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視頻設計 > 己亥雜詩教學反思

己亥雜詩教學反思

發布時間:2021-02-12 13:09:11

Ⅰ 龔自珍 無題

一、整體感知

1.飲酒(其五)

《飲酒》是陶淵明棄官歸隱後陸續寫成的一組五言古詩,為酒後即興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揮灑真情,實際上是借「飲酒」的題目,寫對世事人生的感慨。這組詩共20首,以這一首的格調最為閑雅有致。

詩人從居住的草廬寫起,反思歸田後自己的生活狀況。他並沒有隱居山林岩穴,也沒有寄身廟宇不食人間煙火,而是身處「人境」。凡是在有人群的地方,照理也就會有鬧市,也就會人來車往,喧囂不絕於耳,可詩人卻說「而無車馬喧」。這是為什麼呢?第三四句的自問自答揭開了謎底。「問君何能爾」一句轉換敘事角度,將抒情主體客體化,彷彿在以第三者的好奇心追問下去,頗富情趣。「心遠地自偏」一句,以極為精練的語言,做出了回答:因為心情閑適,心志高遠,所以居所也顯得偏僻安靜。

詩的前四句構成一個意義「方陣」,通過敘事和議論,定下全篇的基調。王安石曾贊賞這四句詩為「奇絕不可及之語」,推崇備至。以下幾句主體隱去,進入「寫景區」,即王國維在《人間詞話》里所稱道的「無我之境」。「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妙手偶得之筆,是在不經意中道出的「絕妙好辭」,可謂渾然天成,不工而工。用王國維的話來說就是「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達到了物我合一的化境。「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兩句,抒情主體又漸漸浮出,寫眼前景物,脫口而出,不事雕琢,自有神韻。最後兩句,詩人寫出了面對良辰美景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這里暗用了《莊子·外物篇》的說法:「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就是說,再精妙的語言,也不足以傳達人們復雜的感受。語言的盡頭就是音樂,就是舞蹈,就是無聲的沉默。

2.行路難(其一)

「行路難」是樂府古題,多詠嘆世路艱難及貧困孤苦的處境。李白這組《行路難》詩主要抒發了懷才不遇的情懷,這里選的是第一首,在悲憤中不乏豪邁氣概,在失意中仍懷有希望。

詩以敘事開篇,漸而過渡到抒情。開頭以極為誇張的筆法領起,寫「金清酒」,「玉盤珍羞」,彷彿在營造歡樂的宴飲氣氛,似乎是一首「祝酒歌」。但三四句急轉直下,忽說「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這樣強烈的反差,襯出詩人內心的悲苦。當精神苦悶的時候,美味佳釀也難以下咽。南朝宋詩人鮑照《擬行路難》第六首開頭為:「對案不能食,拔劍擊柱長嘆息。」李白顯然化用了這一詩句,不過增加了「對比度」,以樂景寫哀,強化了哀的程度。那麼,詩人的悲哀到底是因為什麼呢?答案是模糊的,朦朧的,充滿「詩意」的。「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這是一種憂來無端的惆悵,是一種無所適從的迷惘。詩人以形象化的語言,寫出了世途的艱難,寓含著無限的悲慨。現實之路雖然坎坷險阻,但夢還在,理想還在。詩人多麼希望像姜太公一樣,八十歲遇周文王,一展宏才;像伊尹那樣,夢見自己乘舟到「日邊」,有為於當世。但理想和現實是有距離的,理想不能征服現實,現實也不肯認同理想。這樣的痛苦交織於詩人心中,他終於發出「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的感嘆。詩的結尾,在沉鬱中振起,堅定了「長風破浪」的信心,重新鼓起滄海揚帆的勇氣。

3.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唐肅宗乾元二年(759),關中地區鬧飢荒,民不聊生。這年秋天,杜甫棄官到秦州(現在甘肅天水),又輾轉經同谷(現在甘肅成縣)到了四川。在親友的幫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過上了暫時安定的生活,他感到快樂和自足,於是歌唱春雨,尋花漫步,遣興江邊,以詩酒自娛。但是,這種表面上的安逸,掩飾不住他的貧窮,更不能沖淡他那一貫的憂國憂民情懷。上元二年(761)秋天,一場暴風雨襲擊了他的茅屋,再一次把他從浪漫的隱居生活中敲醒,讓他面對現實,讓他憂思,於是寫下了這首詩。

詩題本身就很有趣。茅屋為秋風所破,為什麼還要「歌詩一首」?是什麼牽動了詩人的詩情呢?

詩以描述開篇,完全是寫實的手法。先寫秋風的威力,「怒號」是其聲勢,捲走屋上茅草是其「戰績」;再寫自己無可奈何的情狀,面對這大自然的強者,只好任其所為,眼看著自己的茅草渡江而去,高飛的掛在了樹梢,低徊的沉到了塘坳。

面對大自然的暴力,詩人表現得較為平靜,甚至還有幾分耐心去欣賞它。但面對頑童的「趁風打劫」,他卻真的動了肝火。它如實地寫出了自己的失態,是那樣率真。與其說他是在和孩子們生氣,不如說他是在和自己生氣。他恨自己老邁年高,生活無依,一事無成,於國於家都沒什麼用了。也許還深責自己缺乏修養,和小孩子們一般計較。總之,焦灼之後,他轉為沉靜,漸而苦苦地思索。

大風過後,黑雲涌來,不用說,秋雨是不請自來的了。詩人收回自己的視線,不再關注大自然的風雲變化,而把心神集中在自己賴以生存的茅屋裡。多年的貧困,多年的流離失所,他甚至做不起一床被子,而就是那床冰冷似鐵的被子,也讓睡覺不老實的孩子蹬破了。滿屋漏雨,沒有乾爽的地方,可是秋雨卻不管不顧地下個不停。這是怎樣的生活啊!長夜漫漫,詩人失眠了。而「自經喪亂」,已不知有過多少個這樣的夜晚,灑淚沾襟又有什麼用呢?

突然,詩人從沉思中振作起來,發出了「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呼喊。這時,理想戰勝了現實,意志戰勝了嘆息。雖然他現在缺少「風雨不動安如山」的住所,但是,如果眼前突現這樣的房屋,能夠溫暖天下寒士,他寧可獨守茅屋,受凍而死!這是怎樣的一種情懷呢?這是一種飽覽民生疾苦、體察人間冷暖的濟世情懷,就像他在兵荒馬亂中寫「三吏」「三別」一樣。

這是一首歌行體的古詩,連續的韻腳變換體現了「歌」的特點,單行散句乃至長短句的錯落搭配,又體現了「行」的動感。正因為有了現實的觸動,有了內心的渴望,詩句才能這樣不假修飾,從胸臆中自然涌現。全詩先敘事,後議論抒情,既寫了詩人貧窮甚至惱羞成怒的窘狀,也表達了詩人博大寬廣的胸懷,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4.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唐代天寶年間,李唐王朝與西北少數民族邊境戰事不斷,許多文人也紛紛投入軍人幕府,尋求個人發展,並體驗到邊塞緊張激烈的軍旅生活和新奇獨特的自然風光,形成了盛唐邊塞詩派,岑參就是盛唐邊塞詩人的傑出代表,他的這首《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也成為邊塞詩的名篇佳作。

全詩共十八句,正如詩題所示,按內容大體上可分為兩個部分,即「詠雪」(前十句)和「送別」(後八句)。開頭兩句,突出了邊塞的氣候特徵:北風掃盪,草木摧折,八月飛雪。一個「即」字,表明這里與內地相比,冬天來得格外早,不免使人驚異。接著,詩人發揮神奇的想像,將北風看作春風,將雪花比作梨花。「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比喻何等新奇,格調多麼豪邁!只有熱愛生活的人,才能表現出這種化苦為樂、積極向上的樂觀情懷,才能寫出這樣的千古名句。下面兩句詩仍追逐著雪花來寫,不過情景一轉,由戶外寫到室內。雪花飄進珠簾,沾濕羅帷,輕柔而浪漫,還真有幾分梨花的神韻。但「狐裘不暖錦衾薄」的嚴酷現實也提醒人們,伴隨著雪花的到來,寒冷也悄悄地跟進,在考驗人們的毅力和耐心。後面兩句詩就接著寫到:「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這是從軍旅生活方面寫天氣的寒冷。將軍不能彎弓,不能披戰衣,怎麼帶兵打仗呢?在大自然的威力面前,人類顯得這樣的無助和無奈。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兩句是過渡性的,將視線又轉向「外景」,以百丈堅冰點綴大的環境,以萬里愁雲引出送別的氣氛。下面寫送別的場面,簡略而有情味。「胡琴琵琶與羌笛」,這種純然是西域特色的管弦樂器齊鳴和響,給邊塞的軍中宴飲增添了幾分蒼涼悲壯的豪氣。天色已晚,暮雪紛紛,紅旗不卷,「歸客」登程,此情此景,令人黯然。但詩人卻拋開了離愁別緒,以高昂的格調收束全篇。結尾四句,形成頂針,內容接續,如行雲流水,畫出一幅空曠寂寥的雪中送別圖景。「雪滿天山」令人凄迷,「山迴路轉」使人惆悵,而雪地上的馬蹄印跡,又把送別的思念延伸到遠方。這個「開放式」的結尾,給人以無盡的遐思。

5.己亥雜詩

龔自珍是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學家,他在清王朝表面繁榮之際,就向當局發出了警告;在眾人酣歌太平之時,就指出了危機四伏的前景。他稱當時的社會為「日之將夕,悲風驟至」,極力呼籲改革。但他在政治上不受重視,官職卑微,抱負無法施展。道光十九年(1839),也就是鴉片戰爭的前一年,他已48歲,對清朝統治者大失所望,毅然決然辭去官職,回歸故里。一路上,他有所思,有所感,就用雞毛寫在賬簿紙上,投入一個竹筐里。後來共「得紙團三百十五枚,蓋作詩三百十五首也」(《與吳虹生書》),這就是著名的《己亥雜詩》——那一年是己亥年。

這首詩是《己亥雜詩》的第五首,寫詩人離京的感受。雖然載著「浩盪離愁」,卻表示仍然要為國為民盡自己最後一份心力。

詩的前兩句抒情敘事,在無限感慨中表現出豪放灑脫的氣概。一方面,離別是憂傷的,畢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故友如雲,往事如煙;另一方面,離別是輕松愉快的,畢竟自己逃出了令人桎梏的樊籠,可以回到外面的世界裡另有一番作為。這樣,離別的愁緒就和回歸的喜悅交織在一起,既有「浩盪離愁」,又有「吟鞭東指」;既有白日西斜,又有廣闊天涯。這兩個畫面相反相成,互為映襯,是詩人當日心境的真實寫照。詩的後兩句以落花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自然而然地融入議論。「化作春泥更護花」,詩人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鴉片戰爭爆發後,他多次給駐防上海的江西巡撫梁章鉅寫信,商討國事,並希望參加他的幕府,獻計獻策。可惜詩人不久就死在丹陽書院(年僅50歲),無從實現他的社會理想了,令人嘆惋。

這首小詩將政治抱負和個人志向融為一體,將抒情和議論有機結合,形象地表達了詩人復雜的情感。龔自珍論詩曾說「詩與人為一,人外無詩,詩外無人」(《書湯海秋詩集後》),他自己的創作就是最好的證明。

二、問題研討

1.怎樣理解陶詩中的「而無車馬喧」與「心遠地自偏」?

這兩句詩要結合詩人的人生理想和個性追求才能加深理解。陶淵明酷愛田園生活的寧靜和自由,厭惡官場的虛飾和詐偽。為了生計,他幾次出來做小吏,都極不情願,最後終於解職歸田,永不出仕。這里所說的「車馬」意指達官貴人的高軒,也就代表著官場繁瑣的應酬和功利性極強的交往。歸隱田園,雖說仍離不開「人境」,但沒有了這樣的煩擾,所以說「而無車馬喧」。至於「心遠地自偏」,實際上是道出了感覺與處境之間的辯證關系:隱居更主要是一種精神上的自由境界,而不在於居所是否荒遠。如果心靈的「焦距」調好,就可以「大隱隱於市」,處鬧市若幽谷。

2.《行路難》(其一)的主旨是什麼?

這首詩充滿了隱喻。借樂府古題抒發情志,本來就有慷慨悲歌的韻味,加之詩人對自己政治追求的含蓄表達和形象描述,使詩意更加撲朔迷離。李白少有大志,以管仲、晏嬰等名相自期,想輔佐帝王,成就偉業,「使寰區大定,海縣清一」。退而求其次,也要像他的鄉人司馬相如、揚雄那樣,以一篇辭賦文章一鳴驚人,為天子所用。他二十四歲離開蜀地,「仗劍去國,辭親遠游」,漂泊大半生,直到四十二歲才奉詔供奉翰林,兩年後又不容於朝,被迫出京。推敲詩意,這首詩當是李白入長安求仕無路時的作品,所以既作激憤之語,亦存有「長風破浪」之志。

3.怎樣看待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崇高理想?

杜甫身處漏雨茅屋,怎麼會突發狂想,要「大庇天下寒士」呢?杜甫生長在一個「奉儒守官,未墜素業」的官僚地主家庭,儒家的仁愛思想對他的影響非常大,使他從小就立下「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志向。由於仕途不順,生計窘迫,使他有更多的機會接近下層社會,關心民生疾苦,寫出了「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樣的悲憤之語,以及《兵車行》、「三吏」「三別」這樣反映社會現實的詩篇。他晚年客居成都,靠朋友接濟為生,但憂國憂民之心不減。他因「茅屋為秋風所破」一事發出的不止是身世之慨,更有推己及人的博愛情懷。杜甫的感情是真摯的,是不容置疑的。

4.岑詩的藝術特色是什麼?

一篇《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足以讓世人對盛唐邊塞詩人岑參刮目相看。其實岑參集中的好詩很多,他的詩歌成就很大,與另一位邊塞詩人高適齊名,世稱「高岑」。岑參中年以後幾度出塞,對軍旅生活和邊地風光有著切身的體會,他的詩,寫大漠風煙,寫荒崖古道,寫火山,寫熱海,寫城障要塞,都來自親身的感受,因此獨創性很強。他和杜甫是好朋友,杜甫曾說「岑參兄弟皆好奇」,可以說一語道出了他的個性。岑參的詩,氣勢宏大,風格奇峭,想像豐富,色彩絢麗,並充滿樂觀進取的精神。這些藝術特色,很好地體現在《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一詩中。歌行是岑參最為擅長的詩體,這首詩,寫得流暢灑脫,意氣飛揚,讀之令人心快,在唐詩中也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5.怎樣理解龔自珍的「化作春泥更護花」?

這句詩以形象的語言,表達了龔自珍的愛國熱忱。龔自珍少有大志,博學多才,以天下興亡為己任。他在清王朝還金玉其外之時,就敏銳地感到內憂外患對這個龐大帝國的威脅。他幻想著像北宋的王安石一樣,發動一次社會改革,挽回清朝頹敗的命運。但不幸的是,他首先不能挽救自己仕途坎坷的命運,也就無從為國效力。他二十七歲中舉,卻三十八歲才中進士。爾後的十年,他不屑於做知縣那樣的小小地方官,苦心經營,千方百計留在朝中,但始終沉頓下僚,縱有經天緯地之才,也無從施展。四十八歲時,只好放棄官職,准備回鄉授徒講學,創一番事業。也許這就是他所說的「化作春泥更護花」的本意吧。縱觀龔自珍的生平和為人,他這樣的話絕不是一時的即興之談,而是表現了他一貫的關心國家前途命運的一片痴情。

練習說明

一、陶淵明的《飲酒》詩序中說:「偶有名酒,無夕不飲。顧影獨盡,忽然復醉。既醉之後,輒題數句自娛。」而李白這首《行路難》卻寫了對酒停杯的情境。一個是「既飲」之作,一個是「未飲」之歌,試比較這兩首詩抒發的情感有什麼不同。

設題目的是讓學生通過比較這兩首詩的寫作背景和主旨,把握兩位詩人各自抒發的思想感情。

《飲酒》是陶淵明歸隱田園後寫的抒情小詩,是他的「酒後真言」。他對自己的隱居生活表示滿意,也能從心靈安逸、遠離世俗煩惱的高度來認識。唯其具有寧靜安詳的心態,才能有「採菊東籬」的閑適,「悠然見南山」的自得,以及看山霧飛鳥的真趣。《行路難》是李白借樂府古題抒發自己懷才不遇的詩篇。面對美酒佳餚,他與陶淵明正好相反,「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高呼「行路難」,因為他輔佐明君、建功立業的政治理想無從實現,忿忿不平之氣溢於言表。這兩位詩人抒發的情感不同,除了他們的身世、追求不同的原因外,還有一個大的社會背景問題。陶淵明身處晉宋易代之際,社會動盪,民不聊生,雖有濟世情懷不能施展;李白身處大唐盛世,社會相對穩定,士人學子人人自奮,期望為國為民有所作為,故仍存積極進取之心。

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和《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都是「歌行體」詩,形式自由,語言流利,格調奔放。請從句式、敘事、抒情等方面說說這兩首詩的異同。

設題目的是讓學生通過比較這兩首詩在形式和寫法上的異同,加深對詩的理解。

這兩首詩的相同之處是:都不拘固定的格式,篇無定句,詩句多少依所要表達的內容而定;都以寫氣候景物開篇,都將景物描寫與敘事融為一體;都抒發了詩人獨特的情懷。不同之處在於,《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以七字句為主,間有九字句和二字句,句式雜錯;敘事故事性強;抒情強烈而深沉。而《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都是七字句,句式整齊;敘事點到為止;抒情含蓄而典雅。

三、從「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這句詩中你聯想到什麼?與同學交流。

設題目的是讓學生體會這兩句詩的象徵意義,並結合自己的感受,談談對這兩句詩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的理解。教師可參照「課文研討」部分作必要的指導,學生可廣泛聯系歷史與現實,說出自己獨到的見解。

教學建議

一、這五首詩,都有各自的創作背景,表現出不同的藝術風格。可參照「課文說明」和「有關資料」給學生作一些必要的介紹,引起他們的閱讀興趣。

二、這五首詩,從體裁上可分為三類,即五言古詩、歌行體古詩(以七言為主)和絕句。無論是理解還是朗讀、背誦,都要顧及這一形式特點。比如,五言古詩語言典雅、風格朴實,歌行體流暢婉轉,回環曲折,絕句精練含蓄等。

三、結合完成課後練習第一、二題,對內容相近或體裁相同的詩作比較閱讀。比較時,要找好對比點,從大的方面入手;也可以就某一問題作深入的探討,避免面面俱到的泛泛而論。

四、可以組織一次古代詩歌(不限於學過的)朗誦比賽,對一些情節性較強的詩(如《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可以編成詩劇表演。

有關資料

一、《飲酒》(其五)賞析(宋曉霞)

《飲酒》詩共二十首,原序說這些詩都是醉後所寫,故總題為「飲酒」。這一首寫詩人如何從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正意義,獲得恬靜的心境。

返回自然是陶淵明的人生理想,他把這一理想落實在「人境」,於樸素的田園生活中追求精神的自由完滿,宅心玄虛卻不輕忽人事,精神高邁而不廢人生。「車馬喧」意謂奔競於仕宦之途的喧囂。這里說「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系自賦身處人境,不廢衣食,猶能免於世俗的困擾。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詩人以「君」自指,自問自答,言語之間自豪而自足。「爾」,作如此、如是解,概指前面二句。「心遠」謂心境高遠,有此一心境遂能免於「車馬喧」,其地得以自偏。陶淵明之居處,只是結一草廬,然而在他的周圍是蓬勃生發、活潑寬舒的大自然,俯仰之間,物我兩忘,中情欣樂。而陶淵明所託,亦不專在其屋與其耕。耕種之餘還讀吾書,「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又有「素心人」一同「抗言談在昔」、「登高賦新詩」、「言笑無厭時」。這些人文生活,乃使人從其短暫的百年生活之外,接觸到自有人文以來的千載人生。陶淵明身居田園,一面親就自然,一面又能在人文陶冶中,成就了一種藝術化的人生,涵養了一個自由、高邁、充沛的心靈。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心與自然的會意和親近。「採菊東籬下」本是寫實,陶家庭院東邊有一道籬笆,籬下種著菊花。因為陶淵明愛菊、詠菊,寄託著高潔的情致,菊花幾乎成了陶淵明的化身,後人只要言菊花就會想起陶淵明。連帶著「東籬」這個詞也有了一種象徵的意義,象徵遠離塵俗、潔身自好的品格。「南山」即廬山。廬山擁山川之靈異,歷來為高士逸民棲居之地,陶淵明亦常往來之。又《歸園田居》雲「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南山在現實里和陶淵明的精神上都隱然是世俗塵網的對立物。陶淵明以其高潔之情懷、悠然之情興,會心於南山,物我兩契,陶然自樂。

「山氣日夕佳」緊承上句「悠然見南山」而來,是南山的暮景。傍晚,山上的氣象愈發美好,在這從容而渾然的暮色里,飛鳥一群群地結伴而還。陶詩的自然意趣常常寄託在對於飛鳥的吟詠之中。飛鳥翩然來歸,既可以看作是陶淵明歸返自然、躬耕自樂的藝術的化身,又是詩人感興悟會的物態天趣。飛鳥晨出夕還,眷戀山林,宇宙萬物莫不順乎自然;人亦當返回自然,擺脫禮教的各種約束和世俗的各種機巧與虛偽,回到質朴的狀態,恢復人的自然本性。陶淵明從飛鳥悟出返樸歸真的人生真諦,不勝欣慰。他本想說明白,卻又不可言傳。「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所謂「真」,即是人的自然本性。蕭統《陶淵明傳》言其「任真自得」,陶淵明在田園中保全了一份質性自然的「真我」,涵養了一種適性與自得的精神境界,「真」是他的人格力量,「任真」使他能夠獨立於虛偽、污濁的社會之外。他從大自然中領悟到的這一「真意」即是其人生理想。

(選自《詩詞曲聯精鑒辭典》,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1年版)

二、《行路難》(其一)賞析(吳企明)

《行路難》,吳兢《樂府古題要解》說:「備言世路艱難及離別悲傷之意,多以『君不見』為首。」南朝詩人鮑照就寫過《擬行路難》十八首,其中有些詩是傳世的佳篇。李白的這首舊題樂府詩,繼承了鮑照的藝術傳統,抒發自己政治上遭遇挫折後的憤激之情,並吐露了自己的理想和願望。

全詩可分三層,每層四句。第一層,詩人面對「金美酒」、「玉盤珍羞」這樣精美的食饌,卻因心中充滿著難以排解的煩惱,「停杯投箸」,無法下咽,他「拔劍擊柱」(諸本均作「四顧」,一作「擊柱」,誤)心意茫然。「停杯」二句,自鮑照《擬行路難》(其六)「對案不能食,拔劍擊柱長嘆息」化出,卻有青勝於藍之妙。「停杯投箸」比「對案」更具形象性,「心茫然」比「長嘆息」更能深沉地表現無所適從之感,與下文「多岐路」遙相呼應。第二層緊承上層詩意,對「行路難」作正面描寫,寫出「四顧茫然」的政治原因。前二句,用「冰塞川」、「雪滿山」作比喻,說明自己的仕進道路受到阻塞,濟世安民的理想無法實現。明人朱諫說:「黃河與太行,水陸之要沖,天下之達道也。將欲渡黃河與?則冰塞而不可渡;將欲登太行與?則雪滿而不可登。」(《李詩選注》卷二)確實,本詩以水陸之道途難行喻奸佞當道,世路艱難,寓意很清楚。後二句,用兩則典故借著歷史人物忽受重用的事實,表達了自己能重新得到任用的願望。「閑來」句,用姜尚典,姜尚未遇周文王以前曾在渭水濱溪垂釣,事見《水經注》卷十七;「忽復」句,用伊尹典,據《宋書·符瑞志上》載:伊尹未遇商湯以前曾夢見自己乘船在日月旁經過,後來被商湯重用。姜尚、伊尹巧遇明主,固然給詩人迷茫的心田注進希望之光,但當他的思路一回到現實人生中來,又感到世道多艱,心緒茫然,因而連用四個三字句,反復詠嘆「行路難」,節奏短促,聲調低抑,唱出無窮憂慮和焦灼不安的心聲,回應上文「擊柱心茫然」的詩句。畢竟詩人對未來還存有一線希望,因此,最後二句筆鋒一轉,括宗的話,表述自己的信念和追求:終有一天能乘風破浪,沖開險阻,遠渡滄海,實現自己宏大的理想。《唐宋詩醇》以為本詩「尚未決志於去也」,因而推斷它作於「被放之初」,即是天寶三年初離長安之時。細繹全詩思路,這種說法是合乎情理的。

本詩篇幅雖然不長,卻具有長詩氣勢即跳盪、波瀾起伏的特色。經過巧妙的藝術構思,詩人將自己的失望和希望,抑鬱和奮發,急遽地迭相交替、變換,再間以長短句,適當運用感嘆詞,恰到好處地反映了詩人情感迭變的心理歷程,他的苦悶、迷惘、憤慨與充滿信心、執著追求交織起來的復雜心態。

(選自《中華文學鑒賞寶庫》,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三、《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賞析(屈守元)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是公元761年杜甫在成都所寫的一首著名歌行。杜甫於公元759年年底由甘肅成縣來到成都。第二年的春天,依靠一些親戚朋友的協助,他在萬里橋西、百花潭北的浣花溪畔營建了一座草堂。從公元755年安祿山叛變以來,流轉兵間、奔波秦隴的杜甫,總算暫時歇下腳來。這時,他已經四十九歲了。可是,好景無多,草堂營建不到一年,蜀中政局發生了變化。公元761年2月,御史大夫崔光遠來兼成都尹,充劍南節度、度支、營田、觀察、處置等使。崔光遠是一個不學無術的傢伙,他以賭博結識楊國忠,走上陞官發財的紅運。安祿山攻長安,唐玄宗派他作京兆尹,留守西京,他曾向安祿山投降,後來又跑到靈武,跟上唐肅宗,又變成了唐室的「忠臣」。他作成都尹不到一個月,東川將段子璋叛亂。崔光遠依靠部將花驚定的力量,協助東川節度使李奐討平了段子璋。花驚定部下的濫兵趁機對人民肆行搶劫。甚至斷人手腕,掠取金釧。崔光遠這個毫無學識的賭棍,對詩人杜甫當然不會尊重。杜甫的《百憂集行》說:「強將笑語供主人,悲見生涯百憂集。」這個「主人」,就指的是崔光遠。這時候杜甫還寫了《病柏》《病橘》《枯棕》《枯楠》等詩,托物寄興,可見他心情的惡劣。這年八月,恰恰遇到成都平原風雨成災。杜甫經營了一年多的草堂被吹破了,草堂前的二百年楠樹也被拔倒了,他為此寫了《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和《楠樹為風雨所拔嘆》。這場災害還致使「灌口損戶口」,威脅到人民的生命。杜甫寫了著名的《石犀行》,諷刺石刻犀牛作為鎮江的偶像是「詭怪」,嘲笑道:「嗟爾三犀不經濟,缺訛只與長川逝。」就在這樣時局動盪,詩人遭到冷遇,又加風雨成災的情況下,杜甫寫了《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這首詩。這首詩不僅真實地再現了當時的現實,而且也表達了詩人改造現實的願望。「心奪造化回陽春」,這是相傳韓愈在杜甫墳前題詩中的一句,盡管這首詩的真偽很成問題,但是杜甫有一顆「奪造化回陽春」的心,確是不假!

全詩一百七十一字,二十三行,可分為三節。

第一節風破茅屋,先從風寫起,接著就寫它破壞茅屋:「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成都平原的農歷八月,本是秋高氣爽的好節候,卻颳起了怒吼的狂風,這是突變。古人謂之曰「突異」。狂風一起,詩人首先感到是自己的茅屋遭受侵襲。一個「我」字是用得很親切的,為下文的「吾廬」的「吾」字伏下照應之筆。「三」是個虛數,古人用「三」,有時形容多,有時也可以形容少。「三家村」表示不多幾家的小村落,「三」就形容少。這里的「三重茅」,說的是草堂蓋得很

Ⅱ 五年級下冊語文第二十五課課後題第三題的笞案

八年級下冊語文25課

(希望你找的不是原文)

1.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這是古代酬贈詩中的名篇。唐敬宗寶歷二年(826),詩人罷和州刺史,回歸洛陽,途經揚州,與罷蘇州刺史的白居易相會。在酒席上,白居易吟詩《醉贈劉二十八使君》相贈。在詩中,白居易對劉禹錫被貶謫的遭遇,表示了同情和不平。於是劉禹錫寫了此詩回贈白居易。

詩作中,劉禹錫首先緊承白詩末聯「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之句,對自己被貶謫、遭棄置的境遇,表達了無限辛酸和憤懣不平。然後寫自己歸來的感觸:老友已逝,只有無盡的懷念之情,人事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人。無限悲痛悵惘之情,不禁油然而生。詩人於是推開一步,沉舟側畔,千帆競發;病樹前頭,萬木爭春。一洗傷感低沉情調,盡顯慷慨激昂氣概。末聯點明酬贈題意,既是對友人關懷的感謝,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現了詩人堅定的意志和樂觀的精神。全詩感情真摯,沉鬱中見豪放,不僅反映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也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2.赤壁

赤壁是東漢末年周瑜大敗曹操的地方,在今湖北赤壁市長江南岸。但杜牧所詠之赤壁並非此處,而是湖北黃岡的赤鼻磯,所以說杜牧此詩雖為詠史詩,其實也是借題發揮。前兩句寫興感之由,後兩句發議論感慨。作者並不從正面寫赤壁之戰的過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後果,而是反說其事,並以兩位美女的命運來反映赤壁之戰對東吳政治軍事形勢的重大影響。二喬的命運在這里形象地代表了東吳的命運,以小見大,深刻警策。

3.過零丁洋

此詩是文天祥的代表作,作於作者被俘後第二年正月過零丁洋時。後來元軍統帥張弘范再逼他寫信招降南宋在海上抵抗的將領張世傑等人,文天祥出此詩以明志節。

詩歌首聯寫了個人和國家的兩件大事:一是在他21歲時,明經入仕,因科舉而走入仕途;二是在國家危急存亡關頭,起兵勤王抗元。第二聯寫國家山河破碎,局勢危急,個人命運也動盪不安,國家命運和個人命運緊密相連,歷經艱辛危苦。第三聯上句追憶當年兵敗福建時,憂念國事的心情,下句寫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獨處境。詩歌很巧妙地借惶恐灘和零丁洋兩個地名,寫出了形勢的險惡和境況的危苦。最後一聯,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明志的決心,是千古傳誦的名句。

全詩概括了作者一生中的重大事件,熔敘事和抒情言志為一爐,慷慨悲涼,感人至深。

4.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這首詞是詠中秋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千百年來膾炙人口,流傳廣泛。詞前小序說:「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可見,此詞作於丙辰年,即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此時作者在密州(今山東諸城)太守任上,政治上失意,與弟蘇轍也已七年不見。中秋對月,心情抑鬱惆悵,懷念手足兄弟,是很自然的。詞的上片極寫作者在「天上」、「人間」的徘徊、矛盾,下片寫對月懷人,以積極樂觀的曠達情懷作結。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中秋夜,月自然是主角,前人面對無限時空,一輪孤月,早已產生了疑問:「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張若虛《春江花月夜》);「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李白《把酒問月》)。蘇軾之問,陡然發之,把作者對宇宙和人生的疑惑端了出來,也顯露出詞人對明月的贊美和嚮往。緊承這一問,又有了下一問:「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對宇宙和人生的哲理思考更進了一步,對明月的贊美嚮往之情,也更深了一層。既然天上宮闕如此美好,當然會產生乘風歸去的念頭。上天而說「歸去」,因為在作者看來,也許那美好皎潔的月亮,才是自己精神的家園。然而真要棄絕人世,飄然仙去,詞人又有些猶豫了,「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作者的遐想愈來愈飄渺,而終不忍棄絕人世:「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飛天探月,出塵之思,終於讓位於對人間生活的熱愛。

下片緊承上片最後兩句的入世情懷和月色描寫,仍然寫月,寫月光的移動和月下的不眠之人。「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這一問,轉入了抒發懷人之情。好像是對月有怨懟之意,其實是寫親人不能團聚的惆悵。「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宕開一筆來說,表現了詞人由心中有所郁結,到心胸開闊,作達觀之想的心理變化。最後,水到渠成地唱出了「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放達寬慰之語。「隔千里兮共明月」(謝庄《月賦》),遠隔千里之人,同處在這美好的月光之下,雖不能團聚,也能有所安慰了。全詞樂觀曠達的情懷和深邃的哲理趣味,在行雲流水般的語言和美妙的意境中,自然呈現出來。

5.山坡羊潼關懷古

這首曲是作者於元文宗天歷二年(1329年)在就任陝西行台中丞的途中所作。潼關位於東西兩京(洛陽、長安)之間,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常常觸動行經者的懷古之情。這首曲借憑吊潼關古跡,表現了一個歷史的主題: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中,無論怎樣改朝換代,人民依舊過著痛苦的生活。

全曲可分三層:第一層(前三句)寫潼關的雄偉氣勢,以「聚」形容潼關在重重山巒的包圍之中,以「怒」形容黃河之水的奔騰澎湃,從視覺和聽覺兩個方面寫出潼關的險要,然後用「表裡山河」一語收住,暗示它是歷來兵家必爭之地,由此自然引出下一層的感慨內容。第二層(中間四句)寫作者路經潼關時的所見所想。「望西都,意躊躇」寫作者駐馬遠望、感慨橫生的樣子。「西都」即長安,曾經是好幾個朝代的都城,它繁榮昌盛的景象在古籍中也曾有過記載,可如今眼前只剩下一片荒涼。「宮闕萬間都作了土」,便是這由盛到衰過程的真實寫照。這是何等令人「傷心」啊!這一層看起來只是回顧歷史,而沒有直接提到戰爭,然而歷代改朝換代的戰爭的慘烈圖景卻躍然紙上。第三層(最後兩句)寫作者的感慨:一個朝代興起了,必定大興土木,修建豪華的宮殿,從而給人民帶來巨大的災難;一個朝代滅亡了,在戰爭中遭殃的也是人民。「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這其實是作者對以往歷史所作的概括與評判。作者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有這樣的認識是難能可貴的。

八年級下冊語文30課內容

1.飲酒(其五)

《飲酒》是陶淵明棄官歸隱後陸續寫成的一組五言古詩,為酒後即興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揮灑真情,實際上是借「飲酒」的題目,寫對世事人生的感慨。這組詩共20首,以這一首的格調最為閑雅有致。

詩人從居住的草廬寫起,反思歸田後自己的生活狀況。他並沒有隱居山林岩穴,也沒有寄身廟宇不食人間煙火,而是身處「人境」。凡是在有人群的地方,照理也就會有鬧市,也就會人來車往,喧囂不絕於耳,可詩人卻說「而無車馬喧」。這是為什麼呢?第三四句的自問自答揭開了謎底。「問君何能爾」一句轉換敘事角度,將抒情主體客體化,彷彿在以第三者的好奇心追問下去,頗富情趣。「心遠地自偏」一句,以極為精練的語言,做出了回答:因為心情閑適,心志高遠,所以居所也顯得偏僻安靜。

詩的前四句構成一個意義「方陣」,通過敘事和議論,定下全篇的基調。王安石曾贊賞這四句詩為「奇絕不可及之語」,推崇備至。以下幾句主體隱去,進入「寫景區」,即王國維在《人間詞話》里所稱道的「無我之境」。「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妙手偶得之筆,是在不經意中道出的「絕妙好辭」,可謂渾然天成,不工而工。用王國維的話來說就是「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達到了物我合一的化境。「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兩句,抒情主體又漸漸浮出,寫眼前景物,脫口而出,不事雕琢,自有神韻。最後兩句,詩人寫出了面對良辰美景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這里暗用了《莊子·外物篇》的說法:「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就是說,再精妙的語言,也不足以傳達人們復雜的感受。語言的盡頭就是音樂,就是舞蹈,就是無聲的沉默。

2.行路難(其一)

「行路難」是樂府古題,多詠嘆世路艱難及貧困孤苦的處境。李白這組《行路難》詩主要抒發了懷才不遇的情懷,這里選的是第一首,在悲憤中不乏豪邁氣概,在失意中仍懷有希望。

詩以敘事開篇,漸而過渡到抒情。開頭以極為誇張的筆法領起,寫「金清酒」,「玉盤珍羞」,彷彿在營造歡樂的宴飲氣氛,似乎是一首「祝酒歌」。但三四句急轉直下,忽說「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這樣強烈的反差,襯出詩人內心的悲苦。當精神苦悶的時候,美味佳釀也難以下咽。南朝宋詩人鮑照《擬行路難》第六首開頭為:「對案不能食,拔劍擊柱長嘆息。」李白顯然化用了這一詩句,不過增加了「對比度」,以樂景寫哀,強化了哀的程度。那麼,詩人的悲哀到底是因為什麼呢?答案是模糊的,朦朧的,充滿「詩意」的。「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這是一種憂來無端的惆悵,是一種無所適從的迷惘。詩人以形象化的語言,寫出了世途的艱難,寓含著無限的悲慨。現實之路雖然坎坷險阻,但夢還在,理想還在。詩人多麼希望像姜太公一樣,八十歲遇周文王,一展宏才;像伊尹那樣,夢見自己乘舟到「日邊」,有為於當世。但理想和現實是有距離的,理想不能征服現實,現實也不肯認同理想。這樣的痛苦交織於詩人心中,他終於發出「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的感嘆。詩的結尾,在沉鬱中振起,堅定了「長風破浪」的信心,重新鼓起滄海揚帆的勇氣。

3.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唐肅宗乾元二年(759),關中地區鬧飢荒,民不聊生。這年秋天,杜甫棄官到秦州(現在甘肅天水),又輾轉經同谷(現在甘肅成縣)到了四川。在親友的幫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過上了暫時安定的生活,他感到快樂和自足,於是歌唱春雨,尋花漫步,遣興江邊,以詩酒自娛。但是,這種表面上的安逸,掩飾不住他的貧窮,更不能沖淡他那一貫的憂國憂民情懷。上元二年(761)秋天,一場暴風雨襲擊了他的茅屋,再一次把他從浪漫的隱居生活中敲醒,讓他面對現實,讓他憂思,於是寫下了這首詩。

詩題本身就很有趣。茅屋為秋風所破,為什麼還要「歌詩一首」?是什麼牽動了詩人的詩情呢?

詩以描述開篇,完全是寫實的手法。先寫秋風的威力,「怒號」是其聲勢,捲走屋上茅草是其「戰績」;再寫自己無可奈何的情狀,面對這大自然的強者,只好任其所為,眼看著自己的茅草渡江而去,高飛的掛在了樹梢,低徊的沉到了塘坳。

面對大自然的暴力,詩人表現得較為平靜,甚至還有幾分耐心去欣賞它。但面對頑童的「趁風打劫」,他卻真的動了肝火。它如實地寫出了自己的失態,是那樣率真。與其說他是在和孩子們生氣,不如說他是在和自己生氣。他恨自己老邁年高,生活無依,一事無成,於國於家都沒什麼用了。也許還深責自己缺乏修養,和小孩子們一般計較。總之,焦灼之後,他轉為沉靜,漸而苦苦地思索。

大風過後,黑雲涌來,不用說,秋雨是不請自來的了。詩人收回自己的視線,不再關注大自然的風雲變化,而把心神集中在自己賴以生存的茅屋裡。多年的貧困,多年的流離失所,他甚至做不起一床被子,而就是那床冰冷似鐵的被子,也讓睡覺不老實的孩子蹬破了。滿屋漏雨,沒有乾爽的地方,可是秋雨卻不管不顧地下個不停。這是怎樣的生活啊!長夜漫漫,詩人失眠了。而「自經喪亂」,已不知有過多少個這樣的夜晚,灑淚沾襟又有什麼用呢?

突然,詩人從沉思中振作起來,發出了「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呼喊。這時,理想戰勝了現實,意志戰勝了嘆息。雖然他現在缺少「風雨不動安如山」的住所,但是,如果眼前突現這樣的房屋,能夠溫暖天下寒士,他寧可獨守茅屋,受凍而!這是怎樣的一種情懷呢?這是一種飽覽民生疾苦、體察人間冷暖的濟世情懷,就像他在兵荒馬亂中寫「三吏」「三別」一樣。

這是一首歌行體的古詩,連續的韻腳變換體現了「歌」的特點,單行散句乃至長短句的錯落搭配,又體現了「行」的動感。正因為有了現實的觸動,有了內心的渴望,詩句才能這樣不假修飾,從胸臆中自然涌現。全詩先敘事,後議論抒情,既寫了詩人貧窮甚至惱羞成怒的窘狀,也表達了詩人博大寬廣的胸懷,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4.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唐代天寶年間,李唐王朝與西北少數民族邊境戰事不斷,許多文人也紛紛投入軍人幕府,尋求個人發展,並體驗到邊塞緊張激烈的軍旅生活和新奇獨特的自然風光,形成了盛唐邊塞詩派,岑參就是盛唐邊塞詩人的傑出代表,他的這首《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也成為邊塞詩的名篇佳作。

全詩共十八句,正如詩題所示,按內容大體上可分為兩個部分,即「詠雪」(前十句)和「送別」(後八句)。開頭兩句,突出了邊塞的氣候特徵:北風掃盪,草木摧折,八月飛雪。一個「即」字,表明這里與內地相比,冬天來得格外早,不免使人驚異。接著,詩人發揮神奇的想像,將北風看作春風,將雪花比作梨花。「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比喻何等新奇,格調多麼豪邁!只有熱愛生活的人,才能表現出這種化苦為樂、積極向上的樂觀情懷,才能寫出這樣的千古名句。下面兩句詩仍追逐著雪花來寫,不過情景一轉,由戶外寫到室內。雪花飄進珠簾,沾濕羅帷,輕柔而浪漫,還真有幾分梨花的神韻。但「狐裘不暖錦衾薄」的嚴酷現實也提醒人們,伴隨著雪花的到來,寒冷也悄悄地跟進,在考驗人們的毅力和耐心。後面兩句詩就接著寫到:「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這是從軍旅生活方面寫天氣的寒冷。將軍不能彎弓,不能披戰衣,怎麼帶兵打仗呢?在大自然的威力面前,人類顯得這樣的無助和無奈。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兩句是過渡性的,將視線又轉向「外景」,以百丈堅冰點綴大的環境,以萬里愁雲引出送別的氣氛。下面寫送別的場面,簡略而有情味。「胡琴琵琶與羌笛」,這種純然是西域特色的管弦樂器齊鳴和響,給邊塞的軍中宴飲增添了幾分蒼涼悲壯的豪氣。天色已晚,暮雪紛紛,紅旗不卷,「歸客」登程,此情此景,令人黯然。但詩人卻拋開了離愁別緒,以高昂的格調收束全篇。結尾四句,形成頂針,內容接續,如行雲流水,畫出一幅空曠寂寥的雪中送別圖景。「雪滿天山」令人凄迷,「山迴路轉」使人惆悵,而雪地上的馬蹄印跡,又把送別的思念延伸到遠方。這個「開放式」的結尾,給人以無盡的遐思。

5.己亥雜詩

龔自珍是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學家,他在清王朝表面繁榮之際,就向當局發出了警告;在眾人酣歌太平之時,就指出了危機四伏的前景。他稱當時的社會為「日之將夕,悲風驟至」,極力呼籲改革。但他在政治上不受重視,官職卑微,抱負無法施展。道光十九年(1839),也就是鴉片戰爭的前一年,他已48歲,對清朝統治者大失所望,毅然決然辭去官職,回歸故里。一路上,他有所思,有所感,就用雞毛寫在賬簿紙上,投入一個竹筐里。後來共「得紙團三百十五枚,蓋作詩三百十五首也」(《與吳虹生書》),這就是著名的《己亥雜詩》──那一年是己亥年。

這首詩是《己亥雜詩》的第五首,寫詩人離京的感受。雖然載著「浩盪離愁」,卻表示仍然要為國為民盡自己最後一份心力。

詩的前兩句抒情敘事,在無限感慨中表現出豪放灑脫的氣概。一方面,離別是憂傷的,畢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故友如雲,往事如煙;另一方面,離別是輕松愉快的,畢竟自己逃出了令人桎梏的樊籠,可以回到外面的世界裡另有一番作為。這樣,離別的愁緒就和回歸的喜悅交織在一起,既有「浩盪離愁」,又有「吟鞭東指」;既有白日西斜,又有廣闊天涯。這兩個畫面相反相成,互為映襯,是詩人當日心境的真實寫照。詩的後兩句以落花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自然而然地融入議論。「化作春泥更護花」,詩人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鴉片戰爭爆發後,他多次給駐防上海的江西巡撫梁章鉅寫信,商討國事,並希望參加他的幕府,獻計獻策。可惜詩人不久就在丹陽書院(年僅50歲),無從實現他的社會理想了,令人嘆惋。

這首小詩將政治抱負和個人志向融為一體,將抒情和議論有機結合,形象地表達了詩人復雜的情感。龔自珍論詩曾說「詩與人為一,人外無詩,詩外無人」(《書湯海秋詩集後》),他自己的創作就是最好的證明。

追問:
要的是25課和30課的原文

Ⅲ 跪求!!!人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課堂作業古詩詞背誦答案

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課堂作業本答案(古詩詞背誦復習卷)(第84至86)問題補充: 從第六題做起,做到第十題。答案一:蒸融 枯萎 翡翠 預備 爆竹 展覽 恐怖 尖銳 殘暴 哀思 凍僵 乖巧 抽噎 聖誕樹 精兵簡政 勃勃生機 語重心長 張燈結綵 見微知著二:第2第1第2第2第2第2第1第2第2第1第1(劃去)三:bing 禾 3畫 拿 目 3畫 放yi 已 3畫 特別的guang (返犬旁)3畫 粗野七:(1)《贈汪倫》 《送元二使安西》(2)《望天門山》 《飲湖上初晴後雨》(3)《己亥雜詩》 《泊船瓜洲》(4)《竹石》 《泊船瓜洲》(5)《題西林壁》八:(1)尋常 平凡 生命中有些人牢牢的把自己的命運把握住了,就會不平凡。而有些人錯失良機,就會很尋常。(2)用自己的力量去幫助別人,即使這會讓自己得不到溫暖,但是這才是最高尚的.(1)「駝頭」象徵抗旱「鹿角」象徵健康長壽「蛇頸」象徵靈活多變「龜眼」象徵富有靈氣「魚鱗」象徵神聖的防衛「虎掌」象徵英勇不屈「鷹爪」象徵騰雲駕霧,勇敢果斷「牛耳」象徵勤勞善良圖騰指一個名族認定的標志還以龍 狼 蛇 玄鳥 熊…作為圖騰1.過 我2.時間 小老鼠 曾經年少,不懂光陰寶貴,逝者如斯稍大些,我知道這個西瓜是爺爺從家裡搬到瓜地里的。盡管這樣,我不認為那是一種游戲,是慈愛的爺爺哄騙孫子的把戲,而是在一個不懂事的孩子心裡適時播下一顆希望的種子。西瓜和希望60.188.12.* 2010-4-27其他答案:蒸融 枯萎 翡翠 預備 爆竹 展覽 恐怖 尖銳 殘暴 哀思 凍僵 乖巧 抽噎 聖誕樹 精兵簡政 勃勃生機 語重心長 張燈結綵 見微知著二:第2第1第2第2第2第2第1第2第2第1第1(劃去)三:bing 禾 3畫 拿 目 3畫 放yi 已 3畫 特別的guang (返犬旁)3畫 粗野七:(1)《贈汪倫》 《送元二使安西》(2)《望天門山》 《飲湖上初晴後雨》(3)《己亥雜詩》 《泊船瓜洲》(4)《竹石》 《泊船瓜洲》(5)《題西林壁》
42、清明(杜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語文第六冊: 四時田園雜興 宋 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 村莊兒女各當家

Ⅳ 名詞解釋: (1)西方教育哲學流派進步主義 (2)結構-定向教學理論 (3)學習雙機制理論

(1)19C末20C初新教育運動傳到了美國,同實用主義教育思想相結合,形成了在版美國有廣泛影響權的進步主義教育運動,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現代教育」派。

進步主義教育,在杜威的實用主義教育思想的指導下進行教育實驗,以兒童活動為中心,提出「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教育即生長、教育是經驗的不斷改造、從做中學等口號,使教育工作適應當時美國資本主義發展的需要。但由於其自身的缺陷,內部的分化,再加上其他流派的攻擊,到20C30Y漸漸由盛轉衰。
(2)結構一定向」教學理論是北師大著名教育心理學專家馮忠良教授經過十幾年的潛心研究提出的具有完整科學體系的教學理論。中心思想就是指導人們如何在教學中有效地構建學生的心理結構,進而提高教學效果。
(3)雙機制學習理論是在綜合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和認知———發展學習理論基礎上提出的一種學習理論。它避免這兩種理論各執一詞、單方面解析人學習機能的觀點,從更科學、更深刻的角度揭示人的學習本質

Ⅳ 語文古詩默寫失分原因分析

仔細想想,學生對默寫的厭煩,應該不在於他們對默寫方式的厭煩,而更多地在於他們對沒有足夠興趣卻又必須背誦默寫的文章的厭煩。這些文章又不是很理解,學生就會根據自己的理解想當然的寫一些別字錯字,更談不上默寫的准確性了。花大量時間去背誦這些課文或名句,到最後一兩個錯別字就否定掉他們的勞動成果,學生就更沒有興趣去背誦積累了。

作為教師,我們首先得反思自身,教學方面是不是需要改進。在教學中,很多教師只是重視對文本的語法講授,機械地幫學生梳理大意,而輕視了詩歌本身的文學性和思想性的引導。惡性循環到背誦默寫,學生就更沒有興趣了。比如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中: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其中的「生」字,學生經常會誤寫成「升」。我就說明月在海上慢慢升起,就如同生命的孕育過程,它表現了明月的生命力。再比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其中的「幽」字,學生經常會誤寫成「憂」。老師應該幫學生梳理,這里的「幽」是「隱蔽」的意思,在句中與「暗」是同一個意思,表現了琵琶女的愁與恨,學生這樣理解就不容易寫錯了。還有「眾口鑠金,積毀銷骨」中的「銷」,如果能知道它是「熔化」的意思,就很難寫錯。這樣理解基礎上的記憶,比死記硬背要強得多。

此外語文老師也要努力探討並研究學生的學習心理,尋找好的切入口,改變學生的學習狀態,形成良性教學模式,在教學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才會形成良性的教學模式。比如,幾乎每過一段時間,我就會在早讀課上安排各種形式的默寫活動,默寫得好的同學進行一定的獎勵,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默寫得不理想的一定要他們平時多背誦,多默寫,同時課堂上多叫這些平時相對比較怕背書的同學回答問題,讓他們也意識到老師在時刻關注他們,這樣能減少這些學生的惰性。高中語文「名句名篇」的考查重在積累,只有量的積累,才有質的突破。只有功夫花在平時,才見成效。

四、對策

文言文要求背誦默寫的篇目較多,許多文章同學們基本上能夠背出,但要做到不漏字、不添字、不改字、不顛倒語序、不寫錯別字就沒那麼容易了,更不用提對一些語句的理解性記憶了。所以如何把默寫功夫做到細致准確,一字不差,並能深刻理解,靈活運用,確實需要掌握一些竅門。平時,考生若能掌握一定的默寫技巧,就能大大提高得分率。

首先,出聲誦讀。誦讀,是做好這道題的根本。有些同學有一個不良的習慣,早讀課不是背書,而是看書,沒有朗朗的讀書聲,做題時也缺乏語感。誦讀是背誦的好方法,每篇連續誦讀五遍以上,你會發現在第一、二遍時你有一些生硬,到三、四遍時你已相當流利了,到五、六遍時你已完全熟練地掌握了全文,而且不會發生漏字、添字和語序顛倒的情況了,這時候讓你背錯都難了。一方面通過誦讀可以強化你對文章的再熟悉程度,另一方面隨著誦讀遍數的增加會逐漸加深對文章內容的印象與理解,同時自己對文章也會有獨特的感悟、體會,會更深刻地理解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目的。古人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就是這個道理。另外,隨著誦讀的深入,你對每句話的意思也會更明白,有的同學讀完一句古文,這句話的意思也會馬上在他的眼前出現,這就是對古文相當熟悉的結果,這個步驟做得好,也為下面的句子翻譯打下良好的基礎。

其次,勾畫重點語句。把每一篇古文、古詩的名言警句(如「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等),揭示主題、中心的關鍵性語句(如「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等)和表現作者心情的句子(如「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等)勾畫下來,將這些句子重點背誦,並理解它們在文中的作用,幫助理解性記憶。平時養成良好的積累名言名句的習慣,特別是積累重要的、有特點的名言名句,也算是做好默寫這道題的一個捷徑。

第三,書寫。背熟文章之後,你可以再拿起書本,一行一行看下去,將容易寫錯的字多看幾遍,多寫幾遍,保證不改字,不寫錯別字。這一步雖是收尾,但很關鍵,如果做不好,將前功盡棄,所以一定要認真對待。

要做對名句名篇默寫題前提還是要理解句意,只有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才能提高默寫的正確率。同時,平時一定要克服懶惰思想,勤於動筆。在復習有限的時間里,多想些方法,多用些技巧,多做些歸納,多作些總結,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閱讀全文

與己亥雜詩教學反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