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淺談如何提高語文教師文本解讀的能力
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尷尬局面:有的教師辛辛苦苦,手捧教參,該講的都講了,但學生就是不買賬;有的教師熱衷於從網上下載課件,以現成的課件來代替備課工作,但有經驗的教師聽過課後,說課文理解不透,還需要在文本解讀上多下工夫。那麼到底什麼是文本解讀能力,又該怎樣提高呢?本期我們特別約請江蘇省教授級高級教師、語文特級教師、國標蘇教版高中必修、選修教材核心編寫成員曹勇軍老師就此談談自己的看法。
文本解讀能力是語文教師的看家本領。它是一種高於一般解讀能力、帶有語文教師專業特點的特殊解讀能力。它不僅要求教師能准確理解把握文本的意思,還要求教師根據閱讀時的理解與體會,對文本重點、難點和突破點加以預判,並富有想像力地把文本初步分解成目標、方法、過程等,為教學方案設計奠定基礎。用我平時喜歡說的比喻就是,「把金子挖出來,把珍珠串起來」。
所謂「把金子挖出來,把珍珠串起來」,就是把文本中有價值的素材挖掘出來,依據教材結構和課程的需要,聚合提煉成教學目標,統領教學基本素材,串聯成教學步驟和學習過程。語文課本與其他課本是不同的,其中最大的不同是它的文本屬於「原生態社會化文本」。誰都知道,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作家創作的作品,並不是專門為語文課本、為學生的語文學習而寫的,因此文本中攜帶著豐富的歷史的、人生的、審美的信息,把這些一股腦兒地搬到語文課上既不可能更沒必要。我們必須依據課程的要求、教材的結構和學生的需要,選擇對學生發展最有價值的內容作為目標,把金子挖出來;同時還必須把教學目標規定的內容組合成合理的教學過程,串連成學生認知發現的步驟。具體地說,就是先不看教參和各種資料,面對教學文本,調動自己的閱讀經驗和積累,把文章認真誦讀幾遍,對文本不斷發問,不斷思考:文章的基本思路是怎樣的?主旨大意是什麼?文體樣式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地方?文中運用了哪些手法?好在哪裡?哪些地方一時不理解或理解上沒有把握?……然後再去看教參,查找各種資料,對自己的「裸讀」加以印證、修正和提高,獲得對教學文本比較深透的理解和把握。這是一個積極主動的過程,充滿發現的喜悅,可使自己的技能、方法和眼光在文本磨礪之下變得嫻熟、快捷而又敏銳。
譬如美國作家梭羅的《神的一滴》是一篇理解上有一定難度的新課文,坊間參考資料不少,但多是從精神內涵來解讀,忽視了文中的語文因素,教學中用處不大。備課時我下了番工夫,把文章一段一段讀了個透,心中有了底。課本選文共有6段,細讀下來分為三層。第1段為一層,先總寫瓦爾登湖。第2~4段為第二層。第2段用欲抑先揚的手法,先寫瓦爾登湖的美麗和自己的陶醉,「可是」一轉,說明自己離開後湖邊樹木遭到砍伐,面目全非。第3段寫「骯臟的工業腳步」「把瓦爾登湖岸上的樹木和風景吞噬了」。第4段重點在「然而」後,突出了瓦爾登湖以頑強的活力抵禦人為的破壞,永遠年輕。三個段落從「面目全非」到「骯臟的工業腳步」再到仍「充滿著神秘和活力」,表現了作者對現狀的擔憂。第5~6段為第三層。第5段贊美瓦爾登湖的庄嚴、純潔,第6段指出湖水可以「洗凈現代繁華大街上的污濁和引擎上的油膩」。經過一番細讀,文章主旨也就不難把握了:首先描寫了瓦爾登湖的自然風光,其次表達了作者對工業文明破壞美麗自然的痛惜,也希望通過大自然來凈化人的靈魂。如果聯系梭羅的思想以及《瓦爾登湖》的創作動機,還可以補充一點,就是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遠離塵囂、摒棄俗務後心靈獲得的自由。而文章寫作上最大的特色,恐怕是記敘、描寫、議論和抒情的融合。記敘簡潔,描寫角度多變,自有山野林間的幽氣,細節化描述中飽含哲理的情思,議論抒情深邃雋永。閱讀中我也有不少困惑,比如文中的那首詩,「我不能更接近上帝和天堂/甚於我之生活在瓦爾登」是什麼意思?「而它的最深邃僻隱處/高高躺在我思想中」又是什麼意思?帶著疑問我查找了多種譯文,互相參證,最後基本確認前者意思是「再沒有比瓦爾登湖更接近上帝和天堂」,而後者意思是「瓦爾登湖是我思想的源泉,給我啟迪」。文本細讀上做足了功課,就為教學實施奠定了基礎。
文本解讀不僅要「挖金子」,更要「串珍珠」,要抓住其中的重點難點,展開對象化、過程化的想像,把文本轉化成符合學生需要的學習過程。《肖邦故園》是新入選蘇教版教材的一篇優美的課文,但我聽過幾次這篇課文的教學,覺得不太理想。文本難在哪裡?首先是該文起筆比較玄遠和宏闊,極力渲染肖邦出生地歷經滄桑,以及某種神秘的命運感,學生不容易抓住描寫對象,容易走神;其次該文可以說是圍繞第4段中「藝術家的創作……童年和青年時代常常給人的一生打下深深的烙印」這個總領句展開的,為了使讀者更好地明白這個道理,作者用肖邦作品作為例子,在具體闡發過程中,頭緒比較多,不斷拓展,造成理解上的困難;第三,該文是一篇寫音樂家及其作品的隨筆,教師多喜歡外圍包抄,一會兒介紹肖邦,一會兒鏈接資料,一會兒配音樂朗讀,注意力沒有集中在文本學習上。
針對教學中的困難,我先「挖金子」,確定學習的兩個重點:一是把握肖邦故居環境的特點,體會景物描寫的特色和作用;二是辨析三個「促膝談心」的含義,理解肖邦音樂中的愛國情愫。然後把「珍珠」串起來。我想先從題目入手梳理全文的思路,分析「故園」的三層含義,一是「故居」,二是「故鄉」,三是「故國」;然後找出描寫故居環境特點的詞語,並由此切入課文第20~27段,指導學生誦讀描寫肖邦故居四季景色的文字,體會寫四季景色段落的特點;接下去比較文中兩處寫四季景色文字的不同特點,探究其語言表達的特色和效果;最後找出文中三個「促膝談心」的不同語境含義,體會肖邦音樂感人至深的原因。教師自己讀了文章,有了真體驗,才能梳理出牽動全篇的線索,抓住重點難點,幫助學生解決疑難,教給學生閱讀的真本事。
我們知道,文本閱讀活動存在著兩極,課文一極,讀者一極。前者注重文本的解釋,以客觀態度拆解課文結構,求得文本的意義;而後者注重讀者的閱讀,標舉主觀能動參與,倡導閱讀的創造性和個性化。教師文本解讀技能應兩者結合,形成互補和循環。我稱之為「死去」「活來」。兩種閱讀取向,各有長短,「死去」側重於「懂」,是底線,但容易死板教條;「活來」側重於「用」,有高度,但容易高蹈虛浮。課改後,風氣大變,倡導創造性個性化,流風所及,往往「活」有餘而「死」不足,教學中臆說風起,戲說雲涌,脫離文本,過度闡釋,誤人子弟。中學閱讀教學有特定的對象和課程目標,即使「活」也應有限度,當以常識為度,以學生「跳一跳」為基本要求,尤其要注重「死去」方能「活來」的基本規律。記得我備《阿房宮賦》一課,讀到結尾段發現,原文中不僅4個「後人」指代內容值得辨析,而且4個「哀」也意味深長,組合成回環句式,這樣「後人」與「哀」不斷出現,給人一種「後人」只知「哀」不知「鑒」的悲哀。後來在教學中,我把自己的解讀融入師生的探究之中,結束時還順勢講到了黃炎培先生的「窖洞對」中的「周期率」,一下子把歷史拉回到現實中來,讓學生的思考飛騰了起來。由此可見,語文教師眼下迫切需要提高的還是扎扎實實的文本解讀能力,強調准確優先的原則,實事求是,言必有據,在這方面許多前輩扎實嚴謹的學風值得我們學習。
文本解讀能力的培養,不僅靠鑽研課文的功夫,還需要教師有自己的讀書生活。課堂閱讀雖有其獨特的價值,但與生活中真正的閱讀不大一樣。在生活中我們是自己找書讀,找到書大致翻翻,觀其大略,有興趣多看,沒興趣就扔下。看不懂怎麼辦?很正常,以後慢慢會懂的。這種自己找書讀,是讀整本書,讀大部頭,讀自己心儀的經典;讀不懂就猜,在上下文中確定其真正含義;自己當自己的老師,自求自得,自我提高……與狹小的閱讀課堂培養出來的閱讀態度、閱讀品質、閱讀技能不一樣。教學中有閱讀生活的老師,會把「黑板上的世界」與「自己的閱讀世界」打通,想方設法由課內拓展到課外,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即便是在課堂上也會以生活的需要為目標,把閱讀還原到生活中去。他會注重「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培養,會強調「讀書要挺直脊樑」「閱讀就是思考」的品質錘煉,會側重「記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鉤其玄」的技能示範,會展示朱熹式「熟讀精思」與陶淵明式「不求甚解」交互為用的策略……使閱讀課厚實而飽滿,具有生活氣息和智力背景。
讀書人是語文教師應該珍惜的身份。什麼是讀書人?首先,是一輩子讀書的人,以讀書為志業的人。一個人只有「學而不厭」,才能「誨人不倦」。其次,他讀的書「無古今,無中外,無雅俗」,追求通人的眼光,汲取人生的智慧。第三,讀書養氣,養成一身正氣,是個精神明亮的人。這是語文教師文本解讀能力背後的生命底蘊,也應成為每個語文教師終生的職業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