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在哪裡》教學設計及課後反思
【知識與技能】
1、了解文件和文件夾的概念及其關系。
2、了解文件的類型、大小、修版改日期等屬性,權認識幾種最常見的文件類型。
3、理解窗口中文件的查看方式、排列順序。
4、使用搜索功能搜索文件。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對文件進行分類的實際操作,理解信息資源的分類及有效地管理。
2、通過親身體驗和感受,逐步養成良好的信息管理習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養成利用信息技術促進學習和改善生活的意識和態度。
⑵ 中班科學泡泡都是圓的嗎 教學設計和反思
《指南》指出:「幼兒的科學學習是在探究具體事物和解決實際問題中,嘗試發現事物之間的異同和聯系的過程。」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應既貼近幼兒的生活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本次活動源於幼兒都熟悉且喜愛的一項活動---吹泡泡。幼兒吹吹、玩玩中發現了許多的秘密,例如:泡泡是圓形的、泡泡容易破、泡泡有大有小等。同時,產生了疑問:什麼樣的泡泡器吹出的泡泡都是圓圓的嗎?因此,設計了這一活動。在活動中,通過游戲充分調動孩子運用已有的經驗積極思維,發揮主動性、積極性,嘗試探索,體驗成功的快樂,幫助幼兒形成積極參與樂於探索的學習態度。
「幼兒科學學習的核心是激發探究興趣,體驗探究過程,發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在活動中,運用了觀察、比較、操作、實驗等方法,幫助幼兒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本活動圍繞對吹泡泡工具進行觀察、比較,發現問題,並大膽猜測答案,用圖畫進行記錄,對自己的探索或發現進行梳理與交流,體驗發現的樂趣。
中班幼兒動手能力有所增強,但記錄的機會並不多,經驗有限;對圖形有了一定的了解,能畫出簡單的圖形。因此本活動將記錄的方式設定為繪畫的方式。讓幼兒初步嘗試運用繪畫記錄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以符合中班幼兒現有水平與能力。
此次活動設計的最終目的是激發幼兒更深層的探究「不同形狀的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圓的」慾望。因此我將本次活動的重點確定為「了解不同形狀的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圓的」。將「嘗試運用記錄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確定為本次活動的難點。
活動目標:
1、知識目標:運用各種感官感知泡泡的特性,了解不同形狀的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圓的。
2、能力目標:初步嘗試運用繪畫記錄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
3、情感目標:在探究活動過程中體驗發現的樂趣。
活動准備:
1、各種形狀的吹泡泡工具:圓形(每人一個),三角形、正方形、心形……(每組若干)。
2、水彩筆、記錄紙若干。生活中常見吹泡泡工具若干。
3、黑板、泡泡水、抹布、。
活動過程:
一、 導入活動,引入課題。
出示「吹泡泡」工具,激發幼兒吹泡泡的興趣。
二、創設自由探索空間感知體驗「泡泡的特性」。
1、在「玩」中體驗泡泡的特性。讓幼兒利用教師准備的吹泡泡工具(圓形工具)邊玩邊探索:「吹泡泡的時候,你們發現了什麼?」
2、請幼兒互相交流探索結果。(泡泡是圓形的、易破、會飛、對著太陽是五顏六色的、有大有小、掉在地上有時是半圓的、吹泡泡的工具是圓形的等等)
3、引導幼兒發現吹泡泡的工具的形狀及泡泡的形狀(都是圓形),為問題的提出做鋪墊。
三、大膽猜測,討論預想結果。
1、問題提出:「圓形的工具吹出圓形的泡泡,那三角形的工具會吹出怎樣的泡泡呢?」 「方形、梯形的工具又會吹出怎樣的泡泡呢?」
2、幼兒討論並將想像的結果用圖畫的方式記錄下來。
四、幼兒試驗、觀測並記錄。
1、幼兒選擇不同形狀的吹泡泡工具,在玩中驗證不同形狀的工具吹出的泡泡的形狀。
2、並在想像結果的旁邊記錄驗證結果。
五、表達交流探索結果
1、幼兒相互交流探究的過程和結果。(小組)「你用的什麼形狀的工具?吹出的泡泡是什麼形狀的?」
2、幼兒共同交流、表現、分享探究的過程和結果。「用的是什麼形狀的工具,想像吹的泡泡是什麼形狀的,結果吹的泡泡又是什麼形狀的?」
3、提問:「你發現了什麼秘密?」幼兒總結。
總結得出:吹泡泡的工具形狀不同,結果吹出的泡泡都是圓形的。
六、活動延伸:(與生活相結合,將幼兒探究興趣推向深入。)
出示生活中熟悉的物品,引發幼兒思考:「這些東西又能吹出什麼形狀的泡泡呢?」
⑶ 如何做教學設計與反思
1、所謂教學反復思,是制指教師對教育教學實踐的再認識、再思考,並以此來總結經驗教訓,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教學反思一直以來是教師提高個人業務水平的一種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視之。現在很多教師會從自己的教育實踐中來反觀自己的得失,通過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來提高教學反思的質量。
2、按教學的進程,教師的教學反思可分為教學前、教學中、教學後三個階段。
教學前的反思:是指憑藉以往的教學經驗,對新的教學活動進行批判性的分析,並作為調整性的預測,這種反思具有前瞻性。
教學中的反思:是指對發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問題及時發現、自動反思、迅速調控。這種反思表現為教學中的一種機智,具有敏感性。
教學後的反思:是在某一教學活動告一段落(如上完一節課,或上完一個單元的課等等)後,在一定的理念指導下,去發現和研究過程中的問題,或者對有效的經驗進行理性的總結和提升。這種反思具有批判性。
教師的教學反思在內容上包括教學觀念、教學行為、教學效果三個方面。
3、逆向思維、求異思維、批判思維
補充問題:在課堂教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