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積的乘方教學反思
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單元測試題
1.填空.
(1)在計算(2000-36×47)÷44時,首先算( )法,最後一步算( )法.
(2)180×650-320÷80,如果要改變運算順序,先算減法,那麼必須使用括弧,算式是 .
(3)根據500÷125=4,4+404=408,804-408=396組成一個綜合算式是 .
(4)原計劃21天完成,實際提前了5天,實際( )天完成任務.
(5)5人4天編筐80個,每人每天編筐( )個.
(6)甲數是乙數的52倍.
①如果乙數是364,那麼甲數是( );
②如果甲數是364,那麼乙數是( ).
(7)78與82的商,除585與265的差,商是多少?列成綜合算式是( ).
(8)用182除以13的商,去乘28與14的差,積是多少?列成綜合算式是( ).
(9)一個氣象小組測得一周中每天的最高溫度分別是31℃、33℃、34℃、32℃、30℃、35℃、29℃.這一周內的最高溫度相差( )℃,這一周內的最高溫度平均是( )℃.
(10)把算式改編成文字題.
5×(3+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3+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斷題.(對的打「√」,錯的打「×」,共10分).
(1)75×8表示8個75的和是多少.( )
(2)比200少2的數是198.( )
(3)乙數比甲數少2,甲數就比乙數多2.( )
(4)甲是乙的3倍,乙是丙的2倍,甲是丙的6倍.( )
(5)小數一定比整數小.( )
(6)百分之一比十分之一大.( )
(7)被減數、減數、差的和等於被減數的2倍.( )
(8)25×4÷25×4=1( )
(9)436-198=436-200-2( )
(10)a台織布機b小時織布c米,則每檯布機每小時織布c÷a÷b米( )
3.選擇題.
(1)甲數是乙數的1倍,甲數( )乙數.
①> ②= ③<
(2)44個25相加的和除以25的11倍,商是多少?列式應是( ).
①25×44÷25×11 ②25×44÷(25×11)
③(44+25)÷(25×11) ④(44×25)÷(25×11)
(3)下面第一步計算是正確的是( )
①25×18-18+351=25×0+351
②2569-3400÷25×4=2569-3400÷100
③850-30÷3×10=850-10×10
④125×8-346+654=1000-1000
(4)被減數、減數與差的和是96,那麼被減數是( ).
①96 ②48 ③69 ④條件不夠
(5)有6名少先隊員,上午植樹30棵,下午植樹24棵,平均每名少先隊員植樹多少棵?正確答案是( ).
①5棵 ②4棵 ③9棵 ④6棵
(6)李強數學前三單元的平均成績是96分,第四單元考了100分,那麼李強數學前四單元的平均成績是多少分?正確算式是( )
①(96+100)÷2 ②(96×3+100)÷3
③96×3÷2+100÷2 ④(96×3+100)÷4
(7)6個人3天可以做玩具36隻,平均每人3天可以做幾只?正確列式的是( ).
①30÷6÷3 ②36÷3 ③36÷6 ④36÷6×3
(8)每分放的影片長30米,第一部放映24分,第二部放映19分.第二部比第一部影片短多少米?錯誤列式是( )
①30÷(24-19) ②30×24-30×19 ③30×(24-19)
4.計算題.
(1)直接寫出得數.
14×6= 80÷16= 62-5×6=
45×3=
(2)二班和三班一共有91名同學,二班有47人,三班有( )人。二班和三班哪個班人數多呢?( )班人多;( )班人少。
(3)四班左邊站了四行,每行10名同學,右邊站了8名同學,一共有( )人。表示( )個十,( )個一。
(4)五班有56人,六班比五班多三人,六班有( )人。
(5)七班有59人,八班比七班的人數少一些,八班可能是多少人呢?(畫「О」)
54 28 61
正比例的意義
☆知識要點:
(1)正比例: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如果這兩種量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這兩種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們的關系叫做成正比例關系. ①用字母表示: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兩種相關聯的量,用k表示它們的比值,(一定)正比例關系可以用以下關系式表示:
②正比例關系兩種相關聯的量的變化規律:同時擴大,同時縮小,比值不變.例如:汽車每小時行駛的速度一定,所行的路程和所用的時間是否成正比例?
以上各種商都是一定的,那麼被除數和除數. 所表示的兩種相關聯的量,成正比例關系. 注意:在判斷兩種相關聯的量是否成正比例時應注意這兩種相關聯的量,雖然也是一種量,隨著另一種的變化而變化,但它們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值不一定,它們就不能成正比例. 例如:一個人的年齡和它的體重,就不能成正比關系,正方形的邊長和它的面積也不成正比例關系. 反比例: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種量也隨著變化,如果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積一定,這兩種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們的關系叫做成反比例關系. 用字母表示:兩種相關聯的量,分別「x」和「y」表示,「k」表示不變的量,那麼反比例關系式是: xy=k(一定) ②反比例關系的兩種相關聯的量的變化規律是一種量擴大,另一種量縮小,一種量縮而另一種量則擴大,積不變. 例:圖上距離一定,實際距離和比例尺是否成反比例. 因為實際距離×比例尺=圖上距離(一定) 所以,實際距離和比例尺成反比例. 3.正比例和反比例 相同點:兩種量都是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 不同點:兩種量成正比例,是一種量擴大,另一種量也隨著擴大,一種量縮小,另一種量也隨著縮小,它們擴大,縮小的規律是,這兩種量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值不變,即商一定. 兩種量成反比例是一種量擴大,另一種量反而縮小一種量縮小,另一種量反而擴大,它們變化的規律是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積不變(一定).
☆基礎練習:
1. 填空 ①兩種( )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 ).如果這兩種量中( )的兩上數的( )一定,這兩種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們的關系叫做( ).
判斷下面兩種量成什麼比例,並說明理由.
①時間一定,每小時織布的米數和織布總米數.
②平行四邊形面積一定,它的底和高.
③分子一定,分母和分數值.
④報紙的單價一定,總價與訂閱的份數.
⑤正方形的周長和邊長.
⑥正方形的邊長和面積.
⑦路程一定,車輪的直徑與車輪的轉數.
⑧被成數一定,成數與差.
⑨三角形的高一定,底和面積.
⑩甲、乙兩數互為倒數,甲數和乙數 ☆數學醫院:
①鋪地的總面積一定,每塊磚的面積與需要的塊數成正比例. ②班級學生的總人數一定,出勤率與缺勤率成正比例. ③小剛跳高的高度和他的身體成正比例. ④長方形周長一定,它的長和寬成反比例. ⑤圓的半徑和它的面積成正比例
反比例
反比例關系是通過應用題的總數與份數關系幫助學生認識的。在總數與份數關系中,包含總數、份數和每份數。當總數一定時,每份數和份數是兩種相關聯的變數。如果每份數變化,份數也隨著變化。同樣如果份數變化,每份數也隨著變化。它們的變化,無論擴大還是縮小,相對應的兩個量的乘積(也就是總數)一定。具體說,當總數一定時,每份數(或份數)擴大或縮小若干倍,份數(或每份數)反而縮小或擴大相同的倍數。簡稱為「一擴一縮(或一縮一擴)」。具備這種變化關系的每份數和份數成反比例關系。反比例關系在典型應用題中屬於歸總問題。反映在除法中,當被除數一定,除數和商成反比例關系。在分數中,當分數的分子一定,分母與分數值成反比例關系。在比例中,比的前項一定,比的後項與比值成反比例關系。如果再把總數與份數關系具體化為:在購物問題中,總價一定,單價和數量成反比例關系。在行程問題中,路程一定,速度和時間成反比例關系。在做工問題中,工作總量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時間成反比例關系。如果兩種量成反比例,那麼一種量的任意兩個數的比,等於另一種量的兩個對應數的反比。如,加工零件的總數一定,是600個。如果每小時加工10個,60個小時完成任務。如果每小時加工20個,30個小時完成任務。每小時加工數量的比1∶2,與它相對應的完成時間比是2∶1。2∶1是1∶2的反比。
教學反比例的意義採用類比逆向推理法。即,教學開始,首先由學生根據正比例的意義,直接寫出反比例的意義:
兩種相關聯的量——→兩種相關聯的量,
一種量變化——→一種量變化
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
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值一定——→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乘積一定
再由學生根據自己寫出的反比例的意義,舉出實例,加以驗證。
之後,進一步理解反比例的意義。
①分析反比例的意義。
成反比例的量包括三個數量,一個定量和兩個變數。研究兩個變數之間的擴大(或縮小)的變化關系。一種量發生變化,引起另一種量發生相反的變化。這兩種量是反比例的量,它們的關系成反比例關系。
②反比例實質
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積一定。這兩種量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們的關系叫做反比例關系。
比較正、反比例:
相同點:①正比例和反比例都含有三個數量,在這三個數量中,均有一個定量、兩個變數。
②在正、反比例的兩個變數中,均是一個量變化,另一個量也隨之變化。並且變化方式均屬於擴大(乘以一個數)或縮小(除以一個數)若干倍的變化。
不同點:正比例的定量是兩個變數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值。反比例的定量是兩個變數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積。
正、反比例之間的相互轉化:當正比例中的x值(自變數的值),轉化為它的倒數時,由正比例轉化為反比例;當反比例中的x值(自變數的值)也轉化為它的倒數時,由反比例轉化為正比例。即,
比較總數與份數關系中的正、反比例
③ 幼兒園大班教案《人們怎樣工作》教學反思
在這個主題活動中,我們始終以幼兒為主體,不斷地引領幼兒發現,探究一個又一個行業,和幼兒共同探討,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誘發他們的求知慾望。現代社會已經是多元分工的社會,每一個人都承擔著不同的社會工作職責,每天都有可能產生新的工作機會。我們的孩子雖然年齡還小,但是對各種不同的職業已經充滿了好奇之心,他們...也在游戲時扮演和表現心目中不同職業的角色
④ 木蘭詩 教案
《木蘭詩》教案
教學目標:
1.了解人物形象,感受木蘭的女兒情、英雄氣,了解她的智慧,膽略和才能。
2.學習古代勞動人民勇敢樂觀的愛國精神和對和平生活的嚮往。
3.培養學生獨立研究、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木蘭的人物形象及體會木蘭代父從軍、保家衛國的愛國主義精神。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景
1、千百年來,花木蘭已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巾幗英雄形象,美國迪斯尼公司將她的藝術形象搬上了銀幕。可見,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可謂流芳百世,流傳海外。播放動畫片《花木蘭》片段,學生欣賞。
這個故事最早卻來源於一首詩——《木蘭詩》(板書課題)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深入學習北朝民歌《木蘭詩》。
2、介紹作品。《木蘭詩》又叫《木蘭辭》,選自宋朝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這是南北朝時北方的一首民歌,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
《「樂府詩」——繼《詩經》《楚詞》之後,在漢魏六朝文學史上出現一種能夠配樂歌唱的新詩體。
「樂府」本是官署的名稱,負責制譜度曲,訓練樂工,采輯詩歌民謠,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時演唱,並可以觀察風土人情,考查政治得失。《木蘭詩》與《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即《孔雀東南飛》,被稱為樂府民歌中的「雙璧」。
二.整體感知
1.范讀課文(配樂朗讀),學生在聽中提出應注意的字音。
2.小組疏通文意,說說情節:學生用自己語言簡要復述故事情節。
3、要求以「木蘭_________」句式概括每節內容,橫線上限填四個字。
(木蘭停機嘆息、代父從軍、奔赴戰場、征戰沙場、還朝辭官、會見親人、謳歌英雄)
女兒性情 英雄氣概 女兒性情
三.賞析人物
1、學生再讀課文,四人一組討論:要求以「我從課文_____讀到木蘭是一個_____的人」句式來說。板書:
勤勞、善良、淳樸、謹慎(女兒性情)
機智、勇敢、剛毅、忠孝兩全(英雄氣概)
教師小結:木蘭之所以能流芳百世,因為她既有女兒情懷,更具英雄氣慨的古代傑出巾幗英雄形象,在代父從軍中看到了她強烈的愛國情懷和渴望和平的心願。
2.學生舉例我國歷史上的 巾幗英雄(如穆桂英、梁紅玉、紅娘子、花木蘭),
3、其實在地方戲曲中也有歌頌巾幗英雄的作品,學生欣賞豫劇《誰說女子不如男》。
四、拓展延伸
木蘭代父從軍是一種孝,在戰場上拼殺是愛國。那麼我們現在的生活中,又是怎麼樣來體現自己對家人的愛,對國家的愛呢?
五、布置作業
1、背誦全文,品味凝練語言。
2、欣賞動畫片《花木蘭》,比較中西方人物形象異同。
附板書: 木 蘭詩
勤勞、善良、淳樸、謹慎(女兒性情)
巾幗英雄 愛國、渴望和平
機智、勇敢、剛毅、忠孝兩全(英雄氣概)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品味語言,並當堂背誦。
2、進行片斷寫作訓練,提高想像和聯想能力,進一步理解木蘭形象。
3、培養學生懷疑精神與探究能力。
教學重點:品味語言
教學難點:發現文中的創新之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從上節課木蘭形象導入本課內容。
2、學生提出不能翻譯的重點詞,教師給予解釋。
(惟、願、市、旦、度、策、強、將、著、貼、火、走、安)
二、品味語言
1、學生找出自己認為寫得好的句子,並說明理由。
例舉:
①、第三段用排比的句子把東西南北市都寫到了。為什麼不在一個地方買齊東西?這樣寫繁瑣嗎? 並找出其它互文的句子。
(明確:a渲染戰前緊張的氣氛。b戰事緊迫。c家人對木蘭從軍的重視。d樂府詩常用的一種寫法——互文。)
②.「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介紹對偶、誇張、互文)
——(僅僅三十個字就寫出了征途之遙,生活之苦,戰斗之多,時間之長,戰況之烈,從而表現了木蘭十年艱苦的戰斗生涯,可見語言精煉,字字千金。)
③.第5自然段寫木蘭辭官還家,運用哪些修辭手法,表現木蘭的什麼情操?
(運用誇張,寫出木蘭功勞之大,天子賞賜之多,木蘭辭官不就,表現她不圖功名利祿,嚮往和平的勞動生活的高尚情操。 )
④.第6段寫木蘭回家與親人團聚,用了什麼修辭手法?表現了她怎樣的心情?
(排比、表現她那種欣喜若狂的心情,渲染了團聚、歡樂的氣氛。)
2、運用多種描寫手法,擴寫第四段,並當堂交流。
三、體驗反思
假如你是木蘭的親人,十幾年沒見面了,見到木蘭會做些什麼?會說些什麼呢?
四、探究發現
1、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除了老師講的理解,你在與《木蘭詩》進行心靈的碰撞時,你有什麼創造性發現嗎?(困惑處或者不同見解處)
如:①第一段中「唧唧復唧唧」聲與「不聞機杼聲」的矛盾。
(「唧唧」聲有三種說法:織機聲、嘆息聲、蟲鳴聲。)
②從《木蘭詩》中「爺」的稱呼看中國古代的稱呼與地位。
(現在在西南地區還有這樣稱呼父親的。「爺」也作「耶」)
③木蘭去時是應「可汗」之徵,而歸來卻受「天子」之賞,那不是前後矛盾了嗎?
(「可汗」是古代西北民族對君主的稱呼,「天子」是封建社會漢族對君主的稱呼。可是在這首詩中「可汗」卻成了「天子」的同義詞,不能再按照《廣韻》中所謂「蕃王稱」的本義了。這只能看做在《木蘭詩》時代漢語里已有了外來語的成分。——是北魏漢化的結果)
④木蘭不當官是不慕功名富貴嗎?
(木蘭的還鄉,決非什麼不慕功名富貴的問題,也不是什麼熱愛勞動的問題,而是封建社會壓迫、歧視婦女的必然結局。)
A、古代女子的三從四德
B、從《木蘭詩》中看中國女性的命運!
(可以與「中華兒女多奇志,不愛紅裝愛武裝」、 法國的女英雄貞德的故事等進行比較)
(無論是花木蘭、梁紅玉、穆桂英,還是「奧爾良姑娘」貞德,她們「幸運」地躍出歷史地平線的機遇,無論是在歷史的記錄里,還是在傳奇的虛構中,其背景都是烽煙四起、強敵犯境的父權衰微之秋。換言之,除卻作為妲己 一類的亡國妖女,女人以英雄的身份出演於歷史的唯一可能,仍是是父權、男權衰亡、崩塌之即。)
⑤從《木蘭詩》中看中國古代女子的打扮。
(「帖花黃」是北魏婦女的面飾。有兩說:一說「元魏時禁民間婦女不得施粉黛;自非宮人,皆黃眉黑妝。故《木蘭詩》中有『對鏡帖花黃』之句。」(《谷山筆塵》)另一說,將金黃色的紙,剪成星、月、花、鳥等形狀,貼在額上。)
五、布置作業
1、描寫家人團聚場面,字數300字。
2、預習《最後一課》
⑤ 家長在家庭教育孩子健康成長的教育故事,經驗和體會,成功或失敗的案例和反思,題目自擬
中國NLP培訓學院為你講解一下家庭教育典故:
孟子,名柯。戰國時期魯國人(現在的山東省境內)。三歲時父親去世,由母親一手撫養長大。
孟子小時候很貪玩,模仿性很強。他家原來住在墳地附近,他常常玩築墳墓或學別人哭拜的游戲。母親認為這樣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子又模仿別人做生意和殺豬的游戲。孟母認為這個環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學堂旁邊。孟子就跟著學生們學習禮節和知識。孟母認為這才是孩子應該學習的,心裡很高興,就不再搬家了。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孟母三遷」的故事。
對於孟子的教育,孟母更是重視。除了送他上學外,還督促他學習。有一天,孟子從老師子思那裡逃學回家,孟母正在織布,看見孟子逃學,非常生氣,拿起一把剪刀,就把織布機上的布匹割斷了。孟子看了很惶恐,跪在地上請問原因。孟母責備他說:「你讀書就像我織布一樣。織布要一線一線地連成一寸,再連成一尺,再連成一丈、一匹,織完後才是有用的東西。學問也必須靠日積月累,不分晝夜勤求而來的。你如果偷懶,不好好讀書,半途而廢,就像這段被割斷的布匹一樣變成了沒有用的東西。」
孟子聽了母親的教誨,深感慚愧。從此以後專心讀書,發憤用功,身體力行、實踐聖人的教誨,終於成為一代大儒,被後人稱為「亞聖」。
現代家庭教育和古代家庭教育有很大的不同,由於現代的生活環境和古代大不相同,特別是物慾橫飛的今天,大多數家長面對家庭教育都措手無策,如何教育好孩子需要每個家長的重視,更需要有明確的方向和思維。中國NLP學院網學問體系定位於以NLP為主軸的實用心理學,包括由馮曉強、李中瑩、虢海平、蔡敏莉、謝道思等金牌講師主講的NLP的主體學問(NLP專業執行師、NLP高級執行師和NLP導師)、NLP系列應用學問(NLP教練技術、NLP教練式管理、NLP新銷售心理學、NLP談判心理學、NLP親子教育等)以及NLP的三個源頭學問(催眠治療、薩提亞、完形治療)系列。形成了中國NLP學院網完整的實用心理學學習體系。目前NLP學院以公開課為主,內訓為輔。建議您有時間可以親臨親子課堂現場,不僅可以感受親子教育濃厚氛圍,也可以和其他家長交流教育孩子的經驗,更重要的是帶著您的問題可以當時請教老師,獲得更精湛完美的家庭教育學識!教育孩子的第一步應該從自身開始,從成為一個好父母開始,孩子的成長,父母不能缺席,孩子的未來你更耽擱不起!搜索「中國NLP培訓學院」進入官方網站理解更多知識!
⑥ 高中歷史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能力
看這篇論文
鑒於歷史解釋「是檢驗學生的歷史觀和歷史知識、能力、方法等方面發展水平的主要指標」,新的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准把歷史解釋列為五項學科核心素養之一。課堂教學是培育和實現上述目標的現實土壤,以下,筆者就圍繞課標對歷史解釋素養的四個能力層次,從材料教學的角度,談談如何藉助材料的邏輯編排,在理清史實的前提下,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能力。
一、區分史實與解釋,能對各種歷史解釋加以理解和評析
「區分史實與解釋」看似簡單,卻蘊含著對學生思維模式的一次洗禮。從史學發展的歷程而言,20世紀前,以尼布爾·蘭克為代表的科學主義派提出了「以事實為中心」的史學理念,雄心壯志要「再現全部歷史真相」。但隨之而來的,是歷史研究中「活生生的實踐、豐富多彩的歷史畫卷,被繁多的數據和抽象的形式化語言掩蓋」。窮則思變,20世紀以後,相關的質疑和反思促成敘事主義派提出「以史家為中心的」史學理念——認為史料本身無法構成一個完整的體系,為了理解歷史,必須給歷史的遺存「強加某種秩序、提供某些形式、賦予某些模型、確立它們的連貫性,以作為現今已分裂的整個各部分的標示」。由此,歷史研究作為思維過程,更多的是一種歷史解釋,並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歷史學家的個性化的烙印。
類似的,高中學生的年齡、思維特徵,使得他們正處在從「科學主義」向「敘事主義」轉變的思維飛躍關節點上。其已有思維發展區,就是「以事實為中心」的歷史學習階段。他們傾向於把課堂的教學內容直接等同於真實而完整的歷史,進而認為一個史實就只能有一種解釋,由此史實與解釋可合二為一、渾然一體、無需區分。其最近發展區,就是要突破一種非此即彼的、簡單化的思維方式,以防止歷史知識的簡單化、教條化、絕對化。為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具體的學習實踐中認識到,史學家本身由於受到時代、經驗、理念、材料充足程度等的限制,會按照自己的需要(盡管史學家們努力避免)來選擇歷史材料,這使史學家們在解釋歷史的時候難免會發生偏差。有了這種「以史家為中心」的認識後,學生才會去區分史實與解釋,並大膽地對各種歷史解釋投以審視的目光,進而為開展理解和評析奠定心理准備。
所謂「能對各種歷史解釋加以理解和評析」,筆者認為,應該是指圍繞同一歷史事件、現象,存在不同的歷史解釋,教師要引導學生對不同的歷史解釋進行理解,明晰各方的「然」及「所以然」。
所謂不同的歷史解釋,可分為兩種。一種只是側重點不同,即各個不同的歷史解釋之問,不存在實質的沖突,只是選取了不同的側面、不同的視角罷了。在高中歷史課堂上,最典型的就是以不同的史觀來解讀同一歷史事件。如關於近代西方崛起的教學,在圍繞其崛起的原因進行解釋時,不論從唯物史觀、全球史觀、文明史觀中的哪一個出發,都能給予具有說服力的,至少是自圓其說的解釋。
但學生本有的簡單化、絕對化的思維,形成了一種認知障礙,面對多種史觀,他們感覺眼花繚亂,不知何去何從。教師的首要責任,是幫助學生們認識到史觀作為觀察歷史的視角、解釋歷史的模型,其多樣性、復雜性、相對性,恰恰有著巨大的價值。藉助不同的史觀,可以看到同一事實的更多側面,從而以愈發立體的呈現來更多地逼近歷史的真實。
其次,教師要幫助學生界定和理解各種史觀,從而在接觸史家的歷史解釋時,能夠明晰歷史敘述深處所體現的史觀,由此,就為理解、評析不同的歷史解釋奠定了基礎。當然,史觀代替不了歷史解釋本身,教師們要引導學生探究史學家是如何將特定的史觀應用於史實的觀察與解釋實踐的。特別是對不同的歷史解釋進行評析時,更要引導學生獲取充沛的、多元的材料及信息,以使學生的評析有所依託、持之有據。
另一種是觀點的對立,即不同的解釋之間,互有出入,構成了實質的沖突。這就涉及不同解釋的正誤、深淺問題。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分析不同史學家對同一史事的論述,明了各方解釋、評判的不同之處,並能從來源、依據、理念、目的等多個方面,解釋彼此的矛盾沖突之本質所在。
例如,關於二戰後美蘇兩國從盟友到對手的轉變原因,有教師呈現兩種不同的歷史解釋。第一種,將轉變歸咎為蘇聯政府,認為正是蘇聯的文化傳統,其外交上的不妥協性,以及其成為美國最主要對手的事實,是轉變得以發生的主要原因。第二種,將轉變歸咎於美國政府,認為正是美國對世界各地的經濟滲透,全方位包圍蘇聯的企圖,稱霸世界的戰略目標,才是主要原因。學生在概括材料內容的基礎上,分辨了各自的不同。並通過對來源(美蘇兩國的歷史學家),依據(兩者文化傳統,國家性質的不同),目的(論證己方措施的正義性、合理性)等角度,看到了雙方其實都在維護國家利益的追求中,自覺不自覺地受到了本國意識形態的影響。雙方雖然都得出了美蘇必然走向對抗的結論,但顯然在分析的過程中,都誇大對手的威脅。由此,幫助學生認識到,雖然特定的歷史解釋不一定是正確的,但透過不同的歷史解釋,通過對比和分析,恰恰能夠「不斷接近歷史真實」。即美蘇由盟友變為「對手」的主要原因,正是兩者意識形態的對立,國家利益的沖突,隨著兩者成為最強大的國家而急速加劇。
二、能夠客觀論述歷史事件、人物和現象,有理有據表達自己的看法
要想客觀論述、有理有據,就要求教師提供足夠的、合適的材料,預設好學生思維推進的邏輯路線。如在教授「新文化運動」時,以往,教師們會在指認其歷史貢獻之後,涉及其全盤化的局限性。但2016年的江蘇歷史高考卷第22題,恰恰抓住了高中教學中的這一偏頗之處,要求學生拋棄原有的認知定勢,根據所給材料,論從史出地得出如下史論:即新文化運動的思想先驅們,既認為傳統文化中存在積極有益成分,不能全盤否定,又認為傳統文化中存在封建落後因素,不能全盤肯定。
實際上,單以論從史出的角度看,無論是絕對否定也好,批判繼承也好,都可以找到豐富的材料證據進行論證。在這里,因為存在大量的例外,運用例證法是無效的。這無疑讓學生們陷入了歷史的迷霧中。但是,這看似讓教學面臨尷尬的地方,正是客觀、合理的歷史解釋得以形成的契機。
如有教師讓學生思考,胡適等學貫中西的思想先驅,是否真的會犯連高中學生都能指認的思維片面化、絕對化的錯誤。當學生從常理出發,覺得應該不會後,教師導入3則材料。材料1涉及胡適對傳統文化的猛烈批判;材料2涉及胡適對傳統文化中積極合理內容的贊揚;材料3涉及胡適對自身看似矛盾的態度的解釋:「我是主張全盤西化的,但我同時指出,文化自有一種『隋性。全盤西化的結果自然會有一種折中的傾向……全盤接受了,就文化的惰性,自然會使它成為一個折中調和的中國本位新文化。若我們自命做領袖的人也空談折中選擇,結果只有抱殘守闕而已。」
教師要求學生整理材料,並運用自身關於傳統文化和新文化運動相關的知識,對「全盤西化」提出自己的解釋。通過概括、歸納等認知梳理,學生指出材料l是胡適面向大眾的宣傳,材料2是胡適私下的真情流露,材料3能說明胡適把「全盤西化」作為手段而不是目的,其真正目的在於建立健康積極的中國的本位文化。
之後,教師引導學生依託材料2對「惰性」一詞進行解釋。學生意識到,惰性在此並非貶義,其實質是指一種文化中優秀的、普世的內容,自有其堅韌的生命力,人為的批判否定是扼殺不了的。明了這一點後,學生就能推斷出,對傳統文化的「絕對否定」,與其說是態度,不如說是方法。是一種篩選的方法,篩選出那些堅韌的、優秀的內容,同時淘汰那些迂腐愚昧、落後於時代因而一觸即潰的內容。
進而,學生們最終得出的結論是,胡適等思想先驅,對中國傳統文化其實有著深厚的學養,對其蘊含的種種優劣之處也有足夠清楚的認知,並且也認為「全盤西化」存在片面性和極端性,但一則認為只有主張極端,才能在實際上「化」得恰到好處,二則也是出於當時「啟發多數國民之自覺」的迫切需要,所以最終採用了「矯枉必須過正」的策略。通過上述解釋的生發,在學生們眼中,思想先驅們的決絕就不再是漫畫式的幼稚。恰恰相反,他們看似激烈的、形式主義的簡單絕對,背後其實有著超出常人的認知甚至文化自信。在看似敵視、對立冰冷麵具下,跳動著的,是一顆顆對傳統文化有著深刻理解、體認的赤子之心。當學生們得出如上的看法時,他們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對思想先驅的評價,無疑更客觀、公正和積極了。
值得一提的是,學生們的歷史感悟不止於此。課堂上,現代化史觀的引入,幫助學生們認識到「全盤西化」之所以引發思想混戰,很大程度上在於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不可避免地,但確實又是錯誤地,把西方的現代化歷程的「殊相」錯誤地等同於世界現代化潮流的「共相」。若從現代化的角度,從社會歷史發展進步的角度審視,隨著社會存在領域的革新,作為思想文化上層建築的傳統文化自然有一個「存其所當存,去其所當去」的洗禮,這便又上升到哲理層次,從唯物史觀角度進行了深刻的解釋。
從史料教學的角度看上述案例,我們發現,要想讓學生達到這一層次的要求,教師要做的,就是在呈現和解讀史料時,要將它們置於一個預設的理解框架之中,進而以立意、聚焦、思路引領等方式,幫助學生形成對歷史的理解,並賦予歷史性的存在以新的意義。總之,教師要幫助學生在一定的史觀、理論指導之下,發揮理解歷史的主動性。
三、能從歷史表象中發現問題,對歷史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作出解釋
所謂歷史表象,就高中歷史教學而言,主要是指教材在歷史敘述中承載的歷史事件。由此,從歷史表象中發現問題,在課堂上更多地表現為通過教師「教材問題化」的努力,將靜態的教材打造為問題的素材。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歷史事件的關系網路上缺失的史實,歷史邏輯的發展網路上缺失的環節,正是發現和提煉問題的絕佳之處。當學生致力於填補教材的空白、史實的空缺、邏輯環節的缺失時,其孜孜以求的,其實就是對已知歷史事件之間的因果關系作出合乎情理的解釋。
如就《百家爭鳴與儒家思想的形成》一課的教學而言,教師們往往先完成政治、經濟、文化三方面的背景條件梳理,再講授各位思想家的思想主張,最後指出百家爭鳴的歷史意義。期間很多所謂的問題探究,只是提供一則則彼此孤立的文言文材料,讓學生從中概括、提煉出一些作為背景條件的史實,或作為思想主張的觀點。這其實只是培養和考查學生概括的能力,其中並沒有涉及多少真正的因果關系梳理,也就不存在有含金量的歷史解釋。
實際上,本課的教材存在一個重要的史實空缺和邏輯環節缺失。即在教學中我們雖再三強調「百家爭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但都未明其所以然。或者說,單單教材中涉及的歷史背景、思想主張,都無法論從史出地,邏輯自洽地得出這個結論。
就「解放」一詞而言,指的是「解除束縛,得到自由或發展」。在這個歷史階段,是何物(確切地講是何種思想理念)對人們的思想施加了「束縛」呢?教材各部分都沒有涉及。那麼課堂教學中,政治、經濟、文化(重點是教育)背景所涉及的一系列巨大變革與百家爭鳴這一思想解放事件之間因果關系,就存在著史實和邏輯的缺失。
有鑒於此,筆者引入3則材料。材料1是人教版歷史必修一《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中的「歷史縱橫」一欄,對西周的禮樂制度進行了介紹。材料2是對禮樂制度歷史地位的說明:「禮樂制度則從精神心理方面,達成了一種相對的秩序和認同。實際上,宗法制與分封制只是規定了周代政治和社會生活的格局,禮樂制度才是治國之道。禮樂制度是西周穩定二百餘年的奧秘。」材料3是《論語》中的「禮崩樂壞」和《莊子》中的「道術將為天下裂」。學生通過閱讀理解第1、2兩則材料,產生兩點認識,一是禮樂制度極富人文精神,無所不包,等級分明,並由此發揮了維護社會穩定的作用;二是禮樂文化作為與之相應的精神、思想、知識,是西周貴族教育的核心,具有必須遵循的權威性。
由此,學生推知上文所謂的思想束縛,實際是指禮樂制度及禮樂文化。再結合教材所述的歷史背景,便能發現正是當時政治、經濟、文化領域的一系列巨大變革,無情地宣告了以維護原有舊秩序為己任的禮樂制度的失效,同時也就宣告了禮樂文化之權威性的喪失。材料3正是印證了原有權威性文化的失效、祛魅、遭棄。歷史發展至此,又必須要有新的思考、思想,解決時代提出的新問題。從而,才有諸子百家背離禮樂文化,從各自的立場、利益、理念出發,圍繞治國平天下,提出各有特色的學說主張。
必須指出的是,此種教學設計,其目的絕不是簡單的查漏補缺,而是通過因果關系的扎實梳理,讓學生真正把握本課的重難點。由上文可知,它使學生在明了背景條件的「然」之後,更明了了條件之為條件的「所以然」。又如本課的重點之一是孔子的思想。我們既強調思想解放,又強調孔子以傳承禮樂文化為己任。則孔子就具有了創新與保守的兩面,兩者如何共存,必須給予一個合理的解釋。學生們在上述探究的基礎上,發現孔子之創新,恰在於他針對舊禮樂文化的流弊,增加了新內容以補救。特別是提出「仁」的重要性,認為「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因此其創新與保守是可以兼容的。與此同時,「仁」之所以是孔子的核心思想,也就得到了明白的解釋。
四、能夠以全面、客觀、辯證、發展的眼光加以看待和評判現實社會與生活中的問題
如果說所有歷史都是當代史,那麼,所謂以史為鑒,就是要通過對已有歷史的解讀,孕育出歷史智慧,以形成、提供一種特殊的視角,來涵養出「全面、客觀、辯證、發展」的眼光,以更有效地審視現實生活、解決現實問題。實際上,也只有現實社會生活中的問題,才能真正激發起學生們對歷史學習的興趣。學生們帶著切身的問題、困惑去歷史中尋找啟發、尋找借鑒,才是有價值的歷史學習。
現舉兩例學生置身其中、欲求解決的問題。一是霧霾問題。對問題的關心以及相關知識的普及,使學生們都知道霧霾的產生與鋼鐵、煤炭、化工行業的排放有著直接關系,也知道霧霾治理的關鍵之一是這些產業的去產能。但媒體上既講勇氣又顯難度的「壯士斷腕」「鳳凰涅槃」,相關從業者「你們要呼吸,我們要吃飯」的論調,使很多學生都認為,霧霾問題一直得不到解決,其關鍵是去產能將導致大量失業,從而使得問題因陷入兩難而無解。因此,萌生的是無計無力的悲觀感。
果真如此嗎?筆者在教學兩次工業革命時,就以此問為導入,在激趣的同時,也為教學提供了立意。在梳理完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發明成果後,教師引入史實,讓學生知道飛梭的發明人凱伊因被追殺而倉皇出逃,珍妮機的發明人哈格里夫斯的家被人搗毀,科特萊特擁有的400多台蒸汽機的織布廠被人縱火燒為廢墟。讓學生思考這些偉大發明遭到敵視和反對的原因。學生思考的結果是,因為紡織業的手工從業者們,害怕新發明的運用已經和將要帶來的失業。之後,在教學工業化促成的城市化進程加快時,教師呈現關於失業率的表格數據,據此,學生進行了數據分析,得出的結論是:縱觀第一、第二次工業革命,整體地看,盡管技術不斷進步導致不少原有產業部門衰落,但無論哪個國家,都沒有帶來失業的上升。帶著疑惑,學生們藉助書本知識和所給材料嘗試進行原因解釋,最終的結論是,技術進步不但能催生新興產業(產業升級),帶來新的勞動力需求,還能帶動收入和最終消費的增長,並由此增加對勞動力的額外需求。
由此,學生能夠明白,如果說霧霾是經濟發展的副作用,那麼其解決最終也取決於經濟的發展,並且一定是質的發展。國家層面高度重視,社會層面成為熱點的「中國製造」產業升級問題,也從歷史角度得到了合理性、必要性的論證。治霾的歷程雖不能一蹴而就,雖伴有陣痛,但它絕不是無解的,大可不必悲觀。而同學們也意識到如果自己努力學習以致學有所成,能貢獻於「中國製造」的產業升級,也是在為霧霾的治理盡一份力。
另一個是對待傳統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態度問題。當今,傳統文化的復興日見其成,西方文化的傳播也日見深入,與之相關的辯論和詰問也日見增多。如何處理好幾種文化之間的關系,成為一個時代話題。我們要孕育的先進的、優秀的文化,是否能在爭鳴之中誕生呢?這個問題,也能夠通過合理的歷史解釋找到啟發和智慧。
筆者在教學《百家爭鳴》時,除了強調相互詰難、批駁的「爭鳴」之外,還讓學生接觸如下材料:莊子對孔子的願望與執著表達過尊重。孔子曾向老子請教。荀子的學生中有的成為法家大師(李斯、韓非子)。法家思想的基石是荀子的「人性惡」。墨子本來是儒家門生,墨家的獻身精神對後世儒家也有影響。
在此基礎上,通過教師引導,學生得出如下結論:諸子的思想、觀點、立場和方法是不同的,這就是「多樣」。他們的問題、態度、願望和目標,則是相同的,即都在面對中國社會的重大轉型,都在認真思考「中國向何處去」,也都希望天下太平。既然他們的願望和出發點是真誠的,那麼其他各派中凡有價值,有意義的思想,只要有利於更合理地構建自身的學說體系的,就大可以「拿來主義」,而不必故步自封。
正如「密涅瓦的貓頭鷹在黃昏起飛」一樣,對歷史事件的評價,長時段的審視更有意義。當我們站在當代,回頭遠望那段歷史,溫習那一系列偉大的思想,感受中國博大精深,生命力旺盛的傳統文化體系,我們更能肯定當時那種彼此的詰難和吸收的偉大意義。
這就提醒學生,既然諸子百家的思想可以求同存異,彼此借鑒,當代中國人面對古今中外的文化,更可以從中國社會發展需要的實際出發,取我所需,而不必人為的厚此薄彼。我們最應該做的是盡我們所能,認真學習、感悟古今中外的文明智慧,充分吸收其營養,進而將他們有機結合,有機統一起來。統一於我們這個古老文明的重新崛起,統一於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我們認為課標關於歷史解釋能力的四個層次要求,可以歸為兩個類別,一是學生能夠理解、評析不同史家(或者不同視角)的歷史解釋;二是學生能夠開展自己個性化的歷史解釋。由此而言,總體的培養思路應當是要求學生先了解、熟悉、領會史家提出歷史解釋的途徑、形式,以及形成歷史解釋的方法、立場、史觀,然後在模仿與借鑒的練習中,逐步形成自己的歷史解釋,學會用合適的途徑和形式表達,用科學、專業的方法闡釋歷史問題,並有自覺的價值立場和史觀追求。要實現這些目標,離不開教師精心的設計、得法的引導、正確的示範以及材料引入上的邏輯編排。
⑦ 如何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
如何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用能力
第一站,走進新課標。
2011版語文新課標明確要求:「語文是學習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課程,課堂上應該讓學生多讀多寫,在大量的實踐中體會和把握語言文字運用的規律。」新課標還指出了各年級的讀寫能力目標。這不僅讓我反思,在自己的課堂上,到底做沒做培養學生語用能力的事情,做了多少,又做得怎麼樣?
第二站,走進名師思想空間。
在高萬同老師所著的《相似與互構》這本書中,高老師一語中的:「語文素養即言語品位,語文課程就是語用課程,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就是培養學生的言語智慧。」
讀懂了《新課標》的要求,領會了名師的經驗結晶,於是我在自己的閱讀教學中繼續探索實踐,努力培養學生的語用能力。
第三站,走進課堂。
一、解讀文本的語用價值。
我深深懂得,關注語用,已成為語文教師的必然教學目標。而如何設計閱讀教學源自對文本的正確、全面的解讀。有什麼樣的解讀,就有什麼樣的教學。
1、 對精彩語言的解讀。
如:《少年王勃》是一篇人物故事,課文講述了少年王勃在滕王閣赴宴時寫下了千古傳誦的名篇《滕王閣序》,顯示了王勃的文思敏捷、才華橫溢。其中三、四兩段文質兼美,語言最為精彩,是本課的教學重點。課文第三段寫道:「這時王勃正站在窗前,凝望著江上迷人的秋景:遠處,天連著水,水連著天,水天一色。一隻野鴨正披著落日的余暉緩緩地飛翔,燦爛的雲霞在天邊輕輕地飄盪……」「凝望」說明王勃已被江上的美麗秋景深深吸引住了;「天水相連」寫出了水的寬闊、天的遼闊,那種連綿不斷的氣勢從作者的字里行間撲面而來;「緩緩地」、「輕輕地」無不體現了大自然間的那份悠閑自在;「霞鶩齊飛」給人一種祥和、寧靜的感受。作者三言兩語就描繪出了秋之寧靜、秋之壯美、秋之深遠。
基於這樣的解讀,我進行了這樣的教學設計:
默讀課文第三自然段,想像,如果把這段文字讀成一個字或者一個詞,你會讀成什麼?引導學生體會秋的寧靜、祥和、壯美。
研讀課文,思考:這段課文既沒有「靜」字,也沒有「美」字,那麼哪些文字帶給你這樣的感覺?
生再次默讀課文,將這些詞語圈畫出來,並用朗讀來展現。
這樣的學習,讓學生明白:真正的語言大師就是這樣,無需華麗的詞藻,只用了看似普通卻恰如其分的詞語,也能對意境的營造起到出人意料的作用,這就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也是文本的語用價值所在。
2、 對關鍵詞語的解讀。
詞語教學是閱讀教學的重要一環,扎實有效的詞語教學,既能深化閱讀理解,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又能品味言語之奧秘,具有點石成金的功效,從而促進言語訓練中積極詞彙的生成,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如:《少年王勃》第四自然段對王勃即興寫下《滕王閣序》作了精彩的描述,其中「胸有成竹」、 「文思如泉」、「筆走如飛」這一連串的詞語層層遞進,把王勃的卓越文采、才智過人表現得淋漓盡致,把人物境界推向最高峰,令都督「拍案叫絕」。
在教學中,可讓學生在熟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基礎上,啟發學生談談對「胸有成竹」、 「文思如泉」、「筆走如飛」、 「拍案叫絕」這些詞語的理解,在一遍遍地朗讀、一次次地體會的基礎上,再理解這些詞語是水到渠成之事。
出示句子:「當那位都督聽人讀到『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句時,竟忍不住地拍案叫絕:『奇才!真是奇才!』」師引導提問:什麼叫「拍案叫絕」?你能用動作表現出來嗎?學生邊說邊演,理解「拍案叫絕」就是王勃的文章非常精彩,令都督大聲叫好。讓學生通過這些關鍵詞語感受少年王勃的才華橫溢、文思敏捷、才智過人。
理解詞語之後,教師再引導學生對這些詞語加以運用。
現場模擬采訪:「假如你就是那位都督,你為什麼拍案叫絕?」學生模仿都督的身份回答:「王勃文思如泉,筆走如飛,文章精彩不斷,真是曠世奇才呀!」。
「如果你也是在場的賓客,你又會怎樣誇贊王勃呢?」
學生紛紛拍案叫絕:
王勃,你真是善於觀察,才思敏捷,不愧是出類拔萃的少年奇才!
王勃,你真是飽讀詩書,胸有成竹,不然怎麼會當場寫出這絕美的文章?
王勃,你這樣小小的年紀,卻如此才華橫溢,真是後生可畏呀!
使學生獲得語言的能力才是語文教學的根本任務,在上述教學環節中,我引導學生理解文本中的關鍵詞語,並進行適當的語言訓練,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3、 對經典寫法的解讀。
《少年王勃》還有一處很好的語用價值,就是對比的寫法,這種寫法是寫人文章的一大特色,也是本文不可忽視的語用點。基於這樣的解讀,教學可以這樣設計:
設疑1:「前來參加宴會的人很多」,想想看,會有哪些人來?
設疑2:「在座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不敢答應。」聯系王勃的表現,你體會到什麼?
學生默讀、思考、交流、討論,從課文中感悟到當場寫慶賀文章是一件頗有難度的事情,而王勃的確才華橫溢,真如都督所說的是一位少年奇才,從而引導學生在自主學習中體會到對比寫法的作用,前面對客人表現的描寫,正是為了襯托出後文王勃所表現出來的「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筆走如飛」,激起讀者對王勃的敬佩之情作好鋪墊。
教師再相機引導:這就是對比寫法的作用,在平時的習作中,你會不會用這種方法?
這種對文本寫法的關注,不僅有利於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也有利於幫助學生實現從閱讀到習作的過程——在閱讀教學中學習寫法,並應用於自己的寫作實踐中。
二、關注作者的語言表達方式。
李有貴是個運用語言的高手。在《黃果樹瀑布》這篇文章里,他一是採用移步換景的方法,將黃果樹瀑布作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描繪;二是善用、巧用比喻,使文章的語言生動形象、如詩如畫。其中引導學生感悟黃果樹瀑布景觀的壯美、體會作者如何描繪美、表達美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基於這個重點,教學這個文本就有兩個主要目標:一是引導學生通過語言文字想像畫面,感受文本語言文字的魅力;二是通過研讀細膩傳神的描寫,體會作者生動形象的語言表達手法。
如教學二至四自然段時,可藉助一定的輔助手段,先讓學生邊讀邊展開想像,以在頭腦中形成這一「大自然的傑作」的具體表象,構建語言文字表表現的黃果樹瀑布的立體畫面,產生身臨其境之感。
設疑1:作者是如何具體描寫瀑布氣勢非凡、雄偉壯觀的特點呢?學生邊讀邊畫有關句子,其中用波浪線畫出描寫瀑布聲音的句子,用橫線畫出描寫瀑布形態的句子。
設疑2:你從哪些詞句中感受到了瀑布聲響的巨大?
生:我從「最後像潮水般湧上來,蓋過了人喧馬嘶,天地間只存下一片喧囂的水聲了。」這一句感受到了瀑布聲音很響。
師:「最後像潮水般湧上來」一句中,一個「涌」字讓你想到了哪些詞語?
生:濁浪排空、驚濤拍岸。
師:作者把瀑布的聲音比作潮水,多有氣勢啊!你還從哪些詞句中感受到了?
生:我從「那『嘩嘩』的水聲便成了千萬架織布機的大合奏」一處描寫感受到了瀑布的氣勢磅礴。
師:你找的很准。同學們,一架織布機工作時已經很吵了,幾十架織布機同時工作,人與人之間對話都很難聽清楚,而課文里說千萬架織布機的大合奏,可見這聲音——
生:太響了!
師:這聲音又像什麼?
生:這「嘩嘩」的水聲又像千萬匹駿馬在草原上飛奔。
生:這「嘩嘩」的水聲又像千萬頭雄獅在怒吼。
生:這「嘩嘩」的水聲又像千萬面戰鼓的大合奏。
師:你們的想像真豐富。現在誰能把瀑布的氣勢讀出來?
生練讀。
師:還有哪些詞句是寫瀑布聲音的?
生:「剛進入黃果樹風景區,我們便聽到『嘩嘩』的聲音從遠處飄來,就像是微風拂過樹梢,漸進漸響」這一句也是寫黃果樹瀑布聲音的。
生:一個「飄」字就把瀑布聲音的輕、柔寫出來了。
師:這一句能說明瀑布聲響大嗎?
生:能,因為課文說「剛進入黃果樹風景區」,此時作者離瀑布很遠,就能聽到它的聲音了。
師:你們都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但同樣寫瀑布聲響巨大,作者卻用了三個完全不同的比喻——把瀑布的聲音分別比作微風、潮水、千萬架織布機的大合奏,怎麼會有這么大的區別呢?
生:因為作者聽瀑布聲音的地點不同。
生:因為作者是按照由遠到近的順序來寫的。
師:作者用了三個完全不同的比喻,不僅生動形象地描繪出了瀑布聲勢浩大,而且把由遠到近的變化寫出來了。我們要像作者一樣不僅做到比喻形象,還要做到變化有致。現在能不能把「漸進漸響」的感覺讀出來?生練讀三個比喻句。
師:同學們,從黃果樹瀑布的聲音上我們感受到它的氣勢非凡,難怪作者在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寫下了這樣的感受——生齊讀:「黃果樹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傑作!」
設疑3:作者又是怎樣描繪瀑布形態的壯觀呢?
學生用以上方法自主學習,「感悟形態壯觀」。在品詞析句中,讀出瀑布很高,水流很急,水流量很大,體會瀑布之壯觀;在對「瀉」字的品讀中感受到語言的魅力;在進行填寫正確的動詞訓練中,學習語言運用之法。
最後教師總結:作者採用移步換景的寫作手法,由遠及近,用形象生動的比喻,從聲響、形態兩方面把黃果樹瀑布雄偉壯觀的氣勢刻畫德淋漓盡致。此時,我們情不自禁地說——
生:「黃果樹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傑作!」
這種關注作者語言表達方式的閱讀實踐,使學生獲得運用語言的能力,因課施教,一課一得。
三、重視習作的語用點。
寫是語言文字運用的一個重要方面。在閱讀教學中,一定要留心文本中每一個有利於學生習作能力培養的語用點。
如:《鷸蚌相爭》是一篇寓言故事,課文通過生動形象的語言,講述了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故事,告誡人們,雙方相爭相鬥、互不相讓,結果可能是兩敗俱傷,反而讓別人從中獲利。
課文安排了兩個場景。第一個場景:鷸蚌相爭。第二個場景:漁人得利。面對這樣的結局,課文沒有通過人物的對話來展開情節,此時,我們可以創設情境,通過語言再現情節。
1、情境創設:當漁夫看見鷸蚌相爭,不禁喜笑顏開,一下子把它們全捉住了。望著魚簍里的這一對傻子,漁夫會說些什麼呢?而魚簍里的鷸和蚌此時又在想什麼?
2、請編寫一兩段小對話,再現鷸蚌被捉後的場景。
在上述教學環節中,我抓住了文本中有利於培養學生習作能力的語用點,進行語言訓練,將閱讀、積累、運用融為一體,努力實現閱讀與寫作的結合。
從以上學習實踐中,我深深體會到:語文教師首先要深入學習新課標,弄懂新課標對不同年級讀寫能力目標的要求;其次向名師學習先進的思想經驗;再次在課堂教學中,反復探索實踐,從解讀文本的的語用價值、關注作者的語言表達方式、重視文本中利於培養學生習作能力的語用點,進行語言訓練,將閱讀、積累、運用融為一體,努力培養學生的語用能力。正如高萬同老師所說,語文課程就是培養學生「言說」的課程。簡言之,就是語用課程。我們必須教會學生運用語言文字,去從事實實在在的聽、說、讀、寫活動,除此之外,實在無「語文」可教。
⑧ 名人反思後成功的例子
1、越王勾踐——卧薪嘗膽:
越王勾踐被圍困在會稽山中,他長嘆道:「我在這里完了嗎?」文種說:「商場曾被關押在夏台,周文王曾被囚禁在是里,晉文公重斗(曾遭攙言)出奔翟國,齊桓公小白避亂到苔國,他們最終建立了霸業,由此看來。
(憂患)為什麼就不能轉化為福呢?」天王赦免越王後,越王勾踐返回國土,於是親身經歷痛苦,深深地反思,把苦膽放在座位旁,坐處卧處抬頭就看到苦膽,吃飯也嘗苦膽,常自語:「你忘了會稽失敗的恥辱了嗎?」
他親自去耕種,他夫人親自織布,吃飯不放肉,不穿有兩種以上文彩的衣服,放下身架禮待賢士,厚待賓客,救濟貧窮的人家,慰問死者的家人,與百姓一樣勞苦。
2、唐太宗——「以銅為鏡,可整衣冠;以人為鏡,可照得失。」
譯:把銅當作鏡子,可以檢查自己的衣冠是否整齊;把歷史當作鏡子,可以知道朝代是怎樣更替的;把別人的話當作鏡子,可以知道自己的行為是否正確。
魏徵想通過這幾句話來勸誡唐太宗廣聽忠臣建議,把國家治理的更加繁榮昌盛,因為皇帝一個人治理一個國家不可能面面俱到,多聽聽臣下的看法可以集思廣益,有利於做出正確的決策。如果剛愎自用,很容易導致一個國家的滅亡,而李世民也確實做到了聽臣下規勸這一點,開創了大唐盛世。
3、廉頗——負荊請罪:
藺相如因為「完璧歸趙」與澠池會盟有功而被封為上卿,位在廉頗之上。廉頗很不服氣,揚言要當面羞辱藺相如。藺相如得知後,盡量迴避、容讓,不與廉頗發生沖突。藺相如的門客以為他畏懼廉頗,然而藺相如說:「秦國不敢侵略我們趙國,是因為有我和廉將軍。我對廉將軍容忍、退讓,是把國家的危難放在前面,把個人的私仇放在後面啊!」這話被廉頗聽到,就有了廉頗「負荊請罪」的故事。
4、司馬光——警枕勵志:
司馬光小時侯聰明好學,他常常擔心自己的知識不如別人的多,所以不管學什麼,都要比別人多花一倍的功夫。他跟一些小孩子一起讀書,其他小孩子讀了一會兒勉強能夠背誦,就一起出去玩了。
只有司馬光一個人還坐在書房裡,在認認真真的讀書。而每次這個時候,司馬光把自己關在書房裡,直到把書背的滾瓜爛熟了才出去玩。長大以後,司馬光仍然堅持著這種勤懇用功的作法。
曾經用木做了一個枕頭,取名叫"警枕",因為枕頭是圓的,所以人一翻身枕頭就會落到地下,"砰"的一聲,自然會把人警醒。因此,司馬光每次在半夜裡聽到響聲,便馬上起床,點燭讀書。由於勤奮好學,司馬光終於成了一名著名的學者。
⑨ 藝術「織布」的活動反思
教學目標:
1、建立湊十法中「十」的模型。感受湊十法的優越性,知道如何湊十。
2、經歷知識轉化的過程,感受學習數學的方法。
3、體會數學學習中的轉化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