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視頻設計 > 怎樣放的更大教學反思

怎樣放的更大教學反思

發布時間:2021-02-20 17:47:51

⑴ 小學科學 怎樣放得更大 教學反思 blog

反思:微小的物體在顯微鏡下可以放得更大,看得更清楚。上實驗課時,可以讓學生先學會顯微鏡的使用,再用顯微鏡觀察植物細胞切片,掌握滴點水可以看得更清楚的技巧。

⑵ 怎樣放得更大教學反思

本課是在前幾課使用放大鏡觀察物體的基礎上,探究如何使物體放得更大?其實是引導學生經歷人類探索發明顯微鏡的過程。在前幾課的學習過程中,我發現很多學生也曾將兩把放大鏡重疊去觀察物體,希望獲得更大的圖像,當時的這種行為是無意識的,是不知其所以然的。上課初,以學生的這種行為引入,讓學生利用兩把放大鏡對比觀察前兩課上所觀察過的物體,如味精、白糖晶體,如螞蟻、蝴蝶等昆蟲,這樣,學生對兩把放大鏡組合後產生的效果會有更深刻的認識。在交流匯報時,應強調焦距的調整對於看清物體至關重要,可每次調整又很麻煩。出示課前製作的簡單顯微鏡,並講解示範製作方法:利用一個與放大鏡差不多直徑的塑料瓶,剪去瓶口瓶底,確定兩把放大鏡的焦距後,在合適位置固定好放大鏡。然後利用實物展台讓學生對比觀察效果,學生興趣盎然,躍躍欲試。再提供卡紙、衛生紙筒等材料,讓學生馬上加工製作簡單顯微鏡進行觀察。然後告訴他們所經歷的過程就是人類發明顯微鏡的過程,並閱讀教材中「列文虎克發現微生物的故事」,不少學生很自豪,感覺自己也能像科學家一樣思考問題很有成就感。
在利用自製簡易顯微鏡觀察過程中,針對學生提出的一些問題,如光線太暗,物體看不清楚,給學生一些解決問題的建議。利用手電筒、鏡子,結合五年級學過的光的反射知識,將足夠的光反射到物體上,這樣看上去就更清楚了。這一教學環節,其實也是為下節課介紹顯微鏡的結構、使用原理等做下鋪墊,使學生深刻體會到,有充足的光線照射和正確的調焦,對於用顯微鏡看清物體是非常重要的。課外要求學生兩兩合作,將兩個放大鏡製作成簡易顯微鏡,並利用自製的簡易顯微鏡去觀察校園中更多的事物,擴大對事物的認識。學生在課堂上曾設想,將三個放大鏡組合,放大效果是否會更好?由於課堂教學時間有限,可以安排在課外讓學生探究嘗試一下,這也是一項不錯的拓展活動。

⑶ 人教版四年級科學上冊《怎樣放得更大》教學設計

科學概念:
1、兩個凸透鏡組合起來可以使物體的圖像放得更大。
2、顯微鏡的發明拓寬了觀察領域,顯微鏡是人類認識微小世界的重要觀察工具。
過程與方法:
1、用兩個放大鏡組合製作一個簡易顯微鏡。
2、用自製的顯微鏡觀察周圍的物體
3、閱讀課文中列文虎克發現微生物的故事。
情感、態度、價值觀:
1、認識到人類發明顯微鏡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
2、科學的不斷發展,會促使技術不斷地改進,而技術的發展,又會促進科學研究的發展。
4、學習科學家對科學執著的追求和不懈的探索精神。
【教學重點】懂得人類的不懈追求促進了顯微技術的不斷進步
【教學難點】自製簡易顯微鏡
【教學准備】
分組實驗器材:兩個不同放大倍數的放大鏡、卡紙(或現成的紙筒)、剪刀、膠帶。供顯微鏡下觀察的物體,如花蕊,青苔,蠶絲,紙纖維,昆蟲的足、翅、觸角等,手電筒或小鏡子。
教師演示器材:兩個不同放大倍數的放大鏡,自製的顯微鏡,相關課件(如顯微鏡的歷史等)。
【教學過程】
一、顯微鏡的發展
1、如何放得更大?
師:同學們我們已經能熟練地使用放大鏡來觀察一些細小的物體了,但人類的探索慾望總在不斷地發展,放大鏡不能滿足人們對微小世界繼續探索的慾望。如何能使我們看到的像放得更大呢?
生:用顯微鏡,用電子顯微鏡……
2、介紹各種顯微鏡
1)最早的光學顯微鏡:荷蘭詹森父子製作的顯微鏡才是世界上第一架真正的顯微鏡。由一個凸透鏡和一個凹透鏡組成,它是光學顯微鏡。後來光學顯微鏡經不斷改進,最大放大倍數可達1500倍左右。
2) 電子顯微鏡:以電子束代替光束,用磁場代替透鏡。一下子把放大倍數提高到一萬倍。20世紀90年代放大率提高到200萬倍。
3) 掃描隧道顯微鏡:放大倍數可達3億倍。
二、做個簡易顯微鏡
1、怎樣放得更大?
師:放大鏡何以變成了顯微鏡呢,在放大鏡變成顯微鏡的過程中人類進行了怎樣的思考與努力呢?我想當時人們首先想到的問題肯定是:如何放得更大?同學們,你們有什麼辦法在現有的放大鏡的基礎上做到放得更大?(先讓學生嘗試回答)
2、我們自製顯微鏡
1)我們已經知道增加放大鏡的凸度就可以增加放大的倍數,但即使我們將凸度增到最大,它放大倍數也只能達到25倍左右。這個凸透鏡已經不能滿足我們的需求,我們該怎麼辦?
2)嘗試用兩個放大鏡觀察物體。
調整兩個放大鏡之間的距離觀察物體,直到看得最清楚,然後移開一個凸透鏡,比較一下兩次看到的物體有什麼不同。反復幾次,看看有什麼發現?藉助紙筒,參考第10頁的方法自製一個顯微鏡。(事先讓學生自備與放大鏡外徑一樣大的紙筒每組1-2個,否則課堂上的時間會不夠)
3)用自製的顯微鏡觀察周圍的物體。
供顯微鏡下觀察的物體,如花蕊,青苔,蠶絲,紙纖維,昆蟲的足、翅、觸角等。
三、小結
17世紀時,那些不懈地探究自然世界的人們就像我們一樣,嘗試著把兩塊凸透鏡組合起來製成了能放得更大的觀察工具,它們便是顯微鏡的前身。
板書設計:
4、怎樣放得更大
肉眼看 希望
——放大鏡 看
——(兩個凸透鏡組合) 到
——光學顯微鏡 更
——電子顯微鏡 多
——掃描隧道顯微鏡 …… 文 章來源
【教學目標】
1.通過自製顯微鏡的探究活動,知道兩個不同放大倍數的凸透鏡的組合可以把物體的圖像放得更大。
2.閱讀列文虎克自製顯微鏡並發現微生物的故事,了解顯微鏡發展的歷史,體會技術是不斷發展的,技術的改進推動著社會的發展,也改善了我們的生活,促進著科學研究的發展。
3.以科學家列文虎克對科學的執著追求和不懈的探索精神激勵學生。
【教學准備】
不同放大倍數的放大鏡、卡紙、剪刀、膠水。供顯微鏡下觀察的物體,如花粉、青苔、蠶絲、紙纖維等,手電筒或小鏡子。
【教學過程】
1.引入
提出問題:我們怎樣才能把物體放大更多的倍數呢?
討論。
2.怎樣放得更大
探究:用兩只手一前一後分別拿兩個放大倍數不同的凸透鏡(如教材上的圖),反復調整它們之間的距離來觀察物體,然後拿開一個透鏡,只用一個透鏡觀察物體。反復幾次,看看有什麼發現。
匯報。
講我們剛才經歷的過程就是人們發明顯微鏡的過程。在 17 世紀,人們把兩個凸透鏡組合起來,一個凸透鏡把另一個凸透鏡所成的像進一步放大,這樣明顯提高了放大倍數,這就是最早的顯微鏡。顯微鏡的發明,使人類觀察的范圍大大地擴大了。
3.做個簡易顯微鏡
討論顯微鏡的製作方法和步驟。
製作:學生分組製作,教師巡迴指導。
4.用自製的顯微鏡觀察周圍的物體
用自製的顯微鏡觀察只用一個放大鏡時觀察不清的文字和圖片,看看觀察效果如何。
用自製的顯微鏡觀察青苔、花粉等,比較和肉眼看到的有什麼不同。
5.了解顯微鏡的發明、發展史
閱讀教材上的列文虎克用自製的顯微鏡發現微生物的故事。
討論:從這個故事中我們知道了什麼?
6.講教師介紹顯微鏡的發展歷史
列文虎克用自製的顯微鏡能把物體放大 300 倍,使人類看到了過去從未看到的微生物世界。後來人們不斷改進技術使顯微鏡不斷改進和完善,可以把物體放大到 1500 倍左右,能分辨出百萬分之一毫米的物體。但光學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是有限的。 1932 年,德國科學家製成了世界上第一台電子顯微鏡,由此把放大倍數提高到 1 萬倍。到 20 世紀 90 年代,世界上已經研製成功了放大率 200 萬倍的電子顯微鏡,人們利用它可以看到物質內部的精細結構,知道了所有物質都是由一些肉眼看不見的極小極小的微粒組成的,從而發現了原子世界。
1983 年,人們發明了掃描隧道顯微鏡。這種顯微鏡比電子顯微鏡更先進。顯微鏡技術的發展,為我們研究微觀世界提供了可靠有力的工具,它是人類最敏銳的眼睛。
7.提出下一節課的研究任務——用顯微鏡觀察研究身邊的生命世界

教學反思: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知道兩個不同放大倍數的凸透鏡的組合可以把物體的圖像放得更大。
技能目標:能利用兩個凸透鏡自製一個顯微鏡,並用這個顯微鏡觀察微小的事物。
情感目標:體會技術的發展能推動科學的進步,而科學的進步又會返過來影響技術的發展,最終改善我們的生活。教育學生學習科學家列文虎克對科學的執著追求和不懈的探索精神。
教學准備:
1.課前學生收集顯微鏡在科研、醫療、工業、農業、紡織、考古等領域的影響、作用及應用方面的資料。
2.分組准備兩個放大倍數不同的放大鏡,觀察用的青苔、花、小字,事先用鐵架台做好的自製顯微鏡。
3.幻燈片以及多媒體設備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T:看,老師這里有兩個放大鏡,一大一小,它們誰的放大倍數更大呢?我們一起來比較比較!
2.T:如果想要把物體放得更大,比如:一千倍,該怎麼辦呢?
(板書課題:怎樣放得更大)
3.T:在很早很早以前,那時侯還沒有顯微鏡。一天,有一個叫詹森的小男孩在自己家的樓頂上玩耍。無意中,他拿起了2個放大鏡,反復擺弄兩個放大鏡間的距離時,突然他發現:街對面教堂高塔上的大公雞雕塑比原來放大了好幾倍,就連大公雞身上雕刻的羽毛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詹森非常興奮,他馬上把這個發現告訴給了自己的父親。後來,詹森與自己的父親一起用大大小小不同的放大鏡片來做各種距離不等的配合,在他們認真思索,反復實踐中終於發現了把物體放得更大的方法。
二、自製一個顯微鏡
1.T:同學們,你們想不想也像詹森父子一樣來調節調節放大鏡間的距離,使物體放的更大呢?
2.T:由於調節的位置不太好固定,老師已經事先把下面的放大鏡固定在鐵架台上了,我們只需調節上面的這一個放大鏡,直到找到一個放的最大的圖像。同桌兩個孩子一架,注意抓緊時間,開始實驗。
3.學生活動
4.T:看到了嗎?是不是放得更大了?
5.T:其實兩個放大鏡按一定的距離組合在一起,就能把物體放的更大,這就是一個最簡單的顯微鏡了,上面的這個鏡片是顯微鏡的目鏡,下面的這個是顯微鏡的物鏡。剛才我們經歷的過程,就是詹森父子發明第一台顯微鏡的過程了。我們用它來觀察物體?老師為你們提供了一些花、青苔和小字,你們也可以自己選擇一些物體來觀察。比較一下,用肉眼看,用一個放大鏡看和這台自製顯微鏡看,有什麼不同?這個活動在四人小組中展開。
6.學生活動、匯報。
7.T小結:剛才孩子們用自製的顯微鏡看清了許多我們用肉眼看不太清楚的物體,而事實上我們的科學家也是這樣,他們也是通過顯微鏡才觀察到了許多微小生物的,其中一位叫列文虎克的科學家,他首次利用顯微鏡看到了細菌。我們一起來了解了解有關他的故事吧。翻開書11頁,我們一起來了解了解。
8.學生閱讀T:從這個故事中我們知道了什麼?
9.T小結:通過學習我們發現自製的顯微鏡確實能把物體放得更大。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先後出現了幾種顯微鏡,我們一起來了解了解吧。(播放幻燈片)
三、分享資料
1.T:除了這幾種,你還知道哪些種類的顯微鏡,它們有什麼作用?對我們的生活有什麼樣的影響呢?課前,我請孩子們收集了以上相關的資料,我也了解了你們收集資料的情況,看得出來每個孩子都是很用心去收集的,還有的組收集到了一些圖片。接下來,我請同學來交流交流。其他同學認真聽,從別人的資料中你都學到了什麼?
2.學生分享資料
3.T:聽了這么多的資料,此時,你想說什麼?給你們2分鍾的時間,小組討論討論吧
4.小組討論、匯報

⑷ 怎麼樣的教學反思更有實效性

語文教材中,類似於《一夜的工作》這樣思想意境深邃,但距離學生生活較遠的文本佔有一定的比率。面對這樣的文本教師或者容易將思想情感抽象化,流於形式,過於教條;或者教師自身全情投入,慷慨激昂,但與學生存在極大的情感落差,兩者都忽視了在學生心靈層面的透視和共振,禁錮、定勢學生的獨特感情,阻礙學生語感品質的培養,久而久之,學生對此類文本會有本能的抵觸。
因而,在這一類文本的教學中,我注重引導學生在反復誦讀,整體感悟當中逐步完成對文本的理解、欣賞與批判,追求形成「重視熏陶」的教學特色,期待激起學生豐沛的情感回應。
如:教學《一夜的工作》一課前,自己先反復地讀課文,大量查閱總理生前的感人事跡,直到讀得自己的內心深深震撼、激盪才走進課堂,用自身凝重、深情的朗讀使學生迅速沉浸於「人民的總理愛人民,人民的總理人民愛」的情緒之中,較好地將學生引入語言文字背後隱藏著的意境當中。從而通過自己的朗讀、深入品析,先使自己心中涌動一股激情與沖動,再用情去感化學生,進而讓學生不由自主地渴望通過朗讀課文去親近,體驗課文中的情感。
在具體品析中,先讓學生自由地讀課文,讀著讀著,哪些語句令你深深感動了,就把它用「——」畫下來。然後反復誦讀自己最受感動的語句,說出令自己感動的原因。接著在此基礎上播放總理生前感人事跡的片斷錄像,在激越而又深情的音樂聲中學生的眼眶濕潤了。緊接著,讓學生配樂朗誦詩句「每一寸土地里都有你的腳印/每一陣春風里都有你的溫暖/每一條江河裡都有你的聲音/你光輝的生命和祖國的山河一樣萬古長青!」學生的聲音哽咽了,淚水奪眶而出!此時教室里無聲地彌漫開的是學生對總理偉大人格的感動、欽佩,沒有表白,沒有歌頌,然而真情流露。
以上可見,熏陶有如詩的意境,將教學具體化、細膩化,豐富了學生的語感品質,潛移默化,潤物無聲,是擊破年代久遠、背景艱深的文本壁壘的利劍。

《春》教學反思

《春》無疑是一篇美文,美詞佳句在作者細膩的筆觸之下比比皆是。這樣的「美」卻往往容易迷惑人的雙眼,理所應當地認為這樣的文章學生必定讀得津津有味,意趣無窮。
其實不然。
我在執教中就有以下遭遇:
因之於「美」,我將本文的教學定位為「文學欣賞」,即:先用一節課讓學生邊讀邊品,再用一節課讓學生背誦,彷彿茗茶,細細感悟文本之美及美在何處?並頗為自得地在學習目標上註明一條:初步掌握文學賞析的能力。
實際教學中卻發現:1、教師希冀的「品讀」,落實於學生實踐,卻還是停留於交流自己欣賞的詞句,有聲有色地讀一讀等層面,學生並沒有預想地去體悟文本措辭用語的妥帖、美妙,在貌似馬不停蹄地朗讀中,並沒有尋求到「賞析」的方法;2、在背誦課中,更將「賞析」遠遠拋開,停留於「記住」「背下」課文,文本原有的「美感」支離破碎。
因此,本文的教學並沒有真正達成「美文美學」的效果,離「文學欣賞」自然是足夠遙遠。
所謂「亂花漸欲迷人眼」,看似美好的文章常常使教師對於教學的期待過於理想化,過分注重主觀感受,而忽略對學生實際的充分考慮,這其實是一種自我陶醉,並不能真正地感召學生,這是教學的大忌。

《別了,我愛的中國》教學反思

俞平伯先生指出:「古人做文章時,感情充沛,情感勃發,故形之於作品。當時由情思而聲音、而文字,今天的讀者要了解當時的作品,也只有遵循原來的軌道,逆溯上去。作者當時之感寄託在聲音,今天憑借吟哦背誦,同聲相應來使情感再現。」可見,讀是緣語悟意的最基本的方法。
在《別了,我愛的中國》一文的學習中,我嘗試構建「以讀為本」的教學主線,讓學生充分地體驗語言,也讓學生走進課文,沉浸其中,擁抱語言、揣摩語言、品味語言,較有效地培養了學生語感品質。
1、保證文章讀的整體性。首先不師本位地對所謂的重點詞句加以單一、孤立的分析、講解,或者簡單地一古腦兒地對字、詞、句面面俱到地「肢解」,也不一廂情願地設計一些練習橫亘在研讀品析中,而是保存文章結構的完整性和意境的完美性,以讀促解,以讀悟法,以讀動情。
2、保證讀的量和讀的質。其次設計了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邀請夥伴合作讀、選擇讀、齊讀等多種朗讀形式,讓學生不間斷地投入到大量的朗讀訓練之中,在充分地讀書和揣摩品味課文語言學中真切地感受「我」別離祖國的痛苦以及必將回來建設祖國的壯志,獲得情感體驗,然後又通過朗讀將這這樣的情感體驗加以表現,表達出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和個人的情感體驗,既保證讀的量,也保證讀的質,從而使學生充分地感受語言文字生動的形象性和豐富的思想性,達到「得意者越乎於語言,悟理者超於文字」的境界。
「含英咀華品真味,吟詠體悟吸精髓」,在「以讀為本」的教學主線下,學生總是帶著全面感受言語的內在節奏、氣勢、情調「讀進」了課文,又在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的基礎上,「讀出」自己獨有的感受,既動於衷又流於外。普希金說:「我的語言和著和諧的節奏,和嘹亮的韻腳,隨著夢涌流。」當學生的琅琅書聲隨著情思自然涌流的時候,學生的語感越來越准確、深刻、全面、敏銳。

相信「以讀為本」的語文教學是本質的語文教學。

《養花》教學反思

在語文教學大力倡導品讀、賞析,人文教學備受推崇的今天,如何充分利用教材,讓學生透過黑白的文字中體會語言的魅力,以此受到熏陶,扎實地掌握語文基礎知識,依然是語文教學的重心所在。
正如著名教育家葉聖陶所說:「課文無非是個例子。」語言大師老舍先生的《養花》具有極高的語言文字訓練價值,教學中,我將文本為我所用,著力挖掘其教學價值,在語文基礎知識的教學上作了以下努力,效果良好。
首先,文章中多處出現運用關聯詞的語句,而部分學生在日常對於關聯詞的使用常有混淆之處,我就讓學生找出文章所有此類句子,如:「……只要開花,我就高興。」「花雖然多,但是沒有奇花異草。」「……盡管花草自己會奮斗……大半還是會死的。」「既須勞動,又長見識,這就是養花的樂趣。」等等,通過分析比較,學生們不但明確了相關關聯詞的使用,而且進一步體會到了老舍用詞的准確。
其次,文章看似平實,實則有許多好詞佳句,我就讓學生自由找出自認為不錯的詞句,在課上加以交流,說說「不錯」在何處?學生的交流不乏火花,我又適時鼓勵他們進行摘錄並現場背誦,學生積極性極高,待到課文學習結束時,自然地也就完成了相當的詞語積累,豐富了學生的語言,提高了課堂的效率。
由此想及,語文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在講求人文的今天,千萬不偏廢工具性,依然堅持結合教材實際訓練語文基礎知識,會使我們的教學更有實效性。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反思

執教《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文時,我遇到了以下問題:
1、教學應當是「預設與生成相益得彰」的。但在教學中,我只顧著講教學設計步步為營地進行實施,對教學現場學生提出的一些疑問,以及產生的認識和感悟,沒有做到及時捕捉,只是輕描淡寫、蜻蜓點水地點到,甚至忽略不計,沒有使之成為學生進一步學習的基礎,更沒有被用作新的生成資源。
2、「魯迅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這個問題,由於學生基礎的差異,知識水平和思考角度不同,對於這個問題的感悟也就處在不同的層次上,但是,我拘泥於尋求惟一的答案——魯迅先生是一個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的人,缺乏敏銳的洞察和不失時機地充分利用,沒有真正把「以學生為本」的理念落實到教學行動中去。
因為上述原因,本課的教學顯得教條而不靈動。
其實,課堂上即時呈現的動態生成資源是格外可貴的,因為它反映了學生學習的需要。在以上的生成資源面前,倘若能及時調整教學預設,根據學生的不同感悟,組織教學,學生不才能不但讀懂、悟透,而且更有興趣,課堂也會更有活力,更具生命氣息。
教學是一門藝術,它永遠需要教師不斷提高應變能力,鍛煉教學智慧,增強教學技藝和魅力。

《只揀兒童多處行》教學反思

《只揀兒童多處行》這篇文章的字里行間都盈溢著她對少年兒童的愛。讓學生自主感受冰心奶奶文章的美,理解冰心奶奶對兒童的愛,是本文教學的主旨。教學主旨最終有效達成,得益於以下作法:
1、文章的語言和意境如詩一般的美,可愛的孩子、美麗的海棠、爛漫的春光無不給學生以沖擊和碰撞。這樣的文章,任何理性的分析、提問都會打碎渾然一體的美感,教學中,就以作者為什麼會說「……記住『只揀兒童多處行』,是永遠不會找不到春天的」?展開層層推進的讀:①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體會體會,你從哪些語段中感受到「『只揀兒童多處行』,是永遠不會找不到春天的?」②你最欣哪些語段?請你反復讀相關的語段,體會是什麼吸引了你欣賞的目光?③把你心中的喜愛、欣賞盡情地讀出來。學生自由地沉浸、穿行在課文的意境之中,不斷捕捉蘊含在字里行間的情感,讀得津津有味,冰心奶奶對兒童是發自內心的喜愛瞭然在心。
2、學生在讀書的過程當中往往會調動個人的生活經歷,滲透自我的情感理念,從不同的角度對作品作出不同的解讀。所以,學生對具體的閱讀往往有各自注重的焦點,並因為知識水平、認識能力、生活體驗、審美程度和閱讀習慣的不同,產生不同的感悟,因而,學生對於課文的鑒賞常具有很強的個性化特點。教學中,讀「小小的身軀上噴發著太陽的香氣息」「不留一點空隙,陽光下就像幾座噴花的飛泉……」等語句時,有人認為應讀得短促以表達一種驚喜,有人又認為應讀得輕並適當拖長以表達一種由衷的贊嘆……如此等等,我都給予尊重、允許,若有偏頗也先曉之以理再予以糾正。從而,鼓勵學生在讀當中能夠不盲從、不唯書,敢於質疑、批判、追求真理,使得「讀」具有真正的價值。
3、在閱讀感知的整個過程中,極力讓學生反復讀書,自由表達自己的感受,無論是朗讀還是表達感受都極少作精確性的評價,而是努力引導學生從課文原文出發,去聯想、延伸、拓展,追求「模糊便是精確」的和諧境界。
在這樣的過程中,冰心奶奶愛母親、愛老師、愛兒童、愛自然……愛一切美好的事物的人物形象逐漸在學生的心中清晰、豐滿,學生透過文字深受愛的感召,美的感染,教學主旨自然達成。

《凡卡》教學反思

文章很長,課時卻有限,這樣的時候,倘若貪求面面俱到,教學將又冗長又乏味,學生收益甚少。因而,在《凡卡》一文的教學,我這樣設計並實施教學:
1、初讀課文伊始,就拋出問題:「用一個詞語表達你初讀本文的最大感觸。」學生很快紛紛表達:震驚、傷感、同情、悲痛……由此,迅速導向學生集中關注文本的情感,並將自己的情感世界融入其中。
2、然後,就「從什麼地方感受到『震驚、傷感、同情、悲痛……』?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受?」這一問題請同學們自讀課文,以點帶面找出凡卡給爺爺寫信的內容,並反復研讀相關的語句,既緊扣情感,又明晰文章主線;既讀懂內容,又感染情緒。
3、接著,再讓學生就自己最有「震驚、傷感、同情、悲痛……」感觸的語句通過朗讀表現自己的情感體驗,學生自然地噴發感情。
回顧這一課的教學,倘若面面俱到,或逐段講析,自然枯燥乏味,毫無特色,弱化文本自身的感染力,以上處理,則較好地突破文章篇幅較長、內容縱橫交錯、時間、空間關系復雜的難點,實現了長文短教、化難為易。因而,教師深入涵詠文本,正確地處理、把握教材非常重要。

⑸ 怎樣放得更大用顯微鏡觀察身邊的生命世界教學反思

怎樣放得更大用顯微鏡觀察身邊的生命世界教學反思
上兩課以觀察植物表皮細胞為主,這節課用顯微鏡觀察水中的微生物。微生物的觀察不同於植物表皮細胞的觀察,微生物看似無形,也無法用放大鏡直接觀察到,這就對觀察材料的准備有更高的要求。教師上課前,所准備的供觀察用的水,應自己先進行一番觀察,確定水中有微生物,不然會制約學生的課堂觀察活動,會影響教學效果。我們學校里有個小池塘,養著一些魚,還有一些水生植物,因此這個觀察用水的准備倒是不難,水中也有不少微生物可供觀察,其中以草履蟲居多。
主要的問題還是出現在觀察過程中。學生操作顯微鏡已比較熟練了,如果看到了活動著的物體,那必然是水中的微生物,但如果看到的是不會動的,又或者形態結構不像書中介紹的任何一種,那看到的是什麼?是不是水中的微生物呢?對於這些物體,教師也不好回答,微生物種類繁多,而我們對水中的微生物的了解也是極其有限的,我們也無法確定學生看到的是什麼?看到的是不是微生物。所以,也只能先讓學生記錄下畫下所觀察到的物體形態。為了幫助學生區分觀察到的是否微生物,我告訴學生三種情況是可以排除的:一是水中的汽泡,汽泡的形狀並不規則,但邊緣明顯,中間空白;二是過大的物體,在我們的顯微鏡下,是看不到佔了一半以上視野的微生物的;三是移動載玻片而視野中卻不動的物體,那是鏡頭上的灰塵等雜物。這樣就減少了學生觀察出錯的概率,提高了教學效果。

⑹ 《怎樣放得更大》教學反思

本課是在前幾課使用放大鏡觀察物體的基礎上,探究如何使物體放得更大?其實是引導學生經歷人類探索發明顯微鏡的過程。在前幾課的學習過程中,我發現很多學生也曾將兩把放大鏡重疊去觀察物體,希望獲得更大的圖像,當時的這種行為是無意識的,是不知其所以然的。上課初,以學生的這種行為引入,讓學生利用兩把放大鏡對比觀察前兩課上所觀察過的物體,如味精、白糖晶體,如螞蟻、蝴蝶等昆蟲,這樣,學生對兩把放大鏡組合後產生的效果會有更深刻的認識。在交流匯報時,應強調焦距的調整對於看清物體至關重要,可每次調整又很麻煩。出示課前製作的簡單顯微鏡,並講解示範製作方法:利用一個與放大鏡差不多直徑的塑料瓶,剪去瓶口瓶底,確定兩把放大鏡的焦距後,在合適位置固定好放大鏡。然後利用實物展台讓學生對比觀察效果,學生興趣盎然,躍躍欲試。再提供卡紙、衛生紙筒等材料,讓學生馬上加工製作簡單顯微鏡進行觀察。然後告訴他們所經歷的過程就是人類發明顯微鏡的過程,並閱讀教材中「列文虎克發現微生物的故事」,不少學生很自豪,感覺自己也能像科學家一樣思考問題,很有成就感。在利用自製簡易顯微鏡觀察過程中,針對學生提出的一些問題,如光線太暗,物體看不清楚,給學生一些解決問題的建議。利用手電筒、鏡子,結合五年級學過的光的反射知識,將足夠的光反射到物體上,這樣看上去就更清楚了。這一教學環節,其實也是為下節課介紹顯微鏡的結構、使用原理等做下鋪墊,使學生深刻體會到,有充足的光線照射和正確的調焦,對於用顯微鏡看清物體是非常重要的。課外要求學生兩兩合作,將兩個放大鏡製作成簡易顯微鏡,並利用自製的簡易顯微鏡去觀察校園中更多的事物,擴大對事物的認識。學生在課堂上曾設想,將三個放大鏡組合,放大效果是否會更好?由於課堂教學時間有限,可以安排在課外讓學生探究嘗試一下,這也是一項不錯的拓展活動。

⑺ 怎樣放的更大教學反思

課外要求學生兩兩合作,將兩個放大鏡製作成簡易顯微鏡,並利用自製的簡易回顯微鏡去觀察校園中答更多的事物,擴大對事物的認識。學生在課堂上曾設想,將三個放大鏡組合,放大效果是否會更好?由於課堂教學時間有限,可以安排在課外讓學生探究嘗試一下,這也是一項不錯的拓展活

六年級下冊 怎樣放的更大 教學反思

本課是在前幾課使用放大鏡觀察物體的基礎上,探究如何使物體放得更大?其實是引導學生經歷人類探索發明顯微鏡的過程。在前幾課的學習過程中,我發現很多學生也曾將兩把放大鏡重疊去觀察物體,希望獲得更大的圖像,當時的這種行為是無意識的,是不知其所以然的。上課初,以學生的這種行為引入,讓學生利用兩把放大鏡對比觀察前兩課上所觀察過的物體,如味精、白糖晶體,如螞蟻、蝴蝶等昆蟲,這樣,學生對兩把放大鏡組合後產生的效果會有更深刻的認識。在交流匯報時,應強調焦距的調整對於看清物體至關重要,可每次調整又很麻煩。出示課前製作的簡單顯微鏡,並講解示範製作方法:利用一個與放大鏡差不多直徑的塑料瓶,剪去瓶口瓶底,確定兩把放大鏡的焦距後,在合適位置固定好放大鏡。然後利用實物展台讓學生對比觀察效果,學生興趣盎然,躍躍欲試。再提供卡紙、衛生紙筒等材料,讓學生馬上加工製作簡單顯微鏡進行觀察。然後告訴他們所經歷的過程就是人類發明顯微鏡的過程,並閱讀教材中「列文虎克發現微生物的故事」,不少學生很自豪,感覺自己也能像科學家一樣思考問題,很有成就感。
在利用自製簡易顯微鏡觀察過程中,針對學生提出的一些問題,如光線太暗,物體看不清楚,給學生一些解決問題的建議。利用手電筒、鏡子,結合五年級學過的光的反射知識,將足夠的光反射到物體上,這樣看上去就更清楚了。這一教學環節,其實也是為下節課介紹顯微鏡的結構、使用原理等做下鋪墊,使學生深刻體會到,有充足的光線照射和正確的調焦,對於用顯微鏡看清物體是非常重要的。
課外要求學生兩兩合作,將兩個放大鏡製作成簡易顯微鏡,並利用自製的簡易顯微鏡去觀察校園中更多的事物,擴大對事物的認識。學生在課堂上曾設想,將三個放大鏡組合,放大效果是否會更好?由於課堂教學時間有限,可以安排在課外讓學生探究嘗試一下,這也是一項不錯的拓展活動。

⑼ 六年級科學怎樣放得更大教學設計

到http://wenku..com/link? 看看會有收獲的

科學概念:
1、兩個凸透鏡組合起來可以使物體的圖像放得更大。
2、顯微鏡的發明拓寬了觀察領域,顯微鏡是人類認識微小世界的重要觀察工具。
過程與方法:
1、用兩個放大鏡組合製作一個簡易顯微鏡。
2、用自製的顯微鏡觀察周圍的物體
3、閱讀課文中列文虎克發現微生物的故事。
情感、態度、價值觀:
1、認識到人類發明顯微鏡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
2、科學的不斷發展,會促使技術不斷地改進,而技術的發展,又會促進科學研究的發展。
4、學習科學家對科學執著的追求和不懈的探索精神。
【教學重點】懂得人類的不懈追求促進了顯微技術的不斷進步
【教學難點】自製簡易顯微鏡
【教學准備】
分組實驗器材:兩個不同放大倍數的放大鏡、卡紙(或現成的紙筒)、剪刀、膠帶。供顯微鏡下觀察的物體,如花蕊,青苔,蠶絲,紙纖維,昆蟲的足、翅、觸角等,手電筒或小鏡子。
教師演示器材:兩個不同放大倍數的放大鏡,自製的顯微鏡,相關課件(如顯微鏡的歷史等)。
【教學過程】
一、顯微鏡的發展
1、如何放得更大?
師:同學們我們已經能熟練地使用放大鏡來觀察一些細小的物體了,但人類的探索慾望總在不斷地發展,放大鏡不能滿足人們對微小世界繼續探索的慾望。如何能使我們看到的像放得更大呢?
生:用顯微鏡,用電子顯微鏡……
2、介紹各種顯微鏡
1)最早的光學顯微鏡:荷蘭詹森父子製作的顯微鏡才是世界上第一架真正的顯微鏡。由一個凸透鏡和一個凹透鏡組成,它是光學顯微鏡。後來光學顯微鏡經不斷改進,最大放大倍數可達1500倍左右。
2) 電子顯微鏡:以電子束代替光束,用磁場代替透鏡。一下子把放大倍數提高到一萬倍。20世紀90年代放大率提高到200萬倍。
3) 掃描隧道顯微鏡:放大倍數可達3億倍。
二、做個簡易顯微鏡
1、怎樣放得更大?
師:放大鏡何以變成了顯微鏡呢,在放大鏡變成顯微鏡的過程中人類進行了怎樣的思考與努力呢?我想當時人們首先想到的問題肯定是:如何放得更大?同學們,你們有什麼辦法在現有的放大鏡的基礎上做到放得更大?(先讓學生嘗試回答)
2、我們自製顯微鏡
1)我們已經知道增加放大鏡的凸度就可以增加放大的倍數,但即使我們將凸度增到最大,它放大倍數也只能達到25倍左右。這個凸透鏡已經不能滿足我們的需求,我們該怎麼辦?
2)嘗試用兩個放大鏡觀察物體。
調整兩個放大鏡之間的距離觀察物體,直到看得最清楚,然後移開一個凸透鏡,比較一下兩次看到的物體有什麼不同。反復幾次,看看有什麼發現?藉助紙筒,參考第10頁的方法自製一個顯微鏡。(事先讓學生自備與放大鏡外徑一樣大的紙筒每組1-2個,否則課堂上的時間會不夠)
3)用自製的顯微鏡觀察周圍的物體。
供顯微鏡下觀察的物體,如花蕊,青苔,蠶絲,紙纖維,昆蟲的足、翅、觸角等。
三、小結
17世紀時,那些不懈地探究自然世界的人們就像我們一樣,嘗試著把兩塊凸透鏡組合起來製成了能放得更大的觀察工具,它們便是顯微鏡的前身。
板書設計:
4、怎樣放得更大
肉眼看 希望
——放大鏡 看
——(兩個凸透鏡組合) 到
——光學顯微鏡 更
——電子顯微鏡 多
——掃描隧道顯微鏡 …… 文 章來源

【教學目標】
1.通過自製顯微鏡的探究活動,知道兩個不同放大倍數的凸透鏡的組合可以把物體的圖像放得更大。
2.閱讀列文虎克自製顯微鏡並發現微生物的故事,了解顯微鏡發展的歷史,體會技術是不斷發展的,技術的改進推動著社會的發展,也改善了我們的生活,促進著科學研究的發展。
3.以科學家列文虎克對科學的執著追求和不懈的探索精神激勵學生。
【教學准備】
不同放大倍數的放大鏡、卡紙、剪刀、膠水。供顯微鏡下觀察的物體,如花粉、青苔、蠶絲、紙纖維等,手電筒或小鏡子。
【教學過程】
1.引入
提出問題:我們怎樣才能把物體放大更多的倍數呢?
討論。
2.怎樣放得更大
探究:用兩只手一前一後分別拿兩個放大倍數不同的凸透鏡(如教材上的圖),反復調整它們之間的距離來觀察物體,然後拿開一個透鏡,只用一個透鏡觀察物體。反復幾次,看看有什麼發現。
匯報。
講解:我們剛才經歷的過程就是人們發明顯微鏡的過程。在 17 世紀,人們把兩個凸透鏡組合起來,一個凸透鏡把另一個凸透鏡所成的像進一步放大,這樣明顯提高了放大倍數,這就是最早的顯微鏡。顯微鏡的發明,使人類觀察的范圍大大地擴大了。
3.做個簡易顯微鏡
討論顯微鏡的製作方法和步驟。
製作:學生分組製作,教師巡迴指導。
4.用自製的顯微鏡觀察周圍的物體
用自製的顯微鏡觀察只用一個放大鏡時觀察不清的文字和圖片,看看觀察效果如何。
用自製的顯微鏡觀察青苔、花粉等,比較和肉眼看到的有什麼不同。
5.了解顯微鏡的發明、發展史
閱讀教材上的列文虎克用自製的顯微鏡發現微生物的故事。
討論:從這個故事中我們知道了什麼?
6.講解:教師介紹顯微鏡的發展歷史
列文虎克用自製的顯微鏡能把物體放大 300 倍,使人類看到了過去從未看到的微生物世界。後來人們不斷改進技術使顯微鏡不斷改進和完善,可以把物體放大到 1500 倍左右,能分辨出百萬分之一毫米的物體。但光學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是有限的。 1932 年,德國科學家製成了世界上第一台電子顯微鏡,由此把放大倍數提高到 1 萬倍。到 20 世紀 90 年代,世界上已經研製成功了放大率 200 萬倍的電子顯微鏡,人們利用它可以看到物質內部的精細結構,知道了所有物質都是由一些肉眼看不見的極小極小的微粒組成的,從而發現了原子世界。
1983 年,人們發明了掃描隧道顯微鏡。這種顯微鏡比電子顯微鏡更先進。顯微鏡技術的發展,為我們研究微觀世界提供了可靠有力的工具,它是人類最敏銳的眼睛。
7.提出下一節課的研究任務——用顯微鏡觀察研究身邊的生命世界

教學反思: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知道兩個不同放大倍數的凸透鏡的組合可以把物體的圖像放得更大。
技能目標:能利用兩個凸透鏡自製一個顯微鏡,並用這個顯微鏡觀察微小的事物。
情感目標:體會技術的發展能推動科學的進步,而科學的進步又會返過來影響技術的發展,最終改善我們的生活。教育學生學習科學家列文虎克對科學的執著追求和不懈的探索精神。
教學准備:
1.課前學生收集顯微鏡在科研、醫療、工業、農業、紡織、考古等領域的影響、作用及應用方面的資料。
2.分組准備兩個放大倍數不同的放大鏡,觀察用的青苔、花、小字,事先用鐵架台做好的自製顯微鏡。
3.幻燈片以及多媒體設備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T:看,老師這里有兩個放大鏡,一大一小,它們誰的放大倍數更大呢?我們一起來比較比較!
2.T:如果想要把物體放得更大,比如:一千倍,該怎麼辦呢?
(板書課題:怎樣放得更大)
3.T:在很早很早以前,那時侯還沒有顯微鏡。一天,有一個叫詹森的小男孩在自己家的樓頂上玩耍。無意中,他拿起了2個放大鏡,反復擺弄兩個放大鏡間的距離時,突然他發現:街對面教堂高塔上的大公雞雕塑比原來放大了好幾倍,就連大公雞身上雕刻的羽毛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詹森非常興奮,他馬上把這個發現告訴給了自己的父親。後來,詹森與自己的父親一起用大大小小不同的放大鏡片來做各種距離不等的配合,在他們認真思索,反復實踐中終於發現了把物體放得更大的方法。
二、自製一個顯微鏡
1.T:同學們,你們想不想也像詹森父子一樣來調節調節放大鏡間的距離,使物體放的更大呢?
2.T:由於調節的位置不太好固定,老師已經事先把下面的放大鏡固定在鐵架台上了,我們只需調節上面的這一個放大鏡,直到找到一個放的最大的圖像。同桌兩個孩子一架,注意抓緊時間,開始實驗。
3.學生活動
4.T:看到了嗎?是不是放得更大了?
5.T:其實兩個放大鏡按一定的距離組合在一起,就能把物體放的更大,這就是一個最簡單的顯微鏡了,上面的這個鏡片是顯微鏡的目鏡,下面的這個是顯微鏡的物鏡。剛才我們經歷的過程,就是詹森父子發明第一台顯微鏡的過程了。我們用它來觀察物體?老師為你們提供了一些花、青苔和小字,你們也可以自己選擇一些物體來觀察。比較一下,用肉眼看,用一個放大鏡看和這台自製顯微鏡看,有什麼不同?這個活動在四人小組中展開。
6.學生活動、匯報。
7.T小結:剛才孩子們用自製的顯微鏡看清了許多我們用肉眼看不太清楚的物體,而事實上我們的科學家也是這樣,他們也是通過顯微鏡才觀察到了許多微小生物的,其中一位叫列文虎克的科學家,他首次利用顯微鏡看到了細菌。我們一起來了解了解有關他的故事吧。翻開書11頁,我們一起來了解了解。
8.學生閱讀T:從這個故事中我們知道了什麼?
9.T小結:通過學習我們發現自製的顯微鏡確實能把物體放得更大。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先後出現了幾種顯微鏡,我們一起來了解了解吧。(播放幻燈片)
三、分享資料
1.T:除了這幾種,你還知道哪些種類的顯微鏡,它們有什麼作用?對我們的生活有什麼樣的影響呢?課前,我請孩子們收集了以上相關的資料,我也了解了你們收集資料的情況,看得出來每個孩子都是很用心去收集的,還有的組收集到了一些圖片。接下來,我請同學來交流交流。其他同學認真聽,從別人的資料中你都學到了什麼?
2.學生分享資料
3.T:聽了這么多的資料,此時,你想說什麼?給你們2分鍾的時間,小組討論討論吧
4.小組討論、匯報
5.T:因為有了顯微鏡的發明,人們發現了重來未曾發現過的微生物、病毒、基因等等;正因為有了顯微鏡,我們的醫學、考古學、工業、農業、軍事等領域都有了很大的發展。下節課,我們將繼續學慣用顯微鏡觀察研究身邊的生命世界。下課!

閱讀全文

與怎樣放的更大教學反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