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視頻設計 > 音樂與人生教學反思

音樂與人生教學反思

發布時間:2021-02-13 18:33:01

『壹』 音樂與人生

音樂作為一種藝術
本身就有其存在的真實意義
當你處於不同的情緒階段時
你會對你所聽內到的音樂容
產生不同的感受
特別是那種令人產生共鳴時的那種感覺
從這方面講
它是對聽眾的熏陶
然而
對於創作者來講
這些歌曲寄託了個人的情趣和感悟
是一種發自內心的一種感情
不管怎樣
音樂對我們人類來說是一高級的精神世界的需求
它與我們的人生價值和感悟密切相關
它對我們來說
其中的奧秘是無窮無盡的
不知道你是不是近日心情不好
還是想探究一下某些東西
不管怎樣
好好活著
就要好好享受生活
享受音樂
享受人生!
是否可以解決您的問題?

『貳』 怎樣理解音樂與人生

音樂作為一種藝術
本身就有其存在的真實意義
當你處於不同的情緒階段時
你會對你所專聽到的音樂屬
產生不同的感受
特別是那種令人產生共鳴時的那種感覺
從這方面講
它是對聽眾的熏陶
然而
對於創作者來講
這些歌曲寄託了個人的情趣和感悟
是一種發自內心的一種感情
不管怎樣
音樂對我們人類來說是一高級的精神世界的需求
它與我們的人生價值和感悟密切相關
它對我們來說
其中的奧秘是無窮無盡的
不知道你是不是近日心情不好
還是想探究一下某些東西
不管怎樣
好好活著
就要好好享受生活
享受音樂
享受人生!

『叄』 <<我是中國人>>音樂教學反思

新課標提出:「興趣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動力,是學生與音樂保持密切聯系、享受音樂、用音樂美化人生的前提。音樂課應充分發揮音樂藝術特有的魅力,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審美心理特徵,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1.聽音樂打節奏
本環節通過兩次的聽賞,目的是讓學生加深對音樂旋律的記憶,感受樂曲的節拍特點,為後面的學唱做准備。
2.教師的范唱
教師的范唱能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能激發學生的歌唱興趣和熱情,能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歌唱發法,所以教師的范唱是十分重要的。針對《我是中國人》這首戲歌,由於它採用了京劇中花臉的唱腔,對於女老師來范唱 這首歌曲是有難度的,效果不如錄音好。因此我在演唱中特意強調京劇的韻味,把嗓音刻意壓低一些,盡量接近於花臉的音色。其次,注重歌曲的表現力,聲情並茂,激發和感染學生的演唱熱情。
3.識譜階段
在識譜過程中,注意讓學生跟隨教師進行演唱,對於裝飾音、休止符等地方單獨進行練習,以便能夠模仿京劇的韻味,體會與其他歌曲的不同。
4.填詞演唱
通過反復演唱是否有裝飾音的樂句,進一步感受的韻味。特別是對「人」字的學唱,在教師的范唱中,體會拖腔的演唱方法,多次進行練習。
5、通過欣賞現代京劇《紅燈記》的選段《都有一顆紅亮的心》,目的是讓學生對京劇中的板式有一個更深地了解,能夠舉一反,為進一步學習京劇打下基礎。

『肆』 第一單元《學會聆聽——音樂與人生》說課考試

本交響曲旨在描寫人生的恐怖、絕望、失敗、滅亡等,充滿了悲觀的情緒,而否定了一切肯定、享受人生的樂觀情緒。作者在本曲中也刻意描寫了人們為生活而奔忙的情景,但他揭示了一個永恆的真理——死亡是絕對的、無可避免的,而生活中的所有歡樂都是轉瞬即逝的,是一部相當個人化的作品。

《草原放牧》的音樂語言特徵:
草原英雄小姐妹 吳祖強、王燕樵、劉德海寫於1972年。這首琵琶協奏曲取材於蒙族龍梅和玉榮小姐妹倆與暴風雪搏鬥,保護羊群的英雄事跡,表現了祖國的新一代熱愛社會主義、熱愛集體、勇於斗爭的動人形象。全曲共分五段:①草原放牧;②與暴風雪搏鬥;③在寒夜中前時;④黨的關懷記心間;⑤千萬朵紅花遍地開。樂曲的主題清新活潑,充滿活力,並具有濃郁的內蒙民間音樂色彩。用琵琶這一富有特色的民族樂器演奏,使天真爛漫、活潑可愛的小女孩形象躍然弦上。在第二段中,充分運用琵琶演奏傳統武曲時常用的表現手法和復雜技巧,逼真地描繪了小姐妹與大自然搏鬥的情景。第四段如歌而富於深情的旋律,用琵琶四指長輪演奏,同時以大指挑弦奏出簡潔的音調作襯托,深刻地揭示了小主人公對黨的真摯感情。樂曲採用琵琶協奏曲的形式,一方面充分發揮琵琶的豐富表現力,同時又運用管弦樂隊交響性的豐富表現手段,二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相得益彰。樂曲首演於1974年,後曾於1978年和1979年兩次在美國公演,受到了國內外聽眾的贊賞。

<草原放牧>在情緒上表現出歡快,奔放,時而悠繞.讓人聯想到蒙古的人,草原,放牧的場景...《第六(悲愴)交響曲》在情緒上表現出,嘆息,悼念,安靜,悲壯.讓人聯想到某某逝去,回顧某某逝去前的歲月.

《草原放牧》(是不是這首?你寫的「草原牧放」我找不到,你寫反了吧?)
作者:吳祖強,王燕樵,劉德海
作曲 :(...查不到)
題材:蒙族龍梅和玉榮小姐妹倆與暴風雪搏鬥,保護羊群的英雄事跡
創作背景:草原小姐妹》琵琶協奏曲草原放牧 《草原小姐妹》是著名作曲家吳祖強先生在五十年代與王燕樵、劉德海(著名琵琶演奏家)三位共同創作的琵琵協奏曲,這是我國民族器樂與西洋交響樂結合,中國民族器樂交響化成功實踐的典範,自誕生以來,以鮮明的民族器樂特色、質朴的音樂語言、優美動人的音樂旋律、東西音樂文化融合的特色,深受國內外各階層聽眾的喜愛,也繼承了中國當代音樂關注現實、深入生活、貼近群眾、引領時代的創作傳統。這是一部單樂章曲式結構的器樂交響曲,揉合了很多琵琶滑指、輪指、揉、掃等技法,全曲五個樂章以不遏止的方式演奏,包括草原放牧、與暴風雨搏鬥、在寒夜中前進、關懷記心間和千萬朵紅花遍地開。青年琵琶演奏家章紅艷的演奏,音色清雅、透徹、灑脫而奔放,開篇立章即以飽滿的激情引出了 "草原小姐妹"的音樂形象,技法在主題中 "擬聲化"、"擬人化",呈現出高超的演奏藝術。 三部在中國音樂史上最著名的協奏曲同收錄入一張專輯里錄音,在選題立意上是很大的創新。專輯集合三位中國著名中、青年演奏家分別演繹,由國際樂壇新生代的勁旅澳門樂團協奏、傑出華人指揮大師邵恩先生執棒指揮。 傑出華人指揮邵恩先生領銜的澳門樂團,是中國一支相當年輕的新生代交響樂團,成立建制25年以來,廣泛延聘國內外專業演奏家充實隊伍,專業水準不斷提高,成為在亞洲地區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交響樂團。邵恩先生有很豐富的樂隊訓練、排練經驗。這次澳門樂團首張專輯錄音,從交響協奏作品開始,最能展示樂團配合、默契、音色、音響的塑造能力了。在指揮和樂團演奏家們的共同努力下,非常出色的達到了這一點。邵恩先生對樂團音響色彩的塑造嚴謹、細致,樂隊音色扎實、雄厚,音響動力強勁有力,音質飽滿。錄音現場原聲實錄,音場寬闊、音域寬廣、器樂音質特性突出,交響聲部整齊,音響效果輝煌燦爛!
<<第六悲愴交響曲>>
作者:柴可夫斯基
作曲:...(查不到)
題材:人生的恐怖、絕望、失敗、滅亡等
創作背景 :1893年10月28日,柴科夫斯基交響曲創作領域里的最後一部作品——第六交響曲《悲愴》,由作曲家親自指揮,在聖 #8226;彼得堡首演,反應不佳。也許是由於這部樂曲惶惑不安的情緒和異樣的陰暗使他碰壁。但是,當柴科夫斯基死後,此曲再演,也許是由於聽眾懂得了它的含義,場內一片哭泣。這是我們時代的一位偉大的交響音樂作曲家創造性生涯的最後總結。他自己說過:「在這部交響曲里我傾注了自己的全部心血」。首演後欣然接受弟弟莫傑斯特的建議,用了「悲槍」的標題。

浪漫主義標題音樂,是一種相對於純音樂(即非標題音樂)而言的器樂音樂,它的特徵是有一個概括性的題目,這個題目或源自於民間傳說、文學作品、繪畫作品,或是個人的親身經歷等,作曲家在統一的構思下,用音樂手段將題目表達出來。總的來說,標題音樂的音樂內容具有敘述性或描繪性等特徵。相形之下,《悲愴》交響曲並非像被視為西方浪漫主義標題音樂之濫觴的柏遼茲創作的《幻想交響曲》那樣具有明確的敘述性內容,也非穆索爾斯基創作的《圖畫展覽會》那般具有明顯的描繪性特徵,正如柴科夫斯基的弟弟莫德斯基透露的,這個「悲愴」的別名是作品完成之後在偶然的靈思驅動下附加的,因此並不具備標題音樂的特徵。

至於它們的感情為什麼不同嘛,好難答喲,簡單的說是因為它們所創作的背景不同,作者的民族也有所不同,有的表露的是歷史長河與它的青春活力,有思想性和藝術性;有的表露出自己種族的獨特風格;有的表露人們為生活而奔忙的情景以及揭示了一個永恆的真理...

這個上面也有:http://www.5ykj.com/Health/gaoyin/71001.htm

這些大都是我從網上查來的,有什麼不對還望各位指點指點...

『伍』 高中音樂鑒賞第一課《音樂與人生》的PPT

不同地區的不一樣吧。問你老師下載比較好。

『陸』 音樂教學反思 音樂教師如何做到有效備課

我們都知道,備課是上好課的先決條件,認真備課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在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應該怎樣備課,才能把以人為本的理念體現在課堂教學的全過程中,也是值得我們研究和探討的新問題。作為新上崗教師的我,在這一年多的從音樂教學中也領悟出來了一些心得體會。 我教授的學科是小學音樂,談到音樂教學的備課,我認為,我們首先要明確的是音樂教師要以什麼觀念來備課?其次就是音樂教師應該怎樣備課?即怎麼備、備什麼。1、 用盡可能多的時間去賞析你要和學生共同分享的教學內容 俗話說「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音樂教師備課的第一步就是吃透教材,怎樣做到吃透教材呢?一時要「鑽」進去,二是要「鑽」出來。 所謂「鑽」進去就是鑽研教材。首先是要熟悉教材,反復聆聽或演唱作品,其次才可深入分析教材的特點、結構、情感因素以及知識分布情況等;所謂「鑽」出來,就是創造性地使用教材。通過結合地區、本校和本人的實際情況,特別是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和學習實際對教材內容進行靈活處理,整合利用好各種課程資源,及時調整教學活動,讓音樂的本質特徵以及育人功能在教學實踐中得意充分體現。2、在了解和分析學生學習狀況上做文章 學生是教學工作的落腳點,是備課活動的最終服務對象。我們音樂教師應該從以往的「只見教材不見學生」的教學方式中轉變過來,既要分析教材,更要花時間去分析學生。因此,我們在備學生的過程中應突出的思考以下兩個方面的問題:(1)尊重學生。備課時要心中有學生,要充分了解學生,堅持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欣賞學生。(2)了解學生。首先要思考什麼樣的學習目標適合他們?什麼樣的方法能幫助他們最快有效地達到學習目標?再具體點,不同年級學生的情感、興趣需要是什麼?需要學生掌握的知識點又是什麼?他們已有的知識基礎、生活常識如何?聆聽樂曲時,他們真正感到困惑和難於解決的關鍵點在哪裡?最後「分層要求、尊重差異、據學而教、以學定教。3、確定音樂教學目標 音樂教學目標是音樂課堂教學的方向,也是進行音樂教學設計的依據,只有目標明確,教學設計才能有的放矢。因此,確定音樂教學目標是音樂教學設計的核心。在確立教學目標時,我們必須明確音樂教學目標的主體必須是學生而不是教師,因為判斷教學有沒有效益的直接依據是學生有沒有獲得進步,而不是教師有沒有完成教學任務。還應該明確教學目標的行為是可測量、可評價、具體而明確的。更應該明確一定要以《全日制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准》為向導,始終以音樂為本。4、准確定位教學重難點 音樂課中的重難點大體集中在節拍、節奏、音準、歌詞處理、歌曲表現等方面。一堂好的音樂課不光取決於教學內容生動、有代表性,教學目標科學、合理、有可操作性,在很大程度上還取決於老師對重難點的准確定位。如果老師主次不分、平鋪直敘,鬍子眉毛一把抓,教學重點抓不住,教學難點突不破,那教學就不可能達到預期的目標。 5、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 這是音樂教學成功的途徑之一。選擇教學方法應該與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相適應,因為任何教學方法都是為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服務的。教學中常用到的有體驗性、實踐性、語言性、探討性音樂教學方法等。在實際教學中,幾種教學方法不是截然分開的,而是根據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多種教學方法結合運用,靈活有效的實施於課堂之上。6、精心設計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包括:如何導入激活學生的已有經驗、如何鞏固學生已學的知識和技能、新授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和步驟、學習的反饋和評價時機等等。(1)創設情境、合理導入 情境的創設要考慮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接受程度,在創設情境、引入新課的同時,還要明確提出本節課的目標與任務。例如,在教唱《兩只懶烏鴉》一課時,老師用描述性的語言導入:「在一個美麗的小山坡上,有一棵又高有大的楊樹,楊樹上有個烏鴉窩,窩里住著兩只小烏鴉,風呼呼地刮著,這時窩破了個洞,你們想知道窩里發生了些什麼嗎?。。。。」這樣,使學生動心動情,學生急於想知道窩里發生的小故事,他們的學習興趣也就提高了。並且通過了解歌曲內容,學生進而也能很好的配合音樂用詼諧幽默的情緒去演唱歌曲,表現歌曲。(2)技能訓練,有機滲透 這並不是拋棄傳統音樂知識技能的學習和訓練,而是改變了他們的呈現方式。將音樂知識技能的學習和訓練有機滲透運用到音樂教學中,通過音樂的多種實踐活動,幫助學生更直觀地理解其意義。例如,在教唱《小朋友的家》一課時,可以將節奏練習這一環節,以趣味闖關形式呈現給學生,通過預先創設的情境,讓學生拍打出正確的節奏獲得進入迪士尼樂園的通行證。這樣,讓學生在快樂的情緒體驗中掌握歌曲節奏難點,從而達到教學目標。(3)依據不同的學習內容,從多角度設計學習的問題。 教學中每個環節就是一個一個問題的連接,每一個問題就是我們要學習的內容和我們要達到的目標,而且問題可以從多角度去設計,如創作的角度、審美的角度、表現的角度;也可以從相關文化的角度來設計問題。但是問題是起點,問題是主線,問題是過程與方法。新課程的實施,是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當中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所以問題過於簡單,問題不具有探討性,提出的問題對學生所學知識技能不具有挑戰性,這樣的問題設計就沒有意義。(5)再現新知,靈活結尾 一首優美的樂曲既要有激動人心的開頭,也要有耐人尋味的尾聲。音樂課的結尾可以是師生共同簡短的知識總結,也可以是老師一句滿懷希望的寄語,可以在師生共歌共舞中結尾,也可以在靜聽樂曲中結束。7、在「備全自己」上下功夫(1)體現自我 發揮自身優勢,使音樂教師個體獨具的專業基本功、個性魅力能在教學過程中得以張揚,努力形成較成熟、穩定的教學風格。(2)注重反思 音樂備課的教學反思貴在及時,貴在堅持,一有所得,及時記錄,有話則長,無話則短,可以將平時星星點點的啟發和頓悟、有特色的教學經驗和典型問題記錄下來,既要記成功之舉,也要記「敗筆之處」以寫促思,以思促教。在不斷自我審查與完善教學設計的過程中,走向備課的自我超越。 總之,音樂教學的備課是一種創造性的勞動,任何一節成功的音樂課都需要教師在課前做好精心的准備。作為音樂教師,除了要學習新的理念,研究教材,研究學生,還要不斷地掌握可行的教學策略,把課程標准、教學用書以及學生一起研究,把課本、備課本甚至於小紙條一起重視,讓我們的音樂備課真正產生「潤物無聲」的效果

『柒』 音樂與人生有什麼關系

音樂不僅是藝術門類的一脈,而且是作為人類的一種社會現象,是伴隨著人類的出現而產生的;或者更確切的說,它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音樂作為一種情感藝術,音樂能陶冶人的性情,提高人的道德素養,推動人們奮發向上。

(7)音樂與人生教學反思擴展閱讀:

音樂的含義及起源

音樂是一種能夠產生共鳴效果的聲頻,出自人類本體的最初生命運動,它們伴隨人類產生而產生,伴隨人類起源而起源,伴隨人類發展而發展。它們不是人類身外之物,也不是人類最初的物質生產,而是一開始就是一種富有情感的感於外物存在的人類最初精神活動的產物。

人類社會從什麼時候開始有了音樂,已無法查考。在人類還沒有產生語言時,就已經知道利用聲音的高低、強弱等來表達自己的意思和感情。隨著人類勞動的發展,逐漸產生了統一勞動節奏的號子和相互間傳遞信息的呼喊,這便是最原始的音樂雛形;

當人們慶賀收獲和分享勞動成果時,往往敲打石器、木器以表達喜悅、歡樂之情,這便是原始樂器的雛形。世界上最早的弦樂器是中國的古琴,亦稱瑤琴、玉琴、七弦琴,古琴是在周朝就已盛行的樂器,到現在至少也有3000年以上的歷史了。

本世紀初才被稱作「古琴」。琴的創制者有「昔伏羲作琴」、「神農作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風」等作為追記的傳說,可看出琴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詩經?關雎》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詩經?小雅》亦有:「琴瑟擊鼓,以御田祖」等記載。

中國古代歷史記述了距今五千年前的黃帝時代,有一位名叫做伶倫的音樂家,他進入西方昆化山內采竹為笛。當時恰有五隻鳳凰在空中飛鳴,他便合其音而定律。雖然這一故事也不能完全相信,但是,可將其看做是有關管樂器起源的帶有神秘色彩的傳說。

中國最初的帝王――黃帝,是五千年前創造了歷法和文字的名君。當時,除了前述的伶倫之外,還有一位名叫「伏羲」的音樂家。據說伏羲是人首蛇身,曾在母胎中孕育了十二年。他彈奏了張有五十弦的琴,由於音調過於悲傷,黃帝將其琴斷去一半,改為二十五弦。

此外,在黃帝時代的傳說中,神農也是一名音樂家,他教人耕作,嘗百草發現了草葯,他還創造了五弦琴。

閱讀全文

與音樂與人生教學反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