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視頻設計 > 囚歌的教學反思

囚歌的教學反思

發布時間:2021-02-11 18:39:54

A. 葉挺的《囚歌》

地下的烈火」也就是革命的烈火,即共產黨領導的人民革命的力量。回
)「地下的烈火」答比喻革命的烈火,指共產黨領導的人民革命的力量。

該文章轉自[中學語文在線]:http://www.ywzx8.com/jajx/xxja/xz/200804/21527.html

B. 《囚歌》的有關資料

葉挺是在抗日戰爭爆發後,出任新四軍軍長。同時指揮部隊挺進華中敵後,內開展游擊戰爭。容
1939年5月,在皖中(安徽中部)主持成立新四軍江北指揮部,指揮部隊挺進皖東敵後,建立抗日根據地。
1940年10月初,日軍進犯皖南涇縣雲嶺新四軍軍部,他指揮軍直屬隊頑強苦戰,將敵擊退。
1941年1月「皖南事變」中被國民黨扣押入獄,在獄中寫下有名的「葉挺囚歌」。
直到抗日戰爭勝利後,經中共中央營救,1946年3月4日獲釋。

C. 囚歌整篇課文的理解

重點:為人進出的門緊鎖著,是指真正的革命烈士走出的門;
為狗爬出的洞敞開著,是指只要出賣革命就給予自由;
本文講述了,葉挺將軍寧可丟掉性命也不會出賣革命。

D. 囚歌中的「我應該在烈火與熱血中得到永生」什麼意思

意思是在革命的烈火和流血犧牲中得到永生,表達了作者即便為革命事業喪失性命,但是革命的精神卻是永生的。這里的烈火,指革命的烈火。熱血,指革命者的流血犧牲。

「我應該在烈火與熱血中得到永生」出自葉挺的詩《囚歌》,全文是;

為人進出的門緊鎖著,為狗爬走的洞敞開著,

一個聲音高叫著:爬出來吧,給你自由!

我渴望著自由,但也深知道——

人的軀體哪能由狗的洞子爬出!我只能期待著,

那一天——地下的烈火沖騰,

把這活棺材和我一齊燒掉,我應該在烈火和熱血中得到永生。

(4)囚歌的教學反思擴展閱讀;

《囚歌》是近代革命者葉挺於一九四二年創作的一首現代詩。此詩揭露了國民黨反動派的丑惡行徑、極端虛弱的本質,表現了革命者的偉大氣節,抒發了為革命獻身的壯志豪情。全詩明白曉暢,通俗易懂,如脫口而出,但感情熾烈,氣勢豪邁,意境表達清晰完整。

創作背景;

1941年1月,作者葉挺在皖南事變時被國民黨非法逮捕,先後被囚於江西上饒、湖北恩施、廣西桂林等地,最後被移禁於重慶「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集中營。在獄中葉挺受盡各種苦刑,仍堅貞不屈。

於1942年,他寫下了這首《囚歌》。此詩有多種版本,諸本略有不同,原詩稿現存重慶歌樂山烈士陵園。該詩作是葉挺寫在被囚禁的重慶渣滓洞集中營樓下第二號牢房牆壁上的,手稿則由葉挺夫人李秀文探監時帶出。

E. 《囚歌》最後兩句理解表達的意思

「我抄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將我襲連這活棺材一起燒掉,我應該在烈火與熱血中得到永生」,這是《囚歌》的最後兩句。詩人表達了堅信革命終會取得最後的勝利,他盼望著革命的烈火熊熊燃起,燒毀這人間的煉獄。他願為國家、為民族獻出自己的熱血和生命,讓自己在血與火的斗爭中體現生命的真正價值,而得到永生。我們彷彿看到,在熊熊燃燒的烈火中,一個頂天立地的共產黨人的高大形象巍然屹立起來,慷慨而悲壯,光耀千秋。事實也正如詩人自己所預言的,他的英名彪炳史冊,永垂不朽。

F. 《囚歌》的解釋,寓意,詩人的情感與背景

《囚歌》(根據作者手跡抄錄)

葉挺《囚歌》手跡為人進出的門緊鎖著,
為狗爬走的洞敞開著,
一個聲音高叫著:
爬出來呵,給爾自由!
我渴望著自由,
但也深知到——
人的軀體那能由狗的洞子爬出!
我只能期待著,
那一天——
地下的火沖騰,
把這活棺材和我一齊燒掉,
我應該在烈火和熱血中得到永生。

《囚歌》賞析
葉挺將軍這首《囚歌》,原詩以「六面碰壁居士」落款,這正是他當時處境的形象寫照;皖南事變後,時任新四軍軍長的葉挺將軍,遭到國民黨當局長期的無理拘押。寫作此詩時,他被囚禁於重慶郊區的紅爐廠,此處專門關押高級政治犯,是臭名昭著的中美技術合作所的「禁地」。
《囚歌》一詩濃縮著葉挺將軍牢獄生涯的深切體驗,是他對於生命、自由和尊嚴之辯證關系的悲壯思考,每一句都具有厚重的份量。
「為人進出的門緊鎖著,為狗爬出的洞敞開著」,《囚歌》的開始,葉挺將軍以形象的語言,把囚禁在牢獄里的受難者的自由與尊嚴相分離的景況直陳出來。一方面,反動當局絕對不允許被囚者以自由之身保有人的節操和尊嚴;另一方面,他們又千方百計誘惑受難者以尊嚴的喪失換取行動的開闊空間。隨後的「爬出來吧,給你自由」這廖廖八個字,把法西斯分子的驕狂、陰險、猙獰的嘴臉活脫脫地勾畫了出來。然而,革命者所渴求的自由從來就不以屈尊為代價,更不會以奴顏婢膝去換得所謂的「自由」。士可殺不可辱,這早已是自古以來志士仁人們律已的法則。「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軀怎能從狗洞子里爬出!」詩人高傲地拒絕著反動派的誘惑。自由誠可貴,然而,失去了尊嚴的自由,又怎能俯就?被囚的勇士依舊是勇士,而自由的畜牲,永遠是畜牲。自由的精靈被隔絕在法西斯的高牆之外,受難的人們時時渴求著自由的溫存,卻無法與之結合。牢獄從來就不是夢幻情調的溫床,陰森、恐怖、死亡才是它的現實。弱者本來就少得可憐的骨氣將在這里徹底消融,強者的凜然正氣卻可以在這里得到張揚。「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將我連這活棺材一齊燒掉,我應該在烈火與熱血中得到永生!」《囚歌》的結尾,慷慨而悲壯。
對於自由的信徒,革命的鬥士,死亡並不是什麼駭人的東西。他們明白,在被囚的那一刻,他們已與死亡比鄰而居。志士的被囚,對很多人來說,這便可能是他們整個抗爭生涯的最後階段。他們無懼於死亡,甚至樂於把這視為是他們生命中的最後輝煌。葉挺高歌「在烈火與熱血中得到永生」便大有此種意味。實際上,在他們選擇成為自由鬥士的開始,他們便已領悟到這選擇與死亡之間存有割不斷的臍帶。「我應該在烈火與熱血中得到永生」,也可看作是自由的鬥士在思考自己最後的行程時向世人豪邁的告白。事實也正如詩人自己所預言的,葉挺將軍逝世後,他的英名彪炳史冊,永垂不朽。
郭沫若在《葉挺將軍的詩》一文中曾如此評價葉挺將軍的《囚歌》:「他的詩是用生命和血寫成的,他的詩就是他自己。」葉挺將軍的這首詩,曾被譜上樂曲,與文天祥的《正氣歌》一起,被囚禁在這所法西斯集中營中的志士們所詠唱,維持著他們作為人的不可摧折的尊嚴。

G. 囚歌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表達了作者對國民黨反動派黑暗統治的憤慨,堅信革命必勝和為共產主義而獻身的決心。 《囚內歌》是近代革命容者葉挺被囚禁在重慶的渣滓洞時期作的一篇白話述志詩。這篇詩作於一九四二年。該詩分為上下兩節,全詩明白曉暢,通俗易懂,不著一典 ,猶如脫口而出,但感情熾烈,氣勢豪邁,意境表達清晰完整。這是詩人高尚情操的真實流露,讓讀者情不自禁地為詩中的那股凜然正氣而震撼感慨,為詩人的高尚人格而肅然起敬。 詩人以激昂的語氣來回答了那個在外面高叫的聲音,告訴了他們自己的選擇,用激烈的話語表達了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高尚志向和無畏的氣概。在詩中詩人用「活棺材」來比喻這座囚禁革命志士的人間煉獄,一方面,揭露了國民黨反動派在這里殘酷迫害革命志士,屠殺共產黨人的暴行;另一方面,也以此來揭示國民黨反動統治必將走向滅亡的最終結局。詩人堅信革命終會取得最後的勝利,他盼望著革命的烈火熊熊燃起,燒毀這人間的煉獄。他願為國家、為民族獻出自己的熱血和生命,讓自己在血與火的斗爭中體現生命的真正價值,而得到永生。我們彷彿看到,在熊熊燃燒的烈火中,一個頂天立地的共產黨人的高大形象巍然屹立起來,光耀千秋

H. 《囚歌》的解釋以及寓意,詩人的情感與背景

《囚歌》

作者:葉挺

為人進出的門緊鎖著,
為狗爬出的洞敞開著,
一個聲音高叫著:
——爬出來吧!給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軀怎能從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將我連這活棺材一齊燒掉,
我應該在烈火與熱血中得到永生!

作者介紹
葉挺(1896年9月10日~1946年4月8日),原名為詢,字希夷,廣東惠陽人,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建者之一,傑出的軍事家。毛澤東曾當面稱他是「共產黨第一任總司令,人民軍隊的戰史要從你寫起」。他開創人民軍隊之路的功績以及崇高的氣節,將永世流芳。1924年赴蘇聯東方勞動大學與軍事學校學習。1925年回國。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曾任國民革命軍獨立團團長、二十四師師長、十一軍軍長。1927年先後參加南昌起義和廣州起義。抗戰時任新四軍軍長。1941年皖南事變時被國民黨非法逮捕,先後被囚於江西上饒,湖北恩施,廣西桂林等地,最後移禁於重慶「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集中營。1946年3月4日,由於中共中央的堅決要求,始獲自由。出獄後即電中共中央請求加入中國共產黨,於3月7日經中共中央批准。4月8日自重慶飛返延安,途中因飛機失事遇難。
1896年9月10日(清光緒二十二年八月初四)生於廣東省惠陽縣周田村。先後畢業於廣東陸軍小學堂、武昌陸軍第二預備學校和保定軍官學校。
1919年初投身孫中山領導的民主革命,在粵軍中任支隊副官,同年加入中國國民黨。
1921年任孫中山陸海軍大元帥府警衛團第二營營長。次年6月粵軍總司令陳炯明叛變時奉命守衛總統府前院,掩護孫夫人宋慶齡脫險。
1924年赴蘇聯,入莫斯科東方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和紅軍學校中國班學習。同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2月轉入中國共產黨。
1925年回國。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任國民革命軍獨立團團長。
1926年,在北伐戰爭中率獨立團為先遣隊討伐軍閥吳佩孚,在湖北汀泗橋和賀勝橋等戰役中屢建戰功,被譽為「北伐名將」。北伐軍佔領武漢後,升任第十一軍第二十四師師長。
1927年8月參加領導南昌起義,後任前敵總指揮兼第十一軍軍長。同年12月參加領導廣州起義,任起義軍工農紅軍總司令。在中國革命的轉變關頭,為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和創建人民軍隊作出了重要貢獻。廣州起義失敗後,因受到中共廣東省委領導的責難和共產國際某些人的冷遇而消沉,與黨脫離關系,流亡歐洲,後到澳門隱居。
1933年11月到福州幫助蔡廷鍇、蔣光鼐等人在「福建事變」後成立的「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
1934年在香港加入了李濟深、陳銘樞等組織的以抗日為主旨的中華民族革命同盟。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出任新四軍軍長,指揮部隊挺進華中敵後,開展游擊戰爭。
1939年5月,穿越日軍封鎖線,北渡長江,在皖中主持成立新四軍江北指揮部,指揮部隊挺進皖東敵後,在津浦路東西兩側建立抗日根據地。1940年10月初,日軍五千餘人在空軍配合下進犯皖南涇縣雲嶺新四軍軍部,他指揮軍直屬隊頑強苦戰,斃傷日軍數百人,將敵擊退。
1941年1月皖南事變中被國民黨扣押,身陷囹圄,堅貞不屈,曾作《囚歌》明志。抗日戰爭勝利後,經中共中央向國民黨多次交涉沒有結果。
1946年3月4日,在多方面的努力下,葉挺獲釋,第二天,他就要求加入中國共產黨,很快就得到了批准。葉挺參加了國共談判三人軍事會議。4月8日,他後乘飛機由重慶回延安,飛機在山西興縣黑茶山失事,不幸遇難,同機遇難的還有王若飛、博古、鄧發以及葉挺的妻子李秀文、五女兒楊眉和幼子阿九。
噩耗傳出後,毛澤東在《解放日報》上發表悼詞說:「為人民而死,雖死猶榮。」朱德提詞:「為全國人民和平民主團結而犧牲。」周恩來寫了《「四八」烈士永垂不朽》的悼念文章。
講解
葉挺將軍這首《囚歌》,原詩以「六面碰壁居士」落款,這正是他當時處境的形象寫照。皖南事變後,時任新四軍軍長的葉挺將軍,遭到國民黨當局長期的無理拘押。寫作此詩時,他被囚禁於重慶郊區的紅爐廠,此處專門關押高級政治犯,是臭名昭著的中美技術合作所的「禁地」。
《囚歌》一詩濃縮著葉挺將軍牢獄生涯的深切體驗,是他對於生命、自由和尊嚴之辯證關系的悲壯思考,每一句都具有厚重的份量。
「為人進出的門緊鎖著,為狗爬出的洞敞開著」,《囚歌》的開始,葉挺將軍以形象的語言,把囚禁在牢獄里的受難者的自由與尊嚴相分離的景況直陳出來。一方面,反動當局絕對不允許被囚者以自由之身保有人的節操和尊嚴;另一方面,他們又千方百計誘惑受難者以尊嚴的喪失換取行動的開闊空間。隨後的「爬出來吧,給你自由」這廖廖八個字,把法西斯分子的驕狂、陰險、猙獰的嘴臉活脫脫地勾畫了出來。然而,革命者所渴求的自由從來就不以屈尊為代價,更不會以奴顏婢膝去換得所謂的「自由」。士可殺不可辱,這早已是自古以來志士仁人們律已的法則。「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軀怎能從狗洞子里爬出!」詩人高傲地拒絕著反動派的誘惑。自由誠可貴,然而,失去了尊嚴的自由,又怎能俯就?被囚的勇士依舊是勇士,而自由的畜牲,永遠是畜牲。自由的精靈被隔絕在法西斯的高牆之外,受難的人們時時渴求著自由的溫存,卻無法與之結合。牢獄從來就不是夢幻情調的溫床,陰森、恐怖、死亡才是它的現實。弱者本來就少得可憐的骨氣將在這里徹底消融,強者的凜然正氣卻可以在這里得到張揚。「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將我連這活棺材一齊燒掉,我應該在烈火與熱血中得到永生!」《囚歌》的結尾,慷慨而悲壯。
對於自由的信徒,革命的鬥士,死亡並不是什麼駭人的東西。他們明白,在被囚的那一刻,他們已與死亡比鄰而居。志士的被囚,對很多人來說,這便可能是他們整個抗爭生涯的最後階段。他們無懼於死亡,甚至樂於把這視為是他們生命中的最後輝煌。葉挺高歌「在烈火與熱血中得到永生」便大有此種意味。實際上,在他們選擇成為自由鬥士的開始,他們便已領悟到這選擇與死亡之間存有割不斷的臍帶。「我應該在烈火與熱血中得到永生」,也可看作是自由的鬥士在思考自己最後的行程時向世人豪邁的告白。事實也正如詩人自己所預言的,葉挺將軍逝世後,他的英名彪炳史冊,永垂不朽。
郭沫若在《葉挺將軍的詩》一文中曾如此評價葉挺將軍的《囚歌》:「他的詩是用生命和血寫成的,他的詩就是他自己。」葉挺將軍的這首詩,曾被譜上樂曲,與文天祥的《正氣歌》一起,被囚禁在這所法西斯集中營中的志士們所詠唱,維持著他們作為人的不可摧折的尊嚴。

I. 囚歌的意思是什麼

《囚歌》是近代革命者葉挺於一九四二年創作的一首現代詩。此詩揭露了國民黨反動派的丑惡行徑、極端虛弱的本質,表現了革命者的偉大氣節,抒發了為革命獻身的壯志豪情。全詩明白曉暢,通俗易懂,如脫口而出,但感情熾烈,氣勢豪邁,意境表達清晰完整。

作品原文:

囚歌

為人進出的門緊鎖著,

為狗爬走的洞敞開著,

一個聲音高叫著:

爬出來吧,給你自由!

我渴望著自由,

但也深知道--

人的軀體哪能由狗的洞子爬出!

我只能期待著,

那一天--

地下的火沖騰,

把這活棺材和我一齊燒掉,

我應該在烈火和熱血中得到永生。

(9)囚歌的教學反思擴展閱讀:

1941年1月,作者葉挺在皖南事變時被國民黨非法逮捕,先後被囚於江西上饒、湖北恩施、廣西桂林等地,最後被移禁於重慶"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集中營。在獄中葉挺受盡各種苦刑,仍堅貞不屈。

於1942年,他寫下了這首《囚歌》。此詩有多種版本,諸本略有不同,原詩稿現存重慶歌樂山烈士陵園。該詩作是葉挺寫在被囚禁的重慶渣滓洞集中營樓下第二號牢房牆壁上的,手稿則由葉挺夫人李秀文探監時帶出。



J. 《囚歌》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葉挺將軍這首《囚歌》,原詩以「六面碰壁居士」落款,這正是他當時處境的形象寫照。皖南事變後,時任新四軍軍長的葉挺將軍,遭到國民黨當局長期的無理拘押。寫作此詩時,他被囚禁於重慶郊區的紅爐廠,此處專門關押高級政治犯,是臭名昭著的中美技術合作所的「禁地」。
《囚歌》一詩濃縮著葉挺將軍牢獄生涯的深切體驗,是他對於生命、自由和尊嚴之辯證關系的悲壯思考,每一句都具有厚重的份量。
"為人進出的門緊鎖著,為狗爬出的洞敞開著」,《囚歌》的開始,葉挺將軍以形象的語言,把囚禁在牢獄里的受難者的自由與尊嚴相分離的景況直陳出來。一方面,反動當局絕對不允許被囚者以自由之身保有人的節操和尊嚴;另一方面,他們又千方百計誘惑受難者以尊嚴的喪失換取行動的開闊空間。隨後的「爬出來呵,給你自由」這廖廖八個字,把法西斯分子的驕狂、陰險、猙獰的嘴臉活脫脫地勾畫了出來。然而,革命者所渴求的自由從來就不以屈尊為代價,更不會以奴顏婢膝去換得所謂的「自由」。士可殺不可辱,這早已是自古以來志士仁人們律已的法則。「我渴望著自由,但也深知道,人的軀體那能由狗的洞子爬出!」詩人高傲地拒絕著反動派的誘惑。自由誠可貴,然而,失去了尊嚴的自由,又怎能俯就?被囚的勇士依舊是勇士,而自由的畜牲,永遠是畜牲。自由的精靈被隔絕在法西斯的高牆之外,受難的人們時時渴求著自由的溫存,卻無法與之結合。牢獄從來就不是夢幻情調的溫床,陰森、恐怖、死亡才是它的現實。弱者本來就少得可憐的骨氣將在這里徹底消融,強者的凜然正氣卻可以在這里得到張揚。「我只能期待著,那一天地下的火沖騰,把這活棺材和我一齊燒掉,我應該在烈火與熱血中得到永生。」《囚歌》的結尾,慷慨而悲壯。
對於自由的信徒,革命的鬥士,死亡並不是什麼駭人的東西。他們明白,在被囚的那一刻,他們已與死亡比鄰而居。志士的被囚,對很多人來說,這便可能是他們整個抗爭生涯的最後階段。他們無懼於死亡,甚至樂於把這視為是他們生命中的最後輝煌。葉挺高歌「在烈火與熱血中得到永生」便大有此種意味。實際上,在他們選擇成為自由鬥士的開始,他們便已領悟到這選擇與死亡之間存有割不斷的臍帶。「我應該在烈火與熱血中得到永生」,也可看作是自由的鬥士在思考自己最後的行程時向世人豪邁的告白。事實也正如詩人自己所預言的,葉挺將軍逝世後,他的英名彪炳史冊,永垂不朽。
郭沫若在《葉挺將軍的詩》一文中曾如此評價葉挺將軍的《囚歌》:「他的詩是用生命和血寫成的,他的詩就是他自己。」葉挺將軍的這首詩,曾被譜上樂曲,與文天祥的《正氣歌》一起,被囚禁在這所法西斯集中營中的志士們所詠唱,維持著他們作為人的不可摧折的尊嚴。

閱讀全文

與囚歌的教學反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