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班幼兒園教案課後評析
1.嘗試採用多種方式收集身邊的信息,了解自己的家。2.尊敬父母和長輩,感受家的溫暖。集體教學活動:造房子幼兒年齡:達達班4—5歲執教者:南西幼兒園鄭弘活動目標:在玩造房子的游戲中,體驗數序,嘗試將房子從高到矮依次排列。願意和同伴愉快交流,體驗活動的快樂。活動准備:幼兒收集各種造房子的材料、1一10的數字卡片及測量工具活動過程:引出活動「造高樓」,鼓勵幼兒運用各種收集的材料進行造房子。
教師可在幼兒中任選一名幼兒作為「參照物」。規則:幼兒所造的房子要比「參照物」矮。教師還可引領幼兒共同對「房子」比較驗證,讓幼兒,說說自己使用的是哪一種材料,共同檢驗房子是否符合標准。給「高樓」排排隊教師鼓勵幼兒將所有房子放在一起從高到矮進行排列。規則:房子必須是從高到矮排的。
教師可根據幼兒的排序情況,適當增加難度。改變個別幼兒建造房子的高度,讓幼兒重新進行排序(除了通過目測,還可以使用工具)給自己的房子裝上門牌號碼
規則:房子從高到矮進行排列、最小的門牌號碼是給最矮的房子的、數字必須是連著的。這個網站還有很多教案
http://www.cnfirst.net推薦噢
⑵ 中班一周教育活動實踐與反思
創設良好的教育環境,促進幼兒與環境積極 有效互動的研究報告 莆田市荔城區第二實驗幼兒園課題組 內容摘要:幼兒園環境是幼兒發展重要教育資源,如何充分挖掘利用環境以促進幼兒的發展是幼兒園必須研究的一個課題。我園立足本園實際,以《綱要》為指導,以皮亞傑的建構理論和陳鶴琴對環境的相關論述為研究依據,在教育實踐中進行了這方面的探索。旨在通過實踐研究提高教師對環境教育價值的認識,探索如何合理創設和利用幼兒園的各種環境,滿足幼兒發展的需要,真正推動和提高幼兒的發展。 關鍵詞:環境 心理環境 互動 一、研究問題的提出 《幼兒園工作規程》明確指出:幼兒園要創設與教育相適應的良好環境,為幼兒活動與表現提供機會與條件。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也認為:兒童發展是在與環境互動中實現的。環境是幼兒活動的憑借,也是幼兒活動的對象,環境的影響伴隨幼兒身心成長的全過程,對促進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養成和心理素質的形成,對發展幼兒智力和能力有著重要作用。從這種意義上說,環境不僅僅是幼兒學習的一種背景,一種支持,更是一種活動課程。因此幼兒園教育要十分重視環境的創設和利用。但在我們教育實踐中,教師往往會忽視環境廣泛意義上的教育價值,將目光局限於外顯的教育功能上,或無法充分挖掘和利用環境對幼兒的綜合影響,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環境所蘊含的可能教育價值,使幼兒無形中少了一位隱性教育的教師。我們認為創設具有豐富教育價值的環境,引發幼兒不斷與環境積極「對話」,使之成為環境中真正的學習主人對幼兒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那麼,要如何有效地挖掘利用有限的環境資源,吸引幼兒與環境積極有效互動,使環境真正能成為影響幼兒成長的隱性課程,從而促進幼兒身心主動和諧發展呢?這些問題都是我們課題研究的著眼點。 縱觀目前各地園所在這方面的研究,我們發現雖然大家已取得一些實質性的成果,如發現了環境對幼兒發展影響的具體表現,挖掘了不少的環境資源等,但總的來說還是較零散的,特別是在心理環境創設的研究上還非常表淺;同時在理論指導教育實踐研究,並從教育實踐研究中提升、總結出教育規律這兩者間的互相轉化還較薄弱。為此我們認為無論從解決我園的實際問題角度出發,還是從實踐與環境教育理論和思想角度來說,這個研究都是十分有意義。 二、關鍵概念的界定 (一)教育環境。新《綱要》提出:環境是一種重要的教育資源。「幼兒園的空間、設施、活動材料和常規要求等應有利於引發、支持幼兒的游戲和各種探索活動,有利於引發、支持幼兒與周圍環境之間積極的相互作用。」 「教師的態度、管理方式應助於形成安全、溫馨的心理環境;言行舉止應成為幼兒學習的良好榜樣」。「建立良好的師生、同伴關系,讓幼兒在集體生活中感到溫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賴感。」由此可見,幼兒園的教育環境不僅指有形的幼兒可直接參與的物質環境,如活動材料,設施等,也包含了無形的但具有可親近性的心理環境,如師幼的對話,活動氛圍等。本研究中的物質環境主要為區域材料和牆面。 (二)幼兒與環境互動。即幼兒與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它不僅是指幼兒在教師有意識創設的教育環境中進行學習,還包含在幼兒主體與環境相互作用中過程的自由探索和個體成長。在環境隱性剌激中與之積極互動,幼兒的學習主體意識被激發,個體的主動和諧發展將成為可能。 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時間:2004年6月-2006年6月 (二)研究方法:主要採取行動研究法,並根據研究需要,輔之以文獻研究、案例研討、經驗總結等方法。 四、研究目標和內容 以《幼兒園工作規程》精神為指導思想,以皮亞傑的建構理論和陳鶴琴對環境的相關論述為依據進行研究。 (一)研究目標: 1、引導教師進一步領會新《綱要》的「環境即教育」的精神,為教師樹立環境課程論理念統一認識,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 2、探索在教育實踐中如何深入挖掘各種教育環境資源,發揮「環境即教育」的作用,積累相關經驗。 3、探索如何加強幼兒與環境的互動,使幼兒主動、富有個性的發展。 (二)研究內容: 1、創設良好的區域材料、空間,促進幼兒與環境積極有效的互動 2、創設互動牆面,促進幼兒與前面積極有效的互動 3、創設良好的心理環境,促進幼兒與環境積極有效的互動 五、研究步驟 (一)加強學習,提高理論素養 通過收集皮亞傑建構理論文章和陳鶴琴環境論述及相關教育案例,組織教師學習、分析、研討,幫助教師進一步領會新《綱要》中的「環境即教育」精神,完成從認識到行為的轉化工作,從根本上保證我園在研究中不走偏方向。 (二)制定計劃,保證課題實施方向 課題組成員碰頭,共同研究,制定課題實施的具體計劃,進行指導人員的分工;三個子課題組組長制定相應的子課題研究計劃,為課題的實施提供操作方向。 (三)實施研究,挖掘教育環境資源 在研究計劃指引下,三個子課題分別根據研究內容的特點和主要存在的問題,尋找切入點展開實踐研究,挖掘利用環境資源,收集相關研究材料,積累相關經驗。 (四)開展研討,提高分析研究的能力。 在研究過程中,課題組成員不定期碰頭,或進行理論學習,或案例分析,針對研究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困難,群策群力,尋找研究突破口;子課題組成員隔周研討,交流各子課題組開展情況,分享經驗,並把困惑提出來與大家共同研究,聽取別人建議,借鑒可取經驗,取長補短;不定期邀請省級幼教專家吳荔紅教授來園進行現場診斷與指導,讓一線教師在與專家對話中得到理論指導,為下一步研究理清思路;子課題組不定期向全園開展觀摩匯報活動,通過展示各子課題研究的階段性成果,給教師的繼續研究注入新動力。 (五)改革措施,保障研究順利有序開展。 為了使研究更加順利有序地展開,在研究過程中我們進行了一些相應的制度、規定的改革與調整。1、2005年1月制定子課題研究制度,並於3月開始執行,保障了課題研究的順利進行。2、2005年3月改革了區域計劃反思記錄及案例分析記錄等的文字書寫方式,引導教師善於捕捉有價值的教育現象,進行有意義的文字記錄。如案例分析記錄調整為:情況實錄(一) →出現的問題→可能的原因→策略與調整→實錄(二)的記錄方式,使教師的觀察和分析更有針對性和深入。3、2005年4月帶班制度與保育員配班制度的改革,每天兩位教師均下班,保育員一周兩次協助組織區域活動的開展,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全園人人參與課題研究的良好氛圍。 這五個研究步驟根據研究需要靈活調整,以保障整個研究的順利開展。如在研究過程中,當各子課題組遇到新的困難和問題等小組無法解決時,園部課題組就組織全園教師進行集中研討,群策群力,或邀請專家來園進行現場診斷與指導,為教師的研究進行必要的啟迪與點撥。 六、研究結果與分析 在長達兩年的實踐研究中,我們本著「從教育實踐中來,到教育實踐中去」的研究原則,將課題研究放在幼兒園的教育教學工作中開展,研究與教學融合,教學為研究提供空間,研究改善了教育行為,教研並行,研教並重,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1、提高了教師對環境創設的認識 在開展本課題研究前,只有55.8%的教師對教育環境有比較正確的認識。認為幼兒園的環境,是指幼兒園教育賴以進行的一切條件的總和,它既包括物的要素,也包括人的要素。在創設良好物質環境的同時,更要營造對幼兒有激勵作用的良好人際環境和精神氛圍。而有38%的教師則將教育環境等同於物質環境,認為環境是指孩子可以直接接觸到的,是看到見摸得著的有形物。將環境創設主要理解為物質環境的創設,忽略或分割了精神與物質環境創設的關系。另有5.2%的教師將教育環境局限為班級環境,將幼兒園環境創設主要理解為班級環境創設,將班級環境創設理解為牆飾。 經過長達兩年不斷摸索研究,有88.9%教師從狹義的環境觀中擺脫出來,較深刻的理解了《綱要》中強調以終身教育理論為主要理論基礎的廣義環境觀。領悟到了陳鶴琴先生「活教育」理論的精髓:環境不僅指向有形的物,它還應包含無形的一些與幼兒進行學習活動有關的東西,如幼兒間的合作方式,教師的指導策略,教師對孩子行為的態度,幼兒參與環境創設的劃分及材料的准備等。它不僅涉及面廣了,層次也深了,而且從有形擴展到了無形。這些認識無疑對教師提出了更大的挑戰,它要求教師進行環境的創設時不再僅僅是把著眼點放在有形物的投放上,可能還得思考幼兒參與的方式及教師對孩子活動的指導度,包括什麼時候介入什麼時候隱身;環境的創設也不僅是指合理的活動空間的劃分與布置,更要考慮活動中活動氛圍的營造;另外材料的投放不僅要考慮年齡上的差異也要考慮同一年齡段可能出現的幼兒個體的能力差異,因此教師的觀察思考能力被提到了第一位,學會觀察成為了這個研究中教師專業成長的第一基本功。 2、明確了師幼在環境創設中的地位 環境創設的目的是引發和支持幼兒與周圍環境的積極作用,因此幼兒是環境創設中不可缺少的參與者。重視幼兒對環境創設的參與,把孩子當成環境的真正主人,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我們研究前期問卷中,有29.4%的教師認為自己班上孩子創設環境參與度高,但實際觀察發現只有17.7%的教師班上的幼兒 能真正參與環境的創設。由此可見,在環境創設過程中,教師高控制的現象十分嚴重,大部分教師在創設時考慮的是「我想怎樣布置?我認為應如何創設上?」。 陳鶴琴先生指出,「通過兒童的思想和雙手布置的環境,可使他對環境中的事物更加認識,也更加愛護」。因此,在研究實踐中,我們引導教師將精力主要放在「我怎樣啟發、引導、支持幼兒參與,幼兒怎樣參與,我能最大可能提供什麼樣的條件」上。經過兩年的實踐,有55.6%的教師能讓幼兒真正參與到環境創設中來。這種參與,是教師有目的、有計劃、遵循幼兒年齡特點組織幼兒設計、參與收集和准備材料、參與布置、參與操作、參與管理的過程。這種參與更能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和創造性,使幼兒有改變環境的成就感和責任感,也助於培養幼兒的自信心,為幼兒的終身學習打好基礎。大班牆飾《折紙大世界》,由於教師的「放手」,幼兒就真正成為環境的主人,在區域活動中幼兒提出見解——自己協商設計布局(天空、草地、樹,花、海洋)——師僅提供顏料,其他材料幼兒自己收集——幼兒分工合作布置背景圖——區域活動時看書折紙分類粘貼——不斷豐富——提出新問題(創設適當的漢字環境,與漢字交朋友——牆飾內容不斷拓展。)從中不難看出,在孩子全身心參與環境創設的同時,教師則隱身於整個環境創設活動的背後,相信孩子,給孩子表現的機會,並在需要時給予一定的幫助,為幼兒的繼續學習搭起橋梁。 3、積累了一定的環境創設經驗 ⑴、目標物化,應用材料實現幼兒個性和諧發展。 皮亞傑認為:成人對兒童提出的新要求,必須讓孩子通過認識上的不斷運動建構新知識,成人無須強迫兒童學習,而是創設條件,鼓勵兒童通過活動材料和各種事物相互作用,認識由此發生發展。從這個層面來說,教育目標是教育活動預期要達到的目的。而活動中材料是實現目標的具體措施和手段,它就像是一位無形的教師,會自動引導、誘發甚至直接決定幼兒進行學習活動的結果。因此材料在一定意義上承載著成人即教師的教育意圖,而幼兒就是在教師這種有意識提供的材料刺激下探索學習的。在開展課題研究前,有高達53%的教師在環境創設和材料投放隨意性極強,只有11.8%的教師能根據目標和幼兒興趣來投放材料。兩年的研究,使教師逐步從隨意——根據目標安排——根據目標與幼兒興趣相結合——將教育目標和內容、期望幼兒獲得的經驗物化在材料之中,使幼兒通過與材料充分互動獲得相關經驗,從而實現材料的最大教育價值。如:大班建構區《房子》系列活動中,教師所擬定的階段目標是:1能有目的有計劃的選擇所需搭建材料;2、具有較強的合作游戲意識。老師便提供了建築物的設計圖紙(有畫報上剪下來的,也有幼兒自行設計的),幼兒據此來選擇材料建構,學習方向性就很明確了。同時為了使幼兒的合作更頻繁更自然達到第二目標,教師又提供了許多大紙箱。要將它們搭好最少需要兩種合作:第一種,將兩個以上的紙箱固定在一起時(即圍合)需要至少兩個人合作才能用透明膠將其捆好。第二種,將所有紙箱搭起來是一個人不可能完成的,必須多人合作,而且要商量好才行。正是在這種指向目標的材料刺激下,幼兒主動探索尋找解決問題的方式,也正是在材料的推動下他們進行自主學習和發展,達到了教師所期望的教育目標。 ⑵有效觀察,適時支持幼兒與環境有效互動 《綱要》中提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和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在過去活動中,教師更多充當的是一個行動者。這種行動在很多時候干擾了幼兒的正常探究,阻礙了幼兒發展。如何進行有效觀察?何時介入?如何介入?是教師在課題研究中最經常考慮的問題。從盲目行動——盲目觀察——有效關注——適宜支持,通過不斷的實踐、反思,教師逐步與幼兒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真正成為兒童學習與發展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 如:中班主題系列活動——《金魚》中「給金魚餵食的方法」:剛開始小朋友帶來的魚食都懸掛在自己的魚缸邊,由金魚的小主人來給金魚餵食,可不久出現了其他幼兒亂喂撐死金魚的現象。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幼兒進行了激烈的討論,在討論之初,教師扮演了傾聽者和觀察者的身份,沒有發表自己的觀點。當幼兒的觀點進入無法統一,已經影響活動深入時,教師適時地介入了,給幼兒提出一個開放性的問題「那今天喂過的打勾,明天小朋友不知道這個勾是哪天的,怎麼辦?」巧妙的支持了提出有建設性意見的幼兒的觀點,又使活動推向深入。果然,在教師的設問式的「幫助」下,幼兒想出了解決問題的辦法。在活動過後,該班教師這樣寫到:我們發現,雖然孩子的思路比較膚淺,但是老師一定不要急於告訴幼兒解決的辦法,而是會懂得引導孩子利用他們已學過的本領,一步一步地學會把問題解決好。當孩子們看到自己又成功地解決了一個問題,都興奮極了,幼兒的自信心增強了,對學習的態度也會越來越積極。 ⑶合理布局,發揮有限空間的無限教育價值 由於幼兒人數偏多,班級活動空間相對局限,活動空間的安排與利用是否合理,不但直接關繫到幼兒間的交往與活動,也間接影響到幼兒的學習情緒和深層次探索學習的可能。如此,做好這一空間拓展的研究工作就顯得極其重要。小班教師根據自理區所操作的材料比較多,需要的空間比較大,就把它安排在活動室左邊,把左邊三小組的桌子拼在一起,盡量減少桌子的空間佔位,騰出較大的空位使幼兒操作和出入更方便。同時把操作材料投放在桌子的四周,這樣幼兒可以圍著大桌子,以流水線的形式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各種材料。她們還改變了數學區往常桌面操作的方法,把需要安靜操作的數學區移到活動室最前方靠牆的位置,鋪上軟毯,圍上小矮牆,佔位較大的操作材料比如大嘴巴小動物和天線寶寶紙盒等都粘貼在牆上,省去了擺放桌子的空間位置,充分利用牆面的作用,拓寬了有限的空間。還有一些數量配對或按數取物等活動也可以輕松地坐在地毯上完成,既能安靜操作又便於交流。另外用小矮櫃隔離的這種低隔斷使教師的視線能隨時注意幼兒的活動情況,有利於教師觀察指導,幼兒在區域的流動與合作就更頻繁了,互動更積極,環境的教育價值被充分挖掘出來了。 4、創設互動牆,中的物質挖掘了牆面環境的三大功能 (1)教育功能。環境對幼兒的教育功能是得到幼教同行普遍認同的。在我們研究中,「主題牆面」為孩子在主題活動中的學習發揮了重要作用。如中班主題活動《蛋寶寶》中,幼兒利用圖畫和照片,剪報等形式將主題牆鋪設得豐富多彩,同時還在探索過程中不斷增添了多個版面,如「我的發現」、「蛋蛋超市」、「蛋蛋創意坊」等,將教室的氛圍充斥在「蛋」這個氣氛中。每個版面都能讓老師、家長感受到幼兒學習、探索的過程和在探索過程中表現出的想法和智慧。可以說幼兒將自己的學習過程、將自己的想法和創意、將自己的收獲通過牆面環境充分的得到展示,使牆面環境成為「會說話」的展示平台。 (2)提醒功能。環境是可以「說話」的,經過良好設計的環境可以誘發孩子積極行為,讓孩子憑借自身的思考、判斷、協商與環境相互作用,不斷獲得經驗,建構自我服務意識,而且牆面環境像一位無聲的老師,時時在提醒幼兒應該怎麼做。如中班的案例「水龍頭的創意,」教師通過將幼兒討論得出的洗手注意事項以圖示的形式是呈現於盥洗室牆面上,孩子的洗手規則自然而然形成了。 (3)派生功能。牆面環境的作用不僅是引發幼兒的互動活動行為,也不是幼兒單純與牆面環境的直接互動,它也可能是牆面環境所給予的刺激,是從牆面環境互動中所延伸出的一系列活動。從這個意義上說,牆面環境就如一個引子,如果沒有了一定的牆面環境給孩子的剌激,可能也就沒有了後面一系列探索學習活動。中班的案例《爭取床頭櫃》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由於牆面上的一些掛勾引發孩子的思考,孩子提出了要如何放置午睡時衣物這個問題,並由此在教師的引導下產生了一系列生動有趣的活動,如競選活動「毛遂自薦」、「畫申請書」等。 5、掌握了一定的抽象范疇的研究方法 「心理環境的創設」是一個較為抽象范疇的研究,對於缺乏相關理論支撐的一線教師來說,這個研究無疑是一個挑戰。在經歷了迷茫,摸索,嘗試、領悟的實踐過程中,我們找到了個案例研究做為研究的抓手,為我們進行「良好心理環境的創設」的研究打開了一個思路。由於個案研究的研究對象具體明確,研究視點集中,教師可以邊研究邊學習邊調整,這為以後的案例研究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在個案研究《陳茜小朋友情緒化的原因及改進策略》中,教師通過收集相關理論文章,小組研討等活動學慣用相關理論來分析自己的教育行為,學會了分析孩子行為背後可能的心理原因;在個案研究《占雲飛拒吃點心》中,教師已能嘗試從心理范疇去分析孩子的行為表現,並藉助心理學研究方法對整個研究進行跟蹤記錄,通過VCD攝像、照片、文字記錄等方式盡可能地保留了研究過程中幼兒與教師所創設的心理環境互動的痕跡,很好地再現了整個研究過程。在此基礎上我們把研究目光轉向了幼兒園教育中具有普遍性的問題,如幼兒午睡困難、幼兒周一拒絕來園等現象,在觀察基礎上嘗試運用心理學中幼兒心理發展特點和表現來分析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通過解讀孩子的心理,營造出幼兒樂於接受的集體氛圍,改善幼兒的心理狀態,提高了幼兒的生活學習質量。在這個研究實踐中,我們形成了一套較為科學的研究記錄方式:原始觀察→分析幼兒行為背後的可能原因→尋找研究切入口→採取策略→再次觀察→推進干預等……為心理范疇的研究積累了經驗。 6、尋找到了良好心理環境的基本判斷指標 在不斷研究過程中我們越來越深刻認識到:心理是一個抽象的概念,但心理環境卻不是不可觸摸,無法感知的。相反,它是可視的,物化的,即良好的心理環境是可以通過外部的可感知的現象,如師幼間的平等關系,教師的言行態度,班級愉快的活動氛圍等指標來判斷的,它是有「章」可循的。這一認識從根本上支持了我們子課題的研究思路,也使幼兒在良好的心理環境中得到了生動活潑的發展。 (1)尊重,理解幼兒,把幼兒看成一個獨立的個體。 總覽《綱要》,我們深深感到其中貫穿著這樣一種思想——以兒童為本,以兒童的發展需要為本。這種教育理念首先要求我們「以關懷、接納。尊重的態度與幼兒交往。」「尊重幼兒在發展水平、能力、經驗、學習方式等面的個體差異。」幼兒是一個體的人,來自不同背景和家庭,有著獨特人格和性格特點,教師要用一種理解的眼光去看待他們,看到他們的現實水平也相信他們的發展可能。只有這樣才能以一種包容,接納的心態去面對每個孩子,才有可能促進每個孩子的成長。在小小(1)班個案研究《姚益欣不喜歡參加集體活動的原因與策略》中,教師在發現孩子不願意參加集體活動後,尊重幼兒的選擇意願讓她坐一旁先看別人活動,而不是將自己的意願強加於孩子身上,在認真觀察後老師發現孩子行為背後是有原因的,這個孩子從小就性格內向,較少和同伴玩。游戲是孩子的最愛,有心的教師利用孩子愛玩游戲的天性吸引她先和老師一起玩,再慢慢過渡到參加集體活動,孩子的社會性行為在老師的理解與等待中萌發了,很快就成為了集體中的一員。而在案例《創設良好的心理環境,迎接幼兒愉快來園》研究中,教師遵循陳鶴琴所提倡的「積極的鼓勵勝於消極的制裁」思想,以平和的心理接受了幼兒在來園時的個人感受和表現,在幼兒來園時不再誘導幼兒一定得問好,由此減輕孩子心理負擔,隨後教師嘗試了解幼兒的心情及行為表現的原因,並從改變自身的行為方式入手:如先問好,和孩子談談心等方法開始,逐步讓幼兒開口,樂意和老師問好,及至聊天,在不知不覺中建立了平等的師幼關系,幼兒的愉快情緒就從來園這一刻被調動起來。 (2)營造寬松、愉快的活動氛圍,注重幼兒的情緒體驗 寬松和諧的活動氛圍是幼兒學習知識,獲取經驗、習得能力的前提。而一個寬松和諧的活動氛圍不僅指幼兒有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去探索學習,還應包含良好的師幼、幼幼間的交往交流,教師對幼兒行為表現的反應態度等。只有當孩子真正成為環境的主人,他才可能按他發展需要的方式與環境互動,那麼這個環境對他而言才是積極有效的。因此,在進行案例研究《我們愛看圖書——良好閱讀心理環境的創設》中,教師實踐陳鶴琴「積極的暗示勝於消極的命令」教育思想,通過布置如圖書館一般的閱讀氛圍,調整圖書角位置,改變閱讀方式,播放輕聲音樂等方式為幼兒創設了一個「人人愛看書」的氛圍,調動了幼兒看書的興趣,同時由於教師認可幼兒不同的閱讀水平和方式,鼓勵幼兒分享交流閱讀感受,並支持他們以各種方式表現自己的閱讀體會,使幼兒越來越原意看圖書,交流自己對作品的理解。閱讀真正內化為孩子自身的需要。可以說,正是在教師所創設的自然愉悅的環境中孩子將教師的教育期望一步步內化為自己的行為需求。 (3)家園協調一致,建立和諧統一的人際關系 陳鶴琴先生提出:幼稚教育是幼兒園和家庭教育的總和。幼兒良好情感、態度的養成教育僅靠幼兒園單方面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幼兒園、家庭、社會的密切合作,協調一致,共同培養。在本課題的所有案例研究中,家園協調一致是不可或缺的力量。在《創設良好的心理環境,培養幼兒傾聽能力》案例研究中,我們通過發放親子活動單「聽聽誰的聲音最好聽」,請家長在家也為幼兒創設「輕聲細語」的語言環境,隨時督促幼兒不大聲喊叫,並以身作則,營造文明用語的交往環境,使孩子的傾聽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在案例研究《我們愛看書——良好閱讀心理環境的創設》中,讓家長利用周未時間帶孩子到圖書館參觀閱讀,感受圖書館安靜的閱讀氛圍,形成初步的閱讀規則意識,為幼兒良好閱讀心理環境的創設打下良好基礎;在其他個案如《占雲飛拒吃點心》《方子愷進餐焦慮心理分析》等研究中,我們都主動爭取家長的理解和支持,引導他們主動參與,共同合作,形成教育合力,為幼兒的心理健康發展提供了和諧統一的心理環境。 七、結論 (一)課題研究促進教師自我成長。兩年的行動研究,使教師掌握了進行課題研究的具體方法。通過研究過程中的自我反思,教師學會了以別人的眼光來審視自己的教育實踐,發現了自己專業方面的困惑、問題、提高了自己教育行為的自覺性和理智性。從研究成果看,通過課題研究中的專業培訓和相應理論學習,教師的理論素養得到相應的提高,對教育環境認識不到位的百分比為零,對教育環境有深刻理解的教師從原有的55.8%發展到88.9%。55.6%的教師在如何環境創設中能將目標與幼兒興趣愛好相結合?較研究前提高了43.89%,教育認識與教育實踐相脫節的現象得到明顯改善。可見,行動研究法十分適合一線教師進行課題研究,教師在審視自己的實踐和教育經驗的同時,通過不斷改進,完善的過程促進了自身專業素養和整體水平的提高。 (二)實現了環境、教師、幼兒間的積極互動。教師的教育認識的提高和教育行為的改善不僅為幼兒創設了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更為幼兒創設了充滿關愛、溫暖、尊重和支持的心理環境,使幼兒獲得充分的安全感、被尊重感和受接納感,幼兒的情感、態度、行為和個性得到充分發展。幼兒參與環境創設,與環境積極互動的比率大大提高,幼兒參與率從原有的17.7%上升為55.6%,自主性上升62.5%,可見,環境、教師幼兒三者之間的互動是一個雙向建構的過程,在創設良好環境的過程中,不僅幼兒在其中得到了積極的影響和發展,教師也同樣汲取了經驗和成長的養分,並在反思中逐步提高自己,達到自身主體的不斷發展和提高,從而實現師幼雙方主體的積極建構和發展。
⑶ 幼兒園中班語言課的活動反思怎麼寫
《樹上許多紅蘋果》是一首旋律簡單歌詞內容又易記的歌曲。由於近階段我們正在進行關於水果的活動,孩子們對水果特別關注,這一選材很符合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這首歌曲描繪的情景是幼兒感興趣的,其中理解歌詞、激發幼兒欣賞、感受歌曲的節奏、初步地歌詞創編等,是主要的活動目標。 在幼兒園教學中,音樂教學是幼兒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陶冶孩子的情操,培養孩子的心靈美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小班幼兒的音樂教學活動,必須要把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體驗音樂活動的興趣。 首先,在導入環節,我用孩子們每天都會接觸的早操音樂《去郊遊》以參觀果園,孩子們的興趣就被調動了起來。所以學習歌曲的過程很順利,孩子們很快就記住了歌詞,對於歌曲的旋律孩子們也很快的掌握了。在根據歌詞內容創編的環節孩子們都非常的投入,在活動中我並沒有準備太多復雜的教具,但是這也讓我看到了孩子們的想像力是多麼的豐富。根據第一句歌詞:樹上許多紅蘋果,我問孩子們:「蘋果長在哪啊?」孩子們就能馬上說出「在樹上」。接下來我念歌詞給孩子聽的時候,我覺得如果我能將歌曲的題目先念出來或許就會更好,不過後來想想,既然是音樂課應該是先讓幼兒聽聽音樂而不是先年歌詞。從教案上來看,我忘記了讓孩子聽MP3的音樂,讓他們熟悉音樂的節奏,這讓我感到非常遺憾。然後在讓幼兒進行歌詞創編活動,我問:『除了紅蘋果,你還吃過什麼水果?孩子們的回答讓我感到很高興,因為孩子們都能夠說出自己喜歡的水果,如:香蕉,梨子、葡萄等等。」不過這里有一個小錯誤,我只顧著讓孩子說水果,卻忘記讓孩子動腦筋說說水果的顏色,如:黃香蕉、紫葡萄、黃梨子等等,如果在創編的環節上再加上讓孩子說出水果的顏色,也許整個環節就會更完整,也更提高孩子的思維能力,不過幼兒通過也能通過仿編體驗到了其中的快樂,興趣非常高。從活動過程來看教學活動雖然簡單、清晰,一環扣一環,層次遞進,但是孩子智慧火花的碰撞,讓活動高潮迭起。在教學活動中,如果能好好利用這一點,就讓教學活動有了充滿活力。 通過本次音樂活動,我覺得更多的看到了孩子們身上的閃光點。我覺得他們每個人都是很棒的,他們都願意大膽的表現音樂,表達自己的感受。當我們准備一個音樂活動時,首先教師要帶著飽滿的情緒,才能感染幼兒真正融入到教學中。我們要善於觀察,善於發現孩子的想像力,善於引導孩子的興趣,會發現很多樂趣,在以後的音樂活動中,我作為一名執教者,並不只是讓孩子學會唱這首歌,而是要真正的要讓孩子體會到音樂的樂趣。
⑷ 幼兒園中班教學活動反思<什麼變了>
教學反思
1, 活動的氣氛比較活躍,小朋友的發言也很積極
2, 家長對版於這樣的活動還是很權支持的
3, 能讓孩子認識到什麼是勇敢如何做到勇敢對於中班的孩子來說還比較難,所以覺得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4, 在以後的工作中要更深入地了解每個小朋友的特點
⑸ 中班社會《團團圓圓夜》教學活動簡短反思
活動目標:
1.體驗合作游戲的快樂,能創新桌椅的玩法。
2.提高身體的協專調性和靈敏性。屬
3.鞏固正確爬的方法,學會匍匐前進。
活動准備:
12張桌子、57個凳子、熱身運動的音樂、放鬆運動的音樂、錄音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