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高中地理第二單元第三節城市空間結構怎麼寫教案
城市空間結構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高中必修2中第二章」城市與城市化」中的第一節。本章包括:城市內部空間結構,不同等級城市的服務功能,城市化三節內容.
城市是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象徵,是區域經濟的發展中心和服務中心。本節教材主要包括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區、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形成和變化兩部分內容,其中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形成和變化是重點。本節在本章中處於基礎性地位。學好本節內容,有助於學習和理解下面的內容。城市是人類聚落的最高形式,是人類生產生活的重要舞台,既與前一章緊密聯系,又對後面的學習起著啟下的作用。 二、課標解讀:
課標:運用實例,分析城市的空間結構,解釋其形成原因。
本條「標准」有三個要求:
(1)學生要學會分析城市的空間結構。城市的空間結構是指城市及其功能分區在空間上的分布狀態。所謂會「分析」,是指會在城市分布圖上,指出城市及其功能分區分布的情況,並歸納出城市分布的特點。
(2)會解釋這種結構特點的形成原因。 (3)會使用實例進行分析說明。
三、學情分析:
在義務教育階段的地理課程中,學生已經知道了多種各有特色的具體城市。此外,從課程以外的媒體中,學生也能經常接觸具體城市的知識。我們的學生居住在城市中,具有對城市的體驗性知識。因此,進入高中階段的學生已經積累相當多的有關城市的感性知識,只不過這些知識是以具體城市的形象孤立存在的。高中階段的地理課程是在學生已有的大量感性知識的基礎上,幫助他們建立對城市的理性思考,並通過認識城市的特徵來理解人文景觀與自然環境的關系。
四、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理解城市土地利用方式不同而形成的不同功能區以及它們的特點 (2)掌握城市內部空間結構形成變化與變化因素 2.過程與方法:
運用實例分析城市的空間結構,並解釋其形成原因。 3.情感態度價值觀:
(1)通過學習,能夠運用發展的觀點看待城市發展及其地域結構的變化。 (2)通過認識城市熱愛自己生活的城市
五、教學重難點
1.重點:運用實例,分析城市內部空間結構,解釋其形成原因。 2.難點:城市功能結構的形成及影響因素。 六、教學方法:
1.教學方法:案例分析、小組合作、講述、歸納總結 2.教學手段:多媒體課件 七、課時安排:2課時 八、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導入新課】通過圖片創設情境引入:教師展示一些自己曾拍攝過的城市形狀鳥瞰圖,引導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城市形態呢,與什麼因素有關呢,引起懸念進而引入課題。 【板書】第二章 城市與城市化 第一節 城市內部空間結構
【設計意圖】通過圖片引起學生興趣,引出問題,激發學習慾望,更好地吸引注意力投入到本節課中。 【活動設計】結合課本設計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及引出不同的功能分區。 【板書】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區:
【提問】1.根據北京市的土地利用狀況,北京市的城市用地分為哪些類型? 2.閱讀教材P18,回答什麼是集聚效應? 【板書】1.城市土地利用類型:
2.城市土地利用的集聚效應:同一種土地利用方式對用地空間和位置需求往往是相同的,這會導致同一種活動在城市空間上的集聚。通過集聚效應,形成不同的功能區。
【提問】首先請同學們合作看圖2.1找出有哪些功能分區?以那種功能區為主?
【板書】3.城市主要的功能分區:住宅區、商業區、工業區等。住宅區為最廣泛的功能區。
【提問】結合北京市的土地利用狀況,功能區之間有無明確的界線?如何分清某種土地利用方式為哪種功能區? 學生回答:
【設計意圖】通過讀圖,提高學生從圖上獲取信息的能力,並且對知識的形成原因進行探討分析,提高學生思維能力,抽象概括及表達能力。利用學生居住的城市提出問題,貼近生活,便於學生理解。
【問題設計】閱讀教材P19—20 內容和圖2.2—2.4,通過討論,歸納總結,完成下表:
【設計意圖】閱讀課本、讀圖,提取信息,歸納總結,得出規律,掌握人文地理學習思路。
【活動設計】結合P21「活動」,通過引導,使學生學會讀圖分析的一般步驟;理論聯系實際,分析香港功能區的空間分布特點。
分析步驟:(1)閱讀圖例,了解香港具有哪些功能區。
(2)分析各功能區的空間分布,尤其要分析它們的位置關系,解釋原因。 (3)歸納其分布特點。 【板書】
【作業布置】
第二課時
提問:結合江寧區的變化,分析江寧區城市結構發生了哪些變化?結合課本24頁活動題,提出功能結構布局方案?
通過理論聯系實際,讓學生更好理解理論,掌握城市結構布局的變化及其影響因素,通過活動題方案的提出,學生能夠掌握布局的規律性,解決問題。
設計意圖:理論聯系實際,知識的不枯燥性,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同時,能夠通過總結,深層次認識城市結構布局,活學活用。 5.作業布置:
◆設計意圖:知識與能力強化訓練,鞏固本課所學知識,提高應用能力。
城市功能區 位置
住宅區 高級住宅區 多建在城市的外緣,面積較大,環境優美,配套設施完善
低級住宅區 在內城與工業區附近,面積較小,擁擠密集,環境較差 商業區 位於市中心、交通干線的兩側或街角路口,主要為點狀或條狀分布 工業區
多位於城市外緣,靠近河流、鐵路、公路等交通便捷的地帶
【問題設計】閱讀教材P19—20 內容和圖2.2—2.4,通過討論,歸納總結,完成下表:
【設計意圖】閱讀課本、讀圖,提取信息,歸納總結,得出規律,掌握人文地理學習思路。
【活動設計】結合P21「活動」,通過引導,使學生學會讀圖分析的一般步驟;理論聯系實際,分析香港功能區的空間分布特點。
分析步驟:(1)閱讀圖例,了解香港具有哪些功能區。
(2)分析各功能區的空間分布,尤其要分析它們的位置關系,解釋原因。 (3)歸納其分布特點。 【板書】
【作業布置】
第二課時
提問:結合江寧區的變化,分析江寧區城市結構發生了哪些變化?結合課本24頁活動題,提出功能結構布局方案?
通過理論聯系實際,讓學生更好理解理論,掌握城市結構布局的變化及其影響因素,通過活動題方案的提出,學生能夠掌握布局的規律性,解決問題。
設計意圖:理論聯系實際,知識的不枯燥性,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同時,能夠通過總結,深層次認識城市結構布局,活學活用。 5.作業布置:
◆設計意圖:知識與能力強化訓練,鞏固本課所學知識,提高應用能力。
城市功能區 位置
住宅區 高級住宅區 多建在城市的外緣,面積較大,環境優美,配套設施完善
低級住宅區 在內城與工業區附近,面積較小,擁擠密集,環境較差 商業區 位於市中心、交通干線的兩側或街角路口,主要為點狀或條狀分布 工業區
多位於城市外緣,靠近河流、鐵路、公路等交通便捷的地帶
B. 城市空間結構的研究與分析怎麼用於城市規劃
城市空間結構的微觀等級結構體系和宏觀形態結構模式的構成和特徵,從可回持續發展的基本原答則和城市空間結構核心內涵(城市形態和城市結構)出發,確定城市空間結構可持續性的解析元素,並建構相應的解析框架.
以上海作為研究對象,從都市區和中心城區兩個空間層面選取相應解析元素,對1980-1990年代城市空間結構演化的規劃目標和實際狀況的評價和解析,總結出四種城市空間結構演化趨勢,並對其形成原因作簡單評述.實證研究的結論是,上海城市空間結構解析元素的規劃目標總是可持續的;其實際演化狀況的可持續性在都市區層面下降,在中心城區層面得到增強;同時,多數解析元素的實際演化滯後於規劃目標;且多數解析元素之間具有一定的關聯性。
C. 簡述城市空間結構分析
市空間結構看應體現以下二個方面:
1、 承重結構與非承重結構,承重結構指城市空間在一定的生存生活質量標准下所能容納的最大人品量;而非承重結構是指城市空間范圍內多元文化的傳統、厚重的文脈特徵,以及文化沉澱等對城市容量所具有的非限制性。
2、 顯性結構與陷性結構,顯性結構指城市空間中道路網路、建築界面、開敞空間、功能分區等一切顯露於外的物理空間;隱性結構指的是各城市要素相互之間的聯系,如產生結構的比重,社會各階層的空間分異在需市空間結構中的地域表現,以及城市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種種要素在城市空間結構中的沉澱與影響。
城市是人類生產的最大商品。如果將城市空間定位於一種商品的范疇內,那麼城市這一商品的使用性就會影響整個城市空間的價值的大小,而如果要提升城市這一商品的使用價值與價值,就需從城市的空間結構著手,那麼做為房地產企業是否也找到了著手點?要想做企業,首先應找准城市空間結構;其次在分析各城要素,從而具體確定地產項目。再者,做為城市空間結構的一種基本狀態,集中與分散也應是房地企業重點研究的內容。
下面讓我們認識一下集中與分散,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空間集聚過程與城市空間的擴散過程同時發生。
一方面,隨著大量人口向城市的聚集,城市的居住密度日益提高,城市中心建成區B至於郊區都處於空間迅速擴展的階段,集中程度的提高正迅速地走向它的反面,即過度集中產生一系列無法容忍的「城市問題」,這迫使一部分條件的人必須撤離原有的住區以尋求更適宜的環境,
另一方面,隨著到郊外尋求生活空間成為一種時尚、一種風氣後,城市迅速拉松,交通工具將廣大的居民在100KM甚至200KM的城市圈內來回運載,城市邊緣與郊區的繁榮使居住場所與工作場所的分離更加走向極端。分散過程主要發生在發達國家,而且幾乎是在發展中國家處於城市化急劇集中的階段,這是人力資本在空間上流動的結果,為了更好地就業及接受更好的教育是適移的主要目的,同時,也是出於住房條件的考慮,但最為主要的還是經濟活動分配上的空間就化,從重工業到高技術產業及服務、信息業的轉變,從大工廠到專門化的中小企業的轉變,減少了對市中心區位的需要,也降低了規模經濟及集聚經濟的重要性與優勢,使經濟活動的區位選擇自由更富有彈性,企業能夠從核心到邊緣甚至邊邊緣。
1、 從交通伸展形成的空間結構有兩種典型的模式:當城市為單中心結構時,其外部結構往往由中心區向外交通伸展,形成星狀化結構;當城市發展、規模擴大至一定程度後,該結構往往向雙中心結構或多中心結構演化,形成串珠放射狀結構。
2、 軸線帶狀結構。該結構一般是沿一條主要交通線或沿海、江、河或其他自然地形發展而來,城市形態呈帶狀、條狀演化,主城副城之間易形成串珠狀關系。
3、 均勻伸展結構。該結構在單中心下是主城——衛星城體系在多中心狀態下可以成網路伸展體系。
在集聚和擴散的作用下,城市空間結構會發生局部甚至全部的演化,其方式有:星形演化(點式演化)、圈層演化(軸式演化)、蛙跳演化(團決式演化)。最後我會發現城市外部空間的伸展總是沿優區位,即阻力最小的方向發展,而軸式演化由於交通可達性的拉動作用而表現的最為生動、活躍,在昆明城我們不難看出滇池路及北京路就是這種形式的演化。當伸展軸為全封閉的快速幹道時,則空間發展以節點集聚為主要方式(各高速公路)。而伸展僅僅是一般性道路時,則馬賽克式的填充為比較常見。
以上是城市外部空間演化,下面我們了解下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演化:
1、 單核演化。
在城市內部,城市核心區一般是指市中心區,它是城市各種主要活動的集聚地,在此區域內,形成城市人流、物流、資金流等的高度集中,同時他具有五個基本特徵:中心性、可達性、集聚性、流通性,城市中心區的上述特徵,隨著規模的擴大會在城市的其他區位相繼出現,出現中心移甚至中心演替的情況,即城市中心越大,城市中心已不再是某個點狀或團狀空間,而是轉向跨街區、多軸向的片狀空間或接近地理中心。城市中心的擴大(集聚),同時也帶來了環境的惡化,以及更捷性與可達性的降低,造成居住功能的向外遷移,城市的空間化。城市中心的演化反映了人口集中的空間格局的重新組織,城市向某個方向發展時,空間中心也會隨之移動,空間的不斷演替,不斷地改變著原有城市空間的結構關系,因此,在城市發展過程中,單核結構演化的實際可能性。
2、 多核演化。當原有的單核城市不能容納快速發展的城市中心職能時,就有可能在其他地方出現另處的中心或次中心,或者原有的中心功能發生分化,使一部分功能在其他區位集中,而保留下來的部分功能也因專門化程度提高而使集中程度加強。
一般情況單核結構向多核結的演化有下列幾種情形:
①、 原中心容量飽和,不能滿足需要,原業等級較低但區位較好的中心有可以發展成新的中心,或並行原中心構成雙核結構。
②、為抑制原中心的過度擁擠與膨脹,選擇某些節點,形成新的中心,有意說培育新中心的目的,往往是為了解決原中心過度集中的問題,或者是為了新開發區更快的發展。
③、 為了保護原中心的文化風貌,開辟新區後自然形成新的中心,一些著名的古城如羅馬、佛羅倫薩、蘇州等都是通過這一辦法演化出多核結構。
④、 因地形地貌的限制,或自然資源開發利用過程中形成的一些天然聚落,只能以多核結構來組織城市的空間布局。
3、核心 —— 邊緣演化
任何城市空間結構的演化都是在城市核心與城市邊緣相互作用的關系中進行的,在城市中,不可避免地存在集中景觀與分散景觀同時並存的空間特徵,城市越大,這種特徵越明顯,城市越小,這種特徵則越模糊。在核心與邊緣的演化關系中「核心」是處於主導地位的,它決定邊緣的形態與大小,反過來,邊緣的結構與形態也反作用於城市的核心的大小。
D. 城市地域結構與城市空間結構
構成城市的具有各種功能及其相應的物質外貌的功能分區 城市地域結回構。又稱城市內部結構。答現代城市是一個有動力的有機體,它是在一定空間范圍內不 城市地域結構斷演變和發展的。城市在發展過程中,職能分化帶動形態的分化形成城市內部空間布局,各個功能區有機地構成城市整體。城市地域結構是城市地理學基本研究課題之一。城市空間結構是城市要素在空間范圍內的分布和組合狀態,是城市經濟結構、社會結構的空間投影,是城市社會經濟存在和發展的空間形式。城市空間結構一般表現在城市密度、城市布局和城市形態三種形式,因此,城市空間結構就有內部
E. 關於城市的空間結構解析
1、集中型形態:城市建成區主體輪廓長短軸之比小於4:1,是長期集中緊湊全方位發展狀態,其中包括若乾子類型,如方形、圓形、扇形等。這種類型城鎮是最常見的基本形式,城市往往以同心圓式同時向四周擴延。主要城市活動中心多處於平面幾何中心附近,屬於一元化的城市格局,建築高度變化不突出而比較平緩。市內道路網為較規整的格網狀。這種空間形態便於集中設置市政基礎設施,合理有效利用土地,也容易組織市內交通系統。 2、帶型形態:建成區主體平面形狀的長短軸之比大於4:1,並明顯呈單向或雙向發展,其子型有U型、S型等。這些城市往往受自然條件所限,或完全適應和依賴區域主要交通干線而形成。 3、放射型形態:建成區總平面的主體團塊有3個以上明確的發展方向,包括指狀、星狀、花狀等子型。這種形態的城市在一定規模時多隻有一個主要中心,屬一元化結構,而形成大城市後又往往發展出多個次級副中心又屬多元結構。這樣易於組織多向交通流向及各種城市功能。 4、星座型形態:城市總平面是由一個相當大規模的主體團塊和三個以上較次一級的基本團塊組成的復合式形態。最通常的是一些國家首都或特大型地區中心城市,在其周圍一定距離內建設發展若干相對獨立的新區或衛星城...
F. 什麼是城市空間結構
城市空間結構是城市要素在空間范圍內的分布和聯結狀態,是城市經濟結構、社會結構的空間投影,是城市社會經濟存在和發展的空間形式。城市空間結構一般表現在城市密度、城市布局和城市形態三種形式。
第一、城市密度。城市是由分屬於經濟、社會、生態等系統的諸要素構成的社會經濟綜合體,城市各類要素在城市空間范圍內表現為一定數量,形成各自的密度。城市密度是城市各構成要素密度的一種綜合。合理的城市密度,有利於發展生產的專業化和社會化,提高社會勞動生產率;有利於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的建設,節約使用土地和資源,降低生產成本;有利於信息的傳遞和交流,刺激競爭,培養
城市空間結構
①城市土地利
土地利用效益
用空間結構
同心圓
離市中心的遠近
一,
城市空間結構
地租支付能力
交通
①商業區
②城市功能分區
②居住區
③工業區
④文教區
⑤風景區
①城市規模(規模巨大的城市有一個或多個城市副中心。而規模較小的城市只有單一中心,沒有明顯的功能分區)
二,城市空間結構的差異
②城市職能(工業城市的工業用地所佔比例較大。如我國鞍山。商業、金融城市的商業用地面積大,工業用地面積很小,甚至沒有工業區。如香港)
③自然地理環境(如蘭州、宜昌這樣的沿江城市,城市用地沿江狹長布局:十堰這樣的山區城市則沿山谷綿延擴展;沿海城市則多以港口為中心向腹地擴展。如大連;平原地區的城市則以中心城區為中心向四周均勻擴展。如保定)
G. 城市空間結構和城市功能分區的區別
城市功能分區就是商業區、居住區、工業區等 城市空間結構就是城市功能分區的組合布局情況,例如同心圓、扇形
H. 如何擴展城市空間結構的教學
【內容摘要】城市空間結構擴展的理論和實踐模式,可以分為蔓延式擴展、點軸式擴展、飛地式擴展和網路式擴展,每個擴展模式中又可分別分為兩個不同的亞模式。對南京自1899年正式開埠以來的城市空間結構擴展歷程加以考察,可以劃分為5個歷史時期,分別以飛地式擴展、點軸式擴展、蔓延式擴展和飛地式擴展為主要擴展模式。南京應注意避免飛地的連綿和蔓延的繼續,使城市空間結構向網路式模式的方向發展。
【關鍵詞】城市空間結構擴展 理論與實踐 模式 南京
1 本文對城市空間結構擴展模式的分類
本文所研究的城市空間結構擴展,僅僅是指「外圍地域擴展」(趙和生,2005)和平面的擴展,並不涉及「內部結構重組」(趙和生,2005)式擴展以及立體擴展,如地下城市、空中城市以及「精明增長」中的「垂直加厚」等。
2 近代以來中外城市空間結構擴展的理論與實踐模式的梳理
2.1 蔓延式擴展
城市空間不斷向外推進,一圈一圈向外圍擴展,侵吞外圍原有的非城市用地,城市建成區連片發展,沒有空間的間隔和層次性。
2.1.1 同心圓狀
城市總體空間形態基本呈圓形,擴展呈現圈層狀向外蔓延的態勢,沒有明顯的優勢蔓延方向,各個方位的蔓延狀態基本相同。(圖1)城市核心向各個方面具有等同的意義,城市核心擁有「主宰」城市的影響力,帶有強烈的向心和聚集的傾向(趙和生,2005)。
圖1:同心圓式蔓延示意圖
規劃理論方面,伯吉斯提出的「同心圓模式」和萊特提出的「廣畝城市」思想可以看作是同心圓式蔓延。這是蔓延式中最常見也最方便的形式,也是目前中國城市中最為普遍的空間擴展形態,以北京、成都最為典型。
北京在1949年成立北京市都市計劃委員會,並確定將行政中心放在舊城。北京雖然一直注重發展衛星城並早在1958年就提出「分散集團式」的布局形式和「控制市區、發展遠郊」的方針,但事實上北京舊城的中心性不斷強化,各種城市功能高度強化並疊加。城市擴展基本採取由舊城中心向外蔓延擴散的方式,以舊城為中心在市區發展新建用地,這種擴展最為明顯的表現就是愈演愈烈的環路建設,郊區綠化隔離帶不斷遭到蠶食,而衛星城而處於發育不良的狀態。(參見張敬淦,2001 )
2.1.2 不規則狀
由於受到河湖、山地等地形的限制,城市在蔓延進程中沿著地形最為有利、阻礙最小的方向擴展,因而城市形態不表現為近似於圓形而是不規則狀。這種不規則狀也可能表現為接近帶狀,但是它與點軸式擴展的最本質區別是,它沒有明確的擴展軸線、功能片區和區隔帶,而是呈現連片的蔓延態勢。(圖2)
圖2:不規則狀蔓延示意圖
杭州的江北城區由於受到西湖和錢塘江的地形限制,呈現一種南北狹長且南窄北寬的不規則狀蔓延,城市形態形成一種「摺扇狀」(姚士謀,1998;轉引自馮健,2004),。1949年後濟南的擴展中,黃河、北部低窪地帶和南部千佛山等山地的地形限製作用明顯,總體上呈現一種東西狹長的不規則狀蔓延;同時經十路等東西向交通幹道的不斷強化,也進一步強化了東西向的擴展。此外西寧和煙台也基本呈現一種不規則蔓延的擴展態勢。
2.2 點軸式擴展
城市由原有城區出發,向外形成擴展軸線,並在軸線上形成若干節點,以每個節點為中心形成一個功能片區,成為一個城市功能相對完整同時又表現出明顯的功能特色的空間構成。城市擴展軸線可以是河道、交通干線等實軸,也可以是某種虛軸如北京舊城的中軸線(齊康)。其空間形態可能會表現出與飛地式擴展十分接近的形態,它與飛地式擴展的主要區別是軸線明顯並貫串各節點、片區,好似穿糖葫蘆,各節點、片區之間的間隔較小。而飛地式擴展中的「飛地」與原有城區間隔較大,若有多個飛地,則各飛地往往是向不同的方向發展,而不是沿著某一軸線或某幾個軸線呈現出明顯的指向性。
2.2.1 單軸
城市只有單一的一條擴展軸線,表現出單一的擴展方向,因此城市形態一般呈現出狹長的帶狀。城市擴展如果有兩條及以上的基本平行的發展軸,也被認為是單軸擴展模式。(圖3)
圖3:單軸示意圖
在規劃理論方面,馬塔的「帶型城市」理論、蘇聯的米留金提出的「連續功能分區」的方案;規劃實踐方面,巴黎表現的最為典型,米留金所作斯大林格勒和馬格尼托哥爾斯克兩座城市的規劃、丹下健三工作小組所作「東京規劃——1960」也比較典型。中國北魏洛陽通過延伸原城市南北主幹道銅駝街直抵南廓圜丘的辦法,加強了城市南北中軸線的主導作用,並拉出一個氣勢恢弘的城市大結構作為全城規劃布局的基礎(洪亮平,2002)。當前中國城市中蘭州、青島、深圳也基本呈現一種擴展單軸形態。
路易十四時期的巴黎,對著盧浮宮構築起一條巨大壯觀而具有強烈視線進深的軸線,而1793年巴黎規劃通過香榭麗舍大街和凱旋門的建設以及高度規整性的住宅布局,形成穿過擁擠市區的一條寬闊軸線(張京祥,2005)。1965年保爾·德魯弗里主持制定的「巴黎區域指導性規劃」,向西延伸了巴黎的這條發展軸線,沿賽納河兩側平行軸線發展,在巴黎近郊建設拉德芳斯等9個副中心,並在賽納河下游形成盧昂地區等幾個城市群,遠期城市發展將沿巴黎伸出的快速幹道選擇用地,巴黎老城和新城通過高速公路和軌道交通連接(趙和生,2005)。
2.2.2 多軸
城市有多條擴展軸線,表現出多個擴展方向,因此城市形態表現為指狀、星狀。其空間形態與網路式擴展,有相似之處,其與網路式擴展的區別是,城市形態中各軸線的連接貫通作用十分明顯,每個軸線上的節點和片區通過軸線與原有城區形成十分緊密的聯系。但是各軸線之間的聯系並不緊密,尚未形成縱向聯系而構成網路。因此如果不加以合理的疏導和建立綠化隔離帶,各軸線之間的指狀地帶很容易形成橫向填充,因為這種填充遵循的是距離軸線越近越經濟的規律,從而使多軸擴展逐步向蔓延式擴展演變。(圖4)
圖4:多軸示意圖
規劃理論方面,16世紀後西歐的巴洛克主義、霍伊特提出的扇形模式、Team 10提出的「叢簇城市」理論比較著名;規劃實踐方面,朗方所作華盛頓放射長廊規劃、W·鮑爾所作利物浦區域規劃、偽滿洲國「新京」規劃、哥本哈根指狀發展規劃、科斯塔與尼邁耶所作巴西利亞規劃、格里芬所作堪培拉規劃都很典型。
巴西利亞的總平面模擬飛機的形象。東西主軸線即「機身」為直線,長約8公里,由火車站開始,沿林陰大道布置政府大廈和公共建築,機頭為三權廣場(國會、總統府和最高法院),尾部是文化區和體育運動區,末端是為首都服務的工業區、印刷出版區。南北主軸線即「機翼」長約13公里呈弓形,沿著湖畔展開,布置商業區、住宅區、使館區。兩條軸線呈十字交叉,象徵巴西是天主教國家。(參見張京祥,2005)
2.3 飛地式擴展
在距離原有城區一定距離之外,產生新的城市發展區,被稱為「飛地」。飛地與原有城區間隔較大,並形成相對獨立的完整的城市功能和形態。飛地的面積較大,與原有城區之間有河道、綠化帶等隔離,防止兩者之間形成蔓延生長的態勢,飛地與原有城區之間通過大容量快速交通相互連通。
2.3.1 單一飛地
原有城區之外只有一個飛地,該飛地往往面積較大,並承擔獨有的城市功能。(圖5)
圖5:單一飛地示意圖
規劃理論方面,梁思成、陳占祥1949至1953年間共同制定的北京總體規劃「梁陳方案」最為著名。規劃實踐方面,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城和廣州天河新城的開發以及近代1904年濟南開埠後的商埠建設等較為典型。上海的浦東和浦西之間有黃浦江的天然區隔,浦東的主要功能定位是金融、高新技術產業、出口加工和物流等。天津主城區與濱海新城的間隔較大,通過高速公路和津濱輕軌連接,濱海新城的主要功能定位是先進製造業、高新技術產業、海港物流區、臨空產業區和海濱休閑旅遊等。
1904年開埠前,濟南城市空間組成包括內城和西、南、東三面的關廂地帶。1904年濟南借膠濟鐵路通車至濟南之機自開商埠。商埠區位於膠濟鐵路濟南站以南,最初的地域范圍為東起十王殿,西至大槐樹,南至長清大路,北以鐵路為界,東西不足5里,南北約2里,面積約4000餘畝。商埠區與濟南舊城並不直接相連,而是有約1里的間隔,兩者通過館驛街、普利街等道路相連。商埠區為典型的飛地,最主要的功能定位是近代工商業,並兼有高級住宅和近代市政辦公機構,而舊城則保持了官僚衙門和教育等職能。至1933年商埠區的戶、口數就超過了舊城內(楊天宏,2002)。
2.3.2 多個飛地
原有城區之外出現多個飛地,各飛地的面積相對較小,各自承擔不同的特有城市功能。各飛地與原有城區有較多聯系,但是各飛地之間的聯系並不緊密。(圖6)
圖6:多個飛地示意圖
蘇州保護古城、發展新加坡工業園區和蘇州新區的實踐最為著名。近代沈陽舊城外鐵西區等工業區建設,近代南通唐閘、天生港、桃花塢等新區建設,東京的多摩、新宿、臨海等多中心發展模式比較典型。
1992年,蘇州市政府作出「依託古城,開發新區」的決策,1994年新加坡與中國政府決定在蘇州合作建設工業園區。蘇州實現了自身擴容增量的蛻變,形成了「一體兩翼」的新城市格局(中國城市化,P152)。蘇州舊城居中,新加坡工業園區居東,蘇州新區居西,舊城南還有吳縣市區,舊城西北遠郊還有滸墅關,均為典型的飛地,圍繞舊城呈眾星拱月之勢。蘇州保護舊城,在舊城之外發展飛地式新區的做法以及成為中國城市舊城保護和新區開發的著名成功案例。蘇州城市總體規劃(1996—2010) 中進一步確定了多個飛地、組團發展的城市格局。
2.4 網路式擴展
城市中心城區之外形成數量眾多的新城區或新城鎮,成為城市主要的生長點。各個新城區或城鎮之間的聯系與它們同中心城區的聯系同樣密切,從而形成一個多元化、網路式的城市空間體系,中心城區的「中心性」下降。中心城區與各個新城區或新城鎮之間通過綠化帶等方式進行間隔,並且各個功能區相對獨立發展而不是蔓延式發展,它們之間通過多種方式的快速交通相互聯系,包括地鐵、輕軌城鐵、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等。
2.4.1 片區網路
在城市中心區外圍形成若干個功能片區,各片區具有相對獨立和完整的城市功能而不依賴城市中心區,各功能片區之間通過綠化帶、快速路等方式進行間隔。間隔的距離較小,各片區之間及各片區與中心城區之間的聯系較為緊密,存在較高的通勤水平。(圖7)
筆者認為這種片區網路式擴展最適合快速發展中的中國大城市,既達到了較高的土地使用效率以適應中國大城市人口快速增長、城區面積快速擴大的現狀,同時又避免了城市的無序蔓延所造成的嚴重的交通、環境、地價、市中心人口密度等多方面的惡果。
圖7:片區網路示意圖
規劃理論方面,沙里寧的有機疏散理論;規劃實踐方面,1971年莫斯科總圖最為著名,沙里寧所作大赫爾辛基規劃也比較典型。
1971年莫斯科總圖選擇了多中心組合的規劃結構,採用「多中心八大片」的規劃結構,每一個片區的社會結構協調,城市功能自成體系、相對獨立,設有市級中心和大片綠地,保持各自的特色。周圍7個片區圍繞核心片區呈「星光放射」狀多中心體系,每個片區內部又分成若干個規劃區並再分成若干個居住區,以其規模配置公共設施,組織生活。總圖還將主要放射幹道和環路改建為連續交通幹道,並以此連接各片區;新建2條環路分別連接莫斯科的各火車站和各片區中心;各片區中心還以地鐵環線連接。在原有環形放射道路網的基礎上增加井字型高速道路系統,從核心片區的邊緣通過。(參見趙和生,2005)
2.4.2 衛星城網路
在城市中心區外圍建設若干(有可能數量眾多)的衛星城,作為功能相對完整和獨立的小城鎮,形成「反磁力中心」,以疏散市中心的人口和商業、就業等,使之向外圍的衛星城擴展。各衛星城之間以及衛星城與城市中心區之間的間隔較大,結構較為鬆散,聯系強度不如片區網路。(圖8)
圖8:衛星城網路示意圖
在規劃理論方面,霍華德的田園城市和聯盟城市理論比較典型;規劃實踐方面,阿伯克隆比主持的大倫敦規劃最為著名,英國新城運動也比較典型,洛杉磯總體城市結構也可歸為衛星城網路。此外還有近年來出現的「邊緣城市(edge cities)」、「郊區磁力中心(magnet areas)」和「郊區次級就業中心(suburban subcenters of employment)」(馮健,2004)。
大倫敦規劃體現了《巴羅報告》中提出的分散工業與人口的中心思想,在距離倫敦中心城區48公里半徑的范圍內劃分4個圈層並配合放射狀道路系統,對每個圈層實行不同的空間管制政策,降低中心圈層的密度,通過綠地圈強制隔離以阻止建成區連片蔓延(張京祥,2005)。該規劃建立了「控制中心區,通過開發城市遠郊地區的新城,分散中心城市的壓力」的規劃模式;在大倫敦的外圈規劃設置8個衛星城,並擴建原有的20多個城鎮,以疏散倫敦的工業企業和過剩人口(趙和生,2005)。
3 對1899年以來南京城市空間結構擴展模式的簡要分析
3.1 1899年至1927年:下關、浦口的飛地式擴展
1858年《天津條約》規定南京成為向帝國主義開放的口岸城市,但由於太平天國運動的發展,直至1899年南京才真正成為通商口岸城市,商埠建設主要位於坐擁長江航運之便的下關。下關作為造船基地的歷史可以追溯至南宋,明代更是達到極度興旺,為鄭和船隊造船的「龍江船廠」是明代最大的官營專業造船廠,清代則有「黃鵠號」的誕生(趙軍,2005;蒂娜,2005)。下關惠民河以西、沿長江5華里地域為商埠,下關沿江成為中外商輪集中靠泊的港區,外國輪船公司開始在下關沿江建設碼頭(蒂娜,2005)。南京最早的鐵路運輸也始於下關,1908年滬寧鐵路竣工通車,南京車站(今南京西站)即位於下關,從而使下關的交通優勢進一步強化。下關地處南京城牆外,遠離當時南京的城市中心夫子廟一帶,為較為典型的「飛地」,主要城市功能定位是交通、商業、工業。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民國政府主動開放了清末即准許開放為通商口岸但因故延遲的浦口(楊天宏,2002)。浦口位於津浦鐵路的末端並緊鄰長江,依託交通優勢成為一處交通、商業功能明顯的「飛地」。
3.2 1927年至1949年:中山大道的點軸擴展
南京國民政府制定的「首都規劃」雖然沒有完全實施,但也使南京的城市空間結構和城市景觀發生很大變化,尤以交通建設突出。中山大道西起中山碼頭,經鼓樓、新街口至中山門,成為最主要的城市發展軸線。該軸線串連的城市節點,除了原有的下關外,還有新建的頤和路官僚高級住宅區,傅厚崗市級行政區,新街口商業區等。中山北路沿線較集中的建設了國民政府各部委的辦公建築,如海軍部、行政院、外交部等;中山東路沿線建設了財政部、國民黨黨史陳列館、中央博物院等。由下關車站至建康路的京市鐵路(市內窄軌鐵路)北段與中山大道基本平行,強化了中山大道這一發展軸線(庄林德、張京祥,2002)。
南京此前的傳統城市中心位於夫子廟一帶,中山大道的建成和國民政府行政、居住用地的建設,使南京的城市重心逐漸北移,特別是新街口取代夫子廟成為南京最主要的商業中心。鼓樓以北地區原來人口稀少,中山大道建成後,城市空間結構以中山大道為軸線向北和向東擴展的態勢十分明顯。
3.3 1949至1992年:蔓延式加少量不成型的飛地
此間整體規劃的、大規模的城市建設活動不多,城市空間結構擴展最主要的是在主城區內部的蔓延式發展,特別表現為各軸線之間的指狀空隙的填充。南京城牆內原有的發展空地,如城北中山北路與中央路之間的指狀空隙,基本都填充完畢。城牆外較為成型的發展區,只有下關區。城南地區呈現日益衰落的態勢,城北地區的土地利用強度不斷加大,人口向北遷移加快,人口密度也隨之上升,經濟重心向鼓勵和玄武兩區轉移(朱喜鋼,2002)。
1950和1960年代,由於工業分散布點的作用,在城市外圍形成一批以工廠為中心的火星飛濺式的飛地,例如江北的重化工業、棲霞的化學建材工業和板橋的鋼鐵等(朱喜鋼,2002)。但這些飛地規模小,城市功能不完備,且距離主城區過遠(一般距離為10至20公里),人口少,因而發展十分有限。
3.4 1992年至2000年:蔓延式擴展的繼續和飛地式擴展的初現端倪
城市蔓延的現象仍然比較明顯,並且逐漸溢出了南京城牆的范圍。由於江蘇省機關家屬區建設的帶動作用,鼓樓區秦淮河以西的龍江、中保地區發展較快,此外在南湖地區形成了一片比較集中的居住區。但這種擴展仍然是跨越秦淮河的簡單蔓延,並沒有對擴展地區提前進行全面的規劃,城市功能缺乏相對獨立性。此外在下關區建寧路沿線、玄武區新莊地區等處也出現了一定的蔓延現象。
1992年南京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和位於新生圩的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於該年開始建設,南京的城市空間結構大為伸展,呈現出一種「飛地式」的色彩。但是由於這些地區生活服務設施配套不足,居住用地不夠,無法聚集足夠的人口居住,這種城市功能的缺失,導致其尚未成為成熟的飛地。只有江寧較好的實現了居住、科研及商務等城市功能的有機結合,率先向城市新區的方向發展。
3.5 2000年至今:蔓延式擴展的有限度的繼續和飛地式擴展的異軍突起
城市蔓延的現象並沒有停止,但是由於城市空間結構的拉開,蔓延已經不是占絕對主導的擴展模式。蔓延式擴展主要出現在新莊、中山門外和武定門外等處。
飛地式擴展得到政府相當的認可,幾個面積較大,功能特色較為明顯的飛地得到整體的規劃和實施。江北的浦口區繼續發展。江寧的發展尤為成功,2000年撤縣設區後成為南京市的一部分,其內部有東山鎮和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功能分區,加之祿口機場建設的帶動,聚集功能較強。2001年南京正式確立了「一城三區」(「一城」指河西新城,「三區」指仙林、江寧和江北)的城市發展規劃。河西新城區的功能定位為高級商務辦公、體育和文化和高檔居住區,仙林新市區的主要功能定位是教育和高新技術產業。
南京今後需要努力的是,避免飛地與主城的連綿式發展(特別是河西新城區)以及各飛地之間的相互連綿,保護好相互之間的隔離帶;加強各飛地之間的橫向聯系並做好生活、居住、服務、就業的綜合配套,使之不對中心城區產生過多的功能依賴,從而使南京的城市空間結構向片區網路模式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