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視頻設計 >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學設計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21-02-16 10:16:06

『壹』 初中語文課文(應有格物致知精神)主旨作者思路

親身實踐體悟才能有所收獲

『貳』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的教學課程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理解文章的論證方法。
2、學習編寫閱讀提綱,把握文章的思想內容和篇章結構。
3、聯系學生實際,培養科學實驗精神。
教學重點:1、議論文三要素在本課的體現。
2、格物致知精神的含義。
教學難點:1、編寫本文的結構提綱。
2、對文中難句的理解。
教時: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激發情趣。
請一學生講《三國演義》中「馬謖失街亭」的故事。
師小結:「馬謖失街亭」的故事告訴我們:再好的理論也不能脫離實際。下面,我們就學習華裔科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丁肇中的文章----《應有格物致知精神》,看他告訴我們科學發明創造應當靠什麼呢?(板書課題)
二、走近作者:丁肇中----(點學生介紹)
三、檢測預習:
1、生翻開這課的《導與練》,師找四名學生上台寫出「基點梳理)1—4的答案,鼓勵學生提出另外的生字難詞,師生共同點評糾正。
2、師補充:根據所給內容在課文中找出相應詞語寫在括弧里。(師說生答,師把詞板書在黑板上。)
A、形容非常順利,沒有阻礙。( 一帆風順 )
B、置身於事外,既不過問,也不協助別人。( 袖手旁觀 )
C、不知怎麼辦才好,形容受窘或發急。(不知所措 )
D、推究事物的道理。(格物 )
E、走來走去,猶豫不決,不知往哪個方向去。(彷徨 )
四、感知文本:點生按座次朗讀課文,一人一段,要求:不能添讀、漏讀、錯讀,聲音要宏亮,吐詞要清楚;讀完後師找學生點評。
五、鞏固鋪墊:師生一起回憶議論文的有關知識,為學習新課做准備。(同學們可結合課文後邊方框里的文字回答)
1、議論文的三要素是什麼?(論點、論據、論證)
2、什麼是論點?
論點是作者對所論述問題的見解和主張,在形式上,一般是完整的句子。
3、怎樣理解論據呢?
論據是證明論點的根據,它又分為事實論據和道理論據兩種。
4、那什麼是論證呢?
論證是運用論據來證明論點的過程和方法。常見的論證方法有:事例論證、道理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類比論證、歸納論證、演繹推理論證等,在議論文中往往綜合運用幾種論證方法說理,很少只用一種方法。
六、活學活用:那麼本課的論點是什麼?你能為本文列出結構提綱嗎?利用剛才所復習的議論文知識,小組討論完成。小組可推舉一個代表把討論提綱寫在黑板上,其他人則寫在書上或者預習本上。師生共同訂正。(板書)
全文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提出問題:中國學生應該怎樣了解自然科學?要格物致知。(論點)
第二部分(3---12)分析問題
A、(3—5)分析中國教育不重視格物致知的社會根源。舉例證明王陽明的格物是格己,這種觀點不能適用於現在的世界。
B、(6---10)分析實驗精神在科學上的重要性。
C、(11---12)分析在這種文化背景下中國學生的現狀,以「我」舉例。
第三部分(13)解決問題:強調我們需要培養實驗的精神的意義並對我們這一代提出希望。
七、師生互動:研讀課文。
1、「格物致知「出自何處?是什麼含義?
A、「四書」中的《大學》開篇之「大學之道」
B、含義是從探索物體而得到知識。而作者認為「格物致知」的意義有兩個方面:第一,尋求真理的唯一途徑是對事物客觀的探索;第二,探索應有想像力、有計劃,不能消極地袖手旁觀。
2、什麼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為什麼應有這種精神?
A、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是通過接觸事物和實地實驗不斷獲得新知識。
B、如果缺少格物致知精神,我們所學知識只能從書上獲得,一旦面臨真正的實驗,就會不知所措,就不能適應現在的世界。
3、傳統的中國教育的目的是什麼?傳統的中國教育有什麼弊病?
A、傳統中國教育的目的是為了適應一個固定的社會制度,「使人能達到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的田地,從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
B、a中國學生大部偏向於理論而輕視實驗,偏向於抽象的思維而不願動手,中國學生往往功課成績好,但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時,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b我國基礎教育的優點是注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教學,缺點是忽視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這個缺點使得我們的學生不能適應時代的需要,影響到民族的振興和國家的前途。
八、說古論今:為什麼在中國的土壤上至今還沒有誕生諾貝爾獎?談談你的反思。你覺得一個中國學生應該怎樣主動塑造自己為國爭光?可暢所欲言。
九、走進文本:生自由讀課文,進一步走進文本。
十、鞏固提高:做這課的《作業手冊》。

『叄』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運用什麼論證方法證明論點請舉例說明

1、道理論證:例如本文兩處引《大學》中的句子作為論據,證明自己的論點。專
2、舉例論證。文中舉了王陽屬明觀竹而失敗的例子,實驗研究竹子性質的例子,中國學生高分低能的例子,作者自己在美國的例子等等。
3、對比論證。例如第七段,第八段和第九段的開頭語句。
本文論證的展開。文章在開頭兩段提出什麼是格物致知精神以後,先從中國古代入手,進行反面論證,再提出自己的認識做正面論證。在正面論證中,作者先論述實驗精神在科學上的重要性,再論述實驗精神在應付今天世界環境中的重要性。

『肆』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你有過這樣的情況嗎你覺得應該怎樣改進如果你對這一課還有什麼見解,也請在寫

這題是真的好煩!(嚎)
我就糊了幾句話…僅供參考噻)
在我們身邊,高分低能的情回況普遍存在:答考起試來得心應手,處理實際問題時卻束手無策,在我身上也多次出現過這種情況。所以對今天的青年學生來說,應對格物致知精神應當有新的認識和思考,使實驗精神真正變成中國文化的一部分。在學習中應多動手實踐,在具有扎實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還要培養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那什麼見解我還沒寫嘞(抹淚)

『伍』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主旨是什麼

揭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

美籍華裔物理學家,丁肇中先生的報告中的一篇漫談式的議論文。作者先闡明格物致知精神在今天的重要性,而後揭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

首先,指出傳統教育的弊病。作者解釋「四書」中「格物」和「致知」的意思,是從探察物體而得到知識。這與現代學術的基礎實地探察,即實驗,恰恰是一致的。

然後,分析科學上的實驗精神的重要性。作者從科學發展歷史的角度,重申新的知識只能通過實驗得到,而不是由自我探討就可求到的。

接著,作者指出,「王陽明的思想還在繼續支配著一些中國讀書人的頭腦」。一是中國學生大都偏重於理論而輕視實驗,偏重於抽象的思維而不願動手。

最後,得出結論:「希望我們這一代對於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認識和思考,使得實驗精神真正變成中國文化的一部分。」是研究自然科學、人文科學和在個人行動上,都不可缺少;二是應付世界環境也不可缺少。

(5)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學設計擴展閱讀:

這篇文章論述的問題有什麼現實意義?

眾所周知,我國基礎教育的優點是注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教學,缺點是忽視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當前社會中,這個缺點甚至可以說是致命傷,它使我們的學生不能適應時代的需要,因而影響到民族的振興和國家的前途。

當然,這個缺點也不是哪一天突然形成的,它有久遠的文化背景,並與當前的考試體制有關。要克服這個缺點,任重而道遠。

這篇文章根據現代學術的發展和個人的經驗教訓,聯系傳統的文化背景和我國的現狀,精闢地闡明了中國學生怎樣學習自然科學的問題。高屋建瓴,一針見血,語重心長,對我國學生不啻是當頭棒喝,每個人都由此終身受益。

『陸』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全文論證過程分析

丁肇中
教學目標:
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理解文章的論證方法。
3.學習編寫閱讀提綱。
重點難點
1.重點:
(l)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學習編寫閱讀提綱。
2.難點:理解文章的論證方法。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預習
1.查工具書,解釋下列詞語。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
致知:求知,得到知識。
誠意:真心。使自己的思想誠懇。
正心:端正心思。
修身:舊時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養。
齊家:整齊家政。
抽象:不能具體經驗到的,籠統的;空洞的。
袖手旁觀: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協助別人。
一帆風順:比喻非常順利,毫無挫折。
2閱讀課文,思考課後練習的問題。
二、導入
1.作者簡介。
丁肇中(1936-)美籍華裔物理學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於美
國密執安州的安阿伯,當時他的父親在密執安大學念書,後來到台灣大
學任教。青少年時期,丁肇中是在祖國大陸和台灣度過的,在國內念完
小學和中學後,到美國密執安大學學習,1959年獲得工程學士學位,
1960年獲得科學碩士學位,1962年獲得(物理學)哲學博士學位。1963
年以福特基金研究生的身分到瑞士日內瓦歐州核研究中心從事原子彈
的研究工作,1964年回到美國,擔任紐約哥倫比亞大學講師,第二年提
升為助理教授。1969年提升為物理學教授。1977年被委任為《核儀器
與方法》編輯委員會委員,也是美國、義大利等地物理學會會員,美國藝
術與科學學院院士。美國密執安等大學授予榮譽科學博士學位。1976
年因在電磁力探索上發現J/4 粒子獲諾貝爾物理學獎金。目前,丁肇
中教授仍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任職。他曾多次回國探親,對祖國的科
學事業極為關心。在他領導的實驗小組里,中國派去的同志約佔半數,
這些科學工作者在他精心指導下正從事基本粒子的研究工作。
2導語。
有人說中國的孩子「高分低能」「會讀書不會研究」缺乏創新精神和
實踐動手能力。問題出在哪裡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會給我們極大的
啟發。
三、整體感知
1.默讀課文,討論編寫閱讀提綱。
討論並歸納:可從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三個部分來列
提綱。

第一部分(l~2段):提出問題。中國學生應該怎樣了解自然科
學?要格物致知。
第二部分(3~12段):分析問題。
第一層(3~5段):分析中國教育不重視格物致知的社會根源。舉
例王陽明的格物是格已,這種觀點不能適用於現在的世界。
第二層(6~10段):分析實驗精神在科學上的重要性。
第三層(11~12段):分析在這種文化背景下中國學生的現狀c以
「我」舉例。
第三部分:解決問題。強調我們需要培養實驗的精神的意義並對
我們這一代提出希望。
2提問: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國學生應該怎樣了解自然科
學?
討論並歸納: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3.提問:「格物致知」出至哪裡,它的意思是什麼?
討論並歸納:「格物致知」出至《四書·大學》原文:「古之欲明明德於
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
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
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
修,身修而後齊家,齊家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丁教授引用「格物致知」的意思是從探察物體而得到知識。也就是
通過實驗得到知識。
4.提問:傳統的中國教育並不重視真正的格物和致卻的原因是什
么?
討論並歸納:可能是因為傳統教育的目的並不是尋求新知識,而是
適應一個固定的社會制度。
5.提問:〈大學〉里講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麼?
討論並歸納:目的是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6提問:這個目的與丁教授講的格物致知的目的一樣不一樣?
討論並歸納:不一樣。丁教授講的目的是通過實驗得到新知識。
這才是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
7.提問:第4段舉王陽明「格物」失敗的例子證明了什麼?
討論並歸納:王陽明的「格物」實是「格已」,而不是研究萬物的道
理,這是無用的,不能適用於現在的世界的。證明傳統的中國教育的目
的是不正確。
8.提問:實驗精神在科學上的重要性在哪裡?
討論並歸納:只有通過實地實驗才能得到新的知識。
9.提問:實驗的過程應該是怎樣的?
討論並歸納:實驗的過程應該是積極的、有計劃的探測。
10.提問:第8段舉研究竹子的例子證明了什麼?
討論並歸納:舉研究竹子證明實驗的過程不是消極的觀察而是積
極的動手栽種、研究生長過程、科學的觀察。
11.提問:第9段講的是什麼道理?
討論並歸納:實驗的過程不是毫無選擇的測量,而是需要小心具體
的計劃,要有一個適當的目標。
12.提問: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中國學生的現狀是什麼樣的?
討論並歸納。中國學生大都偏向於理論而輕視實驗,偏向於抽象的
思維而不願動手,功課成績很好不會做研究。
13.提問:第12段舉我個人的經驗證明了什麼?這是什麼論證?
討論並歸納:舉我個人的經驗證明光「用功」埋頭讀書,對於實際的
需要毫無幫助。屬於舉例論證。
14.提問:為什麼說當今社會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討論並歸納: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學術中不可缺少,而
且在應付今天的世界環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15.提問:丁教授認為〈四書〉中格物致知真正的意義是什麼?
討論並歸納:第一,尋求真理的堆一途徑是對事物客觀的探索;第
二,探索的過程不是消極的袖手旁觀,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計劃的探索。
16提問:討論練習二。
課後記:
本文就中國學生的現狀,指出格物致知的重要性和真正意義,希望
我們這一代要培養實驗的精神。文章用舉事例講道理論證了中心論

『柒』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主旨是什麼

作者在倡導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養學生的實驗精神,不管研究自然科學,研究人文科學或者在個人行動上都要保留一個懷疑求真的態度,要靠實踐來發現事物的真相.

閱讀全文

與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學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