那兒的人民,讓我很感動。
學生2:他們為國家、為少數民族的利益犧牲了自己的幸福,奉獻出了自己的青春年華。
師:如果西部大開發需要你到少數民族地區做一名志願者,你會做出怎樣的選擇?
學生:我希望成為一名志願者,因為要實現國家的共同發展、共同富裕,為了促進民族的團結,需要我向每一個人做出貢獻!(掌聲)
師:最後我們歸納一下這60年民族地區取得成就的原因:①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②實行各民族共同發展的政策;③實行改革開放的政策;④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
⑤支援少族民族地區的政策;⑥各族人民的辛勤勞動。
師: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也無論是是和平年代,還是中華民族面臨危機和災害的時候,我們的各民族兄弟姐妹總是共同面對、心手相連。
師:(圖片展示)當玉樹地震發生的時候,我們的藏族同胞沒有感到孤單,因為無論是漢族、壯族、維吾爾族、羌族……也無論是黨中央、解放軍、醫生、學生、志願者都向災區伸出了援助之手;民族團結的格桑花綻放在每位災區人民的心中,國外媒體為中國抗震救災所取得的成就感到震驚。你知道我們取得這些成就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學生:民族團結。
【設計意圖】向學生呈現一組當前玉樹地震各民族團結抗震的感人圖片,一下將曾經歷、感受過汶川大地震的成都學生深深打動,學生對民族團結重要性的認識得到升華;最後齊唱《愛我中華》,首尾呼應,再次將各民族團結、水乳交融的課堂氛圍推到高潮。
師:對!最後讓我們唱響一曲歌頌民族團結的贊歌《愛我中華》。
【教學反思】
第一,本節課的重點是探究民族政策,對於枯燥乏味、理論性強的民族政策,長期生活在城市的絕大多部漢族學生來說自然難以產生共鳴。因此我選取了初中學生喜愛的虛擬旅遊情景素材,將教學活動置於現實的生活背景之中,讓學生體會到民族政策與生活的聯系,增強了學生學習歷史的樂趣。
第二,充分挖掘鄉土史料資源與歷史教學的整合,我通過收集的家鄉(少數民族地區)歷史圖片營造情境,採用神入式設問的方法,啟迪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課堂效果較好。
第三,歷史課堂教師能不能表演?這一直是我的心結,因為擔心落得「表演課」的評價。本節課我通過創作、演唱《壯族山歌》讓學生充分品味民族風情,同時也切入到對本課重點知識的探究。學生熱烈的掌聲、聚焦的眼神告訴我:教師的個性與特長(無論是歌曲、繪畫、還是演講、幽默)只要與教學內容能做到有機的結合,只要有助於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可盡數張揚,因為其鮮明、生動、精彩的特質突顯了個性化教學獨特的魅力。
第四,「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歷史教師的課堂語言同樣需要精心錘煉。在試講課時,我啰嗦多餘的語言受到評課老師的詬病,在經過不斷修整和不斷揣摩教學各環節,尤其是導入語和小結語,精心准備的語言設計頓使課堂生輝,情境靚麗。
第五,本節課聯系實際較多,創設的現實活動情境較多,採用的鄉土資源較多,但總體用於課程教學的史料(尤其是歷史文獻)仍不足,因而課堂歷史味不夠濃。雖然我也選取了部分歷史圖片和毛澤東對少數民族政策的史料,但在非常關注史料教學的今天,仍提醒我無論什麼時候、什麼教學內容均要格外重視「論從史出、史論結合」的教學方法。
㈥ 幼兒大班教案《有趣的各民族服飾及反思》
活動設計背景 現在的小朋友非常缺少愛國教育,對自己的國家了解很少,也不清楚自己是什麼民族,通過了解中國的民族狀況,讓小朋友們為自己屬於中國這個大家庭而驕傲自豪,並通過此活動了解自己是屬於什麼民族這一基本情況。 活動目標 一、初步了解中國的民族狀況,為自己是中國人而驕傲; 二、感受描繪民族服飾美的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知道每個民族都喜歡吃什麼,做什麼,住在哪裡,服飾特點是什麼。 活動准備 一、幼兒用書《少數民族》; 二、圖畫紙,鉛筆,油畫棒,彩色筆等繪畫工具; 三、幼兒活動前對中國民族狀況有所了解。 活動過程 一 、說一說:中國的民族 (一) 教師:中國有多少個民族?你是什麼民族的?我們周圍生活著哪些民族? (二) 教師:你能說出幾個民族的名字?知道他們有什麼風俗習慣嗎?他們喜歡吃什麼?做什麼?住在哪裡? 二、 做一做:幼兒操作幼兒用書《少數民族》第1頁,用線連一連,看看各個民族喜歡吃什麼,做什麼,住在哪裡。 三、 畫一畫: (一) 閱讀幼兒用書《少數民族》第2-4頁,進一步了解藏族、維吾爾族和傣族的風俗習慣。 (二) 教師向幼兒簡單介紹各民族的狀況,並做出小結。 (三) 在藏族、維吾爾族和傣族三個民族中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民族服飾幼兒動手繪畫,進行展示,感受各民族不一樣民族服飾的美。 (四) 將小朋友繪畫作品放在學習園地,大家一起欣賞評論。 教學反思 小朋友們對少數名族很感興趣,但是活動准備不充分,沒有讓家長和小朋友提前查閱資料,活動組織的時候也只有極少數小朋友知道少數民族的存在並知道自己屬於哪個民族,
㈦ 幼兒園備課與民族有關的書的效果反思
活動設計背景
現在的小朋友非常缺少愛國教育,對自己的國家了解很少,也不清楚自己是什麼民族,通過了解中國的民族狀況,讓小朋友們為自己屬於中國這個大家庭而驕傲自豪,並通過此活動了解自己是屬於什麼民族這一基本情況。
活動目標
一、初步了解中國的民族狀況,為自己是中國人而驕傲;
二、感受描繪民族服飾美的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知道每個民族都喜歡吃什麼,做什麼,住在哪裡,服飾特點是什麼。
活動准備
一、幼兒用書《少數民族》;
二、圖畫紙,鉛筆,油畫棒,彩色筆等繪畫工具;
三、幼兒活動前對中國民族狀況有所了解。
活動過程
一 、說一說:中國的民族
(一) 教師:中國有多少個民族?你是什麼民族的?我們周圍生活著哪些民族?
(二) 教師:你能說出幾個民族的名字?知道他們有什麼風俗習慣嗎?他們喜歡吃什麼?做什麼?住在哪裡?
二、 做一做:幼兒操作幼兒用書《少數民族》第1頁,用線連一連,看看各個民族喜歡吃什麼,做什麼,住在哪裡。
三、 畫一畫:
(一) 閱讀幼兒用書《少數民族》第2-4頁,進一步了解藏族、維吾爾族和傣族的風俗習慣。
(二) 教師向幼兒簡單介紹各民族的狀況,並做出小結。
(三) 在藏族、維吾爾族和傣族三個民族中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民族服飾幼兒動手繪畫,進行展示,感受各民族不一樣民族服飾的美。
(四) 將小朋友繪畫作品放在學習園地,大家一起欣賞評論。
教學反思
小朋友們對少數名族很感興趣,但是活動准備不充分,沒有讓家長和小朋友提前查閱資料,活動組織的時候也只有極少數小朋友知道少數民族的存在並知道自己屬於哪個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