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視頻設計 > 經濟生活第三課教學設計

經濟生活第三課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21-02-02 20:40:21

1. 急求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一課到第三課的知識結構圖,包採納!!!謝謝^ω^

一個大的{符號,然後分為文化與生活,{一文化與社會,然後(1)體味文化,a..b..c..d...,(內2)文化容與經濟,政治,a..b..c..d..... 二文化對人的影響(1)感受文化影響,同上(2)文化塑造人生,同上,文化傳承與創新,一文化的多樣性與文化傳播(1),,,(2)。。。我沒寫的就是你們上課老師講的讓背的知識點,希望可以幫助你,我寫的不是很清楚,你自己在上網看看,那上面應該會有的!

2. 如何對《經濟生活》第三課中"樹立正確的消費觀"進行有效的教學

一、課標與教學要求
1、課程標准
描述幾種消費心理;比較消費行為的差異;辨析消費觀念的變化,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 消費心理,如從眾心理、求異心理、追求時尚等;消費行為,如 「租賃消費」「貸款消費」等。
* 針對消費觀念的變化和沖突,討論「艱苦奮斗精神的時代意義」。
* 主張「量入為出、理性選擇、轉變觀念」的意義。
2、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通過教學,使學生識記的知識:影響消費的因素。消費類型的三種主要分類及其含義。消費結構的含義。恩格爾系數的含義。消費心理的種類。
(2)通過教學,使學生理解的知識:過去、當前和未來收入的高低與消費水平的關系。收入分配狀況與消費水平的關系。物價變動對人們消費的影響。錢貨兩清消費、貸款消費和租賃消費的異同點。恩格爾系數變化的意義。怎樣看待、評價各種消費心理。為什麼要堅持四大消費原則。艱苦奮斗精神在今天並不過時。
(3)通過教學,使學生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根據理智消費的原則,模擬一份家庭消費計劃,並結合個人行為,說說怎樣才算一個理智的消費者。
收集資料,看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居民消費結構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並初步說明我國居民消費結構變動的原因。
2)能力目標
本課教學,著重培養學生進行理論抽象的能力、參與生活實踐的能力。
在學習「影響消費的因素」時,引導學生把模糊的感性經驗上升到理論高度,學會從多層面、多角度看問題。在學習「消費的類型」時,由於以交易方式劃分的這幾種消費類型學生並不陌生,所以重點是引導學生發掘它們之間的差別。以上學習有助於培養學生的理論思維能力、深入分析經濟問題的能力、參與經濟生活的能力。
在學習「消費結構」時,可以讓學生收集資料,了解我國消費結構的變化趨勢,從而增強學生關注現實生活的能力及動手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通過本課教學,向學生進行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思想政治教育,從而使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這一代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環境中成長起來,對勤儉節約和艱苦奮斗逐漸有了距離感、陌生感。因此,在講樹立正確消費觀念的同時,要加強艱苦奮斗精神的教育。
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樹立環保和綠色消費的理念。針對環境污染等問題,引導學生樹立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互動等觀念,從小做起,從自身做起,關心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此外,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養成適度消費、量入為出以及避免盲從等消費觀念,使學生成為理性的消費者。

二、教材設計思路
新課標重視學生主動性的發揮,重視探究學習與合作學習,重視回歸生活,重視生活實踐能力的提高,重視人性養育。強調教學的針對性、實效性、時代感、主動性,在教材設計中充分體現這些變化與要求。
本課是全書的切入點。消費是再生產過程的第四個環節(舊教材把它放到最後來講),但是消費卻是中學生參與經濟生活最直接、最主要的形式。新教材之所以把它放在第一單元來講,正是要把「與中學生關系最為密切、最為直接的經濟活動」作為切入點,這充分體現了新教材蘊涵的「以學生為本」的理念。
本課從學生最熟悉的生活消費入手,讓學生了解影響消費的因素,知道消費的類型以及消費結構的變化等經濟現象及相關經濟知識。讓學生通過感受生活提高理論思維能力、深入分析經濟問題的能力以及參與經濟生活的能力。
本課共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消費心理面面觀」,第二部分「消費要踐行的正確原則」。兩者之間關系:前者是因,後者是果。後者是前者的落腳點,也是重點。(正因為多樣化的消費心理中存在錯誤觀點,因此要強調踐行正確的消費原則。)

三、重點、難點分析
教學重點:影響消費的因素、貸款消費、消費的結構、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教學難點 :貸款消費、消費心理對消費行為的影響、勤儉節約、艱苦奮斗。

四、教學方法設想
針對學生特點、教材特點,主要採用如下幾種教學方法:
1.多媒體教學法。 利用多媒體展現大量圖文資料,使教學更直觀、更感性。
2.討論教學法。針對教材重點、難點,開展討論,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為豐富課堂教學,多種討論法穿插)
3.啟發式教學法。通過啟發提問,引導學生思考,開發學生的思維,培養科學思維的能力。(為豐富課堂教學,多種提問方式穿插)
4.時事教學法。結合時事:「胡錦濤講話、中國國情等」進行教學,開拓學生視野,引導學生關注社會,聯系實際。
教學方案

《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一、課標與教學要求
1、課程標准
描述幾種消費心理;辨析消費觀念的變化,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 消費心理,如從眾心理、求異心理、追求時尚等;
* 針對消費觀念的變化和沖突,討論「艱苦奮斗精神的時代意義」。
* 主張「量入為出、理性選擇、轉變觀念」的意義。
2、教學目標
1.識記:主要的消費心理
2.理解:怎樣看待、評價各種消費心理,准確理解四大消費原則的含義
二、教材梳理
1、知識結構
求異心理
消費心理面面觀 攀比心理
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求實心理

量入為出,適度消費
做理智的消費者 避免盲從,理性消費
保護環境,綠色消費
勤儉節約,艱苦奮斗
2、知識要點
人們的消費行為受_______的影響。這些消費心理主要有:

消費心理的表現

具體特徵

評價

從眾心理引發的消費

追隨____,追隨_____。

求異心理引發的消費

追求________、________的效果。

攀比心理引發的消費

出於「_______」、「_______」的炫耀心理

求實心理引發的消費

講究_____,根據_______選擇商品。

做理智的消費者:
生產方式的變化推動著人們_______的更新,也不可避免地帶來不同_______之間的激烈碰撞。我們做理智的消費者,就是要踐行以下四項原則:
四項原則

具體要求

量入為出,________

在自己的_____________之內進行消費。

________,理性消費

要避免跟風_______,避免______消費,避免只重物質消費忽視__________的傾向。

保護環境,_______

5R:①節約___,減少____。②綠色生活,_____選購。③____使用,____利用。④分類_____,循環_____。⑤保護_____,萬物共存。綠色消費的核心是:___________;主旨是 。

勤儉節約,_______

①勤儉節約、艱苦奮斗是中華民族的和;②我國是一個發展中的____大國,更要________;③艱苦奮斗作為一種______,任何時候都應該發揚光大。

3、解疑釋難
1.教學重點: 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2.教學難點: 勤儉節約、艱苦奮斗、消費心理對消費行為的影響
3.誤區警示
區分從眾心理引發的消費和攀比心理引發的消費的不同點。
(1) 內涵不同
從眾心理引發的消費是指有從眾心理的人,看到許多人在做同一件事,不由自主地加入。他們的消費往往受別人評價的影響,受別人行為的帶動。攀比心理引發的消費是指一些人出於「向上看齊」「人無我有」的炫耀的心理引發的消費,而不在於商品的實用價值和所帶來的樂趣。
(2)消費者應該採取不同的態度
對從眾心理引發的消費要具體分析,不可盲目從眾;而由攀比心理引發的消費是不健康的消費,消費者要理性對待。

三、問題探究
情景設置:
心理測試
一群人走進了世外桃源,景色優美。現在讓你選一個地方,在那裡建一幢房子住下來,你會選擇在哪裡?
A:看看大多數人在哪裡建,我就建在哪裡,大家在一起熱鬧,房子式樣什麼要和別人差不多,不要太突出。
B:大家在起沒有意思,瞧他們都建在山腳下,我這么有個性的人怎麼能和他們一般,我要建在山腰上。
C;我的房子地段肯定要比別人的好,房子造型……要有新意,不能讓別人看貶了。
D:看看家裡的存款有多少,再根據地段方便與否選一個地方。
四、聯系實際
LG空調讓「黃金周」變成「健康周」
據賣場促銷人員介紹,「消費者現在對空調消費更加理性了,盡管LG空調的價格與其它一些正在降價的產品相比價格略高,但是並沒有影響到消費者的選購熱情,以其突出的健康功能博得了眾多消費者的青睞,已經成為我們賣場里空調銷售區域里的焦點了。」消費者王先生的觀點也反應出消費者對健康的關注,「空調是夏季生活的常用品,而且是在封閉的環境中使用,產品的健康功能肯定是我首先要考慮的。選擇LG空調,就是由於它健康功能很強大,我們全家都覺得買空調就是要選最好的,不能因為價格便宜就選擇差的產品。」
隨著生活品質的提高,消費者更加關注生存環境,注重提高生活質量,落實到家電消費上,便是選擇好品牌、好技術,這在「十一」期間老百姓的消費心理變化已顯露無疑。

五、檢測反饋
(一)單項選擇
1.百年老店「全聚德」開展了一項「適量點菜,吃完有獎」活動,倡導「夠吃正好」的消費理念,對傳統的「有吃有剩」的觀念提出了挑戰。「全聚德」倡導的這種消費( )
①是一種理智的消費,符合求實心理 ②是「量人為出,適度消費」
③是「保護環境,綠色消費」 ④體現了「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消費原則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人們在電視廣告中,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影視明星作為某種產品的代言人.商家之所以利用名人來推銷自己的產品,主要是利用了消費者的 ( )
A.求異心理 B.仿效心理 C.求實心理 D.攀比心理
3.有位準備購買轎車的消費者說:「新車一上牌就成了『二手車』,就開始貶值,越用越貶值.對我來說,汽車只是一種『為我服務的工具』,什麼品牌無所謂,關鍵是質量要好,價格要實在。」從消費心理角度看,這是一種A.攀比心理 B.求實心理 C.適度消費 D.盲目從眾 ( )
4.綠色消費是以保護消費者健康和節約資源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環境保護標準的各種消費行為的總稱。其核心是( )
A.適度消費 B.可持續消費 C.多元化消費 D.健康消費
5.為了建立文明、健康、科學的消費方式,社會必須對人們的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為進行引導。引導消費應該堅持的基本原則是 ( )
①量人為出,適度消費 ② 勤儉節約,艱苦奮斗
③ 避免盲從,理智消費 ④ 保護環境,綠色消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
6.下列關於消費心理與消費行為之間的關系論述正確的是 ( )
①消費行為決定消費心理 ②消費行為是消費心理的表現
③消費心理影響消費行為 ④消費心理引發的消費都是不理智的消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目前青少年中肥胖者日益增多,從消費角度來看,產生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在食品生產環節中出現問題 B.只注重物質消費,而忽視精神消費
C.勤儉節約的美德缺失 D.忽視了消費的科學性
8.在現代社會經濟生活中,知識的作用日益顯著,社會發展對勞動者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在家庭消費中要 ( )
A.提倡適度消費 B.注重精神消費與物質消費協調發展
C.增加高科技產品的消費 D.樹立科學的消費觀念
(二)不定項選擇
1.一些家庭在選購轎車時,追求的不是汽車的檔次、配置,而是要求其能滿足代步的需要,質量好、環保、省油,且維修方便。這種消費 ( )
A.是求實心理引發的消費 B.是從眾心理引發的消費
C.符合綠色消費的特點 D.是一種理智的消費
2.下列消費行為中符合綠色消費要求的是 ( )
A.將家裡照明用的普通燈泡換成節能燈管 B.夏天使用空調時不將溫度打得過低
C.盡量少購買和食用油炸類食品 D.節約用紙和使用再生紙
3.當前,大學生擁有筆記本電腦的越來越多,看著別人的孩子有了電腦,不少家長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矮半截」,抬不起頭來,也決定給自己的孩子買電腦,這是 心理引發的消費 ( )
A.從眾 B.求異 C.求實 D.攀比
4.「花錢買感覺」,是一種 ( )
A.享受性消費 B.文化消費 C.勞務消費 D .發展性消費
(三)簡答題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科學消費」已成為人們關注的問題。請你談談怎樣做能避免盲從,理性消費?
(四)拓展分析
近幾年來,一些中學生以穿名牌、用名牌為時尚。針對這種現象,某校高一(6)班專門召開了「聚焦中學生名牌消費現象」主題班會。
請回答:
(1)假如你是該班同學,請從消費心理的角度,談談中學生熱衷名牌消費的原因。
(2)作為中學生,你想做一名怎樣的消費者?
(3)針對本班同學日常生活消費狀況,擬訂一個研究性學習課題,並簡要寫出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D 2.B 3.B 4.B 5.A 6.B 7.D 8.B
(二)不定項選擇 1.ACD 2.ABCD 3.AD 4.AB
(三)簡答題
(1)我們做理性的消費者,就要踐行正確的原則。首先,量入為出,適度消費。其次,避免盲從,理性消費。要有主見,避免跟風隨大溜。最後,避免情緒化消費,避免只重物質消費忽視精神消費的傾向。
(2)要做到避免盲從,理性消費,就要很好地把握自己,保持清醒的頭腦,樹立科學的消費觀念。
(四)拓展分析
(1)從眾心理,受身邊同學和所崇拜偶像的衣著影響而購買名牌;
求異心理,想展示個性,顯示自己與眾不同、標新立異;
攀比心理,認為穿名牌、用名牌才能顯示自己的身份,才不會被同學瞧不起等。
(2)想做一名理智的消費者,應該踐行正確的原則,主要有:量入為出,適度消費;避免盲從,理性消費;保護環境,綠色消費;勤儉節約,艱苦奮斗。
(3)課題:中學生消費面面觀或中學生消費現象透視等。研究目的:樹立正確的消費觀並引導消費行為。
研究方法:問卷調查法、觀察法、小組合作法等。

3. 如何對《經濟生活》"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有效教學

一、教材分析

《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經濟生活》第一單元第三課《多彩的消費》第2課時的教學內容,主要學習消費心理面面觀、做理智的消費者。本節內容是從學生身邊的消費生活入手深入淺出,同時又是對前面消費及其類型的基本結構知識的提升,是第一單元《生活與消費》的落腳點,關注學生樹立健康理智的消費觀,具有十分濃厚的人文色彩,它對於指導學生的消費行為起著重要的影響。又是為後面樹立正確的金錢觀、消費與生產的辯證關系原理的展開鋪墊好了基礎。

二、學情分析

消費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每位學生也都已有自己一定的消費習慣和消費方式。如何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學做理智的消費者,是學生迫切需要知曉和關注的。根據高一學生自主性強,個性張揚的特點,本課的學習倡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這一學習方式,通過比較鑒別、合作討論、情感體驗等方法,促進學生學會學習。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認識和評價消費心理;理解正確的消費原則

2、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通過探究討論,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主動探究生成知識。

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本框學習,向學生進行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學生樹立環保和綠色消費的理念,針對今天環境污染等問題,引導學生樹立可持續發展觀念;使學生養成適度消費、量入為出等消費觀念,從而使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成為理性的消費者。

四、重點難點

1、本節課的重點:正確評價各種消費心理;理解正確的消費原則

2、本節課的難點:由於在生活的水平的提高,國家鼓勵消費的背景下,學生可能認為勤儉節約已經過時,因此,「量入為出,適度消費」和「艱苦奮斗、勤儉節約」消費原則是本課的難點問題。

五、教學策略與手段

1、情景教學法:根據新課程的生活化的價值取向,本框教學力圖通過消費行為的生活情境建構,使本節課的教學充滿生活色彩。

2、 討論探究法:新課程的課堂強調「以生為本」,本框教學教師要扮演好「導演」角色,引導學生在討論中建構知識,發展能力。

3、多媒體教學法:利用多媒體展現大量圖文資料,使教學更直觀,更感性.

4、啟發式教學法:通過啟發提問,引導學生思考,開發學生的思維,培養科學思維的能力。

六、課前准備

1、學生的學習准備:課前下發學案,讓學生做好課前預習,初步把握教材的原理和重難點。

2、教師的教學准備:課前根據本框需要,准備好上課用的多媒體課件,根據需要改編一部電視劇《家有兒女》。

3、教學環境的設計和布置:學生利用課前時間編排好情景劇《家有兒女》。

七、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心理測試]每年過春節同學們或多或少都會收到壓歲錢,你們的壓歲錢是怎麼花的呢?下面三種方式中,你屬於哪一種?

[多媒體展示]:

A.立刻去商店把自己一直想要的東西全買回來,反正是「意外」之財,花光也行。

B.列一份購物清單,買一些自己切實需要的東西,合理分配。

C.盡量不花,也許以後有急用,把錢攢起來。

[教師過渡]我們花壓歲錢的方式,往往反映了我們是什麼類型的消費者,同學們可以看一看自己屬於哪種類型的消費者?

[多媒體展示]:

A——大手大腳的奢侈型消費者

B——理智型的消費者

C——吝嗇鬼型的消費者

[教師引導]同學們認為上面三種類型的消費者,哪一種類型的消費者才是理智的消費者呢?那麼同學們知道理智型的消費者應該具有什麼樣的消費心理嗎?如何才能成為理智型的消費者呢?這堂課老師就帶著大家來學習這方面的內容————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4. 高中政治經濟生活教學設計怎麼寫

高中政治經濟生活中常見計算題例析教案
一、關於商品價值量的計算問題
例:如果以前1部手機=2個mp4符合等價交換原則,現在生產手機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增加一倍,生產mp4的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一倍,那麼,一部手機可以換 mp4。
A、4個 B、6個 C、8個 D、10個
解析:商品價值量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與社會勞動生產率成反比。所以,生產手機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增加一倍,即手機的價值量增加一倍,那麼,在生產mp4所用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不變的情況下,等式應是:1部手機=4個MP4。而實際生產MP4的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一倍,即MP4的價值量減少一半,那麼,此時的等式應是:1部手機=8個MP4。所以,本題的正確答案應為C。
領悟:分環節各個擊破。先算出生產手機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增加時會換多少個以前的MP4,再算出生產MP4的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時它的價值量怎麼變化,從而與以前進行換算。
練習題一:假定生產一個瓷碗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2小時,生產一匹布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10小時。現有甲、乙、丙三家生產該種布的企業,他們生產一匹布的時間分別是5小時、10小時、15小時。
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甲、乙、丙三家企業在30小時里生產的布能分別換到 、 、 個瓷碗。 ( )
A、15 15 15 B、10 5 3.3 C、30 15 10 D、5 5 5

二、關於紙幣發行量的計算問題
例:如果某國在一年裡全社會用現金支付的待售商品總量為40億件,平均價格水平為150元/件,在這一年裡每1元貨幣平均流通6次。那麼,該國在這一年裡紙幣發行量應為 億元;如果該國政府當年由於多發行紙幣而使商品價格上漲了25%,那麼當年該國實際發行了 億元紙幣。
A、1000 1250 B、1200 1350 C、1000 1200 D、1400 1300
解析:紙幣發行有自身規律,要以流通中實際所需要的金屬貨幣量來確定。根據流通中實際所需貨幣量的計算公式:流通中實際所需貨幣量=商品價格總額/貨幣流通次數=(待售商品數量×商品價格水平)/貨幣流通次數,可知,這一年該國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為:(40億×150元)/6=1000(億元)。而這一年實際由於該國政府多發行紙幣使商品價格上漲了25%,那麼,這一年該國實際發行的紙幣應為:1000+1000×25%=1250(億元)。所以,本題的正確答案為A。
領悟:紙幣本身不是商品,沒有價值,不能貯藏。所以,無論發行多少紙幣,它的總體購買力都只能與實際所需的金屬貨幣量一致。
練習題二:某國待售商品20億件,平均每件商品價格150元,若當年該國多發行了250億元紙幣,導致商品價格上漲25%,則當年該國流通中實際需要的貨幣量應是 億元,該年每1元貨幣平均流通 次,下列答案正確的是 ( )
A、1000 6 B、1200 3 C、1000 3 D、1200 6

三、關於股票價格的計算問題
例:王某購買了某股份有限公司上市發行的每股面額為10元的股票1000股,預期每年可得5%的股息,而當年的銀行存款利率為4%。如果沒有其他因素的影響,那麼,一年後王某所持股票的總價格為 ( )。
A、10000元 B、12000元 C、12500元 D、15000元
解析:股票價格的高低,一般取決於兩個基本因素:預期股息和銀行利息率。股票價格與預期股息成正比,與同期銀行存款利息率成反比。用分式表示,就是:股票價格=預期股息/銀行利息率。按照上述公式,該股票每股的價格為:10×5%/4%=12.5(元),那麼,王某購買的1000股股票總價格應為:12.5×1000=12500(元)。所以本題的正確答案為C。
領悟:既可先算出預期股息(股票面額×預期股息率),再除以同期存款利息率;也可先用預期股息率除以同期存款利息率,再去乘以股票總面額。
練習題三:某人持有每股面值100元的股票1000股,預期股息率為3%,當其他條件不變,同期銀行存款利率從2.5%降為2%時,他的股票會 。 ( )
A、升值35000元 B、升值30000元
C、貶值25000元 D、貶值20000元

四、關於企業經濟效益的計算問題
例:下列情況說明企業經濟效益提高的是:
①某企業佔用資金100萬元,獲利40萬元;今年擴大資金上升到150萬元,獲利為60萬元②某企業的投資規模縮小1/2,利潤總量減小1/3③某企業佔用的資金比以前減小20%,利潤總量沒有變化④某企業規模擴大了10倍,利潤也增加了10倍。
A、① ② B、① ④ C、② ③ D、② ④
解析:解答此題的關鍵在於把握企業經濟效益與企業利潤之間的關系。企業的經濟效益用公式表示就是:經濟效益=生產總值/生產成本。而企業利潤用公式表示則是:利潤=生產總值-生產成本。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經濟效益=生產總值/生產成本=(生產成本+利潤)/生產成本=1+利潤/生產成本。可見,企業經濟效益是否提高,不能只看利潤是否增長,而要看利潤與生產成本之間的比值。如果利潤增長的幅度超過生產成本的增長幅度,則說明企業經濟效益提高了;反之,則說明企業經濟效益降低了;如果二者的增長幅度一致,則說明企業的經濟效益不變。據此分析:①項中利潤與生產成本的增長幅度均為50%,所以經濟效益不變;②項中企業規模和利潤都減少了,但後者的幅度沒有前者大,這說明經濟效益提高了;③項中投入減少,但利潤總量沒有變化,這也是企業經濟效益提高的具體表現;④項中企業的經濟效益不變。所以,本題的正確答案為C。
領悟:有時應該把復雜數字抽象為簡明語言,有時應該把抽象難懂的語言具體成直觀的數字。比如選項④,將規模和利潤都乘以10,分式的值並沒有改變,從而說明其經濟效益沒變。
練習題四:某銀行某年共發放貸款5000萬元人民幣,平均年利率是13%,在這一年中,共吸收存款4000萬元,平均年利率9%,在這一年中銀行共支付職工工資、獎金等40萬元,其他開支130萬元。這一年銀行利潤是 萬元。 ( )
A、360 B、120 C、170 D、80

五、關於社會總產值、國民收入的計算問題
例:某國物質生產部門一年內生產過程中消耗的生產資料價值為5000億元,物質生產部門勞動者工資為1000億元,上繳國家的稅金為400億元,企業利潤為150億元,那麼該國在當年創造的社會總產值和國民收入分別是 。
A、 6550億元 1550億元 B、5000億元 1550億元
C、550億元 550億元 D、5550億元 1500億元
解析:社會總產值是社會總產品的貨幣表現。用公式表示為:社會總產值=C+V+M。公式中,C表示已消耗的生產資料價值,V表示支付給工人的工資等,M表示國民收入中支付給職工工資後的利潤余額。由此可知,題中C為5000億元,V為1000億元,M為(400+150)億元。因此,該國在當年創造的社會總產值=C+V+M=5000+1000+(400+150)=6550(億元)。而國民收入則是從社會總產品中扣除已消耗的生產資料後,餘下的那部分凈產品,用貨幣表現就是凈產值。用公式表示為:國民收入=(C+V+M)-C=V+M,它表示勞動者新創造的價值。因此,該國在當年創造的國民收入=V+M=1000+(400+150)=1550(億元)。所以,本題的正確答案為A。
領悟:關鍵是弄清國民收入的外延。社會總產值扣除已消耗的生產資料價值,餘下的凈產值都屬於國民收入,包括上繳的利稅。
練習題五:某國某年的社會總產值為3000億美元,當年生產過程中消耗的生產資料價值為1500億美元,發放工資500億美元,全國總人口為500萬人,則該國當年的人均國民收入為 ( )
A、20000美元 B、40000美元 C、30000美元 D、10000美元

六、關於增值稅的計算問題
例:一般增值稅稅率為17%。某廠購進一批蠶絲(假定這些蠶絲的生產者是第一個生產環節),支付貨款850元,增值稅款144.5元。10天後加工成綢緞以1500元賣給某商場。請問,該商場應為此支付_元增值稅款?
A、110.5 B、1610.5 C、255 D、175.5
解析:增值稅的計稅方法是:企業商品銷售額×稅率- 上一環節已納稅金。故該商場為此應納增值稅款為:1500元×17%-144.5=110.5元。所以本題的正確答案為A。
領悟:增值稅要避免對一個經營額重復征稅,所以會扣除前面環節已繳納的增值稅款。
練習題六:若某制衣公司以2000元從該商場購得「例六」中的那批綢緞,請問該公司應為此支付多少增值稅款? ( )
A、229.5元 B、85元 C、195.5元 D、340元
七、關於個人所得稅的計算問題
例:如果某工程師的月工資為5800元,則他需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為 。

級數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X)

匯率(%)

1

X≤500元

5

2

500元<X≤2000元

10

3

2000元<X≤5000元

15

A、210元 B、505元 C、480元 D、750元
解析:個人所得稅是指國家對個人所得額徵收的一種稅。它對個人工資、薪金的繳納是月收入扣除1600元後的余額。因此,本題的具體計算為:首先確定該工程師的應稅額:5800-1600=4200元;其次明確各段稅率500×5%+1500×10%+2200×15%=505(元)。所以,本題的正確答案為B。
領悟:關鍵是弄清分段後每一段的應稅收入額。例如1600元至2100元總收入段的應稅額為500元,而不是2100元。不足部分,以實際數值計算,如總收入只有1900元,則應稅額僅為1900元-1600元=300元。
練習題七:隨著國家宏觀經濟形勢的不斷發展,農民工收入也逐年上升。在成都某大型建築工地當焊工的民工老許2006年11月繳納個人所得稅218.5元,請算出他該月的個人收入是多少元? ( )
A、2290 B、3890 C、4370 D、1818.5

八、關於存款利息的計算問題
例:某居民將3萬元人民幣存入銀行,存期一年,年利率為2.70%,到期扣除利息稅(稅率為20%)後,該居民可得到的利息為 。
A、306元 B、810元 C、360元 D、648元
解析:根據公式:稅後利息=本金×利率×(1-20%)=3000×2.70%×(1-20%)=648(元)。所以,本題的正確答案為D。
領悟:一定要明白,利息稅是指利息收入的20%,而不是本金的20%。
練習題八:2005年11月24日,財政部發布公告,決定發行2005年記帳式(十三期)國債。本期國債期限7年,年利率為3.01%,利息按年支付,2012年11月25日償還本金並支付完所有利息。如果某人購買此7年期國債10000元整,利息每年支付一次,那麼2012年11月25日到期,7年間本金與利息合計總額應為 ( )
A、13010元 B、12107元 C、17000元 D、10301元

九、關於外匯匯率的計算問題
例:2005年7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經國務院批准,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當日人民幣對美元就升值2%,即1美元=8.11元人民幣。據此可以計算出升值前100元人民幣大約兌換 元美元。
A、 10 B、 8 C、 12 D、 14
解析:匯率又稱匯價,是兩種貨幣之間的兌換比率。我國通常採用100單位外幣作為標准,折算為一定數量的人民幣。升值前1美元能換的人民幣為:8.11元×﹙1+2%﹚=8.2722元。則100元人民幣能換的美元為:100÷8.2722≌12.1美元。本題的正確答案為C。
領悟:務必分清是本幣匯率(一定單位的本國貨幣=多少外國貨幣),還是外幣匯率(一定單位的外國貨幣=多少本國貨幣)。二者本質一樣,但計算中的數值卻不同,容易因為粗心而弄錯。
練習題九:小張曾在網上看中了標價為5歐元的一件小飾品,那時的匯率為1歐元=10元人民幣。一個月後,歐元升值了5%。此時,用人民幣購買這件飾品,小張要比一個月前 ( )
A、多支付人民幣0.5元 B、少支付人民幣0.5元
C、少支付人民幣2.5元 D、多支付人民幣2.5元

5. 高中政治《經濟生活》必修一第三單元 第七課 個人收入的分配

一、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
我國現階段的分配方式是: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
我國現階段的分配方式是有什麼因素決定的?
生產決定分配,生產資料所有制決定分配方式。我國是公有制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決定著我國現有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制度。
1、按勞分配為主體
(1)、按勞分配的基本內容和要求:按勞分配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中個人消費品分配的基本原則。內容是:在公有制經濟中,在對社會總產品作了各項必要的扣除後,以勞動者向社會提供的勞動(包括勞動數量和質量),為尺度、分配個人消費品,多勞多得。
(2)、堅持按勞分配的必然性:堅持按勞分配是由我國現實的經濟條件決定的,生產資料公有制是實行按勞分配的前提,社會主義公有制條件下生產力的發展水平是實行按勞分配的物質基礎。社會主義條件下人們勞動的性質和特點,是實行按勞分配的直接原因。
(3)堅持按勞分配的意義:實行按勞分配勞動者的個人收入與自己付出的勞動數量和質量直接聯系在一起,有利於充分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激勵勞動者努力學習科學技術,提高勞動技能,從而促進社會生產的發展。按勞分配作為社會主義性質的分配製度,是對以往幾千年來的剝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滅剝削和消除兩極分化的重要條件,體現了勞動者共同勞動,平等分配的社會地位。
(4)按勞分配居主體地位:由於公有制在我國國民經濟中佔主體地位,在公有制經濟中勞動者就業的佔多數,所以,按勞分配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據主體地位。
2、多種分配方式並存
(1)按個體勞動者勞動成果分配的含義:個體勞動者個人佔有生產資料,獨立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其勞動成果扣除成本和稅款後直接歸勞動者所有。
個體勞動者的收入是合法的。他們是勞動者,又是經營者,投資者,不僅付出勞動,還要承擔風險。
(2)按生產要素分配的含義:按生存要素分配是生產要素所有者憑借對生產要素所有權參與收益分配,參與收益分配的生產要素主要是勞動、資本、技術和管理等。
(3)確立生產要素參與分配的意義。確立按生產要素進行分配的原則,是對市場經濟條件下各種生產要素所有權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確認。體現了國家對公民權利的尊重。對知識、人才、勞動、和創造的尊重。可以充分調動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的積極性,為社會創造更多的財富。
二、兼顧效率與公平
1、效率與公平
(1)效率的含義:效率是經濟活動中投入與產出的比率,它表示資源有效利用的程度。
效率高就是資源的節約和社會財富的增加。
探索:請看計算會議成本(69頁)案例,討論:教材提的三個問題。
使學生明確:
1、使會議組織者和參加者都有效率意識。
2、減少開會次數,有利於提高人力資源和機器設備的使用效率。
3、體現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做事要講究效率。
(2)收入分配方式對效率的影響:收入分配方式對效率有重要影響,分配方式有利於調動生產積極性,就會提高效率。反之會阻礙效率的提高
(3)公平的含義:公平含義涉及經濟、政治、法律等各個領域,這里主要是指收入分配。
公平的含義有三個觀點:一是起點公平,大家在同一起跑線上處於競爭。二是過程公平。在社會競爭中,大家面臨同樣的游戲規則,三是結果公平,收入分配上差距不能太大
(4)收入分配兼顧公平的意義見書
2、正確處理效率與公平的關系
(1)、效率與公平的辯證關系
在收入分配中,效率與公平是辯證的統一,兩者既對立,又統一。
在收入分配中,效率與公平首先是一對矛盾。其根源是資源的稀缺性。面對稀缺的資源,人們必需盡可能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就需要調動人們積極性,而要調動人們積極性則必需把人們的報酬與貢獻掛鉤,但人們的素質有差異,貢獻也必然有差異,分配肯定有差異,因此,會出現不公平。如果平均分配則會挫折人們的積極性,因此,效率與公平的抉擇是人類所面臨的二難抉擇。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效率與公平具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質前提,沒有效率作為前提和基礎的公平,只能導致平均主義和普遍貧窮。
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經濟效率的保證。只有給勞動者提供充分的利益和權利分配的公平,才能激發勞動者發展生產提高效率的積極性。
我們國家對效率與公平的選擇是:效率優先,兼顧公平。
(2)、為什麼要堅持效率優先
效率優先是在收入分配上應該盡可能地與人們對產出的貢獻掛鉤,即發展生產力優先。
從我國資源狀況看,我國是人口多,人均自然資源相對貧乏的大國,要發展經濟必需充分調動人們積極性,提高資源的使用率所以在個人分配中必需堅持效率優先的原則,實行多勞多得,多貢獻多得,鼓勵人們把生產要素投入生產。節約資源,使其充分發揮效益。(進行節約資源的教育)(結合鄧小平的話:窮不是社會主義,進行教育)
(3)兼顧公平的含義
兼顧公平是社會要將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使分配的結果能促進人們奮進,社會具有生機和活力。
(4)為什麼要兼顧公平
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會主義原則的體現,他有助於協調人們之間的經濟利益關系,實現經濟發展,社會和諧。
從建設和諧社會看,要重視兼顧公平。可以調動社會所有人們的積極性。
(5)如何兼顧效率與公平
允許和鼓勵一部分地區和個人通過誠實勞動和合法經營先富裕起來,帶動其他地區和個人致富。最終達到共同富裕。
既反對平均主義,又防止收入懸殊過大,既落實分配政策,又提倡奉獻精神,在鼓勵人們創業致富同時,倡導回報社會,先富裕幫後富。
必需正確處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與再分配注重公平的關系,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就是在微觀領域的收入分配中,把效率放在第一位,合理拉開差距,把勞動者的物質利益與勞動貢獻結合起來,鼓勵各生產要素的所有者把生產要素投入到經濟活動中去。按其貢獻參與分配。
再分配注重公平就是在宏觀領域中,從社會角度出發,把公平放在突出的位置,更多地考慮低收入群體的實際困難,解決他們的實際問題。

6. 某校高一3班星期一上午的課程表是這樣安排的:第一節物理第二節經濟生活第三節音樂鑒賞第四節心理輔導

貌似分類正確的是B

閱讀全文

與經濟生活第三課教學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