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教案
《漁歌子》教案
一、教材解讀:
《漁歌子》是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六組23課《古詩詞三首》中的一首詞。本組教材的主體是「 熱愛田園生活」,《漁歌子》這首詞是唐代文學家張志和的代表作。整首詞描繪了初春時節西塞山的美麗景色。全詩動靜結合,意境優美,用詞活潑,情趣盎然,生動地表現了漁夫悠閑自在的生活情趣。一個「不須歸」喚起了人們對江南的眷戀之情,讀者可以感受到詩人豁達樂觀的情懷。
<一>教學目標:
1、能帶著自己的感受來朗讀進而背誦這首詞。
2、通過品味文本,想像畫面,走進作者的心靈。
3、感受古詩詞的魅力,養成課外主動積累的習慣。
<二>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通過文本進行想像,感受鄉村的詩情畫意,以及了解張志和「詞中有畫,畫中有情」的藝術表現特點。
2.教學難點:體會 「不須歸」的意境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3、教學課時:
一課時
4、教具准備:
課件
二、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詩詞學習方法:例如藉助注釋、看插圖、查資料、邊讀邊想像等,應繼續鞏固提高這些能力。
三、教學過程:
(一)以歌入手,走進文本。
課前播放歌曲漁歌子的錄像,讓學生去感受。然後與學生討論這首歌曲:
師:「同學們你們聽過這首歌么?」
師:「在畫面中你都看到了什麼?」
師:「剛才的歌中隱藏著一首千古流傳的詞,你知道是那幾句么?」
引出課題,板書:漁歌子
(二)品讀文本,讀出味道
1.讀得正確。
首先,全班齊讀,重點認讀:鱖魚、蓑衣、箬笠,並在讀中指導「鱖、蓑、箬」 的寫法。
2.讀出節奏。
師:「同學們,詞句本身就含有很強的音樂感,這就要求我們讀的時候要注意抑揚頓挫、輕重緩急。大家跟著老師來試一試!」
3.讀出內涵。
分兩步:A讀出詞中畫面,B讀出作者的心情。
師:「詩詞言情,詩詞言志,詩詞很多時候是一幅畫,我想知道,你從這首詞中讀出了什麼?」
引導學生進行如下語言文字訓練:
( )西塞山 ( )桃花 ( )箬笠和蓑衣,
流水( ) 鱖魚( ) 白鷺( )
( )斜風 ( )細雨(課件)
師:「非常好!大家的想像力真棒!現在老師問你,你能一個詞來概括江南的美麗景色嗎?」
生:「綠色的江南,滿地鮮花的江南,流水潺潺的江南,富饒的江南,悠閑的江南」等
師:「哇,同學們腦海中的江南真是風景如畫的好地方啊!」
(板書:美麗如畫的景)
師:「置身於這樣的美景中,你會有什麼樣的心情呢?你覺得作者會有什麼樣的心情呢?」
生:「愉快、悠閑、輕松」
師:「但是作品中並沒有出現描寫心情的詞語啊,你如何能會到作者的心情呢?」
學生可能說不出來。這時出示馬致遠《秋思》,這首詞對於四年級的學生來說不難理解,文中所描繪的景物都是比較悲涼的,學生能很快明白:作者的心情是比較悲傷的。通過這一悲一喜兩首詞的對比,能很快教學生明白一個道理「一切景語皆情語」。
(三)探索作者 升華情感。
補充作者的相關資料
師:「我告訴大家一個小秘密吧!」
師:「張志和喜歡垂釣,但是,他釣魚卻與眾不同——魚鉤上從來不設誘餌!說到這里,你有什麼疑問么?」(學生對張志和紛紛猜測)。
師:「張志和,初名龜齡,唐代著名詞人和詩人,十六歲時『游大學』,以『明經』耀第(考取了當時最好的大學,讀明經科。就像今天,考入北大,讀文科,全族人都跟著光榮),向唐肅宗獻策,深受賞識和重用,又賜名『志和』。後來因事貶官。但他並沒有去上任,而是托詞親喪回到了老家,並且從此以後不再作官,長期過著隱逸的生活,悠然徜佯於太湖一帶的山水之間。因常以扁舟垂釣,超然不在塵世中,唐肅宗曾派人尋找與他,但是都沒有找到。」
師:「了解了上面這些小秘密後,你覺得斜風細雨不須歸,這個『歸』字還僅僅是回家么?」
師:「是不願回去做官啊,這是一個願做神仙不做官的人啊!」(板書:悠閑自在的人)
(四)探究詞作 體驗美妙
引導學恆品味「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和「斜風細雨不須歸」等千古絕句。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么,這首詞非常優美,廣受人們的喜愛,甚至流傳到日本,當時日本天皇、皇親國戚、學者名流紛紛仿效漁歌子,從此日本一些喜愛中國詩歌的人也開始學著填詞。」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這首詞中,有哪些句子成為了千古絕唱的詩句么?」
師:「你覺得『斜風細雨不須歸』中的斜風細雨又可以用來比喻生活中的什麼事情么?」
師:「其實呀,斜風細雨可以比作生活中的苦難,『斜風細雨不須歸』告訴我們,在生活中不論遇到什麼事情都必須保持樂觀精神」
最後背誦文本
師:「同學們,閉上眼睛好好體會下這首詞帶給我們的詩情畫意吧。」
師:「你能不能只看著老師的板書來背誦這首詞呢?我們試一下吧!」
板書設計:
美麗如畫 景
輕松愉快 心
悠閑自在 人。
2. 漁歌子!
漁歌子:原是曲調名,後來人們根據它填詞,又成為詞牌名。
子」即是「曲子」的簡稱。
漁歌子:原是曲調名.後來人們根據它填詞.又成為詞牌名.
此調原為唐教坊名曲.分單調.雙調二體.單調二十七字.平韻.以張氏此調最為著名.雙調.五十字.仄韻.<漁歌子>又名<漁父>或<漁父樂>.大概是民間的漁歌.作者寫了五首<漁歌子>.這是第一首.據<詞林紀事>轉引的記載說.張志和曾謁見湖州刺史顏真卿.因為船破舊了.請顏幫助更換.並作<漁歌子>.詞牌<漁歌子>即始於張志和寫的<漁歌子>而得名.[子"即是[曲子"的簡稱.
張志和
張志和(743?-810?),初名龜齡,字子同,號煙波釣徒、玄真子、浪跡先生。婺州金華(今屬浙江)人。肅宗時以明經擢第,待詔翰林,授左金吾衛錄事參軍。後因事貶南浦尉,而絕意仕進,隱居江湖。大歷九年(774)游湖州刺史顏真卿幕,撰《漁歌子》詞五首,廣為傳誦。又工詩善畫。
漁歌子>的教學設計之一詞 牌 大 全
兩字
丁兒 八歸 八塞 入塞 九日 三台 大有 大椿 大酺 個儂
子夜 無悶 無怨 天香 不見 木笡 五拍 六丑 比梅 白萱
白雪 月慢 犯花 古記 東仙 樂正 樂令 樂世 長春 西子
西河 西湖 西施 多麗 導引 尋梅 竹枝 合歡 防露 紅情
出塞 花犯 芳草 步月 別怨 杜宇 陽春 河傳 佳色 尾犯
招潮 鳴梭 側犯 錄調 孤鸞 徵招 南浦 秋水 秋霽 勝常
宣情 眉嫵 垂陽 相月 品令 拜星 胡州 夏州 春遊 春晴
春弄 綠腰 綠意 哨遍 傾杯 索酒 消息 離鸞 留家 調笑
薄倖 黃金 排歌 探春 望梅 減蘭 情詞 漁父 戚氏 梁令
寒姑 湘月 瓊台 凱歌 韻令 催雪 塞姑 琴調 禁煙 解紅
疏影 歌令 賺煞 瑤花 酹月 暗香 鎮西 踏月 橫雲 簇水
鞮紅 露華
三字
一畫
一七令 一寸金 一葉葉 一葉樂 一葉落 一半子 一江風
一絲風 一過金 一夢金 一叢花 一枝花 一樣花 一點春
一枝春 一落春 一年春 一痕沙 一落索 一絡索 一捻紅
一萼紅 一斛珠 一斛球 一剪梅 一翦梅
二畫
二郎神 二色蓮 卜運算元 卜玉郎 人月圓 人南渡 七娘子
七娘仔 八六子 八寶妝 八拍蠻 八音諧 九能歸 九回腸
九張帆 十拍子 十樣花 十愛詞 十二時 十二紅 十二郎
十八香 二十時 丁香結
三畫
三字令 三台令 三學士 三部樂 三登樂 三奠子 三株媚
上行杯 上升花 上江虹 上馬嬌 上西平 上南平 上平西
上平南 上小樓 上束馬 上西樓 上林春 上陽春 下水船
下手遲 大江西 大江乘 大聖樂 小聖樂 小沖山 小重山
小闌干 小桃紅 小桃花 小庭花 小梅花 小鎮西 小秦王
小梁州 千秋歲 千秋節 千年調 千春詞 萬年秋 萬年枝
萬年春 萬里春 萬年斯 山外雲 山花子 山桃紅 山坡羊
山漸青 山鬼謠 山亭柳 山亭燕 於飛樂 於中好 廣寒枝
廣寒秋 子夜歌 川撥棹 干荷葉 女冠子
四畫
天仙子 天下樂 天門謠 天香引 天凈沙 月兒高 月下笛
月中行 月中桂 月當聽 月當窗 月邊嬌 月宮春 月城春
月華清 風入松 風中柳 風光好 風歸雲 風馬兒 風流子
風蝶令 風敲竹 雲霧斂 雲松令 雲鬢亂 水仙子 水龍吟
水雲游 水漫聲 水調歌 水晶簾 鳳仙引 鳳池吟 鳳來朝
鳳求凰 鳳棲梧 鳳孤飛 鳳時春 鳳樓春 鳳樓吟 鳳蕭吟
鳳御杯 鳳凰間 雙雙燕 雙飛燕 雙燕兒 雙頭蓮 雙瑞蓮
雙聲子 雙帶子 雙韻子 雙紅豆 雙勸酒 雙荷葉 雙蕖怨
雙鴻鶉 斗百花 鬥百草 斗雞回 斗嬋娟 斗鵪鶉 無夢令
無俗念 無漏子 無錫景 太平時 太平令 太常引 不水船
不是路 不怕醉 六六峰 六么序 六么令 少年心 少年游
五更轉 五供養 豐樂樓 豐年瑞 中央樂 開元樂 昇平樂
王孫信 木蘭花 見龍門 內家嬌 廳前柳 丹鳳吟 丑奴兒
飛來峰 比目魚 文風盛 烏夜啼 勸金船 引駕行 巴渝辭
元和令 元會曲
五畫
玉人歌 玉山枕 玉山頹 玉京秋 玉京謠 玉京簫 玉竹斬
玉燭新 玉團兒 玉交枝 玉連環 玉蓮花 玉堂春 玉樓春
玉龍瑤 玉壺冰 玉闌干 玉梅令 玉美蓉 玉抱肚 玉漏遲
玉蝴蝶 玉簟秋 玉簟涼 憶江南 憶江月 憶漢月 憶歲月
憶蘿月 憶人人 憶故人 憶王孫 憶君王 憶帝京 憶少年
憶仙姿 憶舊游 憶多嬌 憶餘杭 憶吹簫 憶悶令 憶章台
憶柳曲 憶秦娥 憶真妃 憶瑤姬 歸去來 歸去難 歸去曲
歸巴樂 歸平遙 歸國遙 歸國謠 歸字謠 歸自謠 歸朝歡
歸塞北 四字令 四時好 四邊靜 四園竹 四代好 四和香
四和春 四塊玉 四犯令 四季花 四換頭 甘草子 甘州子
甘州令 甘州遍 甘州曲 甘州歌 長生樂 長安女 長命女
長相思 長壽樂 長橋月 長亭怨 石州行 石州引 石州慢
石湖仙 石榴花 白雪詞 白萱歌 白蘋香 白鴿子 白鶴子
東平引 東坡引 東陽歌 東原樂 東風寒 東湖月 古陽關
古梅曲 古傾杯 古調笑 古竹馬 永遇樂 永原樂 台城路
台城游 占春芳 占春魁 占梅芳 龍山會 龍吟曲 聖樂王
聖無憂 樂中悲 樂遜曲 撲粉蝶 撲蝴蝶 漢宮春 加侍香
叨叨令 且坐令 生查子 市橋柳 蘭陵王 瓜茉莉 北楊柳
擊裙腰 絲羅襖 犯胡兵 付金釵 冉冉雲 對玉環 鳥鳴澗
六畫
江城子 江神子 江南憶 江南好 江南春 江南柳 江兒水
江月令 江如練 江亭怨 江梅引 西平曲 西平樂 西江月
西湖月 西湖邊 西湖路 西湖春 西子妝 西施錦 西地錦
西意曲 西意令 西夢令 西樓子 西河慢 西笑吟 西溪子
慶千秋 慶長春 慶青春 慶宮春 慶春時 慶春歲 慶春澤
慶春深 慶同天 慶東原 慶清朝 慶宣和 慶春宮 曲入門
曲入冥 曲千秋 曲玉管 曲游春 紅娘子 紅娘仔 紅梅引
紅樓引 紅窗聽 紅窗迥 紅窗睡 紅窗影 好女兒 好時光
好花時 好事近 好姐姐 好離鄉 好觀音 竹枝子 竹香子
竹馬車 竹馬兒 竹枝詞 竹牌兒 百字令 百字謠 百字字
百尺樓 百媚娘 百宜嬌 掃地花 掃地舞 掃地游 掃花游
掃市舞 陽關曲 陽關引 陽春曲 陽台曲 陽台路 陽台夢
過江龍 過龍門 過秦樓 過澗歇 行香子 行杳子 行不得
行路難 早梅香 早梅芳 早春怨 傷春曲 傷春怨 傷情怨
安公子 安陽好 安慶摸 回波樂 回波詞 回婆樂 回心院
華清引 華胥引 華荷媚 如夢令 如意令 如魚水 伊川令
伊州令 後庭花 後庭宴 喬木查 喬牌兒 字字雙 字字錦
羽仙歌 師師令 阮郎歸 吊嚴陵 奪錦標 買陂塘 邁陂塘
有有令 揚州慢 向天盞 向湖邊 似娘兒 紇那曲 齊天樂
關河令 庄椿歲 陣破樂 雪芳草 尋瑤草
七畫
花心動 花非花 花自落 花相容 花間意 花深深 花前飲
花溪碧 折紅梅 折紅英 折花令 折桂令 折丹桂 折柳枝
折楊柳 壽山曲 壽南山 壽星明 壽桃春 壽樓春 步花間
步虛聲 步虛詞 步步嬌 步蟾宮 應天長 應天良 應長天
應景樂 杏花天 杏花風 杏梁燕 沙頭雨 沙塞子 沙磧子
蘇台新 蘇武慢 蘇幕遮 芙蓉月 芙蓉曲 胡山青 胡音子
隴頭月 隴頭泉 快活三 快活年 閑中好 閑閑令 紗窗恨
紗窗怨 泠青沼 泛蘭舟 伴雲來 伴登臨 赤棗子 赤壁詞
聲塊令 聲聲慢 迎新春 迎春來 還京樂 還冠子 君不悟
君來路 拋綉球 拋球樂 村意遠 杜韋娘 極相思 楊柳枝
秀廂兒 秀碧宵 佛霓裳 何滿子 蒼梧謠 芭蕉雨 芳心苦
孝白歌 飲馬歌 訴衷情 陂搪柳 灼灼花 豆葉黃 禿廝兒
更漏子 忍淚吟 沐皇恩 阿那曲 告春來 懷舊游 別仙子
弄花雨 吹柳紊 兩同心 連枝理 這橫山 雞叫子 沁園春
遠朝歸 陂堂柳 芰荷香
八畫
金字經 金明池 金明春 金歡帶 金浮圖 金盞子 金錯刀
金蕉葉 金菊香 金鳳鉤 金鳳調 金縷曲 金縷詞 金縷歌
夜飛樂 夜飛鵲 夜半樂 夜合花 夜來花 夜行船 夜如年
夜遊宮 夜遊朝 夜搗衣 青門引 青杏兒 青哥兒 青歌兒
青雲怨 青玉案 青衫濕 採桑子 采蓮子 采蓮令 采彩令
采綠令 采明珠 畫堂春 畫屏春 畫樓空 畫招郎 畫錦堂
畫娥眉 念奴嬌 念良游 念香衾 念離群 定風波 定風流
定西番 雨中花 雨淋鈴 雨霖鈴 國香慢 國門東 試羅香
試周郎 河滿子 河瀆神 明月引 明月斜 羅嗊曲 羅敷媚
武林春 武陵春 轉應曲 轉應詞 陌上花 陌上郎 卷春空
卷珠簾 撥不斷 撥棹子 駐馬聽 駐雲飛 佳人醉 使牛子
征部樂 拍球場 拙魯連 松梢月 杵聲齊 怕春歸 憐薄命
恆春令 乳燕飛 寶釵分 釵頭鳳 釣船笛 孤雁兒 詠搗練
賣花聲 卓牌子 魚兒賺 苗兒秀 話桐鄉 昆明池 沽美酒
貧也樂 於中好 油葫蘆 輪檯子 學士吟 拂霓裳 寶鼎現
九畫
春光好 春去也 春心盪 春雲怨 春歸怨 春色滿 春聲滿
春聲啐 春初臨 春草碧 春衫淚 春團圓 春宵曲 春曉曲
春麗景 春鶯轉 鞦韆索 秋月夜 秋夜雨 秋波媚 秋思耗
秋思夜 秋宵吟 秋景麗 秋蕊香 柳葉兒 柳長春 柳色黃
柳色新 柳初新 柳含煙 柳枝秋 柳梢青 柳梢春 柳腰輕
怨三三 怨回紇 怨王孫 怨春風 怨春歸 怨春閨 怨春郎
怨啼鵑 南鄉子 南柯子 南歌子 南平引 南樓令 南浦月
賀新郎 賀新涼 賀聖朝 賀熙朝 洞中仙 洞仙詞 洞仙歌
洞瀆神 點絳唇 點牌兒 點櫻桃 思遠人 思越人 思佳客
思帝鄉 相思子 相思令 相見歡 恨春時 恨春宵 恨來遲
垂絲釣 垂楊柳 垂碧柳 迷仙引 迷神引 拜新月 拜星月
選冠子 選官子 誤佳期 誤桃源 拾菜娘 拾翠羽 獨腳令
獨倚樓 劍氣近 劍器近 繞地游 繞佛樂 送征衣 送將歸
絳都春 絳桃春 絳黃龍 洛陽春 洛妃怨 掛金索 掛庭秋
祝英台 昭君怨 美人春 茭荷香 珍珠令 玲瓏王 柘枝引
麻郎兒 映山紅 帶馬行 胡搗練 絡絲娘 臨江仙 重疊金
哪吒令 荊州亭 帝春台 揮春墁 晝錦堂 耍孩兒 茶瓶兒
將進酒 香山會 煉丹砂 看花回 眉峰碧 亭前柳 勝勝慢
城頭月 相見歡 鍾離春
十畫
離亭怨 離亭宴 離亭燕 離庭宴 離別難 離香令 離苦海
離翠袖 宴清都 宴桃源 宴西園 宴山亭 宴瓊林 宴瑤池
桂枝香 桂枝秋 桂花明 桂華明 桂殿秋 破陣子 破陣樂
破字令 破齊陣 荷葉杯 荷乾杯 荷花媚 壺山好 壺中天
壺天曉 浣溪行 浣溪沙 浣沙溪 綉帶子 綉帶兒 綉停針
夏初臨 夏孤臨 夏雲峰 桃花水 桃花落 海棠花 海棠春
凄涼犯 凄涼調 戀情深 戀香衾 留春令 留客住 偶相逢
特地新 鬼三台 倒垂柳 逍遙樂 莫思歸 悟黃梁 淅江靜
倘秀才 凌波曲 涼州令 唐多令 調笑令 粉蝶兒 鴨頭綠
酒泉子 閱金經 家山好 高陽台 澗底松 真珠簾 珠簾卷
搗練子 浪淘沙 喚春愁 啄木兒 剔銀燈 透碧宵 倦尋芳
鴛鴦夢 薄命女 愛孤雲
十一畫
惜分飛 惜紅衣 惜分釵 惜雙雙 惜余歡 惜余春 惜余香
惜春容 惜春令 惜春郎 惜春纖 惜春姿 惜花春 惜黃花
惜瓊花 惜奴嬌 惜芳菲 惜寒梅 望江東 望江怨 望江南
望江梅 望仙人 望湖人 望湘人 望仙門 望仙樓 望遠行
望梅花 望梅潮 望夫歌 望春回 望書歸 望海潮 望秦川
望蓬萊 夢江口 夢江南 夢仙游 夢行雲 夢芙蓉 夢揚州
夢還涼 夢魂香 夢橫塘 探道子 探花慢 探芳訊 探芳新
探芳信 探春令 探春慢 清平樂 清平調 清江行 情江曲
清和風 清商怨 清波引 梅花句 梅花引 梅月圓 梅和柳
梅弄影 梅已謝 剪牡丹 剪征袍 剪湘雲 剪朝霞 黃金縷
黃鍾樂 黃鶯兒 黃鶴引 漁家傲 漁家樂 漁父樂 漁歌子
梧桐兒 梧桐影 梧桐樹 梧葉兒 雪花飛 雪獅兒 雪綠蓑
混江龍 混羅衣 彩雲歸 彩鳳飛 情天久 情久長 脫布巾
脫布衫 擲半浣 擲金錢 瑣窗寒 瑣寒窗 綺羅香 綺秦怨
菊花天 菊花新 深院月 深院靜 綠頭鴨 萍宮春 謁金門
蕭蕭雨 章台柳 梁州令 婆羅門 淮甸春 唉乃曲 得勝令
甜水令 掉角兒 麻郎兒 祭天神 尉遲杯 眼兒媚 寄生草
第一花 維揚好 接賢賓 淡黃柳 控春令 添添春
十二畫
喜春來 喜遷鶯 喜朝天 喜連聲 喜常新 謝池春 謝秋娛
謝秋娘 謝新恩 朝天子 朝中措 朝天樂 朝天懶 鎖窗寒
鎖寒窗 鎖陽台 寒食詞 寒松嘆 寒連新 臘梅花 臘梅香
臘前梅 落梅風 落花時 散天花 散餘霞 越江吟 越溪寒
御街行 御帶花 普天樂 普賢歌 賞先春 賞花時 最高樓
最高春 悲中樂 悲哉行 番搶子 番卜算 森春慢 期夜月
聒龍謠 濺羅裙 景龍燈 渭城曲 渡江雲 雁後歸 遐方怨
黑漆弩 縷金金 集賢賓 喝大令 葛浦曲 敬天花 道成歸
湘妃怨 替人愁 晚雲高 隔簾聽 款殘紅 琵琶仙 崐綉毯
攪琵琶 滯人嬌 淚紅雲 蕊珠間 紫玉簫 晴偏好 紫騮馬
十三畫
滿江紅 滿官花 滿園花 滿路花 滿庭花 滿庭芳 滿庭霜
滿朝歡 滿院春 錦花香 錦上花 錦帳春 錦園春 錦堂春
錦纏道 解火令 解佩令 解佩環 解連環 解語花 解春風
解冤結 瑞雲濃 瑞飛好 瑞龍吟 瑞鶴仙 瑞鷓鴣 愁風月
愁春來 愁倚闌 感皇恩 感恩多 感庭秋 新水令 新水命
新安路 新念別 塞垣春 塞里春 塞翁吟 摸魚兒 摸魚子
照紅梅 照碧桃 鵲橋仙 鵲踏枝 楚天謠 楚雲深 鼓笛令
鼓笛慢 意不盡 意難忘 獻衷心 獻仙音 殿前歡 殿前催
樓上曲 驀山溪 蓬萊閣 虞美人 蜀溪春 鹽角兒 鋸解令
謫仙怨 頻載酒 催花樂 遙天奉 攬掙琶 鮑老催
十四畫
碧雲深 碧美蓉 碧玉簫 碧牡丹 碧桃春 碧夢 瑤池宴
瑤池燕 瑤花慢 瑤階草 翠羽吟 翠華引 翠園枝 翠樓吟
舞春風 舞楊花 舞迎春 舞馬詞 暮雲碧 暮山溪 暮花天
摘得新 摘紅英 賽紅娘 賽天香 瀟湘曲 瀟湘神 瀟瀟雨
滴滴金 酷相思 醉江月 箜篌曲 熙州慢 睿思新 慢卷紬
福馬郎 滾綉球 願成雙 疊蘿花
十五畫
醉中天 醉太平 醉公子 醉鄉春 醉紅妝 醉花間 醉花番
醉花蔭 醉花春 醉思凡 醉思仙 醉妝詞 醉木犀 醉春台
醉春風 醉東風 醉吟商 醉桃源 醉桃園 醉扶歸 醉落拓
醉落魄 醉梅花 醉翁操 醉蓬萊 醉垂鞭 醉瑤瑟 燕歸來
燕歸梁 燕山亭 燕春台 燕台春 燕同宴 燕鶯語 踏枝間
踏歌詞 踏青游 踏春遊 踏莎行 踏陽春 踏雲行 踏馬陣
橫塘路 蝴蝶兒 蝶戀花 蕃女怨 擷芳詞 鶴沖天 鞋兒曲
懶畫眉 醋葫蘆 憐薄命
十六畫以上
撼庭秋 鸚鵡曲 穆護砂 澡蘭香 鏡中人 贊成功 贊浦子
鷓鴣天 鷓鴣詞 霜天曉 霜花膄 霜葉飛 霜菊花 翻香令
翻翠袖 檐前缺 濯香令 鬢雲松 鬢邊華 攀鞍態 露華慢
四字
一江春水 一枝花犯 二十四會 八聲甘州 八節同歡
九重春色 人在樓上 卜運算元慢 十六字令 大江東去
大刀將軍 小重山令 小樓蓮花 小鎮西犯 千秋萬歲
千秋歲引 萬年歡慢 萬斯年曲 上林春令 上林春慢
三台春曲 三調笑令 山鎮西犯 馬家春慢 女冠子慢
天下樂令 雲淡秋空 少年游慢 雲鬢松令 木蘭花令
木蘭花慢 無愁可解 風中柳令 風大松慢 鳳棲梧桐
氏州第一 月上瓜州 月上海棠 月照梨花 六州歌頭
丑奴兒令 丑奴兒慢 丑奴兒近 雙頭蓮令 不如歸去
水調歌頭 長命女令 長亭怨慢 長相思令 撲蝴蝶近
公無渡河 玉水明沙 玉樓春令 玉臘梅枝 漢宮春慢
玉連環影 如此江山 江城子慢 江南春慢 西江月慢
西平樂慢 西子妝慢 西施愁春 傳言玉女 朱奴兒犯
燈月交輝 紅林擒近 紅情綠意 尹州三台 麥秀兩岐
並蒂芙蓉 明月逐來 沉醉東風 迎春樂令 花犯念奴
泛情波偏 花上月令 慶春澤慢 應天長令 應時明近
應天長慢 慶清朝慢 魚游春水 魚水春來 魚水同歡
村裡逐鼓 送大守詞 法駕道引 訴衷情近 採桑子慢
賣花聲煞 畫堂春慢 雨中花令 雨中花慢 空亭日暮
侍香金童 夜鳥飛慢 卓牌子慢 戀芳春慢 青山濕遍
羅敷夜歌 念家山破 祝英台近 皂羅特髻 洞庭春色
洞仙歌慢 玲瓏四犯 浪淘沙令 浪里來煞 宮中三台
宮中調笑 春風裊娜 春早湖山 繞地游慢 思焦客令
粉蝶兒慢 金碧芙蓉 閨怨無夢 相思令兒 賀聖朝影
頌聖朝影 燭影搖紅 壺中天慢 烘春桃李 秋色橫空
秋光滿目 惜黃花慢 惜雙雙令 惜余春慢 夢玉人引
唱調笑令 高山流水 搗練子令 雪月先交 雪月交光
黃河清慢 漁父家風 得春令慢 鹽角兒令 海天闊處
海棠花令 海棠春令 晚香時候 晚雲烘月 拜星月慢
楚宮春慢 綠鸞歸令 錦堂春慢 喜遷鶯令 郭郎兒慢
瑞鶴仙影 銀河浮槎 庭院深深 望雲灘引 望花花令
福壽千春 刷子序犯 婆羅門引 換巢鸞鳳 越女鏡心
踏莎美人 暗香疏影 隔浦蓮近 隔溪棲令 隔溪梅令
疏簾淡月 紫萸香慢 紫花兒序 湘春夜月 鵲橋仙令
愁春未醒 愁倚闌令 貂裘換酒 宴春台慢 虞美人令
虞美人影 感皇恩慢 感恩多令 霜天曉角 謝春池慢
霓裳羽衣 轆轤金井 轆轤仙影 露華春慢 鬢雲松令
瀟湘夜雨 驪歌一疊 惠蘭芬引 荔枝香近
五字
三犯渡江雲 三犯錦園春 大江西上曲 五福降中天 五綠結同心
月底修簫譜 玉人捧露盤 玉女迎春慢 玉女逢春慢 玉樹後庭花
玉女搖仙佩 玉珥墜金環 東風齊看力 東風吹酒面 東風第一枝
四犯剪梅花 四笑江梅引 江月見重山 江城梅花引 西湖明月引
後庭花破子 紅杏泄春光 飛雪滿群山 快活年近拍 扶醉去春寒
花發沁園春 花雪滿堆山 送入我門來 明月逐人來 明月生南浦
明月棹孤舟 金人捧露盤 金菊對芙蓉 金盞倒垂簾 巫山一片雲
巫山一段雲 採茶煮春碧 泛情波摘遍 轉調二郎神 轉調踏莎行
捉拍丑奴兒 細雨鳴春沼 荷葉鋪水面 春從天上來 春夏兩相期
春雪問早梅 桃源憶故人 桃園憶故人 鈾帶長中空 高平探芳新
缺月掛疏桐 郭郎兒近拍 偷聲木蘭花 減字木蘭花 減字浣溪沙
添字浣溪沙 添字採桑子 清風八詠樓 梁州令疊韻 綠孟舞風輕
弦曲獻仙音 番馬舞西風 晴色入青山 喝馬一枝花 銅人捧露盤
闌干萬里心 扁舟尋舊約 隔浦蓮近拍 愁倚闌干令 梅子黃時雨
新雁過妝樓 桂花鎮南枝 攤破江城子 攤破丑奴兒 攤破採桑子
攤破浣溪沙 鶯聲繞紅樓 滿路花捉拍 琴瑟相思引 琴調相思引
瑤台第一層 瑤台聚八仙 黃鶴繞碧樹 徵招調中腔 醉吟仙小品
驟雨打新荷
六字以上
九重春色萬年 望月樓羅門引 惜花春起早慢 霓裳中序第一
瀟湘逢故人慢 鳳凰台上憶吹簫
詞譜
十六字令16字 搗練子27字 憶江南27字 憶王孫31字 如夢令33字
烏夜啼36字 長相思36字 生查子40字 浣溪沙42字 菩薩蠻44字
卜運算元44字 採桑子44字 減字木蘭花44字 訴衷情45字 憶秦娥46字
清平樂46字 更漏子46字 阮郎歸47字 攤破浣溪沙48字 西江月50字
醉花陰52字 浪淘沙54字 鷓鴣天55字 南鄉子56字 鵲橋仙56字
虞美人56字 玉樓春56字 小重山58字 踏莎行58字 臨江仙60字
蝶戀花60字 一剪梅60字 漁家傲62字 定風波62字 青玉案67字
天仙子68字 江城子70字 何滿子74字 滿江紅93字 水調歌頭95字
滿庭芳95字 八聲甘州97字 念奴嬌100字 桂枝香101字 水龍吟102字
雨霖鈴103字 永遇樂104字 沁園春114字 賀新郎116字 摸魚兒116字
本詞譜使用符號說明
用字 平聲 仄聲 可平可仄 壓平聲韻 壓仄聲韻
標記符號 ○ ● ◎ △ ▲
舉例:
十六字令 搗練子
詞例:〔元〕周晴川
眠,
△,
月 影 穿 窗 白 玉 錢。
◎ ● ◎ ○ ● ● △。
無 人 弄,
◎ ◎ ●,
移 過 枕 函 邊。
◎ ● ● ○ △。
說明:十六字令,又名《蒼梧謠》、
《歸字謠》,單調十六字,三平韻。
詞例:〔南唐〕李煜
深 院 靜,
○ ● ●,
小 庭 空,
● ○ △,
斷 續 寒 砧 斷 續 風。
◎ ● ◎ ○ ● ● △。
無 奈 夜 長 人 不 寐,
◎ ● ◎ ○ ○ ● ●,
數 聲 和 月 到 簾 櫳。
◎ ◎ ◎ ● ● ○ △。
說明:《搗練子》又稱《搗練子令》,單調廿七字,三平韻。
憶江南 憶王孫
詞例:〔唐〕白居易
江 南 好,
○ ◎ ●,
風 景 舊 曾 諳。
◎ ● ● ○ △。
日 出 江 花 紅 勝 火,
◎ ● ◎ ○ ○ ● ●,
春 來 江 水 綠 如 藍。
◎ ○ ◎ ● ● ○ △。
能 不 憶 江 南?
◎ ● ● ○ △。
說明:《憶江南》又名《望江南》、
《夢江南》、《望江梅》、江南好等,
單調二十七字,三平韻,北宋起開始
有雙調,實際不過是將單片重復而已。
詞例:〔宋〕李重元
萋 萋 芳 草 憶 王 孫,
◎ ○ ◎ ● ● ○ △,
柳 外 樓 高 空 斷 魂。
◎ ● ◎ ○ ◎ ● △。
杜 宇 聲 聲 不 忍 聞。
◎ ● ◎ ○ ● ● △。
欲 黃 昏,
● ○ △,
雨 打 梨 花 深 閉 門。
◎ ● ◎ ○ ◎ ● △。
說明:《憶王孫》,單調三十一字,
五平韻,句句用韻,亦有將單片重復
做雙調者。
如夢令 烏夜啼
詞例:〔宋〕秦觀
遙 夜 月 明 如 水,
◎ ● ◎ ○ ○ ▲,
風 緊 驛 亭 深 閉。
◎ ● ◎ ○ ○ ▲。
夢 破 鼠 窺 燈,
◎ ● ● ○ ○,
霜 送 曉 寒 侵 被。
◎ ● ◎ ○ ○ ▲。
無 寐!
○ ▲,
無 寐!
○ ▲。
門 外 馬 嘶 人 起。
◎ ● ◎ ○ ○ ▲。
說明:又名《憶仙姿》、
《宴桃園》、《無夢令》,
單調三十三字,五仄韻,
一疊韻,上去通押。
詞例:〔南唐〕李煜
無 言 獨 上 西 樓,
◎ ○ ◎ ● ○ △,
月 如 鉤。
● ○ △。
寂 寞 梧 桐 深 院、
◎ ● ◎ ○ ○ ●、
鎖 清 秋。
● ○ △。
剪 不 斷,
◎ ◎ ●,
理 還 亂,
◎ ○ ●,
是 離 愁。
● ○ △。
別 是 一 般 滋 味、
◎ ● ◎ ○ ○ ●、
在 心 頭。
● ○ △。
說明:又名《相見歡》、《秋夜月》、
《上西樓》,雙調三十六字,前闋三
平韻,後闋兩仄韻、兩平韻。
3. 漁歌子借-----表達了------
<漁歌子>的教學設計之一
教學目標:
1、理解《漁歌子》的詞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背誦並默寫這首詞。
3、想像「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這句話的畫面,並描述出來。
教學重點:
學習詞的內容,想像詞中描寫的情景。
教學難點:
結合詞句展開想像,並能描述出來。
教學時間:一課時
課前准備:背誦課文查閱資料了解有關詞的知識。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理解課題
1、同學們,你們都有一個好聽的名字,而且有一定的含義,能告訴老師你的名字是誰給你取得?今天老師要向大家介紹一位大詩人,他的名字叫張志和。你們猜猜他的名字是誰取的? 我告訴大家,這個名字是皇帝給他取的,因為他16歲的時候,中了舉人,給皇帝寫了一份摺子,他列了許多治國的良方,於是皇帝封他做了大官,並且賜名張志和,希望他心志平和。他的原名叫做張龜齡,猜猜他爸爸為什麼給他取張龜齡?是希望他能象烏龜一樣長生不老。多好的一個名字。
2、通過預習,你能說說張志和是哪個朝代的人嗎 ?(唐代著名的詞人)今天,我們要學的他的一首詞——(教師板書課題:漁歌子)
3、什麼叫詞?以前我們學過哪首詞?(《憶江南》)一起來背誦。
其實古代的詞和我們現在的歌詞差不多,是古代懂音律的人寫的曲子,文人填入詞,是最早的詞的形成。為了記住每一首詞,給這些固定的曲子起了固定的名字,叫詞牌。當我讀漁歌子的時候不能讀輕聲,因為它是詞牌,其讀文題。
二、理解詞意,感悟意境
1、自讀全詞,整體感知。
請大家自由大聲朗讀《漁歌子》,一直讀到你認為字正腔圓為止。
2、讀到現在,你發現詩和現在學的詞有什麼不同了嗎?詩每句都是比較工整,字數基本是相同的,而詞呢,句子有長有短,所以詞也叫叫長短句
3、這首詞寫了哪些景物?
張志和這個詞人非常了不起,他不僅詞寫得好,還是一位大畫家,畫畫的技巧融入到寫詞中,大書法家顏真卿是他的朋友,顏真卿說張志和寫的詞是畫中有詞,詞中有畫,那麼我們看一看,張志和的詞中,給我們畫的是什麼,打上圓圈,他畫的什麼景物啊,用筆圈出來。
一共有九種,你們都找到了嗎?把9種景物,按照順序來數一數,西塞山、白鷺、桃花、流水、鱖魚、箬笠、蓑衣、斜風、細雨
4、老師在黑板上畫了框,如果這是一幅畫時,請你把這九種景物工整地寫在這個框里,盡量使它看上去想一幅畫。師畫出版畫。
5、看著你們讀景物,你能猜得到寫的是什麼季節?
6、張志和的漁歌子描繪的是春天的景物,他不僅有景物,還有聲音,我甚至於聞到春的氣息,你們能聞到嗎?到詞中去聞一聞,你都聽到了什麼,看到了什麼,有聞到了什麼?自己讀一讀。
7、這么美的景色,你們想回去嗎?(不想)
你們真是張志和的知音,張志和自封為煙波釣徒,他最喜歡這樣垂釣的生活。於是他非常有盛情地寫下了漁歌子。可是,他的哥哥叫張松齡,很擔心他在外留連忘返,惹出麻煩。於是寫了一首《和答弟志和於賦歌》(課件出示),這首詞也是採用漁歌子的詞牌寫的。哥哥在叫弟弟干什麼?你怎麼知道?
8、好一個留連忘返,張志和厭倦朝廷的爭斗,留連於山水之間,據他的好朋友顏真卿記載:張志和的魚鉤是沒有魚餌的,有魚餌,魚才會上鉤,沒有魚餌,會釣到魚嗎?可是張志和卻說他釣到很多很多,他釣著了什麼?這就是張志和畢生的追求(出示:心志平和)
三、積累語言,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背誦《漁歌子》
2.到課外找一找有關描寫景物的詩詞,讀一讀,背一背。
《漁歌子》教學反思
《漁歌子》這首詞,意境很美,雨中青山,江上漁舟,天空白鷺,兩岸桃花,青笠綠蓑,色澤鮮明,但又顯得柔和,氣氛寧靜但又充滿活力。為了帶領學生走進詞的意境,走進詞人的內心世界?在教學中,我注重了讓學生多讀,引導學生抓住此中所描寫的九種景物,去體會、感悟,啟發學生展開想像,並運用自己的語言去描繪詞意,讓學生在這些過程中去感受詞中的意趣,體會詞人寄情山水、悠然自得的樂趣。
1、關注和挖掘詞中蘊涵的美好感情。
此詞在秀麗的水鄉風光和理想化的漁人生活中,寄託了作者厭倦官場上的明爭暗鬥,喜愛自由、熱愛自然的情懷。詞中更吸引我們的不是一蓑風雨,從容自適的漁父,而是江鄉二月桃花汛期間春江水漲、煙雨迷濛的圖景。雨中青山,江上漁舟,天空白鷺,兩岸紅桃,色澤鮮明但又顯得柔和,氣氛寧靜但又充滿活力。他張志和,是畫家,是詩人,是詞人是哲學家,他的作品詞中有畫,畫中有詞。我從張志和的「心志平和」這個名字的來歷引入,充分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更讓學生品味出詩人高遠、沖澹、悠然脫俗的意趣。
2、運用版畫,發揮想像
通過此中所描述的九種景物,我把它們以簡筆畫的形式展現在學生面前,然後讓學生說說它們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聞到了什麼,孩子們各個展開自己想像的翅膀,提取自己的生活經驗,津津有味地描述,讓我感受到了他們學習的快樂。
3、以讀為主,讀有層次
誦讀是古詩詞教學的生命,在誦讀中整體感知,在誦讀中悟情悟境,在誦讀中欣賞抒情。誦讀是詩詞教學的手段,也是教學的目標。教學中,我能引導學生在多種朗讀中品賞佳句,體味情感,進入情境。初讀時讓學生字正腔圓地讀;找出詞中蘊涵的景物後,讓學生想像畫面朗讀;出示《和答弟志和漁父歌》師生對讀。學生入情入境,熟讀成誦。
《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作者張志和是一位「隱者」,「西塞山」或許是他隱居的所在。這首詩詞千百年來傳唱不衰,不僅是因為詞中描寫的景色優美,而且還因為作者的心境平和,帶給人恬淡的幸福感覺。全詞如畫,全詞如曲,有形有色有聲。「形」有:山,鷺,花,水,魚,箬笠,蓑衣,風,雨,人。「色」有:白,紅,碧,青,綠等。「聲」有:白鷺飛聲,流水響聲,魚躍水面聲,風聲雨聲。這些都糅合在詞中,有序地排列著,先後主次分明。作者既是一名優秀的詞人,也是一位高明的畫家,還是一位優雅的樂師。「不須歸」是全詞的情感聚集點。和「不知歸路」的「誤入」不同,這里的「不歸」不是因為不能而是因為不想。充分地表達出作者對於山水江湖,自由恬淡生活的依戀。縱覽全詞,文中有畫,畫中有景,景中有人,情景交融。不愧為千古名篇。
兩首詞的作者男女有別,朝代各異,格式參差,敘述的手法也不同。但共同之處就在於一個「真」字。真人真事,真景真情,語言雖然平淡無奇但是卻令人產生無限的遐想。
4. 古詩詞三首(鄉村四月,四時田園雜興,漁歌子)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三首古詩詞,能默寫前兩首古詩。
3.通過誦讀、解讀、悟讀課文,了解內容,體會課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對祖國詩詞的熱愛之情。
www.cn910.net
第一課時
鄉村四月 四時田園雜興
由題入手,弄清題意
1.板書課題。
2.自由讀題,說說題意。「鄉村四月」是指江南農村初夏的時節。
3.出示插圖,觀察感受。
4.簡介詩人及背景。
翁卷,南京詩人,一生未做官,描寫了許多田園生活的詩篇。
反復誦讀,弄懂詩意
1.教師范讀,學生整體感知誦讀的節奏和詩的畫面。
2.學生自由練讀,讀准字音,讀通句子,把握節奏,注意「蠶」「桑」都是平舌音。
3.指名朗讀,相互學習,相互欣賞。
4.組內輪讀,試著利用工具書或文中注釋弄清句意。
5.全班交流,講講詩意。
品評朗讀,感悟詩情
1.自由誦讀,邊讀邊想像詩歌描繪的畫面。
2.逐句品評,交流感受。
第一句主要寫了江南水鄉初夏時的景色。第二句主要寫了勞動人民緊張繁忙的勞作,也同時體現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同情贊美。「少」「才」「又」突出了勞作的繁忙。
3.想像畫面,有感情地朗讀。
背誦,積累語言
自學《四時田園雜興》
1.按照學習《鄉村四月》的方法自學,畫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2.小組內交流,教師指導點撥。
3.全班交流自學成果。
4.背誦。
www.cn910.net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漁歌子》的詞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背誦並默寫這首詞。
3、想像「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這句話的畫面,並描述出來。
教學重點:
學習詞的內容,想像詞中描寫的情景。
教學難點:
結合詞句展開想像,並能描述出來。
教學時間:一課時
課前准備:背誦課文查閱資料了解有關詞的知識。
教學過程:
www.cn910.net
一、導入:
欣賞唐宋名家名詞。
讀生字:塞箬蓑
二、自讀《漁歌子》理解詞意
自讀全詞,整體感知。
讀《漁歌子》有什麼感覺?這首詞寫了哪些景物?
自讀詞,提出疑問。
四、細讀《漁歌子》理解詞意
1、《漁歌子》的作者是誰?哪個朝代的人?
2、自學、對照註解或字典理解字詞的意思。
讀生字:塞箬蓑
斜風:微風歸:回家、回去
3、理解全首詞的意思。
在美麗的西塞山前,幾只白鷺飛上天空。河邊粉紅色的桃花正在盛開,清澈見底的河水中有肥美的鱖魚在游動。在風景如畫的河邊,詩人頭戴青箬笠;身穿綠蓑衣,沐浴著斜風細雨,久久不願離去。
五、總結升華
請同學們自願理解詞意。
全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大自然)
3、有感情地朗讀《詞兩首》。
板書設計:
白鷺飛斜 風細雨
漁歌子 桃花流水 熱愛大自然
http://www.google.cn/search?complete=1&hl=zh-CN&newwindow=1&q=%E4%B9%A1%E6%9D%91%E5%9B%9B%E6%9C%88%EF%BC%8C%E5%9B%9B%E6%97%B6%E7%94%B0%E5%9B%AD%E6%9D%82%E5%85%B4%EF%BC%8C%E6%B8%94%E6%AD%8C%E5%AD%90%29%E6%95%99%E5%AD%A6%E8%AE%BE%E8%AE%A1&btnG=Google+%E6%90%9C%E7%B4%A2&meta=
5. 不須歸的原因是什摸,表達了什麼
<漁歌子>的教學設計之一 教學目標: 1、理解《漁歌子》的詞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背誦並默寫這首詞。 3、想像逗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地這句話的畫面,並描述出來。 教學重點: 學習詞的內容,想像詞中描寫的情景。 教學難點: 結合詞句展開想像,並能描述出來。 教學時間:一課時 課前准備:背誦課文查閱資料了解有關詞的知識。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理解課題 1、同學們,你們都有一個好聽的名字,而且有一定的含義,能告訴老師你的名字是誰給你取得看今天老師要向大家介紹一位大詩人,他的名字叫張志和。你們猜猜他的名字是誰取的看 我告訴大家,這個名字是皇帝給他取的,因為他16歲的時候,中了舉人,給皇帝寫了一份摺子,他列了許多治國的良方,於是皇帝封他做了大官,並且賜名張志和,希望他心志平和。他的原名叫做張龜齡,猜猜他爸爸為什麼給他取張龜齡看是希望他能象烏龜一樣長生不老。多好的一個名字。 2、通過預習,你能說說張志和是哪個朝代的人嗎 看(唐代著名的詞人)今天,我們要學的他的一首詞——(教師板書課題:漁歌子) 3、什麼叫詞看以前我們學過哪首詞看(《憶江南》)一起來背誦。 其實古代的詞和我們現在的歌詞差不多,是古代懂音律的人寫的曲子,文人填入詞,是最早的詞的形成。為了記住每一首詞,給這些固定的曲子起了固定的名字,叫詞牌。當我讀漁歌子的時候不能讀輕聲,因為它是詞牌,其讀文題。 二、理解詞意,感悟意境 1、自讀全詞,整體感知。 請大家自由大聲朗讀《漁歌子》,一直讀到你認為字正腔圓為止。 2、讀到現在,你發現詩和現在學的詞有什麼不同了嗎看詩每句都是比較工整,字數基本是相同的,而詞呢,句子有長有短,所以詞也叫叫長短句 3、這首詞寫了哪些景物看 張志和這個詞人非常了不起,他不僅詞寫得好,還是一位大畫家,畫畫的技巧融入到寫詞中,大書法家顏真卿是他的朋友,顏真卿說張志和寫的詞是畫中有詞,詞中有畫,那麼我們看一看,張志和的詞中,給我們畫的是什麼,打上圓圈,他畫的什麼景物啊,用筆圈出來。 一共有九種,你們都找到了嗎看把9種景物,按照順序來數一數,西塞山、白鷺、桃花、流水、鱖魚、箬笠、蓑衣、斜風、細雨 4、老師在黑板上畫了框,如果這是一幅畫時,請你把這九種景物工整地寫在這個框里,盡量使它看上去想一幅畫。師畫出版畫。 5、看著你們讀景物,你能猜得到寫的是什麼季節看 6、張志和的漁歌子描繪的是春天的景物,他不僅有景物,還有聲音,我甚至於聞到春的氣息,你們能聞到嗎看到詞中去聞一聞,你都聽到了什麼,看到了什麼,有聞到了什麼看自己讀一讀。 7、這么美的景色,你們想回去嗎看(不想) 你們真是張志和的知音,張志和自封為煙波釣徒,他最喜歡這樣垂釣的生活。於是他非常有盛情地寫下了漁歌子。可是,他的哥哥叫張松齡,很擔心他在外留連忘返,惹出麻煩。於是寫了一首《和答弟志和於賦歌》(課件出示),這首詞也是採用漁歌子的詞牌寫的。哥哥在叫弟弟干什麼看你怎麼知道看 8、好一個留連忘返,張志和厭倦朝廷的爭斗,留連於山水之間,據他的好朋友顏真卿記載:張志和的魚鉤是沒有魚餌的,有魚餌,魚才會上鉤,沒有魚餌,會釣到魚嗎看可是張志和卻說他釣到很多很多,他釣著了什麼看這就是張志和畢生的追求(出示:心志平和) 三、積累語言,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背誦《漁歌子》 2.到課外找一找有關描寫景物的詩詞,讀一讀,背一背。 《漁歌子》教學反思 《漁歌子》這首詞,意境很美,雨中青山,江上漁舟,天空白鷺,兩岸桃花,青笠綠蓑,色澤鮮明,但又顯得柔和,氣氛寧靜但又充滿活力。為了帶領學生走進詞的意境,走進詞人的內心世界看在教學中,我注重了讓學生多讀,引導學生抓住此中所描寫的九種景物,去體會、感悟,啟發學生展開想像,並運用自己的語言去描繪詞意,讓學生在這些過程中去感受詞中的意趣,體會詞人寄情山水、悠然自得的樂趣。 1、關注和挖掘詞中蘊涵的美好感情。 此詞在秀麗的水鄉風光和理想化的漁人生活中,寄託了作者厭倦官場上的明爭暗鬥,喜愛自由、熱愛自然的情懷。詞中更吸引我們的不是一蓑風雨,從容自適的漁父,而是江鄉二月桃花汛期間春江水漲、煙雨迷濛的圖景。雨中青山,江上漁舟,天空白鷺,兩岸紅桃,色澤鮮明但又顯得柔和,氣氛寧靜但又充滿活力。他張志和,是畫家,是詩人,是詞人是哲學家,他的作品詞中有畫,畫中有詞。我從張志和的逗心志平和地這個名字的來歷引入,充分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更讓學生品味出詩人高遠、沖澹、悠然脫俗的意趣。 2、運用版畫,發揮想像 通過此中所描述的九種景物,我把它們以簡筆畫的形式展現在學生面前,然後讓學生說說它們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聞到了什麼,孩子們各個展開自己想像的翅膀,提取自己的生活經驗,津津有味地描述,讓我感受到了他們學習的快樂。 3、以讀為主,讀有層次 誦讀是古詩詞教學的生命,在誦讀中整體感知,在誦讀中悟情悟境,在誦讀中欣賞抒情。誦讀是詩詞教學的手段,也是教學的目標。教學中,我能引導學生在多種朗讀中品賞佳句,體味情感,進入情境。初讀時讓學生字正腔圓地讀;找出詞中蘊涵的景物後,讓學生想像畫面朗讀;出示《和答弟志和漁父歌》師生對讀。學生入情入境,熟讀成誦。 4、不足之處 在教學中,自己的評價語言還不夠豐富,今後我將注重積累,以使自己能將評價語言運用得恰到好處。 《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作者張志和是一位逗隱者地,逗西塞山地或許是他隱居的所在。這首詩詞千百年來傳唱不衰,不僅是因為詞中描寫的景色優美,而且還因為作者的心境平和,帶給人恬淡的幸福感覺。全詞如畫,全詞如曲,有形有色有聲。逗形地有:山,鷺,花,水,魚,箬笠,蓑衣,風,雨,人。逗色地有:白,紅,碧,青,綠等。逗聲地有:白鷺飛聲,流水響聲,魚躍水面聲,風聲雨聲。這些都糅合在詞中,有序地排列著,先後主次分明。作者既是一名優秀的詞人,也是一位高明的畫家,還是一位優雅的樂師。逗不須歸地是全詞的情感聚集點。和逗不知歸路地的逗誤入地不同,這里的逗不歸地不是因為不能而是因為不想。充分地表達出作者對於山水江湖,自由恬淡生活的依戀。縱覽全詞,文中有畫,畫中有景,景中有人,情景交融。不愧為千古名篇。 2、《漁歌子》 須,應當。歸,回去。不須歸,不應當回去。 誰不應該回去看頭戴青箬笠,身披綠蓑衣的人。 來干嗎了看釣魚!桃花流水鱖魚肥哪! 釣魚戴著箬笠披著蓑衣干嗎看有風有雨啊。 有風有雨干嗎還不回去啊看沒事兒,斜風細雨而已。 總之是風是雨,早點回去吧。下次再來好了。啊,你不知道,這風輕輕柔柔的,吹在身上煞是舒服,真是吹面不寒楊柳風。這雨飄飄灑灑的,不覺得冷反而有點點滴滴的暖意,所謂沾衣欲濕杏花雨。其實,箬笠都不用戴,蓑衣也不用披。深呼吸試一下,是不是感覺特別特別的清新舒服看 那你不會就當真在這兒吹風淋雨吧看哈。那當然不是。你瞧瞧,斜風細雨中的山山水水,花花草草,鳥獸蟲魚。 春天,萬物蘇醒,芽兒冒綠,山上綠油油的。細雨中,更增添了幾分迷離的美。山前,一群群白鷺飛來飛去。它們干嗎來了看它們時而伸頸振翅,時而提足緩行,時而摩肩擦喙。輕風,讓它們顯得更加輕盈;細雨,讓它們更加潔白如雪。那麼悠閑,那麼自在。它們或許也知道:桃花流水鱖魚肥看江面上,春水微漾,綿綿細雨飄於江面無聲無息,似乎看見了它們,又似乎沒見著它們。可是,清清楚楚的,那一圈圈,一點點,是它們留下的足跡。山上,江邊,開滿了桃花兒杏花兒。粉的,白的,粉中帶白的,白中帶粉的。一朵朵,一簇簇,一團團,一片片,俏立在枝頭,不知是羞紅了臉的還是施上了粉黛的女子。細雨讓她們更顯得水淋淋,嬌嫩嫩的;輕風,拂動她們的裙擺。春江水暖,潮漲水高。時不時有些調皮的小魚兒們躍出水面,難不成,它們也想吹吹這風看淋淋這雨看 哈哈。斜風細雨,誰願歸哪! 你是誰哪看頭戴箬笠,身披蓑衣,悠然垂釣,沐春風細雨,賞大好春光一漁夫。 你這漁夫,真有閑情逸致。呵呵。原本釣者釣的就不是魚,而是那份悠閑自在。
6. 人教版小學語文所有古詩教案
望天門山
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北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別董大
高適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絕句
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絕句
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江畔獨步尋花
杜甫
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
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
楓橋夜泊
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
遊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漁歌子
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塞下曲
盧綸
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望洞庭
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浪淘沙
劉禹錫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
賦得古原草送別
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池上
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憶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似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小兒垂釣
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台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憫農
李紳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尋隱者不遇
賈島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葯去。
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山行
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教材簡析 《牧童》、《舟過安仁》兩首詩以輕松、詼諧的筆調描繪出悠然自得、無憂無慮的牧童和兩個張傘使風的頑皮兒童,凝練的詩句中充滿了童真、童趣。
《清平樂•村居》以輕快、流暢的語言,徐徐鋪開一幅恬淡、愜意的農家生活圖,令人深深地沉醉其中。設計理念 吟誦,是古詩詞教學的重點,應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引導學生反復誦讀,指導學生注意詩歌的韻律、節奏和情感。在破解文義的設計中,重點抓住描寫動作的關鍵字眼,勾起學生的生活體驗,調動多種感官體驗,充分感受其中的情味和韻味,輕松地理解詩意。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4個生字,會寫7個認識的字。理解「弄」、「怪生」、「相媚好」、「亡賴」等詞語在詩句中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詞。默寫《牧童》,能用自己的話表達詩詞的意思。
3.想像詩詞描寫的意境,體會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並在說的基礎上改寫成短文。 教學重點 理解詩詞意思,體會詩詞意境,練習感情朗讀。 教學難點體會作者用詞的生動傳神,感悟詩詞中童年生活的快樂、田園生活的溫馨,受到美的熏陶。 課時安排 3課時
課前准備
1.了解詩人的生平。
2.收集有關宋詞的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牧童》)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7個生字,正確、流利朗讀、背誦古詩。
2.理解詞中字詞的意思以及整首詞的意思。
3.想像詞所描繪的情景,並在說的基礎上寫下來。教學難點 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牧童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介紹詩人,激發興趣 大家聽說過「八仙過海」的故事嗎?誰知道「八仙」是哪八個人?()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首《牧童》相傳就是八仙中的「呂洞賓」寫的。呂洞賓到底是不是神仙我們不知道,但歷史上確實有呂洞賓其人,他原名叫做「呂岩」,是唐代人。呂岩考過科舉,做過縣令。後來唐代暴發了黃巢領導的農民起義,時局動盪,呂洞賓就帶家人躲入山中修道。最後不知去向,傳說他已經得道成了神仙。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1.自由讀古詩,讀通順,讀流利。
2.小組齊讀古詩、互評、互相正音。 (注意強調「蓑」字的讀音和寫法)
3.再自由讀詩,把不理解的詞語勾畫出來。
4、學生反饋並質疑。(師適時板書並回答學生的質疑)鋪,鋪開。 弄,逗弄。 飽飯,吃飽了飯。 蓑衣:棕或草編織的外衣,用來遮風避雨。 卧月明:躺著觀看明亮的月亮。
(三)再讀古詩,交流學習
1.再讀古詩,利用工具書和學習資料進行「小組學習」。 (給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自主學習,交流討論。)
2.反饋:你讀懂了什麼?
3.根據學生回答,教師適時小結出各詩句的意思:青草像被誰鋪開在地上一樣,方圓六七里都是草地。 晚風中隱約傳來三四牧童聲悠揚的笛聲。 牧童放牧歸來,在吃飽晚飯後的黃昏時分。 他連蓑衣都沒脫,就愉快的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4.全班齊讀此詩。
(四)想像畫面,體會情
感 1.教師配樂朗讀,學生閉目想像。
2.學生反饋,把所想像到的畫面說給大家聽。
3.學生配樂朗讀,邊讀邊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4.體會到什麼,迅速寫下來,與小組同學交流。
5.全班交流所體會到的思想感情,教師加以引導: (詩人嚮往寧靜淡泊,飢來即食,困來即眠,無牽無掛,自由自在的生活。) (五)感情朗讀,背誦古詩
1.自由讀詩,帶著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思想感情朗讀。
2.比賽讀詩,單個比,小組比,男女生比。(教師適當點撥抑揚頓挫)
3.伴樂,全班一起誦讀全詩。 第二課時(《舟過安仁》)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2.理解詩句的意思。
3.想像詩中所描繪的情景。
4.用畫的方式自由表達所想像的詩沖情景。 教學難點 以讀解意,以畫悟情。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一首寫兒童的詩,這節課我們還要學習另外一首寫兒童的詩。和前一首詩有所不同的是,前一首《牧童》只寫了一個小孩子,而這首詩中寫了兩個十分頑皮的小孩子。你們想知道他們怎樣頑皮嗎?想,那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首楊萬里寫的《舟過安仁》(板書課題)
(二)自讀感知,理解詩句 1.自由朗讀,藉助拼音讀准字音,讀通、讀正確這首詩。 (注意強調讀准字音:篙、棹) 2.小組賽讀,看誰把這首詩讀得最准,最流利。 3.自讀理解,藉助課後注釋或結合插圖理解詩句意思,劃出不理解的詞語、句子。 4.小組合作學習,交流已讀懂的詩句、解決不理解的問題。
(老師巡迴指導) 篙:撐船用的竹竿或者木桿。 棹:船槳。 怪生:怪不得。 遮頭:為頭部遮擋住風雨。使風:藉助風的力量。 5.匯報交流,小組指派代表交流,疏通整首詩的意思。 (一隻小漁船里坐著兩個小孩子,他們收起了劃船用的篙和槳,而撐開了一把傘。難怪他們會在沒有下雨的時候打傘,原來是想藉助風的力量來駛船。)
(三)再讀感悟,以畫悟情 1.自由讀詩,邊讀邊在腦海中想像詩歌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2.小組內交流,互相說說你所想像的畫面。 3.請學生描述畫面,引導學生把想像的畫面說具體、說生動。 4.請學生用彩色筆把想像的畫面畫出來,再把想對兩個頑皮的孩子說的話寫在下面。 (詩中兩個孩子的頑皮舉動,肯定會讓學生有話想說,把這些話寫下來,老師加以點撥就是思想感情) 5.匯報展示:用投影儀展示部分學生的畫,並讓學生加以解說。 (以傘借風力讓船行駛,肯定是行不通的,但這種舉動卻反映了兩個孩子的聰明和頑皮,同時詩人對兩個頑皮孩子的喜愛和贊賞。)
(四)感情朗讀,背誦古詩 1.感情朗讀,帶著頑皮、喜愛的情感自由朗讀古詩。 2.通過賽讀、評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讀好這首詩。 3.誦讀古詩。
(五)拓展活動 你還知道哪些描寫兒童的詩,請讀給大家聽聽 第三課時(《清平樂•村居》)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詞的有關知識。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3.理解這首詞的意思。 4.想像這首詞所描繪的田園生活的情景。 重點難點 感悟詞中田園生活的美好,讓學生受到美的熏陶。
清明
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江南春
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樂游原
李商隱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蜂
羅隱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
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江上漁者
范仲淹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元日
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鍾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書湖陰先生壁
王安石
茅檐長掃凈無苔,花木成畦手自裁。
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蘇軾
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飲湖上初晴後雨
蘇軾
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惠崇春江曉景
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蘆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題西林壁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夏日絕句
李清照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示兒
陸游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陸游
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四時田園雜興
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小池
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春日
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題臨安邸
林升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卞州。
教學目的
1.認識2個生字,會寫5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洞庭、江南」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三首古詩詞,默寫《獨坐敬亭山》《望洞庭》。
3.學習通過看註解,邊讀邊想像畫面等方法,感知詩詞大意,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
4.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重點難點品味詩句,指導背誦,積累語言。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體會江南山水的特點,激發愛美的情趣。
教學方法以讀為主,理解成誦
教學用具課文插圖,洞庭湖圖片,媒體資源:《獨坐敬亭山:李白》、《望洞庭:劉禹錫》、視頻《白居易簡介》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獨坐敬亭山
一、激趣導入
1、導語:我們先進行課外知識搶答:唐朝是我國古詩創作最旺盛的時期,在眾多詩人中有兩個最有名的詩人,他們是誰?(詩聖、詩仙)
2、揭題。誰來背背李白的詩,會幾首就背幾首。
二、釋題,簡介背景
結合課文插圖及媒體資源《獨坐敬亭山:李白》,完成下列教學步驟:
1、讀題,看注釋,結合插圖,介紹背景。
2、過渡:李白坐在敬亭山上看到些什麼,想到些什麼呢?
三、學生自學,初步理解
自讀古詩,思考問題,並根據注釋,結合插圖,逐句說說詩意。
四、四人小組合作學習
互讀古詩,交流詩意。
五、全班交流
1、指名回答,評議交流。
2、老師點撥:「閑」是悠閑的意思,在說句意時,要作詞序的調整。即「一片白雲悠閑地飄去」。「厭」的注釋是「滿足」。在說句意時要進行適當的變通。
3、學生質疑。師生共同解答。
4、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想像一下「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是一幅怎樣的畫面。可以用語言描述,也可以用畫面表現。
六、指導朗讀
1、《獨坐敬亭山》圍繞著「靜」來寫,朗讀時注意語調輕緩,節奏要緩慢;通過朗讀,表達詩人如找到了知己似的一種輕松感。
2、多種形式讀詩:指名讀—同位讀—小組讀—齊讀等。
七、吟讀,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1、自由吟讀。
2、討論:詩句表明了詩人怎樣的心境?你最欣賞哪一句?
第二課時
望洞庭
一、形象感知,揭示詩題
出示有關洞庭湖圖片。設疑:你們知道這是什麼地方嗎?
你知道洞庭湖嗎?誰來介紹一下?我們來看詩人劉禹錫是怎樣描寫的。
二、自由吟讀
結合動畫課件《望洞庭:劉禹錫》完成下列教學步驟:
1、學生邊讀邊參閱注釋,試著理解詩句意思,不懂的隨時發問。
2、根據學生提出問題的普遍性與否,或個別講解或集體理解。
三、指名朗讀,同桌互說意思
1、點撥理解「兩相和」,可以讓學生結合看圖及動畫吟誦體會。
2、在交流體會描寫月夜洞庭的美景時,隨機指導學生誦讀,體會比喻的巧妙。
「鏡未磨」寫出了一種別有情致的朦朧的美,真是別出心裁。
君山如青螺,只因是遙看,這個比喻用得非常妙。
四、引導賞析
1、你覺得哪一句詩寫得好,在交流中進一步體會詩人的心情。
2、與上一首比較,體會不同的景緻及古詩的借景抒情的手法。
3、背誦《獨坐敬亭山》、《望洞亭》。
五、交流課外積累
1、說說你知道的描寫山水風光的古詩。
2、課外繼續收集山水詩。
六、練習
任選一首,想像景緻,根據自己的理解作畫,並配上詩句。
第三課時
憶江南
一、復習導入
背誦前兩首以及課外搜集的描寫山水風光的古詩.《憶江南》是一首詞,又描寫了怎樣的景緻,怎樣的心情呢?
二、讀課文,理解內容
帶著上面的問題自由讀,邊讀邊看課文插圖及動畫課件《憶江南》,理解意思。指名讀,讀准生字,結合注釋理解意思。
指名看圖說出意思。朗讀領悟詞義,教師做如下點撥:
「憶江南」是詞牌名,詞都有一個牌名。詞的內容也是回憶江南景色的,白居易曾經當過杭州刺史。
利用視頻資源《白居易簡介》,介紹白居易情況:
詞中回憶的,就是美麗的江南風光。
舊:從前。曾:曾經。諳:熟悉。勝:超過,勝過。
根據提供的詞語解釋,讓學生自己說說詞句的意思,然後連起來說整首詞的意思。
三、小組合作學習,相互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