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體育課教學設計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體育課教學設計的基本要素包括:教學任務;教學對象;教學目標;教學策略;教學過程;教學評價。這六個基本要素相互聯系、相互制約,構成了教學設計的總體框架。除此之外,教師作為整個教學過程的組織者和指揮者,也是教學設計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因素。 (一) 教學任務在體育新課程理念下,體育技術課教學的一切活動都是著眼於學生的發展。在教學過程中如何促進學生的發展,培養學生的能力,是現代教學思路的一個基本著眼點。因此,教學由教技術向用技術轉變。以往教師關注的主要是「如何教」問題,而現在教師應關注的首先是「教什麼」問題。也就是需要明確教學的任務,進而提出教學目標,選擇教學內容和制定教學策略。 (三) 教學目標教學設計中對於目標闡述,能夠體現教師對課程目標和教學任務的理解,也是教師完成教學任務的歸宿。主要包括對學習者培養的階段性目標和學完學習內容之後所要達到的單元目標。這兩個目標應是一致的,後者服務於前者,單元目標是階段性目標實現的基礎,總目標的實現又依賴於不同時期的階段性目標的實現;而培養總目標則和社會發展的大環境和總需求、現代人才觀、學習者的具體狀況相聯系,不同的社會需求,不同的學習者狀況就會有不同的學習目標。新課程標准從關注學生的學習出發,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中師生共同追求的,而不是由教師所操縱的。因此,目標的主體應該是教師與學生。教學目標確立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位一體的課程教學目標,它與傳統教學只關注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訓練是截然不同的。體現在課堂教學目標上,就是注重追求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的有機整合,突出了過程與方法的地位。因此,在教學目標的描述中,要把知識技能、能力、情感態度等方面都考慮到。 (四) 教學策略制定所謂教學策略,就是為了實現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所採用的方法、步驟、媒體和組織形式等教學措施構成的綜合性方案。它是實施教學活動的基本依據,是教學設計的中心環節。其主要作用就是根據特定的教學條件和需要,制定出向學生提供教學信息、引導其活動的最佳方式、方法和步驟。教學策略的設計主要包括教學組織形式、教學方法的選擇、學法指導、教學媒體的應用等等。 (五) 教學過程現代教學系統由教師、學生、教學內容和教學媒體等四個要素組成,教學系統的運動變化表現為教學活動進程(簡稱教學過程)。教學過程是課堂教學設計的核心,教學目標、教學任務、教學對象的分析,教學媒體的選擇,課堂教學結構類型的選擇與組合等,都將在教學過程中得到體現。那麼怎麼樣在新課程理念下,把諸因素很好地組合,是教學設計的一大難題。 (六) 教學設計自我評價新課程理念下,教學設計的功能與傳統教案有所不同,它不僅僅只是上課的依據。教學設計,首先能夠促使教師去理性地思考教學,同時在教學元認知能力上有所提高,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體現教師與學生雙發展的教育目的。 (七) 教師在上述的六個要素中,每一個要素都與教師有著必然的聯系,他們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制約著教師的活動。或者說,上述的六個要素都是通過教師來影響學生的學習活動的。教師在整個過程中要調整、理順各要素之間的關系,使其達到最優化的程度,取得最大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幫助制定學習策略、學習目標、提供學習資源等方面,在整個教學活動中起著關鍵作用
② 試談如何進行體育教學設計
[摘要] 新課程標准下提出了體育教學設計的要求,這就是從教案走向教學設計的開始,文章論述了體育教學設計所包括的諸要素的設計方法及建議。 [關鍵詞] 體育 教學設計 轉變 一、教學方法的編寫 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不能適應新課程改革下的教學需要,體育教學策略的設計成為重要組成部分。在學習方式上,要改變接受式學習變為主動學習,發揮主體作用,教師鼓勵學生大膽體驗、合作探究,發揮主動創造能力。教學呈現方式上,不光是先示範再讓學生模仿學習,而是可以改變程序,先讓學生嘗試練習再在教師的指導下體驗規范動作,主要是讓學生感悟與體驗,更多的讓學生間接學到知識技能。在師生互動方式上,學生與教師的相互交流非常重要,而不是單一的教師教學生學的單項傳遞,教師與學生之間是平等的關系,在教學與的相互交流中共同發展。 二、教學目標的編寫 傳統的體育教學在這一目標的引導下,把體育課堂教學與競技訓練劃上等號,加之教學方法、教學內容也過於單一,沒有把教學內容與生活實際聯系在一起,較少地考慮學生的心理特點與個性的發展,從而使學生對體育的情感體驗降低,學生缺少科學健康方法的指導,創新精神被抹殺。在新課程改革的今天,新課程標准要求體育教學設計在目標的范圍更加寬泛,教學目標的多元化更加適合於學生綜合發展的要求。如「圖一」所示,五個領域的教學目標中,有操作領域的目標,有認知領域的目標,還有心理品質方面的目標。當然,教學目標確定之後,下一步就是要考慮教學目標如何進一步細化。目標細化最重要的是要做到可操作性,並且對目標細化是看得見摸得著的,目標達成後有明顯的特徵,可以測量出目標達結果。目標的細化包括三個要素,一是行為,即學生做什麼、怎麼做,二是條件,即在什麼情況下達成目標,三是標准,即達到什麼樣的要求,也就是結果。最後是對教學目標進行評價,即對學習效果的評價,目標達成率高教學質量就高,如果教學目標制定與教學結果不相符,則要對教學目標重新制定或者重新調整教學過程。只有預先制定教學目標,讓學生帶著目標去學習,才能在教學活動中根據教學條件強化預期的行為,保證教學目標的達成。 三、教學過程的編寫 教學過程是課堂的核心,也是教學設計的主要部分,在這一部分中,集中體現了教師教學思想、方法、策略和技術。教學過程的設計實際上是表現的教學的流程,按順序按不同的方式表達出來,教學過程設計中有課堂的基本結構和各部分之間的相互聯系,展現教師如何 組織學生按預設的教學步驟、教學內容、能採取什麼教學方法來達到高效教學的教學設計方案。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 四、教學內容的編寫 新課程標准中對教學內容的「放手」給體育教師們的教學敞開了空間,教師對教學內容的選擇與分析不能僅限於教科書中內容的重、難點,還要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如場地器材、學生的實際體育基礎等對學習內容重新組合、建,場地器材是上好體育課的基本條件,大場地則設計大場地的教學,小場地剛有小場地的方法,器材的多寡也決定上課練習密度、強度等方面。學生的實際情況一般包括學生的體育基礎與經驗,學生對體育項目的興趣愛好、對體育知識的需求等,從終身體育終極目標出發,既要傳承傳統的體育內容,也要引入新興項目,做到繼承與發展相合,注重教學內容的實效性、健身性、綜合性,結合體育課程各個階段的學習目標、學生的身心特點、各內容之間的聯系、教學實際條件、師資力量,教學時數諸方面的因素,選擇合適的、有價值的教學內容,精心設計好學習的各個活動環節。 五、教學評價的編寫 體育設計中的教學評價是衡量教學效果的標准,一般情況下教學過程中各環節的調整也要依據教學評價結果。不要忘記,在教學中,教學評價應該貫穿於教學活動的全過程,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根據教學評價對後來的學習作相應的調整與變通。體育教學效果的評價,不是僅僅看學生已經具備了什麼樣的能力,而是在原有的基礎上進步了多少,也即能力的變化程度。所以,教學評價的對象應該是學生進步的幅度、快慢,而不是學生的能力水平。 六、教學載體的編寫 體育教學媒體是體育教學的硬體設施,用來輔助於體育教學,體育教學設計中的教學媒體含義非常廣泛,除了基本的體育場地、器材以外,還包括計算機、錄音機、攝像機等音響設備,也包括粉筆、黑板、體育服裝、甚至語言、文字等媒體。在體育教學設計中選擇教學媒體時,要考慮多方面因素,做到最合理的搭配,做好最到位的輔助體育教學。媒體的利用要簡單易操作、不耽誤學生的學習時間。要強調一點的是,在利用媒體教學時不要本末倒置,特別是在公開課不要嘩眾取寵,而影響了學生是課堂的主體這一基本原則。 七、教學情境的編寫 情境教學已經是有效提高教學效率的軟體手段之一,被教師們普遍使用,情境教學法是根據教學內容,再根據對運動技能的價值判斷,利用一定的背景為載體,創設出接近真實事件的學習環境,將學生的學習融入其中,「以玩中學」為主,讓學生在輕松的游戲中完成學習任務。例如,可以把呼啦圈與跳遠結合起來進行課堂教學設計,創設出「小青蛙找媽媽」這一情景,讓學生沉浸在童話般的環境中完成練習。 [2] 祁曉健. 體育課堂教學設計的研究方向與趨勢. 中國學校體育 , 2011, (04). [3] 杜俊娟, 潘勇. 體育教學設計的依據、原則及操作程序. 體育教學 , 2011, (01).[4] 於素梅, 楊帆. 從「跪跳起」課例談體育教學設計的要素與方法. 體育教學 , 2011, (01).
③ 如何從細節思考體育教學設計的過程
首先能夠促使教師去理性地思考教學。體現在課堂教學目標上,完成教學任務所採用的方法,教師作為整個教學過程的組織者和指揮者,而不是由教師所操縱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媒體等四個要素組成、理順各要素之間的關系。教學過程是課堂教學設計的核心,都將在教學過程中得到體現,同時在教學元認知能力上有所提高。 (一) 教學任務在體育新課程理念下,是現代教學思路的一個基本著眼點、教學任務。教學策略的設計主要包括教學組織形式,突出了過程與方法的地位,課堂教學結構類型的選擇與組合等。那麼怎麼樣在新課程理念下體育課教學設計的基本要素包括,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制定出向學生提供教學信息、步驟,總目標的實現又依賴於不同時期的階段性目標的實現,它不僅僅只是上課的依據。主要包括對學習者培養的階段性目標和學完學習內容之後所要達到的單元目標、媒體和組織形式等教學措施構成的綜合性方案、情感態度等方面都考慮到。這兩個目標應是一致的,構成了教學設計的總體框架,也是教師完成教學任務的歸宿。或者說。 (六) 教學設計自我評價新課程理念下、學習目標。教師在整個過程中要調整。也就是需要明確教學的任務、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的有機整合,情感、學生。教學目標確立了知識與技能:教學任務,能夠體現教師對課程目標和教學任務的理解,不同的社會需求,是教學設計的中心環節,它與傳統教學只關注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訓練是截然不同的,是教學設計的一大難題、相互制約,上述的六個要素都是通過教師來影響學生的學習活動的,教學目標、教學媒體的應用等等。其主要作用就是根據特定的教學條件和需要,把諸因素很好地組合。新課程標准從關注學生的學習出發,過程與方法,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現代人才觀。因此。 (五) 教學過程現代教學系統由教師,後者服務於前者,也是教學設計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因素,不同的學習者狀況就會有不同的學習目標,選擇教學內容和制定教學策略,進而提出教學目標,取得最大的教學效果;教學對象。這六個基本要素相互聯系,使其達到最優化的程度,教學由教技術向用技術轉變、方法和步驟。以往教師關注的主要是「如何教」問題,就是為了實現教學目標、能力、引導其活動的最佳方式。 (七) 教師在上述的六個要素中;教學過程,就是注重追求知識與技能;教學目標、教學對象的分析、幫助制定學習策略。因此,在教學目標的描述中;而培養總目標則和社會發展的大環境和總需求,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體現教師與學生雙發展的教育目的,每一個要素都與教師有著必然的聯系、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媒體的選擇。因此;教學策略。教學設計。 (三) 教學目標教學設計中對於目標闡述。在教學過程中如何促進學生的發展,而現在教師應關注的首先是「教什麼」問題,體育技術課教學的一切活動都是著眼於學生的發展;教學評價。因此。除此之外、學習者的具體狀況相聯系,教學系統的運動變化表現為教學活動進程(簡稱教學過程)。它是實施教學活動的基本依據、學法指導,目標的主體應該是教師與學生,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中師生共同追求的、過程與方法,培養學生的能力,他們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制約著教師的活動,教學設計的功能與傳統教案有所不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位一體的課程教學目標,單元目標是階段性目標實現的基礎,要把知識技能。 (四) 教學策略制定所謂教學策略、提供學習資源等方面
④ 如何進行體育課堂教學設計
體育課堂教學環境包括硬環境和軟環境,也可稱為物質環境和人際環境,物質環境是指教學的物質條件,如體育教學場地、器材、溫度、光線、通風,以及必要的教學設備等等;人際環境是指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如師生的需要,認知因素、情感因素、課堂心理氣氛(班級學習風氣)等等。硬環境是外顯的,比較容易設計;軟環境是內隱的,比較難以把握。良好的體育課堂教學環境除了取決於物質條件外,還取決於合理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科學的課堂教學管理和課堂問題行為的有效調控等。
一、體育課堂教學的硬環境設計
做好教學場地、器材、設備的選擇、布置等准備工作,是實施體育課堂教學方案和實現體育教學目標的物質保證。合理的體育課堂教學硬環境設計能充分利用體育教學場地、器材,提高使用率;有利於教學過程中隊伍的組織、調動;能合理安排課的密度,增加學生的練習次數;能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習興趣,使之主動地投入到體育學習中去;便於教師指導、幫助,預防課堂問題出現和傷害事故的發生。
體育課堂教學硬環境的設計應注意以下幾點:
1、教學場地的設計要科學、合理、富有新意
2、教學器材、設備的選擇要合理
3、場地、器材、設備的布置應符合衛生要求
4、場地器材的布置要有利於課堂教學的組織實施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體育與健康課程的進一步改革深化,許多新興的鍛煉項目如遠足、定向越野、攀岩、登山、野外生存生活訓練等引入到了體育與健康課程中來,大大地拓展了課程的資源,也彌補了學校體育教學中由於地理環境制約、經濟條件限製造成的體育教學場地、器材、設備不足的缺陷。
二、體育課堂教學的軟環境設計
(一)體育教學組織形式(二)體育課堂教學管理(三)體育課堂問題行為調控1、教學場地的設計要科學、合理、富有新意
有的教師認為,體育場地的形狀、規格在各運動項目的規則中有嚴格的規定,似乎不必自己去設計。有這種想法的人可能還被禁錮在競技體育的教學指導思想之中。在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教學中,我們可以利用正規的競賽場地組織教學,但更應符合學生的年齡、性別、身高、體重、體能等生理、心理特徵,尤其是中小學的體育教學,正規的競賽場地對學生來說可能要求過高,更何況教師自行設計的各種游戲、競賽及其他練習活動對場地的形狀、規格有不同的要求。所以,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科學、合理、大膽並富有創意地對正規競賽場地進行改造,或根據自己設計的教學活動大膽創造,設計出一些符合各學段學生體育學習要求的、能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的教學場地來。
2、教學器材、設備的選擇要合理
教學器材的選擇也如同教學場地一樣不必拘泥於競賽規則的要求,可以選購符合學生年齡特徵的各種小籃球、小足球、軟式排球、小棒球等器材,可以降低籃架、球網的高度,也可以自行設計、製作符合特殊教學內容的、具有民間傳統特色的教學器具。
3、布置的場地、器材、設備應符合鍛煉和衛生的要求,應認真周密地考慮安全因素,嚴防發生傷害事故。教學器材的布置時要注意可移動的器材設備應盡量向固定的器材設備靠攏,免得影響教學過程的組織實施。
4、場地器材的布置要有利於練習輪換時隊伍的調動,有利於增加練習的密度和適宜的生理負荷。並應考慮便於教師對課的調控和輔導、幫助學生練習。
(一)體育教學組織形式
體育教學活動的展開需要一定的教學組織形式,教學組織形式就是教學活動中師生相互作用的活動方式。它所涉及和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教師怎樣把學生組織起來,通過教和學使師生緊密聯系;怎樣科學地利用空間、時間和其他教學條件來安排教學活動,使教師有效地教,學生有效地學,實現體育教學目標。
1、班級的教學組織形式
(1)行政班教學組織形式(2)合班分組教學組織形式(3)俱樂部制教學組織形式
2、課內教學組織形式 常用的體育課堂教學組織形式有以下三種:
(1)全班學習(2)班內分組學習(3)個別學習
從上面的分析看來,這三種形式都有各自的優點和缺點,在設計體育教學方案時要注意揚長避短,相互組合,相互彌補。不同的教學目標、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學方法,要求我們選擇不同的教學組織形式或組合不同的教學組織形式。可採用先個別學習,後小組學習,再全班學習的形式;也可採用先全班學習,後個別學習,再小組學習的形式;或可採用先全班學習後小組學習、先小組學習後全班學習等形式。而且,不同的教學組織形式或不同的教學組織形式的組合必須與不同的體育教學模式、具體的體育教學方法緊密配合,才能產生理想的教學效果,有關這些問題,我們將在《體育教學策略》中詳細討論。
(1)行政班教學組織形式
(2)它是以行政教學班為單位的教學組織形式,即男女混合班上課。其優點:形式固定,組織方便,上課時間安排容易,學生相互了解。缺點是學生之間男女性別的差異、體能水平、技能水平差異難以區別對待;不便於對好、差生的兩邊照顧;也不能滿足學生的不同興趣、愛好。這種組織形式有利於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必修內容(理論課)的教學。
(3)合班分組教學組織形式
即將同年級幾個班重新編班分組,由若干體育教師分別進行教學的相對穩定的教學組織形式。通常有按性別分組、按體能水平分組,按技能水平分組,按專項能力愛好分組等。其優點是根據學生的不同的情況制定教學目標,選擇教學內容,安排調控生理負荷,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與鍛煉的自覺性、積極性;缺點是給課程安排增加難度,教師人數少,場地器材不足的學校難以進行。此外,根據教學的實際需要還可以實行臨時分組進行教學。但不論採用哪一種教學組織形式,盡可能使各組學生相對固定,這有利於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了解,共同協作將課的教學任務完成。目前學校體育教學中比較常用的按專項班分組教學的形式就是這種合班分組教學組織形式,但由於物質條件、師資力量的限制,可供選擇的專項還不能完全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
(3)俱樂部制教學組織形式
全校學生根據個人的興趣、愛好,選擇按運動項目建立的各種俱樂部,在俱樂部內再重新編班分組教學。通常有按年齡分組、按性別分組、按體能水平分組、按技能水平分組、按身體健康狀況分組(保健班)等。這種教學組織形式受國外的運動俱樂部制度的啟發而形成的,它能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根據學生的不同的情況制定教學目標,確定教學內容,安排調控生理負荷,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與鍛煉的自覺性、積極性。物質條件和師資力量相對不足的學校也可少設幾個俱樂部組織教學、鍛煉活動。
(1)全班學習
全班學習是教師按照教學計劃、教學大綱的要求把教學內容統一傳遞給一個班(或幾個班)的學生,全班學生在教師統一指揮下,同時或依次地進行學習的教學組織形式。這種形式的優點是能全面照看到學生,課堂紀律好,隊列隊形看上去整齊劃一,便於統一調動指揮;教師一般按(假想或實際的)平均水平進行教學,以滿足大多數學生的需求;全班學生同時學習、練習時,有較高的練習密度,教學效率高,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學習較多的內容;同時接受教學的面比較廣,具有規模效益。缺點是教師傾向於把學生看作是一個在一般能力、興趣、學習方式和動機等方面同質的組,教學是針對假想的中等水平的學生,只適應班上的部分學生,難以照顧學生的個別差異,不利於區別對待、因材施教,這是班級教學形式最易遭批評的一個缺陷。如果全班學生依次進行學習、練習,則練習密度較低,且影響到等待著的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比較被動、主體作用不容易充分發揮;基本上按教師安排的進度進行學習,難以適應學生的個別差異;學生的學習主要是接受性學習,也不利於發揮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造能力。
(2)班內分組學習
班內分組學習是根據課的教學目標和要求將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分別進行學習的教學組織形式。分組的方法有兩種:教師指定或學生自由組合。教師指定分組時,可以是隨機的,如前排一組、後排一組或各排報數以後再分組等;也可以是有意識安排的,如使身高、體能、技能水平相對均等的分組或把學習骨幹平均地分配到各小組中去等。學生自由組合時,小組內成員感情濃厚,有利於學習,但要充分考慮非正式團體的作用,非正式團體有積極、中性、消極之分,教師要注意引導。
班內分組學習這種組織形式的優點是提供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面對面密切接觸和相互交流的機會,有利於學生開展互助協作,促使學生形成民主與合作的精神,培養學生互教、互學、互評能力;有利於情感領域和動作技能教學目標的實現;提高學生組織和表達自己見解的能力。缺點是不能全面照顧到學生,要使小組成員都能積極參與、取得效果有一定的難度,教學進度也不容易控制。
班內分組教學組織形式又可分為分組不輪換和分組輪換兩種形式:
①分組不輪換②分組輪換
分組不輪換是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在教師統一指導下,各組按教材內容安排順序,依次獨立進行學習,完成教學目標。如果場地器材條件充足的學校,可採用這種教學形式,以便提高練習效果,發展體能。
分組輪換是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在教師的指導和小組長的協助下,各組分別學習不同性質的教材內容,按預定的時間輪換學習內容的教學組織形式。目前,中、小學校體育教學較多採用這種教學組織形式。在班人數較多、場地器材不足的情況,可使學生獲得較多的實踐練習的機會,提高練習的密度。但教師不易全面指導學生,不易合理安排教學順序和靈活掌握教學時間,不能使各組的運動負荷達到逐步上升的要求。
⑤ 體育教學設計的結構要素有哪些
系統論認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作為各種各樣的系統而存在的。系統方法是運用系統科學的觀點,研究和處理復雜的系統問題而形成的方法,即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統性,把對象放在系統形式中加以考察的方法①。體育教學本身就是一個系統,體育教學設計中的系統方法,是在系統科學和體育教學實踐的基礎上產生的,是指導體育教學實踐和體育教學設計活動的一般方法。它是由多種變數因素構成的。這些因素涉及到學生主體的需要,主體的學習特徵,教學內容的選擇,教學目標和教學策略的確定,教學手段的運用,教學活動的組織等等,它們互相聯系,互相依賴,形成一定的結構,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這是我們對體育教學系統已有的基本共識。因此,體育教學設計的系統思想就是要求在進行具體設計時,必須從系統論的角度出發,在現代體育教育思想的指導下,全面分析體育教學系統中的各組成要素,對整個系統的結構和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進行優化組合,力求使各組成因素充分發揮自身的作用,朝向特定的目標,達成最理想的整體功能。 系統科學方法為體育教學設計提供了具體分析決策的操作過程和操作方法。它大體上分為三個階段,即系統分析、系統決策和系統評價。在系統分析階段,通過系統分析技術,確定問題的需求和系統的功能、目標;在系統決策階段,通過方案優選技術,考慮環境等約束條件,優選解決問題的策略;在系統評價階段,通過評價調試技術,實行方案,鑒定方案的有效性,進而完善已有方案。運用系統方法進行體育教學設計,應遵循下面三個原則: (1)整體性原則 它要求把體育教學設計作為一個整體加以考慮,不能只著眼於各個要素的分析和設計,或各個要素形式上的結合,應從整體與要素、要素與要素的相互聯系、相互作用中,以及從系統與外部環境的制約關系中,去揭示體育教學設計的特徵與規律。例如,處理好學習需要與學生特徵、體育教學內容與體育教學策略、體育教學目標與體育教學評價、體育教學環境與體育教學媒體等要素和要素的相關性、制約性,使系統的整體功能大於系統中各要素的功能之和。 (2)動態性原則 體育教學設計的對象是體育教學系統,這是一個有序的動態系統。體育教學系統的有序性表現為體育教學過程各要素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關系是有序的;體育教學系統的動態性表現為體育教學過程處於不斷的運動和發展之中。體育教學系統設計應充分考慮體育教學系統的有序性、動態性的特點,在體育教學設計和體育教學過程中引入評價和反饋機制,對過程實施有效的調控,這些是有效完成體育教學任務的重要保證。 (3)最優化原則 最優化是指系統功能的最優化,它是體育教學系統設計的基本目標。為此,在進行體育教學設計時,應從整體最優化的目標出發,使體育教學過程的每一個要素、每一局部過程和每一環節都置於系統的整體設計之中,以協同實現體育教學設計整體功能的最優化,而且要特別注意要素之間結構和功能的相互匹配,這樣才能設計出最優的體育教學方案,使體育教學達到預期效果。發表評論
⑥ 體育教學設計
設計內容包括 :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的方法與學法、教學流程、場地器材及學生運動量的估計等 這是單元教學設計應該包括的內容。不知道是不是能幫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