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弟弟問藍天教學反思
蘇教版五年級下冊習作7教學反思晉寧縣昆陽第一小學;一、教學設計理念;英國詩人雪萊說過:「想像是創造力;發展越有助於創造思維的發展;能力,讓學生展開想像的翅膀,在習作的藍天中自由翱;生的表達慾望,解決表達什麼的問題,讓學生有話要表;二、本節課的教學設計,突出表現為以下幾點:;1、做到了課堂教學結構清晰;一是感受星空的美,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二是為了;生談談自
蘇教版五年級下冊習作7教學反思 晉寧縣昆陽第一小學 吳艷瓊
一、教學設計理念
英國詩人雪萊說過:「想像是創造力。」人的想像過程,就是創造力的發展過程。想像越
發展越有助於創造思維的發展。在作文教學中,我們必須想方設法激活學生心中的想像思維
能力,讓學生展開想像的翅膀,在習作的藍天中自由翱翔! 因而我認為將作文指導課的任務定位在創設情景,激發興趣,開拓思路上,重在引導學
生的表達慾望,解決表達什麼的問題,讓學生有話要表達,有話可表達。
二、本節課的教學設計,突出表現為以下幾點:
1、做到了課堂教學結構清晰。教學中先讓學生欣賞葉聖陶的小詩《小小的船》目的有二,
一是感受星空的美,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二是為了引出主題,自然,不生硬。然後,學
生談談自己看到的夜空中或閱讀過有關夜空的書籍中,夜空中的什麼讓你特別感興趣。這一
環節可不容忽視,這一環節正是為習作醞釀寫作素材,有了想像的內容,才有寫作的靈感,
學生頭腦中有了想像中的表象內容,就不愁無話可說了,動口說是寫作的必要前提,會說才
會寫,會寫才是真。之後是學習例文,再次強調「小作者看到了什麼,又由此想到了什麼?」。
學完例文,就讓學生觀賞夜空圖片,由抽象到具體,同樣讓學生觀看後暢所欲言。最後教師
下水習作,給學生做表率。課堂始終圍繞「看到什麼,想到什麼」這一主題,使「想」貫穿
教學的始終。
2、注重說的訓練。從說到寫,先說後寫,歷來被視為習作教學的重要途徑。通過交流與
匯報,不僅拓寬了學生習作的思路,避免了思維的單一,使學生的習作具有個性色彩,為下
筆成文打下基礎。
3、為學生創造廣闊的自主習作空間做到了想像自由,表達自由,體現了學生是想像與習
作的主人。喜歡想像,樂於幻想,是兒童的天性和特長,甚至年紀越小,想像越豐富,越大
膽,越新奇。我抓住兒童這一天性,放飛學生的想像,讓學生的思維浩瀚夜空。表達自由,
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沒有提綱,沒有框架,沒有技法指導,讓學生
根據自己的人生體驗,進行個性化的大膽想像和自由表達。真正為實現「我手寫我口,我口
說我心」,「自由表達和有創意表達」創造了機會和條件,使「新課標」中倡導的「要引導學
生在作文中說真話、實話、心裡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得到貫徹落實。
4、培養了學生賞析與評改作文的能力。賞析作文是心與心的碰撞,是師生、生生之間心
靈的交流,情感的溝通。當學生自己的作品被朋友賞識、分享時,才會真真切切體會到習作
成功的快樂。評改習作,是情感的再次體驗與交流,創設學生互評教學情境,讓活動中有對
話,對話中有活動,打開學生的思維閘門。學生通過取長補短,既增進了了解,又加強了合
作,使學生的習作水平得到共同提高。 我認為習作中出現的不足,也是我備課中的不
慎之處是:
1、學生知道想像中做到貼近生活,聯系實際,課中也強調了,但究竟怎樣想像才是貼近
生活,才是聯系實際,如何做到貼近生活, 聯系實際,在學生頭腦中還是個模糊的概念,就像甄立傑想像到的:對衣服說一聲「變」,
衣服就會自變顏色。他認為,這樣的衣服多麼神奇,這就是我的美好想像。而她就不知道這
種想像是脫離實際的,是空想,也就是說無論經過怎樣的努力,也不可能讓衣服說變就變,
這就給人神話般的感覺,它不屬於想像的范疇。老師在習作中應進行一些合理想像,科學想
象等方面的強化訓練指導,比如,在習作之前,可以出示一些句子訓練,有想像合理的,有
想像離奇的,也就是不合理的,讓學生分析,判斷,提前給學生一個明確的概念,學生就不
至於習作中出現想入非非,憑空想像的現象了。這是我在備課中忽略的一點,由此我想到,
講課是次要的,備課才決定講課的成功與失敗。
2、評析作文中,學生善於發現優點,尋找問題,找到了問題,學生知道去修改,談了自
己的觀點與看法,我認為學生只做到了蜻蜓點水,但究竟如何去修改,怎樣修改,才能恰到
好處 ,學生談的就不是那麼深刻了。這里我認為我和學生犯同一個毛病,我不能輕描淡寫地
一帶兒過,應在修改處引導、點撥,盡量讓學生去改,使之完美,讓匯報的學生和評的學生
都明確:這樣修改好多了,心中應該有這樣的感覺。才真正達到「評」的作用。如何修改,
如何修改得更好,這是習作教學中的一個難點,我在今後的作文課上,應力足引導學生不但
善於發現問題,更重要的是如何處理問題,如何解決問題。這是我今後習作課的努力方向。 以上是我對這節習作課的粗淺的理解與真誠的反思,如有不當之處,望領導與同行們給
予指點,希望得到你們的幫助。篇二: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七冊習作七成長的故事教學反思 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七冊習作七 ——成長的故事教學反思
永定縣高陂中心小學 邱麗娟 以高坎撫片的片區教學活動為契機,我們課題組於11月10日開展第一次課題研討公開
教學——《成長的故事》習作教學。上完這節習作指導課,聽了沈泉富主任及各兄弟學校的
同行們的評課,結合課題研究的主題,覺得以下兩點做得比較成功:
一、激發了習作興趣,調動了表達的慾望 新課標提倡要讓學生樂於動筆,易於表達,所以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表達的慾望尤為
重要。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師生互動
課前,通過與學生的互動,我連問學生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是什麼意思,大家高興嗎,
見到新朋友,怎樣表達你心中的高興等幾個問題,一下子打開了學生的話匣子,我提出希望
——看誰能以飽滿的精神狀態,以出色的課堂表現來表達你們有朋自遠方來的快樂,以此激
發了學生想在課堂上好好表現的慾望。在教學中我既是引導者,又是參與者,如,在聽了學
生的故事後,我以「看到同學們這么真誠,這么熱烈,我也特別想和大家分享我的故事,想
聽嗎?」適時與學生分享自己成長中的故事,更激發了學生表達的慾望。課堂上出現了你說、
我說、大家說的熱烈氛圍。
2、創設情境
課一開始,我創設語言情境——我想猜一猜,同學們是不是在這些情景下經歷了成長。
我們看著圖片一起來說一說成長的故事,好嗎?通過精心選擇的一組組學生在成長中的圖片,
觸動學生的心靈,喚醒學生的記憶,打開他們的思路。可課堂上出示的畫面畢竟有限,這時,
我話鋒一轉——我們是初次認識的朋友,也許你的心思沒被我猜到,請同學們靜思默想一會
兒,選擇印象在最深的、最有話說的故事與大家分享,以此進一步打開學生的思路,同時又
鼓勵他們說真話。 接著以《課桌上的三八線》片段為抓手,我又一次設置了情境——我在寫的時候,心裡
有一個疑惑,那就是怎樣把這個這個故事寫清楚、具體,誰來幫幫我?引導學生發現哪些地
方不夠具體,學會多提幾個「怎麼樣」的方法把內容說具體。
二、確立了健康的主題,培養健康的心理
1、教學中,引導學生用「在 中,我明白了( 學會了、懂得了、體驗到
了) 」的句式說自己在成長中的故事,意在讓學生在習作中確立健康的主題,學
生在老師的引導下,能在習作確立如下的主題:學會堅持、學會堅強、學會獨立自主、學會
分享、學會分擔、學會感恩、學會合作、明白了要無私奉獻、要有愛心、團結力量大、一方
有難,八方支援??
2、學會交往
教育部關於印發《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年修訂)》的通知對小學中年級
的心理健康教育明確提出:善於與同學、老師交往,培養自主參與各種活動的能力,以及開
朗、合群、自立的健康人格。課上,學生暢所欲言,學會了交流,學會了傾聽,學會了分享,
課堂教學在熱烈、融洽、和諧的氣氛中進行。 當然也有需要改進的地方: 學生在表達真情實感方面做得還不夠。從習作成果的展示來看,部分學生的習作語言較
平淡,敘述性的語言較多,而細致生動的描繪較少,沒能抒發真情。我想這與教學策略的選
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欠缺都有關系。在今後的教學中,要加強這方面的突破。篇三:七
年級作文教學反思 鰲峰初中七年級作文教學反思 楊玲
作為一名語文教育教學的新人,經過一年的實踐教學之後,我深切地感受到作為一名語
文老師的壓力。心理學認為老師的成長需要經歷三個階段「關注生存」、「關注情景」、「關注
學生」,處於成長的第一階段,我深刻地體會到要做一名好的甚至優秀的語文教師的艱辛,雖
然在這一年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學到了很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經驗,同時也讓所學的一些教學
理論得以實現,但在教學工作中的不足之處應提出來以供以後的教學設計參考,現就作文教
學方面的缺口陳述出來,作一個簡單的作文教學反思。為以後的作文教學更上一個台階做一
個反面事例,從而鼓動自己更加努力地進行作文教學方面的學習鑽研,通過改變自己來改變
學生,讓他們從心底感受到作文的樂趣,進而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一、 作文教學計劃缺乏科學性、系統性,缺少自己的認識。 有人提出「寫作能力是一種語文綜合能力的體現,它的形成和發展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
程,作文教學必須立足於實際,制訂一個翔實的計劃,以便分階段分步驟實施,這個計劃應
包括整個初中階段作文教學的全程訓練目標,包括每個學期的階段目標以及每堂作文課的訓
練重點和要求。」但提到作文不僅學生頭疼,老師也一樣的頭疼,學生怕寫,老師怕教。這是
一個事實也是語文教學的瓶頸,所以很多老師對作文教學沒有一個系統的科學的設想規劃。 當然這也包括我自己在內,這一學年裡,我對作文教學的計劃可 以說極為粗糙。 1、內容及時間安排缺少系統的科學的構想:十二個單元的作文基本以課
本的綜合性學習及學生學業質量的作文提供為標准,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喜好及他們的需求;
上學期堅持每周一個周記,都是以作文形式的要求來讓學生練習,周記內容具有不確定性;
沒有確切的上作文課的時間安排,往往「隨遇而安」,缺少了學期的計劃性。2、作文教學缺
少自己的見解認識,缺少教師自己的構想,教師教學應該先將教材吃透,但我對作文教學的
理解非常膚淺,沒有宏觀的豐富的理論基礎作為支撐,也沒有豐富的實踐經驗作引導,這樣
很容易將作文教學引入一個誤區:不知如何教導作文。
二、 作文教學活動缺乏生活性、情感性,缺少學生的體驗。 對於作文教學有教師認為培養其悟性是非常有必要的,「生活是人生最好的老師,但是生
活這位老師給人的教育從來都不是滔滔不絕的說教和明白無誤的結論,而是暗示。所謂悟性
就是意會和接受生活暗示的能力。我讓學生在生活筆記中寫生活啟示,要求他們:從日常的
普通現象悟出生活的哲理;從多彩的自然現象聯想到紛繁的社會生活。」由此可見讓學生感受
生活對於他們的寫作至關重要。 很多成功優秀的教師我往往能抓住每個生活的細節來激發學生的寫作靈感,他們常常組
織學生校外游覽、校外實踐。反思我的整個作文教學過程,沒有組織任何一次的與生活與社
會與自然近距離接觸的活動,教學從來都是課堂黑板,缺少了靈動性顯得死板枯燥,將學生
與生活隔開,這是一個巨大的悲哀,他們往往「惜墨如金」殊不知就是缺少對生活的體驗,
缺少對生活的接觸機會,缺少了一個個鮮活的 生活素材,如果將他們帶入大自然,春遊黑龍灘、夏遊飛泉山、秋遊天梯、冬賞金馬河,
他們定會游刃有餘。
情感體驗對於學生的寫作尤為重要,「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一點不假。
「體驗式作文教學,就是教師指導學生圍繞某一主題,通過觀察、閱讀、討論等形式,使其
形成對自然、社會、人生、自我等的認識和感悟,在此基礎上,綜合運用語文知識,准確表
達思想感情的過程。從本質上說,它是一種以寫作為重點的語文綜合性學習,它要求學生要
綜合利用學習要素,發揮主體性和創造性去表達自己對事物的理解與感悟。」反思我的整個作
文教學,情景激發做得太少,對他們的熏陶也太少,這對他們寫作限制極大。
三、 作文評改缺乏靈活性、多變性,缺少學生與老師的對話,缺少 學生的參與。
「作文講評課是作文教學過程中的一個極其重要的環節。它是根據作文教學的要求,對
批改中發現的學生作文的優缺點進行分析和評價的過程。在作文教學的全過程中,它具有承
前啟後的作用,既是對前一次作文的總結,又是對後一次作文的指導。」處理好評改,對學生
的作文能力提高很有幫助。運用好方法也是一大重點。評改方式靈活多變,主要有教師評改、
學生自評、學生他評、學生間相互評改、師生一起課堂評改。 縱觀我的評改方式主要以教師仔細批閱為主,通過作文本評語指導學生的作文。其間我
還採用了學生間相互評改,給同學三點以上的評價、給中考優秀作文評價,可以抓住任何角
度的方式,雖然他們在 反思這一年的作文教學,確有很多值得改進的地方。以後將從這些方面缺點入手,進一
步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
1、 提升自己的關於作文教學方面的理論知識,多借鑒有經驗 老師的教學方式,活學活用。
2、 假如體驗式作文教學的行業,讓學生從生活中去真實地感 受作文的快樂,提高積極性,主動性。
3、 評改方式靈活多樣,應多思考怎樣運用到課堂,讓學生從 自身的實際情況一步一步提升作文水平。
4、 完整的科學的系統的教學計劃對上好作文課起著重大的作 用,未雨綢繆是必要的。篇四:習作教學反思 習作教學反思 篇一:習作>教學反思 記得三年級第一篇習作是介紹自己的課餘生活,雖然上課教師進行了指導,學生也試著
說了,但是等到作文交上來,真是慘不忍睹,與自己想像中的距離相差太遠了。一次作文下
來,在我當時的眼睛裡,沒有一篇是像作文的,更多的是不知所雲,幾乎有2/3的作文要重
寫。我想,這是第一次習作,可馬虎不得,我就再上一次,非讓他們寫好不可。破天荒地我
對學生進行了詳細的指導,不但給學生看了人家寫的介紹課餘生活的文章,還針對學生的題
材進行提問,讓他們把這些問題串起來就是作文了。這樣又一輪下來,還有將近1/5的人寫
不好。怎麼辦?是堅持不懈地讓他們再寫再改嗎?我猶豫了,因為這樣二度指導下來,我已
經花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如果再指導學生還是寫不好呢,會不會打擊他們的自信心?於
是我就給這些作文放行。 反思:那時我個別指導學生作文時,學生問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老師,到底什麼是作
文啊?」他們很困惑。第一次作文,我存在著急功近利的思想,其實學生的作文是在練習實
踐中逐步提高的,不能操之過急。其二在作文前缺少鋪墊,其實一開學就應該指導學生參加
一些比較有意思的課余活動,讓他們記錄下來;下課有意識的跟學生進行談話,了解熟悉他
們的課餘生活,這樣上起習作指導課來就比較有針對性;三是要了解學生的實際習作水平和
課標的習作要求,用平常心來看待學會的習作。
學生作文不會寫,怎麼辦呢?那就從寫日記入手吧。寫日記就相對比較寬松,內容和形
式以及文字的數量上我都不會給學生定什麼框框,只要能寫就好。出現轉機是在第二單元的
觀察作文階段。吸取了前一單元習作教學的教訓,也想起教研員曾經說的以單元為整體進行
備課,所以在上本單元第一課的時候就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去觀察、去記錄生活。第二天的日
記交上來,我不禁喜上眉梢,因為學生學會從不同的視角不能的方面去觀察,有的觀察了樹
葉,有的觀察了蝸牛。我馬上抽了一段時間,讓寫得好的學生上台讀他們的日記,我在邊上
評議每一篇習作的優點。問他們這次為什麼能寫得這么好?他們說昨天科學老師帶他們在校
園里觀察過了。哦,原來是這樣,觀察前進行觀察方法指導很重要啊。接下來的幾天當中,
每天都有不少的觀察日記被表揚到,終於有不少學生恍然大悟:「哦,這樣就是作文啊!」有
一天我還沒有開始看學生的日記,有學生悄悄地告訴我:「老師,楊冬冬帶了一個雞蛋到學校。」
「帶來干什麼?」「我也不知道。」等我改到他的日記,我終於明白了他的用意,他從電視的
「不可能的任務」中看到不藉助任何輔助用具,雞蛋也不能有任何損壞,讓生雞蛋立起來,
自己進行了實踐,把過程記錄了下來。最後還寫著:「我知道有很多同學都不會相信的,我帶
了雞蛋,會做給他們看的。」對這樣認真的學生,我能拒絕嗎?於是又有了歡聲笑語的一堂學
生展示欣賞課。 既然講到了雞蛋,我又告訴學生:「你別看雞蛋這么容易碎,可任憑你是怎麼樣的大力士,
你就是沒辦法把它捏破。」是真的嗎?學生睜大了眼睛。「我們班誰的力氣最大?」「鄭芬忠—
—」鄭芬忠也興奮地舉起了雙手,大聲說:「我不信!讓我來!」結果盡管他捏得面紅耳赤,
呲牙咧嘴,還是奈何不得,只好作罷,心中暗暗驚奇。其他的人也驚呆了。我說:「回去試試
看吧,最好能找到原因哦。」這樣有全家誰也捏不破的, 也有被四歲的弟弟捏破的,成了大花臉的,日記就異彩紛呈了。 就這樣,慢慢的,學生就有了許多的習作素材,慢慢地,他們就喜歡上了寫日記。偶爾
有三五天沒有布置日記,學生就主動央求:「老師,今天的家庭作業就寫日記吧!我們已經好
幾天沒有寫了。」聽到學生這樣的話,我怎麼能不開心呢? 反思:在這一階段,我做得比較成功的地方恐怕就是:一不提寫作文,轉向日記,讓學
生有什麼寫什麼;二把寫作和生活聯系,寫實在的事情,寫想表達的感受;三是給學生展示
的舞台,在展示中鼓勵優秀學生,帶動暫時有困難的學生;四是評價以鼓勵為主,在評價中
引導學生怎麼樣去觀察生活,記錄生活。 篇二:習作教學反思 作為語文教師,各位同仁也許深有同感,在>語文教學中,對教師而言,最難教的是
作文,對學生而言,最難寫的是作文,作文簡直成了令人頭痛的「頑症」了,那麼,我們怎
樣才能找准病因,對症下葯,讓師生不為之「頭痛」呢?我的具體做法如下:
一、多讀多背,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打開學生緊閉的心扉,我從鼓勵學生多讀多背做起,激發學生
愛作文的情感,為寫作文夯實基礎。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大量的閱讀是提高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徑,語文課本中選用
的教材大多出自名家之手,如,肖復興的《荔枝》用朴實的語言建築著真情的殿堂,讓學生
無不感同身受;《梅花魂》中的漂泊他鄉,葬身異國的外祖父對梅花的珍愛,對祖國的眷戀均
融於那點點滴滴的小事當中,讀之無不動容??教師應善於抓住這個有利的契機,誘導學生多
讀、善讀,教會學生讀,讓他們愛讀,經過讀強化訓練,在增強學生語感的同時,學生也會
感受到作品深刻的人文內涵與情感內含,引起最終的共鳴。 從古至今,名篇佳作數不勝數,學生正處於記憶的黃金時期,背誦能力是成人的4—5
倍,背誦這些名篇佳句不但能豐富學生的詞彙、語匯,更能讓學生在背誦中體會語文學習的
成就感,體會其中樂趣,為今後的作文打良堅實的基礎。
㈡ 玩色活動中教學評價的內容與方式有哪些
教學中常用的評價方法有哪些?
我常用的幾種評價方法及學習後的改進
在以往的教學工作中我常用的教學方法有:閉卷考試、觀察、檢測等手段,
通過學習我覺得要實施素質教育,
使學生全面、
主動地自主學習,
離不開學習的
評價機制。新《地理課程標准》提出:
「
學生的學習評價是地理教學評價的重要
組成部分,具有反饋信息、調控教學,並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功能。
」
評價
要
「
遵循注重結果,
也注重過程的基本原則,
靈活運用各種科學有效的評價手段,
對學生的知識與能力、
過程和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做出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
評價。
」
適應地理學科教學評價多角度、多層次、多手段、多形式的需要,調整、
完善教學評價體系是保障地理教學改革順利進行並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舉
措。
以往地理學科對學生的評價主要局限於學業成績,
新的課程改革強調評價內
容的多元化和方法的多樣化,
不僅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
而且關注學生創新精神
和實踐能力的發展,
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質、
學習興趣與積極情感體驗等方面的發
展。
地理教學課、
活動課、
課外活動等等為教師評價學生創設了一個個新的平台
和窗口,通過這個平台和窗口,教師可以看到學生學習興趣、參與程度、合作意
識、心理素質、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等,從而更加全面和客觀地評價學生。
在教學實踐中我們做了一些改進的嘗試,具體歸納,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學科學習檔案袋評價。指導學生收集個人的地理學習作品及成果,
建立檔案袋,
對學生的地理學習進行評價。
檔案通常在開學初建立起來,
要求每
位學生准備一個檔案袋,
學生可以把自己的好的作品分類裝入檔案袋中,
如自己
認為寫得最好的讀書筆記、
文章以及手工製作的成果等。
如:
我的制陶和造紙作
品、我收集的地理小故事、我製作的成語卡片、我畫的大運河示意圖、地理長河
中我的畫卷、
我出的一期地理專刊等等。
要求學生把自己的檔案袋認真維護保管,
還可以定期在班級、
年級中進行展評。
學生可以相互學習和借鑒,
教師也及時予
以評定,並寫上客觀的、公正的、發展性的評語。成績突出的同學給予表揚,成
績稍差的同學指出存在的問題,
師生共同商量改進的辦法,
避免在全班面前對較
差的學生進行口頭批評,
維護學生的自信心。
同時,
老師也可以把記錄學生成長
過程的檔案袋作為學生期末綜合評價的一部分,
並把學生的成長過程及時向班主
任老師和學生家長匯報,共同分享學生的成長和進步。
檔案袋評價方式的推廣很有意義,
它能幫助學生與教師了解學習與進步的狀
況,此外對於學生自主性、反思能力、創造性的發展有重要作用。同時,檔案袋
評價不僅反映學生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情況,
還可以反映學生其他方面的發展,
從
而有效地克服評價標準的單一性和片面強調學生學業成績的做法。
特別是對那些
愛動手的學生,則給了他們充分發揮特長、展示才華的機會。
第二:個人學習資料冊評價。地理課因為其自身的學科特點,經常需要學生
針對某些地理問題自己去搜集、
查找一些學習資料,
以彌補課本內容的局限。
每
一節課前,
教師都要布置學生查找相關的資料和素材,
可以通過互聯網路查找或
圖書查找,可以是文字資料,也可以是圖片資料、影印資料,如果有必要也可以
是實物資料。
並且按照查找資料的內容分類整理,
可以按照時間順序,
也可以按
照地理人物或按照地理事件的分類裝訂成冊。
上課前使用它起到預習作用;
課後
重讀,可以起到復習作用;平時多瀏覽,更可以拓展學生知識面。個人學習資料
冊和檔案袋的區別是:
檔案袋是學生學習成果的集中,
資料冊則是學生課堂學習
的准備,
是學生平時參與地理課堂教學的依據。
堅持個人學習資料冊的使用,
既
為課堂教學創造良好的條件,
也從中鍛煉了學生收集、
查找資料的能力和分類整
理資料的能力。
第三:日常學習表現評價。例如:上課時學生發言的積極性、主動探究及主
題活動的表現等等,可以採取學生自評和小組評議的方式,並且鼓勵學生本人、
同學及學生家長參與到評價之中,
讓學生學會自我評價。
開始時,
學生可能不知
道該如何評價別人,
有時在評議中甚至發生爭議和沖突,
教師抓住這個機會,
引
導學生客觀公正地評價自己和他人。
班主任老師和課任老師合作,
使學生學會比
較、反思,從而調整自己的學習行為,不斷進步。
第四:
課堂紀律評價。
在課堂中學生是否遵守課堂紀律,
是否按照要求去做。
可以採取民主評議,即小組評議與任課教師評議相結合,從而約束學生的行為,
保證穩定的課堂秩序,有利於課堂教學的正常進行。
第五:持續激勵式評價。對進步幅度較大的同學和活動中表現突出的學生可
以適當加分。
但是,
這種方式需要把握一定的度,
只作為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鼓
勵學生進步的一種手段。
第六:期中、期末考試成績評價。參加校、區、市期中、期末統一考試,並
且把期末成績摺合成一定的比例,作為學生期末綜合評價的一部分。
綜上所述的各種評價方式,
特別是檔案袋評價使學生清晰明了地了解自己在
地理學習中取得的成績以及存在的問題,
堅持實施之後,
既能加強師生之間的協
作互動,
又可以調動了學生學習地理課的積極性,
與傳統的評價方式相比,
新的
評價方式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對新的課程改革的順利進
行也會起到促進作用。
根據《科學課程標准》的精神
,
評價要為教學服務,推動教育的發展,推進
學生能力、素質的提升。就是要通過評價給予學生快樂,讓學生從評價中得到
強大的動力,從而激勵、推動學生的科學學習。
一、評價主體要多元化。
以往對學生的評價主要由教師給出,
教師充當著裁判者的角色。
新課標提出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
激勵者,
是學生探究科學的合作者,
是課堂教學的調
控者,
但不再是獨裁者。
教師與學生科學學習交往的時間雖然很多,
但還是與學
生之間存在著空白。
況且,
每個教師總是會受心情等主觀因素制約,
影響評價的
客觀、公平。因此,我在教學的過程中,採用了多人參與學生評價的方法。例如
學生參與了小組合作學習、
實驗後,
讓同組同學評一評自己活動中的表現;
學生
參與課後調查、
實踐後,
讓家長或接觸的社會人員來評一評;
教師與學生教學互
動後,也可以對學生進行評價。學生作為能動、鮮活的個體,對自己的學習狀況
也有看法,
因此,
在每次教學活動結束後,
也讓學生對自己的表現評一評。
這樣,
同學、家長、社會人員、教師和自己都成為了學生的評判者。通過這么多人的眼
光去評價一個學生,
再合並這些人的評價結果,
我想應該比以前只有教師評價更
能體現公平、公正性。
二、評價方式要多樣化。
過去評價學生以一張試卷定好壞。其他人也只看學生考試的成績來評判學
生。
這樣其實不能如實反映學生一學期的真實情況。
有的學生學習過程中一路里
是認真的,
取得優秀成績是必然結果,
獲得他人表揚是理所當然。
而有一部分學
生平時不努力,
偶然一次取得了優秀,
也被人贊揚,
這樣就使這部分學生淡化了
自己的缺點,
一直抱著不努力學習也能取得高分的僥幸心理,
不能揚長避短,
從
而荒廢學業。還有一部分學生,平時勤奮刻苦,因一時疏忽,失去了優秀,就被
人認為是差。
導致這部分學生心灰意冷,
喪失了恆心與信心,
平常的表現也一落
千丈。因此,我在評價學生成績時,增加了一些評價方式。主要有以下幾個:
1
、跟蹤評價。既然試卷評價遺漏了學生平時的表現,就要跟蹤學生的發展
軌跡進行即時、
即現評價。
給每一位學生准備一個作業袋,
把他們成長中的點點
滴滴都放進去。例如把學生的實驗記錄單,他人對自己的即時評價,課堂、活動
中自己的問題、想法和獨特見解等,標好日期,都收入到作業袋中。看著沉沉的
作業袋,也就顯示了學生深深的科學歷程。
2
、作業展評。科學課的作業,根據課程特點,主要是一些實踐性作業,例
如小製作、實驗報告、調查資料等。這些作品是反映學生實踐、動手能力重要的
一部分。
因此,
我把每次課文中的實踐性作業都布置學生認真完成,
在一定的時
間內,
要求學生不管好壞都要上交。
例如
《熱氣球》
一課,
布置學生製作竹蜻蜓,
學生作品交上來後,
我帶領學生一起到操場上放飛,
竹蜻蜓成功升空,
學生的評
價也就出來了。再如《聽不見的聲音》一課,要求學生搜集關於超聲波的資料。
然後,組織召開討論會。先小組交流,再推薦全班交流。學生交流過程中,作業
好壞也就出來了。
這種作業,
都不是直接給出評價,
都是讓學生通過交流和實際
應用中自己顯現出成績來,
然後把所有資料存入作業袋。
其他學生在觀賞過程中,
都會不自覺地進行比較,
作品的優劣就一覽無疑。
而每位學生通過展覽,
能從中
發現別人的優點,找出自己的缺點,從而取長補短。這樣的評價,無須一句話,
就對學生以激勵或鞭策。
㈢ 大班語言藝術教案《熱鬧的天空》
新知識是在舊知識的基礎上發展、變化、引申而來的,因此教師在備課時要根據回所教知識的答內容,找出與新知識有關的舊知識,看一看哪些知識學生已經把握了,哪些知識還沒有完全把握,確定需要跟學生補哪些知識漏洞,課始安排什麼溫習內容,新授選擇什麼學習方法和教學方法等,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備學生的知識水平,只有這樣,我們在備課、上課時才能有的放矢。
㈣ 小學語文教研組記錄
三年級語文組教研活動記錄7
教研內容:在反思中進步 在評課中成長
活動過程:
一、由戴蓓主任做《在反思中進步 在評課中成長》的專題講座
(一)反思重點——課堂教學
關鍵詞:教學觀念 教學行為 學生的表現
(二)課前准備和課余練習——反思的基點
關鍵詞:教學目標 達成高度 准確的定位
(三)學習觀摩——反思的生長點
(四)開展對話——反思的要點
(五)勇於否定——反思的難點
反思的內容:
1. 教學行為是否達到教學目標。
2. 教學活動是否「溝通」和「合作」。
3. 是否創造性地使用了教材。
4. 教學過程是否存在著「內存」。
5. 教學過程是否迸發出「智慧的火花」
6. 是否適應學生的個性差異。
7. 是否存在著「偽探究」
反思的方法:
1. 思教學效果
2. 思自己的行為
3. 思成功之處
4. 思教學不足
5. 思改進措施
6. 思再教設計
(三)進行教學反思的注意事項
1.不要與說客混淆
2.注意反思的「落腳點」
3.注意反思的「系統化」
4.注意反思的「實踐性」
5.注意反思的發展性。
(四)關於評課
三年級語文組教研活動記錄8
活動主題: 《放飛蜻蜓》集體備課
活動過程:
1、解讀教材:這是一篇充滿情趣的故事。描寫了一群小朋友在陶行知先生的幫助下了解到蜻蜓的相關知識,認識到蜻蜓是人類的朋友,並在陶先生的勸導下把捕捉到的蜻蜓放飛掉的故事,告訴我們必須愛護益蟲的道理,是富有啟迪意義的好教材。
2、設計理念:
(1)引導學生熟悉故事情節,在此基礎上漸次深入探究。
(2)引導學生熟悉故事情節,根據標題「放飛蜻蜓」的特殊性,啟發學生由此出發,提出自己的猜想,相機亮出故事結構「捉蜻蜓—談蜻蜓—放蜻蜓」,進而兼顧首尾,聚集「放飛」,導向深入探究,使教學不致平板化。
(3)本文突出的人物是陶行知先生,教學中盡量注意陶先生關愛兒童、循循善誘、民主作風等等閃光點,讓學生對其自然產生敬佩情緒,在心中樹起崇高形象。
(4)作者描寫了一群兒童,充滿了童趣,教學時要引導學生設身處地,在創設的意境中去感受情、體味趣,於不知不覺中提高思想認識。
三、探討教法:
覃寧:這篇文章短小且非常容易理解,故事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極易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我覺得在這課的教學中努力營造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愉悅的氣氛中學習——以趣激學,以情系說。
張永青:運用多媒體課件,通過蜻蜓飛舞的畫面導入課題,不僅激起學生對美麗蜻蜓的喜歡,而且由此讓學生帶著美好的感情進入下面的學習,具有針對性、啟發性,將對後面的教學產生了鋪路搭橋的效用。
潘萍:表演是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之一。一方面表演的學生會盡自己的最大的努力,爭取表演得惟妙惟肖,另一方面,台下的學生會津津有味的聽,全神貫注地辯,又興致勃勃地說,能培養學生專心聽、仔細辯、大膽說的習慣和能力。
諶雪嬌:教學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課文中的重點詞句,談自己的看法:如果你就是這群孩子中的一員,在和陶行知先生一起談了有關蜻蜓的事之後,你會自覺自願地把捉到的蜻蜓放飛嗎?為什麼?
盧衛:在學完整篇課文以後,我覺得可以安排了一組圖片欣賞,目的是引導學生想像:重回藍天的小蜻蜓會說什麼呢?並自由表達:你們有什麼想對小蜻蜓說的嗎?
三年級語文組教研活動記錄5
活動主題: 語文綜合實踐活動——「遨遊漢字王國」
具體內容:
圍繞「遨遊漢字王國」開展綜合性教學,這也是孩子們第一次進行為期兩周的綜合性實踐。根據 「有趣的漢字」和「我愛你,漢字」等主題,我們教研組的老師們進行了一次次的集體研究,最後決定引導學生利用課本及課外的相關資源,自主開展一系列的漢字綜合學習行動。活動如下:
1、學習課本上的閱讀材料,然後組成學習小組,並確立組長後明確分工;
2、小小展示台——漢字歷史大揭秘
(1)字謎大擂台。
(2)諧音俱樂部
(3)小小故事會。(如「一字之差」的教訓等)
(4)小主人在行動——我為用字規范出點力
(5)小小書法展——感受書法藝術美
3、製作展板。
4、小結:
陶行知先生說過,解放孩子的頭腦,讓他們會想;解放孩子的眼睛,讓他們去觀察自然、觀察社會;解放孩子的嘴,讓他們會說……實踐證明,讓學生自己確定活動的主題,自己分工,自己搜集材料,編寫材料,自己主持活動,他們就會興趣盎然。的確,在綜合性活動課上,孩子們的思維特別活躍,他們的「工作成果」也給老師們一個又一個驚喜
三年級語文組教研活動紀要11
活動主題:語文課更應返樸歸真
學習的具體內容:
一、問題的提出:
語文課堂,怎樣上出「語文味」,特別是在過分強調「人文性」的今天,如何讓學生走進文本,常常是我們忽視的――沒有真正走進去,品讀課文語言,理解文字背後的廣大空間。一味的去追求所謂的精彩,什麼課都想感動天感動地。刻意地去挖掘教材,找甚至去造內涵。到頭來只是一派虛假繁榮。與其那樣,不如做些實在的,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上打牢基礎,讀好、寫好。
二、問題的解決:
1、課堂上的教學手段要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切莫「同一首歌」。
要處理好形式與內容的關系,切莫「為表演而表演」。
2、讓學生從文本內容中去「入其境,悟其情」。
三、總結:
語文不是筐,啥東西都能裝」,我們不能被「語文的外延」之類似是而非的口號所迷惑,而應回歸語文的本色——言語能力是奠基性的,是語文課程、語文學科「質」的規定性得以存在、顯現的基礎,也是語文課程、語文學科得以發展的依託,舍此不稱其為學科。如果,我們在教學中以我們深厚的語文功底引領學生落實語文的「本體」:外里顯現靈活扎實的語言運用能力,內里表現為豐富學生的情感和精神世界,提升認識價值觀,
三年級語文組教研活動紀要12
活動主題:享受朗讀 培養語感
學習的具體內容:
一、教研概要:
語感是語言的一種直覺能力,但訓練語感卻是一貫非直覺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要反反復復地對各式各樣地言語材料進行感受和領悟,反復地進行感性的和理性的認識。這樣,學生對言語的感受就會逐漸從膚淺、狹窄、遲鈍走向深刻、全面、靈敏和迅速,而培養學生這種對語言的靈敏、全面、深刻的直覺能力也正是我們語文教學的靈魂所在。語感能力是語文能力的核心。呂叔湘先生指出「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是培養學生各方面的感情。」要真正地在閱讀教學中對學生小之以理,動之以情。語文教學必須重視對學生語感的培養。
二、具體措施:
1、語感的培養不是講出來的,是學生自讀自悟的結果。在上課時適時地指導、點撥、啟發,可能這樣講得少了,但學生的語感卻能夠在反復對比的讀書過程中有所悟、有所得。我們所能做的就是留出充分的時間讓學生享受朗讀。「講解只能讓人知道,朗讀卻可以讓人感悟」,語感也自然會流露於學生惟妙惟肖的誦讀聲中。如:《趕海》時引導學生從「我在海里摸呀摸呀」「不甘束手就擒」「東逃西竄」想像螃蟹逃生時有趣的樣子;從「小夥伴只努努嘴兒,不做聲……突然,小夥伴『哎喲』一聲叫起來,原來……」體會小夥伴抓螃蟹時的專注努力以及被螃蟹的大螯夾住時疼得齜牙咧嘴的有趣樣子等,讓學生讀出小作者趕海時喜悅、驚訝、歡快的心情。在充分交流、朗讀的基礎上,我還引導學生把有趣的情景演演,在饒有情趣的表演中,讓學生入境悟情,加深情感體驗。這些構成畫面的語言更適宜培養形象感。
2、閱讀教學中朗讀的形式很多,有齊讀、輪流讀、指名讀、分角色讀、表演讀等。無論哪種都不僅是閱讀教學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更是幫助學生培養語感,理解課文內涵,從而達到教學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而有效的朗讀訓練,必須同思維活動緊密地結合起來,特別是與想像緊密地結合起來,才能誘發學生的語感。「閱讀時,你到處感覺到他的存在,但卻看不見他本人;你讀到他的語言,卻聽不到他的聲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補足這個缺點。」沒有想像,就無從對語言進行感受和理解。因此,在指導學生朗讀時,要幫助學生憑借想像走進作品所描述的那個看得見、摸得著,能聞其味、聽其音、辨其色的活生生的具體形象的世界。同時,運用形象思維去感受語言文字的意蘊和情感。如《黃河的主人》,文中有這樣一段話「黃河滾滾。那萬馬奔騰、濁浪排空的氣勢,令人膽戰心驚。」「那是什麼,正在洶涌的激流里鼓浪前進?」「坐在吹滿了氣的羊皮筏子上,緊貼著腳的就是波浪滔滔的黃水,如果沒有足夠勇氣,是連眼也不敢睜一睜。」等句子如不運用形象思維,便不會讓人感受到黃河浪濤的雄偉、壯觀更有一種令人望而生畏之勢。使學生置身其中,感受波濤的洶涌澎湃、壯觀,從而為學習艄公鎮定、機智的品質打下深厚的情感鋪墊。
三、總結:
語感培養有豐富的內容和方法,而朗讀則是提高學生語言感悟能力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所謂「文選爛,秀才半」「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來也會吟」。言雖簡單,卻道出了閱讀教學的真諦。只有經過反復朗讀,感受讀的樂趣,方能讀出其中的味道,讀出其中的深層含義,而在這個整體的把握過程中,對於文中所涉及的語音、文字、詞語、句子等的品位與琢磨,更是一種不知不覺的語感訓練。朗讀不但應該是在所有的言語活動中起關鍵作用而不可缺少的,也是聽、說、讀、寫等言語活動的質量和效率的杠桿,而且是語感最初形成的基本手段。因此,根據學生的語言基礎,把握教材所傳遞的感情信息,重視通過朗讀進行語感訓練和培養,去廣化、深化、美化、敏化學生的語感。從而創造性地拓展文本的寬度、厚度以及溫度,使文本在想像與體驗中成為學生頭腦中栩栩如生的形象,真正「存活」於學生的心靈。真正地讓學生有感而發,以我口「讀」我心。
三年級語文組教研活動紀要13
活動主題:主題:解讀文本 明確目標 有效教學
——中年級有效閱讀教學教研活動
活動過程
1、開場白
一節課教學目標的達成度如何是評價教學成敗的的重要因素。解讀文本,明確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所以我們教師要學會准確把握教學目標,這是實施有效教學的前提。今天教研活動的主題是:解讀文本 明確目標 有效教學 ——中年級有效閱讀教學教研活動
2、解讀文本 把握目標——分年級組現場集體備課活動(主持人 諶雪嬌)
(1)大屏幕出示文本內容(吳瓊瑛負責課件)
主持人:好,讓我來接過這個接力棒。我記得在青賽課期間,時常會聽到評委與參賽選手交流一個問題,我記得戴主任就問過:你覺得自己對文本的解讀到位了嗎?文本就是我們閱讀教學中一個物的資源,是教學的基礎和憑借。「回首來時語文路,潛心會文最是真。」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應該率先走進文本,潛心會義。下面,讓我們跟隨本部三年級組青春靚麗的黃春英、繆玲、黃梅芳、黃翠玲老師一起走進《放飛蜻蜓》。
(2)教師個性化分角色朗讀。
(3)按年級組討論這一課的目標定位及簡要提出突破本課難點的建議(有效突破難點的金點子)。
三年級語文組教研活動紀要14
——中年級有效閱讀教學教研活動
活動過程
主持人:一節課教學目標的達成度如何是評價教學成敗的的重要因素。解讀文本,明確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所以我們教師要學會准確把握教學目標,這是實施有效教學的前提。謝謝幾位老師的朗讀,對文本的解讀目的是為了制訂、明確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是教學的靈魂,是規定教與學的全過程的綱領。下面請以年級組為單位分組討論本課的教學目標和突破本課難點的教學策略。
(討論交流5-7分鍾,然後全體交流,主持人即興串講)
(下發討論表格,以組為單位記錄討論結果,並確定一位中心發言人,由各教研組長負責組織討論)
討論的問題有:
A、通過閱讀文本,你們組認為《放飛蜻蜓》這篇課文的教學目標定位是:
B、(有效教學金點子)體會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對下一代的關懷愛護是本課的難點。為了突破這個難點,你們組有哪些建議?
(4)請3-4個組代表講解。
(5)提出我們組通過研讀教材,確定的第二課時教學目標。
主持人:我們進行有效教學的研討是一個永恆的主題,不能停下的是實踐的腳步。下面,讓我們走進吳柳清老師的課堂,看看吳老師對文本的解讀,目標的達成情況。下面請老師們往後座,稍作休息後一起來欣賞吳老師的教學魅力。
3、課例示範,踐行目標(吳柳青負責)
要求:通過觀摩課例,關注和檢測目標達成的效果及策略。
4、有效教學在反思評議中提升。(反思評課環節由余宗翰主持,吳柳青負責反思,潘萍、覃寧、黃春英、龍懿敏圍繞目標的達成及實施的策略進行評課,組外教師補充。)
5、活動小結(盧衛)
今天我們三年級組圍繞「有效教學」這一課題,以「解讀文本 ,明確目標 」為切入點,進行了現場集體備課,對話交流,課例展示,評課反思等活動,重點探討了如何通過准確定位教學目標來保障有效教學的實踐。雖然我們來不及對教學過程中如何實施有效教學的策略進行深入探討,但只要老師們通過這次活動認識到「潛心會文」是實現有效教學的前提條件,「目標導航」是實現有效教學的游離保障,能引起我們的老師在今後的教學中對目標及文本的關注,我們這次教研活動就達到了預期的效果。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達成了一種共識,追求語文教學的扎扎實實、簡簡單單、回歸本位才是真,做到心中有目標,手中有方法,眼中有學生,我們就能實現有效教學。讓我們沿著有效教學的道路,去深入探討。感謝學校領導的指導和老師們的積極參與。
6、集體誦讀陶行知教育語錄
(讓我們向陶行知先生學習,成為一個有愛心和智慧的教師)
● 愛滿天下,樂育英才。
● 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
●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 培養教育人和種花木一樣,首先要認識花木的特點,區別不同情況給以施肥、澆水和培養教育,這叫「因材施教」。
7、黃校長提出希望。
三年級語文組教研活動記錄16
主題:課題與教研同行 理論與實踐碰撞-中年級閱讀教學中有效識字的探究
1、熟悉《課標》要求,正確認識識字教學。
2、正確認識識字與閱讀的關系,重新定位中年段的識字教學。
3、做好識字過渡,多方位引導。
4、把握閱讀教學中有效識字的基本策略。
5、黃勤老師執教的《特殊的葬禮》。
㈤ 舞蹈元素教學的意義
給教學插上一對信息化的翅膀 ---- 談如何利用互聯網豐富體育教學方式
類型:技術論文 加入時間:2006年5月27日9:6
--------------------------------------------------------------------------------
作為體育教師的我,深深地感受著互聯網帶來的無限魅力,它像是為體育教學插上了一對騰飛的翅膀,讓傳統的體育教學因為它的出現而大放異彩。
拓寬教師視野拓展體育教學內涵
現在的學生好奇心和求知慾普遍很強,經常會向教師提出各式各樣的問題,因此,能否給學生一個滿意的答復,能否贏得學生的信任和歡迎,體育教師的自身素質非常關鍵。作為一名體育教師,無論其身體素質有多好,專業技術有多全面,都不可能精通所有的體育知識,因此,有意識地增加知識儲備,才能避免出現尷尬場面。
互聯網恰恰為教師提供了一個知識寶庫,裡面有關體育的知識應有盡有,既有最新體壇快訊,又有體育歷史介紹,既有體育專業知識,又有體育教學方法,信息包羅萬象、豐富多彩。我經常在 「 體育教師網 」 、 「 中國體育教師網 」 上駐足,學習體育教育方法,在潛移默化中培養科研意識,提高創新能力,注意把從網上學到的教學方法在實踐中加以開發和利用,保證了體育教學常教常新。這種方法非常有效,學生非常歡迎,他們因為老師知識的豐富而提高了對體育課的興趣。
增加交流手段加強師生教學互動
互聯網出現之前,人們聯系的大多是彼此比較了解的人,交流方式以書信、電話、對話為主。而互聯網為大家提供了諸如 BBS 、即時聊天、視頻電話、 E-mail 等新的交流方式,縮短了人們之間空間的距離,打破了身份的限制。在 「 體育教師網 」 、 「 體育教師在線 」 等網站體育教育論壇,我找到了許多志同道合卻又從未謀面的同行,大家一起探討教學心得,交流教學經驗,我的許多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就是在這種網上的思想碰撞中逐漸形成的。
傳統的體育理論認為,師生之間是命令與服從的關系,因而導致現在的教學效果和師生關系不甚理想。事實上,只有師生共同參與,才能使教學變成快樂、有成效的過程,互聯網正是實現這種快樂教學的最好載體,因為它對每個用戶完全平等,師生能和諧地利用這個平台,將其適時地應用到快樂體育的教學過程中。比如:學生可以通過留言、 E-mail 的方式,甚至採取匿名的方式, 向 老師提意見建議,提醒老師改進工作,從而避免出現學生當面提意見時有畏難情緒的現象等。
豐富教學方法提高學生鍛煉興趣
互聯網上信息極其豐富,大量體育信息、科學鍛煉與健康的知識,吸引著學生去閱讀和觀看。教師應鼓勵學生嘗試信息化學習法,引導學生利用網上的信息資源,自學體育知識和技能,豐富學習內容,通過對體育知識、體育明星和體育事件的了解,增強學生對體育這門學科的興趣。同時,教師也可以利用互聯網學習製作多媒體課件進行多媒體教學,平時多注意從網上搜集有關資料,結合教學內容,編輯融動畫、圖片、聲音於一體的多媒體課件,這些課件不但能在課堂教學時通過大屏幕顯示,而且可以把它放在網上,讓學生下載自學,突破了課堂教學的局限。
互聯網是體育教學的一個重要輔助手段,教師在進行互聯網應用時,應明確 「 看什麼 」 、 「 練什麼 」 和 「 怎麼看 」 的關系和尺度,要引導好學生合理安排網上學習,不宜讓上網占據學生過多的思維空間和鍛煉時間。相信通過教學雙方的共同努力,一定能把互聯網用活用好,實現體育教師業務能力和學生身心素質的共同提高。
出處:中國教學資源網
作者:會員
相關資源
快樂教育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探索
「夥伴教學」在信息技術課教學中的應用
改進信息技術教學與評價策略,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多媒體讓課堂教學活起來
現代教育技術理論、模式、方法與實踐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探究性學習」模式
《信息技術》教學方法的探討
淺析初中信息技術課 「任務驅動」教學法
談談多媒體網路化教學在創新教育中的作用
利用計算機教學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優化教學環節切實提高計算機教育效益
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學中用」和「用中學」
信息技術與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整合
運用多媒體教學,提高識字效率
《五顏六色巧打扮》教學實錄及反思
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點滴
初中信息技術課教學法探討
淺談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
創新 ----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永恆的主題
初探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類比法的應用
信息技術教學如何滲透德育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探微
談小學信息技術教學
以學生為主體,搞好信息技術教學
淺談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
談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應用)專業的教學改革
課堂教學與信息技術
教學中,以我們的智慧實踐課程價值
信息技術教學中要重視學生審美意識的培養
讓計算機教學煥發創造活力
在網路教學環境中實施信息技術課的分層教學
低年級信息技術學科課堂教學技巧
計算機教學中的 「 苦 」 與 「 甜 」
機房教學學生自主性學習模式初探
談談對信息技術教學的認識
信息技術課教學中的一點探索
高中信息技術課教學的「以學定教」法
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淺談小學信息技術課的教學
淺談小學信息技術教學
「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研究綜述
初一美術「手繪線條圖像 ---- 物象空間的表達(人教版)」教學案例分析
光、影、夢 ---- 美術教學案例分析
「初識美術作品中的藝術語言」教學案例分析
《有趣的木棉花》教學案例的啟示
《小小的船》教學實錄
《我就是你的眼睛》教學與反思
《影子的游戲》教學案例分析
美術《欣賞》課教學設計
《感受對稱》教學案例分析
《祝福》課堂教學實錄
小學美術第八冊《老師和同學》教學案例與評析
《狼》教學方案設計
《螞蟻和蟈蟈》教學實錄及評析
《色彩的重復》教學設計
《在游戲中欣賞 ---- 我眼中的〈蒙娜 . 麗莎〉》教學案例分析
「向日葵」教學案例分析
一堂「體現了教學過程整體優化」的美術課
人美版美術教學參考書 第十六冊
我愛我家 ---- 《居室的色彩搭配》教學設計及點評
《我的小鍾表》教學案例
《神奇的海底》教學設計
《我就是你的眼睛》教學設計
《京劇臉譜》教學案例
藝術課《二十年後的我》教學案例與學生資料
《七彩的蝴蝶》教學設計
《線的表達》教學實例
《春天真美好》教學案例
《我的新朋友》課堂教學案例
《設計布置舞台》教學設計
《影子的游戲》教學設計
《摸一摸,畫一畫》課時教學案例
《節日的裝飾(欣賞)》教學設計
《硝煙散去之後》教學課例
《照片里的故事》教學課例
《線的情感》教學案例
《感受對稱》教學案例
《神奇的九色鹿》教學案例
《神秘的地下宮殿》教學與反思
創新教育思想引入美術課堂教學中的幾點嘗試
農村美術教學淺見
計算機輔助教學在美術教學中的應用
在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思維能力
小學美術欣賞教學策略
談小學美術教學如何適應現代的素質教育
新時期的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探究
美術課創設情境教學的有效途徑
美術課堂教學的整合與拓寬
關於素描教學的一點淺見
關於高中藝術教學的反思
小學美術「五步趣味教學法」的實踐與研究
初探美術教學與創新
新課程標准下小學低年級美術教學評價初探
新課改沖擊下的美術教學法
計算機在美術教學中的優勢
融情境教學於小學美術電教課中
中 、小學美術教學改革需要進行科學...
讓兒童畫在「隨意畫」教學中自由發展——《發展式》美術教學實驗介紹 (一)
小學美術與信息技術學科整合教學的探索
關於美術課實施愉快教學的建議
素描教學的方法和藝術
談美術教學中的表現性及方法
融詩寓畫美術教學初探
美術教學中的情意教育
美術學科中的游戲教學一得
「巧手」與「慧眼」-談中師美術教學目的與實施方法
論美術教學中創造能力的培養
美術點拔教學與學生素質教育
探究性學習在美術教學中的運用
關於寫意花鳥畫教學的幾點建議
對兒童寫生畫教學的思考
對高年級美術教學的再思考
談中年級美術課使用顏料作畫的教學
幼兒園國畫教學探索
試談小學美術教育與教學方法
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的阻礙因素以及研究對策
讓兒童畫在「隨意畫」教學中自由發展
美術教科研先從教學實踐入手
運用「比較法」探析初中美術欣賞教學
小學美術課堂教學引入八法
高中音樂欣賞教學中可選擇採用的幾種教學方法
新課程實驗中的美術課教學目標的思考
淺談美術教學中觀察能力的培養
欣賞教學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作用
運用電教手段 優化美術課堂教學
淺談在高中美術欣賞課中幾種教學方法應用的問題
情境交融 樂中學畫——教學《分蛋糕》有感
多媒體 全方位 高素質 ——淺談多媒體教學與美術課的素質教育
在課程標准下美術審美化教學的策略研究
論美術欣賞中的「模糊層面」與教學
淺談小學美術教學在的思維培養
論教師在美術課程教學改革中主導地位的體現
多媒體教學在美術課堂中的應用
美術教學中的參與創造
巧用電教媒體,優化課堂教學
激發學生創新能力發展的教學策略
淺談美術教學中的鼓勵教學方法
中學美術教學中的審美教育
新課程理念下美術教學必須處理好的三個關系
談計算機在美術教學中的輔助作用
運用多媒體實施小學美術課的情境教學
討論式教學在中學美術教學中的實踐和運用 ---- 優化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創造能力和實踐能力
讓兒童的音樂靈性在開放教學中插上翅膀
教學藝術來自老師的藝術修養
合唱教學有「五常」
巧用音樂記憶提升音樂教學
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提問藝術
音樂課的愉快教學法初探
課堂之美,歌劇之美 ---- 《歌劇單元》教學案例分析
《音樂之聲》教學實錄與分析
小學古詩音樂教學「四創新」
中學音樂課中的歌曲教學
兒童心目中的音樂色彩━━音樂教學手記
音樂教育專業視唱練耳教學中的「看譜唱詞」
「 音樂智能 」 理論在中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
音樂教學創新研究
器樂教學在課堂中的作用教學實驗方案
「音樂智能」理論在中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
感受與鑒賞的教學方法和策略
高中音樂《新中國的歌》教學案例分析
《音樂課程標准》與中師音樂教學改革
音樂教學中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嘗試
在音樂欣賞教學中培養學生主體參與意識的嘗試
行動研究法在音樂教學中的運用
別讓網路教學「網」住音樂教學創新的步伐
新課標下對中學音樂教學中「流行潮」的探析
音樂教學的一點思考
音樂教學培養和發展學生幻想、創新能力的策略
談如何在音樂課堂教學中進行賞識教育
談音樂教學中學生的參與
淺談音樂教學的創新
談談音樂課中的師生互動教學
如何在音樂教學中進行與音樂相關文化的學習
談兒童音樂劇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教學實踐
網路環境下小學音樂教學的嘗試
抓住兒童心理特徵 做好小學音樂課教學
淺談小學音樂教學中師生課堂行為的轉變
談音樂教學中的「情、美、活、實」
論音樂課堂的創造教學
音樂教學中的形象思維訓練
給低年級音樂元素教學插上「飛翔的翅膀」
淺議高中音樂欣賞課中的「人文式」教學
淺論小學音樂課的意境教學
感受美、想像美、創造美 --- 淺談合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優化音樂課堂教學
在音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構建「自主、合作、創造」的音樂教學模式
如何在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如何在音樂教學中進行創造性教學
在音樂教學中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淺談歌曲教學中的聽賞作用
音樂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讓學生在音樂教學中一同成長
優化音樂教學 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讓音樂載體放飛孩子的心靈 --小議電化教學在音樂課中的運用
淺談音樂教學中的能力培養
談談小學低年級音樂教學中的感想
淺議小學音樂欣賞課的教學
初中音樂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
談談音樂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淺談傳美教育與小學音樂教學
花兒明天會更美 ----淺談兒童舞蹈教學中的美感教育
音樂教學之我見
音樂教學論文
運用多媒體進行音樂情境教學初探
感受美、想像美、創造美 --- 淺談合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優化音樂課堂教學
嘗試也是一種課程資源 ----初中音樂作曲教學的嘗試
高中音樂課創造性欣賞教學的理論與實踐
舞蹈教學在歌曲演繹中的恰當運用
小學古詩音樂教學 「四創新」
奧爾夫教學法給我的一點啟示
影響學生音樂課興趣的教學弊端及其對策
讓學生在愉快的教學中感受、想像、創造音樂
發揮電教媒體在音樂教學中的作用
高中音樂《新中國的歌》教學案例分析
《天籟之音 ---- 西藏民歌欣賞》教學設計及點評
音樂課案例:倡導自主合作激活課堂教學
《草原小牧民》教學設計與分析
《速度在音樂中的表現意義》教學案例分析
海的詩篇,海的贊歌 ----《海之韻》教學設計及評析
《東方之珠》音樂欣賞課教學案例與評析
北京實驗二小高華老師的音樂教學
《苗嶺的早晨》欣賞教學設計
《天籟之音 ---- 西藏民歌欣賞》教學設計
《春日抒情》教學設計
《我到民間去采風》教學案例
《京劇》教學案例
《喜劇大師卓別林》教學案例
《月亮和星星》教學設計
《葫蘆娃》教學實例
《一把小傘圓溜溜》教學設計
在藝術活動中有效教學——藝術課《寶蓮燈》教學案例
《播種希望》教學設計
《青海湖邊》教學設計
《誰不說俺家鄉好》教學設計
《我愛雪絨花》藝術教學活動方案
《小紙船的夢》教學案例
《藝術與奧林匹克》教學設計
運用多種藝術形式表現春天——《春天在哪裡》教學案例
《遼闊的草原》教學設計
《走進非洲》教學設計
《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音樂》(七年級)教學設計選登
《管弦和鳴》教學設計
《渴望春天》教學設計
《月之故鄉》教學設計
乘著歌聲的翅膀 ---- 由《火車開了》的課堂教學引開去
教師的寬容為課堂插上創新的翅膀 ——《小蜻蜓》教學案例
《聽聽我創造的聲音》教學設計 ----小學一年級音樂
《聲音編織的故事》教學設計 ----小學一年級音樂
《理發師》教學設計 ----小學一年級音樂
《快樂的童年》教學設計 ----小學一年級音樂欣賞
《新年好》教學設計 ----小學一年級音樂
《每人伸出一隻手》教學設計 ----三年級人音版
《小動物唱歌》教學案例與反思
《春天來了》教學設計
《快樂的童年》教學設計
黃鶯鳥教學設計
《蝸牛與黃鸝鳥》教學實錄
初中音樂「電子空間站」教學案例分析
《彝家娃娃真幸福》教學案例
《唱念做打傳神情》教學案例
《三隻耳朵聽音樂》教學設計
《輕歌曼舞櫻花謠》教學案例
全國獲獎教學設計《春江花月夜》
《走近京劇》教學設計
體育教學如何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體育教學也探究
拒傷害事故於體育教學門外
體育教學不容忽視 「 心理負荷 」
體育教學要滲透德育教育
體育教師在教學中如何更好教育學生
論體育教學中的情感教育
《體育與健康》課堂教學中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評價探析
在體育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成功感」與體育教學
體育教學不能因噎廢食
興趣與體育教學
NBA情境教學
淺談在體育教學中加強德育
「 程序教學法 」 在高中體育選項教學中的運用
高中體育 「 大課、選項、分層 」 教學實驗研究
把音樂引入體育教學的嘗試
分層遞進教學在初三年級耐力跑中的運用
初中體育課小群體教學的實驗研究
跨欄跑輔助教學新法
淺議語言在體育教學中的妙用
課堂教學中發揮學生主動性的「六字方針」
體育與健康教學「好課」標準的思考
動作示範在體育教學中的作用
多媒體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嘗試
課堂教學的新境界:新在哪裡?
淺析小學體育教學中「開放性體育課」
笑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
讓美育滲透到體育教學中去
多媒體電腦教學進入體育課堂的嘗試
體育教學學生學習方式轉變的一次嘗試
二期課改對初中體育教學要求的探究
新體育課堂教學評價淺析
新《標准》下體育課堂教學評價的認識
對體育課堂教學進行評價的理性思考
小學體育 「 五動 」 教學研究
體育教學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
「羽毛球」課堂教學實錄與評析
手球課教學記實與點評
轉變教學觀念,變革教學方式(初中)
「參觀動物園」教學設計
「快樂的小青蛙」教學設計
「遊玩野生動物園」教學設計
「動物朋友們的有趣表演」教學設計
創設情境 激發學趣—— 一年級快速自然跑教學設計
創設情境 激發學趣 —— 一年級快速自然跑教學設計
《後滾翻》教學設計
創設情境 激發學趣 ----一年級快速自然跑教學設計
《武術 ---- 青年拳》教學課例點評
身與心的完美結合 ---- 體育課情景教學案例
教學的序與跋:教案與案例
游戲教學有感
如何將快樂融入體育課堂教學中
跨越式跳高——教學設計(初中)
小學體育《玩繩游戲》教學設計
小學體育《足球小世界》教學設計
七年級(水平四)耐久跑教學設計
「投擲」教學設計
「兒童團」教學設計
「浪娃娃」主題教學構思與設計
《苗娃跳豐收》教學設計
「隊列與游戲傳球比快」教學設計
「爭做遵章好司機」教學設計
「我為奧運添光彩」教學設計
七年級(下) Unit 2 「Why do you like koala bears?」教學案例及點評
「 THE SECRET IS OUT 」一課的閱讀教學設計和教學反思
《 Go for it 》七年級(上冊) Unit8 教學案例分析
《新標准英語》Book 2 Mole 7 Unit 1:I LIKE FOOTBALL——教學設計及評析
高中英語教學案例分析
高中英語教學案例分析 ---- Cultural Relics—In Search of the Amber Room(閱讀課)
一節英語新課程創新展示課的教學設計、設計反思、教後反思
新版小學英語三年級第一冊 Lesson2教學案例
高中英語網路課教學課堂實錄及點評
高中英語網路課教學課堂實錄及點評 ----L38 The Olympic Games(Book1人教版)
新版小學英語三年級第一冊 Lesson2教學案例
「多邊形的內角和」教學案例評析
數學課例點評及教學反思
「毫米的認識」教學實錄與評析
「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教學設計與評析
《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教學設計與評析
「平面圖形」教學案例評析
人民教育出版社實驗教材回訪課堂教學
「 平面圖形的密鋪 」 教學案例點評
《分數的大小比較》教學設計與教後反思
「導」,要適時介入交流之中 ――「十幾減 9 」的教學案例與反思
《克和千克的認識》教學案例與評析
《統計》的教學設計及評析
「買東西」教學設計與評析
「稍復雜的求平均數應用題」教學片斷賞析
「軸對稱圖形」教學設計及點評
「按兩個差求未知量的應用題」教學設計及評析
「找規律」課堂教學實錄與評析
「比例的意義」教學設計及評析
「數據的收集和整理」教學設計與評析
「求平均數」教學設計與評析
「能被3整除的數」教學設計與評析
「比的意義」教學紀實與評析
「質數和合數」教學實錄與評析
走進花果山---「加法」教學實錄與評析
「位置與順序——前後」教學片段與評析
「千米、噸的認識」教學片斷與評析
「分數、百分數應用題整理與復習」教學設計與評析
「認識方向」教學實錄及評析
《時、分的認識》教學片斷與評析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教學實錄與評析
「人民幣的認識」教學實錄及評析
「三角形面積的計算」教學設計及評析
樂中學數學 ---- 「認識圖形」教學案例與反思
高中數學《線性規劃》多媒體教學課例點評
高中數學《圓錐曲線》網路教學設計及教學點評
高中數學「等差數列的前 n 項和」拓展型課程教學案例分析
在富有挑戰的數學活動中發展學生的數感——「生活中的數」的教學案例及分析
「認識鍾表」教學案例分析
「千米的認識」的教學設計與評析
「圓的周長」教學設計與評析
「高矮長短」教學設計與評析
「認識物體」練習教學片斷與評析
《圖形的放大與縮小》的教學設計與教學反思
從現實生活看數學教學實施
《讓數學回歸學生的生活世界》教學案例及評析
「8的認識」教學設計與評析
分數除法的意義和分數除以整數教學設計與評析
小數的性質教學設計與評析
除法的意義教學設計與評析
射線與角的教學設計與評析
分數與除法的關系教學實錄與評析
《分類》教學設計
「做年歷,看日歷,猜生日」教學實踐與反思
「平面圖形鑲嵌問題」教學案例分析
「演算法 ----進位制」教學案例分析
《等比數列》教學實錄及評析
Unit 15 Healthy Eating教學案例
課堂英語創新設計教學案例
PEP英語Unit Three is this your skirt?教學設計
《靈通少兒英語》第一冊UNIT6教學案例
《on the farm》教學課例
英語「聽讀說寫」四位一體教學法
初四英語Lesson18教學案例及點評
高中英語《FIRST AID》網路教學設計及點評
略談穆麗萍老師英語課文整體教學的嘗試
七年級(下)Unit 2 「Why do you like koala bears?」教學案例及點評
跨學科教學的魅力
小學英語教學的亮點:樂教、趣學
《 Saving the earth 》教學案例分析
初中英語教學典型案例分析
初中英語教學案例片段三則
「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Shanghai?」一課的教學設計
小學三年級英語教材教法分析及教學建議
Shopping 教學反思
《高中英語第二冊 66 課》教學課例分析
話題課《 Christmas 》教學設計及點評
初一英語下學期 Lesson 120教學設計
初二年級下學期 Lesson 101教學設計
Unit 1Nice to meet you!的教學設計
初四英語 Lesson 18 教學案例
高三年級Lesson 83教學設計
高三年級Lesson 84教學設計
高一英語教學案例分析
Lesson 99教學設計方案
Lesson 97教學設計方案
Lesson 100教學設計方案
Lesson 103教學設計方案
Lesson 104教學設計方案
內容生活化學習情趣化 ----Animal Signs 教學設計
「 THE SECRET IS OUT 」一課的閱讀教學設計和教學反思
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教學目標
No smoking, please!教學目標
My teacher 教學目標
unin16 Social and personal教學目標
unin15 Study skills教學目標
unin 14 Roots教學目標
unin13 The USA教學目標
Unit 12 Mainly Revision教學目標
unin11 The merchant of Venice教學目標
unin10 The trick教學目標
unin9 Gymnastics教學
unin9 Gymnastics教學目標
unin8 A person of great determination教學目標
unin7 Angkor wat教學
Angkor wat教學目標
unin5 Advertise教學目標
unin4 Feed the world教學目標
union3 Australia教學目標
union2 Casptain Cook教學目標
unit1 Madame Curie教學目標
Lesson 58 教學設計方案
Lesson 57 教學設計方案
句型「Do you like……?」的教學個案
PEP Primary English Book 4 Unit 3 第一課時教學案例
小學三年級英語《Unit 1 Hello!》教學設計
小學三年級英語《go shopping》教學設計
小學三年級英語上冊《Unit 1 Hello》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小學英語第一冊第十七課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一節英語新課程創新展示課的教學設計、設計反思、教後反思
初中數學第五章《數據的收集》教學感想
「按兩個差求未知量的應用題」教學設計及評析
學習方式的轉變是課堂教學生命力的再現
《位置的確定》教學案例
「認識鍾表」教學實錄
《一定摸到紅球嗎》一課的教學片段與反思
「前後」課堂實錄及教學反思
改革口算教學,體現演算法多樣
《名數的改寫》片斷教學及評析
教學案例
「高矮長短」教學設計與評析
《長方體的認識》教學思路、教學設計與評析
《平行線特徵》一節教學實錄
「立體圖形的翻折」教學案例
《少年閏土》教學實錄及點評
《可怕的白色污染》教學設計和分析
高中數學《圓錐曲線》網路教學設計及教學點評
「圓的認識」教學片段
「互為反函數的函數圖象間的關系」教學案例
《可能性》一課的教學設計及反思
《生活中的估算》教學實踐與反思
《統計》教學設計
課堂教學設計的創新嘗試
《等式和它的性質》教學實錄與評述
「位置與順序----前後」教學片段與評析
「點到直線的距離」教學個案分析
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教學設計與評析
課例二面角的教學設計與評述
數學實驗教學的一點嘗試
「刷新」賦予教學生命力
計算教學應關注什麼
《圓的面積》課堂教學實錄
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教學設計與評析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教學設計與評析
《一元一次不等式組 ( 三 ) 》教學案例點評
新課程下數學課堂教學模式的嘗試
「平面圖形」教學案例評析
讓教學設計更符合學生的認知
「 平面幾何圖形 」 的教學體會
《平行四邊形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
高中數學「等差數列的前 n 項和」拓展型課程教學案例分析
《圓錐的認識》教學片段
「年 月 日」教學片段選
《找規律》教學片段及評析
《統計》教學片段與評析
《小小游樂園——100以內兩位數的加減法復習1》教學案例
射線和角教學片段
《圖畫應用題》的教學片段
《認識人民幣》教學片段設計隨筆
數學課例的教學反思
《生活數學》教學課例
網路環境的教學設計方案
新課程課堂教學案例分析
課堂教學的案例分析
教學理念的提升是教師專業成長的根本所在
「生成性」數學課堂教學的嘗試
「 稍復雜的求平均數應用題 」 教學片斷賞析
小學數學優秀教學設計資源庫
初中數學創新意識教學案例簡析
動態生成的課堂教學
「導」,要適時介入交流之中 ――「十幾減 9 」的教學案
㈥ 結合自己的教學案例,談談怎樣在課堂中設計和實施評價環節
一、 新課改形勢下必須面對現實,實施有效教學。 在高考的壓力下,高中學校競爭日益激烈,老師學生每天拼時間、拼題海、拼消耗,靠延長時間、增加習題總量來提高教學質量,可以說學生學的苦,老師教的累,家長心疼又抱怨。這種考試使學生逐漸對學習語文產生了厭煩的情緒,這就使語文教學課程改革必須面對的一個現實。在這樣的現實面前,我們唯一做的就是積極尋求師生脫離「苦海」的辦法,:那就是教師在擁有有效教學的理念下,掌握和實施有效教學的策略及技術。否則,即使有再理想的課程計劃、課程標准和教科書,其結果也只能是得不償失的。 新課程的實施,本質上說,是一種課程行動研究過程。通過這種行動研究,把觀念形態的課程轉化為學生習得的課程,將課程方案付諸實踐,將新課程現實化、制度化,落實到課堂教學層面。從這個角度講,沒有課堂教學的改革,將是不完整的課程改革。因此,我們應努力打造以喚起學生認知欲求和主體性、創造性的有效課堂。多年來我一直在教學大綱的指導下積極探求實現這個目標的途徑,下面我淺談一下這些年來語文教學的幾點體會。二、新課改下如何實施有效的語文教學 說說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就是在有限的教學時間里,學生能獲得較多的語文基礎知識,聽、說、讀、寫能力得到較大的提高與發展,學習態度和習慣得以養成。語文教師要教給學生一生受用的東西:語文學習的興趣、能力,語文學習的方法、習慣等。課堂有效教學要有效果,講求教學質量;要有效率,講求教學速度;要有效益,著眼於「師生共同成長」。 實施語文課堂教學是否有效性,主要看四個方面: 1、合理制定教學目標。 「最適合的就是最有效的。」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核心和靈魂,在教學活動中有定向的作用。現代教學理論和實踐都證明:教學目標的有效性是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前提。語文教學目標只有體現學科的特點,明確課堂教學內容,才能保證課堂的有效性。制定語文教學的目標應做到以下四個方面: ( 1)准確: 語文教學目標的准確應體現在擺脫「知識中心論」,定位於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即不僅重視學生對語文知識的適度掌握,更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語文運用能力以及創新思維能力;不僅重視發展學生的智力因素,而且注重發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當然,目標眾多,並非時時處處都要一應俱全,面面俱到。具體到一篇課文、一節課,可以適當增刪,有所側重。 (2)明確:語文教學目標的明確是指不要過於寬泛。在一篇課文中,在一節課上,哪些知識只要一般了解,哪些知識需要理解並會運用,要著重訓練聽說讀寫中哪一項能力,應達到什麼程度等等,都應盡量細化,明確到位。同樣,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陶冶學生的道德情感等方面的目標,也應作出確切的規定。毫無疑問,只有高度明確的教學目標才有現實的可操作性和可評價性。 (3)適度:在設定教學目標時,要切合學生的實際,難易要適中,讓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目標過高,通過教學難以達到,學生覺得高不可攀;目標過低,不易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感到索然無味。 (4)分層:即根據學生認知結構、學習水平、動機意志等的差異,制定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在班級教學中學生間獲得同樣知識所需的時間存在較大差異,要在同一時空中按劃一目標發展,部分學生學習時間的浪費十分明顯。在實踐中,如能按照「最近發展區」理論把獲得某種知識所需時間和認知發展水平大體相當的學生進行歸類分層,並確定與各層次學生的實際可能性相協調的分層遞進教學目標,教學效率即可大幅度提高。因此,有效的語文教學,決不能搞「一刀切」,讓全體學生接受同一水平的教育。 二、扎實開展言語實踐活動。如何讓學生有效地進行言語實踐活動,筆者認為必須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作用,至少要抓住「讀、思、練」這三個環節,通過「讀、思、練」的攜手合作,學生在感悟語言、積累語言的同時,不斷地運用語言、創造語言。這樣,積累促進了運用,運用又更新了積累,學生的語言倉庫得到了豐富與充實,言語能力也會跟著節節拔高!1、注重朗讀,自主感悟。朗讀是感悟語言、積累語言的重要手段,是啟迪思維、熏陶情感的不二法門。語文課堂應注重朗讀,讓學生會讀、多讀,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讀來領悟、體驗。為此,語文教師首先必須樹立學生應該是文本閱讀的主人的觀點。《語文課程標准》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而事實上,我們在語文課堂上卻只顧著自己設計好的教案,其中的程序、環節,常常成為束縛老師手腳的繩索。上課時,不等學生仔仔細細地將文本讀深讀透,就匆匆忙忙地要牽著學生的鼻子進入條分縷析。這樣的學習,對於學生而言,大多是食而不化,一知半解,囫圇吞棗。老師的催促,或者有時象徵性的讀書,也只是一個走過場,學生的讀書猶如蜻蜓點水,一帶而過。本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閱讀中進行思維和情感活動,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可惜,由於沒有閱讀,這些內容就會成為空中樓閣。所以,很多有識之士大聲疾呼:給學生在課堂上讀書的機會! 2.啟思導疑,放飛思想。魏書生老師說過這樣的話:「評價一堂課好壞的標准,不應當是只看這節課多熱鬧,教師講了多少內容;一堂課好壞的標准,主要是看學生是否在進行積極思維,教師的講解與學生的思維之間是否有一根看不見的線始終緊緊地維系著。」課堂教學的根本任務是發展學生,發展的根本方法是學生的自主構建。只有全體學生積極參與、積極動腦思考探索才能有所得;也只有全體學生積極參與、思考探索的課才是成功的高效的。「學而不思則罔」,學生如果不動腦,怎能期望有收獲?新的語文課程標准倡導體驗性、研究性學習方式與接受性學習方式的有機結合。這一理念說明了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是學生,無論是語文知識的獲得、語文能力的形成,還是個體素質的養成,只能靠個體主動習得和內化才能獲取。 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首先應調動每一個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學習積極性,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鼓勵學生質疑,引導發現。當學生產生了個體無法解決的問題時,同時教師要留給學生足夠的空間,沒有空間,學生就沒有遐想與深思;沒有遐想與深思,何來個性與創新?並且還要鼓勵學生選擇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集體探究個體無法解決的問題,在優勢互補中使個體對問題的理解更加豐富全面,思維向深度廣度發展,從而不斷提高研究性學習的實效。著名美學家朱光潛先生曾有這樣一個獨特的主張:「少上課,多讀書。」朱先生這句話的實質也是強調學生學習的主體性。3.有效訓練,夯實基本功。 新課程標准實施後,語文重視了學生的體驗、感悟,在以往的語文教育中的「訓練」,很快遭到了口誅筆伐,似乎以前語文所有的問題都是「訓練」惹的禍。現在,人們談及「訓練」一詞,往往是諱莫如深,幾乎是避而不談。我們要看到以往的語文教學中,一些機械枯燥乏味使得學生對語文學習喪失信心的訓練,但是,我們不能就此認定,語文教學就不需要訓練,這其實是矯枉過正的做法。我們知道,學生的學習猶如游泳,如果不把學生拋入水中去嗆幾口水,去實際訓練,只在岸上指手畫腳,任你如何比劃,恐怕幾年下來,學生還是一個旱鴨子。要體現新課標提出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實踐「三維目標」思想,語文課堂就要扎扎實實地進行聽說讀寫的訓練。我們在反對高消耗的應試訓練的時候,把語文學習應有的訓練也當作一盆臟水一樣潑掉了。這真是可惜!比如,有的學生字寫得七歪八扭,書讀得支離破碎,說話像蚊子嗡嗡叫,作文更是詞不達意、別字連篇、語句不通……這些都必須要旗幟鮮明地加以訓練。否則,語文素養的達成就會成為一句空話。就拿「小組討論」來說,它可謂是聽說讀寫的綜合訓練,要做到扎實有效首先要設計好「討論」的程序:(1)出示教師事先根據教學目標和重難點設計的或由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自主設計的貫穿全文的有討論價值的問題。(2)學生根據問題各自安靜閱讀文本,思考。(3)小組展開低聲討論,先由組員輪流闡述自己觀點,組長記錄,再由組長組織討論修訂代表本組的觀點寫好發言提綱。(每一次教師只選擇其中一組全程參與和指導)(4)小組推選代表上台發言。(5)教師點評、總結。這當中的論題,應該是有討論價值的。盡管沒有標准答案,但必須是有利於學生思維素質和思想素質養成的。其次「說」要「說」得好,先要有充分的閱讀和思考,形成個人觀點,還要認真傾聽,聽明白了他人的觀點之長才得以不斷修正自己的觀點,聽出了他人的不同理解才得以言之有物地據理力爭。再者是「寫」,將小組觀點有機結合簡練概括下來,共同斟酌推敲表述的詞句。這一過程要落實到位,至少要用上半節課的時間,而絕非花個幾分鍾流於形式熱烈吵鬧一番就能收到合作學習效果的。三、及時進行教學反思。新課標非常強調教師的教學反思。一個稱職的教師,決不能「教書匠」式地「照本宣科」,要在教學中不斷反思,不斷學習,與時俱進。如果我們能自覺地把課堂教學實踐中發現的問題,細心冷靜地思考和總結,並最終能夠有意識的、循序漸進地將研究結果和理論知識應用於下一次的課堂教學實踐中。那麼,教學狀態才能達到更優化,學生也才能得到更充分的發展。相反,如果我們不及時反思,很多感覺稍縱即逝,在今後的課堂教學中還會出現類似的問題,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如教學《〈長征〉節選》,在學生分角色朗讀到警衛員大喊「不!……不!……」阻止彭德懷殺馬時,由於扮演的同學讀得有些生硬變調,其他學生鬨堂大笑,這樣的朗讀給課堂帶來了負面影響。課後思考,如果課堂上多補充搜集到的資料,多引導學生去體會紅軍過草地時的艱險慘烈,學生就會更深入地感受到彭德懷為了挽救戰士的生命欲忍痛槍殺愛馬的悲壯氣氛。朗讀時就不會出現上述情況。總之,追求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是一個長期、艱難而又曲折的過程,它是學生獲得知識、技能的場所,更是學生積淀文化、體驗人生的空間,如何做好這個神聖空間的守望者、引領者,當好這人生課堂的首席,我覺得高中語文教師必須做好每一節課前的教學准備,扎扎實實備好每節課,使備課發揮實效。課堂應是一泓活水,學生應是快樂游魚,課堂應成為學生成功的重要陣地。特別是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與否,取決於是否關注學生求知進一步升華的身心特點,取決於是否把新課程理念內化為課堂的實際行為,取決於是否把學生素質全面、和諧、可持續發展作為唯一評價標准。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又是時代的要求,是語文課堂教學自身發展的特點,願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成為真正的、有效的語文課堂教學。但是我們應該注意到語文課堂教學不可能會一蹴而就的,我們既要為之進行持續不斷地努力,又要時刻保持清醒而睿智的頭腦。
㈦ 如何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實效性論文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閱讀教學的目標是小學生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嚮往美好的情境,關心自然美和生命,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關心作品中人物的命運和喜怒哀樂,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說出自己的喜歡、憎惡、崇敬、嚮往、同情等感受,受到優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勵,嚮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這是閱讀教學的價值和作用的根本體現,也是閱讀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點。課堂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主陣地,要緊緊抓住這短暫的40分鍾,使之發揮最大的效益,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時效性。
一、做好協調,抓住時機適時進行規范教育。
俗話說:「不以規矩,不成方圓。」良好的課堂紀律是提高學習效率的必要保證。語文課堂上常遇到這樣的情況,許多小學生在交流閱讀體會時,有話要說,不吐不快,或意見與他人達不成共識時,情緒無法自控,會爭的面紅耳赤,甚至大鬧情緒,至於別人講什麼,他是一概不知,內心只想著自己表達的意思。這時,教師往往感到比較棘手,倍感壓力,對孩子們的常規習慣不佳感到焦慮。一旦遇到這樣的情況,教師要發揮組織、協調、引導的作用。可以這樣提醒學生:「大家都在積極思維,這是好的。可大家都在講,我都聽不清你們說什麼了,不如一個個說,讓大家都能了解你的想法,好嗎?」「學會傾聽也是一種好習慣。」
教師抓住時機適時進行規范教育,讓孩子了解規范內在的意義,才能陶冶孩子的情操,學會認真傾聽他人的發言,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提高語文課堂學習的效率。
二、選擇方法,激發興趣提高課堂教學實效。
有些教師在教學初始時,常常從零開始講授新課。如在教學《放飛蜻蜓》這課時,有教師這樣引入:「同學們,你們知道陶行知嗎?陶行知為什麼要放飛風箏?蜻蜓有什麼作用呢?」這樣的導入忽視學生已經預習了課文的事實,忽略了校園中、教室牆壁上陶行知的名言,是假定學生什麼也不知道來組織教學的。
著名特級教師於永正老師說過:「對於孩子的學習來說,第一是興趣,第二是興趣,第三還是興趣,當孩子們興趣盎然地投入學習中時,學習就變成了一種特殊的享受,變成了一種精神的需求。」事實上,導入作為教學起始環節,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設積極的學習氛圍,為學習導向。我們完全可以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導入新課,架設生活和語文的橋梁。
1、牽手生活,激發課堂情趣。
一次班級讀書活動,筆者是這樣組織的:讀書會前播放流行歌曲《龍拳》,聽著音樂學生興奮地交頭接耳,個別學生還跟著音樂哼唱。音樂播放完時,我問:「聽出來是誰唱的什麼歌嗎?大聲地說出來。」學生顯得異常興奮,立即回答:「周傑倫的《龍拳》。」我說:「看,我們人人都知道,難怪叫流行歌曲呢?只是,流行的東西,要想成為一種經典,必須要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我手上拿的兩本書(我舉起《男生賈里全傳》、《女生賈梅全傳》)在剛剛問世時也颳起了一股流行的旋風,很多年後的今天,當你們捧起這本書時仍然是如此的喜愛。因此,我就在想,這本書最打動你們、最吸引你們的地方究竟是什麼?我想聽聽你們心中的想法……」整個過程行雲流水,絲絲入扣,將學生的興奮點與交流內容完美地結合起來。
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外延相等。學生在學習交流和日常生活中,學會了許多歌曲,接觸到了許多影視片段。導入新課時,恰當地運用影視片段、流行歌曲等,可以創設與課文相協調的氛圍,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2、注重積累,關注語言素養。
語言積累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一環,精彩句段、名言警句、對聯長詩等是學生語言積累的必修內容。導入新課時,可以以學生已有的積累為基礎,促進學生的語言素養的發展。如在教《牛郎織女》一文時,先讓學生說說描寫忠貞不渝的愛情的詞語,學生說出了「海誓山盟、海枯石爛、執子之手、與之偕老、相敬如賓」等詞語後,用語言導入:「可見好景不長,這樣溫馨平靜的日子,不久就如過眼雲煙般消失了……」
事實證明,一成不變的教學方法容易是學生厭倦而產生疲勞,影響美感。常新教學手段能使學生永遠保持一種耳目一新的新鮮感。尤其是導語、結構的設計、教學內容的處理、教學方法的選擇上都應該具有多樣化,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三、關注細節,凸顯細微差別准確品評鑒賞。
目前仍有不少老師在閱讀教學中在頻繁地分析課文,直接肢解文本內容,引用的資料泛濫成災,把語文講「腫」了,效果卻很不佳。著名小學語文特級教師王崧舟老師說:「閱讀,要緊的是培養一種對語言文字的敏銳感覺。」教師不光要重視引領學生品讀賞析文中的精彩片段或優美語句,還應根據教學目標關注一些不太引起學生注意的,看似平常的詞語或是簡單的語句,抓住這些細節引導學生品讀。
《荷花》中有一句:「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一般我們在課堂上引導孩子解讀為:一個「冒」字體現了白荷花的動態之美即可。細細掂量這個「冒」字,你彷彿感受到了一個爭先恐後、一種亭亭玉立、一種掙脫拘謹後的自由、一種蘊蓄能量後的噴薄。白荷花們是那樣的充滿活力,那樣惹人喜愛,她們驕傲地展示著自己的身段、自己的容顏、自己的精神和氣質。讀著「冒」,嚼著「冒」,你自己也彷彿成了一朵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白荷花。
有人以讀到「飽經風霜」一詞,便在腦海中浮現出深深的皺紋,深陷的眼眶,充血的眼睛,黝黑的皮膚,瘦削的下巴,無助的神情,甚至枯黃凌亂的須發……語言總是以表象或概念的形式儲存在大腦之中的,如果沒有相對應的表象積累,語言也就沒辦法經受同化或順化,進而在大腦中安家。所以教師應想方設法引導學生體驗生活、感受生活,以豐富大腦中的表象材料。教學中進行一些針對性較強的換詞練習、詞義比較、不同語句表達效果的品評與鑒賞等,可以幫助學生建立起表象,可以加強概念之間的相互關聯,凸顯細微差別,准確理解詞語,體會用詞的精當。
四、熟讀成誦,強化記憶復述鞏固閱讀成果。
復述,看似枯燥實質豐富多彩,看似機械實質提高能力。復述有利於理解和記憶課文內容,培養訓練學生思維的條理性和邏輯性,提高學生的想像力、概括力和口語表達能力。中年級是培養學生聽說能力的重要時期,我們常常聽到一些老師總是埋怨學生「不會說話」,而沒有從自身尋找原因,找到解決問題的策略。
在教學《狼和鹿》一課時,根據教參的提示把復述課文作為教學的重難點。在理清脈絡,精讀課文後,讓學生練習復述課文。盡管出示了復述的要求和方法,給足了練習時間。學生上台復述時,課文重點部分——「狼被捕殺後,森林和鹿的變化」,學生基本不能具體、生動的復述出來。學生在復述過程中,語言結巴,對成語和生動的比喻句往往不能復述出來,更別談什麼創造性復述了。這樣的復述有用嗎?進行了反思後,在當天的家庭作業中增加一項:背誦全文,明天檢查。第二天,復述效果出人預料的好。
周恩來總理說:「積背於少年,受益於終身。」背誦有利於強化記憶,鞏固閱讀成果。兒童在記憶力最佳時期積累一些規范的語言,必將為他們日後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五、注重練筆,生成主動願望拓展延伸課外。
有專家言:「要把寫擠進課堂。」當我們把寫擠進課堂後,如何更加有效地利用那寶貴的課堂時間寫出成效,讓學生真正用「筆」來思考,是擺在我們一線教師面前的一個難題。我們最常見的套路就是結束本課時對學生說,課文學到這兒,你最想對誰說寫什麼?拿起筆來把你想說的話寫出來。學生埋頭寫話,然後請幾位學生讀一讀。聽多了,細細揣摩學生發出的感慨,要麼套話連篇,如「孫中山,你真棒,我要向你學習!」要麼錯誤百出。而教師對這些無關痛癢的感慨只是一味地附和,使人感到有些生硬、茫然。
要提高練筆的有效性,要從以下方面入手:
1、不能盡是發感慨、補空白,更多的要從學生的角度考慮,學生是否想寫,學生會如何寫。在設計練筆話題時,需要讓學生在入情入境的體驗中,產生表達的慾望,渴望情感的宣洩。如此一來,學生練筆就從教師的命題作文下的被動狀態轉化為積極主動的願望。就上面的「孫中山,你真棒,我要向你學習!」當學生發出大而空的感嘆時,可適時追問:「你想向孫中山學習什麼呢?請說具體一點好嗎?」
2、學生練筆往往需要一個消化思考、組織語言的過程,而課內短暫幾分鍾就要學生完成一篇像樣的練筆不太現實,甚至導致一部分學生敷衍了事。因此,在不加重學生的負擔的前提下,可以將練筆延伸到課外,給學生更充裕的時間認真完成。事後教師再對其進行批改,調高練筆的實效。
六、有效體驗,交叉滲透整合設置三思後行。
筆者在教學《孫中山破陋習》一文前,為了讓學生切身體會纏足這一陋習,布置每位學生回家後用嫌小的鞋子擠穿半小時。課上交流時,學生紛紛傾吐心聲:哎呦,我的腳疼的一步都走不了了,脫下鞋是腳上勒出一道道印痕,氣得我一把把小鞋摔出老遠……一開始,還為這一設想沾沾自喜,可課後經過反思,認為這樣的體驗和交流是無效的。且不說學生都是在抱怨穿的那雙小鞋而不是裹小腳其事,單從保護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角度來說這一做法也是不可取的。其次,裹腳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它體現的不僅是身體上的傷害,更是一種精神上的折磨、心靈上的蹂躪、人格上的踐踏。這些在穿小鞋這一短時體驗就能感悟到嗎?這顯然是考慮不周。在以後的教學中,設置體驗情境時,總是要三思而後行。
因此,追求有效個性的課堂閱讀教學,作為教師要不斷地思考、總結和完善。如果我們能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及時發現問題,並抱著「問題就是課題」的研究理念,在實踐研究中解決實踐問題,那麼這樣一個教學經驗的積累過程,也就成了實現自己有效教學,實現自身專業成長的過程,就能較好地解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效性的問題。
㈧ 如何結合學情來提高語文課堂有效教學
一、合理制定教學目標。
「最適合的就是最有效的。」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核心和靈魂,在教學活動中有定向的作用。現代教學理論和實踐都證明:教學目標的有效性是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前提。語文教學目標只有體現學科的特點,明確課堂教學內容,才能保證課堂的有效性。制定語文教學的目標應做到以下四個方面:
1.准確: 語文教學目標的准確應體現在擺脫「知識中心論」,定位於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即不僅重視學生對語文知識的適度掌握,更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語文運用能力以及創新思維能力;不僅重視發展學生的智力因素,而且注重發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當然,目標眾多,並非時時處處都要一應俱全,面面俱到。具體到一篇課文、一節課,可以適當增刪,有所側重。
2.明確:語文教學目標的明確是指不要過於寬泛。在一篇課文中,在一節課上,哪些知識只要一般了解,哪些知識需要理解並會運用,要著重訓練聽說讀寫中哪一項能力,應達到什麼程度等等,都應盡量細化,明確到位。同樣,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陶冶學生的道德情感等方面的目標,也應作出確切的規定。毫無疑問,只有高度明確的教學目標才有現實的可操作性和可評價性。
3.適度:在設定教學目標時,要切合學生的實際,難易要適中,讓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目標過高,通過教學難以達到,學生覺得高不可攀;目標過低,不易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感到索然無味。
4.分層:即根據學生認知結構、學習水平、動機意志等的差異,制定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在班級教學中學生間獲得同樣知識所需的時間存在較大差異,要在同一時空中按劃一目標發展,部分學生學習時間的浪費十分明顯。在實踐中,如能按照「最近發展區」理論把獲得某種知識所需時間和認知發展水平大體相當的學生進行歸類分層,並確定與各層次學生的實際可能性相協調的分層遞進教學目標,教學效率即可大幅度提高。因此,有效的語文教學,決不能搞「一刀切」,讓全體學生接受同一水平的教育。
如:我在設計《廉頗藺相如列傳》教學目標時,將教學目標分為:
(一)知識教學點
1、學習本文在選材、布局和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特點;
2、掌握文中出現的重點文言詞語、語法現象和特殊句式。
(二)能力訓練點:領會史傳作品在選材、布局和揭示人物性格方面的特點,提高閱讀欣賞史傳文學作品的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學習廉頗、藺相如的為人,培養學生以大局為重的愛國主義精神。
(四)美育滲透點:學習本文細節描寫刻畫人物的好處。
完整的教學目標制定過程中,首先要根據新課程的高中教學的必修模塊和選修模塊,整體把握,統籌安排,制定出學年、學期總目標和單元教學目標,並把它們分解到每一課中,形成科學合理的「目標群」。還應該注意語文各模每節課的課堂教學目標的內部結構和排列順序,講究知識、能力、情感態度三者之間的和諧性與整合性,明確對各目標的理解、應用、分析、綜合、評價的具體要求,使之具有層次性、遞進性、明確性、可操作性、可測量性。使學生在語文課堂上能夠既掌握了知識與技能,還學會了方法,增加了體驗,同時還培養了情感態度價值觀。
二、扎實開展言語實踐活動。
如何讓學生有效地進行言語實踐活動,筆者認為必須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作用,至少要抓住「讀、思、練」這三個環節,通過「讀、思、練」的攜手合作,學生在感悟語言、積累語言的同時,不斷地運用語言、創造語言。這樣,積累促進了運用,運用又更新了積累,學生的語言倉庫得到了豐富與充實,言語能力也會跟著節節拔高!
1、注重朗讀,自主感悟。
朗讀是感悟語言、積累語言的重要手段,是啟迪思維、熏陶情感的不二法門。語文課堂應注重朗讀,讓學生會讀、多讀,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讀來領悟、體驗。
為此,語文教師首先必須樹立學生應該是文本閱讀的主人的觀點。《語文課程標准》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而事實上,我們在語文課堂上卻只顧著自己設計好的教案,其中的程序、環節,常常成為束縛老師手腳的繩索。上課時,不等學生仔仔細細地將文本讀深讀透,就匆匆忙忙地要牽著學生的鼻子進入條分縷析。這樣的學習,對於學生而言,大多是食而不化,一知半解,囫圇吞棗。老師的催促,或者有時象徵性的讀書,也只是一個走過場,學生的讀書猶如蜻蜓點水,一帶而過。本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閱讀中進行思維和情感活動,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可惜,由於沒有閱讀,這些內容就會成為空中樓閣。所以,很多有識之士大聲疾呼:給學生在課堂上讀書的機會!
2.啟思導疑,放飛思想。
魏書生老師說過這樣的話:「評價一堂課好壞的標准,不應當是只看這節課多熱鬧,教師講了多少內容;一堂課好壞的標准,主要是看學生是否在進行積極思維,教師的講解與學生的思維之間是否有一根看不見的線始終緊緊地維系著。」
課堂教學的根本任務是發展學生,發展的根本方法是學生的自主構建。只有全體學生積極參與、積極動腦思考探索才能有所得;也只有全體學生積極參與、思考探索的課才是成功的高效的。「學而不思則罔」,學生如果不動腦,怎能期望有收獲?新的語文課程標准倡導體驗性、研究性學習方式與接受性學習方式的有機結合。這一理念說明了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是學生,無論是語文知識的獲得、語文能力的形成,還是個體素質的養成,只能靠個體主動習得和內化才能獲取。
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首先應調動每一個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學習積極性,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鼓勵學生質疑,引導發現。當學生產生了個體無法解決的問題時,同時教師要留給學生足夠的空間,沒有空間,學生就沒有遐想與深思;沒有遐想與深思,何來個性與創新?並且還要鼓勵學生選擇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集體探究個體無法解決的問題,在優勢互補中使個體對問題的理解更加豐富全面,思維向深度廣度發展,從而不斷提高研究性學習的實效。著名美學家朱光潛先生曾有這樣一個獨特的主張:「少上課,多讀書。」朱先生這句話的實質也是強調學生學習的主體性。
3.有效訓練,夯實基本功。
新課程標准實施後,語文重視了學生的體驗、感悟,在以往的語文教育中的「訓練」,很快遭到了口誅筆伐,似乎以前語文所有的問題都是「訓練」惹的禍。現在,人們談及「訓練」一詞,往往是諱莫如深,幾乎是避而不談。我們要看到以往的語文教學中,一些機械枯燥乏味使得學生對語文學習喪失信心的訓練,但是,我們不能就此認定,語文教學就不需要訓練,這其實是矯枉過正的做法。我們知道,學生的學習猶如游泳,如果不把學生拋入水中去嗆幾口水,去實際訓練,只在岸上指手畫腳,任你如何比劃,恐怕幾年下來,學生還是一個旱鴨子。要體現新課標提出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實踐「三維目標」思想,語文課堂就要扎扎實實地進行聽說讀寫的訓練。我們在反對高消耗的應試訓練的時候,把語文學習應有的訓練也當作一盆臟水一樣潑掉了。這真是可惜!比如,有的學生字寫得七歪八扭,書讀得支離破碎,說話像蚊子嗡嗡叫,作文更是詞不達意、別字連篇、語句不通……這些都必須要旗幟鮮明地加以訓練。否則,語文素養的達成就會成為一句空話。
就拿「小組討論」來說,它可謂是聽說讀寫的綜合訓練,要做到扎實有效首先要設計好「討論」的程序:(1)出示教師事先根據教學目標和重難點設計的或由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自主設計的貫穿全文的有討論價值的問題。(2)學生根據問題各自安靜閱讀文本,思考。(3)小組展開低聲討論,先由組員輪流闡述自己觀點,組長記錄,再由組長組織討論修訂代表本組的觀點寫好發言提綱。(每一次教師只選擇其中一組全程參與和指導)(4)小組推選代表上台發言。(5)教師點評、總結。這當中的論題,應該是有討論價值的。盡管沒有標准答案,但必須是有利於學生思維素質和思想素質養成的。 其次「說」要「說」得好,先要有充分的閱讀和思考,形成個人觀點,還要認真傾聽,聽明白了他人的觀點之長才得以不斷修正自己的觀點,聽出了他人的不同理解才得以言之有物地據理力爭。再者是「寫」,將小組觀點有機結合簡練概括下來,共同斟酌推敲表述的詞句。這一過程要落實到位,至少要用上半節課的時間,而絕非花個幾分鍾流於形式熱烈吵鬧一番就能收到合作學習效果的。
三、及時進行教學反思。
新課標非常強調教師的教學反思。一個稱職的教師,決不能「教書匠」式地「照本宣科」,要在教學中不斷反思,不斷學習,與時俱進。如果我們能自覺地把課堂教學實踐中發現的問題,細心冷靜地思考和總結,並最終能夠有意識的、循序漸進地將研究結果和理論知識應用於下一次的課堂教學實踐中。那麼,教學狀態才能達到更優化,學生也才能得到更充分的發展。相反,如果我們不及時反思,很多感覺稍縱即逝,在今後的課堂教學中還會出現類似的問題,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如教學《〈長征〉節選》,在學生分角色朗讀到警衛員大喊「不!……不!……」阻止彭德懷殺馬時,由於扮演的同學讀得有些生硬變調,其他學生鬨堂大笑,這樣的朗讀給課堂帶來了負面影響。課後思考,如果課堂上多補充搜集到的資料,多引導學生去體會紅軍過草地時的艱險慘烈,學生就會更深入地感受到彭德懷為了挽救戰士的生命欲忍痛槍殺愛馬的悲壯氣氛。朗讀時就不會出現上述情況。
總之,追求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是一個長期、艱難而又曲折的過程,它是學生獲得知識、技能的場所,更是學生積淀文化、體驗人生的空間,如何做好這個神聖空間的守望者、引領者,當好這人生課堂的首席,我覺得高中語文教師必須做好每一節課前的教學准備,扎扎實實備好每節課,使備課發揮實效。課堂應是一泓活水,學生應是快樂游魚,課堂應成為學生成功的重要陣地。特別是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與否,取決於是否關注學生求知進一步升華的身心特點,取決於是否把新課程理念內化為課堂的實際行為,取決於是否把學生素質全面、和諧、可持續發展作為唯一評價標准。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又是時代的要求,是語文課堂教學自身發展的特點,願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成為真正的、有效的語文課堂教學。但是我們應該注意到語文課堂教學不可能會一蹴而就的,我們既要為之進行持續不斷地努力,又要時刻保持清醒而睿智的頭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