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王崧舟在去年的樹中用什麼音樂伴奏的
犬夜叉「穿越時間的思念」
❷ 王崧舟去年的樹用的是什麼音樂
《跨越時空的思念》和《命運的覺醒》。
❸ 王崧舟採用什麼方法達成教學目標
課堂上,王老師點燃和呼喚學生的語文意識,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敏感,對語言文字表達形式的關注,讓學生有自己的獨特體驗。教學中,王老師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找出令人感動的句子,而這些句子恰是描寫形象,表達生動的語句。當學生找到另她感動的句子時,王老師又讓學生反復推敲關鍵詞,在現實與想像,內容與形式之間不斷走進去,邁出來。「讀中想像、對比朗讀、帶詞入句朗讀」是王老師達到教學目標採取的靈活的方法。學生在充分多樣的朗讀中,讀出詞情,更感受到了准確的語言所表達出來的美,「以情帶讀,讀中悟情」這是喚醒感覺過程,是「激活詩意」的 過程,不愧為語文大師!
行的小學語文教材,主要是「文選型」的教材。這種類型的教材,主要是有三個系統構成的。第一,就是「選文系統」,或者說「課文系統」,這個系統包括一篇篇的選文和相關的課文注釋等;第二,就是「練習系統」,課前的提示語、課後的思考題、練習題、單元練習題等都屬於這個系統;第三,就是「插圖系統」,教材裡面各種配合課文內容的插圖就屬於這個系統。顯然,課文系統是教材的主體部分,也是最為重要的部分。
我們今天講閱讀教學要用好教材,主要講的就是要用好其中的課文系統,或者說文本系統。當然,從完整的角度看,要好教材還包括用好練習系統和插圖系統。
閱讀教學為什麼要用好教材?特別是為什麼要用好其中的課文系統呢?這是因為:
首先,課文是教師進行教學的主要依據和憑借,也是學生學習的基本工具。離開了課文,教什麼、學什麼就沒有了著落。
其次,這些入選教材的課文,都是經過精心選定的,在語文內容和語文形式上都有著相當高的典範性。
再次,按照選材的原則,課文的選編,體現著一定的科學性、序列性、趣味性、可操作性,是課程標準的具體化,具有目標性、權威性。
最後,從課文所承載的內容看,它們是數千年文化寶庫的精品,有著廣泛而深刻的文化價值。
綜上所述,閱讀教學要提高它的有效性,就必須扎扎實實地用好教材。
那麼,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我們又該如何用好教材呢?我想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談談這個專題。第一,要把握文本的價值取向;第二,要發掘文本的語言因素;第三,要處理好立足文本和適度拓展的關系。
下面,我們先講第一個方面,把握文本的價值取向。
每個文本都承載著一定的思想感情,都有它需要加以言說的意圖和目的。這些,形成了一個文本相對獨特的價值取向。在解讀和處理教材的時候,就要注意把握文本獨特的價值取向。
一、把握文本的主導傾向
文本的內涵既是豐富多彩的,又是有主導傾向的。所謂「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一千個」就體現了文本內涵的豐富性,但無論如何,一千個只能是「哈姆雷特」而不可能成為「林黛玉」,這就是文本的主導傾向。
有篇課文叫做《去年的樹》,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一隻鳥兒和一棵樹是好朋友,鳥兒天天在樹上唱歌。樹呢,也天天站著聽鳥兒唱歌。冬天,鳥兒飛走了,答應樹的要求,明年再唱給你聽。可是,第二年鳥兒回來後,發現只留下樹根了。鳥兒就問樹根,樹哪兒去了。樹根說被伐木人砍了,送到工廠去了。鳥兒又到工廠,問工廠的大門,門說,做成火柴運到村裡去了。鳥兒又到村子裡,問一個坐在煤油燈旁的小女孩,小女孩說火柴用完了,火柴點燃的燈還亮著。鳥兒睜大眼睛,盯著燈火看了一會兒,就唱起去年的歌給燈火聽,最後看了一會兒就飛走了。
在引導學生解讀這個故事的主題時,學生各自發表了獨特的看法。
有的說:我體會到要珍惜朋友之間的友情。
有的說:我體會到亂砍濫伐樹木,破壞了環境,使得鳥兒沒有居住的地方。我們要保護環境。
有的說:我體會到砍樹的人很可惡,不但破壞了自然環境,也破壞了樹木和鳥兒的友誼。
有的說:我體會到了樹木很偉大,為了人們能點燃油燈,寧可犧牲自己。
有的說:我體會到鳥兒很真誠,它為了自己答應給樹木唱歌,歷盡艱辛,非找到不可。
對於這些學生的發言,老師都一一地表示理解、肯定和誇贊。他的想法是,既然新課程強調要多元理解,要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那麼,我就應該對學生的發言給予積極的回應。
多元解讀就是隨便解讀嗎?可以不講原則、不講主導傾向嗎?
事實上,多元解讀必須以教材的主體內容為依據,首先必須著眼於教材的整體,不能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不能只抓一點不及其餘。如果教師對學生的獨特體驗什麼都說對、什麼都說好,那麼,這就勢必導致學生無所適從,失去正確、全面的價值判斷。
以上五位學生的看法,事實上第二、三、四位學生的見解都是片面的、甚至是錯誤的。作為一個相對完整的、獨立的文本,它的主題一般都是相對明朗的,《去年的樹》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就是:朋友之間要信守諾言。鳥兒一諾千金,答應明年再為樹木唱歌。為了實現這個承諾,鳥兒無論如何要找到樹,並為它唱歌。
至於第一和第五種見解,和信守諾言有著一定的聯系,從多元的角度看,也可以說有一定的道理。但還是不夠准確的。
因此,要把握文本的價值取向,首先就是要把握文本的主導傾向。大方向正確了,才談得上尊重學生多元的、獨特的體驗和理解。
二、把握文本的個性化主旨
文本的個性化主旨,往往是在和同類文本的相互比較中產生的。事實上,我們的教材中有著大量的同類主題的文本,比如,歌頌英雄主義精神的就有《黃繼光》、《我的戰友邱少雲》、《狼牙山五壯士》等;反映環境保護、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就有《一個小村莊的故事》、《只有一個地球》、《這片土地是神聖的》等;反映珍惜生命、熱愛生命的就有《觸摸春天》、《生命 生命》、《永生的眼睛》、《和時間賽跑》、《花的勇氣》等。
那麼,既然講的都是同一個主題,這些文本還有獨立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嗎?答案應該是肯定的。因為,即便是同一主題的文本,也有它的個性化主旨。對於相同的主題,每一個文本在反映特定內涵的時候,角度、深度、廣度、厚度、溫度等方面,還是有著很大的區別的。
以《觸摸春天》為例,文章講了這樣一件事情。盲童安靜在花叢中可以流暢地走來走去,一個春天的早晨,安靜在花園散步的時候,竟然用雙手悄然攏住了一隻停在月季花上的蝴蝶。最後,在蝴蝶的不斷撲騰中,安靜又張開雙手放走了這只蝴蝶。顯然,安靜是一個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女孩。她的敏感、她的靈性、她的看似奇跡的行動表現,都在向我們訴說著安靜對生命的珍愛。那麼,這個文本的個性化主旨又在哪裡呢?
我們不妨來看一個教學片斷。(課例:《觸摸春天》)
從剛才的教學片斷中我們不難體認,教師緊緊抓住了「驚奇」、「張望」這兩個反映人物內心豐富、敏感的精神世界的關鍵詞,引導學生展開想像體驗,來凸現這個文本在表達珍愛生命這一宏大主題中獨特的、個性化的主旨。第一,即便是個盲童,也有享受美好生活的權利,只要自己對生活充滿熱愛;第二,重要的是要豐富自己的內心世界。只有內心敏感的人,才能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繽紛天地。教師在教學即將結束的時候,正是從這樣一個獨特的視角對全文的內涵進行了有效地提升和強調,從而使文本主旨的「這一個」得到了彰顯。
這樣一來,就跟《和時間賽跑》區別開來了。那個文本,是在一再強調凡是時間里的東西都是永遠也找不回來的,然後警醒人們要珍惜時間、珍惜生命的。也跟《生命 生命》區別開來了。《生命 生命》則是從小飛蛾在險境中掙扎、香瓜子在磚縫中生長以及作者在病痛地折磨中頑強生活等事例中,感悟生命的活力和價值,從而喚醒人們熱愛生命、敬畏生命的。
三、把握文本的時代意義
任何理解都是處於歷史中的理解。作為對文本的理解,也是這樣。文本的意義只有通過我們自己所處的時代情境才能呈現出來。因此,把握文本的價值取向,很重要的一面就是要把握文本的時代意義。
大家知道,課文《賣火柴的小女孩》在相當長的時間里是作為一個階級教育憶苦思甜的範本來讀,被貼上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罪惡的標簽。實際上,這不僅不符合作家創作這篇童話的本意,而且使得這個內涵豐富的童話變得簡單化和概念化,削弱了作品人文精神的力量。
那麼,在今天這個社會和經濟迅速發展,注重以人為本的時代,我們怎樣讀《賣火柴的小女孩》?怎樣把握這個文本的時代意義呢?
文學作品必然是特定時代和作家生活經驗的反映,盡管有時直截有時曲折,所以我們閱讀一個文本,不能不了解作家生活的時代和他特有的生活經歷。解讀《賣火柴的小女孩》,首先需要看一下安徒生創作這個童話的背景,尋覓作家創作的動機。
1848年,安徒生到國外去旅行。在途中收到了一封朋友的來信,要求他按照信中寄來的畫片寫故事。其中一張畫片上,畫的是一個美麗的小女孩,金黃的長頭發打成卷兒披在肩上。她手裡拿著許多火柴,瞪大了一雙可憐的眼睛,好像在想些什麼。安徒生看著這張畫片,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身世:他出生在一個貧苦家庭,11歲時爸爸去世以後,媽媽改嫁了,他只好和奶奶相依為命。每到傍晚,他盼望著討飯的奶奶快些回來。慈祥的奶奶一回家,便把他摟在懷里,給他帶來溫暖,為他解除飢餓……想著這些,安徒生以自己的親身感受,藉助他超凡的想像能力,寫下了《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凄美動人的童話。
2004年,中央電視台為紀念安徒生誕生200周年赴丹麥拍攝記錄片,導演王越在深入接觸了安徒生的文獻資料後認為:「安徒生在《賣火柴的小女孩》中寫小女孩很想念奶奶,實際上這個故事傳達了他對母愛和家庭的渴望。安徒生14歲離家闖盪之後終身未婚,連奶奶和母親去世時他也不在身邊。親情長時間地缺失,一輩子漂泊遠離家庭,對家庭的溫暖只能靠幻想和懷念來慰藉。」我們可以把這段話看作對安徒生創作這個童話的動機的一種理解。
我們還要看到,作家的創作不僅是個人經驗的傳達,而且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當時的丹麥還處於封建王朝統治下,許許多多窮苦的兒童過著和安徒生的童年、畫片上的小女孩同樣貧困的生活。安徒生的這篇童話既真實地描繪了窮苦人的悲慘生活,又充滿著對美好生活的幻想。由於作者出身貧寒,對社會上貧富不均、弱肉強食的現象感受極深:一面是飢寒交迫,沒有歡樂,受人欺凌——馬車橫沖直撞,男孩搶走了她的拖鞋,另一面是「每個窗子都透出燈光來,街上飄著一股烤鵝的香味」,透過富商家的玻璃門可以看到聖誕樹是那麼大,那麼漂亮。整篇作品充滿著作者對不幸的窮人深切的同情,以及對貧富不均的社會的哀怨。
但是在那個時代,作者找不到擺脫不幸的道路,只能以傷感的眼光看待世界,認為上帝是真、善、美的化身,可以引導人們走向幸福。作者寫道:「奶奶把小女孩抱起來,摟在懷里。她們倆在光明和快樂中飛走了,越飛越高,飛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飢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這個童話1961年被選入教材時後面還有一句:「——她們和上帝在一起了。」)我們過去把這一段話理解為一種反諷,因為上帝是沒有的,在那個時代也不可能有沒有寒冷,沒有飢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所以小女孩是痛苦地死去了。今天我們細讀文本,就會發現我們忽視了作品的一個重要內容——小女孩幸福地死去。作者一再強調小女孩死時「嘴上帶著微笑」,「誰也不知道她曾經看到過多麼美麗的東西,她曾經多麼幸福,跟著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我以為,安徒生的本意是認為死去就可以不再受苦,對生活在苦難中的小女孩來說是一種解脫。安徒生用宗教的理想闡述了他悲天憫人的偉大情懷。從這個角度看,教材幾經修改,把有關上帝的文字減到最少,固然出於對中國國情的考慮,但容易使我們對安徒生的這篇作品產生誤讀。
有了這樣一番文本細讀之後,回過頭來,我們不難發現,《賣火柴的小女孩》有著這樣一些時代意義需要我們認真加以把握:
第一,就是同情弱者、感同身受的那種悲憫情懷。今日中國正經歷著巨大的發展和變化,總體上說,中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強大,人民的生活也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美好。但是,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由於發展的不平衡,貧富差距已成事實,而且這種現象將持續相當長的時間。有些孩子因經濟困難上不了學,在一些城市繁華熱鬧的街頭,可以看到流浪、乞討孩子的身影。面對這樣的現實,今天的中國孩子閱讀《賣火柴的小女孩》,首先應當樹立對貧困者對弱勢群體的同情心。在自己高高興興和父母同享天倫之樂的時候,想到有的孩子失去親人沒有快樂;在自己歡天喜地過新年的時候,想到有的孩子缺衣少食上不了學……生活小康而不忘這個世界上還有不少貧困者,如果我們能自己節儉給貧困者以幫助,整個社會將更加和諧美好。我想這是對當今中國孩子最重要的教育意義。
第二,任何情況下都不放棄對幸福的追求和嚮往的人生信念。閱讀《賣火柴的小女孩》不能忽視童話的主體部分,那就是小女孩對幸福的追求和嚮往:寒冷時想有暖和的大火爐,飢餓時想有噴香的烤鵝,現實中沒有歡樂卻看到美麗的聖誕樹,生活中沒有親情想投入奶奶的懷抱……對於生長在貧困地區、貧困家庭的孩子來說,生活雖然困窘,卻不能失去對美好生活的追求,用一句流行語來說「至少還有夢」。經濟發達地區人民的生活水平,我們也要努力達到。貧困地區、貧困家庭的孩子有這種嚮往和追求,並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中努力把它們變為現實,在今日中國並不是什麼虛幻的夢。這是因為我們和賣火柴的小女孩所處的時代不同。事實上,今天有多少貧困地區的人用自己的勞動和奮斗改變了生活的面貌,走上了小康之路。「哀莫大於心死」。如果連這樣的幻想和追求都沒有,那才是真正的悲哀和不幸。
第三,沿著這個側面我們進一步思考,人生的道路漫長,生老病死總是不可避免的,人萬一遇上不幸,不要悲觀和絕望,要像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樣懷著幻想和追求,哪怕死去也「嘴上帶著微笑」。如果能以這樣的態度面對生活,我們發現了《賣火柴的小女孩》更高的文學價值,因為它教會了我們對待困窘和艱難的一種人生態度。優秀的童話足以影響人的一生,它對兒童來說是生動的故事、美麗的形象,對成人來說則是精神家園、終極關懷。這就是偉大作家和不朽作品超越時代的永恆力量。
第二課時 發掘文本的語言因素
呂叔湘先生認為,語文教學要走一個來回。即從語言文字出發到思想內容,再從思想內容出發回到語言文字。其它學科,語言文字只是作為一個思想內容的載體,用過了可以扔掉。但是,語文不能扔,不但不能扔,還要將語言文字本身作為教學目標、作為課程本體加以學習掌握。這也是語文學科的特徵所在,賴以安身立命的支點所在。所以,從用好教材的角度看,一個語文老師應該具有兩隻眼睛,一隻眼睛看到文本的思想感情,看到文本的價值取向,看到文本的內容內涵;另一隻眼睛呢,則是看到文本的語言本身,關注詞句、關注語段、關注篇章,關注語言的表達方式、存在特徵等。
一、關注文本獨特的語言形式
大家知道,語言文字是個很精緻、很微妙的存在。有時,同樣的意思,遣詞造句不同、表達方式不同,它所承載和透露出來的情味和意蘊也就不同。所以,在細讀文本、鑽研教材的時候,我們應該特別留意那些形式獨特、與眾不同的語言現象。
比如,《慈母情深》一課,主要內容是這樣的,我想買長篇小說《青年近衛軍》,想得整天失魂落魄。於是,我來到母親工作的地方向她要一元五角錢買書。在工廠,我第一次發現母親是如此憔悴,幹活是如此辛勞,環境又是如此惡劣。當母親將一元五角錢塞給我的時候,我鼻子一酸,跑了出去。我決定不再買書,用這些錢給母親買了一聽水果罐頭。沒想到,母親反而數落了我一頓。數落完,又給我湊足了錢,我終於買到了《青年近衛軍》。故事講得很平實,沒有大段的抒情文字,但讀來卻極其感人。
其中,在工廠見到母親的時候,作者對母親的神態舉止有這樣一段描寫:
背直起來了,我的母親。轉過身來了,我的母親。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對眼神疲憊的眼睛吃驚地望著我,我的母親……
這就是一個獨特的語言形式。那麼,它獨特在哪裡呢?
第一,「我的母親」連續出現了三次,其實,按照通常的寫法,「我的母親」只要出現一次就夠了。
第二,「我的母親」是後置的,也就是說,它是放在後面說出來的。通常,「我的母親」作為主語的修飾限定成分,應該放在前面說出來。
所以,按照常理,這段話可以寫成這個樣子:
我的母親背直起來了,轉過身來了,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對眼神疲憊的眼睛吃驚地望著我。
那麼,這樣兩種寫法,它們的味道有什麼不同呢?作者為什麼要選擇這樣一種寫法呢?通過細讀品味,我們不難發現,第一種寫法,向我們傳遞著這樣一些濃郁而沉重的味道:
第一,緩慢的節奏感。這種寫法彷彿就像電影中的一個慢鏡頭。母親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神情,都深深地印在了兒子的眼中、乃至心中。
第二,艱辛的形象感。事實上,也的確如此,母親因為長久伏案勞作,要一下子直起背、轉過身,是很艱難、很酸疼的。她也只能慢慢直起背、轉過身,這就從另一個側面烘托出母親掙錢的辛勞和不易。
第三,驚訝的情味感。作為兒子的我,第一次在工廠真真切切地看到了母親,看到了如此憔悴、如此疲憊、如此蒼老的母親,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是我的母親嗎?這是我記憶中的母親嗎?我的母親怎麼會這樣瘦弱、這樣蒼老呢?三次「我的母親」,有驚訝,有疑惑,有心酸,有慨嘆。其中,有著作者太多太多復雜的情感體驗。
事實上,從文本獨特的語言形式入手,質疑、分析、聯想、深究,可以讓我們更好、更深地進入文本的內涵世界,體察和理解文字背後的濃濃的情味和意蘊。
❹ 王崧舟 執教的《去年的樹》裡面的配樂是什麼
額 純音樂貌似就是 今年春晚 雅尼的 夜鶯 後面結尾部分 女生哼唱的 我就不知道了 也像夜鶯的片段 但我網上沒找到
我也很想知道啊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