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視頻設計 > 大鹿的愛的教學反思

大鹿的愛的教學反思

發布時間:2021-02-03 15:51:40

『壹』 如何在一年級音樂課中進行游戲教學法

傳統的音樂課強調知識技能的傳授,大都採用一般文化課的靜態形式,學生正襟危坐,教師講什麼,學生聽什麼,所教內容都是事先安排好的,一般都是學習歌曲,教師唱一句,學生學一句。音樂本身是非語義性的,體態律動學的誕生,使人們對音樂心理的研究開拓了新的領域,動態更能喚起人的本能,更能觸發人的自由聯想,有助於人的創造意識和行為。靜態與動態的相輔相成、互為補充,是音樂課較為理想的一種策略。而音樂游戲就是動態化的音樂教學,它是通過游戲的形式,強調對音樂的體驗、感受,進而完成教學任務,它是從音樂本身入手,讓學生在聆聽音樂的同時,引導他們通過一些音樂游戲去接觸音樂的各種要素。
如何將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游戲化呢?就是在音樂教學活動中,引導學生通過音樂游戲去感受音樂的節奏、情節、感受音樂的魅力。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主動學習,發揮想像力和創造力。
經過多年的音樂教學實踐的反思和探索,總結出音樂游戲不同於一般的音樂游戲,它是通過游戲的形式,強調對音樂的體驗、感受,在根本上服從音樂的指導。它從音樂本身入手,讓學習者在聆聽音樂的同時,引導他們通過一些音樂游戲去接觸音樂的各種要素。讓他們成為音樂活動的積極參與者和創造者。
游戲是兒童的本能性活動,是兒童內心世界的反映。在游戲中我們所獲得的輕松和愉快,相信大家都能感受到。然而,游戲卻是小學生的天性。小學生出於自己的興趣和願望,自發自願主動進行游戲活動。高爾基說過:「游戲是兒童認識世界的途徑。」快樂的游戲是兒童的天性,哪裡有兒童,哪裡就有游戲。而將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游戲化,就是在游戲中,使兒童的運動器官,感知記憶力都能更快更好地發展。
我們這里所說的游戲不是純粹的游戲,而是融入了具有音樂性特點的游戲。在音樂教學中,我們稱之為「音樂游戲」。音樂是音樂游戲的靈魂所在,音樂游戲只是課堂教學的手段,是在保證完成課堂教學的前提下進行的,音樂游戲必須伴隨音樂,才能實現音樂教學的目的。在我讀小學時,音樂課還沒有讓老師完全重視,就是簡單的老師教,學生學的傳統課堂教學方法,對課堂效率究竟有多高也沒有認真研究過。我是一名有二十年教齡的農村音樂教師,教學條件相對薄弱。學校以前也沒有專職的音樂教師,學生對於音樂課的理解就是唱歌,他們甚至把音樂課改名叫唱歌課。我開始嘗試用自己所學到的專業知識進行教學,我在講台上講,學生在座位上講,一堂課亂哄哄的。課後經過反思,反復實踐,發現在音樂課堂中適當採用游戲能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課堂效率非常高。通過了解,我發現他們非常愛上音樂課,只是他們不知道音樂課除了唱歌外還會學到節奏、節拍、速度等音樂的基本要素。因此,我在音樂教學中,把每個音樂要素的教授,都設計成游戲,通過游戲的形式,傳授給學生,這樣,學生就能樂於接受,並且印象深刻,學得深,記得牢。所以,音樂游戲在音樂教學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首先我們要清楚音樂游戲具有哪些意義:
一、相對於其他學科,音樂課具有獨特的學科性
活潑、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讓學生非常喜歡。它變枯燥的知識傳授和抽象的音樂符號為富有生動形象的游戲教學。比如學生在認識do,re,mi,這三個音符時,我讓學生課前准備了do,re,mi,三個卡片,我唱do,他們就舉起卡片do,我唱re,他們就舉起卡片re,我唱mi他們就舉起mi,,並且分組進行搶答,優勝者獎勵一朵小紅花,這樣反復練習,他們既認識了這三個音符,還掌握了他們的音高和先後順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音樂游戲的課堂教學可以真正的實現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比如教學時可以設計《小青蛙找家》的游戲。在黑板上貼上三隻小青蛙。把學生分成三組,當哪一組的同學表現最好,老師就讓哪一組的小青蛙前進一步,在課堂中學生主動參與或者回答問題正確就前進一步,最後看哪組同學的青蛙先到家,優勝者獎勵一面小紅旗。這樣一來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讓他們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活躍了課堂氣氛。
三、在音樂游戲活動中培養學生交流合作,主動探究的精神
老師做的事就是要創設良好的音樂游戲情景,讓學生感受音樂;設計好音樂游戲,讓學生扮演游戲角色學習音樂。如在《大鹿》一課的教學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單獨或合作扮演大鹿、小兔子、獵人等角色。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角色,體現自己的價值,學生的自信心和合作意識都能得到提高。
新課改理念下的音樂課堂教學,讓學生獲得知識與方法的同時,他們的人文素養也得到提高,並從生命教育的高度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將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游戲化,使兒童充滿認知情趣,這樣的課堂才能放飛學生的個性,煥發生命的活力。

『貳』 請幫我把童話故事《大鹿》翻譯成英文的。謝謝

In a beautiful large forest, there lived a group of cute little animals, there are naughty bunny, there are good big deer, there are bulky elephants, as well as cute monkey, squirrels and other small. 他們互相幫助,團結友愛,過著幸福的日子。 They help each other, unity, fraternity, living a happy day.
有一天,松鼠媽媽叫小松鼠上山采蘑菇,調皮的小松鼠一會兒捉蜻蜓,一會兒捉蝴蝶。 One day, my mother called the Little squirrel squirrel mountain mushrooms, mischievous little squirrel for a while to catch dragonflies, for a while to catch butterflies. 不知不覺,天快黑了,小松鼠這才拎著籃子采起蘑菇來。 Unconsciously, getting dark, small squirrels This carrying a basket of mushrooms come from mining. 當它采完蘑菇正想回家時,一支獵槍瞄準了它。 End of mushroom when it was going to adopt home, a shotgun aimed at it. 遭了,遇見獵人了。 Been, and met a hunter. 小松鼠沒命的逃啊逃啊。 A small squirrel like mad to escape the escape ah ah. 這時,大鹿正站在房子里,他聽見動靜後連忙透過窗子往外瞧。 At this time, large deer standing house, he heard, after static and dynamic out quickly look through the window. 看見從森林中跑來了一隻小松鼠正咚咚地敲著它的門,而且小松鼠還著急的喊道:「鹿大哥,鹿大哥,快開門,林中獵人追來了。」連忙打開門讓小松鼠躲進屋裡,然後它們一起用力推著大門,防止獵人沖進屋裡。 Came from the forest to see a pound, a little squirrel is tapping its doors, but also worried a small squirrel cried: "Brother Deer, deer, big brother, Open the door, forest hunters chase came." Quickly open the Door to small squirrels hide in the house, and then together they pushed hard on the door to prevent hunters stormed into the house. 過了一會兒,獵人走了,小松鼠它們高興地跳起舞來。 After a while children, hunters away, they are happy little squirrel dance. 」 "

『叄』 如何簡介課程育德在教學過程中的落實情況

追求德育實效高效的突破口之一是在學科課程教學中加強育德。學科課程育德其內涵可以分為德育課程育德、非德育課程的學科育德,本文中涉及到的學科課程育德是指第二類非德育課程的學科育德,即以傳統學科課程方式,如語、數、外、音、體、美等課程的育德。為什麼學科課程育德的實效老生常談的問題沒有得到改善?筆者通過對重慶市47堂學科課程的課堂觀察與分析,對其中的問題、原因及其應對舉措做出如下分析,請教大方。
一、當前中小學學科課程育德問題概觀
1、課堂教學現場中沒有更好地把握、創生育德時機
新課改倡導積極地處理預設和生成的關系,用動態的生成觀點看待教學,改革傳統教學中過分強調預設並強制進行的現象。在學科知識教學中,教師或多或少都能夠有意識地去處理預設和生成的問題,在交往互動中促進學生在體驗中生成,獲得非預期的發展。但相對學科教學而言,老師們在教學現場中捕捉育德的時機的意識普地遍明顯地不夠,基本上都是按照預設好的一套教學程序,在完全的控制中人為強制地生硬地進行育德,沒有為生成的育德課堂創造條件。在課程育德中,育德設計與過程一一對應,不管是教師傳授式的育德,還是引導學生感悟式育德,最終在教師的迫不及待地提示下都會得出理想的標准答案,對生成的育德問題的發現、顯性化並及時抓住教育契機,觸發學生自我、靈魂、深刻深入的反思探討極少。
如某小學音樂課:
師:現在呀,勇敢的大鹿把蹦蹦兔請進了自己家裡,兩個好朋友手挽著手,緊緊團結在一起,獵人現在也來大鹿家門前,在這個時候你想對獵人說點什麼呢?你想說什麼?小青蛙(某學生裝扮)
小青蛙(學生A):獵人獵人聽我講。
師:講什麼呢?你想對他說什麼你就說。
小青蛙(學生A):我們動物很無辜
師:你覺得我們人類應該保護動物還是傷害動物呢?
生(齊答):保護動物
師:你們我們小青蛙都說了我們是那麼的無辜,是吧?還想對他說點什麼,小鳥,你說說。
小鳥(學生B):我們一起做朋友。
師:小鳥這個願望真好。能夠和人類做朋友,共同生活在美麗的地球上,多好呀,是吧?你的願望真美好。你呢?小蝴蝶。
小蝴蝶(學生C):不要傷害小動物。
師:別傷害小動物。我們都是好朋友。是不是?
師:孩子們,要是我們能把對獵人的勸說變成歌詞唱一唱,那該有多有意思呀……
教師要求學生創作在獵人面前你想說什麼的歌詞,在創作中明白動物是人類的朋友,我們應該保護動物、愛護動物的道理。其育德的預設是很好的,整個教學過程也比較順利,到達了課程設計預設的目的。但是,在現場教學中的一個重要展開點上,教師提問「你想對獵人說點什麼」。這其實是一個很好的德育生成機會,只要給予學生充分的展示自己真實想法的機會,肯定會有很多個性化的答案,這時,教師去積極的處理,進行生活化的德育生成,將會是課堂更生動、真實。而教師在這時急切地進行了「引導」:「你覺得我們人類應該保護動物還是傷害動物呢?」,沒有耐心等待學生自己總結各種感受,老師再加以強化、肯定或對消極看法進行正向引導,即使沒有學生回答到老師思考的認識「層次」,老師也可以以個人的角度提出說「我也有一個感受是……」,以平等參與的態度,表達出觀點,引起學生思考,不也達到了育德目的了嗎?過早將保護動物這一預設道理講出,將學生的思維都局限在這一道理下,失去了一個很好的生成的德育機會。
2、忽視德育對象主體性的發揮
德育效果不僅僅通過測試掌握德育知識量的多少來衡量,最重要的評價是看受教育者對道德有沒有自覺地內化並且轉化為自己的行動。「行」是我們評判德育效果的更重要多內容。然而,對「行」的評判,存在有滯後性(「行」表現的大部分機會主要在課後),所以,在課堂德的教學中,需要有便於及時評價的內容維度作為育德效果的考察標准。那麼,這個內容維度是什麼呢?我們認為,課堂上評價的德育實效的關鍵在於學生的主體性人格是否在不斷完善、提高,即是德育對象的主體性發揮應當成為育德教學效果評價的重要標准之一。主體性德育就是按照人的特性在德育的組織和實施中盡量發揮人的自覺性、自主性、能動性和創造性以培養主體性人格的過程。[1]德育對象的主體性發揮就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能結合自己的個性自覺能動地將對德育知識的思考、對情感的體驗通過某些外顯的形式展現出來。課堂上重要的表現形式就是師生在課堂平等交往中能動、自主、創造性地通過對話、討論等多種行為將德育體驗表現出來,實質是表現了受教育者能否積極主動地接受、認同德育內容或生成德育經驗。大多數教師在學科課程育德課中的講述中發揮都很精彩,都很注重自身教學素質的展示,但學生很少有充分的主體性發揮。在某中學高一歷史課上,當老師講到抗日救亡運動時,結合圖文,在激昂的音樂背景中介紹東北抗日義勇軍的抗日史實,讓全班朗讀馬佔山將軍語錄;在悲傷的音樂烘托下講述楊靖宇將軍的事跡並補充講解巾幗英雄趙一曼的事跡,讓擅長朗讀的同學深情朗讀趙一曼就義前寫給兒子的絕筆信內容。教師准備得相當充分,發揮得也很好,但是學生在這段時間的表情卻一直很中立,沒有明顯的面部表情。學生在對待這樣教師精心准備得場景的反應跟傳統知識教學後的效果一樣,學到的還是很外在、中立的德育知識,沒有達到教師理想中情感上的共鳴。課堂面上看起來轟轟烈烈,教師代勞過多,非重難點教學內容進度緩慢,課堂節奏缺乏速度變化,很難調動起學生的德育學習激情,教師沒有給學生個性思考、德育情感火花碰撞的機會,以致學生的主體性發揮不夠,可以說,這堂課的德育效果其實不算成功。
3、多角度挖掘育德素材明顯不夠
從課程的德育內容來看,教師們對教材的知識點的德育信息做了充分挖掘,但挖掘的角度主要來源於知識點。從對這次聽課的情況的初步統計來看,其中在100%的課程中教師都從知識點入手挖掘德育內容,如數學課中通過函數的學習讓學生體驗從特殊到一般的學習規律,滲透辯證主義的思維方法。在英語課中通過對「茶」這一課的學習,讓學生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加深學生對中國茶文化的理解,激發學生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熱愛和自豪感,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弘揚中華名族優秀道德傳統的意識,等等。其實,在學科育德中,我們需要從多角度入手,挖掘育德素材。德育素材的來源有著廣闊的空間,就學科課程育德而言,除了知識點上蘊含的德育素材,如語文學科中涉及的愛人、愛國、愛自然的情懷,數學學科中涉及的辯證思維、探索精神等之外,還可以從三個大的角度進行挖掘。第一,從學生學習角度來看,如在學習方式上,學生是否能進行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學習態度是否是端正、積極向上的;學習習慣是否良好等。第二,從教師角度而言,教師語言風格、教師個性、教師行為能否起到德育的示範作用,能否給學生創造一個平等、輕松的德育空間。第三,從環境角度來看,學科課程主題涉及到的文化背景、偶發事件等有更為廣闊的德育素材來源空間,教師可以隨時從中挖掘出合適的德育素材進行多方位、多角度的育德,而我們的教師的挖掘力度還遠遠不夠。約有21.7%的教師注意到從學生學習方式上挖掘德育內容,37.5%的課程中從學生合作的協作方式上挖掘德育內容,12.5%的課程從學習習慣上挖掘德育內容;13.5%教師從環境角度挖掘德育內容,6.25%的課程從文化背景上挖掘。其他方面幾乎沒有涉及。
4、德育信息傳遞載體的豐富難掩教學層次的膚淺
在學科課程育德中,教師很重視德育信息載體的選擇,盡量豐富載體的運用,如直觀教具、閱讀材料、輔助讀物、藝術作品、電子媒介手段及其運用、計算機網路及其運用等。文科課程多結合多媒體以音樂、視頻、圖片等多種德育手段情境化地呈現育德的內容。理科課程由於能直接挖掘的德育素材較少,一些課程結合知識點以故事為載體結合理科的思維特點將理性的邏輯美感和辯證思維的德育思想傳遞給學生,能做到這一點,說明中小學教師育德的意識和行為上都有了顯著的改觀。與部分教師的訪談中,筆者發現,不少教師潛意識有這樣一種認識:德育信息傳遞載體使用豐富了,學科課程育德好看了,育德就算成功了。其實,這種觀點是不對的。選用育德載體的豐富,其積極效果是引起了學生德的關注、好奇、有興趣或者是發現,這只是育德的第一步。這一步的重要性當然不可否認,當走完這一步,更重要的工作是,教師需要重重地助推一把,讓學生將德的理論、觀點與自己已有的認知、體驗、情感對接、碰撞起來,通過交流、分析和探討,促進認識的同化和順應,這才是教學的重中之重,才是教學的深度所在。從選用育德載體的豐富所產生的消極效果來看,就是浪費了時間。這一點也是我們不得不應該認識到的。
二、中小學學科課程育德問題的重要原因分析
1、教師對育德的重要性和德育理論認識不夠
在我國中小學,為了管理的方便,德育工作與教學工作分屬教務處和德育處管理,使學科教師大多已經形成了這樣的心理:我只負責教學,德育的問題由思想品德老師或班主任解決,這是他們的事情。在這種根深蒂固的思維模式下,要想讓教師頭腦中樹立課程育德的思想,需要一個過程。在學科教師的認識里,對目前的學科育德還停留在「受命」階段,沒有把育德當作是其教學中必須完成的根本任務,至少沒有將育德上升到學科知識的同等地位,認為育德僅僅是一個附加的任務。當他們「受命」在學科教學中進行育德,自然而然出現這樣一些情況:一是為了完成任務,在學科教學中生硬的附加一些道德教育的標記,講一些關於道德的概念、規范、故事,進行直接的道德教育。二是在教學中就算能積極育德,但由於從內心上來講是不重視的,所以也就不肯下功夫去鑽研如何增加育德能力,再加上學科教師本身對德育心理規律的理論知識比較缺乏,在學科中的育德行為也僅僅是憑經驗來進行,缺乏理論指導。因此只注重一些外在形式顯性的德育,對一些隱性德育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如自身人格、習慣對學生的影響、師生關系等等;三是為檢查而課程育德,檢查完後或活動完後或公開課完後,一切照舊。
2、教師自身道德價值觀的境界有待提高
從深層看,缺乏情感性是現行德育的機能性缺陷。現行德育並沒有把情感作為其核心目標。而道德的深層本質應該是發於情、出於自願的行為。正如馬克思所說:道德的本質精神是自由、自律。事實上只有用率真的情感才能標志人的行為表現是否是真誠的、自願的。[3]情感來源於哪裡?可以來自學生曾經的生活體驗,同時更應該來自於正在經歷中的學習生活體驗,學科學習正是當下學生的主要生活之一,教師對學生最直接的道德情感影響就是教師自身的道德行為踐行。當德育的主渠道從德育學科向學科教學進行轉變的過程中,對學科教師不僅僅在育德能力上有了新的要求,在教師的道德行為踐行和價值觀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知識層面的德育、或者個別情景化地德育僅僅只能影響學生一時,要想在道德層面長期給學生樹立一種德育氛圍,教師的自身道德行為踐行和價值觀境界非常重要,在這一點上,恰恰是教師目前比較忽略的。不能結合教師的道德踐行和價值觀去施展德育影響,也就不容易真正地去感染學生。
3、學校缺乏體系化的學科育德指導、培訓、評價機制
學校傳統教學是按照學科分類來進行,缺少一整套學科育德方面的有效機制,沒有專門的教師或部門對學科育德工作進行指導,教師對學科育德工作幾乎都是憑借經驗來開展,造成學科育德的內容比較零散,沒有形成系統化的常態工作。育德的效果沒有有效的評價手段,特別是對學校教育有指揮棒作用的中高考的考核目標與育德的工作沒有有效對接,使得學科教師對育德的積極性不高。再加上學校對學科課程育德的重視與否取決於該地區教育主管部門的要求,取決於學校主管領導的意志。在這些環境下,學科課程育德處於一種不穩定的狀態,偶有成績也很難鞏固、堅持下來。
三、深入推進中小學學科課程育德改革的重要舉措
(一)加強學科課程育德理論的學習,促進教師學科育德觀的內化
1、明確學科課程育德的內涵定位
沒有清晰的學科課程育德的內涵定位,育什麼樣的德的問題沒解決,我們在學科教學育德實踐中就會缺乏方向。為此,首先,要進一步領會新課程要求將知識、能力以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類目標在教學過程中統整的教學目標的指導思想。目前,各學科標准都設有明確體現上述三類目標的具體目標,但其中的道德意涵遠遠尚未被挖掘和詮釋清楚。[4]其次,必須結合學科特點育德,學科與育德不能是兩張皮。在教授學科的過程中深入挖掘、整合育德要素,把育德融合在學科知識、能力的教學中去。再次,德育的知情意行四個方面,都需要自然而然地結合於學科教學之中,不可偏廢哪個方面。
2、注重學科課程育德的生成性
從學科育德課程的預設性、生成性而言,學科課程育德在兼顧兩者的情況下應該更注重生成性的特點。在課程育德中,預設並不是不好,沒有預設,育德就會陷入無准備、無序的狀態。好的預設,是通過對學生實際情況的了解、對學科知識的德育信息進行充分挖掘後的設計,能很好的完成目前三維教學目標中的要求,但對教師而言,如果只注重預設而忽視生成,則會使課堂僵化,失去生命力,將成人的應然德育理解灌輸給學生,最終會讓學生失去進一步理解、充分體驗德育情感的機會。好的德育生成可能來源於課堂情境中一些偶然因素,如學生學習行為不當、言行中反映出的觀念不當等,這些偶然因素為德育生成提供了可能,這時,需要教師的及時發現、主動引導才有可能創生出育德的情境,進而在教師有效的組織下,在學生自由、充分的討論中,達成育德的教學目標。
3、創生德育對象有效參與的環境以促進德育對象的主體性發揮
德育對象的主體性發揮就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能結合自己自覺能動地將對德育知識的思考、對情感的體驗通過某些外顯的形式展現出來。學生的個性差異是其主體性發揮程度的重要影響因素,教師應該去適應學生的個性差異,創造合適的環境使不同個性的學生有效地主動參與進來,將對德育的思考、情感體驗表現出來。這個環境的氛圍必須是民主、寬松的,人與人之間是互相尊重、理解的,使外向的同學樂於表現,使內向的同學無懼表現;教師創設問題情境能激起學生德育的矛盾、激發學生的討論,引導學生多角度的思考,能夠進行自我道德觀的反思。
4、選擇德育內容要有層次性與現實性
德育內容到底應該包括哪些方面,從構成角度看,現代德育內容的基本層次可以歸納為以下四個方面:文明習慣、基本道德(美德)、公民道德、信仰道德四個層次。[5]這樣的分類就很有層次性,既沒有眉毛鬍子一把抓,同時將道德觀念從個人到集體、社會、信仰這一由小到大的道德層面進行了很好的分類。考慮到我國在中小學德育實踐的大德育觀,我們把學生心理健康也作為一個層面的內容。考慮到道德的政治性,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里,最高的信仰道德是信仰共產主義。針對不同年齡段學生,選擇恰當的各個層面的某個具體育德點來開展教學,這就是育德的層次性特點。所謂的德育內容選擇的現實性是德育要切忌「高、大、全」的內容,在教學備課、上課、輔導等環節中,一定要從學科特點出發、從學生實際思想基礎出發、從社會現實問題出發,有意識地快速捕捉到育德內容,使我們學校的德育不脫離我們的生活世界,真正可以從「心」上去打動學生、教育學生、影響學生。
(二)增強學科教師的學科課程育德能力
1、提高自身的道德建設
學科課程的學習是學生在學校絕大部分時間進行的內容,學科的教師的自身道德是學生最容易直接感受到的。與其想方設法讓學生去理解一些離他們很遙遠的德育實例,不如直接發揮學科教師的道德榜樣示範作用,讓學生就在日常學習中潛移默化地去學習。前提是,學科教師的道德水平必須要能起到示範作用。所以,對學科教師自身的道德建設必須給予高度的關注,對教師的考評不能僅僅以學生成績為依據,道德水平的考核同樣十分重要。
2、增強教師的情感體悟和表達能力
在課堂上,面對授課教師的深情「講授」、學生的「積極」配合,筆者看到的是心無所動、面無表情的學生。是我們的學生越來越無情,還是他們整天接受的都是偉大的情感、精神教育使得他們如此麻木,甚或是教師的育德方式太過於單一,使得學生們早已產生抗體?究其原因,筆者以為,其根本原因是在於我們德育走上了一條過度追求道德本質的道路,追求簡單化、規律化、企圖一勞永逸的育德,使得學生的主體性發揮失去了孕育他們的土壤。本質主義教育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對於道德教育中各種本質的追尋上,自然很少關心道德教育所賴以存在的生活世界,其結果只能是道德教育的實踐狀態處於與生活邏輯和自然邏輯的雙重背離中。[7]在學科課程育德中,我們需要追尋德育本質,但更多的應該是在學習中的道德感悟,希望看到教室的育德是充滿自己的情感而不是第三者的講述,要想感染學生,首先應感染自己。要想感染自己,則不僅是提高教師學科知識教學能力而是必須提高教師的綜合品德素質。通過積極的道德踐行來完善自己的道德內心,增強對道德的體悟能力,同時在此基礎上需要訓練道德情感的表達力、感染力。
3、不斷嘗試新的育德方法以增強育德效果
在育德方法上,目前學科教師大都選擇的是比較傳統的講授、情感陶冶等,已很難去真正激起學生的共鳴。學科教師在加強育德實踐的同時應該加強德育模式、方法的系統學習及運用,提升育德效果。通過價值澄清方式增強學生價值判斷能力,如在數學課上通過預習習慣的討論引入「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的觀點讓學生通過自己的選擇去體驗;通過兩難故事模式的矛盾思考鍛煉學生德的理性思維;通過換位法讓學生體會教師和父母的不易;通過沖突引導法引導學生在情感和理智面前進行選擇,如,歷史課在講述到日本侵華戰爭的罪行時,不妨把時下一些熱門的中日關系話題引入其間,像中日釣魚島問題、中國人應該以何種情感面對日本地震,都可以提供同學生去思考爭論。
(三)完善學科課程育德的評價機制
1、評價標准要摒棄功利性,追求科學性
要落實學科課程育德的要求必須要有相適應的評價機制,以促進教師在學科教學的同時不是為了某次檢查而育德,而是保持育德的常態化德育,逐漸從被動的育德到主動育德的轉變。評價必然要關注德育實效問題。但是德育的效果如何去判斷,是一個很難量化的問題。於是很容易走向兩個極端,一是既然很難量化,就乾脆不去做了;一是做出一大堆不考慮具體情況的泛化評價,把大量問題部分原因的歸結於德育低效,從而產生德育的無力感。其實這是「誤把學生思想品德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看成德育實效低下」[8]現實中的德育問題產生於各種方面,並不是由學校德育能夠完全解決的,學校德育能夠做到的就是配合家庭、社會盡量把自己這一份責任做到。而學科課程育德又僅僅是學校德育的一部分,所以沒有必要去承擔所有的德育壓力。不需要承擔額外的壓力並不意味就放棄努力,作為學校育德的一部分,要起到屬於德育系統中的應有作用。明確了這一點,在評價機制的建立上,就應該摒棄德育評價的功利性一面,建立一套完善、長遠的德育檔案袋管理系統,做到隨時能記錄,長遠能利用,保持學生各年齡階段德育評定的一致性,同時,對學科教師的課程評價及績效考核也應該把育德能力納入教師評價體系,以促進教師更好的學科課程育德。
2、育德評價、督促要落到實處
從教育目的、課程目標的要求來看,育德是無容置疑的,但是學科課程育德的監督管理機制如何建立,是擺在學校管理者面前的一道難題,因為現行考試目標要求中將德育納入到有效考核中還有一條很長的路要走,暫時不能被有效評價的目的如果再沒有有效的監督管理機制的保障,那就很難由某些人高喊幾句口號將學科課程育德的思想貫徹下來。首先,學科課程育德要有領導、有主管領導負責,納入學校德育工作體系中,不能只是由教師自由發揮;其次,要組織不同學科教師與德育課程教師、綜合活動或稱教師共同進行德育教研,互相促進、協同育德;最後,更要發揮學校、家庭、社會的力量,及時反饋育德信息,共同提升德育實效。

『肆』 蘇教版音樂二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二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計劃小學音樂二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擔任的是二年段的音樂教學,學生的基本情況了解得比較透徹,畢竟當了這個班級一年的班主任了。從他們去年的音樂老師那兒了解到,大部分的學生已經逐漸養成了一些音樂課的習慣:包括正確的坐姿、安靜地傾聽、整齊自然的歌唱。不僅如此,他們還對音樂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每周的音樂課都被他們期待著。大多數學生愛唱愛跳,具有強烈的表現慾望, 對音樂作品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想像力豐富。在用肢體語言表達音樂作品時,他們能夠根據歌曲情緒表達,還能即興創編同歌曲情緒一致的舞蹈,非常的可貴。班級中的部分學生已能識讀簡單樂譜,但多數學生對這一塊內容掌握還是較弱的。由於新課程有相應的配套教學光碟,平時上課大多使用課件,經常地聽音樂學習歌曲,使得學生的節奏感、合拍能力加強了,學生跟著音樂唱卡拉OK非常輕松。但在進行齊唱時,有的學生好表現,經常會大聲演唱,缺乏氣息支持,影響了音樂的美感,老師需要時常提醒他們與小夥伴的相互配合協作。
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共分十個單元,包括的教學內容有:問聲好;時間的歌;童話故事;跳起舞;愉快的勞動;小動物的歌;音樂會;生活多快樂;美麗的動物;新年好;游戲宮。教材內容的安排上強調了音樂與大自然、音樂與生活、音樂與人、音樂與動物的聯系等等,內容豐富多彩,既有民族的、又有外國的,把音樂置身於大文化背景中,以文化主題組織教材。每一單元內容的安排上都具有一定的相關性或聯系性,各單元之間又注意內容的銜接性或層遞性。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逐步獲得學習音樂必須掌握的淺顯音樂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
本冊教材中,增加了許多學生唱的歌曲以及欣賞內容,更不同的是,大大增加了學生創作、表演、動手等活動,為學生的音樂學習創造了一個豐富的資源環境。在「識譜」要求上,開始要求結合鍵盤位置認識音階中的七個音,並試著填唱名、學唱字母譜和編創簡單旋律;在打擊樂的使用上,加大了為歌曲伴奏的力度;在掌握節奏和培養節奏感方面,以趣味化的謎語、游戲和活動等形式出現,化枯燥為生動,化抽象為通俗,深受孩子們的喜愛。總之,本教材版面設計圖文並茂,多風格、多形式,教材內容生動活潑。要求教師具有綜合性的素養,發揮主動性、創造性,靈活選擇教材內容、重組教材,更好地使用好新教材。
教學目標:
1、充分注意這一學段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好奇、好動、模仿力強的身心特點,善於利用兒童自然的嗓音和靈巧的形體,採用歌、舞、圖片、游戲相結合的綜合手段,進行直觀教學。
2、聆聽音樂的材料要短小有趣,形象鮮明。 激發和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3、開發音樂的感知力,體驗音樂的美感。
4、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樂於參與其他音樂表現和即興創造活動。培養樂觀的態度和友愛精神。
教學重點:
1、激發和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2、開發音樂的感知力,體驗音樂的美感。
3、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樂於參與其他音樂表現和即興創造活動。
4、培養樂觀的態度和友愛精神。
教學難點:即興創造活動。
教學措施:
1、繼續抓好課堂常規,使學生養成良好的上課習慣。本學期,繼續把「課堂表現」(上課紀律、學具准備、舉手發言等)作為音樂評價之一,期末採用「自評、互評、他評、師評」的方式進行考評。
2、機動靈活的選擇教材內容,合理安排教材,以「學生發展為本」設計教學過程,備好每一堂課。教學中面向全體學生,一切音樂教學活動不強求一致,允許學生個性得到充分自由的發展。
3、課中調動一切教學手段,盡量把課上得生動有趣,真正吸引孩子注意,把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貫穿教學的始終。課後,認真反思教學,寫好教後記,及時改進教學。
4、平時,多和孩子交流、談心,了解他們的所需、所想,與學生建立親切友好的師生關系;課堂上盡量製造輕松、民主的氛圍,使學生在愉悅的課堂環境中學到音樂基礎知識、技能。
5、面對優秀生,多給他們實踐與創造的機會。在後進生的轉化工作中,多給他們提供表現的機會,鍛煉孩子們的膽量,多鼓勵,樹立起他們學習音樂的信心。
6、加強綜合與滲透,即融入其它學科知識,真正體現學科間的的綜合。
8、平時,多上網、多查看有關音樂教育的雜志、文刊,了解教育新動向,不斷給自己充電;多向同科目有經驗的教師請教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使學生真正愛音樂、愛上音樂課。
課時安排:
音樂教學進度表

周次
起訖月日
教學內容
教時
執行情況

8.29-9.5
開學注冊
始業教育
2


9.6-9.12
表演《早上好》
表演《小麻雀》
2


9.13-9.19
聆聽《森林水車》
表演《時間象小馬車》
2


9.20-9.26
聆聽《在鍾錶店裡》
中秋節休息
2


9.27-10.3
聆聽《調皮的小鬧鍾》
表演《這是什麼》
國慶節
2


10.4-10.10
聆聽《小天鵝舞曲》
《糖果仙人舞曲》
表演《小紅帽》

2


10.11-10.17
表演《有一個人在林中》
復習一、二、三、四課
2


10.18-10.24
聆聽《在北京的金山上》
《雪蓮獻給北京》
表演《多麼快樂 多麼幸福》
《我的家在日喀則》
2


10.25-10.31
聆聽《在北京的金山上》
表演《不再麻煩好媽媽》聆聽《勞動歌》
2


11.1-11.7
表演《種玉米》
期中考試
2

十一
11.8-11.14
聆聽《海娃的歌》
復習五、六課
2

十二
11.15-11.21
表演《我的小綿羊》
聆聽《鳥店》
2

十三
11.22-11.28
聆聽《袋鼠》表演《小袋鼠》
表演《快樂的音樂會號》
2

十四
11.29-12.5
聆聽《百鳥朝鳳》
《小樂隊》
表演《嗩吶配喇叭》
2

十五
12.6-12.12
復習七、八課
表演《同坐小竹排》聆聽《阿細跳月》
2

十六
12.13-12.19
聆聽《歌聲與微笑》
表演《西倫達》
2

十七
12.20-12.26
表演《金孔雀輕輕跳》
聆聽《龜兔賽跑》
2

十八
12.27-1.2
表演《大鹿》
表演《小拜年》
2

十九
1.3-1.9
聆聽《晚會》
表演《過新年》聆聽《窗花舞》
2

二十
1.10-1.16
復習
考試
2

二十一
1.17-1.23

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改一改課本內容就可以了。

閱讀全文

與大鹿的愛的教學反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