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求教師招聘考試往年題目 初中科學統考的
你參考一下芙蓉區2011科學招教試卷
(請大家指正與更新新課標+生地試題)
前言: 報名概況:
芙蓉區2011招教公告發布後,短短三天報名人數突破7000人,估計在7150人左右,實際參考人數6253人,主科的比例高達1:100。
考試時間地點:
考試時間安排在2011年4月3日星期日上午10:30—12:10,歷時100分鍾於馬王堆中學。
報名參考概況:
因科目較為陌生,條件限制較為苛刻,如某幾科的應屆生要求為本科以上學歷的。把一師范的學生剔除在外,師大的考生也許看不上小教,外地的信息不靈通,應屆報名數只有數人,有來自外省的,本省衡陽師院、湖南師大的,實際參加考試的更少,他們成為了極其幸運的報考者。
應屆中本來安排的招聘計劃,因未達到1:5的開考比例,所以轉移名額進入在職。
在職來源:
在職人員中大多是在省內有編制的老師和沿海迴流的民辦老師,主力軍仍是長沙主城區各校代課的老師,如芙蓉區育英、沙子塘天華、楓樹山等;也不乏考上長沙其它各區,也來湊熱鬧的。
近三年芙蓉區科學試題分析:
考試內容較09年、10年有很大的改觀。09年的綜合是三道大題,其它就是小學、初中程度的題目。10年稍微考了下新課標,第一道大題是以填空為開篇的,接下來是較為簡單的填空題。還有考察名詞解釋,問答論述題比較多。
2011年芙蓉區的題目:
我認為此次試卷更有區分度,偏向考察物理,選拔物理專業科班任教小學科學。與2010年天心科學試卷思路一樣。體現在6道選擇題,一道16分的物理大題上。這也是由小學科學內容所佔篇幅決定的。各區在試卷出題上異常的統一了思路,可能是招聘進行了三年累積起來的經驗,或是各區借鑒交流的結果。對廣大考生而言也是一種福音。
生物+地理+新課標+教育學心理學的試題,請參加了考試的同仁補充: 第一大題是選擇題。
題量50個,每個一分,總共50分,答案用2B鉛筆填寫在答題卡上。
A:以物理開篇,大約6道。運動與力3道、電學3道。
運動與力
(1)求中間瞬時速度
SAB段平均速度為3M/S.SBC段平均速度為6M/S,SAB=SBC,問B點瞬時速度是多少?答:4.5米/秒
(2)受力分析:小車與斜面做勻速直線運動,向左運動一定只受兩個力的作用錯誤。
(3)乘坐電梯向上的加速度為1/3g,問人對電梯的壓力。答:4/3g.
電學:
(4)擺動角度30度、45度,使之平衡,求電量之比 Q1:Q2 答案二分之根號三
(5)F=EBL 可以不是閉合迴路的一部分錯誤。
(6) 用電功率最小:L1(3V/3W )L2(3V/6W),一個0—10歐姆的電阻,如何連接,電路消耗功率最小。L1(3V/3W )與電阻並聯,然後與L2(3V/6W)串聯,總功率最小。答案B
B:接下來三道化學:難度比較大,非專業出身,較難完成。
(7)非極性分子的判斷:
(8)鐵與氧化鐵用硝酸溶解,硝酸為250 ML物質的量濃度為2MOL/L,放出1.12LNO。
問最少多少體積的1 MOL/L的氫氧化鈉讓鐵離子完全沉澱.(從硝酸根離子守恆來回答)
答案:450ML。
(9)熱穩定性:硝酸鋰、硝酸鈉、硝酸鎂、硝酸銅。
答案:硝酸鋰 從正負離子電負性差值來考察。
(10)發生了化學變化有新物質生成的是:
C:生物題:5道左右的(11)生物對環境的影響:千里之提,潰於蟻穴。
(12)不屬於鳥類的是蝙蝠(哺乳動物)
(13)解剖花的順序是:萼片、花瓣、雄蕊、雌蕊
(14)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曲線:呼吸作用是始終進行的。
(15)如果將草履蟲和白細胞(具有細胞核)一同放在淡水中,那麼 B對
A.兩者都死亡B.草履蟲存活,白細胞死亡C.兩者都存活D.草履蟲死亡,白細胞存活
解:草履蟲沒有細胞壁。但其可以通過伸縮泡排出進入身體的多餘水分,使自身不至於被漲破。而白細胞沒有這個功能,因此會被漲破。
----------- D:地理題出得很少:
宇宙的宇是指:空間。
"宇"指空間,"宙"指時間.宇宙(Universe)是由空間、時間、物質和能量,所構成的統一體。是一切空間和時間的綜合。一般理解的宇宙指我們所存在的一個時空連續系統,包括其間的所有物質、能量和事件。宇宙根據大爆炸宇宙模型推算,宇宙年齡大約200億年。
E:教育學、教育心理學(15道左右)評價主體:
應多元化,包括教師、學生、學校領導、教育管理部門、家長和其他與學校教育有關的社會成員和組織。
人力資本論:
人力資本理論興起於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一般而言,以舒爾茨於1960年在美國經濟年會上的演說中系統地簡述了「人力資本理論」作為人力資本理論誕生的標志。
性格:
是指表現在人對現實的態度和相應的行為方式中的比較穩定的、具有核心意義的個性心理特徵,是一種與社會相關最密切的人格特徵,在性格中包含有許多社會道德含義。
性格表現了人們對現實和周圍世界的態度,並表現在他的行為舉止中。性格主要體現在對自己、對別人、對事物的態度和所採取的言行上。 氣質:
氣質是不以人的活動目的和內容為轉移的心理活動的典型的穩定的動力特徵。
氣質是人的個性心理特徵之一,它是指在人的認識、情感、言語、行動中,心理活動發生時力量的強弱、變化的快慢和均衡程度等穩定的動力特徵。主要表現在情緒體驗的快慢、強弱、表現的隱顯以及動作的靈敏或遲鈍方面,因而它為人的全部心理活動表現染上了一層濃厚的色彩。 它與日常生活中人們所說的「脾氣」、「性格」、「性情」等含義相近。
氣質與性格的差別:
氣質沒有好壞之分,且是先天的,與生俱來的,不易改變的。性格是後天形成的,較易改變。某種氣質的人更容易形成某種性格,性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飾、改變氣質。氣質的可塑性小,性格的可塑性大。
-------
F:新課標的選擇題。課堂上重視科學探究
合作學習的考察了三道題。合作分組的要求:組內同質,組間異質。
G:平時教學常規考察,教材、備課、說課。從水的性質出發編寫的教材版本是:人教、教科、浙教。我選的教科版。
最後一道選擇題:說課的內容:說教材、說目標、說學情、說教法、說學法、說過程、說教學反思
第二大題物理大題16分,
重5KG的物體沿著角度為37度的斜面滑下來,由繩子牽引,摩擦系數為0.25,求物體下滑的加速度,繩子的張力。 解答時得進行受力分析。
F合=GSIN37-UGCOS37; a=F合/m= (GSIN37-UGCOS37)/M (COS37=0.8,SIN37=0.6) 第三大題是化學實驗題: 生命的起源 8分,四個小題,高中化學的內容。
關於生命起源的問題,很早就有各種不同的解釋。近幾十年來,人們根據現代自然科學的新成就,對於生命起源的問題進行了綜合研究,取得了很大的進展。 根據科學的推算,地球從誕生到現在,大約有46億年的歷史。早期的地球是熾熱的,地球上的一切元素都呈氣體狀態,那時候是絕對不會有生命存在的。最初的生命是在地球溫度下降以後,在極其漫長的時間內,由非生命物質經過極其復雜的化學過程,一步一步地演變而成的。 關於這方面的推測,已經得到了科學實驗的證實。1935年,美國學者米勒等人,設計了一套密閉裝置(下圖)。他們將裝置內的空氣抽出,然後模擬原始地球上的大氣成分,通入甲烷、氨、氫、水 米勒實驗的裝置蒸氣等氣體,並模擬原始地球條件下的閃電,連續進行火花放電。最後,在U型管內檢驗出有氨基酸生成。氨基酸是組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因此,探索氨基酸在地球上的產生是有重要意義的。 這些氣體在大自然不斷產生的宇宙射線、紫外線、閃電等的作用下,就可能自然合成氨基酸、核苷酸、單糖等。後來,地球的溫度進一步降低,這些有機小分子物質又隨著雨水,流經湖泊和河流,最後匯集在原始海洋中。 目前,人們還不能在實驗室里驗證這一過程。不過,我們可以推測,有些多分子體系經過長期不斷地演變,特別是由於蛋白質和核酸這兩大主要成分的相互作用,終於形成具有原始新陳代謝作用和能夠進行繁殖的原始生命。以後,由生命起源的化學進化階段進入到生命出現之後的生物進化階段。 問題:
(1)如果模擬環境的原始大氣氮氣、氨氣、氫氣中混合了氧氣會怎麼樣?答:會容易發上爆炸
(2)為什麼用水冷卻:材料易得、經濟、效率高
(3)在陽光合紫外線的作用下,氣體分子生成了氨基酸、鹼基說明了什麼問題。
答:無機小分子在陽光紫外線閃電的作用下合成有氨基酸、鹼基等有機小分子,進而合成有機大分子。生命起源於無機小分子。
(4)經歷很長的時間。答:生命起源歷經了很長的時間,由無機小分子起源。 第四大題:10分 科學課堂中為什麼重視科學探究。
答:
第一:兒童心理特點:好奇心、探索慾望、抽象思維形成期需要具體形象作支撐。
第二:合作學習,培養團結協作、溝通表達、訓練思維、
第三:科學課程內容性質決定需要用科學探究。
舉例:生物與環境、物質及其變化、空間及宇宙科學
第五大題:16分
物體在水中的沉浮 片段
談談你對教師在課堂上主導作用的認識。
答:
教師引導應注意層次,循序漸進。
教師應該善於調動學生積極性,創造競爭和諧氣氛。
教師應該多啟發,少下結論,給學生充分的思維自由,尊重學生。
教師不應該直接駁斥學生不成熟的猜想,鼓勵學生,提高思維層次。
網路參考版: 第四大題:10分 科學課堂中為什麼重視科學探究。 一、 為什麼要通過科學探究來進行教學其中有很多理由,而我們所要強調的是。 我們的小學生應該用類似於像科學家研究科學的方法那樣來進行學習。 1、可以保持兒童的好奇心。 本來好奇心就是人與生俱有的,但後來不知道為什麼,到了小學畢業的時候,孩子們的這種好奇心反而逐漸減弱了。通過科學探究保持這種好奇心實在是太重要了。我一直在找一張照片,一直沒有找著,那就是在國外的機場上,兩位大胖子物理學諾貝爾獎獲得者(我不知道他們叫什麼名字)在看,看什麼呢?在看地上的陀螺,那個陀螺一直在地上轉,先是在反過來轉,轉轉轉,後來正著轉了,兩位大胖子物理學家一直在盯著看,看這個陀螺是怎麼回事。其實科學家和我們常人相比,不同在哪兒?不同在他們的好奇心能保持終生。前年法國專家到我們南京來,孩子們問他:把糖塊放到水裡,體積會不會改變?科學家一時回答不上來。然而,第二天早晨,人們把這事給忘了,到底是物理學諾貝爾獎獲得者,他卻念念不忘,先不吃早飯,而是先做這個實驗,一塊方糖一塊方糖地往杯子里加,發現放了8塊以後,才看得出體積有一點變化。所以說,保持孩子們的好奇心實在是太重要了。我們用科學探究的方式,就能將孩子們的這種好奇心保持得長一些,我想,從剛才的探究活動中就能看出來了。 2、可以讓孩子們參與要求高級認識能力的學習活動。 我想讓老師們明白這樣一個道理,教知識可以讓人變得更聰明一些,這話似是而非。如果我們總是告訴孩子們各種各樣的結論的話,兒童是可以獲得很多知識,但是他的智慧並不一定可以同步地成長,因為人的智慧與人的認知技能有很大的關系,也就是認知的方法。法國大學的一個研究成果強調:什麼樣的知識才算是深刻的理解,知道並不是理解,照本解釋不是理解,照本運用也不是理解,它有一套完整的關於理解的標准,就是從知識、方法、目的、形式這四個維度來界定孩子們是否對知識真正理解了。什麼是知識,是孤零零的呢,還是在一個網路中間和其他知識建立起了聯系,這是衡量知識質量的一個重要標志;第二個指標是方法指標,就是知道這個知識是怎麼來的;第三個指標是目的指標,就是不僅知道這個知識是怎麼來的,還知道這個知識可以運用到什麼地方去,也叫目的維度;第四個指標就是會用各種不同的形式來表達,也叫形式維度。對知識真正理解了,兒童就能用各種方式來表達他對知識的理解。所以,現在對科學教育與20世紀60年代的科學教育的重大區別,在於不僅僅是教知識,而且是通過知識的教育來培養孩子們的高級認知能力。杜威說:「科學教育在培養人的認知能力方面,它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因為教科學方法跟教思維方法是完全相同的。」大教育家杜威在那個時候就看到了科學教育的獨特價值——可以讓人變得更聰明一些。 3、可以培養兒童對科學的積極態度。 這一點不用展開,從剛才老師們對探究活動的積極投入,不願下課,休息的時候都沒有休息,這種對科學的積極態度足以體會到了。 4、可以培養兒童達到形式操作階段。 什麼是形式操作階段?它是符號運算。皮亞傑說過,11歲以後的兒童才能進行形式運算,就是A>B,B>C,那麼A就一定大於C。小孩子搞不過來,但是到了初中以後應該可以了,這需要有個鋪墊,這個鋪墊就是感覺運動階段和表象階段之間的一個具象的東西。孩子們搞不懂A>B,B>C,那麼A就一定大於C這個道理,但請3個高矮不同的同學上來,他比他高,他比他高,他就一定比他高,孩子們馬上就理解了。 所以,通過操作性的活動,可以為那些還沒有經過前面感覺運動階段和表象階段的孩子,沒有達到和不能達到形式操作階段的孩子提供具體的經驗,因為在探究活動中,他一定是通過具體的物體來操作的。所以,在操作性的探究活動中間,可以讓孩子們很好地理解這些知識。很多孩子到了中學對科學就不那麼感興趣了(可能就是沒有重視讓學生經歷科學探究活動)。 到20世紀90年代以後,許多國家開始了「動手做」的科學教育項目,用法國物理學諾貝爾獎獲得者喬治·夏巴特的說法是,「用這種探究的方式來學科學,孩子們表現出來的科學熱情讓我感到震撼」,這就是為什麼他在80歲高齡的時候,也是在獲得諾貝爾獎以後,不再搞他的物理學的研究,而是一頭扎到幼兒園、小學的科學教育的項目中來的原因。 現在全國很多省份正在推行「做中學」科學教育項目,「做中學」這個項目就是從法國引進的。其實,最早開始是在美國,法國人是看到美國人這樣做了以後,感到非常震驚,所以法國人也在做。法國做了以後,韋鈺部長到法國去訪問,看到了這樣一個科學教育項目,她也想開展「做中學」的科學教育項目,她在退休以後專門做這件事情,在中國推廣這個「做中學」的項目。 第五大題:16分 物體在水中的沉浮 片段 談談你對教師在課堂上主導作用的認識。 網路參考版本:
隨著由素質教育代替應試教育的呼聲越來越高,教學改革的步伐也越來越快、越來越大。其中最突出的提法就是課堂教學要改變傳統教法下教師滿堂灌,教師是演員,學生是觀眾的「填鴨式」的模式,而要求教師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學習。這無疑是提高課堂效率乃至學生學習效率的一個有效途徑,但真要實施起來卻非易事,對此我想談幾點想法。 第一,教師要正確理解「導」。 一提到「教師主導,學生主體」或「不要教師當演員」,最容易使人想到的就是,教師要一下子從「演員」的身份搖身變為「導演」的身份,其職責也就從在講台上解釋書本內容而變成指揮學生自己去揣磨、領悟。誠然,指揮學生去研究這一點並不錯,但是,與此同時教師更要研究怎樣去指揮學生,這其中也需要一定的技巧。也就是說,教師的「導」絕不是簡簡單單地領著學生去逐一地生搬硬套教材中的知識點,而是要有計劃、有目的地引導學生循序漸進的,又能有所側重的去理解知識,進而達到能靈活運用的程度。我們常說,講課是一種藝術,其實,引導同樣是一種藝術,或者說,是一種比講課的藝術更為精深的藝術。簡單說,在這種「導」的要求下,教師不僅要做「演員」的「導演」,更要做「演導演」的「演員」。 第二,在導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的問題。 既然說「導」是一種藝術,那麼要做好導的工作,首先要講求一定的方法,其中最基礎、最切實可行的方法就是要適當設計學生活動。 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讓學生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讓學生意識到課堂不是老師一個人的,而是大家的,每個人都有權力加入其中。同時,通過這種活動也會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這種學習活動可由教師設計,比如讓學生對某些問題進行分析,讓學生就某篇文章發表看法,或舉行一些演講、朗讀比賽。更可以讓學生自己來設計,比如學生自己教、自己學,自己編演一些課本劇。需要注意的是應該讓每個學生都有參加這種活動的機會,不能只偏重成績好的。 這里的設計活動,主要是針對課上,而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也可以利用課余時間。我們可以根據教材內容給學生布置一些有研究性的任務,比如講到唐詩宋詞時,讓學生去查一查詩人、詞人的資料,了解他們的生活經歷、創作風格等,更好的理解詩詞內容。或讓學生查找有關詩詞創作原則等的知識,這樣既可以擴展知識面,又節省了課堂時間。 在學生活動中要對學生多鼓勵、多肯定、多贊揚。這種做法對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尤其重要。渴望贊揚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需要。學生的思想認識畢竟還不成熟,很多時候,犯錯誤是難免的。這時教師不能因為有錯誤就一棒子打死,而要注意看到他們的閃光點,給以肯定,加以鼓勵。這樣才能逐漸使學生增強信心,進而提高思考問題的積極性。 其次,對學生採取一定方法的同時,教師還要轉變對自己身份的看法,要勇於放下師道尊嚴,知錯就改。 「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韓愈的這一精闢見解,在當今這科學技術極為先進的時代,顯得更加中肯。如今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已不再局限於書本,局限於課堂,多種多樣的媒體已經給學生打開了知識寶庫的大門。所以,有些時候學生的見解未必沒有道理,甚至更可能學生的說法就好於老師的結論,在這種情況下,教師一定要放下尊嚴,接受新思想、好意見,讓學生感到自己確確實實掌握著學習的權力,而不是簡單受教師、家長操縱的木偶。為自己而學,學生是應該樂於去做的。 第三,「教師主導,學生主體」對教師自身的要求。 1、要有愛心,有耐心。 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在整個教學計劃的實施過程中,會遇到很多挫折,甚至有時可能會整個計劃被全盤搞亂。所以我們一定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備,更要相信學生的能力,要向教育自己的子女那樣,一點點去引導他們。 2、要有深厚的功底。 過去常說:要給學生一碗水,老師要有一桶水。現在看來,這個標准實在是太低了。學生的視野越來越寬,懂得的東西越來越多、越來越新,要把這樣的學生教好,讓他們有所進步,有所提高,教師再?踞於書齋之中就已遠遠不夠了,在研究書本知識的同時,更要勤於接受現代科技信息。 3、要有研究探討的精神。 知識是一種越挖越深、越挖越新、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源,教師應該是一台生命不息,奮斗不止的鑽機,只有不斷鑽研,才能不斷的解決舊問題,發現新問題,從而提高自身素質,乃至促進整個教育事業的發展。 4、要加強自身的師德建設。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對學生的影響除了學識方面以外,更重要的是思想行為,師德高則生德高,反之亦通。同時,也只有教師的思想覺悟提高了,才能誠心誠意的去教育學生;只有教師的思想覺悟提高了,才有可能全身心的投身於教育事業,站住三尺講台,甘願兩袖清風,一生清貧的去探索鑽研。這一點是對每一個教師的最基本的要求,更是做好「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有力保障。 素質教育是一個不可改變的方向,「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學理念的改革,是一項亟於開展的事業。讓我們共攜手,為滿園的桃李芬芳,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而努力奮斗。
您正在看的文章來自長沙教育論壇 原文地址: http://www.haoxinli.com/read.php?tid=34409
② 燃燒的合理利用與開發
一、教學設計方面四條標准
1.正確理解教材:能夠分析教材所涉及到的基本事實,劃出概念圖和思維導圖;能夠整體把握學段教材,描述知識的「上、下位」聯系
2.實證地分析學生情況:分析學生學習新知與原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的關系;分析學生的認知特點
3.清晰地確定與表述課時目標:教學目標符合課標要求;知識與技能目標的表述具體,具有可觀察或可檢測性;過程與方法目標與知識內容有機結合,表述有可操作性;三維目標表現為一個過程的多個方面,有機整合。
4.以學生為主體設計教學活動活動的設計為教學目標服務,教學流程安排體現了知識邏輯活動的設計學生認知規律。活動的組織有清晰的指令,問題明確,過程具體,解決問題的方法能有效滲透,不同學生各有收獲。能夠抓住課堂生成的問題進行拓展,對課堂可能出現的問題有應對的辦法,有意識對活動的效果觀測和調整
二、教學實施方面七條標准
1.教學語言精練、生動 :教學語言精練、生動;運用表情、手勢等體態語和副語言加強信息傳達的效果;根據學情靈活地進行講解、闡釋、舉例。
2.熟練運用板書:板書設計巧妙,突出重難點和知識間的聯系,有一定結構性。板書的呈現隨著課堂進程有生成性;板書字體端正,大小合宜,有一定書寫速度。
3.恰當運用多媒體等教學工具:多媒體課件的製作及演示符合特定學科的教學要求(如語文學科,不能讓影像對語言文字喧賓奪主;數學學科,不能代替演算過程)。必要時會使用互動式課件;熟練進行實物教具的演示或操作、實驗、動作示範。
4.恰當地提問與有效追問:根據教學設計時構想的主問題,選擇恰當的時機和對象、以恰當的方式提問。必要時對主問題進行變通處理;根據課堂上變化的學情,臨時提出一些散問題,或引起學生注意,或促進知識掌握,或啟發思考;問題本身及其表述能讓學生理解。提問精當並有一定順序,避免雜亂、膚淺等弊端;掌握重復問題、重新表述問題、調焦(寬問題變窄問題)、停頓、擱置、分配等提問技術;根據學生回答問題的情況,進行靈活有效的追問,對困難者起支架作用,對優秀者起深化和拓展作用;鼓勵學生提出問題,重視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5. 對重難點內容和學生的反應做出強化:運用重復、板書、提問、語音變化、手勢表情、身姿體位等多種手段,對教學重點難點或需要注意的地方進行強化;選擇恰當的時機進行強化。特別注意結課時的強化;運用口頭語言(表揚或含蓄批評等)、表情、體態語(鼓掌、搖頭、握手等)對學生的發言或行動作出評價,以正強化或負強化的方式促進學生的反應或保持學習量。
6. 合理調控課堂節奏與內容的走向:根據課堂上不可預知的學情,靈活調整教學設計時各環節的時間分配,或做出取捨;大體按照教學設計的思路,控制課堂內容的走向,不因偶發事件或枝蔓錯誤地偏離主航道。
7. 面向全體與關注個別學生:在班級授課制條件下,盡量關注每一個學生,不滿足於少數積極學生烘托的課堂氣氛,對沉默和邊緣的學生予以特別關注;利用提問、目光交流、走動接近、個別指點等形式,對沉默和邊緣的學生進行感情和智力的支持;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運用面談、筆談等形式,進行有效的個別化指導。
三、 教學評價能力方面兩條標准:
1.學生的學業評價:能夠利用提問、活動觀察、態度表現等對學生的學習進行過程性評價,並及時利用評價結果促進學生學習;能夠選擇題目或命題,以考察學生當談學習的效果。
2. 具有教學反思能力:能夠用2+2評價方法,評課;根據學生的表現,分析自己的教學設計和教學實施過程的成敗,養成反思的習慣並能夠根據反思結果提出自己近期改進教學的想法。
2、 針對自己的一份教學設計和一節課堂教學的錄像,根據《能力要點標准》中的要點,進行對照檢視,分析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成功,哪些方面還可改進。
燃燒的合理開發和利用(簡案)
一.溫故知新
w 燃燒的條件是什麼?
w 滅火的原理
w 發生爆炸的條件
w (物質要有可燃性;與氧氣或空氣接觸;達到燃燒所需的最低溫度,即著火點.)
w (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與其他物品隔離;隔絕氧氣或空氣;使溫度降到著火點以下)
w (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間內急速的燃燒,氣體體積急速膨脹)
二、新知
(一)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w 1.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w 在化學反應過程中,除了發生物質的變化外,還有能量的變化,而能量的變通常表現為熱量的變化,即放熱現象和吸熱現象。
w (1)吸熱現象:有些化學反應需要吸收熱量,如高錳酸鉀的分解、碳和二氧化碳的反應等都有吸熱的現象。
w (2)放熱現象:有些化學反應可以產生熱量,如物質的燃燒、金屬與酸的反應都有放熱現象。
w
反思:不是所有的放熱或者吸熱的變化都是化學變化,有些是物理變化,有些是化學變化,如電燈通電後放熱,濃硫酸溶於水放熱,水氣話是吸熱等。
2.人類生活對能量的利用
在當今社會,人類需要的大部分能領是由化學反應產生的,而通過化學反應獲得的能量大多來自於燃料。
A.生活燃料的利用,如做飯,取暖等
B.利用燃燒產生的熱量,如發電、燒制陶瓷、發射火箭
C.利用爆炸產生的能量開山炸石、拆除危險建築
D.食物在體內發生化學反應放出熱量,維持體溫和日常活動所需的能量
練習
1.物質的變化過程中伴隨著能量的變化。化學變化中通常伴隨著能量轉化,這是因為不同的物質所具有的化學能不同,在化學變化中物質具有的化學能可以轉變成熱能、光能、或電能等。
(1)舉出一個變化過程中吸收熱量的物理變化的例子
(2)鎂條燃燒時,化學能轉化成 能和 能 。
(3)已知甲烷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變化過程中放出能量。根據能量守恆原理,反應前甲烷和氧氣的混合物所包含的化學能比反應後的化學能
(高或低)
理由是
(二)化石燃料
化石燃料:由古代生物的遺骸經一些列的復雜變化形成的可以燃燒的物質,主要是煤、石油和天然氣。煤、石油、天然氣是當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
煤被稱為「工業的糧食」「黑色的金子」;石油被稱為「工業的血液」。
(煤、石油、天然氣都是不可再生能源)
1、煤
煤是我國主要的化石能源,佔全部化石能源的90%以上,煤炭通常指天然存在的泥煤、褐煤、煙煤、無煙煤以及人工產品木炭、焦炭、煤球等。
(1)成分:煤主要含有碳元素,還含有少量的氫、氮、硫、氧等元素以及無機礦物(主要含硅、鋁、鈣、鐵等元素),是由有機物和無機物組成的復雜混合物。
(2)性質:黑色固體,有光澤沒有固定熔點和沸點,具有可燃性。
(3)煤的綜合利用:
煤焦油——化工原料
煤隔絕空氣加強熱 焦炭——冶金工業還原劑
煤氣——(主要成分為氫氣、甲烷、一氧
思考:煤用處廣泛,是不是可以大力開發?
煤是固體燃料,其最大缺點是燃燒速率慢,利用效率低,且不適用於多數運輸業作為動力源,還會導致嚴重的大氣污染。從資源、經濟與環境綜合考慮,適宜在煤炭產地搞熱電聯產,提高煤炭轉變成電能的比重,在城市發展煤氣或者液化燃料。
2.石油
從油井中開采出來的石油也叫原油。因地區或者油井不同,不但色澤不同(從渾濁的黑褐色到透明的綠黃色),而且氣味也各異(從含硫量高的惡臭到具有芳香味)
(1)成分:主要含碳、氫兩種元素,另外含有少量的硫、氧、氮等元素,是由沸點不同的化合物組成的復雜混合物。
(2)性質:是一種黑色或者深棕色黏稠狀液體,有特殊氣味,不溶於水,密度略小於水,沒有固定的熔點和沸點,具有可燃性。
(3)石油的綜合利用
*石油的煉制:將石油加熱煉制根據組成石油的各物質的沸點不同,將它們分離可以得到石油氣、汽油、航空煤油、柴油、潤滑油、重油和瀝青等產品。時候的煉制屬於
變化。
*使石油中的打分子斷裂成小分子,小分子重新組合成大分子,從而把黑色的液體石油進行深加工,轉化成塑料、橡膠、合成纖維、農葯、醫葯、染料等三千多種工業產品
*罐裝「煤氣」不是煤氣,而是液化石油氣,這是石油化工的一種產品,其主要成分有丙烷、丁烷、丙烯、丁烯等物質。
3.天然氣
天然氣主要是由碳和氫組成的氣態碳氫化合物,主要成分為甲烷,還含有少量乙烷、丙烷等。天然氣使用方便,燃燒放熱大。
(1)形成:天然氣是一種蘊藏在地層內的天燃氣體燃料。其形成和石油相似。
(2)甲烷的存在:有石油的地方,一般都有天然氣。另外,科學家在海底發現了大量的「可燃冰」,它是甲烷的水合物,池沼里逸出的氣體主要成分也就是甲烷,因此,甲烷又稱沼氣;煤礦的礦坑裡也常有甲烷氣體逸出,因此,甲烷亦稱「坑道氣」。
(3)甲烷的性質
*物理性質:甲烷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極難溶於水,密度比空氣小。
*化學性質:可燃性(點燃錢一定要驗純,方法同氫氣的驗純)
(4)甲烷的燃燒
(5)沼氣的製取及利用:把秸稈、雜草、人畜糞便等廢氣物放在密閉的沼氣池裡發酵,就可以產生沼氣。人們可以利用沼氣煮飯、沼氣發電。
4.能源的合理利用
③ 魯教版初中化學教案
給你個網來址,進去找,里自面教案、課件、習題都很很全,是各種版本教材各學科都有的。
http://www.21cnjy.com/
④ 初中化學應該怎樣復習
化學科目抄思維性較強,而且化學元素和化學方程式多。很多學生死記硬背,記得慢忘得快,而且容易記混,導致考試的時候常常出錯。同學們也都應該知道,我們記憶一首兒時順口溜的時間都比較短,因為順口溜押韻,記起來就非常輕松。
比如化合價的記憶:
一價鉀鈉氯氫銀,二價氧鈣鋇鎂鋅,
三鋁四硅五價磷;二三鐵,二四碳,
二四六硫都齊全;三二四五氮都有,
二四六七錳來占,銅汞二價最常見:
氟氯溴碘本是一,特殊情況為正七。
其他還有19首順口溜,學好這20首,就可以快速掌握初中化學所有考點~20首順口溜教你快速掌握初中化學所有考點
希望可以幫到您
⑤ 初三怎樣學好化學啊
①.扎扎實實打好基礎,拚命趕進度不可取。
考生答題中存在的問題,與他們平時沒有準確地理解和掌握初中化學的基礎知識和技能有很大的關系,因而重視和加強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仍然是首要的。
抓基礎知識,就是要抓化學課本知識,教學中力求每章節過關。由於各學生之間的智力差異和學習基礎不同,學生對化學的知識的掌握能力不同,教師應針對學生實際情況因材施教,盡量降低落後面。那種為了留更多的復習時間而在平時教學中拚命趕進度的做法,必然造成學生對知識的「消化不良」,甚至使部分學習跟不上的學生對化學失去興趣。
抓基本技能,要抓好化學用語的使用技能和實驗基本技能。平時的實驗教學中,要讓學生真正了解每個實驗涉及的化學反應原理、裝置原理和操作原理,多給機會讓學生動手做實驗,體驗通過實驗進行觀察和研究的過程和樂趣,切實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
②.重視獲取知識的過程和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
要提高學生的能力,就要在教學中加強學生科學素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平時教學與復習,都不能「重結論,輕過程,重簡單應用的機械操練、輕問題情景和解答思路分析」。而應該重視獲取知識的過程,讓學生掌握學習化學的「基本學科思維方法」。
今年化學試題中出現科學探究內容,對初中化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應該准確把握課程改革方向,以課本知識為基本探究內容,以周圍環境為參照對象,讓學生親身經歷和體驗科學探究活動,主動學習,逐步形成科學探究能力。
③.密切聯系社會生活實際,抓好知識的應用。
今年試題涉及環保等社會熱點內容,從多角度對學生的知識與能力進行考查。這類試題的考查力度近年逐步加強。這就要求化學教學要突破單純灌輸課本知識的限制,減少機械操練耗費的時間和精力,讓學生有時間閱讀課外科技知識,盡可能多地接觸和認識社會,用化學視角去觀察問題和分析問題,學以致用。
④.深化課堂教學改革,鑽研教學大綱(化學課程標准)。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教育戰線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我們學校雖然還么有實施化學新課程標准,但老師們都已開始研究新課程的特點,因此,除了要用新的教學理念武裝自己以外,要提前在初三化學的教學中參考和滲透「新課標」的要求。
⑤.強化教學過程的相互學習、研討。聽完課後能與上課老師及時進行交流,提出不足之處,以求達到更好的課堂效果。
⑥.加強實驗教學,中考試題中,實驗題所佔的比例越來越大,引起了我們老師的高度重視。在教學及復習中加強了這一部分的力度,因而這一部分相對得分較高。
⑦.理直氣壯抓好學有餘力、有特長的學生參加學科競賽活動,給有特長的學生創造發展個性的氛圍,鼓勵他們冒尖,脫穎而出,為將來培養專門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礎。
⑧.從實際出發,總結經驗,吸取教訓。
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面向全體學生,關注每一個學生的進步與成長。首先要扎扎實實抓各學段的合格率,這樣才能提高初中畢業合格率,最後取得高的升學率及較好的優秀率
⑥ 請問哪裡有高中的視頻教學資源視頻,我是理科生,最好要數學和物理,化學生物也好,太謝謝大家了.
數學高中一年級(上)
一:一、集合的有關概念
一:二、子集、補集、交集、並集
一:三、含絕對值不等式的性質
一:四、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一:五、命題
一:六、四種命題
一:七、充要條件
一:八集合元素的個數
二:一、映射能力
二:二、函數的基礎知識
二:三、指數
二:四、指數函數
二:五、對數
二:六、對數函數
二:七、函數的應用
三:一、數列的基礎知識
三:二、等差數列
三:三、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
三:四、等比數列
三:五、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前n項和公式
三:六、等差、等比數列的應用
數學高中一年級(下)
四:一、角的概念和推廣
四:二、弧度制
四:三、任意角的三角函數
四:四、同角三角函數的基本關系式
四:五、誘導公式
四:六、兩角和與差的正弦、餘弦、正切
四:七、倍角公式和半形公式
四:八、正弦、餘弦函數的圖象和性質
四:九、函數 Y=Asin(ωx+φ)的圖象
四:十、正切函數的圖像和性質
四:十一、已知三角函數值求角
四:十二、三角函數的應用
五:一、向量的有關概念
五:二、向量的加減法
五:三、實數與向量的積
五:四、平面向量的坐標運算
五:五、線段的定比分點
五:六、平面向量的數量積
五:七、平面向量數量積的坐標示
五:八、平移
五:九、正弦定理
五:十、餘弦定理
五:十一、解三角形的應用
英語高中一年級(上)
Unit1 Good friends Part1
Unit1 Part2
Unit2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 part1
Unit2 Part2
Unit3 Going places Part1
Unit3 Part2
Unit3 Part3
Unit4 Unforgettable experiences Part1
Unit4 Part2
Unit5 The silver screen Part1
Unit5 Part2
Unit6 Good manners Part1
Unit6 Part2
Unit7 Cultural relics Part1
Unit7 Part2
Unit8 Sports part1
Unit8 part2
Unit9 Technolorgy
Unit9 Part2
Unit10 The world around us Part1
Unit10 Part2
Unit11 The sound of the world Part1
Unit11 Part2
Unit12 Art and literature Part1
Unit12 Part2
英語高中一年級(下)
Unit13 Healthy eating Part1
Unit13 Part2
Unit14 Festivals Part1
Unit14 Part2
Unit15 The necklace Part1
Unit15 Part2
Unit16 Scientists at work Part1
Unit16 Part2
Unit17 Great women Part1
Unit17 Part2
Unit18 New Zealand Part1
Unit18 Part2
Unit19 Modern agriculture Part1
Unit19 Part2
Unit20 Humour Part1
Unit20 Part2
Unit21 Body language Part1
Unit21 Part2
Unit22 A world of fun Part1
Unit22 Part2
物理高中一年級(上)
第一章 力 知識小結
一、力的基本概念
二、力學中常見的三種力
三、力的合成與分解
方法指導
第二章 直線運動 知識小結
一、看圖像的方法
二、解直線運動習題的基本思路
第三章 牛頓第一定律 知識小結
方法指導
第四章
1、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
2、共點力平衡條件的應用
3、有固定轉動軸物體的平衡
方法指導
第五章
一、曲線運動
二:1、運動的合成和分解
二:2、平拋運動
三:1、運動學
物理高中一年級(下)
三:2、動力學
第六章
一、萬有引力定律
二:1、天體質量的計算
二:2、天體表面重力加速度的計算
二:3、人造地球衛星的運動
第七章
一、動量定理
例題
二、動量守恆定律
第八章
一、功和功率
二、機械能
三、功和能的關系
四、機械能守恆定律
第九章
一、簡諧運動的動力學特點
二、簡諧運動的運動學特點
三、簡諧運動中能量轉化特點
四、受迫振動
化學高中一年級(上)
第一章
第一節 氧化還原反應
一、化學反應類型
二、氧化還原反應
三、氧化還原反應的實質
第二節
一、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
二、離子反應
練習題
第三節
一、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二、燃料的充分燃燒
第二章
第一節 鈉
第二節 鈉的化合物
第三節 鹼金屬元素
練習題
第三章
第一節
一、物質的量和摩爾
二、摩爾質量
練習題
第二節
一、固態、液態物質的體積
二、氣體摩爾體積
三、練習題
第三節
一、物質的量濃度
二、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配製
三、關於物質的量濃度的計算
第四章
第一節 氯氣
第二節 鹵族元素
第三節 物質的量應用於化學方程式的計算
化學高中一年級(下)
例題
第五章
第一節
一、原子的構成
二、原子核電電子運動的特徵
三、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
第二節
一、原子序數
二、核外電子排布的周期性
三、原子半徑的周期性變化
四、元素主要化合價的變化
第三節
一、元素周期表的結構
二、元素性質的變化規律
三、核素 同位素
第四節 化學鍵
第五節 非極性分子和極性分子
第六章
第一節
一、氧族元素的原子結構
二、氧族的元素的性質
三、臭氧
四、過氧化氫
第二節 二氧化硫
第三節 硫酸
第四節 環境的保護
第七章
第一節 碳族元素
第二節 硅酸鹽工業簡介
第三節 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
小學一年級 小學二年級 小學三年級 小學四年級 小學五年級 小學六年級
初中一年級 初中二年級 初中三年級 高中一年級 高中二年級 高中三年級
數學高中二年級(上)
第六章
一、不等式的性質
二、算術平均數與幾何平均數
三、不等式的證明
四、不等式的解法舉例
五、含有絕對值的不等式
六、不等式的應用
七、N個正數的算術平均數與幾何平均數
第七章
一、直線的傾斜角和斜率
二、直線的方程
三、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
四、簡單的線性規劃
五、曲線和方程
六、圓的標准方程
七、圓的一般方程
八、圓的參數方程
第八章
一、橢圓及其標准方程
二、橢圓的簡單幾何性質
三、雙曲線及其標准方程
四、雙曲線的簡單幾何性質
五、拋物線及其標准方程
六、拋物線的單間幾何性質
數學高中二年級(下)
第九章
第一講
一、平面的基本性質
二、空間直線
三、直線與平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質
四、直線與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質
四、直線與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質(續)
第二講
一、兩個平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質
二、兩個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質
第三講
一、稜柱
二、棱錐
三、多面體和正多面體
四、球
第十章
第一講
一、排列與組合
二、排列
第二講
一、二項式定理
二、隨機事件的概率
三、互斥事件有一個發生的概率
四、相互獨立事件同時發生的概率
英語高中二年級(上)
Unit1 Making a difference
Unit2 News media
Unit3 Art and architecture
Unit4 A garden of poems
Unit5 The british lisles
Unit6 Life in the future
Unit7 Living with diseaes
Unit8 First aid
Unit9 Saving the earth
Unit10 Frightening nature
英語高中二年級(下)
Unit11 Scientific achievements
Unit12 Fact and fantasy
Unit13 The water planet
Unit14 Freedom fighters
Unit15 Destinations
Unit16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Unit17 Disabilities
Unit18 Inventions
Unit19 The merchant of venice
Unit20 Archaeology
物理高中二年級(上)
第十章
一、波的形成和傳播
二、波的描述
三、波的性質及現象
解題方法指導
第十一章
一、分子運動理論
二、內能
三、能量守恆定律
解題方法指導
第十二章 固體和液體
第十三章
一、氣體的狀態的參量
二、氣體的實驗定律
三、克拉伯龍方程
解題方法指導
第十四章
一、庫侖定律
二、電場強度
三、電勢
四、電場中的導體
五、電容
六、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運動
解題方法指導
第十五章
一、歐姆定律
二、電路的識別和計算
三、閉合電路歐姆定律
物理高中二年級(下)
四、實驗
解題方法指導
第十六章
一、磁場及其描述
二、安培力
三、洛倫茲力
解題方法指導
第十七章
一、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
二、感應電動勢的大小
三、感應電流的方向
四、自感及其應用
解題方法指導
第十八章
一、正弦交變電流
二、變壓器
三、三相交變電流
解題方法指導
第十九章
一、電磁振盪
二、電磁場和電磁波
三、無線電波的發射和接收
解題方法指導
化學高中二年級(上)
第一章
第一節 氨和磷
第二節 氨 銨鹽
第三節 硝酸
第四節 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配平
第五節 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
第二章
第一節 化學反應速率
第二節 化學平衡
第三節 影響平衡移動的條件
第四節 合成氨條件的選擇
第三章
第一節 電離平衡
第二節 水的電離和溶液的PH值
第三節 鹽類的水解
第四節 酸鹼中和滴定
第四章
第一節 鎂和鋁
第二節 鐵和鐵的化合物
第三節 金屬的冶煉
第四節 原電池的原理及其應用
第五章
化學高中二年級(下)
第一節 甲烷
第二節 烷烴
第三節 乙烯 烯烴
第四節 烯烴
第五節 苯
第六節 石油和煤
第六章
第一節 溴乙烷
第二節 乙醇 醇類
第三節 有機分子式和結構式的確定
第四節 苯酚
第五節 乙醛 醛類
第六節 乙酸 酸類
第七章
第一節 葡萄糖、庶糖
第二節 澱粉、纖維素
第三節 油脂
第四節 蛋白質
第八章
第一節 有機高分子化合物簡介
第二節 合成材料
第三節 新型有機高分子材料
小學一年級 小學二年級 小學三年級 小學四年級 小學五年級 小學六年級
初中一年級 初中二年級 初中三年級 高中一年級 高中二年級 高中三年級
數學高中三年級(上)
第一講
一、離散型隨機變數的分布列
二、兩個常見的分布列
三、離散型隨機變數的期望與方差
第二講
一、抽樣方法
二、總體分布的估計
三、正態分布
四、線性回歸
第三講
一、數學歸納法
二、數學歸納法的應用(一)——整除性的證明
三、數學歸納法的應用(二)——等式的證明
四、數學歸納法的應用(三)——不等式的證明
五、數學歸納法的應用(四)——幾何問題的證明
六、數學歸納法的應用(五)——發現、證明數學命題
第四講
一、數列的極限
數學高中三年級(下)
二、函數的極限
三、極限的四則運算
四、無窮等比數列(|q|<1)的和
五、函數的連續性
第五講
一、導數的概念
二、導函數的概念
三、幾種常見函數的導數
第六講
一、函數的積、差、和、商的導數
二、復合函數的導數
三、對數函數和指數函數的導數
四、近似計算
第七講
一、函數的單調性
二、函數的極值
三、函數的最值
第八講
一、復數和概念
二、復數的運算
三、復數的應用
英語高中三年級(上)
Unit 1 That must be a record!
Part 1
Part 2
Unit 2 Crossing limits
Part 1
Part 2
Unit 3 The land down under
Part 1
Part 2
Unit 4 Green world
Part 1
Part 2
Unit 5 Getting the message
Part 1
Part 2
Unit 6 Going West
Part 1
Part 2
Unit 7 A Christmas Carol
Part 1
Part 2
Unit 8 Learning a foreing language
Part 1
Part 2
英語高中三年級(下)
Unit 9 Health care
Part 1
Part 2
Unit 10 American literature
Part 1
Part 2
Unit 11 Key to success
Part 1
Part 2
Unit 12 Ecation
Part 1
Part 2
Unit 13 The mystery of the Moonstone
Part 1
Part 2
Unit 14 Zoology
Part 1
Part 2
Unit 15 Popular youth culture
Part 1
Part 2
Unit 16 Finding jobs
Part 1
Part 2
物理高中三年級(上)
第二十章
1、光的直線傳播
2、光的反射
3、光的折射
4、全反射
5、光的色散
解題示例
第二十一章
1、光的干涉
2、光的衍射
光的波動性(3、4、5)
解題示例
第二十二章 量子論初步(1、2、3、4、5)
解題示例
第二十三章 原子核
解題示例
第二十四章 相對論簡介(1、2、3)
4、慣性力
5、廣義相對論
物理復習建議
高三物理復習策略:
1、基礎復習抓規范
物理高中三年級(下)
2、重點復習抓主幹
3、專題復習抓方法
4、練習講評抓缺漏
5、自我反思抓落實
6、實驗復習抓操作
力學專題:
1、受力分析
2、運動和力
3、功能和動量
4、振動和波
電磁學專題:
1、電場和磁場
2、電路的分析與計算
3、電磁感應
熱學、光學、近代物理專題:
1、熱學
2、光學
3、近代物理
化學高中三年級(上)
第一單元
第一節 離子晶體 分子晶體和原子晶體
第二節 金屬晶體
小結
第二單元
第一節 膠體
第二節 膠體的性質及應用
小結
第三單元
第一節 重要的氧化劑和還原劑
第二節 離子反應的本質
第三節 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第四節 燃燒熱和中和熱
小結
第四單元
化學高中三年級(下)
第一節 一、電解原理
第一節 二、銅的電解精煉
第一節 三、電鍍銅
第二節 氯鹼工業
小結
第五單元
第一節 接觸法制硫酸
第二節 關於硫酸工業綜合經濟
小結
第六單元
第一節 制備實驗方案的設計
第二節 性質實驗方案的設計
第三節 物質檢驗實驗方案設計
第四節 化學實驗方案設計的基本要求
小學一年級 小學二年級 小學三年級 小學四年級 小學五年級 小學六年級
初中一年級 初中二年級 初中三年級 高中一年級 高中二年級 高中三年級
http://hi..com/%C4%CF%C9%B3%C8%BA%B5%BA3hk%5F/blog/item/9d1f1129337b0bfe99250aeb.html
⑦ 求初三化學第七章 燃料及其應用的教案!在線等!
第七單元 燃料及其應用
[單元教材概覽]
(1)本單元內容與課程標準的對應關系:
本單元是初中化學《新課程標准》內容中:化學與社會發展——化學與能源資源利用、保護好我們的環境;物質的化學變化——化學變化的基本特徵——化學變化時伴隨有能量變化的重要教學內容。
(2)本單元在化學課程及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與其它單元的聯系:
本單元體現化學與生活、社會、人類的關系和作用,體現科學、技術、社會的相互關系 。本單元是體現化學教育價值的重要內容之一。加強本單元內容的教學,對於增強化學教育的實踐性,體現STS的理念,培養學生對自然、社會的責任感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公民的科學素質,都是極其重要的。
本單元內容綜合性強,學習本單元內容,能幫助學生綜合運用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學習本單元內容,有助於學生全面認識物質的性質及其對人類和社會的影響,既看到它們對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也看到處理、使用不當時會給人類社會帶來一系列的危害。幫助學生形成學習科學,應用科學,為人類社會驅害謀利的意識;學習本單元內容,還能幫助學生了解化學科學的發展前景,認識化學在解決人類社會面臨的問題上所能發揮的重大作用,可以進一步激發學生學好化學的積極性。
本單元在學了氧氣有關性質——助燃性、化學變化的基本特徵、化學反應中的質量守恆定律、CO2會造成溫室效應、CO可以做燃料同時又是一個「無形的殺手」等內容之後,學生在小學自然學科以及初中人防學科中已了解了一些燃燒與滅火的知識後再一次學習,使學生從模糊的表觀認識到本質的理解,使知識更系統化。
(3)新老教材知識體系的對照:
與原教材相比,《燃料及其利用》是化學課改教材增添的一個單元,它不僅將散落在老教材中不同章節的內容如原來在第一章《氧氣》中有關燃燒條件的探究、第五章《碳和碳的化合物》中二氧化碳滅火、甲烷及乙醇等燃料的燃燒等融合在一起,而且還新增加了一些諸如燃料燃燒過程中能量的問題、燃燒後的物質(如酸雨)對空氣質量的影響以及新能源開發等知識,使得教材從知識體繫上更加系統化,形成了以燃燒作為主線,燃料的利用、燃燒帶來的不良後果、新能源急待開發等作為支線的一條知識帶。
(4)本單元內容的特點:
本單元學科性知識點不多,聯系生活、社會的實用知識、觀念性問題為主。
本單元從常見的燃燒現象入手,介紹燃燒的條件和滅火原理以及一些安全知識。利用燃燒反應的實例很多,而生活中利用最多的是燃料的燃燒,所以,在介紹了燃燒等知識之後,又介紹了燃料及其用途,以及使用燃料對環境的影響等。隨著社會科學的發展,增進了人類對自然的認識,促進了社會的進步。但某些化學現象可以影響人類生活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因而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化學與社會發展的關系是十分重要的。讓學生知道自然資源並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認識人類要合理地開發和利用資源,樹立保護環境、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保證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本單元在內容的安排上注意從學生的親身體驗出發,選擇學生熟悉和生活中常見的知識和現象,並配合圖像和繪畫,增強學生對知識的感受;同時,注意通過活動與探究、調查研究、討論和實驗等形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教材中還適當編入與社會發展、新科技等相關的資料,以開闊學生的眼界。
[知識結構透視]
[單元目標聚焦]
1.知識與技能:
(1)認識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
(2)了解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識,了解常用滅火器的滅火原理和適用范圍;
(3)知道化石燃料對人類生活起著重要作用,是人類重要的不可再生的自然資源;
(4)知道石油煉制出的幾種主要產品及其用途;
(5)了解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認識燃料充分燃燒的重要性;
(6)了解化石燃料燃燒對環境的影響,認識使用和開發清潔燃料及各種能源的重要性;
(7)了解石油和煤的主要成分和性質,了解石油和煤不僅是重要的能源,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2.過程與方法:
(1)調查火災事故,培養學生調查研究和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2)通過消防知識的學習和宣傳及火災逃生知識的討論,使學生掌握解決問題的科學方法;
(3)通過活動與探究,學習對獲得的事實進行分析得出結論的科學方法,能主動地與他人進行交流和討論,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
(4) 通過上有關網站查詢「可燃冰」的資料,學會網上學習的方法,利用網路資源,認識煤燃燒對空氣造成的污染;
(5) 通過對「酸雨危害的模擬實驗」的活動與探究,加深對酸雨危害的認識;
(6) 充分利用教材的現有資源(圖片、資料、討論),認識化石燃料的利與弊,以及開發和使用清潔燃料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7) 通過圖和文字介紹石油和煤綜合利用的產品,知道煤和石油的重要性;
(8) 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學會自己歸納、總結。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幾種燃燒現象的比較,了解內因和外因間的辯證關系;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如自製泡沫滅火器等活動探究,激發學生的進取心,讓學生獲得成就感;
(3)感受並贊賞化學對改善人類生活和促進社會發展的積極作用,關注與化學有關的社會問題;
(4)通過對化石燃料的使用年限進行估算,懂得珍惜資源、合理開發資源的重要性(增強節能意識)。
(5)通過影像觀看燃燒和爆炸對人類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樹立科學的物質觀,學會用辯證的觀點看待事物;
(6)積極關注與化學有關的社會問題,形成主動參與社會決策的意識,對一些與化學有關的社會問題,主動撰寫論文,發表見解;
(7)樹立珍惜資源、保護環境、愛護地球、勇於創新、積極實踐的科學精神;
(8)通過煤和石油工業的迅速發展,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並激發學生為將來研究和開發新的能源而努力學習。
[重點難點掃描]
重點:1.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 2.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識;
3.煤、石油、天然氣三大化石燃料 4.化學變化中能量的變化。
5.化石燃料的燃燒對環境的影響; 6.使用和開發清潔燃料及各種能源的重要性。
難點:1.指導學生調查火災情況;
2.常用滅火方法和使用范圍。
3.燃料充分燃燒的條件和意義;
4.化學變化中能量的變化。
5.「酸雨危害的模擬實驗」的探究;
6.樹立珍惜資源、保護環境、愛護地球的意識。
[單元學情分析]
知識與技能:在第二單元的學習中,通過碳、硫、磷等物質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學生已知道氧氣具有助燃性;在第三單元拓展性課題——最氫的氣體H2中,已經知道H2在點燃之前要驗純,否則點燃時可能發生爆炸。
能力與方法:學生通過分子運動、CO2溶於水生成酸等實驗探究活動,已具有一定的實驗探究能力、分析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生通過對O2、H2、CO等物質的學習,已經了解O2、H2、CO等物質對人類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能用辨證的觀點去看待事物。
本單元關注人體健康,尤其在對水、空氣的污染及其防治的基礎上,關注社會熱點問題——如肺癌發病率高,通過化學反應中能量問題,過度到能源問題,由燃料燃燒引起的環境污染和化石燃料可利用年限的推算,進而了解尋找新能源的迫切需要。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學生基本上能樹立環保意識。
[實驗活動分析]
本單元共有4個活動與探究、4個實驗和3個調查與研究 。
(一)活動與探究:
1.本單元的內容中蘊涵著大量的實驗題材,而這些實驗又極具實踐性,可以說很多內容是基於生活實踐,又在課堂的探究中得到了提升。例如,課題1《燃燒和滅火》中燃燒條件的探究實驗,原來是一個由教師做的演示實驗,現在改為由學生參與的探究活動,並且在原來的基礎上又將實驗進行了改進,即對僅僅驗證白磷在熱水中雖溫度達到著火點,但由於沒有接觸氧氣而無法燃燒的實驗進行了延伸:將氧氣通人燒杯中白磷的上方後,白磷在出乎學生意料的情況下燃燒了,這個現象極大地刺激著學生去探索其中的緣由,探究活動也順理成章地被推到了高潮,學生在非常自然的情境中總結得出燃燒所要具備的三個條件,原有的關於燃燒的體驗在課堂中得到了理論上的提升。同時,該實驗操作簡單易行,很適合學生合作完成,確為教材改革中的成功之筆。
2.設計一個簡易的泡沫滅火器,學生通過自己自製的滅火器去熄滅正在燃燒的火源,體現成功的喜悅。教師還可以讓學生了解身邊的消防器材,如何使用以及使用范圍;滅火器原理(反應)學生理解有困難,可告訴學生該反應類似碳酸鈣與稀鹽酸的反應,讓學生自己完成反應方程式;同時讓學生了解泡沫滅火器實際使用的原料(硫酸鋁代替濃鹽酸,碳酸氫鈉代替碳酸鈉)。
3.酸雨危害的模擬實驗,有關酸雨的知識學生們在初一環境教育課程中就已經有了一些了解,但由於酸雨對自然界的危害不是在短期內就能夠顯現的,盡管我們可以通過影像播放由於酸雨的危害,使自然界如建築物、植物等遭受的破壞,但學生沒有親身體驗,所以學生無法對酸雨對自然界的危害產生強烈的感受。於是教材在此處安排了一個酸雨危害的模擬實驗,用二氧化硫溶於水後所得到的溶液來代替酸雨,讓學生觀察其對金屬、大理石和蔬菜等物品腐蝕的情況。實驗實際上是將酸雨的效果進行了一些有效放大,實驗中,在學生的視覺關注下鎂帶、大理石被蠶食著,新鮮的蔬菜在溶液中變黃、變黑等現象無一不使在場的學生受到了觸目驚心的震撼,經過這樣一個極為成功的體驗性實驗,學生很容易接受酸雨對我們生存的環境的破壞這一事實,產生對新能源開發的迫切願望。
建議在本次探究活動中添加美人蕉花和一串紅的實驗,因為這兩種花在PH為4-6時,變色明顯:美人蕉邊部變黑色;一串紅變為淡黑色,而且這兩種花在十一月份都有,實驗起來非常方便。另外建議課後拓展本次活動:課後收集酸雨,讓豆子在培養皿上發芽,分別用自來水和酸雨水澆灌作對比實驗,觀察並記錄現象。
[資料鏈接]http://www.losn.com.cn/hjbh/index.htm
http://acidrain.atm.ncu.e.tw/understand/05.htm
4.煤和石油,學生通過資料分析了解煤和石油的組成元素,了解煤氣和罐裝液化石油氣的區別以及使用時的安全問題。
(二)實驗
1.教學實踐中對一些實驗進行再開發:除了按照教材的安排進行實驗以外,有些實驗還具有生成的功能,如課題1《燃燒和滅火》中蠟燭燃燒現象不同的實驗,教材只是注重了隔絕空氣和產生大量二氧化碳氣體會對燃燒造成什麼影響,根據學生的生活經歷和前面對燃燒條件的探究結論,將實驗進行再開發,如提供部分器材或直接由學生自己通過嘗試性的實踐採用盡可能多的方法使正在燃燒的蠟燭熄滅,從這一活動的實施中我們看出學生的思維被極大地調動了起來,學生爭先恐後地嘗試著各種方法,除了書上介紹的方法外,還採用了書的扇動、用水噴淋、用剪刀剪去燃燒的燭芯等方法,這種嘗試不是盲目的,是將前面得出的結論應用在他們的具體方法中,理論的精髓在這里得以體現。因此教師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對教材中的實驗進行生成性開發不失為一種值得探討的手段。
2.關於爆炸實驗建議播放影像文件(H2和Cl2混合遇火爆炸、酒精蒸汽遇火爆炸),補充書本上可燃性氣體、液體蒸汽點燃時如不純可能會爆炸,再做[實驗7—2] ,讓學生了解可燃性氣體、液體蒸汽、粉塵點燃時都可能引起爆炸,也為甲烷點燃前必須驗純埋下伏筆。 [實驗7—2]粉塵爆炸實驗,按照教材的方法試驗後,效果不夠理想,一方面成功率不高,另一方面現象不像書上描述的那麼明顯。我們試圖將麵粉換成顆粒更加細小的澱粉,容器的體積加大等,效果仍不是很明顯,金屬罐與塑料蓋板間的密封情況也不太好控制,可以播放影像文件。實驗時注意鼓氣球與金屬罐之間的連接管稍長一些,人應遠離金屬罐,以防危險。此實驗用的麵粉應細而乾燥;金屬罐可用八寶粥空罐或裝餅乾的鐵盒子等。
建議再播放一段影像文件,關於爆炸對人類不利的一面——棉紡廠的爆炸,損失慘重;但如能很好的控制爆破——利用爆炸(使危房倒塌),可以給人類提供方便。讓學生樹立看待任何事物,都必須一分為二、辨證地看問題。
3.[實驗7—3] 聯系氫氣和一氧化碳點燃前必須驗純的知識,指出甲烷點燃前也必須驗純,否則可能發生爆炸(按體積分數計爆炸極限為5%~15%),以此說明煤礦井內嚴禁煙火的重要性。通過實驗設計甲烷燃燒產物的檢驗,得出甲烷的組成元素---碳元素和氫元素,組成中是否含有氧元素的問題,此處不宜增加,但生源好的學校可以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方案來證明甲烷中是否有氧元素,以加深對質量守恆定律的理解。讓學生從報紙、電視、網上收集近期內所發生的瓦斯爆炸事故,了解爆炸原因和傷亡情況。
4.[實驗7—4] 化學反應中有放熱和吸熱現象,書本上只做了一個放熱反應——鎂和鹽酸的反應,而且前面幾個單元中已知道了碳、硫、磷、鎂、氫氣等物質在氧氣中燃燒是放熱的,書上對吸熱反應只提了一句話:碳和二氧化碳的反應是吸熱的,學生沒有感性認識,理解起來比較困難。建議在這兒補做一個吸熱反應的實驗——氫氧化鋇晶體與氯化銨固體在燒杯中研磨,實驗前,在燒杯底部放一個薄玻璃片(或硬塑料片),在薄玻璃片(或硬塑料片)滴兩滴水,再將固體混合物研磨,過一會兒玻璃片(或硬塑料片)與燒杯粘在一起了。或者做一個動畫,模擬碳和二氧化碳的反應是吸熱的:煤爐燃燒時向煤爐中添加新煤,一會兒煤爐上水壺壁上有水珠出現。這樣可以增強學生感官上的認識,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當然由於燃料的燃燒都是放熱的,從燃料與能量角度考慮,也可不必補充。
(三)調查與研究
1.實驗僅是某些生活實際的縮影,而在實踐中應用才是實驗探究的真諦所在。本單元的內容為學生將課本知識拓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比如現實生活中經常發生火災,關於火災的起因、火災的控制以及一旦發生火災後如何滅火、如何逃生都是學生應用課本知識的好機會,因此在這部分內容的教學中,我們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
①選擇一處公共場所調查消防設施的品種、數量以及消防通道是否暢通;
②對賓館、住宅樓或學校進行模擬火場的救火、逃生自救的設計;
③對近年來所在地區或更大范圍內重大火災的成因、損失以及在現實生活中消防隊員採用的具體滅火方法等;
自由選擇一項進行調查,利用休息日來完成,最後學生再把結果帶到課堂上進行交流,在整個交流的過程中學生一直處於一種興奮狀態,大家紛紛發表意見展示自己的成果。有的學生到附近的商場進行實地考察(以前學生進商場都是為了購物,對商場里是否有消防器材、有哪些消防器材並未關心過),通過實地的考察,增加了實際體驗,增強了消防意識;還有的學生利用互聯網查到了一些重大火災的發生情況、一些常用的自救方法等,使得課本知識在理解的基礎上得以內化。
2.關於煤的加工產品有哪些用途?通過查閱書刊、報紙、上網、實際訪問和請教他人等方法獲取所需要的信息。
3.調查汽車、工廠和家庭等使用的不同燃料的性能、價格、對環境的影響,以及所採取環境保護措施等,寫出調查報告或小論文,諸如:《我說新能源》、《向植物要能源》、《愛環境就是愛家園》等議題。
[單元課時分配]
課題1、 燃燒和滅火 2課時
課題2、 燃料和能量 2課時
課題3、 使用燃料對環境的影響 2課時
拓展性的課題 石油和煤的綜合利用
單元小結 2課時
[單元教學建議]
(1) 重在情景設計和活動設計上下工夫
本單元的學習靠單純的講解和閱讀是學不好的。由於內容本身大多未涉及較深的學科知識,當科普講,內容過於單薄,也難以實現教學目標。要重視學習情景設計和探究活動,使學生能利用簡單的實驗,通過參觀、調查活動,收集有關資料,進行討論和辯論,進行有效的學習。如燃燒的條件、滅火的方法、爆炸等的教學。
(2) 注意發掘本單元內容中的化學學科知識
要從化學視角研究能源、環境問題,不要脫離化學來講述,避免和其他學科中講解的內容雷同。例如,講能源問題,一要讓學生了解燃料燃燒反應釋放能量,幫助學生研究怎樣使燃料完全燃燒;二要讓學生考慮燃燒的安全問題,學習怎樣應用化學知識防火、滅火;三要講燃料燃燒對環境的影響,怎樣減少燃料燃燒時有害氣體和煙塵的排放,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四要講化學科學為開發潔凈、高效的能源能做些什麼。
課題名稱 教學設想
課題1、 燃燒和滅火 1、組織學生探討並舉例說明火對人類生存的意義。
2、根據課本「活動與探究」的實驗,總結通常情況下燃燒的條件:可燃物;氧氣或空氣,達到著火點。
說明:
①燃燒 一般是物質與氧氣發生的劇烈氧化反應。
②著火點是物質固有的屬性,不能隨意改變。
3、根據生活常識,列舉一些火災的事例和滅火的方法,結合課本[實驗7—1]和[實驗7—2]總結出滅火原理。
4、展示一些常用的消防器材,選擇火災和滅火的影視素材播放,引導學生從中找出滅火的方法和消防知識,理解課本中與燃燒和爆炸有關的圖標的含義。到實驗室或地些消防重點單位如加油站、油庫,商場等地方實地調查後,設置虛擬火災現場,組織消防演習方案評比,強化消防安全意識。
1、 課本習題可以安排在課堂討論完成。
課題2、 燃料和能量 本課題與生產生活關系密切,內容通俗易懂,建議指導學生通過閱讀、討論等形式自主學習,同時可利用科教資料或影視素材介紹化石燃料是經過數百萬年甚至上億年的演變而形成的,強調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
1、通過簡單計算,完成課本中化石燃料開采年限圖。
2、利用一些圖片等形式展示煤和石油的成份、用途。
3、在做甲烷可燃性實驗的同時介紹可燃物組成中碳元素和氫元素的鑒定方法——根據燃燒後是否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關於組成中是否含有氧元素的問題,此處不宜增加。
4、對於化學反應中能量的變化,可以從開發新能源和節約能源的角度引導學生的開放性思維。
課題3、 使用燃料對環境的影響 本課題內容豐富、貼近生活,可以組織學生分小組對課本內容進行互相學習和探討,指導學生課前向家長、親友了解和查閱資料、收集素材,教師也提供一定的素材。
1、關於酸雨的危害,除了做模擬實驗以外,還可以做一些實地調查,如了解一些廣場的雕塑、露置室外的鋼鐵製品的腐蝕情況。
2、學生通過七個單元知識學習後,已具備了一些獨立思考、對知識進行簡單歸納小結和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作為對知識和能力的總結,學生可以選擇教師提供的一些諸如:《我說新能源》《向植物要能源》《愛環境就是愛家園》等議題。也可以自擬題目,完成一篇圍繞本課題,運用相關化學知識的小議論文。選出優秀文章在班級內進行交流。
3、建議「拓展性課題」在本單元課題2「燃料和熱量」的教學法中,以閱讀的形式補充。
以上是我們備課小組在准備這一單元的備課時的一些體會。總之,本單元為將化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相連提供了很好的契機,也很適合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但是它同時也要求教師在准備的過程中能充分考慮到學生的主體作用,合理設計教學環節,為學生創設一個充分發展的空間。
[本單元學習評價設計]
班級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評價時間___________
評價內容 自我評價 組內評價
質性描述 分數 質性描述 分數
探究活動(3分)
分組討論和實踐活動(1分)
疑難問題及解答(1分)
練習與實踐(2分)
學習信息和資料(1分)
交流與展示(1分)
學習反思或小結(1分)
進步、個性或特色(+1分)
總分、等級
教師評價
⑧ 小學數學備課要做好哪些主要工作
一般還是有教參的吧,看看小孩的基礎,看好教材,想一個特別的入點吸引小孩,還要看看他們的練習的資料掌握好要考什麼題形,切點補充
⑨ 2012陝西中考化學內參答案
9.自來水的生產過程主要包括以下流程,其中發生化學變化的是 【D】 10.2012年「世界環境日」中國主題為「綠色消費,你行動了嗎?」,這一主題旨在強調綠色消費,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下面做法不符合這一主題的是【A】 A. 大量使用農葯化肥,提高農作物產量 B. 工業廢水處理達標後排放,防止水體污染 C. 限制使用塑料購物袋,減少白色污染 D. 推廣利用太陽能、風能,緩解溫室效應 11.氧氣是與人類關系最密切的一種氣體。下列與氧氣有關的說法正確的是【B】 12.在化學王國里,數字被賦予了豐富的內涵。對下列化學用語中數字「2」的說法正確的是【C】 ①2H ②2NH3 ③SO2 ④+2CuO ⑤Mg2+ ⑥2OHˉ ⑦H2O A. 表示離子個數的是⑤⑥ B. 表示離子所帶電荷數的是④⑤ C. 表示分子中原子個數的是③⑦ D. 表示分子個數的是①② 13.不含有害物質的明膠,可以在制葯與食品工業中使用。明膠里含有多種蛋白質,其中某蛋白質在人體內水解產物之一為苯丙氨酸(化學式為C9H11O2N)。下列對相關物質的說法正確【C】 A. 苯丙氨酸由23個原子構成 B. 苯丙氨酸分子由碳、氫、氧、氮四種元素組成 C. 苯丙氨酸為有機物,明膠為混合物 D. 苯丙氨酸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 14.某密閉容器中有X、氧氣和二氧化碳三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測得反應前後各物質的質量如下表。根據表中信息,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B】 物質X O2 CO2 H2O 反應前質量/g 16 70 1 0 反應後質量/g 0 待測 45 36 A. 該反應為置換反應 B. X中一定含有碳、氫兩種元素 C. 表中「待測」值為5 D. 反應生成的CO2和H2O的質量比為45:36 15.下圖為初中化學常見氣體的發生與收集 裝置。有關這些裝置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D】 A. 裝置I可作為固體加熱製取氣體的發生裝置 B. 裝置Ⅱ中長頸漏斗可以用分液漏斗、醫用注射器代替 C. 裝置Ⅲ、Ⅳ可用於收集密度與空氣密度差距較大,且不與空氣中各成分反應的氣體 D. 裝置Ⅴ可以用於收集H2、O2,也可以用於實驗室收集CO2 二、填空及簡答題(共5小題。計19分) 16.(每空l分,共3分)Ⅰ、Ⅱ兩小題只選做一題,如果兩題全做。只按Ⅰ題計分。 I. 我國南海海域遼闊,那裡散布著范圍最廣的珊瑚礁群,蘊含有巨量的礦產資源、漁業資源等,有「第二個波斯灣」之稱。 (1)南海海域魚類眾多,產量豐富。魚類能提供的有機營養素主要為 蛋白質 。 (2)南海已成為我國最大的海上化石燃料生產基地。寫出你知道的一種化石燃料 煤;或石油;或天然氣 。[來源:學科網] (3)礦產資源屬於不可再生資源,在開發和利用中一定要增強保護意識。保護金屬資源的措施有 有計劃、合理地開采;或尋找代用品;或防止銹蝕;或加強廢舊金屬的回收再利用 (答一條即可)。 Ⅱ. 據《陝西日報》2012年1月20日報道,銅川市某養殖專業戶修建的沼氣池,日產沼氣600立方米,免費供給村民使用。沼氣是用稻草、麥稈、人畜糞便等在密閉的沼氣池中發酵產生的。 (1)沼氣作燃料利用其 化學 (選填「物理」或「化學」)性質。 (2)沼氣的主要成分是 甲烷或CH4 。 (3)用沼氣作燃料,與用煤相比能減少的空氣污染物有 可吸入顆粒物;或SO2;或NO2(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答一種即可)。 17.(3分)人體中必需的微量元素鐵、氟、鋅、硒、碘等,雖然含量少,但對健康至關重要。下面提供幾種微量元素的相關信息,請認真分析並回答下列問題: (1)上述微量元素中屬於非金屬元素的有 三或3 種。 (2)鐵原子核外電子數為 26 。 (3)硒原子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得到2個電子,形成 陰 (選填「陰」或「陽」)離子。 18.(4分)分類歸納是化學學習的重要方法。下面是某同學對所 學物質的分類歸納,請仔細分析並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C組物質所屬的類別 鹼。 (2)在分類所列舉的物質中,有一種物質歸類錯誤,這種物質是 NH4HCO3或碳酸氫銨 。 (3)選擇分類物質 中的一種,寫出一個有單質生,成的分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條件所需物質不受所列物質限制) 2H2O2 2H2O + O2 ↑;2KMnO4 加熱 K2MnO4 + MnO2 + O2↑(未配平或無條件或無「↑」符號扣1分,化學式錯誤扣2分) 。 19.(4分)20C時,將等質量的甲、乙兩種固體物質,分別加人到盛有100g水的燒杯中,充分攪拌後現象如圖1,加熱到50C時現象如圖2,甲、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3。請結合圖示回答下列問題: (1)圖1中一定為飽和溶液的是 甲。 (2)圖2中甲、 乙兩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的大小關系為 相等或甲=乙 。 (3)圖3中表示乙的溶解度曲線是 N ;P點表示的含義是 30℃時,甲、乙兩種固體物質的 溶解度相等 。 20.(5分)下圖為某學習小組探究金屬化學性質時所做的四個實驗,仔細分析後回答下列問題: (1)描述A中的實驗現象 銅絲表面附著一層銀白色固體,溶液變為藍色 。 (2)寫出C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Zn+2HCl==ZnC12+H2↑(未配平或無「↑」符號扣1分,化學式錯誤扣2分) 。 (3)要證明Cu、Fe、Ag的活動性順序,至少要做的實驗是 A、B (填序號)。 (4)開始反應後D中溶液逐漸變為黃色,原因是 鐵釘未打磨有鐵銹;或溶液中有Fe2(SO4)3生成(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 三、實驗及探究題(共2小題。計l2分) 21.(5分)下圖是某課外學習小組設計的氣體制各與性質驗證的組合實驗,其中裝置C的作用是將二氧化碳和炭粉在高溫下轉化為一氧化碳。請看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裝置A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 程式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未配平或無「↑」符號扣1分,化學式錯誤扣2分) 。 (2)裝置B中濃硫酸的作用是 吸收CO2氣體中的水分;或乾燥CO2氣體 。 (3)裝置D中玻璃管內的實驗現象為 紅棕色固體變黑 。 (4)該套裝置中有一個明顯的不足之處,應在裝置E後放置燃著的酒精燈處理尾氣。這樣做,的原因是 使剩餘的CO全 部燃燒,防止污染空氣;或CO有毒,防止污染空氣 。 22.(7分)某化學課堂圍繞「酸鹼中和反應」,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在老師引導下開展探究活動。以下是教學片段,請你參與學習並幫助填寫空格(包括表中空格)。 【演示實驗】將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燒杯中。 【學生板演】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未配平或無「↑」符號扣1分,化學式錯誤扣2分) 。 【提出問題】實驗中未觀察到明顯現象,部分同學產生了疑問:反應後溶液中溶質是什麼呢? 【假設猜想】針對疑問,太家紛紛提出猜想。甲組同學的猜想如下: 猜想一:只有Na2SO4 猜想二:有Na2SO4和H2SO4 猜想三:有Na2SO4和NaOH 猜想四:有Na2SO4、H2SO4和NaOH 乙組同學對以上猜想提出質疑,認為有一種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是 猜想四或四 。 【實驗探究】(1)丙組同學取燒杯中的溶液少量於試管中,滴加幾滴CuSO4溶液,無明顯變化,溶液中一定沒有 NaOH或氫氧化鈉 。 (2)為了驗證其餘猜想,各學習小組利用燒杯中的溶液,並選用老師提供的pH試紙、銅片、BaC12溶液、Na2CO3溶液,進行如下三個方案的探究。 【得出結論】通過 探究,全班同學一致確定猜想二是正確的。 【評價反思】老師對同學們能用多種方法進行探究,並且得出正確結論給予肯定。同時指出【實驗探究】(2)中存在 兩處明顯錯誤 ,請大家反思。同學們經過反思發現了這兩處錯誤: (1)實驗操作中的錯誤是 pH試紙浸入溶液中 。 (2)實驗方案中也有一個是錯誤的,錯誤的原因是 BaC12與Na2SO4反應也會生成白色沉澱,不能證明一定有H2SO4存在(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 四、計算與分析題(5分) 23.在農業生產中,常用15%~20%的氯化鈉溶液選種。 為了測定某氯化鈉 溶液是否符合要求,取該溶液70g,加入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AgNO3溶液100g,恰好完全反應。過濾分離出沉澱的質量為28.7g。 (1)反應後所得溶液的質量為 141.3 g。 (1分) (2)通過計算確定該氯化鈉溶液是否符合選種要求?(計算結果精確到0.1%) 解:設該氯化鈉溶液中NaCl的質量為x NaCl + AgNO3 ==== AgCl↓ + NaNO3(1分) 58.5 143.5 x 28.7g(1分) x=11.7g(1分) 溶液中NaCl的質量分數= 15%<16.7%<20% 符合要求 (1分) 答:該氯化鈉溶液符合選種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