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視頻設計 > 湘教版春的教學設計

湘教版春的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21-02-07 04:13:23

㈠ 春 朱自清 教案

朱自清《春》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積累「朗潤」、「醞釀」、「賣弄」、「宛轉」、「烘托」等詞語。理解詞語在文中的含義。
2. 能流暢地朗讀全文,理清文章思路。
3. 揣摩文章抓住景物特點運用准確、生動的語言及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方法描寫景物的寫作方法。
4. 【教學重、難點及突破】
5. (1) 重點
能流暢地朗讀全文,理清文章思路。
(2) 難點
揣摩文章抓住景物特點運用准確、生動的語言及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方法描寫景物的寫作方法。
【課時安排 】 2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 導入語:
同學們,下面我們先來欣賞一首歌。(播放歌曲)好了,同學們在欣賞完這首旋律輕快的歌曲後,老師考考你們了:這首歌歌唱了哪個季節?這個季節有怎樣的特點?如果讓你用文章來描寫這個季節,你會怎樣寫?(學生各抒己見)好,同學們那接下來我們就來學習我國現代著名朱自清先生所寫的《春》,看看他又是怎樣描寫春天的。
2.作者簡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華,字佩弦,江蘇揚州人。現代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1920年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作品有:散文《漿聲燈影里的秦淮河》、《背影》、《荷塘月色》等名篇。

《春》大致寫於1928年至1937年,朱自清在寫此文時,已經沒有初期創作詩文時的那種淡淡的哀怨的情調,而是鮮明地表現出新鮮的格調和歡快的情緒。在大自然中,他發現了美和希望,於是欣喜萬狀,寫下了著名的散文精品《春》,反映了他對 美的追求,對光明的嚮往,表達了他對未來的希望,流露了積極進取的精神。
3.檢查預習,學習字、詞 。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Yùn niàng liáo chēng suō lì xī shū dǒu sǒu cháo
醞 釀 嘹亮 撐 傘 蓑 笠 稀 疏 抖 擻 安巢

二、整體把握文章。
1.配樂范讀課文,朗讀時注音語氣、語速、語調及重音的把握,要求學生帶著問題聽讀課文。(讀時展示幾幅春天的圖畫)
問題:(1) 課文圍繞「春」寫了什麼?
(2)文章是按「盼春」—「繪春」—「贊春」來寫的,請同學們劃分出來. (3)文章是從哪些方面來「繪春」,展現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的?
師生互動,共同討論以上問題
(1) 課文圍繞「春」寫了什麼?
本課作者對春天作了全面、精細的觀察,抓住了春天的特點,准確、生動地描繪出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
(2)文章是按「盼春」—「繪春」—「贊春」來寫的,請同學們劃分出來.
本課可以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1)總寫——盼春。表達出人們對春天的盼望和興奮喜悅的心情。
第二部分:(2-7)具體寫——繪春。把景物和感受結合,全面細致地描繪出春景圖。
第三部分:(8-10)總寫——頌春。贊美春天,點出了春天的特點:新、美、健。
(3)文章是從哪些方面來「繪春」,展現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的?
-
文中具體描繪了六幅春景圖。
春醒圖——自然醒——第二自然段
春草圖——草報春——第三自然段
春花圖——花爭春——第四自然段
春風圖——風唱春——第五自然段
春雨圖——雨潤春——第六自然段
迎春圖——人迎春——第七自然段

三、探究質疑:(第一部分)
(1)作者以怎樣的心情迎接春天的來到?哪個詞明確地告訴我們春天還沒有來到?
(「盼望著」;「近」)
「盼望著,盼望著」。為什麼要連用兩個呢?
(這樣疊用,更能表達作者嚮往春天的急切心情。)
探究質疑:(第二部分)春天來了,走到了作者的面前,作者看到了什麼?請同學們朗讀第二段
(1)看到了山,水,太陽。(可以看出這是對春天的——描繪)
(2)從這一段開始,作者已經開始在描繪春天了,既然它已經來到了作者的面前,為什麼他不開始從最細小的一草一木寫起呢?
明確:這一段是對春天的一個整體的描繪。為什麼會先有一個整體的印象呢?因為這是一種視覺的規律。假如現在來了一個新同學,他就站在門口,我們先會看他的什麼呢?是高是矮,是肥是瘦,是黑是白,等等,然後我們才會去看他穿著什麼樣的衣服,什麼樣的鞋子,什麼樣的發型,等等,再接下來,我們將會看到他衣服的顏色,鞋子的顏色,甚至是品牌等等。
(2)「一切••••••」這個自然段的怎樣描寫春天的?

(3)這段話運用什麼修辭手法,有什麼好處?
運用擬人,勾勒出春天的生機勃勃。

春草圖
:朗讀(齊讀),思考這段抓住了春草的什麼特點來寫?
(教師明確:嫩、綠、多)
(1) 把「小草偷偷地從土裡鑽出來」換為「小草一下子從土裡生出來」,體會其表達效果有何不同。哪個好
「鑽」和「偷偷」用得好,說說好在哪裡?
「鑽」既表現春草沖破土層的擠勁,又用「偷偷地」修飾,形容它不知不覺地出現,生動地表明春草的活力。
(2)那麼為什麼作者在描繪春草圖中要穿插這些小孩的畫面呢?
提示:小草和小孩子具有哪一個共同點呢?(小,說明他們都處在生命中最富有生氣,最活潑的時期,這個時期的生命力最為旺盛。)
在春草圖中,作者將小草的畫面和小孩子的畫面組合在一起,也就是將兩個最富有生命力的景象組合起來,交相輝映,使得整個春草圖顯示出了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總結
作者抓住了春天的特點通過對春天作了全面、精細、准確、生動地描繪,抒發了對春天的贊美之情,表達了作者熱愛生活、積極進取、奮發向上的思想感情。
布置作業
積累詞語。
背誦課文。

㈡ 湘教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下冊《四季是怎樣形成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
能用查閱資料與模擬實驗的方法來探究四季是怎樣形成的。
培養與發展學生的空間想像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能認真、仔細地觀察,逐步養成注重事實的良好習慣。
科學知識
了解哥白尼的貢獻, 「日心說」的創立者。
知道地球在不停地繞太陽運動,這種運動就是地球的公轉,地球公轉的周期是一年。
了解四季是在地球的公轉過程中形成的。
了解南、北半球的季節變化是相反的。
【教學重、難點】
用查閱資料與模擬實驗的方法來探究四季是怎樣形成的
【教學准備】
小地球儀、手電筒、小組實驗用的地球公轉軌跡圖(標明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個點)等。
【教學設計】
一、提出問題。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交替循環。四季是怎樣形成的呢?板書:四季是怎樣形成的
二、新授:
(一)認識地球的公轉。
1.學生閱讀課本31面的關於「日心說」的資料,了解哥白尼的重大貢獻。
2.提問,學生回答:哥白尼對天文學有什麼重大的貢獻呢?
3.老師講解演示,引導理解地球的公轉
一邊演示(注意保持地軸傾斜方向的不變、自西向東)一邊講解地球的公轉:地球的公轉是地球圍繞太陽的運動,地球公轉一周需要一年,四季的變化是在地球公轉的過程中產生的。地球公轉時,地軸總是傾斜的,而且方向不變。
(二)探究四季形成的原因。
1.提出問題,作出推測
⑴地軸傾斜是四季形成的原因之一嗎?
⑵學生推測,並說一下推測的依據。(很重要,目的在於引起學生思考,並想像地球在天空中的可能的情況,對想像能力的提升有幫助)
⑶那我們應該怎樣實驗研究呢?
⑷組織學生討論應該實驗的幾種情況。(不傾斜、傾斜且方向不變)
2.實驗探究
⑴、我們現在就這幾種情況進行研究,看地面上接受太陽照射的情況是怎麼樣的。
⑵學生閱讀課本上33-34面的實驗方法,老師說一下實驗注意事項,要求學生認真搞好實驗記錄。
⑶學生實驗。
⑷匯報、交流:①地軸不傾斜,地球上會出現四季的變化嗎?②地軸傾斜,地球上會出現四季的變化嗎?(要組織好學生對圖的分析,組織學生對照分析圖描述四季形成的原因。還要分析太陽直射和斜射時哪種情況陽光更強烈)
⑸想一想,南北半球的季節有什麼區別呢?
三、拓展。
1.閱讀資料:四季的劃分
2.如果地球在公轉中,地軸方向是變化的,又會怎樣呢?
3.學生說自己的想法。
4.布置學生課外用實驗驗證自己的想法。
板書設計

㈢ 春天在哪裡優秀教案設計一最新

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找春天"的活動了解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象和自然科學知識,多角度欣賞、體驗春天的美麗,並能用不同的方式贊美春天。
2、知道禮貌是春風,友愛是陽光,生活中也有春天;學習在生活中講究禮貌,與他人相互關心,相互幫助。
過程與方法:
1、鼓勵學生走到郊外,用眼睛尋找自然界的春天;用心靈感受生活,用語言描述生活中的春天。
2、用樂曲歌唱春天,在大自然中與春天親密接觸,在生活中留住春天。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會欣賞春天的景色,在充滿生機的大好春色中,學生抒發親近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懷,從而去感受自然的美和人與人之間春天般的關愛。
二、教學重、難點:
感受到在生活中人與人之間講究禮貌、相互關愛的快樂。
三、教學課時:2課時
四、教學技術與學習資源應用:多媒體課件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多角度欣賞、體驗自然界春天的美麗,並能用不同的方式贊美春天。
活動過程:

一、感受自然界春天的美麗
活動一:欣賞歌曲設疑入題
1、師扮演小燕子邊唱"小燕子"歌曲邊做動作。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來這里,我問燕子為啥來,燕子說,這里的春天最美麗。"
提問:小朋友,你們知道我是誰呀?你們知道我怎麼會到這里來呢?
2、學生交流。
3、是啊!春姑娘邁著輕盈的腳步,悄悄地來到我們的身邊,可是春天到底在那裡呢?(板書:春天在哪裡?)讓我們到下面的錄像里去找一找吧。
活動二:觀看媒體尋找春天
1、小朋友們,你們看到了什麼,可以和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
2、誰能告訴大家春天在哪裡呀?(師把桃花發到誰手裡就由誰講)
活動三:交流展示分享成果
1、其實,春天就在小朋友的眼睛裡,老師讓你們利用休息的時間去找了春天,你們也一定找到春天了吧?說給大家聽聽吧!(檢查學生的觀察記錄。---月---日,柳枝長出了新芽。)
2、學生交流和展示在日常生活中發現的春天,感受春天的美麗。
活動四:小組合作改編歌曲
1、春天就是這樣生機勃勃,讓人心曠神怡,來!我們為她編首歌吧。
2、出示:春天在哪裡呀?春天在哪裡?春天在那小朋友的眼睛裡,這里有紅花呀,這里有綠草,還有那會唱歌的小黃鸝。春天在哪裡呀?春天在哪裡?春天在那小朋友的眼睛裡,這里有()呀,這里有(),還有那()。
3、學生分組商量,根據自己看到的春天情景填詞後交流。
4、師生一起唱自編的歌曲。
(師:小朋友們編得好極了,把春天的美麗,春天勃勃的生機表達得淋漓盡致,太讓我激動了,我真想唱一首歌啊!出示:《春天在哪裡》歌曲,會唱嗎?讓我們一起唱起來,跳起來吧!)
二、贊美自然界美麗的春天
活動一:討論交流歸納總結
1、我們找了半天的春天,小朋友們,春天到底是什麼樣的呀?
2、讓學生討論總結。
活動二:實踐操作贊美春天
1、學生分組用不同的方式贊美春天。
2、小結:春天是個如詩如畫的季節,春天是個萬物蘇醒的季節,春天充滿了勃勃的生機,春天讓我們精神煥發,小朋友們願不願意跟著燕子姐姐再去感受一下春天的氣息。(隨著音樂結束課堂教學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懂得禮貌是春風,友愛是陽光,生活中也有春天;學習在生活中講究禮貌,與他人相互關心,相互幫助。
活動過程:

一、回顧自然界春天的美麗
1、上一節課小朋友從各自的眼睛裡找到了春天,並把它編了一首歌,現在請小朋友再一次感受一下春天的美麗,來唱一唱自己編的歌吧。
2、學生唱自編的歌曲《春天在哪裡》。
二、感受生活中春天的溫暖
活動一:觀看錄像尋找生活中的春天
1、春天來了,大地一片桃紅柳綠,小動物們也紛紛出來感受著美好的春天,因為春天給大家帶來了溫暖。你們知道嗎?在我們人與人交往中也有春天,這個春天會讓人更加溫暖。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來的一段錄像中就有一個這樣的春天,你們仔細看,找一找錄像里的那些大哥哥、大姐姐是怎麼做的、怎麼說的?
2、學生觀看錄像。
3、教師示範交流錄像中的春天,學生討論交流。
4、小結:是呀,桃紅柳綠是春天,禮貌友愛也是春天。老師要送你一句話:禮貌是春天,友誼是陽光,春天就在我們生活中。
活動二:判斷辨別鞏固認識
1、出示學生之間相處的事例。
2、學生進行判斷,並用表演的形式演一演。
3、拓展:學生表演自己生活中曾有的文明相處、互相幫助的事例。
三、留住生活中美好的春天
活動一:討論交流歸納總結
1、小朋友想把這美麗、溫暖的春天留住嗎?那你准備怎麼做?討論一下碰到這些情況你會怎麼做?[出示:見面要說("你好");分別要說("再見");別人有難(多幫助);受人幫助(要謝謝);無意傷人說("對不起");寬容他人說("沒關系");尊重他人常說("請")]
2、小組討論並交流。
3、齊讀板書。
活動二:體驗感悟加深認識
1、生活中的這個春天讓人感到溫暖,感到快樂。來,快讓我們畫畫這朵春天裡最美的花。
2、學生描畫,畫出心中最美麗的花朵。
3、把花朵送給幫助過自己的同學或最好的朋友,說出送花原因並會使用禮貌用語。
活動三:學唱歌曲感悟提升
1、自然界的春天是美麗,但這美麗的情景會隨著季節的變化而改變。只有生活中的春天才會永遠讓人溫暖,今後只要我們在生活中講究禮貌,與他人互相關心,相互幫助,那麼春天就會留在這里。
2、表演唱《春天在這里》
3、現在我們已經知道了在生活中也有春天,春天就在我們中間。老師相信大家在找到春天的同時,更會找到生活的快樂。

㈣ 教學設計題,唐代散文學家韓愈的《早春》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了解有關韓愈的文學常識;朗讀、背誦全詩。
2、反復誦讀,把握詩歌主旨,體味本詩立意行文、遣詞造句的獨到之處。
3、領悟詩人對早春的喜愛之情,品味詩歌意境,提高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目標1.
教學難點:目標2. 教學方法:朗讀、研討。
課型:新授課。
課時數:1課時。
教學過程:
一、釋題導入: 題目點明了此詩是詩人在初春時節寫給水部員外郎張籍的,張籍在兄弟輩中排行十八,故稱「張十八」。
二、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領讀全詩。
2、學生自由朗讀、齊讀全詩。
3、韓愈(768—824),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退之,河南河陽人。自謂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曾任國子博士、刑部侍郎等職,後官至吏部侍郎,謚號「文」。倡導古文運動,其散文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其詩力求新奇,有時流於險怪,對宋詩影響頗大,有《昌黎先生集》。其中著名的有《馬說》《師說》《勸學解》等。
4、選自《昌黎先生集》。水部,唐朝工部的一個司,掌管水利方面的政令。張十八員外,即張籍(約767—約830),唐代詩人。字文昌,吳郡人。貞元進士,歷任太常寺太祝、水部員外郎、國子司業等職,故世稱張水部或張司業。其樂府詩頗多為反映當時社會現實之作。
5、學生默讀,背誦這首詩。
三、細讀品味;
1、「天街小雨潤如酥」——第一句寫早春的背景:蒙蒙春雨飄灑在皇城的街道,細雨滋潤著春草,一片朦朧。
2、「草色遙看近卻無」——第二句寫早春的草色:極淡極少,似有似無。這一句恰是全篇的絕妙佳句。
3、「最是一年春好處」——第三句似乎在提醒大家:一年之計在於春,而春的「最好處」在於早春。
4、「絕勝煙柳滿皇都」——本句將初春草色與暮春的滿城「煙柳」作對比,更突出了作者對早春的喜愛。
四、合作探究: 作者對早春的喜愛之情在各句詩中是如何體現的?
明確:第一句寫早春的雨景;蒙蒙春雨飄灑在皇城的街道,雨滋潤著春草,一片朦朧。第二句寫早春的草色:極淡極少,似有似無。這一句恰是全篇的絕妙佳句。
試想:早春二月,在北方,當樹梢上、屋檐下都還掛著冰凌的時候,春在何處?連影兒都不見。但若下過一場春雨後,春就悄悄地來了,小草就是春的使者。第三句似乎在提醒大家:一年之計在於春,而春的「最好處」在於早春。很自然地引出末句:「絕勝煙柳滿皇都」。為什麼早春的草色要比皇城的出處煙柳好呢?只因為春草蘊涵著大地回春、萬象更新的勃勃生機,而楊柳堆煙的暮春又有什麼稀罕的呢?將初春草色與暮春的滿城「煙柳」作對比,更突出了作者對早春的喜愛。
五、教師小結: 這首詩語言清新自然,運用對比手法,突出春色的特徵。通過對早春景物的描寫,表現了詩人對早春的喜愛之情。
六、布置作業:研討與練習一。 七、板書設計: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早春背景——(小草)春的使者——早春勝暮春 ————早春的喜愛之情。

㈤ 湘教版教案

不知道你要的是哪門學科,酷教育精品下載站里可能有,不妨看看。

㈥ 春為主題的古詩群文閱讀教學設計

詩歌是文學寶庫中的瑰寶。古今中外的詩人們,用生花妙筆寫下了無數優美的詩篇,經過時間的篩選,優秀詩歌已成為超越民族、超越國界、超越時空的不朽經典,叩擊著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靈,給人們以藝術的享受和熏陶。語文課程標准在第三學段的課程目標中提出:「閱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想像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本組綜合性學習引導學生走進豐富多彩的詩歌世界,通過搜集和整理詩歌、欣賞詩歌、朗誦詩歌、寫作童詩等活動,進一步了解詩歌,感受詩歌的魅力。

設計理念:

以「單元整合群文閱讀」策略為指導,有效利用同步閱讀教材,延伸課堂教學內容,開拓學生視野。

以知識樹為主線,實現教材內容與課外閱讀的知識對應,整合課內外知識,指引學生自主學習。

教學重難點:

通過閱讀古詩詞,感受古詩詞的魅力。

在交流吟誦中熏陶情感,發展思維,進一步學習古詩詞寫作特點。

感受古詩詞的意境美,及詩人的情感。

教具准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引導談話:

同學們,詩歌一路走來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在浩瀚的詩海里,有無數的珍寶熠熠生輝。出示《詩經》、屈原《離騷》、王維《山居秋暝》、杜甫《春望》、李白《望廬山瀑布》、李清照《聲聲慢》、馬致遠《秋思》……

今天,我們就到這詩歌的海洋里去撿拾那顆顆閃閃發光的貝殼吧!

主題回顧

前幾節課中,我們輕叩詩歌的大門,在詩的百花園中徜徉,采擷了一路馨香。學習了書中的四首古詩詞你感受到了什麼?

《詩經.採薇》艱苦思鄉

《春夜喜雨》及時喜悅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恬靜熱愛

《天凈沙.秋》清肅美麗

閱讀概覽

(一)初讀詩歌

在我們的同步閱讀教材中,也選編了五首古詩詞。我們將重點學習其中的四篇。前幾天,老師已經布置了同學們進行提前賞析,並填寫了《同步閱讀紀錄卡》,請在小組內開始交流學習。

出示小組合作學習要求:

1.組內合作讀一讀,遇到不認識的字,合作解決,讀通順詩句。

2.小組合作學習,結合注釋、詞典理解詩歌大意。

3.比一比誰讀得流利,有節奏,優美,並能讀出古詩詞的韻味來。

(二)學生匯報

1.這四首古詩詞你最喜歡的是哪一首?先讀一讀,再說說體會。

引導學生總結回顧詩歌特點:

a、凝練的語言

b、和諧的音韻

c、鮮明的節奏

d、豐富的情感和想像(板書)

2.結合學生匯報引出主題。

《碩鼠》控訴

《竹枝詞》有「晴」

《賦得古原草送別》惜別

《採桑子》知愁

名句分享與精彩賞析

通過提前誦讀,小組合作學習,老師相信你有了很多收獲,在這些千古流傳的詩詞中定有一些讓你印象深刻的詞句,通過他們你能體會到詩人當時的情感,看到詩人眼前的景象,你能和大家一起來分享嗎?

要求:先吟誦詩詞句,再說感悟。

1.《碩鼠》「三歲貫女,莫我肯顧。」「樂土樂土,爰得我所。」

問題:何為「樂土」?當時的農民為什麼要去尋找「樂土」?他們又能找到理想中的「樂土」嗎?

理解:a、「三歲貫女」:統治者剝削壓榨農民多年,貪得無厭。「逝」簡短、凝練的語言表現了農民對統治者沉重剝削的怨恨與控訴,尋找樂土只是空想罷了。

b、「鼠」、「黍」、「顧」、「女」、「土」押押韻u韻,讓我們讀起來音韻和諧,琅琅上口。

2.《竹枝詞》「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問題:說說你在閱讀時彷彿看到了什麼?又聽到了什麼?眼前出了怎樣的一幅畫面。

小結:「道是無晴卻有晴。」詩人只用了七個字就把姑娘微妙的心理變化寫出來了,顯示出了高超的藝術功力。

3.《賦得古原草送別》「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問題:這是一首送別詩,回顧我們曾學過的送別詩,你會想到那些?(《贈汪倫》《送元二使安西》)在這一類詩中詩人是怎樣寄情於景,情景交融的?

a、學生談談理解,看「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時的場景圖,說說自己感受到了詩人怎樣的情愫。

b、古代由於交通不便,通訊極不發達,親人朋友之間往往一別數載難以相見,故古人特別看重離別。離別之際,人們往往設酒餞別,折柳相送,有時還要吟詩話別,因此離情別緒就成為古代文人一個永恆的主題。把你的同桌當做即將離別的朋友,對他吟誦這首詩。

4.《採桑子》「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

a、在班上交流自己閱讀的體會,師相機介紹這首詞的寫作背景,學生再理解。

b、全文貫穿一個「愁」字,運用對比手法,言淺意深,令人玩味無窮。

小結:結合詩詞的寫作背景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詩詞傳遞的意味。

c、分小組賽讀,看看哪組最能讀出作者的情感。

主題拓展

通過剛才的吟誦,我們進一步感悟和理解了古詩詞,走進詩人內心去再現當時的場景。詩詞,用凝練的語言,傳遞了無限的情感,留給我們遐想的空間;吟誦著這些音韻和諧的句子,我們感受到祖國文字的魅力。同學們,泛舟詩歌的海洋,你還有那些體會呢?生自由交流。

總結:我們中華民族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在歷史文化的長河中,詩歌就是那一朵朵奇葩,相信與這些奇妙的文字相伴,穿越千年與詩人對話,你定會有更大的收獲。

板書設計

詩海拾貝

凝練的語言

和諧的音韻

鮮明的節奏

豐富的情感和想像

閱讀全文

與湘教版春的教學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