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麼用光畫畫
一、怎麼用光畫畫:
拍攝前,將LED燈安裝在一個人造裝置上,這個裝置與鑽頭相連,讓LED燈做圓周運動。除了LED燈和這個人造裝置外,設備還包括光棒、手電筒、一系列鏡頭以及顏色亮麗的電線。
採用長曝光技術進行拍攝時,需要為相機設置較長的快門時間,短的也有幾秒鍾,長的可達到幾分鍾甚至更長時間。採用這種技術拍攝,照片中的固定物體更加銳利,移動物體則呈現出模糊的視覺效果。這種視覺效果通過光源的移動實現。按下快門後,光棒或者手電筒在相機的視野中穿過。採用這種技術在夜間拍攝時能夠製造出接近白天的視覺效果,原因在於較長的快門時間允許更多光線進入相機鏡頭。
二、光繪畫簡介:
光繪畫(也叫光塗鴉)是英國藝術家大衛·吉利弗利用光棒、手電筒和LED燈創作了一組絢麗的藝術作品。在奇妙絢爛的燈光襯托下,英吉利海峽根西島呈現出此前從未有過的景象。平凡的夜晚因為色彩艷麗的光球和多色波浪形光帶而得以擁有一種異乎尋常的美。
三、吉利弗作品特點:
吉利弗創作的光繪畫作品令人嘆為觀止,所呈現的視覺效果似乎可引起人的幻覺,足以與服用迷幻葯產生的感覺相提並論。更令人感到吃驚的是,如此精彩絕倫的景象並不是「電腦巫術」的傑作,而是採用長曝光這種常見的拍攝技術。
四、作者簡介:
吉利弗現年31歲,生活在格恩西島的聖彼得港。白天的時候,他是一位金融業從業人員,到了晚上,他便搖身一變,成為一名技藝超凡的「光畫家」。過去20個月時間里,吉利弗用了200個夜晚潛心創作光繪畫,為此花費了5000英鎊。每當夜晚來臨,他便帶著光劍以及其他發光道具在格恩西島尋找合適地點,一旦選中,便會用這些「光畫刷」為它們刷上「光顏料」,創作出一幅幅精彩的光繪畫作品。吉利弗最喜歡的拍攝對象是根西島海岸線一帶由當時的納粹德國建造的碉堡,藉助渦流波和充滿神秘色彩的光球,照片中的碉堡擁有一種別樣的味道。二戰期間,根西島被德軍佔領。
❷ 幼兒中班教案光與影教學反思
《光與影》一課意在讓學生學會觀察生活中物體的變化,感知光影表現物體的立體感和空間感。通過光影的捕捉,觀察,回憶,思考,初步學會用光與影來表現物體,培養綜合創作的能力。用情用心用美體驗光與影,拓展發散思維,綻放充滿愛的智慧之光,培養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上課前,我就在想要如何給學生展示光影之間互相追逐,互相依賴的母子關系。光用課件的話,我覺得二維的圖片並不能很好的幫助我向學生講解光影知識的微妙之處。所以,我拿上美術教室里的一個圓柱體切面,帶上手機,製作了一個簡易的類似影棚一樣的小盒子就走進了教室。
教室的燈光暗下去,我把圓柱體切面放置在簡易的影棚里,手機的閃光燈一開,光影立顯。隨即我調動光源,從頂光,測光,背光,散光,強光等各個方面向學生展示影隨光動,光影相隨的現象。黑白的展示格中,白色的亮部,最深的明暗交界處,隨著光不斷變化的影子都引起了學生強烈的探知欲。然後,我再從現象引申到原理,從黑白的單色光影過度到彩色的萬千世界。
素描的基礎是對形的把握和明暗的表現兩個方面。不足之處是我在講授新課的時候沒有把造型方面的內容做一個完善的講解,單純的偏重了光影的講解。這導致學生在作業過程中,對形的把握並不太好。另一方面,孩子對素描畢竟是陌生的,我從最基礎的握筆方法開始講起,但是第一次嘗試很少有成功的案例。不過值得慶幸的是,孩子們對光影的理解還是比較透徹的。作業中,亮部,高光,明暗交界線,投影都有了初步的表現。在上課的過程中,我還發現,我在處理語言之間過度處還是不太擅長,有的地方轉的比較僵硬。這些不足仍舊需要我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不斷改善,不斷進步。
❸ 光是怎樣傳播的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
光是怎樣傳播的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
《光是怎樣傳播》教案設計
一、激趣引入
1師:同學們,你們見過那些光呢? 生:日光,燈光,
2、師:觀察真仔細,那這些光線是怎樣傳播的呢?生描述。
(同意)師說:真的嗎?我覺得光線可能是曲線傳播的,可能是波浪線啊!
(不同意)師:看來大家的看法不統一了。
二、提出問題,創設情境 :
1、師:那能說說你的想法嗎?(詢問不同意見的同學)
生:自由說。(正面的,表示懷疑 真的?是這樣嗎?噢?有沒有不同意見?)生:反駁
2、師:那光線究竟是怎樣傳播的呢?今天讓我們來研究一下。(出示幻燈:光是怎樣傳播的)
三、設計實驗驗證:
1、同學們有了猜想,那接下去就要我們設計實驗方案來驗證我們的猜想。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討論用什麼實驗方案。
學生小組討論,教師巡迴指導。
2、請同學們來匯報自己小組里討論出來的方案。
生:拿一根彎的管子,用燈光從一頭照過去,如果另外一頭能看見光,就說明光是彎曲的,如果看不見那就是直射的。
生:拿幾張紙,在紙上打孔,再拿一張沒有打孔的紙放在最後,看光能不能通過孔射到最後一張紙上,如果能說明光是直射的。
3、師:同學生的方法真不錯,那我們就選擇第二位同學的方法。請小組長到我這里領取材料,我們就試試看,開始吧!(師巡迴指導)
4、反饋。
師:孩子們,成功了嗎?說說你們是怎麼做的?(生說實驗過程,三到四組)
生1:把一張小孔板放在中間,讓光源對著小孔,光斑就射在了屏上。再放第二張,讓兩個小孔下統一在一條直線上,第三張也是如此。
生2:把三張小孔板貼在一起,讓三個小孔成一條直線,讓光源射過去,光斑也可以出現
生3:把三張小孔放在桌面上,用眼睛來調整,讓三個小孔成一條線。
5、師:那你們發現了什麼?
生:三孔位於一線,光斑出現在屏上。
三孔不在一線,光斑被擋住 。
6、教師出示幻燈,演示光通過小孔射到最後一張紙上的全過程。
學生得出結論:光是直線傳播的
四、進一步驗證
1、師:剛才的實驗已經能證明光是直線傳播的了,可科學結論的得出需要反復驗證,最好能用多種 方法驗證,我們能用前面第一位同學說的方法來驗證這個結論嗎?
生:能!
2、請前面這位同學再具體說說實驗方法。
3、師:說說你們是怎麼做的?(生描述或者演示)
生:用鐳射筆對准管的一端,打開光源,看光是不是還能通過管子照出。
4、師:你們觀察到了什麼現象?
生:讓彎管變彎時,光就只能照到彎曲的地方,不能從另一端出來了。
5、師:都是這種現象嗎?這個現象能說明什麼?
生:光是直線傳播的。
五、觀察光束
1、師:你們能想辦法讓我們親眼看到筆直的光柱嗎?
生:把手貼近物體,上下擺動,出現光柱
生:晚上把手電筒射向遠方,會有光柱。
生:找一個有煙的地方,然後射出光會出現光柱。
2、師:同學們的這些方法都不錯,大家可以回家試一試。我這里也有一個方法能讓大家看到光柱。
杯子里放點淡墨水,然後把燈貼著玻璃杯。
4、師:看到什麼了?生:一道筆直的光柱
師:現在我們可以回答《光究竟是怎樣傳播的》這個問題了嗎?(指課題)
生:可以,光是直線傳播的。(板書)
六、聯系生活實際
1、師:孩子們,你在生活中見過筆直的光路嗎?說說在那裡見過?
生:回答(車燈,舞台上的燈,陽光,大霧天的燈)
師:看來同學們都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 ,老師也收集了一些圖片,一起來看看吧! (出示圖片)。
生:這些圖片都說明光是直線傳播的。
2、師:現在我們能解釋影子是怎樣產生的,為什麼影子總是在背光的一面?
學生嘗試回答。
七:鞏固作業
1、 完成課堂作業。
2、 當堂校對作業。
教學的思:
這篇課文是光單元中的第三課,整個光單元的知識點對於五年級的學生來說都很簡單。如果我們教師把重點放到對知識點教學上的話,那麼這節課最多20分鍾就上好了,而且學生們都能很熟練的掌握「光是直線傳播的」這一概念。但這對學生思維的發展起不了什麼作用。因此,作為科學教師我們就要想辦法,如何去深挖教學內容讓學生的思維得到發展。根據你上的內容,我覺得在上到後面光束的時候,你完全可以學生拿出紙筆設計畫一畫,學生甚至可以展開聯想從地球上畫一束激光射到月球上。不必拘泥我們教師的答案,讓學生的思維得到發散。我還看到過這么一個實驗,在一桶水的某一個地方開一個孔,讓水從孔中流出來,讓後用手電筒從一定的角度照下去,我們會看到光線不是直線傳播,而是會隨著水流彎曲起來非常有趣。我們可以把這個實驗做給學生看,這時就會顛覆學生前面得出的「光是直線傳播的」這一概念,讓學生的思維產生碰撞,在碰撞中得到發展。
❹ 光是怎樣傳播的教學反思及專家點評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運用實驗驗證理解光是沿直線傳播的,難點是運用光的直線傳播理論來解釋影子的形成。
學生根據前面兩課的學習,可以理解影子的形成是由於物體擋住了光源的緣故。如何讓學生理解光是沿直線傳播的,並利用光的直線傳播理論來解釋影子的形成,理解陰影部分為什麼沒有光線進去呢?
首先我讓學生作出了猜測,學生都知道光是沿直線傳播的。我再播放光照射物體的圖片讓學生思考:光是沿直線的形式傳播嗎?
接下來,為了驗證學生的猜想我安排了兩個實驗,實驗由簡到難,層層推進。在教學中我先讓學生做書本上介紹的這個實驗——光穿小孔。在這個實驗中學生都發現只有讓三個小孔對齊,才能使光通過在最後的紙屏上產生光斑,這就驗證了光的直線傳播。再引導學生,移動小孔紙板進行觀察,學生通過實驗發現移動後,在最後的紙屏上不能出現光斑了,光斑出現在移動的那塊小孔紙板上了,從而驗證了光只沿直線傳播。為了使學生能清楚的看見光的直線傳播路徑,我為學生再演示了第二個實驗:煙箱實驗。在一個透明的長方體盒子中噴入少許的煙後,用一直激光筆對著煙箱照射,學生可以清晰的看見一條筆直的光,又進一步驗證:光是沿直線傳播的。
最後,我拿出一根直管、一根彎管和學生玩了一個小游戲。在6小組中各選一位學生上來分別用直管和彎管來看教室的白熾燈燈光,最後,6位學生得出的結論都是相同的——直管能看見燈光,彎管看不見燈光。這樣就從反面驗證了光是沿直線傳播的。通過光的這一特性就能合理的解釋影子的形成其實就是因為光是沿直線傳播的。
整堂課,其實內容都很簡單,就是如何一步步加深驗證,對於學生來說可能興趣更大,因為這堂課注重更多的是探究的過程。
這節課我也總結了一下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1. 要遵循學生的認知過程,運用實驗、有效的提問、引導和討論等策略;
2. 將學生帶入生活情景,啟發學生積極思考,激起學生的探知慾望,引導學生探索;
3. 同時輔以相關課件如:日食、月食的形成,指導學生對生活中的有關現象進行歸納。
4. 要給學生閱讀課本和記憶基本概念的過程,給點時間讓學生記憶基本概念和規律;講例子耗的時間太多,我覺得課後思考的方式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