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飲湖上初晴後雨][春遊湖]古詩的解示
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
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
作者:【蘇軾】 年代:【宋】 體裁:【絕句】 類別:【古詩】
[原文]
朝曦迎客艷重岡,晚雨留人入醉鄉。
此意自佳君不會,一杯當屬水仙王。
(湖上有水仙王廟。)
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譯文:
一天,蘇軾和朋友在西湖邊上飲酒。開始天氣晴朗朗的,不大工夫竟陰了天,下起雨來。這樣,飲酒未盡,詩人便飽覽了西湖上晴和雨兩種截然不同的風光。於是詩人贊嘆說:晴天的西湖,水上波光盪漾,閃爍耀眼,正好展示著那美麗的風貌;雨天的西湖,山中雲霧朦朧,縹縹渺渺,又顯出別一番奇妙景緻。我想,最好把西湖比作西子,空濛山色是她淡雅的妝飾,瀲灧水光是她濃艷的粉脂,不管她怎樣打扮,總能很好地烘托出天生麗質和迷人的神韻。
這首小詩前兩句是描寫:寫晴天的水、雨天的山,從兩種地貌、兩種天氣表現西湖山水風光之美和晴雨多變的特徵,寫得具體、傳神,具有高度的藝術概括性,以致有人評論說,古來多少西湖詩全被這兩句掃盡了。後兩句是比喻:天地之間,人類最靈;人類之中,西子最美。在前兩句描寫的基礎上,把西湖比做美女西施,說它和西施一樣同為天下靈與美的極至,何況又經過或淡妝或濃抹的精心打扮呢!
然而,極寫西湖之美還不是這個比喻的全部奧妙。歷史上有些女子,美名和西子不相上下,詩人何以偏偏要拿西子來和西湖相比呢?這是因為,西子除了她靈秀美麗,她和西湖還有兩點獨特的契合:一是西子家鄉離西湖不遠,同屬古越之地;二是西子、西湖,頭上都有「西」字,叫起來自然天成。由於這種種原因,蘇軾這個妙手偶得的比喻,博得了後人的稱道,西湖也就被稱作西子湖了。
①瀲灧——形容水波相連,盪漾閃光。
②方好——正顯得美好。
③空濛——形容雲霧迷茫,似有若無。
④西子——西施,春秋時代越國的美女,姓施,家住浣紗溪村(在今浙江諸暨縣)西,所以稱為西施。
春遊湖
徐俯
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
春雨斷橋人不度,小舟撐出柳陰來。
【作者介紹】徐俯(1075-1141) 字師川,號東湖居士,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黃庭堅之甥。因父死於國事,授通直郎,累官右諫議大夫。紹興二年(1132),賜進士出身。三年,遷翰林學士,擢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官至參知政事。後以事提舉洞霄宮。工詩詞,語言秀麗,意境開闊。代表作有《念奴嬌》、《卜運算元》([二]、[三])、《踏莎行》([一]、[三])、《鷓鴣天》(一)等,其中以《念奴嬌》為最著名。該詞聯想豐富,意象紛呈,浩氣彌漫,頗有李白《月下獨酌》和蘇軾《水調歌頭*中秋》的那般放盪不羈和豪邁氣象。有《東湖集》,不傳。
【說明】這首詩把春天湖邊景色寫得明媚可人。第三、四句描寫春江雨後水勢高漲,把石橋都給淹沒了,行人只好坐船擺渡過去。景緻雖小,頗見情趣。這首詩很受人傳誦,甚至一想到「春雨斷橋」,就聯想到了徐師川的名字。
【解釋】①這句意思是:轉眼之間春意已經很濃了。②夾岸--兩岸。蘸水--碰到了湖水。這句形容湖水高漲,使岸上低垂的桃花輕輕貼著水面開放。③斷橋--把橋面淹沒了。度--同「渡」。文字
⑵ 范成大的古詩"晝出耘田夜績麻"教學反思
《四時田園雜興》
【宋】 范成大
晝出耘田⑵夜績麻⑶
村莊兒女各當家⑷
童孫未解⑸供⑹耕織
也傍⑺桑陰學種瓜
【注釋】
⑴ 雜興:隨興寫來沒有固定題材詩篇
⑵ 耘田:除草
⑶ 績麻:把麻搓成線
⑷ 各當家:各人都擔任定工作
⑸ 未解:懂
⑹ 供:從事參加
⑺ 傍:靠近
【題解】
見《范石湖集》作者晚年退居家鄉吳縣(今屬江蘇)時農村年四季生活和農民甘苦哀樂題材寫了總題《四時田園雜興》七絕組詩六十首描寫了田園生活之樂
【譯文】
白天出去鋤草夜裡緝麻農家兒女都能各自持家
小孫子還會耕田紡織也靠近桑樹陰學習種瓜
【賞析】
南宋詩人范成大(二六——九三)描寫農村景色組詩《四時田園雜興》有名四時年春、夏、秋、冬四季詩人用清新筆調對農村各時期自景色和農民勞動生活做了比較細膩描寫讀來意趣橫生同時由於對農民有定同情所對農民遭受官府和鄉村地主剝削及們生活困苦些詩也有定反映些組詩首描寫農村生活小場面從側面著筆反映出農村緊張勞動氣氛和富有生趣生活
場面樣展開初夏小農忙季節水稻田裡綠油油秧苗已經長起來了稗草也伴隨而生時該要耘田即除草了晝出耘田白天下田去除草當時男人們幹活
基本上自給自足小農經濟封建社會吃穿都靠自己生產當時種棉技術還沒有國廣泛傳播穿衣靠養蠶和種麻闊氣人穿絲綢品窮苦人穿粗麻布麻布製作過程把薴麻收割漚水裡除去表皮:抽出纖維曬干搓捻成線叫做績麻再織成布婦女白天幹完別家務勞動晚上績麻耘草和績麻做例子照應第二句村莊兒女各當家兒女即男女從詩人物口吻來說自指年輕人詩意說:村莊里男男女女都得閑當家各司其事各管行里意義同於我們現常說當家做主除了正勞動忙碌成年人外還有另種人本忙碌小孩子們們卻另種方式也投入生產熱潮了童孫指更晚輩小孩子們些小娃娃們還沒有勞動本領會耕也會織注意未解詞會做會也參加耘田、績麻勞動去了雖會們卻也閑呆著末又干呢農村孩子嘛耳濡(rú)目染也熟悉了成年人所於農業活路而且從小養成熱愛勞動習慣於三三五五桑樹下面學著大人樣子種瓜呢農村常見事情卻具有特色里能參加勞動小孩子們尚且樣末正擔當勞動重擔成年人又樣忙著生產呢
童孫種瓜描寫雖從側面著筆卻陪襯而深入樣寫藝術上散發出濃厚生活氣息人們面前展開幅熱烈勞動生產圖景使詩語言留下了強烈韻趣
《四季田園雜興》詩雜興讀法產生了同意見
我要想弄清雜興意義需要兩字分開來進行解讀
雜《現代漢語詞典》里有三種解釋:①多種多樣;②正項外、正式外;③混合起
興多音字讀陰平時(第聲)有七解釋①興盛;流行②使盛行 ③開始;發動;創立④起;起來⑤准許(方言多用於否定式)⑥(方言)或許 ⑦姓;讀去聲時只有種解釋:興致;興趣
通過上羅列我們會漸漸地從推理發現雜字取第二講引申非正式(雜記、雜說、雜文多靠近此義)
而分析興字解釋似乎找合適解釋與雜相對應了
我們聯想下古典文學常識我們會下子意識興字讀去聲時《現代漢語詞典》少了解釋
詩歌即景生情表現手法詩周南關睢序:『故詩有六義焉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曰頌』集傳:『興者先言物引起所詠之詞也』----《辭源》
再翻開唐宋等歷代詩作諸此類題目也多見
《雜興》皎(唐)人生分已定富貴豈妄來見海底泥飛上成塵埃
《春日雜興》陸游(南宋)夜夜燃薪暖絮衾禺飯直千金身野老已無責路有流民終動心
《雜興》李頎(唐)沉沉牛渚磯舊說多靈怪行人夜秉生犀燭洞照洪深辟滂湃乘車駕馬往復旋赤紱朱冠何偉波驚海若潛幽石龍抱鬍髯卧黑泉水濱丈人曾有語物或惡之當害汝武昌妖夢災百代英威埋鬼府青青蘭艾本殊香察見泉魚固祥濟水自清河自濁周公大聖接輿狂千年魑魅逢華表九日茱萸作佩囊善惡死生齊貫只應斗酒任蒼蒼
《春日雜興》壬禹偁(宋)『兩株桃杏映籬斜裝點商州副使家何事春風容得和鶯吹折數枝花』
《雜興》安夏(清)有竹深藏屋無花強倚闌
《四時田園雜興》例詩人范成大58歲時辭官歸隱石湖寫下了六十首《田園雜興》詩詩名雖雜興卻全面反映了江南農村現實生活尤其貴詩人把揭露封建剝削表現農民勤勞淳樸美德與描寫農村風俗、景物結合起來熔體從而使田園詩除了寫景狀物外還包涵了深刻社會內容範成大對田園詩發展大貢獻
賦、比、興雖人對先秦詩歌表現手法概括整國古典詩歌創作有著深遠影響賦借敘事抒情比借寫景抒情興觸物起情作詩歌用情三者有機聯系起來從而詩歌抒情特徵便彰顯無疑了
由上述內容結合雜興兩字意思我們完全推理出雜興即隨意寫來沒有固定題材詩篇手法上即景生情主正所謂觸物起情謂之興物動情者也因此雜興讀作也便言自明了
⑶ 古代詩歌五首的教案
古代詩歌五首
學習目標
1.朗讀並背誦這五首古代詩歌。
2.培養感悟古代詩歌內容的能力。
3.品味詩歌的意境。
重點難點
1.重點:
(1)朗讀並背誦這五首古代詩歌。
(2)感悟古代詩歌的內容。
2.難點:品味詩歌的意境。
教學時間 四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預習
1.朗讀《觀滄海》《次北固山下》。
2.就詩歌不理解之處質疑。
二、導入
這五首古代詩歌,都是寫景抒情的佳作。詩人們登山望海,駕舟楊帆,賞花觀鳥,詠春悲秋……用凝練生動的語言描繪出一幅幅圖景,喚起我們美好的情懷。朗讀時應該講究抑揚頓挫,在朗讀中要想像詩中的畫面,體會詩人的感情,與詩人同喜共悲,然後再作客觀評析。
三、正課
1.朗讀《觀滄海》,要求讀得富有節奏感,讀出作者的感情。
2.作者作品簡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國譙郡(現在安徽亳州)人。東漢末政治家、軍事家、詩人。在鎮壓黃巾起義的過程中,逐漸擴充軍事力量。建安元年(196)迎獻帝都許昌,用他的名義發號施令,先後削平呂布等割據勢力。建安五年(200)在官渡大敗兵強地廣的袁紹,此後逐漸統一了北方。建安十二年(207)東征烏桓,也取得了很大的勝利。次年率軍南下,被孫權、劉備的聯軍擊敗於赤壁。後封魏王。曹丕稱帝,追尊他為武帝。善詩歌,《步出夏門行》《蒿里行》諸篇,用樂府舊題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氣魄雄偉,慷慨悲涼,對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也有所反映。有《魏武帝集》。
《觀滄海》是曹操的名篇,是他征烏桓時所作。公元207年,曹操親率大軍北上,追殲袁紹殘部,五月誓師北伐,七月出盧龍寨,臨碣石山。他躍馬揚鞭,登山觀海,面對洪波湧起的大海,觸景生情,寫下了這首壯麗的詩篇。
3.關於漢樂府詩
漢代樂府詩一般無標題,《觀滄海》這個題目是後人加的。樂府詩原來是可以配樂歌唱的。詩的最後兩句「幸甚至哉,歌以詠志」是合樂時加上的,是詩的附文,跟詩的內容沒有聯系。
4.賞析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交代觀海的地點,詩人登上碣石山頂,居高臨海,視野開闊,大海的壯闊景象盡收眼底。以下描寫由此拓展開來。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澹澹」,形容大海水面浩淼的樣子;「何」,是「多麼」的意思,是贊美之詞。在這水波澹澹的大海上,最先映人眼簾的是突兀聳立的山島,它們點綴在遼闊的大海上,使大海顯得神奇壯觀。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天蕭瑟,洪波湧起。
雖然已到秋天蕭瑟、草木零落的季節,但島上依然樹木繁茂,百草豐美,給人以生機盎然之感。詩人面對蕭瑟的秋風,極寫大海遼闊壯美,波濤洶涌,浩淼接天,山島高聳挺拔,草木繁茂,沒有絲毫感傷的情調,表現作者壯闊的胸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這兩句藉助奇特的想像來表現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氣慨,寫出大海的氣勢和威力。從兩個「若」字可以看出,這寫的是虛景,即詩人的主觀感受。
5.小結。
這首詩寫登山望海的景象,氣勢雄渾,表達了作者壯闊的胸襟和豪邁樂觀的進取精神。
第二課時
6.朗讀《次北固山下》。
7.作家作品簡介。
王灣,洛陽(今屬河南)人。唐代詩人。玄宗開元年間進士。開元初,為滎陽主簿。五年至九年,參與編撰《群書四部錄》。官至洛陽尉。《全唐詩》存其詩十首。
這首五言律詩最早見於《國秀集》。詩題的「次」字是停宿、停泊的意思。北固山,在今江蘇省鎮江市,三面臨江。詩人這次途經北固山去游吳中,但見船下江水潮平岸闊,頭頂南雁北歸,觸發了心中情思,於是寫下這首傳世佳作。
8.賞析。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首聯「客路」點明自己是客游在外,規定了全詩的情調氛圍。旅途在青山之外,自己乘坐的船正在綠水中向前行。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頸聯寫潮水上漲,江面頓時開闊,江水似乎與岸平了;船行江中,和風順江吹來,船帆端端正正地高掛著。作者通過「風正一帆懸」的小景把平野開闊、大江直流、波平浪靜的大景表現了出來。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頸聯表現的是江上行舟,即將天亮的情景。從中我們可以知道,詩人是於歲暮臘殘,連夜行舟的。既寫景又點出時令。這兩句可以說是「形容景物,妙絕千古」。當殘夜還未消退之時,一輪紅日從海上冉冉升起;舊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作者無意說理,卻在描寫景物、節令之中,蘊含著一種自然的理趣。海日生於殘夜,將驅盡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表現的春意,闖入舊年,將趕走嚴冬。不僅寫景逼真,敘事確切,而且表現出具有普遍意義的生活哲理,給人以樂觀、積極、向上的藝術鼓舞力量。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尾聯,不言思鄉之情,而思鄉之情自在其中。看到南雁北歸,自然想到鴻雁傳書的典故,便想讓大雁把他這遊子的音訊帶給洛陽家鄉。「鄉書」、「歸雁」與首聯的「客路」、「行舟」,遙相呼應,流露出身在江南、神馳故里的飄泊羈旅之情,使全篇籠罩著一層清淡的鄉思愁情。
9.小結。
這首詩借停泊北固山下所見,抒發了對故鄉的思念,給人以積極、樂觀、奮發的藝術享受。
四、作業
第三課時
⑷ 春遊胡中三,四兩句中含有怎樣的哲理
下了幾天雨,河水漲起來淹沒了小橋,人不能過河,正在這時候,一葉小舟從柳陰下緩緩駛出。
出自
春遊湖 徐俯
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
春雨斷橋人不度,小舟撐出柳陰來。
⑸ 春遊胡中對第二句中的蘸字分析
「蘸」字運用擬人手法,一方面生動形象地寫出桃花開得繁密,把樹枝壓彎了後貼著水面的情景,另一方面也表明下過春雨,桃花是濕的,形象地表現了「桃花帶雨」的動人情形,表達了作者喜悅的心情.
⑹ 古詩《春遊湖》詩中描寫了哪些景物
古詩《春遊湖》描寫了燕子、桃花、春雨、斷橋、小舟、柳陰。
一、原文專
宋·徐俯
雙飛燕子幾屬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
春雨斷橋人不度,小舟撐出柳陰來。
二、翻譯
一對對燕子,你們什麼時候飛回來的?小河兩岸的桃樹枝條浸在水裡,鮮紅的桃花已經開放。下了幾天雨,河水漲起來淹沒了小橋,人不能過河,正在這時候,一葉小舟從柳陰下緩緩駛出。
三、賞析
這首詩後兩句尤為著名。由橋斷而見水漲,由舟小而見湖寬。充分體現了中國詩歌藝術的兩個重要審美特點:一是寫景在秀麗之外須有幽淡之致。桃花開、燕雙飛,固然明媚,但無斷橋,便少了逸趣;二是以實寫虛,虛實相生。小舟撐出柳陰,滿湖春色已全然托出。
⑺ 宋朝詩人徐俯 春遊胡 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燕子來了,象徵著春天的來臨。詩人遇上了燕子,馬上產生了春專天到來的喜悅,不禁突然一問屬:「雙飛的燕子啊,你們是幾時回來的?」這一問問得很好,從疑問的語氣中表達了當時驚訝和喜悅的心情。再放開眼界一看,果然春天來了,湖邊的桃花盛開,鮮紅似錦。蘸是沾著水面。但桃花不同於柳樹,它的枝葉不是絲絲下垂的,怎能蘸水呢?因為春天多雨,湖水上升,距花枝更近了。桃花倒影映在水中,波光盪漾,岸上水中的花枝連成一片,遠處望見,彷彿蘸水而開,這景色美極了!詩人在漫長的湖堤上游春,許許多多動人的景色迎面而來,那麼選用哪一處最好呢?最後選出來了:就在「春雨斷橋」的地方。一條小溪上面,平常架著小木橋。雨後水漲,小橋被淹沒,走到這里, 就過不去了。「人不度」,就是遊人不能度過。對稱心快意的春遊來說,是一個莫大的挫折。可是湊巧得很,柳蔭深處,悠悠撐出一隻小船來,這就可以租船擺渡,繼續游賞了。經過斷橋的阻礙,這次春遊更富有情趣了。
⑻ 詩題是"春遊胡",但詩中並沒有出現"游"字,說說詩歌是怎樣表現"游"的含義的
《春遊湖》是宋代詩人徐俯的一首七言絕句。詩通過燕子歸來,桃花盛開.描繪出春日湖光美景,通過春雨斷橋,小舟擺渡來突出湖水上漲的特點。詩以意趣剪裁景物,根據覓春的心理和游湖的行蹤安排構圖。
⑼ 《春遊湖》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詩通過燕子歸來,桃花盛開,描繪出春日湖光美景,抒發了詩人熱愛大自專然,喜歡美麗的春天,表達了作屬者喜悅的心情。
《春遊湖》是宋代詩人徐俯的一首七言絕句,原文為:
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
春雨斷橋人不度,小舟撐出柳陰來。
譯文:
一對對燕子,你們什麼時候飛回來的?小河兩岸的桃樹枝條浸在水裡,鮮紅的桃花已經開放。
下了幾天雨,河水漲起來淹沒了小橋,人不能過河,正在這時候,一葉小舟從柳陰下緩緩駛出。
(9)古詩春遊胡教學反思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這是詩人觸景生情之作,這首詩記述了作者一次游覽的過程,具體時間不可考,約作於早春天氣。
賞析:
這首詩,給人一種清新的感覺。燕子是一種候鳥。它來了,象徵著春天的來臨。詩人遇上了在田野中忙著含泥的燕子,馬上產生了春天到來的喜悅,不禁突然一問:「雙飛的燕子啊,你們是幾時回來的?」這一問問得很好,從疑問的語氣中表達了當時驚訝和喜悅的心情。
「春雨斷橋」一句,集中了矛盾,是春遊途中的關鍵。「人不度」,就是遊人不能度過。對稱心快意的春遊來說,是一個莫大的挫折。從前進中遇到阻礙,又在阻礙中得到前進。這個「游」字就在這樣的行動中被表現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