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急求!!!晏子使楚文言文教案。
教學構想】
認識中華文化豐厚博大的方式有很多,去博物館看實物,聽解說員講解,直觀而清晰;翻開文獻,自主去尋覓,迅速而全面,通過文字還能直接觸摸那些智慧的靈魂,可是一個致命的弱點,就是文字的障礙。許多學生害怕文言文,再好的內容,學生走不進去,也是惘然。
《晏子使楚》是學生接觸文言文以來,第一篇較長的文本,文中故事頗具戲劇性,雙方不太友善的對話中暗藏諸多機巧:楚王聽說晏子是善於辭令之人,想借機刁難他,楚國君臣商議,決定通過誣蔑齊人為盜,進而誣蔑「齊人善盜」。這些貶損與侮辱,表面上是刁難晏子,實則矛頭直指齊國。面對楚王君臣的挑釁,晏子臨陣不亂,機警應變,巧施辯辭,應付裕如。針對楚王誣蔑齊人「善盜」,晏子引用橘化為枳的故事,類比推理出,齊人在齊不盜,入楚卻盜,正是楚地水土、地氣即社會環境造成,讓楚王「反取病焉」。
晏子這種應變的機智,不懼大國,不畏強暴的斗爭精神,歷經再長的歲月,依然閃爍著熠熠光采。
我們的學生,處在這個社會越來越開放,國與國間的交往越來越頻繁的時代,對國際時事的關注較之建國以來任何時期的同齡人有了更大的熱情和興趣,此時看機智、愛國、頗具外交能力的晏子,一定能引發他們進行積極健康的情感體驗,有助於他們確立美好的人生理想。
那麼,我們就以內容去點燃學生興趣的火花,再將他們急於知曉內容的積極心理不著痕跡地轉到掃清文字障礙的環節上,最終興味盎然不費氣力地攻下這一篇較長的文言文吧。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弄清文意,積累實詞
2、學習晏子臨辱不懼,智勝強敵的精神與智慧
教學重難點:1、課文內容的扎實把握。
2、全面了解暈子的外交智慧,以激勵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
教學安排:1、自主、合作學習及比較閱讀,突破重難點。
2、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 導入:外語學校是培養外交家的搖籃,作為外校人,當然應該關注古、今、中、外的外交家的風采,你最喜歡的外交家是誰,能說一件他的外交成功的案例嗎?(或說說你印象最深的外交事例)
(生答)
(師與生分享時事:最近以106歲高齡去世的宋美齡曾是風靡美國的中國外交家,1943年就是她以嫻熟的英文,高雅的氣度,善辯機敏的口才、不卑不亢的表現征服了美國,征服了羅斯福,使得羅斯福能派「飛虎隊」援助中國人民抗日,對日起到了一定的打擊作用。)
讓我們將眼光再投射到遙遠的諸侯紛爭、戰火頻仍的春秋時期。去領略一下齊國著名政治家,外交家晏嬰的外交風采(板書課題)。
(導語設計是針對外語學校的學生實際,能激起學生確立美好的夢想,與時事勾連能激起學生對世界的關注,極大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
二、 自主學習:請大家看課文。藉助注釋、工具書自讀、自查、自通文意,請你將認為應積累的詞圈點起來。不清楚的地方請打上?號。
(設計此環節,是為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這是下一環節合作學習的基礎。)
三、 合作學習:
1、 四人小組討論 ①各自的疑難,仍不能解決的派代表上台板書出來。 ②每人口譯一遍課文,互相訂正。
2、 各小組板書出的不懂的問題全班共同解決。
生答或師答。
提示:該積累的實詞如習、辱、坐、詣、徙,師要有意識地提請學生理解記憶。
(這一環節設計充分利用合作學習的優勢,最大限度地由學生自主討論及藉助工具書解決疑難問題。)
四、 請一生讀課文。其他學生就他的斷句、讀音、語氣、語調等進行評議、訂正。並趁此時機齊讀全文。
(通過以上環節的學習,此時的讀就是一個質量較高的誦讀,這既是對以上學習的檢驗,同時也可進一步夯實課文的理解把握。)
五、 請一個同學把這個故事講出來(給故事取名叫「晏子智斗楚王」),只有一個要求: 盡量忠實於原文。學生評價,修訂。
(這一環節的設計是以上學習總檢驗,之所以設計成講故事而不是直接說是翻譯,是為了弱化學生的畏難心理,讓他們在有興趣的積極心態下翻譯全文。)
六、 再讀全文,處理課後練習一、二再落實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充分利用好設計科學的課後練習,系統深入地理解課文。)
七、 拓展比較 :
1、 其實晏子出使楚國還有兩個故事發生了,將這三件事連起來看,我們可以更完整地領略他作為外交家的風采,《語文讀本》第七冊261面,師范讀,生齊讀。
請對照注釋、看懂原文、再看譯文。
2、 從這兩篇看,面對楚國君臣的一再刁難,晏子是如何一一應對的呢?
我們來列個表看看。
師給出對比項,小組討論師生共同完成。
明確:
楚 王
晏 子
刁 難 目 的
應 對 技 巧
設小門迎接 戲弄其矮
使狗國者從狗門入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使楚不入
笑齊無人 指晏子不配為使
齊人多 巧移話題
使不肖主 以退為進
誣齊人為盜 指責齊人善盜
引「化橘為枳」指出 比喻、類推
楚之水土使民善盜
反取其辱
不辱使命
(這一設計既拓展學生的閱讀面,在比較中有助於全面理解晏子的外交智慧,同時也能引導學生充分利用鄂教版編寫得較好的《讀本》資源。)
八、 作為現代人,作為有志於做一名報效國家的外交官,我們確實無比敬佩幾千年前的這位外交家,請你對這位古人說一句話:
晏子,我要學習你
提示:高尚的愛國情操、高操的外交技藝、冷靜機智的外交風采等等。
(學生在科學的方法及井然的學習過程中,獲得語文知識與能力,最終還是要形成健康積極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是每一堂語文課都需關注的,最後這個環節的設計就是想針對外語學校學生的實際通過與古人對話落實新課標的這一思想。)
【教學後記】:
文言文教學也能用時事激趣:
有一種積極的學習心態是「我要學」,而初一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多持「要我學」的被
動心態,如何將這種消極的心態變為「我要學」的積極心態?老師們都知道需要激趣,用什麼方法激趣呢?是老師講故事,還是營造古文化的氣氛?都可以。《晏子使楚》的教學實踐證明,學文言文也能與時事相聯,從與時事的勾連中激起學習的慾望與趣味。因此這一課教學步驟的第一環節導入非常重要,在你最喜歡的外交家及印象最深的外交事件或外交人物問題的導引下,進一步點燃學生的興趣之火,此時引出兩千多年前的晏子,學生就有了「我要了解他」的積極心態了。
雖然這個環節花了將近6分鍾時間,事實證明它是非常值得的。後面的誦讀以及字詞、文句疏通的學習在這種積極心態下就有了順利進行的良好前提。
合作學習前自主學習的時間一定要充足
小組討論是合作學習這種方式的形式,要讓它落到實處,必須先給足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讓他們真正不懂的問題通過討論合作解決,能自己解決的問題,一定通過獨立思考解決,此時的老師僅需要給學生方法上輕巧的點撥,以及學生學習後予以適當的總結。
用好《語文讀本》讓知識技能得到有效拓展
在自主合作學習以及對課後練習進行探究後,學生對晏子在此次外交事件中的表現有了清楚的了解,對他也充滿了敬佩之情,此時教師順勢提出晏子使楚的另外兩個故事,在全面了解晏子外交風採的心理指引下,學生們興致極高地來到了《語文讀本》里,這樣的拓展就有效多了,通過比較、歸納,他們就有了與晏子對話的願望。雖是相隔兩千多年,晏子的精神一樣滋養現代的孩子們去樹立美好的人生理想,培養健康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以上是同學生們共同學完《晏子使楚》後的三點感想。
⑵ 如何對《晏子使楚》一課進行評課
《晏子使楚》這篇歷史故事記敘了春秋時期齊國的晏子出使楚國的事。楚王想侮辱晏子,晏子以自己的聰明才智,針鋒相對,反駁了楚王,維護了國家尊嚴。由「進城門」、「見楚王」、「赴酒席」三個小故事組成,三個小故事的記敘方法基本上一致,都是先寫楚王想侮辱晏子,再是寫晏子智斗楚王,最後寫楚王只好認輸。
整個教學環節放開讓學生自讀自悟,給了學生比較多的學習討論時間。課堂是學生學習的陣地,他們才是課堂的主人,要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就需要教師能創設富有情趣教學活動,枯燥的讀背,學生肯定要喪失興趣,他們喜歡新奇事物,喜歡展示自我。所以我讓他們都參與到課文里,擔任齊國小記者的身份。表演是孩子喜歡的節目,為了演好角色,學生就必須主動去讀課文,揣摩人物的心理。這是一個需要多種才能的綜合活動,需要學生發揮創造能力。師生的關系完全是平等的,教師只是活動的設計者和組織者。
本課教學能放開讓學生自讀自悟,最大限度地還給學生較多交流討論,獨立思考,合作學習的時間。「朗讀表演」等形式拓展學生學習的空間。引導學生多讀書,通過讀書,感受到晏子的智慧。當學生真正感受到晏子語言的妙處時,讀起來一定是津津有味,愛不釋手,越讀越想讀。
在此基礎上,通過表演又加深了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對其中蘊含的情感有了切身的體會,在動態的思維與活動中,提高對語言的感悟能力,提高了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
特別是第2個小故事的學習很好地進行語言訓練,讓孩子把文中的句子轉變成四字詞語:揮汗成雨,張袂成陰,摩肩接踵等等,學生在表演這個故事時,還可以變換句子,用上這些詞語,課後作業就可以引導學生積累四字詞語,這樣既積累豐富了學生的語言,又加深了對文章的理解。
王老師這節課值得我們學習的太多,無論是教師的文化底蘊,還是駕馭課堂的藝術,教育教學任重道遠!
《晏子使楚》評課稿二
《晏子使楚》這篇歷史故事記敘了春秋時期齊國的晏子出使楚國的事。楚王三次侮辱,晏子以自己的聰明才智,針鋒相對,反駁了楚王,維護了國家尊嚴,得到了楚王的尊重。本文記敘語言簡潔生動,通過對話展開情節,刻畫人物,雙方辯詞的鋒芒,都表現得准確而生動,恰當地體現了人物的身份特徵。三個小故事的記敘方法基本上一致,都是先寫楚王想侮辱晏子,再寫晏子智斗楚王,最後寫楚王只好認輸。
梁老師上的是第二課時,這節課她通過四個板塊來完成教學任務:一、復習導入;二走進課文的三個小故事,體會晏子的聰明才智,能言善辯;三通過演課本劇、分角色朗讀等形式讓學生加深對課文內容的認識;四、總結全課。整節課思路清晰,結構完整,從中可以看出梁老師課前做了大量的准備工作。記得梁老師上這節課前在我們班試上,當時我匆匆上了第一課時,她上第二課時,因為學生沒有充分預習,對課文不熟悉,加上對我們班學生不了解,上起來很生澀,學生不積極發言,效果沒出來。她這節課賽課,可以說比在我們班上完善多了,(當然也還有不盡人意的地方)而且感覺學生比較配合,有不少精彩的生成。這些都值得我好好學習。
下面來談談我的感受:
做的比較好的方面:
一、復習導入。1、先讓學生個別讀、開火車、齊讀的方式復習生字詞,再選1、2個詞來說話,而且跟課文內容有關,這一點借鑒了梁秋娥老師的好做法,體現由易到難的過程,學生既掌握了詞語,又復習了課文內容,一舉幾得,學以致用,挺好,而且學生也說得不錯,我記得是朱廣交用了2個以上的說得不錯。2、讓學生回顧上一節初讀課文後,晏子給你怎樣的印象?(你覺得晏子是個怎樣的人?)這時學生積極發言,學生回答後,梁老師及時表揚,鼓勵,學生絕大部分積極參與到了課堂的學習,這一點非常值得學習。
二、走進課文的三個小故事,梁老師通過自主學習,交流等教學環節的設置,讓學生感悟晏子的聰明才智,以讀代講,讀中感悟,在教學中沒有平均使用力量,對三個小故事的處理是有層次的。主要抓住第二個小故事重點指導,體現高年段教學目標以及學法指導「引-扶-放」。第一個故事,通過抓對句子的理解,老師課件出示相關句子「這是個狗洞,不是城門。只有訪問狗國,才從狗洞進去。我在這兒等一會兒,你們先去問個明白,楚國到底是個怎樣的國家?」讓學生讀,理解晏子為什麼不直接說楚國是狗洞,從而達到理解晏子說話的巧妙之處。第二個故事側重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聲說:「難道齊國沒有人了嗎?」老師課件出示句子,讓學生齊讀,後問學生:「你讀懂了什麼?」老師為了降低問題難度,還重點讓學生理解句子中的「人」指哪些人?(人才,能人)學生很快就知道楚王是諷刺齊國沒人才。然後抓住晏子的話「敝國有個規矩……」,引導學生理解晏子先貶低自己達到貶低楚國的目的。最後讓學生按自己的理解讀,並說說為什麼這樣讀?設計意圖很好(培養個性朗讀)。《語文課程標准》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尊重學生自讀自悟、尊重學生的多元化理解、倡導個性化朗讀。第三個故事:讓學生四人小組學習再匯報,把學習的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自讀自悟,交流匯報,很好體現課標倡導的合作探究理念。(這些地方都可圈可點)(小組學習過程過的較快,2分鍾 這里忘了用課件演示典故「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櫛」類比推理過程)
新課標要求,在閱讀中「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和格言警句,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以及在課外閱讀和生活中獲得的語言材料」。因為,語言材料積累的多寡,是語文素養高下的重要指標。當分析到第二個故事時,梁老師讓學生回顧復習了上節學的這三個成語,(張袂成陰、揮汗如雨、摩肩接踵)在閱讀中再次鞏固積累。這里處理得較好。
三.學完課文之後,讓學生分角色朗讀,演課本劇,用身體語言演繹文字語言,不但有助於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深刻認識,而且讓更多的學生獲得展示自己的機會,提高對語言的感悟能力,提高了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設計非常好)讓學生分角色朗讀,演課本劇、復述故事。(分組:故事1第一組課本劇 故事2第二、三組朗讀 故事3第四組復述故事 )這樣指定沒有體現師生真正平等,教師應尊重學生,讓學生自選夥伴,自定方式,自定角色,自行排練更好。
學生展示:(如果學生把故事演得栩栩如生,這應是課的一個高潮、亮點)遺憾的是高潮之處沒有激起高潮。課本劇表演第一個小故事就結束了。分角色朗讀,復述因時間關系課後進行。(溝通有誤) 給學生時間練習。(還有8分鍾)
四、整節課,梁老師注意對學生鼓勵和表揚。學生興趣濃厚,課堂氣氛活,大部分學生跟著老師的引導,積極發言,且聲音響亮,象朱廣交、何佳納、覃偉東等都有精彩的發言。這是梁老師平時訓練有素的結果。
不足之處:
1、課的總體設計是比較好,但有的環節落實不夠好。如走進第二個小故事時,讓學生按自己的理解讀,「敝國有規矩……」並說說為什麼這樣讀?設計意圖很好(培養個性朗讀),但2個學生的朗讀沒能充分讀出晏子彬彬有禮、不亢不卑的語氣,老師也沒有進一步加以指導。
2、梁老師抓住晏子的語言分析得較為細致,對楚王的語言和神態卻沒怎麼顧及到。課文寫楚王的三次 「笑」是很有特色的,從「楚王見到了晏子,冷笑到第二次的陪笑,第三次的笑嘻嘻」都能體會到楚王的目空一切、傲慢無禮。如果在教學中能引導學生細細品味,有助於我們更深入地理解課文內容,更好地把握人物形象。
3、時間的安排:因為溝通有誤,學生的只演了課本劇,分角色朗讀、復述沒有展示,導致高潮沒有激起,後面剩時間,所以總結全文,思想教育,時間扯得久又寬泛了。如果時間安排得好,效果應該會好很多。
教學永遠是遺憾的藝術,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如果說得不對或不妥之處,請大家指正、補充。
⑶ 《晏子使楚》這篇文章,給你體會最深的是什麼
晏子使楚(課本劇)
楚 王:各位大臣,可否安排好接待齊國使者的事宜?
大臣甲:一切都按照大王的意圖准備好。
大臣乙:這次一定能讓晏子出盡洋相,大長我楚國的威風。
士兵甲:(上)報——稟報國王,齊國使者晏子已到城外。
楚 王:叫他從狗洞進來,哈哈。
眾大臣齊笑:哈哈哈……
大臣甲和士兵甲來到小洞外,做出請進的手勢。
大臣甲:歡迎晏大人出使我楚國,請——
晏 子:(看了看)這是個狗洞,不是城門。只有到「狗國」去訪問的人才從狗洞進去。我在這兒等一等。你們先去問一問國王,楚國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國家?
大臣甲:(來到楚王面前)報告大王,晏子說到「狗國」訪問才從狗洞進來,問我們是什麼樣的國家,怎麼辦?
楚 王:(驚訝地)啊,他真狡猾。(略停)大開城門,讓他進來!
大臣甲、乙來到晏子面前
大臣甲:楚王有旨請晏大人進見。
眾人來到楚王面前。
楚 王:(冷笑地)哼哼,難道齊國沒有人了嗎?
晏 子:這是什麼話?我國首都臨淄住滿了人。大夥兒把袖子舉起來,就是一片雲;大夥兒甩一把汗,就是一陣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著肩膀,腳尖碰著腳跟,大王怎麼說沒人呢?
楚 王:既然有這么多人,為什麼打發你這么個矮子來呢?
晏 子:你這么問,我實在不好回答。撒謊吧,就欺騙了大王。說真話吧,又怕你生氣。
楚 王:你說實話,我不生氣。
晏 子:我們齊國有個規矩:訪問上等的國家就派上等的人去;訪問下等的國家,就派下等的人去。我最不中用,是最差的,就被派到這兒來啦。(笑了笑)
楚 王:這……(乾笑了笑),來呀,擺酒招待齊國的使者。
眾大臣擺椅子,楚王和晏子坐下。
楚 王:(舉懷)請……
晏 子:(舉懷)大王請。
大臣甲暗示武士丙。武士丙、丁押囚犯上。
楚 王:這個囚犯犯的什麼罪?他是哪裡人?
武士丙:報告大王,他犯了盜竊罪,是齊國人。
楚 王:(笑嘻嘻地)晏子,你們齊國人怎麼這么沒出息,專干偷盜的事?
眾大臣得意地笑了,武士丙、丁和囚犯下。
晏 子:(站起來)大王怎麼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樹一種到你們淮北,就只能長出又苦又小的枳,這不是因為水土不同嗎?同樣的道理,齊國人在齊國能安居樂業,好好地勞動,一到楚國,就去做盜賊了,也許是兩國水土不同吧。
楚 王:我原來想取笑晏子大人,沒想到反讓你取笑了。
眾大臣:(佩服地)真聰明,真行
謝幕下。
回答者: 天使2b_ - 助理 二級 3-19 18:47
譯文
晏子出使楚國。楚人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在大門的旁邊開一個小洞請晏子進去。晏子不進去,說:「出使到狗國的人從狗洞進去,今天我出使到楚國來,不應該從這個洞進去。」迎接賓客的人帶晏子改從大門進去。
晏子拜見楚王。楚王說:「齊國沒有人可派嗎?竟派您做使臣。」晏子嚴肅地回答說:「齊國的都城臨淄有七千五百戶人家,人們一起張開袖子,天就陰暗下來;一起揮灑汗水,就會匯成大雨;街上行人肩膀靠著肩膀,腳尖碰腳後跟,怎麼能說沒有人呢?」楚王說:「既然這樣,那麼為什麼會打發你來呢?」晏子回答說:「齊國派遣使臣,要根據不同的對象,賢能的人被派遣出使到賢能的國王那裡去,不賢能的人被派遣出使到不賢能的國王那裡去。我晏嬰是最沒有才能的人,所以當然出使到楚國來了。」
晏子將要出使楚國。楚王聽到這消息,便對手下的人說;「 晏嬰,是齊國善於辭令的人,現在將要來,我想羞辱他,用什麼辦法呢?」手下的人回答說:「在他來到的時候,請允許我們捆綁一個人,從大王面前走過。大王就問:『這人是干什麼的?』我們就回答說:『是齊國人。』大王又問:『犯了什麼罪?』我們就回答說:『犯了偷竊的罪。』」
晏子到了,楚王賞賜晏子酒。當酒喝得正高興的時候,兩個官吏綁著一個人到楚王面前。楚王說:「綁著的人是干什麼的?」官吏回答說:「是齊國人,犯了偷竊罪。」楚王瞟著晏子說:「齊國人本來就善於偷竊嗎?」晏子離開座位,鄭重地回答說:「我聽說這樣的事,橘子生長在淮南就是橘,生長在淮北就是枳,它們只是葉子的形狀相似,它們的果實的味道卻不同。這樣的原因是什麼呢?是水土不同。現在百姓生活在齊國不偷竊,來到楚國就偷竊,莫非楚國的水土會使百姓善於偷竊嗎?」楚王笑著說:「聖人是不能同他開玩笑的,我反而自討沒趣了。」
注釋
使:出使,被派遣前往別國。後面的兩個使字,一個作名詞即使者,一個作動詞即委派。
短:長短,這里是人的身材矮小的意思。
延:作動詞用,就是請的意思。
儐者:儐,音賓。儐者,就是專門辦理迎接招待賓客的人。
臨淄:淄,音資。臨淄,地名,古代齊國的都城,在現今山東省。
閭:音驢,古代的社會組織單位,二十五戶人家編為一閭。三百閭,表示人口眾多。
袂:音妹,就是衣裳的袖子。
踵:音種,就是人的腳後跟。
命:命令,這里是委任、派遣的意思。
主:主張,這里是規矩、章程的意思。後面的主字,是指主人、國君。
不肖:就是不賢,沒有德才的人。
回答者: 稗官雕龍 - 進士出身 八級 3-19 18:48
晏子來到了(楚國),楚王請晏子喝酒,喝酒喝得正高興的時候,公差兩名綁著一個人到楚王面前來。楚王問道:「綁著的人是干什麼的?』(公差)回答說:「(他)是齊國人,犯了偷竊罪。」楚王看著晏子問道:「齊國人本來就善於偷東西的嗎?」晏子離開了席位回答道:「我聽說這樣一件事:橘樹生長在淮河以南的地方就是橘樹,生長在淮河以北的地方就是權樹,只是葉相像罷了,果實的味道卻不同。為什麼會這樣呢?(是因為)水土條件不相同啊。現在這個人生長在齊國不偷東西,一到了楚國就偷起來了,莫非楚國的水土使他喜歡偷東西嗎?」楚王笑著說:「聖人是不能同他開玩笑的,我反而自找倒霉了。」
晏子至,楚王賜晏子酒,酒酣,吏二縛一人詣王。王曰:「縛者曷為者也?」對曰:「齊人也,坐盜。」王視晏子曰:「齊人固善盜乎?」晏子避席對曰:「嬰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今民生長於齊不盜,入楚則盜,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王笑曰:「聖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回答者: 投入特 - 助理 二級 3-19 18:54
晏子,(公元前-500年)名嬰,字平仲,春秋時期齊國夷維(山東高密)人。春秋後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以有政治遠見和外交才能,作風樸素聞名諸侯。他愛國憂民,敢於直諫,在諸侯和百姓中享有極高的聲譽。他博聞強識,善於辭令,主張以禮治國,曾力諫齊景公輕賦省刑,漢代劉向《晏子春秋》敘錄,曾把晏子和春秋初年的著名政治家管仲相提並論。
晏嬰是齊國上大夫晏弱之子。以生活節儉,謙恭下士著稱。據說晏嬰身材不高,其貌不揚。齊靈公二十六年(前556年)晏弱病死,晏嬰繼任為上大夫。歷任齊靈公、齊庄公、齊景公三朝,輔政長達40餘年。周敬王二十年(公元前500年),晏嬰病逝。孔丘曾贊曰:「救民百姓而不誇,行補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現存晏嬰墓在山東淄博齊都鎮永順村東南約350米。
晏嬰頭腦機敏,能言善辯。內輔國政,屢諫齊王。對外他既富有靈活性,又堅持原則性,出使不受辱,捍衛了齊國的國格和國威。司馬遷非常推崇晏嬰,將其比為管仲。
生平
晏嬰,又稱晏子,字仲,謚平,春秋時齊國夷維(山東高密)人。生年不詳,卒於公元前500年。歷仕靈公、庄公、景公三世,是繼管仲之後,齊國的名相,也是我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春秋時期,諸侯並起,風雲變幻。晏嬰頭腦機敏,能言善辯,勇義篤禮。他內輔國政,屢諫齊王,竭心盡力拯救內憂外患的齊國。在對外斗爭中,他既富有靈活性,又堅持原則性,出使不受辱,捍衛了齊國的國格和國威。諸葛亮曾在他的《梁甫吟》中贊道:「力能排南山,文能絕地理。一朝被讒言,二桃殺三士。誰能為此謀,國相齊晏子。」司馬遷更是對晏嬰敬佩仰慕有加,他在《史記·管晏列傳》中感慨地說道:「假令晏子而在,余雖為之執鞭,所祈慕焉。」
吊庄公 大智且大勇
晏嬰繼父任為卿(執政的高級長官)時,已是齊靈公末年。當時的齊國早已不是管仲為相時的齊桓公時代,中原霸主的地位早已易位,國勢也日漸衰微。偏偏這齊靈公又昏庸怪僻,懦弱無能,還窮兵黷武,屢犯魯境,弄得國弱兵疲,百姓怨聲載道。盡管晏嬰屢進忠言,卻很少被齊靈公採納。周靈王十七年(公元前555年)十月,晉國率領諸侯的軍隊攻打齊國。齊靈公率兵在平陰(齊地,今山東平陰縣東北)抵抗,結果兵敗逃亡,第二年就死了。齊靈公死後,齊庄公繼位。這齊庄公也是個昏君,他只知崇尚勇力,而不顧道義。他在國內設置了「勇士」爵位,還重用殖綽、郭最等勇士,用以鼓勵人們的尚武精神。這樣一來,就使得一些流氓無賴、地痞惡霸在朝廷內外肆無忌憚,為所欲為,弄得家家關門,人人自危。身為相國的晏嬰眼看著齊國風氣日下,朝野上下怨聲載道,心急如焚。他曾多次勸說齊庄公要用勇力來實行禮義,不要靠威強立身,本暴力行事。然而齊庄公就是聽不進去。他見齊庄公不是一個從諫如流的人,便輾轉反側,憂心忡忡。
其實,齊庄公即位後首先考慮的,就是怎樣對外用兵,建立武功,以提高自己的威望,鞏固自己的地位。因此,他對晏嬰的勸導,不但不聽,反而漸生嫌煩之意。周靈王二十年(公元前552年),齊庄公不聽晏嬰勸阻,執意收留了晉國的下卿欒盈,還暗中將欒盈及其黨徒送入曲沃(河南陝縣南曲沃鎮)組織叛亂,並乘機攻打晉國。其後不久,又視晏嬰的勸阻於不顧,仍然一意孤行,興兵伐魯,終於激怒了晉國。晏嬰無奈,只好將家中貴重物品上充國庫,其餘盡散周圍百姓,攜帶妻兒老小到東海之濱的一個小村,一邊打魚和耕田以維持生活,一邊密切關注著事態的變化。
周靈王二十四年(公元前548年)五月,當晉國聯合眾諸侯意欲大舉伐齊的時候,齊國朝野上下驚慌萬狀。正巧在這時,齊庄公和大貴族崔杼的夫人棠姜私通的事,被崔杼知道了。於是,崔杼決定乘機殺死庄公以向晉國解說。這天,齊庄公大擺酒席,招待前來進貢的莒國國君黎比公,叫大臣們前來坐陪。崔杼稱病未去;齊庄公不但未加責怪,反而暗自歡喜,他又能去會見棠姜了。席罷人散,齊庄公以探病為由去崔杼家與棠姜私會,旋即被預先埋伏在宅中的勇土射殺,丟了性命。晏嬰聽說齊庄公被崔杼所殺,不顧個人安危,毅然帶著隨從前往齊都去弔唁庄公。晏嬰來到崔杼家門前,他身邊的下人擔心地問他:「您將為國君而死嗎?」晏嬰說:「難道是我一個人的國君,我應該為他而死?」手下人又說:「那麼我們何不逃跑呢?」晏嬰說:「難道國君的死是我的罪過,我要逃跑?」「那麼我們還是回去吧?」晏嬰說:「國君都死了,我回到哪裡去呢?作為萬民之主,難道只是為了利用他的地位來高跨於百姓之上?應當主持國政,作為君主的臣下,難道只是為了獲取俸祿?應當保衛國家!所以君主為國家而死,那麼臣下就應該為他而死;君主為國家而逃亡,臣下就應該跟他逃亡。如果君主只是為自己的私慾而死,為個人的事情而逃亡,不是他寵愛的人,誰敢承擔責任,為他而死,為他而逃亡呢?可是我現在又能回到哪裡去呢?」說罷,晏嬰徑自闖進崔家,脫掉帽子,捶胸頓足,不顧一切地撲在齊庄公的屍體上,號啕大哭了一場,然後起身離去;崔杼的左右欲殺掉晏嬰,崔杼對晏嬰也早已恨之人骨,但轉念一想,對身邊的人說:「他是百姓所仰望的人,殺了他,我就會失去民心。」
回答者: 冷之陰陽扣 - 兵卒 一級 3-19 20:28
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為小門於大門之側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國者從狗門入。今臣使楚。不當從此門入。」儐者更道,從大門入。
見楚王,王曰:「齊無人耶,使子為使?」晏子對曰:「齊之臨淄三百閭,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而在,何為無人!」王曰:「然則何為使子?」晏子對曰:「齊命使,各有所主。其賢者,使使賢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嬰最不肖,故直使楚矣。」
晏子將使楚。楚王聞之,謂左右曰:「晏嬰,齊之習辭者也,今方來,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對曰:「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王曰,何為者也?對曰,齊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盜。」
晏子至,楚王賜晏子酒,酒酣,吏二縛一人詣(yì)王。王曰:「縛者曷(hé)為者也?」對曰:「齊人也,坐盜。」王視晏子曰:「齊人固善盜乎?」晏子避席對曰:「嬰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今民生長於齊不盜,入楚則盜,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王笑曰:「聖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譯:晏子出使楚國。楚人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在大門的旁邊開一個小洞請晏子進去。晏子不進去,說:「出使到狗國的人從狗洞進去,今天我出使到楚國來,不應該從這個洞進去。」迎接賓客的人帶晏子改從大門進去。
晏子拜見楚王。楚王說:「齊國沒有人可派嗎?竟派您做使臣。」晏子嚴肅地回答說:「齊國的都城臨淄有七千五百戶人家,人們一起張開袖子,天就陰暗下來;一起揮灑汗水,就會匯成大雨;街上行人肩膀靠著肩膀,腳尖碰腳後跟,怎麼能說沒有人呢?」楚王說:「既然這樣,那麼為什麼會打發你來呢?」晏子回答說:「齊國派遣使臣,要根據不同的對象,賢能的人被派遣出使到賢能的國王那裡去,不賢能的人被派遣出使到不賢能的國王那裡去。我晏嬰是最沒有才能的人,所以當然出使到楚國來了。」
晏子將要出使楚國。楚王聽到這消息,便對手下的人說;「 晏嬰,是齊國善於辭令的人,現在將要來,我想羞辱他,用什麼辦法呢?」手下的人回答說:「在他來到的時候,請允許我們捆綁一個人,從大王面前走過。大王就問:『這人是干什麼的?』我們就回答說:『是齊國人。』大王又問:『犯了什麼罪?』我們就回答說:『犯了偷竊的罪。』」
晏子到了,楚王賞賜晏子酒。當酒喝得正高興的時候,兩個官吏綁著一個人到楚王面前。楚王說:「綁著的人是干什麼的?」官吏回答說:「是齊國人,犯了偷竊罪。」楚王瞟著晏子說:「齊國人本來就善於偷竊嗎?」晏子離開座位,鄭重地回答說:「我聽說這樣的事,橘子生長在淮南就是橘,生長在淮北就是枳,它們只是葉子的形狀相似,它們的果實的味道卻不同。這樣的原因是什麼呢?是水土不同。現在百姓生活在齊國不偷竊,來到楚國就偷竊,莫非楚國的水土會使百姓善於偷竊嗎?」楚王笑著說:「聖人是不能同他開玩笑的,我反而自討沒趣了。」
注釋:使:出使,被派遣前往別國。後面的兩個使字,一個作名詞即使者,一個作動詞即委派。
短:長短,這里是人的身材矮小的意思。
延:作動詞用,就是請的意思。
儐者:儐,音賓。儐者,就是專門辦理迎接招待賓客的人。
臨淄:淄,音資。臨淄,地名,古代齊國的都城,在現今山東省。
閭:音驢,古代的社會組織單位,二十五戶人家編為一閭。三百閭,表示人口眾多。
袂:音妹,就是衣裳的袖子。
踵:音種,就是人的腳後跟。
命:命令,這里是委任、派遣的意思。
主:主張,這里是規矩、章程的意思。後面的主字,是指主人、國君。
不肖:就是不賢,沒有德才的人。
簡介: 晏子,(公元前-500年)名嬰,字平仲,春秋時期齊國夷維(山東高密)人。春秋後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以有政治遠見和外交才能,作風樸素聞名諸侯。他愛國憂民,敢於直諫,在諸侯和百姓中享有極高的聲譽。他博聞強識,善於辭令,主張以禮治國,曾力諫齊景公輕賦省刑,漢代劉向《晏子春秋》敘錄,曾把晏子和春秋初年的著名政治家管仲相提並論。
晏嬰是齊國上大夫晏弱之子。以生活節儉,謙恭下士著稱。據說晏嬰身材不高,其貌不揚。齊靈公二十六年(前556年)晏弱病死,晏嬰繼任為上大夫。歷任齊靈公、齊庄公、齊景公三朝,輔政長達40餘年。周敬王二十年(公元前500年),晏嬰病逝。孔丘曾贊曰:「救民百姓而不誇,行補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現存晏嬰墓在山東淄博齊都鎮永順村東南約350米。
晏嬰頭腦機敏,能言善辯。內輔國政,屢諫齊王。對外他既富有靈活性,又堅持原則性,出使不受辱,捍衛了齊國的國格和國威。司馬遷非常推崇晏嬰,將其比為管仲。
⑷ 急需五年級《晏子使楚》的教案,請大家幫幫忙啊!!
不知道我的教案能不能幫上你
【教學構想】
認識中華文化豐厚博大的方式有很多,去博物館看實物,聽解說員講解,直觀而清晰;翻開文獻,自主去尋覓,迅速而全面,通過文字還能直接觸摸那些智慧的靈魂,可是一個致命的弱點,就是文字的障礙。許多學生害怕文言文,再好的內容,學生走不進去,也是惘然。
《晏子使楚》是學生接觸文言文以來,第一篇較長的文本,文中故事頗具戲劇性,雙方不太友善的對話中暗藏諸多機巧:楚王聽說晏子是善於辭令之人,想借機刁難他,楚國君臣商議,決定通過誣蔑齊人為盜,進而誣蔑「齊人善盜」。這些貶損與侮辱,表面上是刁難晏子,實則矛頭直指齊國。面對楚王君臣的挑釁,晏子臨陣不亂,機警應變,巧施辯辭,應付裕如。針對楚王誣蔑齊人「善盜」,晏子引用橘化為枳的故事,類比推理出,齊人在齊不盜,入楚卻盜,正是楚地水土、地氣即社會環境造成,讓楚王「反取病焉」。
晏子這種應變的機智,不懼大國,不畏強暴的斗爭精神,歷經再長的歲月,依然閃爍著熠熠光采。
我們的學生,處在這個社會越來越開放,國與國間的交往越來越頻繁的時代,對國際時事的關注較之建國以來任何時期的同齡人有了更大的熱情和興趣,此時看機智、愛國、頗具外交能力的晏子,一定能引發他們進行積極健康的情感體驗,有助於他們確立美好的人生理想。
那麼,我們就以內容去點燃學生興趣的火花,再將他們急於知曉內容的積極心理不著痕跡地轉到掃清文字障礙的環節上,最終興味盎然不費氣力地攻下這一篇較長的文言文吧。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弄清文意,積累實詞
2、學習晏子臨辱不懼,智勝強敵的精神與智慧
教學重難點:1、課文內容的扎實把握。
2、全面了解暈子的外交智慧,以激勵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
教學安排:1、自主、合作學習及比較閱讀,突破重難點。
2、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 導入:外語學校是培養外交家的搖籃,作為外校人,當然應該關注古、今、中、外的外交家的風采,你最喜歡的外交家是誰,能說一件他的外交成功的案例嗎?(或說說你印象最深的外交事例)
(生答)
(師與生分享時事:最近以106歲高齡去世的宋美齡曾是風靡美國的中國外交家,1943年就是她以嫻熟的英文,高雅的氣度,善辯機敏的口才、不卑不亢的表現征服了美國,征服了羅斯福,使得羅斯福能派「飛虎隊」援助中國人民抗日,對日起到了一定的打擊作用。)
讓我們將眼光再投射到遙遠的諸侯紛爭、戰火頻仍的春秋時期。去領略一下齊國著名政治家,外交家晏嬰的外交風采(板書課題)。
(導語設計是針對外語學校的學生實際,能激起學生確立美好的夢想,與時事勾連能激起學生對世界的關注,極大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
二、 自主學習:請大家看課文。藉助注釋、工具書自讀、自查、自通文意,請你將認為應積累的詞圈點起來。不清楚的地方請打上?號。
(設計此環節,是為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這是下一環節合作學習的基礎。)
三、 合作學習:
1、 四人小組討論 ①各自的疑難,仍不能解決的派代表上台板書出來。 ②每人口譯一遍課文,互相訂正。
2、 各小組板書出的不懂的問題全班共同解決。
生答或師答。
提示:該積累的實詞如習、辱、坐、詣、徙,師要有意識地提請學生理解記憶。
(這一環節設計充分利用合作學習的優勢,最大限度地由學生自主討論及藉助工具書解決疑難問題。)
四、 請一生讀課文。其他學生就他的斷句、讀音、語氣、語調等進行評議、訂正。並趁此時機齊讀全文。
(通過以上環節的學習,此時的讀就是一個質量較高的誦讀,這既是對以上學習的檢驗,同時也可進一步夯實課文的理解把握。)
五、 請一個同學把這個故事講出來(給故事取名叫「晏子智斗楚王」),只有一個要求: 盡量忠實於原文。學生評價,修訂。
(這一環節的設計是以上學習總檢驗,之所以設計成講故事而不是直接說是翻譯,是為了弱化學生的畏難心理,讓他們在有興趣的積極心態下翻譯全文。)
六、 再讀全文,處理課後練習一、二再落實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充分利用好設計科學的課後練習,系統深入地理解課文。)
七、 拓展比較 :
1、 其實晏子出使楚國還有兩個故事發生了,將這三件事連起來看,我們可以更完整地領略他作為外交家的風采,《語文讀本》第七冊261面,師范讀,生齊讀。
請對照注釋、看懂原文、再看譯文。
2、 從這兩篇看,面對楚國君臣的一再刁難,晏子是如何一一應對的呢?
我們來列個表看看。
師給出對比項,小組討論師生共同完成。
明確:
楚 王
晏 子
刁 難 目 的 應 對 技 巧
設小門迎接 戲弄其矮 使狗國者從狗門入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使楚不入
笑齊無人 指晏子不配為使 齊人多 巧移話題
使不肖主 以退為進
誣齊人為盜 指責齊人善盜 引「化橘為枳」指出 比喻、類推
楚之水土使民善盜
反取其辱 不辱使命
(這一設計既拓展學生的閱讀面,在比較中有助於全面理解晏子的外交智慧,同時也能引導學生充分利用鄂教版編寫得較好的《讀本》資源。)
八、 作為現代人,作為有志於做一名報效國家的外交官,我們確實無比敬佩幾千年前的這位外交家,請你對這位古人說一句話:
晏子,我要學習你
提示:高尚的愛國情操、高操的外交技藝、冷靜機智的外交風采等等。
(學生在科學的方法及井然的學習過程中,獲得語文知識與能力,最終還是要形成健康積極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是每一堂語文課都需關注的,最後這個環節的設計就是想針對外語學校學生的實際通過與古人對話落實新課標的這一思想。)
【教學後記】:
文言文教學也能用時事激趣:
有一種積極的學習心態是「我要學」,而初一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多持「要我學」的被
動心態,如何將這種消極的心態變為「我要學」的積極心態?老師們都知道需要激趣,用什麼方法激趣呢?是老師講故事,還是營造古文化的氣氛?都可以。《晏子使楚》的教學實踐證明,學文言文也能與時事相聯,從與時事的勾連中激起學習的慾望與趣味。因此這一課教學步驟的第一環節導入非常重要,在你最喜歡的外交家及印象最深的外交事件或外交人物問題的導引下,進一步點燃學生的興趣之火,此時引出兩千多年前的晏子,學生就有了「我要了解他」的積極心態了。
雖然這個環節花了將近6分鍾時間,事實證明它是非常值得的。後面的誦讀以及字詞、文句疏通的學習在這種積極心態下就有了順利進行的良好前提。
合作學習前自主學習的時間一定要充足
小組討論是合作學習這種方式的形式,要讓它落到實處,必須先給足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讓他們真正不懂的問題通過討論合作解決,能自己解決的問題,一定通過獨立思考解決,此時的老師僅需要給學生方法上輕巧的點撥,以及學生學習後予以適當的總結。
用好《語文讀本》讓知識技能得到有效拓展
在自主合作學習以及對課後練習進行探究後,學生對晏子在此次外交事件中的表現有了清楚的了解,對他也充滿了敬佩之情,此時教師順勢提出晏子使楚的另外兩個故事,在全面了解晏子外交風採的心理指引下,學生們興致極高地來到了《語文讀本》里,這樣的拓展就有效多了,通過比較、歸納,他們就有了與晏子對話的願望。雖是相隔兩千多年,晏子的精神一樣滋養現代的孩子們去樹立美好的人生理想,培養健康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以上是同學生們共同學完《晏子使楚》後的三點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