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視頻設計 > 初中數學教學設計與反思

初中數學教學設計與反思

發布時間:2020-12-15 09:46:33

㈠ 如何理解初中數學教學設計

你是教師?教學設計?小的可以看成是:對於一堂課在上課前,我對整堂課的教學思路設計,教師怎麼講,學生會有怎樣的反映,在你的教學設計里都要有。一句話就是:想,要怎麼上這一堂課。(看看別人怎麼寫啊!)

一、教學設計:
1、 學習方式:

對於全等三角形的研究,實際是平面幾何中對封閉的兩個圖形關系研究的第一步。它是兩個三角形間最簡單,最常見的關系。它不僅是學習後面知識的基礎,並且是證明線段相等、角相等以及兩線互相垂直、平行的重要依據。因此必須熟練地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並且靈活的應用。為了使學生更好地掌握這一部分內容,遵循啟發式教學原則,用設問形式創設問題情景,設計一系列實踐活動,引導學生操作、觀察、探索、交流、發現、思維,使學生經歷從現實世界抽象出幾何模型和運用所學內容,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真正把學生放到主體位置。

2 、學習任務分析:

充分利用教科書提供的素材和活動,鼓勵學生經歷觀察、操作、推理、想像等活動,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體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積累數學活動經驗。培養學生有條理的思考,表達和交流的能力,並且在以直觀操作的基礎上,將直觀與簡單推理相結合,注意學生推理意識的建立和對推理過程的理解,能運用自己的方式有條理的表達推理過程,為以後的證明打下基礎。

3、 學生的認知起點分析:

學生通過前面的學習已了解了圖形的全等的概念及特徵,掌握了全等圖形的對應邊、對應角的關系,這為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條件做好了知識上的准備。另外,學生也具備了利用已知條件作三角形的基本作圖能力,這使學生能主動參與本節課的操作、探究成為可能。

4、 教學目標:

(1)學生在教師引導下,積極主動地經歷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條件的過程,體會利用操作、歸納獲得數學結論的過程。

(2)掌握三角形全等的「邊邊邊」、「邊角邊」、「角邊角」、「角角邊」的判定方法,了解三角形的穩定性,能用三角形的全等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3)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推理能力,發展有條理地表達能力,積累數學活動經驗。

5 、教學的重點與難點:
重點:三角形全等條件的探索過程是本節課的重點。
從設置情景提出問題,到動手操作,交流,直至歸納得出結論,整個過程學生不僅得到了兩個三角形全等的條件,更重要得是經歷了知識的形成過程,體會了一種分析問題的方法,積累了數學活動經驗,這將有利於學生更好的理解數學,應用數學。
難點:三角形全等條件的探索過程,特別是創設出問題後,學生面對開放性問題,要做出全面、正確得分析,並對各種情況進行討論,對初一學生有一定的難度。
根據初一學生年齡、生理及心理特徵,還不具備獨立系統地推理論證幾何問題的能力,思維受到一定的局限,考慮問題不夠全面,因此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適時 點撥、引導,盡可能調動所有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參與到合作探討中來,使學生在與他人的合作交流中獲取新知,並使個性思維得以發展。。

6 、教學過程(略)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媒體(資源)和教學方式

7、反思小結
提煉規律
電腦顯示,帶領學生復習全等三角定義及其性質。
電腦顯示,小明畫了一個三角形,怎樣才能畫一個三角形與他的三角形全等?我們知道全等三角形三條邊分別對應相等,三個角分別對應相等,那麽,反之這六個元素分別對應,這樣的兩個三角形一定全等.但是,是否一定需要六個條件呢?條件能否盡可能少嗎?
對學生分類中出現的問題,予以糾正,對學生提出的解決問題的不同策略,要給予肯定和鼓勵,以滿足多樣化的學生需要,發展學生個性思維。
按照三角形「邊、角」 元素進行分類,師生共同歸納得出:

1、 一個條件:一角,一邊

2 、兩個條件:兩角; 兩邊;一角一邊

3 、三個條件:三角; 三邊;兩角一邊;兩邊一角
按以上分類順序動腦、動手操作,驗證。
教師收集學生的作品,加以比較,得出結論:
只給出一個或兩個條件時,都不能保證所畫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

下面將研究三個條件下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1)已知三角形的三個角分別為40°、60°、80°,畫出這個三角形,並與同伴比較是否全等。
學生得出結論後,再舉例體會一下。舉例說明:
如老師上課用的三角尺與同學用的三角板三個角分別對應 相等,但一個大一個小,很顯然不全等;
再如同是:等邊三角形,邊長不等,兩個三角形也不全等。等等。

(2)已知三角形三條邊分別是4cm,5cm,7cm,畫出這個三角形,並與同伴比較是否全等。
板演:三邊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簡寫為「邊邊邊」或「SSS」。

由上面的結論可知:只要三角形三邊的長度確定了,這個三角形的形狀和大小就確定了。

實物演示:
由三根木條釘成的一個三角形框架,它的大小和形狀是固定不變的,三角形的這個性質叫三角形的穩定性。

舉例說明該性質在生活中的應用
類比著三角形,讓學生動手操作,研究四邊形、五邊性有無穩定性
圖形的穩定性與不穩定性在生活中都有其作用,讓學生舉例說明。
題組練習(略)

3 、( 對有能力的學生要求把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問題,根據自己的理解寫出推理過程。對一般學生要求口頭表達理由,並能說明每一步的根據。)
教師帶領,回顧反思本節課對知識的研究探索過程,小結方法及結論,提煉數學思想,掌握數學規律。
在教師引導下回憶前面知識,為探究新知識作好准備。

議一議:
學生分小組進行討論交流。受教師啟發,從最少條件開始考慮,一個條件;兩個條件;三個條件…經過學生逐步分析,各種情況漸漸明朗,進行交流予以匯總,歸納。

想一想:
對只給一個條件畫三角形,畫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嗎?
畫一畫:

按照下面給出的兩個條件做出三角形:
(1)三角形的兩個角分別是:30°,50°
(2)三角形的兩條邊分別是:4cm,6cm
(3)三角形的一個角為 30,一條邊為3cm

剪一剪:
把所畫的三角形分別剪下來。

比一比:
同一條件下作出的三角形與其他同學作的比一比,是否全等。
學生重復上面的操作過程,畫一畫,剪一剪,比一比。
學生總結出:三個內角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學生舉例說明
學生模仿上面的研究方法,獨立完成操作過程,通過交流,歸納得出結論。

鼓勵學生自己舉出實例,體驗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

學生那出准備好的硬紙條,進行實驗,得出結論:四邊形、五邊形不具穩定性。

學生練習

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回顧反思,歸納整理。

z+z平台演示
z+z平台演示,教師加以分析。
學生分組討論,師生互動合作。
經過對各種情況得分析,歸納,總結,對學生滲透分類討論的數學思想。
結論很顯然只需學生想像即可,z+z平台輔助直觀演示。
學生動手操作,通過實踐、自主探索、交流,獲得新知。

㈡ 如何寫好初中數學教學設計

內容可以有以下幾塊一。基本信息 1。課題 (教材版本名稱、章、節名稱) 2。作者及工作單位二。教材分析 1.課標中對本節內容的要求;本節內容的知識體系;本節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前後教材內容的邏輯關系。2.本節核心內容的功能和價值(為什麼學本節內容), 三。學情分析 1.教師主觀分析、師生訪談、學生作業或試題分析反饋、問卷調查等是比較有效的學習者分析的測量手段。2.學生認知發展分析:主要分析學生現在的認知基礎(包括知識基礎和能力基礎),要形成本節內容應該要走的認知發展線。3.學生認知障礙點:學生形成本節課知識時最主要的障礙點。四。教學目標 ( 教學目標的確定應注意按照新課程的三維目標體系進行分析)五。教學重點和難點六。教學過程(教學過程的表述不必詳細到將教師、學生的所有對話、活動逐字記錄,但是應該把主要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很清楚地再現。) (一)教學環節 (二)教師活動 (三) 預設學生行為 (四) 設計意圖七。 板書設計(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書)八。學生學習活動評價設計 設計評價方案,向學生展示他們將被如何評價(來自教師和小組其他成員的評價)。另外,也可以創建一個自我評價表,這樣學生可以用它對自己的學習進行評價。九。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思考,不必面面俱到:1. 反思在備課過程中對教材內容、教學理論、學習方法的認知變化。2. 反思教學設計的落實情況,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問題,出現問題的原因是什麼,如何解決等,避免空談出現的問題而不思考出現的原因,也不思考解決方案。3. 對教學設計中精心設計的教學環節,尤其是對以前教學方式進行的改進,通過設計教學反饋,實際的改進效果如何。4.如果讓你重新上這節課,你會怎樣上?有什麼新想法嗎?或當時聽課的老師或者專家對你這節課有什麼評價?對你有什麼啟發?

㈢ 怎樣進行初中數學教學設計

一.單元教學設計的意義
教學設計是我們教學中非常重要的環節。大家都知道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做一個設計,有一個設計就會使我們做的更加主動。
單元設計,首先什麼是單元,比如說一章,比如說一個模塊,比如一個模塊里的一塊面,比如說一元二次方程這章,我們可以把它當作一個完整的內容來進行設計。當然,也可以做跨章節的內容的教學設計。比如說一次函數,我們可以把一次函數這章分為三塊,一塊是平面直角坐標系,函數知識初步,一塊是一次函數的知識,第三塊是反比例函數的內容。函數知識是初中的一個重點,怎麼樣對這些進行教學設計,我們有一個整體的思考非常重要。
另外,老師應該能夠關注關於方法和能力方面的單元教學設計。比如計算,我們就可以考慮一下,作為一個計算能力,在初一、二年級里,怎麼樣進行設計。使得我們的學生從小學的水平,能夠有一個明顯的提升。我們可以分析一下,支持計算能力的,在課程中有哪些載體。然後在這些載體中,應該如何幫助學生提升他的計算能力。所以我想這樣的一些思考,都是單元教學的設計的很重要的內容,與我們傳統單元的教學設計的內容,需要開拓一點,視野開拓一點。在單元教學設計,有一個,或者有兩個核心的主題詞,第一個是整體,第二個是效率。
我覺得做好單元教學設計,會使你知道在什麼時候,我講到什麼程度,我後面還會對這件事情有所解釋的。當然現在對單元教學設計的思考范圍還是更大一些。比如對有一些概念,比如說弧度的概念,我們也可以對他有一個單元的思考。因為絕不是說講弧度的定義的時候,才會涉及到弧度。只能這樣就無法向學生解釋清楚為什麼加人弧度概念等等,所以我們應該以一個整體的觀點來思考我們整體的教學。這樣會提高教學效率。
二.單元教學設計的含義
單元教學設計:對教材中的章或單元等相對完整、綜合的教學內容進行教學設計。
一課時教學設計:對適合在一節課內實施的教學內容進行教學設計。
三.單元教學設計的原則與注意事項
(1)以單元或章為單位,體現各個知識點之間的邏輯關系
(2)體現單元學習的完整性
(3)體現單元學習的層次性
(4)多種教學形式相結合,教師主導、學生探究相結合
(5)注重單元內容的綜合運用
(6)提供評價方法及模板……
四.如何進行單元教學設計
(1)基本結構框架
(2)新課程標准指出:數學課程的設計,要充分考慮本學段學生數學學習的特點,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裡特徵,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學生的數學思考;充分考慮數學本身的特點,體現數學的實質;在呈現作為知識與技能的數學結果的同時,重視學生已有的經驗,使學生體驗數學問題、構建數學模型、尋求結果、解決問題的過程。
4.學生分析:習慣、態度、對學過內容的掌握
5.教材分析
(1)教材分了17個學時講授,2個學時復習,寫出具體課時安排
(2)可能遇到問題
6.教學設計的一些問題
(1)什麼內容以教授為主
(2)如何利用學過的知識
(3)如何組織學生自主學習:利用符號語言梳理學過內容
(4)讓學生總結一些好的案例:比較不同語言表述同一對象
(5)如何提示學生「實數和二次根式」在後面學習中的作用
(6)「實數和二次根式」將伴隨學生經歷從初中到高中學習的過渡,在教學設計中關注以下問題:①學生的學習習慣;②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③幫助學生梳理學習過的內容
7.教學反思、總結
(1)收集一些教學案例
(2)與自己教學比較
(3)完成一個總結
(4)修訂自己的教學設計

㈣ 初中數學教學設計與特色案例評析的文摘

(一)在探究式的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基礎知識與能力有了相應拓展,視野不斷開闊.綜合素養逐步提高
在「認識秋天」的一節藝術課中,學生們通過聽秋天的歌曲,看秋天的景色,採集各種落葉,完成了以表現秋天景色為主題的樹葉剪貼畫,表現出孩子們細致的觀察力、較高的動手能力、審美能力與藝術表現能力。在一節語文詩歌課上,學生們以「我愛我班」為主題,寫出了語言優美的詩作:我是一條魚,你是那泅泅流淌的小溪;/我是一棵小草,你是那吹綠遍野的春風;/我是一朵白雲,你是那撒滿銀光的星河……表現出孩子們豐富的想像力和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
(二)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交流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通過跟蹤調查可以看出,師生關系的明顯改善及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相互溝通顯著增加,師生關系更加融洽。教師則突出培養學生溝通、交流方面的能力。
(三)教師更傾向於自主選擇教學方法
新課程強調,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強調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去獲取知識,而不是直接地把結論告訴學生,教學要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課堂觀摩中看到,教師組織三人相聲「誰為大」介紹線段、射線、直線的性質,課堂氣氛活躍、有序。
師生互動多,學生表述機會多。教師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啟發學生自己思考、自己發現問題、自己解決問題。在課堂觀摩統計中,我們發現一節課中,教師的發言少,學生與教師討論多,學生質疑共計30次-40次。這與實驗前的調查結果--69%的學生學習主要通過「聽講、記筆記、做習題」已不可同曰而語。課堂中教師安排小組討論,注重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讓學生養成與他人溝通、傾聽他人意見的習慣。
(四)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得到改善
實驗前調查表明:41.8%的學生與教師「經常交流」或「交流」,4O.2%的學生與教師「從不交流」。新課程實施後的調查表明:78.7%的學生與教師「經常交流」或「交流」,與教師「從不交流」的佔21.3%;生生之間的交流不僅局限於解答習題,更多的是交流各自解決問題的想法、學習的體驗、學習的興趣等。
(五)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對於學生學好數學具有很大的意義
總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帶著學生,讓學生產生對學習的興趣,學習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㈤ 如何評價初中數學課的教學設計

新課稱好的數學課堂應有以下幾方面的特點:
1)為學生創設寬松和諧的學習環境
好的課應當有寬松和諧的學習氣氛,使學生能在探索和學習過程中產生豐富的情感體驗。上「板著面孔」的課,學生可能會掌握有關的知識技能,但他們不會對學習數學產生興趣,也不會有積極主動地參與熱情。寬松和諧的環境並不意味著只有通過游戲或生動的情境才能實現,教師生動的語言,和藹的態度,富有啟發性和創造性的問題,有探索性的活動等都可以為學生創造和諧的環境。如「大數目的認識」,讓學生說出生活中的大數目,提供一萬人、幾萬人的情境,讓學生親自數一數一萬粒大米有多少。這樣一些活動,都為學生提供了和諧的氣氛。
2)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讓學生有體驗數學的機會
新課程的一個重要理念就是為學生提供「做」數學的機會,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去體驗數學和經歷數學。數學學習,特別是新概念、新方法的學習,應當為學生提供具體的情境,讓學生在實際的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索中去體會數學。如認識圓時,給學生不同的工具,讓學生選擇幾種,通過交流體會合作畫出一個圓來。在畫的過程中,學生既體會到圓的特徵,也體驗了「做」數學的樂趣。
3)為學生創設了思考的空間和時間
好的課堂教學應當是富於思考的,學生應當有更多思考的餘地。學習歸根結底是學生自己的事,教師是一個組織者和引導者。學習的效果最終取決於學生是否真正參與但學習活動中,是否積極主動地思考。而教師的責任更多的是為學生提供思考的機會,為學生留有思考的時間與空間。最簡單的一個指標是教師提問以後是否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至少用幾秒鍾讓學生思考,而不是急於下結論,判定學生會不會,特別是那些需要深入理解和需要一定的創造性才能解決的問題,更要讓學生有一定的思考時間。
4)一堂好課應該是自然的、生成的和常態下的課。
一節課不完全是的結果,而是在課堂中有教師和學生的真實情感、智慧的交流,這個過程既有資源的生成,又有過程狀態的生成。這樣的課可以稱為豐實的課,內容豐富,多方活躍,給人以啟發。同時,一堂好課應該是常態下的課。不是多人,多次排練的結果,不是「課本劇」的再現。課堂的價值在於通過師生碰撞、相互討論,生成許多新的東西。這樣的課稱為平實的課。一堂實實在在的課,不僅現在可以上,什麼時候都可以上。要淡化公開課,多上研討課。不管誰在聽課,教師要做到旁若無人,心中只有學生。這種課應該是一堂有待完善的課,它不可能十全十美,它應該是真實地、不粉飾的、可以重建的課。
5)一堂好課應該注重學生有效學習,關注課堂效率
有效學習一定是有價值的學習,對學生有用的學習,是針對學生普遍需要解決的問題及進行的學習。例如有老師在上復習課時,一共出了八道題,一道一道講,剛講完第六道題的時候,下課了。我們發現在學生中間,這些題只有兩三個同學不會,但老師還要從頭到尾全班講,這種現象很普遍,所謂復習課幾乎都是這樣進行的,沒有提出一個有效學習的針對性問題,集體浪費時間,只是為了完成所謂的教學任務、教學計劃。可想而知,這樣的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有沒有。
有效率的課是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而不是去「迎合」老師的問題,學生敢於提出自己的問題,能提出有深度的問題。所以,一堂好課也是解決了學生問題的課。評課時,最終是要觀察學生能不能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一是解決他提出的問題,而是解決他在此過程中帶出別的問題。問題解決了,就是好課,是有內容的課,有效率的課,也就是充實的課,是關注學生發展的課。有效率的課應當關注學生的差異,尊重不同學生在知識、能力、興趣等方面的需要。應當有針對性地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不同類型和不同水平的題目,使學生都有機會參與教學活動,都能在學習過程中有所收獲。
6)運用靈活的方法,適應學生的事跡和內容的要求。教學方法的選擇和運用應根據不同年齡和不同發展水平學生的需要,同時也要符合不同的學習內容。探索與發現的方法是值得提倡的,但並不是所有的內容都應當用這樣的方法。教學新概念、新方法的內容是需要學生去探索,但有些規定性的內容也可以用接收式的方法。為高年級學生設計的活動情境與為低年級設計的也會有很大的差別。
為此,我們認為評價課堂教學應主要考察一下六個方面的指標:
(1)學生主動參與學習;
(2)師生、生生之間保持有效互動;
(3)學習材料、時間和空間得到充分保障;
(4)學生形成對知識真正的理解;
(5)學生的自我監控和反思能力得到培養;
(6)學生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當然,以上這些指標在具體實施時,還可以進一步細化和量化。
評價課堂教學,應該看著堂課是否有新意,是否符合學生實際,是否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是否以學生發展為本,是否有讓新思想、新觀念、新信息、新內容進入課堂。

㈥ 初中數學教學設計中教學目標該怎麼寫

案例不僅要說明教學的思路,描述教學的過程,還要交待教學的結果回--某種教學措施的即時答效果,包括學生的反應和教師的感受,解決了哪些問題,未解決哪些問題,有何遺憾、打算、設想等。以「問題」為主線,有矛盾、沖突甚至「懸念」,能引起讀者興趣和深入思考。

㈦ 初中數學參與式教學設計,一份反思報告,內容不限,要祥細,時間要快,好的另加分。主要是參與式教學設計

完全平方公式教學過程設計如下:

〈一〉、提出問題

[引入] 同學們,前面我們學習了多項式乘多項式法則和合並同類項法則,通過運算下列四個小題,你能總結出結果與多項式中兩個單項式的關系嗎?

(2m+3n)2=_______________,(-2m-3n)2=______________,

(2m-3n)2=_______________,(-2m+3n)2=_______________。

〈二〉、分析問題
1、[學生回答] 分組交流、討論

(2m+3n)2= 4m2+12mn+9n2,(-2m-3n)2= 4m2+12mn+9n2,

(2m-3n)2= 4m2-12mn+9n2, (-2m+3n)2= 4m2-12mn+9n2。

(1)原式的特點。

(2)結果的項數特點。

(3)三項系數的特點(特別是符號的特點)。

(4)三項與原多項式中兩個單項式的關系。

2、[學生回答] 總結完全平方公式的語言描述:

兩數和的平方,等於它們平方的和,加上它們乘積的兩倍;

兩數差的平方,等於它們平方的和,減去它們乘積的兩倍。

3、[學生回答] 完全平方公式的數學表達式:

(a+b)2=a2+2ab+b2;

(a-b)2=a2-2ab+b2.

〈三〉、運用公式,解決問題

1、口答:(搶答形式,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m+n)2=____________, (m-n)2=_______________,

(-m+n)2=____________, (-m-n)2=______________,

(a+3)2=______________, (-c+5)2=______________,

(-7-a)2=______________, (0.5-a)2=______________.

2、判斷:

( )① (a-2b)2= a2-2ab+b2

( )② (2m+n)2= 2m2+4mn+n2

( )③ (-n-3m)2= n2-6mn+9m2

( )④ (5a+0.2b)2= 25a2+5ab+0.4b2

( )⑤ (5a-0.2b)2= 5a2-5ab+0.04b2

( )⑥ (-a-2b)2=(a+2b)2

( )⑦ (2a-4b)2=(4a-2b)2

( )⑧ (-5m+n)2=(-n+5m)2

3、小試牛刀

① (x+y)2 =______________;② (-y-x)2 =_______________;

③ (2x+3)2 =_____________;④ (3a-2)2 =_______________;

⑤ (2x+3y)2 =____________;⑥ (4x-5y)2 =______________;

⑦ (0.5m+n)2 =___________;⑧ (a-0.6b)2 =_____________.

〈四〉、[學生小結]

你認為完全平方公式在應用過程中,需要注意那些問題?

(1) 公式右邊共有3項。

(2) 兩個平方項符號永遠為正。

(3)中間項的符號由等號左邊的兩項符號是否相同決定。

(4)中間項是等號左邊兩項乘積的2倍。

〈五〉、冒險島:

(1)(-3a+2b)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2m)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5m+2n)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5a-1/2b)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mn+3)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a2b-0.2)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xy2-3x2y)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n3-3m3)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學生自我評價

[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獲和感悟?

本節課,我們自己通過計算、分析結果,總結出了完全平方公式。在知識探索的過程中,同學們積極思考,大膽探索,團結協作共同取得了進步。

〈七〉[作業] 隨堂練習 習題

七、課後反思

本節課雖然算不上課本中的難點,但在整式一章中是個重點。它是多項式乘法特殊形式下的一種簡便運算。學生需要熟練掌握公式兩種形式的使用方法,以提高運算速度。授課過程中,應注重讓學生總結公式的等號兩邊的特點,讓學生用語言表達公式的內容,讓學生說明運用公式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和特別注意的細節。然後再通過逐層深入的練習,鞏固完全平方公式兩種形式的應用。為完全平方公式第二節課的實際應用和提高應用做好充分的准

㈧ 初中數學教學設計與特色案例評析的介紹

本書內容包括優抄秀教學設計、特色案例描述、典型案例評析、教學反思等,涉及語文、數學、英語、科學、藝術、體育、綜合實踐活動等學科。本書旨在為教師將新課程的理念轉化為教學行為,創造性地設計教學以促進學生主動、高效、個性化地學習提供範例。本書選編的教學案例,內容具體詳實,形式豐富多樣,指導性、實用性、可讀性強,對新課程實驗區的教師和即將進行新課程實驗的教師都有指導和幫助作用。

閱讀全文

與初中數學教學設計與反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