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姓氏的起源。
起源主要有四:①出自太昊氏,後照後代。據《姓氏考略》所載,上古東邑部族首領太昊孫子後照的後代,以後為姓。明清兩代之後,河北、開封多出此姓。此為後氏起源。②出自共工氏之後,以官名為氏。據《風俗通義》所載,相傳炎帝後代共工氏有子句龍,黃帝時擔任後土(古代掌管有關山川土地事務及農業生產的官職),死後被封為「灶神」,其後代以官名為姓,稱後氏。《姓纂》:「後土之後。」《路史》及《潛夫論》:「春秋時魯、楚公族有後氏。」③出自姬姓,以封邑名為氏。西周時魯孝公之子公子鞏封邑郈,謚號郈惠伯。後代以邑名為氏,稱為郈姓,後省去邑旁為後氏。③出自太史氏。齊國太史敫,其女為齊襄公皇後,襄公賜為後姓。以上三種為後氏起源。
始祖:公子鞏。
遷徙:
後姓早期活動於河南、山東一帶,漢唐時期在黃淮地區擴展,以東海郡為郡望。宋代以後在山東、安徽等地有後氏蹤跡。目前後姓人口沒有進入全國前三百位。
以下為後姓比較有名的人物:
後蒼,西漢經學家、圖書館官員。一作後倉,字近君。東海郯(今山東郯城)人。治《詩》、《禮》、武帝時為博士官,從事於夏侯始昌門下,官至少府。漢高祖九年(前198),在未央宮建「曲台」,將先秦舊書移於宮內,他在「曲台」校書數年,與劉向、揚雄等博學之士,商討古今,讎校古書,並掌管三閣所藏圖書。因在「曲台」校書,著《曲台記》(一名《後氏曲台記》)。對《禮》有深刻研究,所說論記數萬言。教授弟子甚眾,其著名者,《詩》學弟子有翼奉、蕭望之、匡衡等。後匡衡又教授師丹、伏理、滿君,故《齊詩》有翼、匡、師、伏之學。《禮》學弟子有戴德、戴聖、慶普等。
後敏,明臣。均寶子。永樂二年(1404)進士,授行人。遷工部員外郎,升陝西布政司參議。後遭誣陷,被征倉卒,死於途。
後祺,清書法家。字咸吉。喜吟詠,工染翰。書法高出一時,擘窠大字尤妙。其弟後禮,號鐵峰,以蘭竹著名,筆力健勁.畫竹幅愈大愈妙,觀者如在竹林。
其他後姓名人有春秋孔子弟子後處;唐大臣後胤;明大臣後能;清畫家後禮等。近當代後姓名人有圖書館學家後允泰,考古學家後德俊、後曉榮,作家後希鎧等。
㈡ 姓氏的由來研究性學習
呵呵 只能給你提供一些素材了.畢竟是老師的要求.
根據史記與兩千年來的民間傳說,
相傳為了內對抗蚩尤,炎帝與黃帝容結成了部落聯盟,也就是華夏部落聯盟,當時部落聯盟正好是由100個氏族組成所以 華夏子民又被稱為'百姓',而我們炎黃子孫最早的100個姓氏便由此起源,其中以軒轅 有熊(黃帝父親的姓氏)\神農等為首
而蚩尤的東夷部落,因蚩尤 姓 九黎(一說姜姓),所以其屬又被稱為'黎民'
東夷部落由72個氏族組成,其中以九黎 \苞氏為首,後來被道教演分為72地煞,
中原大地始祖172姓氏便由此得
㈢ 概述姓氏的起源,發展
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通志•氏族略》曰:三代(先秦)以前,姓氏分而為二,男子稱氏,妊人(女子)稱姓。氏所以別貴賤,貴者有氏,賤者有名無氏。姓所以別婚姻,故有同姓異姓庶姓之別。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天下同姓是一家,故而同姓不婚)。三代之後,姓氏合而為一,皆所以別婚姻而以地望明貴賤。注「貴者有氏」:天子建德,因生以賜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裂土封侯),若夫保姓受氏,以守宗祊,世不絕祀,無國無之。
伏羲氏是我國上古時期著名的部族首領,不僅被列為三皇之首,還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史載,伏羲生於成紀(今甘肅天水),建都於陳,死後亦葬於陳。淮陽自古就稱「太昊之墟」,就是傳說中的陳都。伏羲氏貢獻頗多,但他最重要的貢獻是:「正姓氏,通媒妁,制嫁娶」。在原始社會之初,人們群居雜婚,難免近親婚育的弊端,伏羲氏認識到這種危害,制定了一套同姓不婚的嫁娶禮儀制度,從而避免了血親通婚,實現優生繁衍。姓作為「遠禽獸,別婚姻」的符號,是中華民族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記,經過數千年的分衍發展,至今中國歷史上使用過的姓氏已有2.2萬多種,這些姓氏有的已經退出了歷史舞台,但是絕大部分代代相傳,延綿不斷,成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血緣紐帶。可以說中華萬姓同根,根在伏羲氏,而羲皇故都淮陽,正是中華姓氏最初的發源之地,濫觴之地。《三墳》曰:「伏羲氏,燧人子也,因風而生,故為風姓」,因此「風」為中華第一姓。
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類原始社會的母系氏族制度時期,所以中國的許多古姓都是女字旁或底。 姓是作為區分氏族的特定標志符號, 如部落的名稱或部落首領的名字。傳說黃帝住姬水之濱,以姬為姓;炎帝居姜水之旁,以姜為姓。皇天以大禹治水有功,賜姓為姒。此外,部落首領之子亦可得姓。黃帝有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為姬、酉、祁、己、滕、任、荀、葴、僖、姞、儇、依十二姓,其中有四人分屬二姓。祝融之後,為己、董、彭、禿、妘、曹、斟、羋等八姓,史稱祝融八姓。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母系氏族制度過渡到父系氏族制度,氏族制度逐漸被階級社會制度所替代,賜土以命氏的治理國家的方法、手段便產生了。氏的出現是人類歷史的腳步在邁進階級社會。姓和氏,是人類進步的兩個階段,是文明的產物。夏、商時期,貴族皆有姓氏。姓的分支為氏,意思相當於家或族。夏王室為姒姓,另有霸主昆吾為己姓,己姓中有蘇、顧、溫、董、豢龍等氏。商王室為子姓,另有霸主大彭、豕韋為彭姓。商代還有條氏、徐氏、蕭氏等十三個氏。周代是中國姓氏大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姓氏制度見於記載者較多。周王為姬姓,周王所封建的各諸侯國之君和卿大夫有同姓和異姓的區別。到東周春秋時,可考的有姬、姒、子、風、嬴、己、任、祁、芊、曹、董、姜、偃、歸、曼、熊、隗、漆、允等二十二姓。雖然周代貴族有姓,但只有女子才稱姓,未婚女子如齊姜、宋子,齊、宋為國名,姜、子為姓。已出嫁女子,如江芊、欒祁,江、欒為夫家國、氏名,芊、祁為女子本人的姓。當時有同姓不婚的習俗,故稱貴族女子的姓以示與夫家之姓有所區別。周代實行宗法制,有大、小宗之別。一個氏的建立表示一個小宗從大宗(氏)分裂出來,另立門戶。建立侯國要經周王認可,卿大夫立新家要得到君主允許,稱之為「胙之土而命之氏」。貴族獲得氏的方式有以下幾種:
①以國名為氏。諸侯國君主以受封的國名為氏。如晉重即晉文公重耳,以國名晉為氏,重為重耳的簡稱;魯申即魯僖公申,國名魯為氏,申為名。
②以封地為氏。卿大夫及其子孫以采邑名為氏。如晉國大夫畢萬采地為魏,後世子孫以魏為氏;曲沃桓叔之子公子萬封於韓,以韓為氏。
③以官名為氏。貴族及其子孫以其官名為氏。晉國的林父為步兵組織三行里中行的軍帥,稱中行桓子,其子荀偃稱中行偃,以中行為氏;宋國執政卿樂喜(子罕)稱司城子罕,其孫樂祁(子梁)稱司城氏,是以司城為氏。司徒、司馬、司空、司寇也是此類。
④以職業為氏。如巫氏、卜氏、祝氏、史氏、匠氏、陶氏等等。
⑤以居住地為氏。魯庄公子遂住魯東門,稱東門遂(名)、東門襄仲(字),是以東門為氏;宋國樂大心為右師,居於宋桐門,稱桐門右師,是以桐門為氏。諸如東郭、西門、池等等。
⑥以同周王或侯君主血緣關系遠近之稱為氏。周僖王之子虎稱王子虎,其孫稱王孫蘇;鄭穆公之子喜(子罕)稱公子喜,其孫舍之(子展)稱公孫舍之。
⑦以貴族的字為氏。按照宗法制度,公族只包括各代國君的近親三代,公孫之子不屬公族而須另外立氏。這些貴子孫多以其王父(祖父)之字為其氏。鄭國公子發字子國,其孫國參(子思)即以「子國」的末字為氏;另有公子,字子駟,其孫以「駟」為氏。以祖父之字為氏最為常見,是得氏通例。
春秋以前,貴族之姓承襲自遠祖,因此百代不變,比較穩定;氏為貴族得自與自己血緣關系較親近的先人,而且還會隨著封邑、官職的改變而改變,因此會有一個人的後代有幾個氏或者父子兩代不同氏。另外,不同姓之間可能會以同樣的方式命氏,因此會出現姓不同而氏相同的現象。戰國時,宗法制度瓦解,姓氏制度也發生根本變革。這時氏開始轉變為姓,如本屬於姒姓的齊國田氏,至戰國時已以田為姓。以往貴族才有姓,平民僅有名,戰國以後,平民有姓,百姓遂成為民眾的通稱。姓氏制度的演化,反映了貴族的沒落,平民地位的上升。秦漢以來,姓氏合而為一。《通志•氏族略》載,「秦滅六國,子孫該為民庶,或以國為姓,或以姓為氏,或以氏為氏,姓氏之失,由此始……茲姓與氏渾為一者也。」自此以後,姓即氏,氏即姓,姓氏或氏姓成了姓或氏的一種書面用語。而在不同場合,姓和氏的使用是有區別的。例如在社會人際交往中,不相識的人碰在一起,往往會禮節性地問:「請問貴姓?」答曰:「免貴姓×。」從未聽說有:請問「貴氏」的。在家譜、族譜的題名上卻是《×氏家譜》、《×氏族譜》,也從未見過《×姓家譜》、《×姓族譜》的。為什麼會有這種區別呢?大概在口語中問「貴氏」犯忌,因「氏」與「死」同音。「氏」在遠古時代是男子的標識符號,家譜、族譜是紀錄某一姓氏男姓家族成員的血緣關系的圖冊,所以家譜、族譜的題名用某氏。
關於姓氏來源,唐代姓氏學家柳芳曾把姓氏來源歸納為八類:即以母系氏族、國名、官名、謚號、先祖名字、地名、先祖職業、對自然物的崇拜等起姓。近代北京師范學院雷風行教授編寫出版的《姓名與人生》中,將姓源歸納為十六種:⑴母系氏族社會部落符號;⑵諸侯國名;⑶居住地;⑷封地邑;⑸先祖官名;⑹先祖職業技能;⑺先祖名或號;⑻崇拜物對象;⑼族號或先祖謚號;⑽天子皇帝賜姓;⑾避諱改姓;⑿避禍改姓;⒀民族融合;⒁因讀音錯訛隨音改姓;⒂以次第、天干、地支、數字;⒃因故自行改姓。
人們愛尋根問祖,追溯我是從哪裡來?祖先是誰?祖先對歷史社會有什麼貢獻?還有什麼遺跡可供尋覓?家族有哪些文化傳承?當今族人有哪些發展等等。對家族歷史的那種天然的求知慾望,使人們興致勃勃,奮力索求與姓氏關聯的家族文化。家族文化是人類社會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同樣記錄著人們的歷史足跡。而當人們了解到同自己有血緣關系的人的歷史時,會備感親切,還會因其中的傑出人物而感到自豪,並受到啟迪和鼓舞。
㈣ 綽羅斯姓氏的起源
博罕岱氏-------------------------(今姓楊)
莽努特氏-------------------------(今姓何)
齊默特氏--------------------------(今姓陳)
札哈齊特氏————————————(今姓於)
新楚特氏—————————————(今姓章)
額勒圖特氏————————————(今姓白)
博魯特氏——————————(今姓陳,也有姓李)
哈爾努特氏———————————(今姓韓)
札拉楚特氏———————————(今姓陶姓秦)
兀良哈氏————————————(今姓烏)
博爾吉錦氏———————————(今姓鮑)
㈤ 姓氏的起源與發展
百家姓起源
百家姓起源可以追溯到人類原始社會的母系氏族制度時期,所以中國的許多最早的姓氏都是女字旁或底,如姚姓。姓是作為區分氏族的特定標志符號,如部落的名稱或部落首領的名字。
中文名
百家姓
起源
北宋
個數
五百零四個姓
分類
單姓和復姓
快速
導航
重要時期
姓氏起源
傳說黃帝住姬水之濱,以姬為姓;炎帝居姜水之旁,以姜為姓。皇天以大禹治水有功,賜姓為姒。此外,部落首領之子亦可得姓。黃帝有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為姬、酉、祁、己、滕、任、荀、葴、僖、姞、儇、依十二姓,其中有四人分屬二姓。
祝融之後,為己、董、彭、禿、妘、曹、斟、羋等八姓,史稱祝融八姓。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母系氏族制度過渡到父系氏族制度,氏族制度逐漸被階級社會制度所替代,賜土以命氏的治理國家的方法、手段便產生了。氏的出現是人類歷史的腳步在邁進階級社會。姓和氏,是人類進步的兩個階段,是文明的產物。
夏、商時期,貴族皆有姓氏。姓的分支為氏,意思相當於家或族。夏王室為姒姓,另有霸主昆吾為己姓,己姓中有蘇、顧、溫、董、豢龍等氏。商王室為殷姓,另有霸主大彭、豕韋為彭姓。商代還有條氏、徐氏、蕭氏等十三個姓。
重要時期
周代是中國姓氏大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姓氏制度見於記載者較多。周王為姬姓,周王所封建的各諸侯國之君和卿大夫有同姓和異姓的區別。到東周春秋時,可考的有姬、姒、子、風、嬴、己、任、祁、芊、曹、董、姜、偃、歸、曼、熊、隗、漆、允等二十二姓。百家姓的排名只是名義上的,雖然有字面上的這么多姓。因為某些姓氏雖然在字面上不同,實際上部分姓是從某姓衍生出來的,比如姚姓,據2004年在湖南零陵召開的全球華人公祭舜帝大會上的最新統計,由姚姓衍生出的姓氏達60個之多,如陳、王、胡、孫、虞、田、袁、車、陸等姓氏,流布於世界40多個國家和地區。五帝之一的舜有生於姚地(今河南濮陽范縣),便以姚為姓,其後子孫便以地為氏,稱為姚氏。因舜帝居姚地,有子孫以姚為姓,稱為姚氏。舜在當帝之前,有搬到媯河邊居住,他們的子孫有留在媯河邊居住的,便以媯為姓。舜帝登帝位後,仁德榮耀,有子孫以帝名舜為姓,禹封皇舜長子商均於虞,至始祖四十三世孫媯滿封於陳,官拜陶正,謚胡公,其子孫或以國號陳稱姓,或以官號改稱陶唐氏,或以謚號胡稱姓,或以尊諱滿稱姓,演變至漢朝,姚氏衍生出:媯、舜、虞、陳、胡、田、袁、王、孫、陸、車等六十種,繁姓同根,異氏同源,是一家親。在中華姓氏中,媯、陳、田、姚、胡五姓同根同源,其血緣先祖同為舜帝姚氏。鄭樵《通志·氏族略》言:"虞有二姓,曰姚曰媯。因姚墟之生而姓姚,因媯水之居而姓媯。"因而史稱媯、陳、田、姚、胡為"媯汭五姓"。
雖然周代貴族有姓,但只有女子才稱姓,未婚女子如齊姜、宋子,齊、宋為國名,姜、子為姓。已出嫁女子,如江芊、欒祁,江、欒為夫家國、氏名,芊、祁為女子本人的姓。當時有同姓不婚的習俗,故稱貴族女子的姓以示與夫家之姓有所區別。
周代實行宗法制,有大、小宗之別。一個氏的建立表示一個小宗從大宗(氏)分裂出來,另立門戶。建立侯國要經周王認可,卿大夫立新家要得到君主允許,稱之為「胙之土而命之氏」。【陝西朗庭禮品撰稿】
㈥ 誰知道~教~這個姓氏的起源
一、姓氏起源:
教姓源於滿族,出自古女真族覺禪氏部落,屬於以部族名稱漢化為氏。
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滿族覺禪氏,又作覺察氏,滿語為Giocan Hala,意為「教場」,世居佛阿拉(今遼寧新賓)、扎庫木(今遼寧撫順)、烏蘇里江、長白山等地,隸屬於滿洲正紅旗。
清朝中葉以後,覺禪氏始以「教場」本義冠漢字單姓為教氏,亦有改漢姓為覺氏者。
二、遷徙分布:
今遼寧省的鳳城縣四門子三道河、本溪縣、鐵嶺市、大連市甘井子區、沈陽市,河北省的永年縣教家眷、邯鄲縣兼庄鄉西軍師堡村,山西省的臨汾市河東柴村等地,均有教氏族人分布。
三、家乘譜牒:
教氏家譜,著者待考,清朝末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遼寧鳳城四門子三道河村教忠本處。
四、字輩排行:
教氏一支字輩:「廣德文張富傳忠(宗)紀(繼)克長生存懷玉態遠少寶明堂」。
資料有待補充。
五、歷史名人:
覺禪·科諾闊:(生卒年待考),滿族;黑龍江烏蘇里人。著名清朝將領。
隸滿洲正紅旗,從征陝西,賜號巴圖魯,晉為三等輕車都尉。
教貴章:(公元?~1937年),滿族;山西臨汾人。著名抗日戰爭英烈。
教傳福:(公元1951~今),滿族;遼寧鳳城人。著名中共地方黨務工作者。
現任副縣級調研員。1968年中學畢業後在家鄉任過赤腳醫生、民辦教師、公社廣播站編輯、生產隊長、大隊書記、鄉鎮黨委書記、縣紀委書記。
1990年調入遼寧省丹東市委黨校理論研究室任副縣級調研員。
1993年12月在遼寧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論社會主義公有制與管理經濟責任制》一書,1996年、1997年在國家級刊物《當代思潮》發表《社會主義公有制產權不明晰質疑》、《生產力的社會性淺議》,均被多家出版社收入有關大型論文集,如《改革文庫》、《世紀文典》、《管理論文集》等。
教貴章:(公元1956~今),滿族;遼寧大連人。著名民間發明家。
研製發明了一種新型自行車照明燈。克服了車輛在行駛中才有電供照明,而且電力不足、照明效果不佳等現實問題,有利於夜間行車安全與相互避讓,增加了全方位的安全保障。
㈦ 急需"姓氏的由來"研究性學習結題報告
中國人的姓氏淵源流長,據說起源於太古母系氏族社會,伏羲氏就開始"正姓氏,別婚姻",但先秦時代的姓和氏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姓產生於母系氏族社會,為同族集團的名稱,氏是姓的分支,表示部落分支之名稱,用於區別子孫之所出。由於人口增殖,遷居異地,身份技能的變化等,可以分裂一些支派,這些支派就是氏。氏是貴族宗族制度的代表和稱號,夏、商、周三代以前,男子多稱氏.女子多稱姓,如孔子,於是姓,孔是氏,丘是名,因男子稱氏不稱姓,故叫孔丘,而不叫子丘。
姓氏主要來自四個方面:
一是從土地和賜姓而來,天子就是賜姓命氏的人。黃帝對他的二十五個兒子創設了十二個姓。陶唐氏之後代封於劉地,其後裔以劉為姓。
二是以出生地為姓。黃帝生於壽丘,長於姬水,故以姬為姓。
三是以封爵、官職為姓。楚莊王少子,作上官大夫,後代就以上官為氏。
四是因事物或其他原因而得姓。
漢丞相田千秋年紀大了,出入乘車,人稱"車丞相"。後人就以車為姓。葛是古姓,本來是琅琊諸縣人,後屯遷居陽都,陽都本來有姓葛的,又搬去姓葛的,故姓葛的人多了,就用諸葛來區別稱呼他們,從此就有了復姓諸葛。
由於部落的發展,人口的繁衍.分支逐漸繁多,氏名稱也大大增加.一姓可分成許多氏,一氏又繁衍更多的氏,所以姓氏都不是固定的,實際上姓氏合一或基本穩定,還是自漢朝以後的事。秦滅六國不久,漢又統一天下,做為維系周王室的宗法制度重要標志的姓氏有別制度,也隨著王室的徹底坍塌而消亡。至此.中國的姓氏才合二而一,或言姓,或言氏,或姓氏兼言。實際上皆以男氏代姓了。這就表明,以後的子孫,都是男姓血緣關系的繁衍,正如明代顧炎武在《日知錄》中所說:"自戰國以下之人,以氏為姓,黃帝以來之姓亡矣。""姓氏之稱,自太史公始混而一",姓氏便成為維系傳統之紐帶,團結宗族之象徵,於是尊祖敬宗便成為幾千年來中國人們的傳統美德,同時也是維護祖國統一的保證。如果一個中國人,連自己的先租和父母都不敬愛和尊重的話,很難想像他會成為一個愛國主義者。
至今數百千年,遷徙到異地他鄉華裔外籍人,現在他們還念念不忘他們的祖國、祖籍、祖先,常常來中國尋根拜祭,在他們的族譜上,還記載得清清楚楚,如日本的劉邦後裔原田家族族譜上所載:"高祖皇帝之血統,嚴然存在之事,予實雖欲不感泣,豈可得耶,又想中華之國立,至漢以來;二千百四十餘年,交待十三、四朝,今雖悠久。其間兩國務有盛衰,然無不盡懷漢朝之盛時而慕之者,予常馳念於我高祖統政之故國,切切而不能禁地,於是刊本譜,同族其發欲為,其族譜之基,聊報高祖皇帝之餘德也焉。"
看看行不
㈧ 姓氏的起源
中國姓氏的起源
作為血脈延續的姓氏,最早出現在中國。從公元前3000年中國第一個姓—風姓開始,中國的姓氏隨著社會的發展變遷,綿延不絕。有關專家最新研究統計結果表明,中國人曾經使用過的姓氏高達22000個,而其中不少姓氏有上千年的歷史。中華文化的統一性和連續性在姓氏的傳承之中得以體現。
據考證,中國人在五千年前就有了姓。那時是母系社會,人們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姓」字是「女」和「生」組成,形象的說明最早的姓跟母親有關。
夏、商、周的時候,人們有姓也有氏。「姓」是從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屬的部族名稱而來。「氏」是從君主所封的地、所賜的爵位、所任的官職,或者死後按照功績,追加的稱號而來。所以貴族有姓、有名、也有氏;平民有姓,有名,沒有氏。同「氏」的男女可以通婚,同「姓」的男女卻不可以通婚。因為中國人很早就發現這條遺傳規律:近親通婚對後代不利。
姓和氏的區別:先秦時期,姓和氏含義不同。姓代表血緣關系,同姓不能通婚,氏則是從姓中繁衍出來的分支,是特權和地位的標志,用以區別貴賤,有氏者為貴。所以,先秦時男子稱氏不稱姓。
姓和氏的融合:秦代廢除了原始的宗法分封制度而實行郡縣制,氏失去了代表貴賤的意義,逐漸與姓合用,都成為父系血緣傳承的標識。中國現在大多數的姓,都是承襲了產生於周代的氏。
《百家姓》是公元960年北宋的時候寫的,裡面一共收集了單姓408個,復姓30個,一共438個。發展到後來,總數據說有已達5000個,但是實際應用的,只有1000個左右。
世界各國都有「三大姓」的說法,英國是:Smythe,Jones,Williams;美國是:Smith,Johnson,Carson;法國是:Martin,Bernard,Dupont;德國是:Schultz,Mueller,Shmidt;俄國是:Ivanov,Vasiliev,Deternov;中國有張、王、李、趙,四個大姓,歷史悠久,分布廣泛,而且都是皇帝賜姓。
根據最新的統計,單是姓張的,就有一億人,這恐怕是世界上最大的姓了吧。1977年史學家李棟明,在《東方雜志》上發表過一篇有關「姓」的論文,文中指出:華人最大的十個姓是:張、王、李、趙、陳、楊、吳、劉、黃、周。這十個姓占華人人口40%,約四億人。第二大的十個姓是:徐、朱、林、孫、馬、高、胡、鄭、郭、蕭。占華人人口10%以上。第三大的十個姓是:謝、何、許、宋、沈、羅、韓、鄧、梁、葉。占華人人口10%。接下來的15個大姓是:方、崔、程、潘、曹、馮、汪、蔡、袁、盧、唐、錢、杜、彭、陸。加起來也占總人口的10%。換名話說,在中國十億人口中,有七億人姓了這45個大姓。另外的三億多人的姓,都是比較少見的,象毛、江、白、文、關、廖、苗、池等等。
後世之姓,大約有以下幾種來源:
1、以氏為姓。氏族社會晚期以至夏、商時代,分支氏族的標號有的也成為後起之姓,如:姬、姜、姒、風、己、子、任、伊、嬴、姚。
2、以國名為姓氏。夏、商二代均封侯賜地,西周初年更是實行大封建,大大小小的諸侯國遍布九州,這些國名便成為其國子孫後代的。如程、房、杜、戈、雷、宋、鄭、吳、秦等。周文王封少子於狄域,其子孫便姓狄。白狄族一支在今河北省無極縣建立鼓國,後代便有姓鼓。有的姓是秦漢以後外邦人帶來的,如米姓出自西域米國,安姓出自安息。
3、以邑名為姓氏。如周武王時封司寇忿生采邑於蘇,忿生後代因此姓蘇。
4、以鄉、亭名為氏。如嬴姓秦國的始祖非子的支孫封在邑鄉,得邑氏;至六世孫被周禧王封為邑侯,採食解州。
5、以居住地為姓氏。如齊國公族大夫分別住在東郭、南郭、西郭、北郭,這四郭便成了姓氏。
6、以先人的字或名為姓氏。如周平王的庶子字林開,其後代姓林。又如齊國大夫童刁的孫子以刁氏傳世。
7、以排行為姓氏。如春秋魯國有孟孫氏、叔孫氏和季孫氏。
8、以官職為姓氏。如西周的職官司、司馬、司空後來均成為姓。又如漢代有治粟都尉,後代便姓粟。
9、以技藝為姓氏。商朝有巫氏,是用筮占卜的創始者,後世便以為氏。又如卜、陶、甄、屠等姓均是以技藝為氏。
10、古代少數民族融合到漢族中帶來的姓。如慕容、宇文、呼延等。
11、以謚號為氏。如庄氏原為楚莊王之後,康氏原為周武王之弟康叔之後。
12、因賜姓、避諱而改姓。如南朝隆武帝把國姓「朱」賜給了鄭成功,閩台百姓稱鄭成功為「國姓爺」。又如漢文帝名劉恆,恆氏因而改為常氏。
㈨ 關於姓氏的起源
扈姓
一、姓氏源流
扈(Hù)姓源出有二:
1、源於姒姓,為大禹王的後代,以國名為氏。據《風俗通》、《左傳》、《漢書》等載,大禹死後,他的兒子啟繼承了王位,建立的夏朝,自稱夏後啟。這種做法,破壞了傳統的禪讓制度,引起了一些諸侯國的不滿。其中有一個諸侯國有扈氏,也是大禹的後人,受封於扈(今陝西省扈縣一帶),建立扈國。有扈氏首領覺得有責任維護傳統制度,於是就起兵討伐夏後啟。啟立即召集天下諸侯興師鎮壓。由於大禹剛死不久,諸侯們對禹的豐功偉大績還記憶猶新,都願意出兵助啟,所以啟就佔了優勢。雙方軍隊在甘(戶縣南一帶)相遇。交戰前,啟對部下發布了一篇誓師辭,這就是收在《尚書》中的《甘誓》,其中列舉了有扈氏的罪狀,並公布了作戰計劃及賞罰規定。戰斗開始後,盡管有扈氏人人英雄奮戰,但畢竟寡不敵眾,結果戰敗。夏後啟趁勢滅掉了有扈氏。有扈氏人,後來以原國名命姓,稱為扈氏。扈氏後又分為戶、鄠二姓,其實扈、戶、鄠三字音同字異,實為一姓。戶姓由扈字去邑而為戶,鄠姓因秦改扈為鄠而成姓。
2、出自鮮卑族三字姓扈地干氏所改。據《魏書·官氏志》載,南北朝時,後魏代北鮮卑族有三字姓扈地干氏,進入中原之後,改為扈、干兩姓。
扈氏祖宗:有扈氏。扈又作戶、鄠。相傳為夏之諸侯。姒姓,啟之庶兄所封。禹傳位與啟,不服,與啟戰於甘(今陝西省戶縣境),戰敗被滅(《史記·夏本紀》)。其故地在今陝西戶縣北。一說禹曾用兵攻伐(《莊子·人間世》)。根據《風俗通》記載,夏朝有扈氏的後代,是以國為氏的姓氏。根據《通志·氏族略》的記載,扈氏出自姒姓,是夏時的諸侯,夏時為崇扈,秦時改為雩,國亡後子孫就以國為姓,稱為扈氏。而根據《史記》上記載,我國的扈氏家族,是當年與夏啟奮戰的「有扈」的後裔。有扈是當時的一個國家,位於現在陝西省雩縣的北方。他們被夏禹征服之後,就變成了中華民族的一分子,並且入境隨俗,逐漸「以國為氏」,而姓了扈。
二、遷徙分布
(缺)扈姓在大陸和台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扈姓出自姒姓。上古時候,堯帝將帝位禪讓給舜帝,舜帝又因大禹治水有功而把帝位禪讓給大禹。而大禹後來把帝位傳給了自己的兒子啟,啟建立了夏朝,歷史上稱為夏啟。由於大禹違背了傳統的禪讓做法,所以引起了一些諸侯的不滿。其中有個叫有扈氏的起兵反對啟,但是卻被啟打敗,氏族幾乎滅絕。有扈氏殘留的族人為了避難,就把姓氏改為扈,成為扈姓的起源。一說啟建立了夏朝以後,將自己的後代分封在扈(今陝西省戶縣一帶),建立了扈國。而扈國公族的後代,有的取國名為姓氏,稱為扈氏,世今天扈姓的另一支來源。扈姓起源於陝西戶縣,由於歷史原因,後來分散到全國各地。有一分支在湖廣麻城縣落腳。後來又因家族興旺遭人陷害,部分族人又遷往各地,有一支遷往貴州,現有的分布在貴州桐梓;有的分布在重慶市綦江縣石角鎮;有的分布在重慶江津等地。
三、歷史名人
扈 蒙:字日用(914或915-986),宋幽州安次人。後晉天福中進士。仕後周為右拾遺、直史館、知制誥。時從弟扈載為翰林學士,兄弟並掌內外製,號二扈。入宋,由中書舍人遷翰林學士。太祖乾德六年復知制誥,充史館修撰。開寶中與李穆等同修《五代史》,詳定《古今本草》。太宗即位,拜中書舍人,復翰林學士,與李昉同修《太祖實錄》,同編《文苑英華》。雍熙三年,以工部尚書致仕。性沉厚,不言人是非。自張昭、竇儀卒,典章儀注,多蒙所刊定。著有《鰲山集》等。
扈再興:南宋將領。字叔起,淮人。為京西制置使趙方部將。有膂力,善機變,每戰身先士卒,奮勇馳突。嘉定十年(1217年),金軍攻襄陽(今屬湖北省襄樊)、棗陽(今屬湖北),與鈐轄孟宗政、統制陳祥等分三陣設伏,佯退誘金軍入伏,擊殺甚眾,以功授神勁軍統制。十一年,金軍數萬復攻棗陽,奉命率師入援,與孟宗政合兵抗金三個月,後乘夜暗布鐵蒺藜,黎明佯退,金軍追擊,傷者十之七八。十二年,金帥完顏訛可擁數萬步騎強行攻城,與孟宗政縱敵涉濠,半渡擊之,又令守壩將士佯退,待敵爭壩時急擊,致金軍多墜水中,棄旗甲輜重而去,以功遷鄂州副都統。十四年,率軍攻唐州(今河南省唐河),大敗金軍,擒金副統軍衲撻達。不久病卒。
四、郡望堂號
1、郡望
京兆郡:漢武帝太初元年設京兆郡,下轄十二縣。三國時魏置郡,治所在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大約在今天的陝西省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的地方。
2、堂號(缺)
============================================================
【扈姓宗祠通用對聯】
〖扈姓宗祠四言通用聯〗
望出京兆;
姓啟扈國。
——佚名撰扈姓宗祠通用對聯
全聯典指扈姓的郡望和源流(見上題頭《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號》介紹)。
館推棣萼;
威振棗陽。
——佚名撰扈姓宗祠通用對聯
上聯典指北宋初安次人扈蒙,字日用,後晉天福年間進士。後周時官右拾遺,並直史館,當時,他堂弟扈載為翰林學士,兄弟二人共同掌管內外詔令,時稱「二扈」。人北宋,扈蒙任史館修撰,與李穆等人同修《五代史》,又與李叻等人同編《文苑英華》,另著有《鰲山集》。下聯典指南宋淮人扈再興,字叔起,驍勇而有膂力,善於應變。作戰時,總是披散著頭發,光著膀子,赤著雙腳,揮舞著雙刀,大聲呼喊著沖人敵陣。曾在棗陽大敗金兵。官至神勁統制。
學優日歷;
名重碧雞。
——佚名撰扈姓宗祠通用對聯
全聯典指五代末扈矇事典(見上題頭《三、歷史名人》介紹)。
-----------------------------------------------------------------
〖扈姓宗祠五言通用聯〗
父子雙名將;
兄弟兩才人。
——佚名撰扈姓宗祠通用對聯
上聯典指宋代抗金名將扈再興,淮人。善機變,有勇力,每戰則勝,金兵大懼。扈再興之子扈世達,官至都統制,亦有「北宋名將」之稱。下聯典指北宋進士扈蒙,安次人。字日用,少以文學名。仕周官至知制誥。時從弟扈載為翰林學士,兄弟並掌內外製,世稱「二扈」。
戶中千祥聚;
邑內百卉妍。
——佚名撰扈姓宗祠通用對聯
此聯為以鶴頂格鑲嵌扈姓「扈」字的析字聯。
-----------------------------------------------------------------
〖扈姓宗祠六言通用聯〗
漢時將軍甲第;
後周學士人家。
——佚名撰扈姓宗祠通用對聯
上聯典指東漢有車騎將軍扈雲。下聯典指後周學士扈載,北燕人,字仲熙,太祖初年進士,有才名,拜知制誥,遷學士。
-----------------------------------------------------------------
〖扈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聯〗
為政得民,合屬挽留上奏;
揮戈入陣,屢收戰捷奇功。
——佚名撰扈姓宗祠通用對聯
上聯典指明代知府扈暹,由舉人知鳳翔府,政務寬簡,識大體,以憂去任,郡民詣闕保留,及秩滿,又保留之。凡三十餘年致仕卒。 6宋代抗金名將扈再興。下聯典指宋代抗金名將扈再興,淮人。善機變,有勇力,每戰則勝,金兵大懼。扈再興之子扈世達,官至都統制,亦有「北宋名將」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