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視頻設計 > 無題李商隱教學設計

無題李商隱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21-02-16 22:03:08

❶ 李商隱《無題》

無題
作者: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臘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萊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註解:
1、東風句:指相別時為幕春時節。
2、絲:與「思」諧音。
3、應覺:也是設想之詞。
4、月光寒:指夜漸深。
5、蓬萊:蓬萊山,指仙境。

譯文:
聚首多麼不易,離別更是難舍難分;
暮春作別,恰似東風力盡百花凋殘。
春蠶至死,它才把所有的絲兒吐盡;
紅燭自焚殆盡,滿腔熱淚方才涸乾。
清晨對鏡曉妝,唯恐如雲雙鬢改色;
夜闌對月自吟,該會覺得太過凄慘。
蓬萊仙境距離這里,沒有多少路程,
殷勤的青鳥信使,多勞您為我探看。

作者簡介: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於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裡排行第十六,故並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於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後葬於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❷ 李商隱的這首無題,我是個高中生,過幾天要上台講課,大家可以給一些方案么,具體要求如下。

提起李商隱,第一聯想就是他那些情意綿綿的愛情詩,在大夥的豐富想像力中,這傢伙的拍拖波折不知有多驚心動魄、盪氣回腸。奇的是,除了原配,沒人知道李商隱究竟和誰怎麼樣地轟轟烈烈、死去活來過。千百年來,好事者對李商隱情詩的胡說八道可以堆滿半個圖書館,飛出來的口水足夠解決全球的缺水危機,但沒一個不是異想天開、自說自話。
關於李商隱的愛情,猜測的部分遠遠多於有實際證據的,但這並不妨礙人們對此津津樂道,甚至象閱讀偵探小說一樣揣摩分析他的詩文,希冀發現切實的憑據。
下面這些女子被認為是與李商隱有過感情糾葛的:
柳枝。柳枝的名字出現在李商隱寫於開成元年(836)年的一組詩(《柳枝五首》)中。他還為這組詩寫了一個長長的序言,講述了柳枝的故事:她是一個洛陽富商的女兒,活潑可愛,開朗大方,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聽到李商隱的詩(《燕台詩》),心生愛慕,於是主動與他約會。但李商隱失約了。他後來得知,柳枝被一個有權勢的人收為妾。兩人再也沒有見過面,如果不是李商隱杜撰,這一段沒有結果的感情很可能就是他的初戀。
宋華陽。李商隱在青年時期曾經在玉陽山修習道術,因此有人猜想他在這期間與女道士發生過戀情。在《月夜重寄宋華陽姊妹》、《贈華陽宋真人兼寄清都劉先生》等詩中,李商隱提到了「宋華陽」的名字,於是,宋華陽就被認為是李商隱的戀人。還有一種誇張的說法是:李商隱曾經和宋華陽姐妹二人同時戀愛。蘇雪林在《玉溪詩謎》中對於這個故事進行了最大限度的想像發揮。
錦瑟(柳枝)。李商隱有一首著名的《錦瑟》詩,劉攽在《中山詩話》中提到,有人猜測「錦瑟」是令狐楚家的一位侍兒,李商隱在令狐家受學期間,曾與她戀愛,但終於沒有結果。 荷花。民間傳說他在與王氏結婚前,曾有一小名「荷花」的戀人,兩人十分恩愛。在他進京趕考前一月,荷花突然身染重病,李商隱陪伴荷花度過最後的時光。這段悲劇給他造成很大的打擊,以後的詩中他常以荷花為題也是對舊情的眷戀。
王氏。王氏是李商隱的妻子。但有人從李商隱《祭小侄女寄寄文》中(「況吾別娶已來,胤緒未立」)推斷王氏為李商隱再婚的妻子。如果這種看法成立,李商隱應該還有一位初婚妻子,但關於這方面的信息幾乎空白。李商隱與王氏的感情非常好,在王氏去世後,他寫下《房中曲》等悼亡詩篇,情感真摯,語意沉痛。其中最著名的,是在他離家赴蜀地宦遊途中所作《悼傷後赴東蜀辟至散關遇雪》:「劍外從軍遠,無家與寄衣。散關三尺雪,回夢舊鴛機。」 也有猜測,《錦瑟》也是為紀念亡妻而作,以琴弦斷裂比喻妻子去世。

你可以從中選幾個在上課前講一講他愛情故事,在引出《無題》這首詩,然後展開一系列的講演,相信你已經對該詩了如指掌了我也就不多贅述了,祝你成功!

❸ 《無題》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1.概括首聯內容:
惜別之苦。
2.比較揣摩兩個「難」字有何不同?
前者為「困難」,寫出情人相見艱苦;後者為「痛苦」,寫出離別之苦。
3.理解「東風無力百花殘」的意境。
點明分離的季節(暮春)及環境(百花凋謝),用「東風無力」和「百花殘」營造了離別的悲傷凄涼的意境,以暮春衰殘景物映襯別離之情,倍增哀怨。融情於景,達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1.此為名句,理解「春蠶」和「蠟炬」兩個意象的表情作用。
「春蠶」「蠟炬」兩個象徵意象,運用了比興的手法,表現相思之深和對愛情的忠貞,形象貼切,含意雋永。「方」和「始」強化了這種懷感。
2.概括頷聯的內容。
愛情忠貞。
3. 「絲」與「思」諧音雙關,深切而自然。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1.從「曉鏡」「雲鬢」看,此聯的「轉」在內容上有何深化?從哪個詞可以看出?
虛寫。設想情人對自己的思念之苦。從「應」字可見。
2.「但愁雲鬢改」怎樣理解?「夜吟應覺月光寒」傳達出情人怎樣的心境?
「但愁雲鬢改」,早晨起來,因為思念的愁苦,連頭發散亂也懶得去梳,形象表達了主人公的離愁之深。「夜吟應覺月光寒」傳達出女主人公孤寂凄涼的心境。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❹ 李商隱的 《無題》說課稿

你要的應該是這首~~

李商隱——《無題》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❺ 李商隱的《無題》

《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是一首唐代詩人李商隱以男女離別為題材創作的一首愛情詩。

原文:

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唐代: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譯文:

見面的機會真是難得,分別時更是難舍難分,況且又兼東風將收的暮春天氣,百花殘謝,更加使人傷感。春蠶結繭到死時絲才吐完,蠟燭要燃盡成灰時像淚一樣的蠟油才能滴干。

女子早晨妝扮照鏡,只擔憂豐盛如雲的鬢發改變顏色,青春的容顏消失。男子晚上長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對方的住處就在不遠的蓬萊山,卻無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希望有青鳥一樣的使者殷勤地為我去探看情人。

(5)無題李商隱教學設計擴展閱讀:

賞析:

相見時難別亦難,說的是義山當時的處境艱難,離開徐州到長安後想進翰林院,向令狐綯說明此時,也就是找熟人走個後門,令狐陶陞官之後,為了避嫌謝絕見客,致使義山處境尷尬,相見難,離別又不甘心,所以出此名句。東風無力百花殘,當時義山已經很大年紀。

東風無回天之力挽救百花的凋零,映射自己留不住青春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此名句獻給所有為理想奮斗終生之人。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和上句呼應,青春難留,雲鬢斑白,蠟炬燃盡,月光甚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最後一句起死回生,由深深地「到死」,"成灰"的絕望,到『無多路』,可見作者還是對綯抱有希望,不肯決絕。從現在來看,此詩不難看出也是寫給令狐綯,希望他看到之後體會到自己的心情,也希望綯能感受到自己並沒有絕望,而是繼續等待綯這個救命稻草的幫助。

作者介紹:

李商隱(約813年-約858年),字義山,號玉溪(溪)生,又號樊南生,祖籍懷州河內(今河南焦作沁陽),出生於鄭州滎陽(今河南鄭州滎陽市),晚唐著名詩人,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李商隱是晚唐乃至整個唐代,為數不多的刻意追求詩美的詩人。

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以《錦瑟》為代表)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

唐文宗開成二年(837年),李商隱登進士第,曾任秘書省校書郎、弘農尉等職。因捲入「牛李黨爭」的政治旋渦而備受排擠,一生困頓不得志。唐宣宗大中末年(約858年),李商隱在鄭州病故,死後葬於故鄉滎陽。也有人說他葬於祖籍地懷州雍店(今沁陽山王莊鎮)之東原的清化北山下。

作者望提遭嫉的故事:

五代·孫光憲《北夢瑣言》中記載:在令狐楚去世後多年的某個重陽節,李商隱拜訪令狐綯,恰好令狐綯不在家。在此之前,李商隱已曾經多次向身居高位的令狐綯陳訴舊情,希望得到提攜,都遭到對方的冷遇。感慨之餘,就題了一首詩在令狐綯家的廳里:「曾共山翁把酒時,霜天白菊繞階墀。

十年泉下無消息,九日樽前有所思。不學漢臣栽苜蓿,空教楚客詠江蘺。郎君官貴施行馬,東閣無因再得窺。」委婉地諷刺令狐綯忘記舊日的友情。令狐綯回來看到這首詩,既慚愧又惆悵,於是令人將這間廳鎖起來,終生不開。後來又有人說,這首詩使令狐綯惱羞成怒。

很想鏟除題詩的牆壁,但由於這首詩里有出現了他父親的名字(「楚」),按照當時的習俗,他無法毀掉詩作,就只好鎖上門不看。也因此更加嫉恨李商隱。

❻ 幼兒園中班古詩無題教案

不建議給中班小朋友講無題,可以初步學習古詩,但是具體還是最好小學以上再學習,凌附教案如下:

一、教學目標

1. 欣賞體會本詩的朦朧美。

2. 了解無題詩的基本特徵。

3. 了解李商隱的生平遭際及其對創作的影響。

4. 思考文學的多義性問題。

二、教學要點

1. 含蓄朦朧的詩歌題旨和寄情深婉的藝術風格

2. 無題詩體制的基本特點

3. 詩中的名句

三、文本詳析

這首《無題》詩是李商隱的代表作之一,作於唐武宗會昌末年,李商隱居母喪期滿,重任秘書省正字時。李商隱的無題詩是他別具一格的獨創。詩中之意不便明言,所以標以「無題」。另有些詩取首句頭兩字為題,題目和內容基本上沒有什麼聯系,也屬無題詩。這類詩內容較為復雜。他的無題詩寄託深而措辭婉,辭藻清麗,聲調和美,令人讀之,盪氣回腸,不能自已。

這首無題詩寫的是痛苦與歡樂交織的愛情。詩的前四句是在分離時對震撼心靈的愛情的執著回憶。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第一句中的「昨夜」,是指往昔的一個春風沉醉的夜晚。這個夜晚,星光燦爛,清風宜人,在畫樓之西,桂堂之東,詩人與所愛之人度過了一個令人銷魂的夜晚。然而這個溫馨旖旎之夜,有如昨夜之星辰,昨夜之清風,一去難以再返,留下的除了記憶中的幸福與歡樂外,只有今時的孤寂與傷痛。這句詩打破時間與空間的界限,把往昔與今日,愛情的溫馨與別離的傷痛調和成一杯令人心醉又令人心碎的醇酒。

第二聯寫詩人在他離開時品味這愛情之酒的感受。人為的間阻使詩人與所愛之人不得不分離,往日的愛情的溫馨成為昨夜星辰。詩人多麼渴望與所愛之人團聚,然而「身無彩鳳雙飛翼」,不能高飛,去沖破人為間阻,飛到所愛的人的身邊。「身無彩鳳雙飛翼」,寫出詩人對與所愛之人團聚的渴望和團聚無因相見無期的痛苦。但一想到昔日的愛情時,又因他與所愛之人心靈契合,情意相通,又使他在分離時感到「心有靈犀一點通」的幸福與歡樂。心靈的契合,情意的相通又戰勝了彼此形體的分離,愛情之酒就是這樣有苦有甜,苦的回味是甜。這一聯將對愛情的復雜感受物化為兩個美麗而貼切的比喻。使詩句的內涵復雜而深厚,表現得意深而情遠,情致纏綿。故而這兩句成為歷代傳誦的描繪受壓抑的愛情的名句。

詩的最後四句,由回憶而轉入現實。

「隔座送鉤」兩句,寫在一次宴席上,詩人與所愛之人在分離後意外相見了。這兩句用互文見義的修辭手法,氣勢流暢:詩人在與所愛之人和朋友們在一起,於春酒送暖,燭光搖紅的酒筵上,時而隔著座位做猜鉤之戲,時而分組為射覆之戲。這兩句詩中,詩人用繪畫的手法,畫出有詩人和所愛之人參加的酒宴的歡樂場面。由於前面四句詩對「心有靈犀一點通」的愛情的描繪,讀者不難在這熱鬧的酒宴場面中看到詩人與所愛之人含情脈脈的目光,捕捉到靈犀相通的深情交流。這兩句詩形象鮮明而生動。詩意卻朦朧,因而取得象外有象,言外有言的藝術效果。

「隔座」一聯極力於虛處寫詩人與所愛之人意外重聚的歡樂,還有一個目的是加重後面兩句的反跌。

「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台類轉蓬。」詩人不得不在鼓聲的催促下,騎馬去秘書省應卯上班。此時身不由己地和所愛之人再次分離,有如隨風飄轉的蓬草,使今日的重逢,又如昨夜星辰一去不可再返。這里詩人以明確的筆墨寫出了這分離之苦是自己的宦身所造成的。在這里詩人把愛情與社會聯系起來,寫出他的愛情悲劇的原因。他的愛情不幸是功名利祿造成的。這里有詩人對自己的譴責,也有對功名利祿的詛咒。這杯本應是甜蜜的愛情之酒,由於自己的錯誤追求才注進了苦澀,所以他才刻骨銘心地難以忘懷了。

這首詩善於把心靈的波動熔鑄於詩的形象之中,構成深邃的意境,極其婉曲含蓄地傳達出細膩的感情。這是詩人寄情深婉的藝術風格的體現。

四、思考題思路提示

1. 你認為詩中的男主人公是否是詩人自己?

供學生獨立思考

2. 與《長恨歌》那種內容十分明確的愛情詩相比,這種含混朦朧的作品的長處與短處各有哪些?

本詩具體內容的含混及缺失,反而提供給讀者進行聯想、想像的空間,更能引發不同讀者多方面的感受。缺點是不太適合痛快淋漓地表達情感以及敘述事件。

3. 能否再舉出幾首具有朦朧美的詩作?

如阮籍《詠懷》、白居易《花非花》、李商隱《錦瑟》、李煜《菩薩蠻》「花明月暗籠輕紗」等。

作者的生平及創作情況

李商隱(813—858),字義山,號玉溪生,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人。出身封建官僚家庭,父親李嗣做過縣令。

文宗大和三年(829),李商隱年十七,受到曾在憲宗朝做過宰相的太平軍節度使令狐楚的賞識,讓李在門下,與他兒子令狐綯一起學習。令狐楚長於章奏,李商隱經他親自指點,遂以四六章奏馳名。李商隱也自認為是令狐楚的傳衣弟子。後被署為節度府巡官,專掌章奏。

從大和六年(832)以後,兩次參加進士考試失敗。文宗開成二年(837),令狐楚已死,令狐綯任左補闕。這年「高鍇知貢舉,令狐綯雅善鍇,獎譽甚力,故擢進士第」(《新唐書·李商隱傳》)。

開成三年,李商隱赴涇原節度使(治所在今甘肅省涇川縣之北)王茂元幕,王茂元愛其才,以女妻之。令狐綯父子,屬於「牛黨」,王茂元屬於「李黨」。因此令狐綯認為李商隱娶王茂元之女為妻,是「背恩」,而「牛、李黨人蚩謫商隱,以為詭薄無行,共排笮(音窄,壓也)之」(《新唐書·李商隱傳》)。這年應博學鴻詞科,落選。

開成四年應書判拔萃科,及格。授秘書省校書郎,但不久調補宏農(今河南靈寶市)尉。他在開成三年曾有詩:「沈約憐何遜,延年(顏延之)毀謝庄」(《漫成三首》)。說明有愛惜他的人,也有毀損他的人。他由校書郎調任職位低下的縣尉,可能也與牛李黨爭有關。開成五年(840),李商隱辭去縣尉職。

武宗會昌元年(841),李德裕入相,「李黨」得勢。王茂元調任忠武軍節度使(管轄今河南省許昌一帶)。會昌二年,李商隱又以書判拔萃,再任秘書省正字。宣宗繼位後起用「牛黨」,大中元年(847)李德裕貶潮州(今廣東潮州)司馬,李黨給事中鄭亞出為桂州刺史。李商隱應鄭亞聘為掌書記。大中四年盧弘正出鎮徐州,奏李商隱為判官。這年,王氏夫人死。大中六年,盧弘正死,李商隱自徐州返京。求令狐綯,補太學博士。這時的「牛李」黨爭雖以李德裕的貶死而告結束,但令狐綯始終不能諒解李商隱的所謂「背恩」而在政治上予以援手。不久,柳仲郢為東川節度使,以商隱為節度書記檢校工部郎中。大中十年(856)柳仲郢調回長安,商隱亦返京。十一年在柳仲郢手下任鹽鐵推官,不久還鄭州。大中十二年卒,年四十六。

李商隱的一生就在牛、李黨的磨擦中討生活。雖然他不是自覺的「牛黨」或「李黨」,但「牛、李黨人視他為「背恩」、「無行」,事實上已把他當作曾是「牛黨」和後又屬「李黨」看待而捲入了黨爭漩渦。使他不得不在「牛、李黨」的官僚手下討生活,還不得不向庸俗的官僚如令狐綯輩再三陳情,請求諒解。不但青年時期欲回天地的凌雲壯志盡成虛幻,而且屢遭排斥,過了一輩子寄人籬下的幕僚生活。這種創傷,使得他帶有濃厚的感傷抑鬱情調,從而影響了他的詩篇的風格。就他現存的近六百首詩來看,內容還是較廣泛的。如《有感》,《重有感》的反對宦官專權;《韓碑》、《壽安公主出降》、《送戶部李郎中充昭義攻討》的反對藩鎮割據,《城上》、《漫成五章》(之五)的反對少數民族奴隸主的侵擾;《可嘆》、《碧城》的諷刺統治集團的荒淫無恥;《瑤池》、《華岳下題西王母廟》的諷刺統治者服葯求仙的愚昧:《詠史》、《覽古》諸篇的對統治者游樂荒怠的警戒;《行次西郊一百韻》對社會動亂與人民苦難的反映。當時社會上的重要方面幾乎都涉及了。至於抒發個人遭遇的坎坷、受壓抑的悲憤心情的作品那就更多了。

這些作品,說明了李商隱的詩篇的現實意義。而且「又聞理與亂,系人不系天」、「幾時拓土成王道?從古窮兵是禍胎」、「莫恃金湯忽太平,草間霜露古今情」、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八駿日行三萬里,穆王何事不重來」等詩句也反映了他具有憂世憂國的思想。當然,他究竟是個封建士大夫,他的集子中還有些如《效徐陵體贈更衣》、《又效江南曲》等輕艷懷想的作品。

李商隱的古體詩,也有寫得很成功的作品,但尤長於七言律、絕。他的律詩語言精練,對偶工巧。形成深情綿邈,綺麗清新的獨特風格。他的七絕善於造意,精於遣辭,含蘊深厚,形象優美。王安石稱贊他的詩,「以為唐人知學老杜而得其藩籬者,惟義山一人而已。每誦其『雪嶺未歸天外使,松州猶駐殿前軍',『永憶江湖歸白發,欲回天地入扁舟';與『池光不受月,暮氣欲沉山';『江海三年客,乾坤百戰場'之類,謂雖老杜亡以過也」(見《蔡寬夫詩話》)。但憂時傷亂的篇章之多,關懷生民苦難的情感之深,與乎氣魄的宏偉深健,李商隱是無法與杜甫相比的。至於格律的整嚴,詞語的穠麗流美,以及抒情的細膩深致,那確實不亞於老杜,甚至還有比老杜更動人的句子。他的七絕也不同於李白、王昌齡,如「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有李、王的情韻,而不及李、王的嘹亮高朗。

李商隱的詩給人突出的感覺,是語言精美,尤其善於用典。有時他糅和幾個典故而又貼切地表達他的思想感情。但也有些篇章過於追求語言的華美,堆砌僻典,不免有晦澀之感。甚至有時故意隱曲深藏,使人不得其解。所以元好問在《論詩絕句》中譏誚他:「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尤其北宋「西昆體」的作家,專門學他詞句華麗的一面,形式主義傾向更為嚴重。其實這只是李商隱的部分缺陷,他的詩並不都是晦澀難解的,如「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樂游原》);「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天涯》)。不都是明白如話而又情韻深遠嗎?

問題倒在他大多數詩篇的感傷情調。詩人都是具有豐富的感情的,李白、杜甫、白居易都是深於情,而且也都是憤郁中積發而為詩的。但李、杜、白的多數篇章的情感,都高昂憤激雄健深厚。而李商隱的多數篇章卻陷於纖巧幽深、哀郁傷感。這與他個人遭遇有關,與晚唐衰頹的時代精神也有關。

有《玉溪生詩集》傳世。以馮浩的《玉溪生詩箋注》、朱鶴齡的《李義山詩注》較好。

❼ 講解李商隱的《無題》

在晚唐詩壇上,李商隱是一位大家,當時與杜牧齊名。不過,若就對後世的影響而言,他是超過了杜牧的。李商隱在詩歌史上的一個重要貢獻,是創造性地豐富了詩的抒情藝術。他的詩歌創作,常以清詞麗句構造優美的形象,寄情深微,意蘊幽隱,富有蒙矓婉曲之美。最能表現這種風格特色的作品,是他的七言律絕,其中又以《無題》諸作(多為七言近體)堪稱典型。詩以「無題」命篇,是李商隱的創造。這類詩作並非成於一時一地,多數描寫愛情,其內容或因不便明言,或因難用一個恰當的題目表現,所以命為「無題」。其中有的可能別有寄寓,也可能有戀愛本事以為依託,雖有不少學者對此進行考索,但是在沒有確鑿的證據以證明確有寄託或確依何事之前,主要應該以詩歌形象所構成的意境為依據,把它們作為一般愛情詩對待,這並不妨礙認識它們的藝術價值。下面這首《無題》,大家就是把它視為抒寫愛情的名作去欣賞的: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這首詩,以女性的口吻抒寫愛情心理,在悲傷、痛苦之中,寓有灼熱的渴望和堅忍的執著精神,感情境界深微綿邈,極為豐富。
開頭兩句,寫愛情的不幸遭遇和抒情主人公的心境:由於受到某種力量的阻隔,一對情人已經難以相會,分離的痛苦使她不堪忍受。首句的「別」字,不是說當下正在話別,而是指既成的被迫分離。兩個「難」字,第一個指相會困難,第二個是痛苦難堪的意思。前人詩中曾有「別日何易會日難」(曹丕《燕歌行》)「別易會難得」(宋武帝《丁都護歌》)等句,都是以強調重聚之難而感嘆離別之苦。李商隱從這里推進一步,表明因為「相見時難」所以「別亦難」——難以割捨、痛苦得難以禁受。詩人在一句之中兩次使用「難」字,第二個「難」字的出現,因重復而給人以輕微的突兀感,造成了詩句的綿聯纖曲之勢,使相見無期的離別之痛因表達方式的低回婉轉而顯得分外的深沉和纏綿;這樣的纏綿情態,在「別易會難得」等平直敘述中是不易體會的。這位抒情主人公既已傷懷如此,恰又面對著暮春景物,當然更使她悲懷難遣。暮春時節,東風無力,百花紛謝,美好的春光即將逝去,人力對此是無可奈何的,而自己的境遇之不幸,和心靈的創痛,也同眼前這隨著春天的流逝而凋殘的花朵一樣,因為美的事物受到摧殘,豈不令人興起無窮的悵惘與惋惜!「東風無力百花殘」一句,既寫自然環境,也是抒情者心境的反映,物我交融,心靈與自然取得了精微的契合。這種借景物反映人的境遇和感情的描寫,在李商隱的筆底是常見的。例如《夜雨寄北》的前兩句:「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次句不僅象徵詩人留滯巴蜀,而且反映了客子離人的百無聊賴,同「東風無力百花殘」一樣,寫實與象徵融為一體,賦予感情以可以感觸的外在形態,也就是通常說的寓情於景的抒情方式。
三、四句,接著寫因為「相見時難」而「別亦難」的感情,表現得更為曲折入微。「春蠶到死絲方盡」中的「絲」字與「思」諧音,全句是說,自己對於對方的思念,如同春蠶吐絲,到死方休。「蠟炬成灰淚始干」是比喻自己為不能相聚而痛苦,無盡無休,彷彿蠟淚直到蠟燭燒成了灰方始流盡一樣。思念不止,表現著眷戀之深,但是終其一生都將處於思念中,卻又表明相會無期,前途是無望的,因此,自己的痛苦也將終生以隨。可是,雖然前途無望,她卻至死靡它,一輩子都要眷戀著;盡管痛苦,也只有忍受。所以,在這兩句里,既有失望的悲傷與痛苦,也有纏綿、灼熱的執著與追求。追求是無望的,無望中仍要追求,因此這追求也著有悲觀色彩。這些感情,好象在無窮地循環,難以求其端緒;又彷彿組成一個多面的立體,光從一個角度是不能見其全貌的。詩人只用兩個比喻就圓滿地表現了如此復雜的心理狀態,表明他的聯想是很豐富的。「春蠶」句首先是人的眷戀感情之纏綿同春蠶吐絲綿綿不盡之間的聯想,又從蠶吐絲到「死」方止而推移到人的感情之生死不渝,因此寫出了「到死絲方盡」,使這一形象具有了多種比喻的意義。南朝樂府西曲歌《作蠶絲》:「春蠶不應老(不應,這里是「不顧」的意思),晝夜常懷絲。何惜微軀盡,纏綿自有時。」造意與《無題》的「春蠶」句相近。不過,這里的春蠶「何惜微軀盡」,是在料定「纏綿自有時」、前途頗有希望的情況下產生的意念。《無題》「春蠶」句則不然,就其表現追求精神而言,它表現的追求是無望的,卻又是不計希望之有無的,感情境界有差異,聯想也更為曲折。以蠟燭的燃燒比喻痛苦的煎熬,在李商隱以前的南朝樂府中,也不少見。如「思君如明燭,中宵空自煎」(王融《自君之出矣》),「思君如夜燭,煎淚幾千行」(陳叔達,同題)等皆是。「蠟炬成灰淚始干」同樣是用蠟燭作比喻,卻不是單一地以蠟淚比擬痛苦,而是還進一步以「成灰始干」反映痛苦的感情終生以隨,聯想比前人深微復雜得多,形象的底蘊也因此而豐富得多了。
以上四句著重揭示內心的感情活動,使難以言說的復雜感情具體化,寫得很精彩。五六句轉入寫外向的意念活動。上句寫自己,次句想像對方。「雲鬢改」,是說自己因為痛苦的折磨,夜晚輾轉不能成眠,以至於鬢發脫落,容顏憔悴,亦即六朝詩人吳均所說「綠鬢愁中改,紅顏啼里滅」(《和蕭洗馬子顯古意六首》)的意思。但是,《無題》「曉鏡」句說的是清晨照鏡時為「雲鬢改」而愁苦,並且是「但愁」——只為此而愁。這就生動地描寫了紆折婉曲的精神活動,而不再是單純地敘述青春被痛苦所消磨這件事了。自己於夜間因痛苦而憔悴,清晨又為憔悴而痛苦。夜間的痛苦,是因為愛情的追求不得實現;次日為憔悴而愁,是為了愛情而希望長葆青春,總之,為愛情而憔悴,而痛苦,而鬱悒。這種晝夜廻環、纏綿往復的感情,仍然表現著痛苦而執著的心曲。「夜吟」句是推己及人,想像對方和自己一樣痛苦。他揣想對方大概也將夜不成寐,常常吟詩遣懷,但是愁懷深重,無從排遣,所以愈發感到環境凄清,月光寒冷,心情也隨之更趨暗淡。月下的色調是冷色調,「應覺月光寒」是借生理上冷的感覺反映心理上的凄涼之感。「應」字是揣度、料想的口氣,表明這一切都是自己對於對方的想像。想像如此生動,體現了她對於情人的思念之切和了解之深。
想像愈具體,思念愈深切,便愈會燃起會面的渴望。既然會面無望,於是只好請使者為自己殷勤致意,替自己去看望他。這就是結尾兩句的內容。詩詞中常以仙侶比喻情侶,青鳥是一位女性仙人西王母的使者,蓬山是神話、傳說中的一座仙山,所以這里即以蓬山用為對方居處的象徵,而以青鳥作為抒情主人公的使者出現。這個寄希望於使者的結尾,並沒有改變「相見時難」的痛苦境遇,不過是無望中的希望,前途依舊渺茫。詩已經結束了,抒情主人公的痛苦與追求還將繼續下去。
這首詩,從頭至尾都融鑄著痛苦、失望而又纏綿、執著的感情,詩中每一聯都是這種感情狀態的反映,但是各聯的具體意境又彼此有別。它們從不同的方面反復表現著融貫全詩的復雜感情,同時又以彼此之間的密切銜接而縱向地反映以這種復雜感情為內容的心理過程。這樣的抒情,聯綿往復,細微精深,成功地再現了心底的綿邈深情。
詩中一、三、四、五各句,都可以從李商隱以前的詩歌創作中發現相似的描寫。在前人創作的薰陶和啟發下,詩人有所繼承和借鑒。但是他並沒有簡單地模仿前人,而是以很高的創造性,向前跨進了一大步,把原來比較樸素的表現手段改造得更曲折、生動,用以反映更為豐富、深刻的思想感情,實際上已經脫去舊的形跡,成為新的創造了。從這里可以看出,詩人豐富的文學修養與他對於意境和表現手段的探索,是這首詩取得成就的重要條件。

閱讀全文

與無題李商隱教學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