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國培歷史模塊四答案
分數: 3 合作學習的基本特徵有
①以小組活動為主體 ②強調小組成員的合作互助
③強調目標導向 ④強調以小組的總體成績作為激勵
選擇一個答案 a. 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④
Question 2
分數: 3 一個好的教學設計,應包含以下幾點
①准確性 ②科學性 ③前沿性 ④生成性
選擇一個答案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Question 3
分數: 3 關於教學設計與傳統備課的區別,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選擇一個答案 a. 傳統備課為促進學生有效學習而進行系統規劃
b. 教學設計的基礎是學生的學習起點、學習風格和學習需要,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促進學生的學習
c. 傳統備課往往憑借教師的教學經驗和主觀願望進行安排,其科學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較低
d. 教學設計以學生為主體,傳統備課為教師為中心
Question 4
分數: 3 關於教學設計流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選擇一個答案 a. 教學設計流程中確定教學順序,建立教學活動程序,選擇教學組織形式。是為了解決「教什麼」的問題
b. 制定教學策略是為了解決「怎麼教」的問題
c. 不論哪一種教學設計模式,都包含有教學對象、教學目標、教學策略、教學評價等四個基本要素
d. 分解教學設計流程各要素是為了便於深入地分析、理解和掌握教學設計本身以求有效
Question 5
分數: 3 關於教學策略,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 教學策略是在教師確定教學目標後,根據已定的教學任務和學生特徵制定的特定教學方案。
② 教學策略不同於教學方法,它是教師在現實的教學過程中對教學活動的整體性把握和推進的措施。
③ 制定教學策略時要體現 「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思想觀念。
④ 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學習屬於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
選擇一個答案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Question 6
分數: 3 中國通史的教學中 , 我們應注意
① 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
② 教學內容要以王朝的興替為主線,來反映中華民族的興衰歷程。
③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危機意識。
B. 教案和教學設計是不是一個概念
教學系統設計(Instructional SystemDesign,簡稱ISD),也稱作教學設計(Instructional Design,簡稱ISD)是以傳播理論、學習理論和教學理論為基礎,運用系統論的觀點和方法,分析教學中的問題和需求從而找出最佳解決方案的一種理論和方法。
教學設計是根據教學對象和教學目標,確定合適的教學起點與終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優化地安排,形成教學方案的過程。它是一門運用系統方法科學解決教學問題的學問,它以教學效果最優化為目的,以解決教學問題為宗旨。具體而言,教學設計具有以下特徵。
第一,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麼的問題。
第二,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教學設計以計劃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
第三,教學設計是以系統方法為指導。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
第四,教學設計是提高學習者獲得知識、技能的效率和興趣的技術過程。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於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C. 教學設計和教案是不是一回事
不是一回事。
一、范疇上的不同
教案是教育科學領域這的一個基本概念,又叫可課時計劃,是以課時為單元設計的具體教學方案,是教學中的重要環節。教案的基本組成部分是教學進程,內含教學綱要和教學活動安排,教學方法的具體應用和各種組成部分的時間分配等。
教學設計也稱教學系統設計,是教育技術學科的重要分支,形成發展於20世紀60年代。它包括宏觀設計和微觀設計,主要是運用系統分析方法、解決教學問題,優化教學效果為目的,以傳播理論、學習理論和教學理論為基礎,具有很強的理論性、科學性、再現性和操作性。課堂教學設計屬於微觀教學設計的范疇。
二、對應層次不同
教學設計是把學習者系統作為它的研究對象,所以教學設計的范圍可以大到一個學科、一門課程,也可小到一堂課、一個問題的解決。從整體上教學設計可概括為以下三個層次:以系統為中心的設計、以課堂為中心的設計、以產品為中心的設計。
鑒於我國目前的教學組織是以課堂教學為主,所以課堂教學設計是教學設計中運用最多的一個層次,而且從研究范圍上講教案只是教學設計的一個重要內容,因此教學設計與教案的層次關系是不完全對等的。
三、指導思想不同
教學設計不僅重視教師的教,更重視學生的學,怎樣使學生學得更好,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是教學設計的指導思想,所以對學習者進行特徵分析是教學設計不可缺少的步驟,體現了現代教學理論的鮮明性。
它強調教師主導地位和學生主體地位的辨正統一,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教學設計非常重視對現有媒體的設計和充分利用,以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效果,不少教師圍繞媒體而展開課堂教學的設計活動。
教學設計也非常重視教學目標和教學評價的設計,因而從傳播學的角度上看,制定教學目標和實施評價在教學系統中分別具有前瞻和反饋的作用,是教學信息傳播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四、元素的含義不同
教案一般包括教學目的,教學方法,重難點分析,教學進程,教具的使用,課的類型,教法的具體運用,時間分配等因素,從而體現了課堂教學的計劃和、安排。
教學設計從理論上來講,有學習者需要分析、學習內容分析、學習目標闡明、學習者分析、教學策略的制定、媒體的分析使用及教學評價等七個元素,然而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我們討論比較多的是學習目標、教學策略和教學評價三個主要元素。
(3)下列不屬於教學設計的基礎理論的是擴展閱讀:
教案設計原則
1、取材內容合理,切合課程宗旨,符合培養目標定位的要求,適應現實需要,講述內容觀點正確,有實際應用價值。
2、能夠理論聯系實際,通過典型事例研究分析,揭示學科相關基本理論、基本方法的實質和價值及明確的應用方向。
3、邏輯思路清晰,符合認識規律。在教知識的過程中滲透教認識問題的方法,通過互動式教學安排和過程,能夠使學生舉一反三,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和能力。
4、不墨守成規,能繼往開來,教案既是以往教學經驗的總結,又是開拓知識新領域的鑰匙,能夠體現學科發展前沿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與時代發展相適應。
5、教學方法有創新。不照本宣科,不滿堂灌,給學生留有充分的餘地,注重引導學生思考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遵循精講多練的原則,講要抓住本質、引人入勝;
練要有的放矢,調動學生自己解決實際問題的積極性,讓學生在教師啟發引導下,通過自身的探索,不但知道相關學科領域核心知識「是什麼」和「為什麼」,還要知道「做什麼」、「怎樣做」,培養學生勇於實踐勇於探索的精神和能力。
6、教案不能面面俱到、大而全,而應該是在學科基本的知識框架基礎上,對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進行研究、探索、闡述,能夠體現教師對相關學科有價值的學術觀點及研究心得。不是我會什麼講什麼、我想講什麼講什麼,而是社會需要什麼、學生將來走向社會需要什麼就注重講什麼,就帶領學生研究什麼。
D. 教學設計的理論基礎包括哪些內容
教學設計的理論基礎包括:
1、一般系統理論。系統論提供用相同原理構建不同學科概念體系的方法,其意義在於首先它為制定計劃和解決問題提供了系統工具,其次是一般教學系統理論為教學設計提供了一種系統方法。
2、傳播理論。運用傳播理論分析教學活動,可以比較直觀地看到教學信息傳播過程的復雜性。
第一,從教學信息的傳播者(教師)和教學信息的接受者(學生)來看,至少有四個方面的因素會影響教學信息傳播的效果。一是信息傳播的技能,二是態度和情意,三是知識和認知水平,四是社會以及文化背景。
第二,從訊息本身來看也有很多因素會影響到傳播的效果。
第三,從信息傳播的渠道來看,不同的傳播媒體也會產生不同的傳播效果。在教學設計中,要盡可能地運用多種渠道和方式展示知識,有效地調動學生運用多種器官接受信息,以取得更加滿意的教學效果。
3、學習理論。教學設計就是通過選擇適當的技術、工具、方法來幫助學習者獲得知識和能力的掛牌變化,教學設計者所關心的是如何發展學習者未來的能力與與傾向。
有兩在學習理論體系對教學設計的過程和決策產生了很深遠的影響,它們就是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和認知學習理論。
概括地說,行為主義學習理論把學習看作刺激與反映之間聯結的建立或習慣的形成,而認知學派學習理論則認為學習是一種組織作用,是學習者對情境的認知、頓悟和理解,是學習者知覺的再構造或認知結構的變化。
二者雖然對學習產生的情境的理解有所不同,但它們都為教學設計的實踐提供了相應的理論基礎。
4、教學理論。教學理論是教學設計者最直接的理論來源。教學理論以教學的普遍規律為其主要的研究對象,其研究范圍包括了教學任務(目的)、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原則、教學方法、教學評價等,這都為教學設計提供最基礎、最核心的理論源泉。
教學設計特徵。
第一,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麼的問題。
第二,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教學設計以計劃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
第三,教學設計是以系統方法為指導。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
第四,教學設計是提高學習者獲得知識、技能的效率和興趣的技術過程。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於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E. 全國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水平考試模擬試題
1.開門見山直接回答知識點
2.對相關知識點進行延伸
3.規范排版,內容充實更容易通過認證哦
4.補充參考資料(沒有可以忽略哦~)
F. 下列不屬於教學設計過程的基本要素的是( )
【答案】D
【答案解析】教學設計過程的基本要索包括:分析教
學對象、制定教學目標、選用教學方法、開展教學
評價。
G. 教學設計是教學系統設計。它把()、()、()、()、()等看成是不同層次的教學系統
教學系統設計(Instructional SystemDesign,簡稱),也稱作教學設計(Instructional Design,簡稱ISD)是以傳播理論、學習理論和教學理論為基礎,運用系統論的觀點和方法,分析教學中的問題和需求從而找出最佳解決方案的一種理論和方法。
教學設計是根據教學對象和教學目標,確定合適的教學起點與終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優化地安排,形成教學方案的過程。它是一門運用系統方法科學解決教學問題的學問,它以教學效果最優化為目的,以解決教學問題為宗旨。具體而言,教學設計具有以下特徵。
第一,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麼的問題。
第二,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教學設計以計劃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
第三,教學設計是以系統方法為指導。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
第四,教學設計是提高學習者獲得知識、技能的效率和興趣的技術過程。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於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H. 教學設計的理論基礎有哪些理論
(1)系統理論
系統理論是作為一種科學的方法論對教學設計產生舉足輕重的影響。任何系統都包括五個要素:人、物、過程、外部限制因素和可用資源,這五個要素間有三種聯系形式:①過程的時間順序;②各因素間數據或信息流程;③從一個系統中輸入或輸出的原材料(人或物)。
(2)傳播理論
信息傳播是由信息源、信息內容、信息渠道與信息接受者為主要成分的系統。進行信息傳播,必須對信息進行編碼,考慮信息的結構與順序是否符合信息接受者的思維與心理順序。信息不能「超載」,過於密集的信息直接影響傳遞效果,增加負擔。而且不同信息的注意獲得特性不同。有些材料宜於以視覺方式呈現,有些則宜於用聽覺方式呈現。還可以運用多種暗示技巧來增強這種注意獲得特性,更重要的是考慮信息接受者的特性(年齡、性別、偏好等),激發其內在學習動機等。
(3)學習理論
行為主義理論與教學設計。概括地說,行為主義觀點在教學設計中最基本應用是把可觀察行為作為教學基礎,提出用可觀察行為動詞界定各類教學目標(包括價值觀與態度教學)並依此進行教學傳遞與評價。
認知理論與教學設計。認知理論探討學習者內部的認知活動,其中主要是信息加工學習理論和認知建構學習理論。信息加工學習理論把人類的學習過程看成是由一系列信息加工的轉換過程,例如,加涅的信息加工的學習與記憶的8個階段的學習模型。認知建構學習理論是在皮亞傑和維果茨基的學說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認知建構學習理論對教學設計指導意義是:建構過程要引導學生發現原有知識結構與新知識之間的不協調性,然後主動去改變它。學習的認知建構發生在具體的情景中,在具體的情景中,能夠使學生感受到知識的意義。
人本主義學習理論與教學設計。人本主義學習理論對教學設計的意義大都是在觀念上,如何發揮人的潛能問題等。
(4)教學理論的概念模式
教學理論的概念模式是教學設計的基礎理論,教學的概念模式分為三類:時間中心模式、學習者中心模式與任務中心模式。
時間中心模式的代表性是卡羅爾模式,用理解教學的能力、能力傾向、教學的質量決定所需時間,用毅力與學習機會決定學生實用時間,與學習程度一起組成一個公式:任務中心模式關注於如何促進學習的過程,例如,布魯納模式與加涅模式。布魯納認為知識的獲得與儲存取決於知識的結構方式,提倡編制學科中心的結構化教材,通過學生自我的探究來把握、理解學科結構。加涅模式源於他對認知學習的信息加工觀點。他把學習結果(學習領域)分為動作技能、言語信息、智力技能、認知策略與態度五類,形成系統的教學任務分析觀和九個事件的教學過程等。
學習者中心模式把有效教學建立在對學習者個體差異的分析上。它的目的不在於要求每個學生接受所有學科規定的內容,而在於強調每個學習者都能得到個體的充分自由發展。依據一般都是採用皮亞傑對兒童認知發展的研究理論。
I. 教育傳播理論在教學中的應用有很多,以下不屬於的是哪一項
傳統的教抄學設計已經不再完襲全適應現在的教學,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關鍵是隨著社會的發展,教學目標、課程的設計、教學的環境與媒體,學生學習的方式、方法和途徑等很多方面都與以往有了很大的改變,特別是在信息快速發展的今天,教育教學也必須緊跟時代的變化,必須進行徹底全面的學情分析,從教育學、心理學、信息學、傳播學等多方面多角度進行教與學活動的研究,真正地去理解、去挖掘、去實踐自己的教學活動,從而找出教學的最佳方法與途徑,從而更好的指導自己的教學,教學活動進行的質量高低、是不是能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有效的教學設計是前提與基礎,而有效的進行教學設計,要求一個教師要具有較全面的系統理論進行指導、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做保障、有積極向上的樂觀心態去投入。善於學習新的教育教學理論,接受新的知識,敢於迎接新挑戰,走別人未走過的路,簡簡單單的「教學設計」四個字,卻是一項系統的工程,他是進行教學活動、完成教學任務的關鍵,信息技術教師首先要認真學習理論,多多鑽研與探索,提高自己的教學設計,然後才能更好的與其它學科的老師一起更好的進行各學科的教學設計,共同提高教與學的雙向交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