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幼兒園大班科學《一分鍾有多長》教學反思
兩點反思: 一、對研讀教材的反思研讀教材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一個重要環節,只有對教材有深入的分析,才能順利的設計活動。新《綱要》中提出:「數學教育必須要讓幼兒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教師要引導幼兒對周圍環境中數、量、形、時間和空間等現象產生興趣,建立初步的數學概念,並學慣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游戲中某些簡單的問題」。對於大班的孩子,認識時間還是比較感興趣的,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數的孩子時間概念比較模糊,於是為了讓幼兒充分感受到時間的寶貴,設計了體驗一分鍾這一活動。活動《一分鍾有多長》關鍵在於體驗,教師應如何使用各種方法讓幼兒體驗到一分鍾的長短,時間本身就是抽象的東西,應把抽象的東西物化到具體的操作中,讓幼兒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體驗到一分鍾的長短。從而延伸到幼兒對時間觀念的增強,學會珍惜每一分鍾。結合綱要和教材分析,因此我把活動的目標定於: 1、在操作中體驗一分鍾的長短。 2、增強時間觀念,懂得珍惜每一分鍾。 3、體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二、對活動設計的反思在進行活動時,為了調動幼兒對活動的興趣,我在知識和材料方面做了充分的准備,利用網路下載了課件時鍾,用課件時鍾幫助幼兒體驗一分鍾,使幼兒很直觀地看到了一分鍾的運轉,給老師在教學中提供了方便。我設計的第一個環節,就是調動幼兒有關時間的概念,出示課件時鍾,幫助幼兒認識一分鍾,感知一分鍾有60秒的關系,這樣孩子對於一分鍾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這個環節我可以調整課件撥動鍾面,把時針、分針、秒針三個都呈現出來,這樣就不光認識秒針這單一的知識了。第二個環節讓幼兒猜測一分鍾的長短,孩子的回答各種各樣,並且具體到做哪些事情上面,可惜的是,我卻沒有好好利用孩子的回答,給孩子驗證自己的想像。正如專家所說的,教師已經設疑了,就應該讓孩子去驗證,通過驗證發現自己的想像與實際操作的差別,這么好的體驗過程我卻沒有利用起來,沒有給孩子體驗的過程。這使我想到了孔老師的做法,她讓孩子從不同的方面去體驗一分鍾的不同感受,利用等待一分鍾和觀看動畫片一分鍾讓孩子自主地說體驗的感受,這樣的兩種方式體現了孩子的感受,值得學習。第三個環節利用同樣的時間一分鍾卻有著不同感受,讓幼兒參與操作活動,體驗一分鍾的長短,通過兩次的不同操作,引導幼兒發現時間的價值與自身努力的關系。由於我准備的材料沒有考慮從孩子的角度出發,兩次的操作沒有達到的好的效果,孩子在體驗一分鍾就欠缺了。陳老師的點評讓我深受啟發,教師預設與孩子不符合,沒考慮到孩子對操作材料的反應,以致沒有達到預設的教育目標。第四個環節引導幼兒與同伴操作,體驗一分鍾的快樂,這個環節孩子的競爭意識很強,與同伴共同完成一分鍾的事情,孩子通過拼拼圖、搭玩具共同合作,這個環節我對孩子共同完成的成果沒有進行評價,讓孩子的心理有種失落感,老師應給孩子的成果給予肯定與贊揚,從而使孩子心理產生自信。第五個環節屬於延伸活動啟發幼兒討論如何利用時間,珍惜每一分鍾。我在這環節的牽引有所勉強,正如曹老師說的這個內容是應強加給孩子的,應該引導幼兒自主地發現時間的重要性。整個活動在開展時,我的上課速度節奏有點快,對教材的重點沒有深入進去,導致整個活動沒有達到好的效果。幼兒的大腦不是能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點燃的火炬。科學的激發,可使幼兒大腦的巨大潛能迸發出來。目前,在我國幼教領域的改革中,教育觀念的更新越來越受到人們重視,觀念決定人對事物的價值取向。只有更新觀念,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教學的問題。充分認識教育活動的價值,提高教育活動的質量。在教育活動中,要改變過去單純由教師講解、演示、示範來灌輸知識的情況,應提供豐富的材料讓幼兒充分動腦、動手又動口,使他們的感官處於最佳活動狀態,充分調動幼兒參與的積極性,促進思維能力的發展。 通過這次活動和專家的點評,使我發現在組織教學方面自身存在的不足,發現自己與優秀教師之間的差距,也讓我深刻認識到幼兒園園本教研的重要性,通過園本教研的開展,讓我們有機會分享她人的教學經驗。要想上一堂好課,必須要對教材有著深入的研究與分析,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主題內容,推敲教材,認真把握好教學活動的各個環節,制定好教育目標,把握好教材的重難點,更新對教育的觀念,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同時,要在教育過程中明確教師和幼兒互為主客體的地位,樹立正確的兒童觀、教育觀,依據幼兒學習特點與規律,不過分追求形式的多樣,不停留在形式上的模仿,深入尋找形式背後所蘊含的觀念,才能真正落實到教學活動中提出的任務和目標。有了這些充分的認識,對我在以後的教學中起到促進作用,讓我在不斷地反思中進步,不斷地進步中成長。
❷ 大班健康《我生病了》教學反思
今天我上了一個社會活動《生病不好玩》,原來的安排是要在課前就給孩子們排練好情景表演的,但是由於這幾天一直在調課,打亂了課程的秩序,我就將原定的情境表演環節進行了替換,用幼兒最感興趣的動畫片《爺爺生病了》作為引子,激發幼兒對故事內容的理解。在觀看動畫片前,我就拋出問題:為什麼會生病?生病了會怎麼樣?你喜歡生病嗎?為什麼?讓幼兒帶著問題觀看動畫片,看完動畫片後請幼兒將心理感受與大家一起分享。
看完動畫片後,大多數幼兒都說生病不好玩,生病了很難受,還要打針掛鹽水,吃很苦的葯,而且不能上幼兒園,不能和小朋友一起玩等。可是有三個孩子卻說生病很好玩,我就追問他們為什麼說生病很好玩?健健小朋友說「生病了可以在家看動畫片,可以買玩具,我要什麼我爸爸就會給我買。」子恆馬上接著說:「生病了我媽媽就會請假陪著我,還給我買好多好吃的東西,平時我媽媽一直很忙的。」「我也是,我生病了我爸爸脾氣好的很,不會對我大聲說話,也不會打我了。」我把這三個孩子的問題又拋給了其他的孩子,你們覺得生病很好玩對嗎?為什麼?琪琪馬上說:「生病了雖然能看電視,但是頭很痛,很難受,根本看不進去。」「是呀,生病了喉嚨很痛,也不想吃東西了,還想吐呢!」盈盈馬上接下去。「生病了,媽媽請假陪我,但是這樣老闆會扣媽媽錢的,沒錢就不能買好東西了!」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起來,都在努力把對方說服,他們說出了自己的切身體會,說出了自己的心身
最後辯論結束,只有健健一人仍然覺得生病很好。活動後我和他單獨交流溝通。他的想法與其他孩子相比較有「個性」。他說:「生病了爸爸就會特別地疼我,不會罵我。我覺得生病的時候爸爸對我最好!生病了,可以看喜歡看的動畫片『喜洋洋與灰太狼』、「黑貓警長……」 「但是生病你覺得難受嗎?」我問。「難受,但是掛了鹽水就會好的呀!」「生病就像剛才小朋友講的會吃不下東西、頭暈、喉嚨痛、還浪費錢……你覺得他們說的對嗎?」他咧嘴一笑。我建議她回家和爸爸再說說生病好不好的話題。
活動後我感嘆:現在的孩子都像小皇帝一樣,如果生病了那他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圍在他身邊侍候他。那時候,他就像當了小神仙一樣,身旁堆滿了好吃的食物和好玩的東西。此外,如果生了病,想要什麼大人們就會給你買,決不會不答應。另外,從孩子們的話語中可以看出家長用批評的方式比較多,鼓勵、表揚的形式較少,在孩子心中留下了不良的印象,他的身心健康也得不到全面發展。其實孩子需要的是父母全方位的關愛。因此,孩子希望自己能生病,也是對父母關愛形式、關愛內容改變的一種信號,家長應該有所啟示。最後,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密不可分,兩者對孩子的健康成長缺一不可。這就需要我們老師和家長們倍加努力,用科學的方法引導、啟發孩子,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獲得全方位的發展。
❸ 簡便止血我能行的教學反思
「我能行」這一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體驗自信的快樂,感悟自信的重要性,從而幫助學生培養和樹立其自信心。為達成這一教學目標,我積極貫徹新課改的教學理念,通過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氣氛,創設適當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開展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活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作用。使學生在活動中參與,在參與中體驗,在體驗中獲得知識、培養能力及樹立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在新課程改革理念的指導下,綜合本課的教學目標的達成及其課堂教學的效果來看,本人對這節課的成功之處、美中不足及改進措施兩個方面進行了反思。
一、成功之處
1、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導入時,我用了學生感興趣的動畫片《喜洋洋與灰太狼》中,灰太狼抓羊的經歷,雖然失敗很多次,但是它不放棄,我們要學習它的這種「我能行」的精神。
另外通過播放激昂而動感的歌曲《相信自己》營造一種自信快樂的課堂氣氛,為後面關於自信的學習及體驗做好了感情鋪墊。同時通過讓學生欣歌曲,談對歌曲的理解和感受,並設想、交流自信者常有的態度,這種方式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變苦學為樂學,變厭學為願學,變被動為主動,從而積極融入到課堂學習中。而且也開門見山地說明了只有滿懷信心、只有「我能行」才能取得成功。
2、以活動為載體,引導學生體驗自信
本節課通過開展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來展開教學,說一說讓你感受最深的一次「我能行」 ,在學生在回顧自身努力進取、成功的經歷深刻體驗到信心的巨大作用;「試一試」讓學生盡情地展示自我才藝的同時放飛自信的翅膀,在人生旅途中揚起自信的風帆,同時還通過分組合作的活動,讓學生在合作中交流,在交流中互相學習,既使學生更好的掌握了所學知識,又培養了學生合作互助的精神,並將課堂學習推向一個高潮。通過有針對性地開展系列教學活動並引導學生參與其中,有利於其真正感受到自信的快樂及其重要性,區分自信、自負與自卑三者的差別,幫助培養其自信心,從而較好的實現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3、賞識學生,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
這節課我始終面帶微笑,把激情帶進課堂,認真傾聽學生的發言,多用 「真好」、「請」「很不錯」「精彩」等詞句,同時對於學生表現精彩處帶領全班學生送上熱烈的掌聲,真正給予學生大力肯定和熱情的鼓勵,大多數學生在教師的賞識下更加踴躍地參與學習並增強了自信。整個課堂氣氛比較活躍,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
二、美中不足及改進措施:
1、個別活動時間上留得不夠多
教學過程中我發現個別活動在時間的安排上不夠充裕,如在「說一說」活動環節中,很多學生積極舉手想要展示自身才藝,但給的機會較少,如果把此環節改為小組內表演或許會更好,學生參與的面會更廣。
2、忽視了個別學生的個性差異
在調動了大部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的同時,我發現有的學生可能由於不自信等原因始終處於「低落」和「游離」狀態,不能很好的跟上教學的節奏,但為了顧及整個教學的進程我忽視了他們,沒有做到面向全體學生,這在今後的教學中是應當注意改進的,可以稍稍放慢教學的節奏,向這些同學提一些比較簡單的問題來集中其學習的注意力,爭取使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課堂中。
課堂教學是一門有缺憾的藝術,在教學中如何更廣泛的調動起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如何讓學生在短暫的45分鍾內既獲取相關知識又較好的提升其情感態度價值觀,使師生在教與學的雙邊活動中各得其所、共同提高,這將是我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不斷努力的方向。
❹ 《夜裡什麼人不睡覺》教學反思
黑夜,總是帶著一些神秘的色彩, 「夜裡什麼人不睡覺?」,孩子們的好奇心一下子就被激發了出來,為讓孩子能體會哪些人夜裡不睡覺?他們為我們做了什麼事?我開展了此次閱讀活動。
活動中,為了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我拋出第一個問題,每天很晚的時候小朋友們都在做什麼時,幼兒能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回答老師,有的說在家看動畫片、有的說聽媽媽講故事……最終在老師的引導下說出了做完這些事以後都要去睡覺了。緊接著我又拋出了一個問題,有沒有人晚上是不睡覺的呀?一下子就激發了幼兒興趣,有的小朋友說醫生不睡覺,因為他們要照顧病人。接下來我出示了故事封面,引出了故事名稱《夜裡什麼人不睡覺》。激發了孩子們的閱讀興趣,使孩子們迫切想要知道到底哪些人夜裡不睡覺。這時我請孩子們到書架上去取書和好朋友一起閱讀,幼兒們通過同伴閱讀,初步感知了夜裡不睡覺的人的工作特點。在分享交流的環節中,我鼓勵幼兒回答夜裡什麼人不睡覺,我一邊根據幼兒的回答在黑板上貼出人物圖片,並引導幼兒規范的說出他們的職業名稱。接下來我播放了故事課件,逐頁的引導幼兒仔細觀察並用自己的話表述故事內容,這不僅培養了幼兒對圖畫的觀察力也培養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通過本次活動孩子們發現,原來夜裡有許多不同職業的人,在忙忙碌碌為大家服務呢,也慢慢了解正是不同職業的勞動者創造了我們美好的生活,讓孩子們自然而然地產生了感恩的心理。最後我請幼兒再去觀察一下生活中還有哪些人夜裡不睡覺,為下一次的活動做好了鋪墊工作。
活動結束後,我發現同伴閱讀在大班是非常適用的,大班的孩子已具有一些早期閱讀的經驗,如他們喜歡與同伴分享所見所聞,對文字比較感興趣,具有理解圖意的能力,樂於參與討論並敢於發表不同於他人的見解,掌握了閱讀圖書的基本方法等。孩子之間的閱讀能力是有差異的,同伴閱讀、合作交流能補充完善發展幼兒的閱讀技能,令幼兒產生閱讀的愉悅、快樂之感。所以大班的孩子可以結伴一起閱讀,不僅可以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還可以提高孩子與同伴之間的合作閱讀能力,加強了生生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