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始得西山宴遊記》體現作者在生存和思想方面得到的哪些啟示
或者在生存和思想方面得到了要與自然融為一體。
B. 始得西山宴遊記心讀後感
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遊記》寫出了觀山者的三重境界,文章含意頗深,思緒綿遠,感受獨特;反復玩味,啟示無窮。
一、看山是山。文章開始寫作者為「繆人」後初次在永州游山的感受。「凡是州之山有異態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奇險之處,就像初識某人,一眼看去並沒什麼引人注目之處。此時,作者完全沉浸在自我的抑鬱之情中不能自拔-----「傾壺而醉」,借酒澆愁,哪會凝神靜觀西山呢?故而對西山是視而不見,不為所動。
二、看山不是山。「今年九月二十八日」,作者「望西山」,登西山,此時「凡數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作者細觀西山,這才驚呼西山之「特立」,「不與培婁為類」。作者看出了西山的特立獨行,孤高直聳的不同凡俗的形象,他的感受為之一變:「悠悠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睦;洋洋乎與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窮。」這哪裡是觀山,這是作者在與西山對話,他與西山已融為一體,物我兩忘,西山已不僅僅是一座山,而是一位思想超群,精神卓爾不群的高人,在指點著作者的人生理想,這與李白的「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的境界高出一重。作者在佩服西山的「怪特」的同時,欣喜不已。
三、看山還是山。作者在感受西山怪特之後,禁不住「頹然就醉」,他是沉浸在看山的美妙感受之中去了。在大自然中,他找到了知音,是西山讓他忘記了世俗的爭端,忘記了自己的被貶,忘記了生活的多難。驀然回想,不覺驚醒,其實以前並沒見到西山的真模樣,到此時山雖然還是山,但這時的山已賦予了新的意蘊,已有了新的內涵。
「觀山則情滿於山」。普普通通的西山經作者挖掘出了它的美的特質,竟讓觀賞者激動不已。作者觀山前後心態不同,感受也就不同。
C. 始得西山宴遊記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始」,開始。「得」,原義獲得,引申為發現。字面意思是,開始發現西山的奇特,獲得宴遊之樂的游記。筆者看法,始得」可能有三個意思:
一是這篇游記是「永州八記」的第一篇,所以「始得」作為八篇的開頭。表達了第一次尋訪到永州山水之美的意思;
二更重要的在於作者游覽永州並不是從游西山開始的。在游西山之前,他曾經到過一些地方,並且也寫過一些記載游覽的文章。如游西山之前,他曾游過一個祠廟「八華寺」,並發動在那裡建造了一個西亭。他還寫了一篇《永州八華寺新作西亭記》的散文。但柳宗元覺得只有在游覽了西山之後,他才算真正的發現了永州山水的特別之處。並且在游覽過程中,獲得了一種獨特的感受。這種感受是他過去游覽的時候,從來沒有體會到的,給他非常深刻的印象。所以他就把游覽西山看成是游覽永州山水的真正起點。那麼「始得」這兩個字就非常鄭重的標明了游覽西山以前的和這次游覽西山的分界;
三對作者有特殊意義。從心境上看,它破解了作者被貶永州後「恆惴慄」的心情,取得了「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的審美感受;從游覽本身看,這之前,因游心境壓抑而無樂趣,從這兒才開始真正的游覽。
我認為這篇文章它的立意也好,布局也好,都和題目「始得」二字有密切關系。全文五次或明或暗點出「始得」之意。所以需要我們在閱讀這篇文章時,應仔細加以體會。文章內容是寫發現並且宴遊的經過,以及由此而產生的感受。
D. 始得西山宴遊記賞析
柳宗元和韓愈一樣,也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和代表作家。他寫作的山水游記,在我國文學史上佔有很重要的地位,為後人所重視。柳宗元的山水游記作品,主要寫在他貶官永州時期。柳宗元是一個很有熱情的政治家,他和劉禹錫等人一起,參與了中唐時期的政治革新運動,受到保守派的強烈反對。當保守派的迫害全面來始的時候,他和他的戰友們一起,被貶為永州司馬。從此開始了長達十年之久的謫居邊遠地區的生活永州現在湖南零陵,唐朝時這里被人們看成是一個蠻荒之地。周圍雖有不少的奇山異水,但是因為人跡罕至,所以沒有被人們發現。柳宗元來到這里以後,心情抑鬱,就常常用探幽尋勝,徜徉山水來自我消遣。他非常驚異地發現了永州的自然山水非常悠美,使他流連忘返,並生發為文字。他連著寫了好多篇游記,特別是其中的八篇(《始得西山宴遊記》、《鈷鉧潭記》、《鈷鉧潭西小丘記》、《至小丘西小石潭記》、《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成為前後連貫、脈絡相通的一組散文,被後人稱為「永州八記」。而《始得西山宴遊記》就是八記中的第一篇文章。
「西山」,在永州之西,西山和永州之間隔了一條湘江。它從朝陽岩起到王茂嶺止,綿延數里之長。這篇游記它的題目就很耐人尋味。文章既然寫游西山的經過,那為什麼不像一般作者那樣,起一個叫《游西山記》的題目呢?有人說可能考慮到作者在游西山的時候還飲酒取樂,以酒來助游興。那他為什麼不起一個《宴遊西山記》的題目呢?看來這篇文章題目「始得」二字,定有奧妙。「始」,開始。「得」,原義獲得,引申為發現。字面意思是,開始發現西山的奇特,獲得宴遊之樂的游記。筆者看法,始得」可能有三個意思:
一是這篇游記是「永州八記」的第一篇,所以「始得」作為八篇的開頭。表達了第一次尋訪到永州山水之美的意思;
二更重要的在於作者游覽永州並不是從游西山開始的。在游西山之前,他曾經到過一些地方,並且也寫過一些記載游覽的文章。如游西山之前,他曾游過一個祠廟「八華寺」,並發動在那裡建造了一個西亭。他還寫了一篇《永州八華寺新作西亭記》的散文。但柳宗元覺得只有在游覽了西山之後,他才算真正的發現了永州山水的特別之處。並且在游覽過程中,獲得了一種獨特的感受。這種感受是他過去游覽的時候,從來沒有體會到的,給他非常深刻的印象。所以他就把游覽西山看成是游覽永州山水的真正起點。那麼「始得」這兩個字就非常鄭重的標明了游覽西山以前的和這次游覽西山的分界;
三對作者有特殊意義。從心境上看,它破解了作者被貶永州後「恆惴慄」的心情,取得了「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的審美感受;從游覽本身看,這之前,因游心境壓抑而無樂趣,從這兒才開始真正的游覽。
我認為這篇文章它的立意也好,布局也好,都和題目「始得」二字有密切關系。全文五次或明或暗點出「始得」之意。所以需要我們在閱讀這篇文章時,應仔細加以體會。文章內容是寫發現並且宴遊的經過,以及由此而產生的感受。具體安排是,先寫游西山的情形,再寫游西山的經過和感受。這樣文章可分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從開頭「自余為僇人」到「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第1自然段結束。這里並沒從「始得」二字落筆直接寫游覽西山。這部分沒有涉及到游西山的內容,而是先寫平日的游覽,即游西山以前的游覽活動。
文章一開頭,先交待了自己當時的身份和處境。這是一種特殊的身份和特殊的處境,也就是作者寫這篇文章的具體背景。「自余為僇人,居是州,恆惴慄」。「余」,第一人稱代詞,作者自指。「僇人」,罪人。「僇」同「戮」,即殺戮。因柳宗元在革新活動中得罪了皇帝成為朝廷的罪人,被貶官到永州,所以自稱為「僇人」。「是」,指代詞,此,這。「是州」,此州,指永州。永州是個荒涼的地方,柳宗元生活在這里,與自己的戰友隔絕,音信皆無,所以感到政治前景暗淡,心情當然是常常恐懼不安的。這幾句說,這是我成為朝廷罪人以後,住在永州這個地方,常常恐懼不安。
這個開頭,包含了許許多多長久積壓在內心的悲憤心情,當然其中就有一種無聲的抗議。自己是這樣一種罪人的特殊身份,處在這樣一種特殊的處境里,懷有這樣的心情,因此當他遊山玩水的時候,那種感受自然同那些風流閑雅的士大夫很不相同。他是要在游覽中,排解內心的憂憤,在游覽中忘卻現實處境,想在精神上尋找某種寄託。所以他寫:「其隟也,則施施而行,慢慢而游。」「其隟也」在句中充當狀語。「隟」,空隙,閑下,空閑。這是說,每當自己政務之餘,偶有空閑的時候,到處走走、玩玩。
在「行」「游」兩個動詞前面,作者故意用了「施施」「慢慢」兩個重疊的形容詞。「施施」「慢慢」,是漫步走著的樣子,漫不經心的外在動作。通過外在動作的描寫,實際上表現了作者在游覽的時候,一種寂寞、愁悶的、無可無不可的精神狀態。兩個「而」字是連詞,用在狀語和動詞謂語之間,表示前後修飾與被修飾的關系,相當於現代漢語中間的「地」。「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回溪,幽泉怪石,無遠不到。」「日」,天天,每天。「其徒」,泛指同游的人,不一定專指他的仆從。「入」,走過,穿過。「窮」,本義終極、盡頭,這里用作動詞,是尋根追源的意思。「回」,彎曲。「窮回溪」,意思是沿著曲折的溪流往前走,一直走到源頭。「幽泉怪石」,這就是作者所要尋訪的自然山水。為了表示他追求的心之切,游興之濃。這里連用了三個短句,「上高山」「入深林」「窮回溪」,每個句子里邊都用一個動詞,與「高山」「深林」「回溪」相搭配。讀起來有一種運動節奏感。這三個短句又簡潔地概述了游覽過程。
下面寫平日的宴遊之樂。「到則披草而坐……覺而起,起而歸。」「披」,分開,把草撥開。「傾壺」,把壺中酒倒光。「更」,更加,進而。「更相枕以卧」比「披草而坐」更進了一步。所以說「更」。「枕」,用作動詞,枕靠枕相濟。「相枕」是動詞「卧」的行為方式作狀語。中間加「以」,連詞,相當於「而」。「意」,內心活動,因心中有所思,於是便有所夢。這就是「意有所極」,而「夢亦同趣」的意思。「趣」通假字,同「趨」。「覺」,夢醒,相對上句夢而言。這幾句說,到了就分開雜草坐下,倒盡壺中的酒,喝得大醉,醉了就相互枕靠著躺下,一躺下就常常做夢,心中想到哪裡,夢也就做到那裡,睡醒了就起身,一起身就回城。
這一節寫作者置身於自然山水之間,以幽泉怪石為伴,根本無意於留戀山水景色,他尋訪山水的目的,是為了遠離現實世界,暫時忘卻自己所處的險惡處境。而我們讀這幾句的時候,是否會感到這些語句有一種回環。復沓的韻味。為什麼會有這樣一種感受呢?這是作者在這里運用了頂針續麻的修辭方法(上句尾與下句頭用的是同一個字)這樣就上下勾連,連貫而下。「無遠不到,到則披草而坐;傾壺而醉,醉則更相枕以卧,卧而夢,覺而起,起而歸。」這種修辭方法的運用,有助於表現游覽者那種要有所忘懷,又要有所追求的情趣,造成一種回環、復沓的韻味。它概括了一個接一個的漫遊活動,略去了無關緊要的交待性敘述,強調了這些動作的連續性和隨意性,渲染了乘興而來,漫不經心的心情。「以為凡是,皆我有也。」這是對第1段課文的總結。「以為」,認為。這兩字表明這是作者的主觀結論。而「以為」如何如何,就被第2段內容否定了。「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又領起第2段課文。這幾句說,我自以為永州的山水凡有點特別形態的,都被我游遍了,卻從來不知道西山的奇特和怪異。而且這里「怪特」二字,又概括了西山的情態。作者沒有看到西山、游覽西山,所以說「未始知西山怪特」。這是從反面來扣住題目里「始得」二字。
下面我們從全文結構上來分析這段文字的作用。寫過去游覽的情形好像與游覽西山沒有關系。所以有人提出這段文字是否多餘?筆者認為作者先寫未得西山,再寫始得西山,這樣安排會使游覽西山的內容更加突出。這種寫法古人稱之為「反筆寫法」。反筆即陪襯的手法。現在稱之為「鋪墊」「反襯」「側面烘托」。它可以突出始得西山非同尋常。這「非同尋常」一方面指西山本身形狀很怪特;另一方面也是指作者游覽西山以後,他所得到的感受非常獨特,是過去從來未曾體驗過的。這樣的結構安排,前人曾評論說:「篇中欲寫今日始見西山,先寫昔日未見西山;欲寫昔日未見西山,先寫昔日得見諸山。」盡管第1段沒有從正面入題,但和後面游覽西山在內容上是有聯系的。這第1段是全文的有機組成部分,是作者在布局結構方面的匠心所在。
E. 始得西山宴遊記道理讀後感
始得西山宴遊記讀後感
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遊記》寫出了觀山者的三重境界,文章含意頗深,思緒綿遠,感受獨特;反復玩味,啟示無窮。
一、看山是山。文章開始寫作者為「繆人」後初次在永州游山的感受。「凡是州之山有異態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奇險之處,就像初識某人,一眼看去並沒什麼引人注目之處。此時,作者完全沉浸在自我的抑鬱之情中不能自拔-----「傾壺而醉」,借酒澆愁,哪會凝神靜觀西山呢?故而對西山是視而不見,不為所動。
二、看山不是山。「今年九月二十八日」,作者「望西山」,登西山,此時「凡數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作者細觀西山,這才驚呼西山之「特立」,「不與培婁為類」。作者看出了西山的特立獨行,孤高直聳的不同凡俗的形象,他的感受為之一變:「悠悠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睦;洋洋乎與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窮。」這哪裡是觀山,這是作者在與西山對話,他與西山已融為一體,物我兩忘,西山已不僅僅是一座山,而是一位思想超群,精神卓爾不群的高人,在指點著作者的人生理想,這與李白的「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的境界高出一重。作者在佩服西山的「怪特」的同時,欣喜不已。
三、看山還是山。作者在感受西山怪特之後,禁不住「頹然就醉」,他是沉浸在看山的美妙感受之中去了。在大自然中,他找到了知音,是西山讓他忘記了世俗的爭端,忘記了自己的被貶,忘記了生活的多難。驀然回想,不覺驚醒,其實以前並沒見到西山的真模樣,到此時山雖然還是山,但這時的山已賦予了新的意蘊,已有了新的內涵。
「觀山則情滿於山」。普普通通的西山經作者挖掘出了它的美的特質,竟讓觀賞者激動不已。作者觀山前後心態不同,感受也就不同。
F. 始得西山宴遊記賞析200字
柳宗元自唐順宗永貞元年(805)被貶到永州後,一呆就是年。當時的永州,非常荒僻,地瘠民貧;但山水幽美,景色秀麗。柳宗元身遭貶謫,內心郁悶,因而寄情山水,搜奇覓勝,並寫了二十多篇山水游記。這些游記,能抓住景物的具體特徵,寫得富有生機,形神兼備,語言精美,並抒發了他遭受迫害的孤寂悲憤心情,具有鮮明的藝術特色,為我國的游記散文奠定了基礎,對後世的游記文學的發展產生過積極影響。在這些游記中,最著名的有8篇,被稱為「永州八記」,本文就是永州八記中的第一篇。
元和四年(809)九月二十八日,柳宗元在法華寺游覽,在眺望中發現了西山勝景,於是渡過瀟水,登上西山頂峰,飽覽了山巒秀色,體驗了山水的情趣,直至暮色蒼茫,還依依不願離去。經過這次西山之游,他才覺得真正的游覽是從這里開始的,於是寫了這永州八記的第一篇《始得西山宴遊記》。
余自為僇(lù)人,居是州,恆惴(zhuì)栗(lì)。 僇人:同「戮人」,受過刑辱的人,罪人。作者因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永州司馬,故自稱僇人。僇,通「戮」,恥辱。是州:這個州,指永州。恆:常常。惴慄:恐懼不安。惴,恐懼。栗,發抖。○害怕政敵落井下石。 其隙也,則施施(yìyì)而行,漫漫而游。 其:如果,連詞。隙:指空閑時間。施施而行:慢慢地行走。施施,慢步緩行的樣子。而:連詞,連接狀語和中心詞,不譯。漫漫而游:無拘無束地游。漫漫,不受拘束的樣子。○說明好游來歷。 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回溪,幽泉怪石,無遠不到。 日:每日,時間名詞作狀語。其徒:那些同伴。徒,同一類的人,指愛好游覽的人。窮:走到盡頭。回溪:曲折溪流。幽泉:深僻的泉水。無遠不到:沒有一處僻遠的地方不曾到過。○州之山水無不游。 到則披草而坐,傾壺而醉。 披草:分開草。披,用手分開。傾壺:倒盡壺里的酒。傾,倒出來。 醉則更相枕以卧,卧而夢。 更相:互相。以:連詞,同「而」。 意有所極,夢亦同趣。 心裡有嚮往的好境界,夢里也就有相同的樂趣。所極:所嚮往的境界。極,至,嚮往。 覺而起,起而歸。 覺:睡醒。○游之無不盡興。 以為凡是州之山有異態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以為:認為。異態:奇特的形狀。未始:未曾。怪特:奇異特別。○獨遺此山未游。承上啟下,襯托西山。
G. 始得西山宴遊記教案
始得西山宴遊記教案
--------------------------------------------------------------------------------
作者:-
教學目的
1.學習本文在比照與映襯中寫景的特點。
2.體會本文借景抒情、融情於景的藝術特色。
3.了解「為」、「窮」的不同用法。
教學過程
1.作者簡介。
柳宗元的山水游記對後世游記散文的發展有重大影響,《永州八記》是這方面的代表作,即《始得西山宴遊記》《鈷鉧潭記》《鈷鉧潭西小丘記》《小石潭記》《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
柳宗元(73-819),字子厚,唐代河東(今山西省永濟)人,人稱「柳河東」。晚年貶為柳州(今廣西柳州)刺史,故又稱「柳柳州」。他是唐代傑出的思想家、文學家,與韓愈同為當時古文運動的領袖,同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貞元九年(793),柳宗元進士及第。公元805年,他參加了以王叔文為首的政治集團,升任禮部員外郎,積極從事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的改革。但為時不久,就在其政敵聯合反擊下而失敗,受到殘酷迫害,先是被貶為永州(今湖南省零陵縣)司馬;十年之後,又改任為柳州刺史。
柳宗元在中唐的文壇上與韓愈齊名。他能詩善文,成就很高。他的散文包括論說、寓言、雜文和游記等類,文筆犀利,含義深刻,形象生動,氣勢奔放。就游記而言,他是唐代一位集大成的刻畫山水的能手。一方面,他通過自己敏銳的觀察,深入的體會,運用簡潔概括、鮮明生動的語言,精細而准確地把那些易於被人忽視和遺忘的自然景色畫圖般地再現出來給讀者一種親臨其境的真切之感;另一方面,他在描寫山水木石、鳥獸蟲魚的聲色動靜時,往往將自己橫遭貶謫、飽受壓抑的境況滲透在裡面,達到情景交融的地步,從而曲折地反映了中唐黑暗的社 會現實。他的作品收入《柳河東集》。
他寫的游記不僅文筆簡潔,描摹生動真切,富有詩情畫意,而且處處滲透著作者的思想感情,寄託著對生活遭際的感慨和對黑暗現實的不滿。《始得西山宴遊記》是《永州八記》的第一篇,作者寄情山水,寫偶識西山的欣喜,寫西山形勢的高峻,寫宴飲之樂,寫與自然的融合,表露自己的傲世情懷。
2.解題。
柳宗元被貶為永州司馬後,一十年內到處搜奇覓勝,寫出一系列刻劃入微又托意深遠的山水游記。其中最著名的是《永州八記》。《始得西山宴遊記》是《永州八記》的第一篇,起著開宗明義、領帶各篇的作用。
「記」,是古代的一種文體。主要是記載事物,並通過記事、記物,寫景、記人來抒發作者的感情或見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山水游記是柳文中最為膾炙人口的作品,它繼承了《水經注》的傳統而有所發展,不僅用凝練的文筆、精華的語言描繪南國美好風物,並且把自己的思想感情、不幸遭遇、怨憤抑鬱的心情融注其間,文筆或峭拔、峻潔,或清邃奇麗,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獨特地位。
二、課文落實
朗讀課文,注意不讀錯音。讀好句子的節奏、重音。要讀得流暢,讀出感情。
疏通全文大意。
①同桌合作,參照工具書及課下注釋疏通全文大意。
②圈畫疑難詞句,並質疑。 ③集體解疑,教師點撥。 ④復述主要內容。
三.詞語小結
(1)古今異義。
而未始知西山這怪特 古義 未嘗 今義 沒開始
攢蹙累積 古義 重疊、積壓 今義 積累
然後知吾向之未始游 古義 這樣以後 今義 轉折連詞
游於是乎始 古義 從此,從這時 今義 遞進連詞
醉則更相枕以卧 古義 更換交替 今義 更加
到則披草而坐 古義 撥 今義 覆蓋在肩背上。
頹然就醉 古義 接近 今義 就是
然後知吾向之末始游 古義 從前 今義 朝
故為之文以志 古義 記 今義 志氣、志向
是歲元和四年也 古義 代詞,這 今義 判斷動詞
(2)一詞多義
始指異之: 稱奇
以為凡是州之山有異態者: 獨特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特別
然後知是山之特立: 超出一般
余自為像人: 成為
故為之文以志: 為(表目的)
(3)通假字:
僇,通「戮」,這里是遭貶調的意思。
趣,通「趨」,往。意有所極,夢亦同趣。
四、問題探討
1、作者為什麼說「然後知吾向之未始游,游於是乎始」?
作者游奇山異水是想聊以忘憂,文章開頭即寫明自己不幸的遭遇和貶謫南荒後「恆惴慄」郁悶痛苦不堪的心情,因此「幽泉怪石,無遠不到」,以至「凡是州之山有異態者,皆我有也」。雖然他幾乎走遍了永州的奇山異水,但卻沒有給他帶來特殊的感覺,沒有感到此山此水有何「怪特」之處。然而當作者「坐法華西亭,望西山」時,「數州之土壤」盡收眼底,方覺西山是任何地方都無法相比的,漸漸地作者不知不覺與天地萬物融為一體,深切體會到天人合一的至理。因此作者認為西山之游才是真正游覽山、水的開始,以往的游覽算不上真正的游覽。文題「始得」恰好點明此游之意義,並以「始」與「未始」結構全文。
2、作者怎樣敘西山之游?
本文中心內容是記敘西山之游,但作者開篇卻從他處著墨,先寫以前永州異山秀水的游覽,以此作為鋪墊,來比照映襯西山之游不同於以往。作者首先是被那登高所見的博大景觀而震驚,千里之間的高山深谷如土堆、洞穴,盡收眼底,浮雲縈繞群山,與天空連成一體,此時作者才真正感受到與自然同呼吸,與天地同游的快慰。從高峻的西山中作者感受到卓爾不群的人格之美,「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作者終於找到了自己的知音,他彷彿與西山心心相印,自己志高品峻的情操恰恰在西山那高峻峭拔之貌中得以體現。作者在這物我交融之中得到了解脫與審美享受,以至醉不思歸。
3、文中兩次寫滿酌而醉,作用有何不同?
第一次出現是往日游覽時,作者都會「披草而坐,傾壺而醉。醉則更相枕以卧,卧而夢。意有所極,夢亦同趣。覺而起,起而歸。」這短促緊湊的語句反映了作者單調乏味的生活及苦悶抑鬱的內心感受。雖然他想在游覽山水中得以解脫,但酒醉之後依然如故。而西山之游卻使作者感到從未有過的快慰,不只是美酒醉人,更是這高峻峭拔的西山使其感受到物我相融醉而忘歸,心中的歡喜怡悅不言而喻。前後對比更突出西山之游給作者帶來的獨特感受。
4、作者怎樣用比照映襯來寫西山之景的?
柳宗元的山水游記刻畫細致,寄託深遠,情景交融,具有極高的藝術感染力。作者在本文沒有直接寫眼中西山,而從多角度寫登西山所見所感,採用比照映襯手法突出其高峻峭拔之貌。如先寫「坐法華西亭,望西山,始指異之」。再寫登上西山始感高險難測,雲天相連。由極目遠眺,「凡數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襯其高。所見之深山低谷,好像土堆洞口,千里之外的景物尤如近在咫尺亦襯其高。青雲縈繞,雲天相連渾然二體更襯其高。由此寫出「然後知是山之特立,不與培螻為類」的感受。在比照映襯之下,西山之景更顯其美,西山之游更覺其異。
5、作者怎樣借景抒情?
文章開始寫以往游覽「到則披草而坐,傾壺而醉。醉則更相枕以卧……覺而起,起而歸」,記敘之中流露出被貶失意抑鬱不平的心態。而後文寫游西山則表現出偶識西山之喜,沉醉之樂,借西山的高峻氣勢,表現自己高潔的人格,所記山水景物無不融入自己的感情,表露自己的傲世情懷。
本文與《小石潭記》作於同一年,所寫景物都是永州山水,但《小石潭記》更偏重於客觀描寫,本文更偏重於主觀感受。試舉例分析。
《小石潭記》中「潭中魚可百許頭……與游者相樂。」對潭水、游魚的描寫,栩栩如生,十分傳神,歷來被人所誦記稱道,歸功於作者抓住景物特點,細致描摹。寫魚在潭中歷歷可數,反襯出水清潭小,「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則從另一角度突出水澄清透明。「似與游者相樂」,把魚兒那種閑適、輕快、靈敏、活潑的神態描寫得惟妙惟肖。既寫出水清又寫出魚樂,水魚相映成趣,互相點綴,充滿詩情畫意。而《始得西山宴遊記》卻偏重於寫主觀感受。如寫「西山之怪特」,「然後知是山之特立,不與培縷為類。悠悠乎與灝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窮」,「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可見作者把西山視為知音,與西山心心相印,西山怪特之貌恰似自己卓爾不群的人格、志高品峻的情操。
H. 始得西山宴遊記讀書筆記,謝謝
「始」,開始。「得」,原義獲得,引申為發現。字面意思是,開始發現西山的奇特,獲得宴遊之樂的游記。筆者看法,始得」可能有三個意思:
一是這篇游記是「永州八記」的第一篇,所以「始得」作為八篇的開頭。表達了第一次尋訪到永州山水之美的意思;
二更重要的在於作者游覽永州並不是從游西山開始的。在游西山之前,他曾經到過一些地方,並且也寫過一些記載游覽的文章。如游西山之前,他曾游過一個祠廟「八華寺」,並發動在那裡建造了一個西亭。他還寫了一篇《永州八華寺新作西亭記》的散文。但柳宗元覺得只有在游覽了西山之後,他才算真正的發現了永州山水的特別之處。並且在游覽過程中,獲得了一種獨特的感受。這種感受是他過去游覽的時候,從來沒有體會到的,給他非常深刻的印象。所以他就把游覽西山看成是游覽永州山水的真正起點。那麼「始得」這兩個字就非常鄭重的標明了游覽西山以前的和這次游覽西山的分界;
三對作者有特殊意義。從心境上看,它破解了作者被貶永州後「恆惴慄」的心情,取得了「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的審美感受;從游覽本身看,這之前,因游心境壓抑而無樂趣,從這兒才開始真正的游覽。
我認為這篇文章它的立意也好,布局也好,都和題目「始得」二字有密切關系。全文五次或明或暗點出「始得」之意。所以需要我們在閱讀這篇文章時,應仔細加以體會。文章內容是寫發現並且宴遊的經過,以及由此而產生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