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好,我急需七年級歷史下冊教案
第1課 繁盛一時的隋朝
【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隋朝「繁盛」的歷史,包括隋朝的建立和統一,社會經濟的繁榮,大運河的開通及其作用等基本史實。
通過引導學生思考與探索「隋朝經濟繁榮出現的原因?」「隋朝開通大運河的主要目的是什麼?」等問題,培養學生從特定的歷史條件觀察問題和全面分析問題的能力。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國家的統一和社會的安定,是經濟發展的前提條件和重要保障;大運河是古代世界最長的運河,是與長城齊名的世界上最偉大的工程之一。
【教材分析】
本課以「繁盛一時的隋朝」為主題講述隋朝的歷史。隋朝的特點是短暫而繁榮。「繁盛一時」四字高度概括了隋朝歷史的特點,但由於課時的限制,本課實際上只講了隋朝的「繁盛」;而「一時」,即二世而亡,只有留待下一課作為唐朝建立的背景去概述了。
教學重點為大運河的開通及其作用。
本課的難點有二個:一是教材對隋初經濟的繁榮寫得比較概括,難以使學生感受和理解;二是對開鑿大運河的目的和作用,要引導初一的學生辯證地、全面地去分析和評價,有一定難度。
【教學過程】
導入:從公元581年隋朝建立,到907年唐朝滅亡是我國封建社會的繁榮發展階段,也是我國的歷史上著名的隋唐盛世。
隋朝在我國歷史上做出了哪些貢獻?隋朝大運河通到哪裡?隋朝為什麼會成為繁榮一時的朝代?你知道隋煬帝這個人嗎?應當怎樣評論他?學習本課你將得到啟示。
一、南北重歸統一
1、隋朝的建立
略講隋代周的過程:當時北周的小皇帝年僅八歲,被封為隋國公的楊堅手握軍政大權,又是小皇帝的外祖父。隋朝建立的簡況如下:
時間:581年 建立者:隋文帝楊堅 都城:長安
2、隋朝的統一
時間:589年
展現「北周與陳對峙→隋與陳對峙→隋滅陳,南北重歸統一」的演變圖,幫助學生形成應有的空間觀念。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理解隋朝統一全國的重大意義:結束西晉末年以來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對峙局面,開創隋唐時期三百七十餘年的「大一統」局面,為經濟文化的繁榮發展奠定了基礎
思考:聯系南北朝歷史的特點,想想為什麼在經歷了魏晉南北朝的大分裂後,隋朝能實現重新統一?
①長期的分裂和戰亂,人民渴望統一
②北方:經過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界限縮小,為南北統一創造了條件。
南方:江南經濟的發展,南北人民要求結束分裂局面,加強雙方的經濟交流;
③隋朝勵精圖治,國力強盛。陳朝統治腐敗,力量衰弱。
二、「開皇之治」
出示兩組數據:
(1)
隋初 隋盛時 結論
人口 三千多萬人 四千六百多萬人 人口激增
墾田 一千九百多萬頃 五千五百多萬頃 墾田擴大
糧倉 長安太倉 洛陽含嘉倉;洛口倉 糧倉豐實
(2)計天下儲積,得供五六十年。——《貞觀政要》
後來,唐朝建國20年時,隋朝的庫藏還沒有用盡。隋朝倉庫的豐足在我國歷史上是少見的。
從材料引導學生探究「隋朝經濟繁榮出現的原因?」
可從課文中找,也可互相議論,大體上可歸納出兩點:①國家統一,社會安定;②隋文帝勵精圖治,發展生產。
結論:隋文帝在位時期,國家統一、安定,人民負擔較輕,經濟繁榮發展,史稱隋文帝的統治為「開皇之治」。
三、隋朝大運河
播放《隋朝大運河》錄像,使學生對大運河有一定感性認識。
出示《隋朝大運河》示意圖。強調: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南至餘杭,全長四五千里。隋朝的大運河,分為永濟渠、通濟渠、邗溝和江南河四段,溝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河流,成為南北交通的大動脈。
提問:「隋煬帝專為看瓊花開通大運河的說法對不對?」「隋朝開通大運河的主要目的是什麼?」
引導學生看書、議論、作答,使學生對開通大運河的主要目的有正確的理解和認識。
得出結論:隋文帝開通大運河的目的地有①遊玩江都;②加強南北交通;③鞏固隋朝對全國的統治。
古人評論大運河說:「天下轉漕,仰此一渠。」你能說出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嗎?再想一想,大運河的開通有什麼歷史意義?
得出結論:隋朝大運河的開通大大促進了南北的經濟交流。
小結(略)
第2課 「貞觀之治」
【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了解唐朝建立、貞觀之治和武則天的統治等基本史實,為進一步學習和掌握唐朝的歷史奠定基礎。
通過引導學生思考和探究「貞觀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養學生綜合、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通過引導學生對唐太宗和武則天進行簡單的評價,培養學生初步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正確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唐太宗、武則天二帝的開明思想及其開明政策,促進了唐朝的繁榮,從中體會到傑出人物對歷史發展所起的一定推動作用。
【教材分析】
本課的主題是唐朝第一個盛世——「貞觀之治」。
本課的重點是「貞觀之治」。唐朝是我國歷史上少有的封建盛世。唐太宗居安思危,以史為鑒的開明思想和政治遠見,在中國封建帝王中是罕見的。唐太宗採取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利於社會的發展,符合歷史發展的趨勢,促成了「貞觀之治」的出現。貞觀之治為唐朝進入鼎盛時期——「開元盛世」奠定了基礎。
本課的難點是:如何幫助學生對唐太宗、武則天等歷史人物做出恰當的評價。對於初中學,他們評價一個人物,往往會帶有感情色彩,從「好」或「壞」出發,而不能客觀地分析,這就需要教師加以引導,使學生能夠掌握評價歷史人物的基本方法,即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看他對歷史發展,尤其是經濟發展所起的作用。
【教學過程】
導入:引導學生回憶隋朝的繁盛,然後思考「為什麼如此繁盛的隋朝很快就滅亡了」,使學生理解隋煬帝的殘暴統治,激化了社會各種矛盾,導致農民起義的爆發。在農民起義過程中,618年,隋煬帝在江都被部將殺死,隋朝滅亡。
一、唐朝的建立(略講)
隋朝太原留守李淵在太原起兵,618年攻佔長安,建立唐朝。
時間:618年 開國皇帝:唐高祖 李淵都城:長安
出示《唐朝疆域圖》,強調唐朝長安城的位置。
二、貞觀之治
出示材料:
〔貞觀十八年(644年),太宗〕又謂曰:「汝(指太子李治)知舟乎?」對曰:「不知。」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貞觀政要•教戒太子諸王》
學生討論這段話的含義及從中可以得到的結論:由於唐太宗對君民關系認識較為深刻(認識到人民群眾的力量),貞觀年間,他的治國政策和措施就是依據這一思想而制定的。
從政治、經濟兩方面歸納唐太宗採取的主要措施(突出房玄齡、杜如晦、魏徵三個人物,也可以讓學生講述有關魏徵的小故事,加深印象,增強趣味性。)
1、注重總結歷史經驗教訓,重視人民群眾的力量;
2、注重發展生產,減輕人民負擔;
3、崇尚節儉;
4、任用賢才、虛心納諫。
唐太宗時期,政治比較清明,經濟發展較快,出現繁榮景象,國力逐步強盛。歷史上稱當時的統治為「貞觀之治」。
三、女皇帝武則天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強調)
展示武則天畫像,邊引導學生看圖,邊簡介武則天經歷。
重點介紹武則天的統治,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重視發展農業生產,二是破格提拔有才能的人。最後,引用郭沫若對其統治評價的話:「政啟開元,治宏貞觀。」
討論:談談對唐太宗和武則天統治的看法。
小結:唐太宗、武則天都推行了比較開明的政治經濟措施,促進唐朝的繁榮強盛,對他們的統治應給予肯定。
第3課 開元盛世
【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唐朝開元時期政治、經濟的發展情況,包括「開元之治」、農業生產的進步、手工業技術的提高以及商業的繁榮等主要史實。
通過思考和概括開元時期農業和手工業的成就,培養學生綜合歸納問題的能力;利用實物模型、地圖、圖片等直觀教具輔助教學,培養學生觀察、想像能力。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唐玄宗前期唐朝進入全盛時期,經濟生產水平超過了以往任何一個朝代,而且居於當時世界先進地位,從而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通過對這一時期精美的絲織品和陶瓷工藝的教學,培養學生的鑒賞能力和審美情趣。
【教材分析】
本課以「開元盛世」為主題,從兩個方面進行了敘述:首先介紹的是唐玄宗前期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唐朝開元年間出現了「開元之治」。其次,主要介紹了盛世經濟的繁榮,包括農業、手工業和商業三個方面的成就。
「盛世經濟的繁榮」一目是本課教學的重點。
本課的難點:曲轅犁、筒車是唐朝先進的農業工具,但是它們的結構原理和先進性,學生不易理解,難以形成准確的概念。而且,現在的學生對於農具的了解又極少,因此農業工具的改進是本課教學的一個難點。
【教學過程】
導入:回顧唐太宗和武則天的統治。
一、開元之治
出示材料:
後人評論唐玄宗說:「玄宗少歷民間,身經難,故即位之初,知人疾苦,躬勤庶政。」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後來他是怎樣做的呢?
這句話的意思是:唐玄宗年少的時候在民間,親身經歷了一些不得志的事和苦難,所以即位之初,深知人民的疾苦,能勤於政事。
唐玄宗勵精圖治的表現:
(1)任用賢才(由學生講「唐玄宗走馬任姚崇」的故事)
(2)重視吏治
(3)崇尚節儉
二、盛世經濟的繁榮
1、農業(通過圖片說明唐朝農業生產情況)
(1)農耕技術的發展:育秧移植栽培
(2)茶葉生產的發展
唐朝出現了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作者陸羽被後人稱為「茶神」。
(3)農業工具的改進:曲轅犁、筒車(重點講解)
出示「漢代牛耕圖」和「唐代曲轅犁圖」,提問:比較一下直轅犁和曲轅犁的不同、曲轅犁比直轅犁有了什麼改進?
(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分析出曲轅犁的特點)
出示筒車圖片,分析出筒車比以往灌溉工具先進的地方。(幫助學生加深理解,化解學習上的困難)
2、手工業
(1)絲織業
(2)陶瓷業:越窯青瓷、邢窯白瓷、唐三彩
(出示一些當時的絲織品和陶瓷的圖片,使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體會勞動創造了美,培養他們的歷史情趣)
3、商業
(1)著名的大都市:長安、洛陽、揚州、成都
(2)長安城
出示唐朝長安城的平面圖,讓學生總結其城市布局特點:
①城市布局:
宮殿、衙署、坊、市分置,宮殿區位於全城北部中央;全城呈東西對稱分布;全城街道整齊,樹木成行。
②人口:百萬人
③邊疆各族和各國人士雲集,商業繁盛。
唐都長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國際性的大都市。
小結:唐玄宗統治前期(開元年間),政治清明,經濟空前繁榮,倉庫充實,人口明顯增加,唐朝進入全盛時期,歷史上稱為「開元盛世」。
第4課 科舉制的創立
【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了解科舉制度在隋唐時期產生和完善的主要情況,了解它給隋唐社會帶來的影響。
通過討論隋朝創立科舉制度的原因、按考試成績選拔人才帶來的變化、科舉制度的影響等問題,培養學生從具體歷史事實引出結論的能力。
通過本課內容的學習,引導學生認識科舉制度的出現是中國古代選官制度的歷史進步,是隋唐繁榮的因素之一,符合當時社會發展的需要。從而使學生認識制度創新是人類社會進步的組成部分。
【教材分析】
隋唐時期是我國封建社會政治制度大發展的時期,此時開創並完善的科舉制度,是我國封建社會中央政權選拔各級官吏的一項基本制度,影響至為深遠;有的學者從「文化」的廣義角度看待科舉制度,認為科舉制度是中華文化中「最顯凸的創發」。本課按序介紹了五位隋唐帝王在科舉制度形成和完善過程中發揮的關鍵作用。第一個子目介紹科舉制度在隋朝產生的背景和創立的過程及作用,第二個子目介紹科舉制度在唐朝逐漸完善的過程,第三個子目介紹科舉制度對中國以及世界的影響。
【教學過程】
從當前的考試導入(側重於考試的功能)
那麼科舉制究竟是怎樣一回事,這是我們這節課的內容。
一、魏晉時期的九品中正制
了解科舉制創立的背景:魏晉時期的九品中正制。
州郡中正負責察訪與之同籍的士人,了解其家世源流,整理其德才表現材料,並據此做出簡短的總評語。「家世」也稱「品」,本人才德謂之「狀」,中正官註明士人「品狀」後評定其等第。等第分為九品: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讓學生探討魏晉時期九品中正制的弊病。
(1)官員大多隻能從高門權貴中選拔,許多有真才實學的人不能為朝廷和國家出力。
(2)官員的選拔權力集中在地方權貴手中,不利於中央集權。
怎樣解決這些弊病呢?利用考試選拔官員。
二、科舉制的誕生與完善(學生列表歸納)
人物 貢獻
隋文帝 開始用分科考試的方法選拔官員 誕生階段
隋煬帝 正式設置進士科,科舉制正式誕生
唐太宗 擴充國學的規模,增加考試的人數 完善階段
武則天 增設殿試、武舉
唐玄宗 豐富考試的內容:詩賦成為進士科主要的考試內容。
①隋文帝:隋文帝為了集中選士大權,採用考試的辦法,以分科舉人取代了魏晉以來九品官人的制度。開皇三年(公元583年)正月,詔舉賢良。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七月設志行修謹、清平干濟兩科。
②隋煬帝:隋煬帝大業三年(公元607年)定十科舉人,包括孝悌有聞、德行敦厚、節義可稱、操履清潔、強毅正直、執憲不撓、學業優敏、文才秀美、才堪將略、臂力驍壯等,其中文才秀美科,當即進士科。放寬了錄取標准,把錄取和任用權完全集中在中央,這便是我國歷史上科舉制度創立的開始。
進士一詞初見於《禮記•王制》篇,其本義為可以進受爵祿之義。當時主要考時務策,就是有關當時國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論文,叫試策。
提問:九品中正制與科舉考試最大的區別是什麼?
九品中正制主要憑士子的名望和門弟。開科考試錄取標準是士子的考試的成績,注重的是考生的才學和能力。
③唐太宗:唐太宗時重視人才的培養和選拔。唐太宗時擴充了國學的規模,還增加了考試的人數。例如,進士科考試,每年應試的人少則八九百人,多則一二千人,而其中能及第的不過十餘人以至三十人左右,錄取比例不過百分之一二。由於就舉的人多,而錄取的名額少,50歲能考中進士的人,還算是很年輕的了,仍被看作「少進士」,終身不第的人居多數。「太宗皇帝真長策,賺得英雄盡白頭」。正因如此,進士及弟是一種很高的榮譽,人稱「登龍門」。一旦考中就飛黃騰達,所謂「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
④武則天:增加了考試科目。殿試:武則天在宮殿親自面試考生。武舉:考察武功和騎射。
⑤唐玄宗:詩賦成為主面的考試內容。
三、科舉制的影響
科舉考試比以前的九品中正制有哪些進步?聯系現在的考試制度,談談你對科舉制的看法。(可以通過下面的問題提示學生思考)
①某單位招聘職員,有一百人要參加,而只能錄取十個人,如果你是考官,你會考試哪些因素,進行哪些測試?——科舉考試也是貫徹「自由報名、公開考試、平行競爭、擇優取仕」的原則。讓有真才實學的人可以進入各級政府任職。
②如果沒有考試,你會不會認真讀書?——科舉制把「讀書-科舉-做官」連為一體,所以要做官就得讀書,科舉制促進了教育事業的發展。
③如果你准備參加科舉考試,得知唐玄宗規定詩賦作為今年考試的內容,你會怎麼做?——科舉制十分重視讀書人的基本功,特別是書法和文采。讀書人為了能取得好成績,就得在這方面下功夫,所以科舉制促進了文學藝術(特別是書法和文學)的發展。
總結:
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識的讀書人有機會進入各級政府任職。
2、促進了教育事業的發展。
3、促進了文學藝術的發展。
出示兩組材料:
英國大網路全書中說:我們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試制度,是中國所採用的選舉制度,及其定期舉行的考試。
偉大的民主革命家孫中山說過:現在各國的考試制度,差不多都是學英國的。窮流溯源,英國的考試制度,原來是從我們中國學過去的。
討論:這里的考試制度指的是什麼?從這兩則材料能反映出什麼問題?
第5課 「和同為一家「
【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了解和掌握吐蕃的社會發展及與唐朝的關系,了解回紇、粟末、南詔的社會生活及與唐朝的關系。
通過引導學生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的特點、出現這種政策的原因及影響,培養學生歸納能力和初步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引導學生總結各民族與唐朝的關系,培養學生的比較概括能力。
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認識到祖國的歷史是各民族共同締造和發展的;民族友好交流有利於各民族的發展,這種關系是我國民族關系的主流。
【教材分析】
本課的主題是「隋唐時期,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得到空前發展」。教材首先介紹吐蕃人的社會生活狀況、松贊干布與文成公主的和親、吐蕃贊普的上書,說明了吐蕃與唐朝「和同為一家」的密切關系。其次介紹了回紇、南詔等民族與唐朝的友好交往和經濟文化交流的情況,說明唐朝民族交往的廣泛性。
本課的重點,是吐蕃的發展及唐朝與吐蕃的友好關系。
本課的難點,是唐朝對邊疆各民族採取的比較開明的政策。唐太宗的「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的態度、唐朝與吐蕃的和親、唐玄宗冊封回紇、與南詔等少數民族首領的政策都是開明政策的體現。
【教學過程】
導入:歷史上中原地區的許多統治者與邊疆地區的少數民族矛盾重重。但在唐朝初期,卻有一位皇帝深深地贏得了北方各民族的擁戴。在這位皇帝生前,各族首領尊奉他為各族的領袖——「天可汗」,這位皇帝是誰?他為什麼能獲得各民族的尊重?
(通過上述設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引出要學習的新內容。)
(出示布達拉宮的圖片)大家知道這座宮殿是為誰而建造的嗎?——是松贊干布為迎娶文成公主而興建的。
松贊干布是哪一個民族的領袖?——吐蕃
吐蕃是生活在哪個地區?是現在的哪個民族?
(學生在地圖上找出吐蕃的位置,並完成圖表:在地圖上填上唐朝前期邊疆的少數民族)
填圖時注意:
這些少數民族大都分布在哪些地區?
唐朝政府設置了哪些機構管轄這些少數民族?
下面我們具體來看看這些民族與唐朝的關系如何?
一、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
1、吐蕃的風俗習慣
(出示有關藏族生活的圖片,從中聯想唐朝時吐蕃生活習俗的情況)
生活的地區:青藏高原一帶。
生產:游牧為業,有的以農耕為生。
崇尚戰功,以戰死為榮。軍法很嚴,戰時前隊皆死,後隊方進。以戰死為榮,幾代都戰死的有家被視為高門大族。
贊普——藏語,意為有權勢的君王,沿用為吐蕃國王的專稱。
2、文成公主入吐蕃
學生介紹松贊干布。
松贊干布,吐蕃王國的創建者,629年繼位為贊普,當時年僅13歲。他父親在權力爭奪中被毒死。父王諸臣和母後諸族舉兵公開叛亂。
學生思考並回答:文成公主與松贊干布和親有什麼特殊的意義?
①維護了和平,增強了友誼
②密切了雙方經濟文化交流
3、金城公主入吐蕃
出示材料:
吐蕃贊普尺帶珠丹給唐朝皇帝的書信:外甥是先皇帝舅宿親,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樂。
思考:為什麼吐蕃贊普要自稱外甥,又說是先皇帝的舅宿親?
因為金城公主嫁給尺帶珠丹,所以唐朝皇帝是他的岳父,他自稱為外甥;而他的前輩松贊干布曾娶文公主,所以唐朝皇帝又是尺帶珠丹的舅家。
討論:聯系當今的國際形勢,談談唐蕃「和同為一家」對解決民族矛盾和沖突有什麼借鑒作用?
關於其它民族,不作統一的要求,課後完成下面的表格:
民族 活動地區 與唐朝的關系 今何族的祖先
吐番 西北 和同為一家:松贊干布與文成公主,尺帶珠丹與金城公主通婚 藏族
回紇 西北 唐玄宗封骨力裴羅為「懷仁可汗」。 維吾爾族
靺鞨 東北 唐玄宗封大祚榮為「渤海郡王」。 滿族
南詔 西南 唐玄宗封皮羅閣為「雲南王」。 彝族白族
第6課 對外友好往來
【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隋唐對外交往比較活躍的情況,包括日本派往中國的遣唐使與唐文化對日本產生的深遠影響、鑒真和尚東渡日本、隋唐與新羅的友好往來、唐玄奘西遊取經等史實。
通過講述隋唐時期我國同亞洲各國,特別是日本、新羅和天竺等國的友好往來情況,啟發學生思考唐朝與外國頻繁友好往來的主要原因,和這種友好交往對歷史發展產生的重大影響。
通過討論鑒真六次東渡和玄奘歷時18年的西遊和歷時19年的譯經生涯體現的奮斗精神,培養學生追求真知和奮斗的精神。
【教材分析】
本課的主題是唐朝的對外友好交往,其中唐朝與日本、天竺的交往,是本課的重點。
本課的難點,在於理解封建時代的對外交往為何如此頻繁?它與當今的開放有什麼區別?
【教學過程】
導入:出示《西遊記》劇照。
提問:吳承恩的《西遊記》實際上是以哪一個歷史故事為題材寫成的?《西遊記》以玄奘西遊天竺取佛經的故事為題材寫成的。
出示《唐朝對外主要交通路線圖》,學生在地圖上找到天竺的位置並填出唐朝時的主要外貿城市及與唐朝有往來的國家
一、對外友好往來
(通過填圖讓學生對唐朝對外往來有個粗略的了解,同時提高學生讀圖和填圖能力)
根據《唐朝對外主要交通路線圖》,學生講解從哪些城市出發,經過哪些路線,到達哪些國家:從洛陽、長安出發向西通過絲綢之路,可以到達天竺、波斯、拂菻、大食,向東可以到達新羅;從廣州出發,走海路可以到達東南亞各國、天竺,最遠可以到達波斯灣;從揚州出發可以到達日本。
由此可見,唐朝對外交往相當頻繁,與唐朝有貿易往來的包括亞非歐七十多個國家。當時唐朝的都城長安,雲集世界各國人士,成為世界性的大都市。
下面我們先來了解唐朝與日本的友好往來的情況。
二、唐朝與日本的友好往來
由學生列舉唐朝與日本的來與往:
1、遣唐使(同來的還有留學生和留學僧)
想一想:遣唐使來唐的主要使命是什麼?從哪裡可以反映出來?
——學習唐朝的文化。(從遣唐使的人員構成和遣唐使回國帶回大量的書籍可以反映出來)
同時,使團對唐朝的贈品(珍珠、絹、琥珀、瑪瑙),和唐朝的回禮(高級絲織品、瓷器、樂器、文化典籍),實際是兩國之間的貿易。
2、鑒真東渡
播放《鑒真東渡》的錄像。
鑒真的六次東渡,可以說是歷盡磨難。第五次東渡時,鑒真剛出海就遇上了風暴,鑒真一行在海上漂流了14天,抵達海南島。在這次東渡中,先後有36名中日人員犧牲,而鑒真本人也因病雙目失明。
鑒真仍支持不懈,終於在753年,東渡成功。
(通過鑒真的感人經歷,培養學生追求真知和奮斗的精神)
鑒真的六次東渡,傳為中日交往的一段美談。郭沫若稱贊鑒真東渡:「鑒真盲目航東海,一片精誠照太清。舍己為人傳道藝,唐風洋溢奈良城。」
學生解釋郭沫若贊美鑒真的詩句,並用事例說明。
舍己為人傳道藝:鑒真把唐朝的建築、醫葯等道藝傳到了日本。在鑒真主持設計建造的日本唐招提寺被日本視為「藝術明珠」,在唐招提寺內保存的鑒真坐像也被日本政府定為國寶。
日本政府為什麼要把鑒真坐像定為國寶?
表明這坐像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更重要的是,鑒真坐像是唐朝與日本友好往來的歷史見證,日本政府把它定為國寶,表示對鑒真的尊崇和對中日友誼的珍視。
「唐風洋溢奈良城」——說明通過日本與唐朝頻繁的友好往來,唐朝文化對日本產生巨大的影響。
3、唐朝文化對日本的影響
(學生列舉唐朝文化對日本的影響)
制度、建築、錢幣和文字、茶道、服裝、坐姿。
例如在建築方面:(出示日本平城京和唐長安城的對比圖)兩幅圖有什麼相似之處?說明唐朝文化對日本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都有朱雀大街,把南城一分為二;都有西市、東市,商品貿易同居民區分開;都是街道布局整齊筆直如棋盤狀;都有皇帝的宮殿並都在城北中央。
這說明日本建築、城市建設與管理、經濟制度、皇權思想等從里到外,都滲透著唐朝的制度文化,留下唐朝的影子。
總結:唐朝時,國力強盛、文化發達,日本與唐朝保持頻繁的友好往來,積極地學習唐朝的文化,促進了其自身的發展。
下面我們來看看唐朝與新羅友好往來的情況。
三、唐朝與新羅的友好往來(略講)
在地圖上找到新羅的地理位置。
新羅就是今天的朝鮮半島,新羅與中國毗鄰,所以兩者的貿易往來十分頻繁。新羅物產居唐朝進口的首位。新羅商人給唐朝帶來牛、馬、人參等,從唐朝帶回絲綢、茶葉、瓷器、葯材和書籍。
同時唐朝文化對新羅的影響也很深遠。如韓國的國旗,韓國的國旗被稱為太極旗,是以儒教及道教的思想為基礎而繪制的;韓國的文字是在中文的基礎上創造的。
剛才我們講了日本、新羅在與唐朝密切的友好往來中,學習唐朝的文化,促進了自身的發展。同時,唐朝也不忘學習其它民族的先進文化,充實自己。
學生舉例:朝鮮音樂傳入中國;玄奘西遊取經。
四、玄奘西遊
學生自製課件,並根據課件講解玄奘西遊的經歷。
玄奘取經回來後,還根據旅途見聞,寫成《大唐西域記》,這本書是研究中亞、印度半島以及我國新疆地區歷史和佛學的重要典藉。後來,考古工作者就是根據《大唐西域記》的記載,找到了那爛陀寺的遺址。
小結:略
2. 中國古代農業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http://..com/question/2625316.html?si=1
一、中國古代的農學思想
1、農業中的所謂「三才」理論
「三才」一詞最早見於《易經·系辭下》:「易之為書也,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可見「三才」理論是講天、地、人的變化與關系的。它是戰國時期比較流行的哲學觀點之一,被人們運用於經濟生活、政治活動和軍事作戰等各個方面。《呂氏春秋·審時》:「夫稼,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養之者天也。」這段話闡明了農業生產的三大要素是天、地、人,而且把人的因素列為首要地位。到漢代,天、地、人演變為「力」、「地」、「時」。晁錯說:「粟米布帛,生於地,長於時,聚於力。」這里的「力」,即人力,具有重視人工勞動的含義,改造自然的意味更濃厚些。中國歷代農學家都繼承了在農業生產中強調人力作用這一思想。農業生產中的「時宜」、「地宜」、「物宜」的「三宜」原則是「三才」理論的另一衍化。其主要內涵就是農業生產必須根據天時、地利的變化和農業生物生長發育的規律,採取相應的措施。「三宜」原則也開始出現於春秋戰國時期。明代農學家馬一龍對之作了較為全面、科學的說明:「合天時、地脈、物性之宜,而無所差失,則事半而功倍。」「三才」理論運用在中國農業生產中,為精耕細作的優良傳統奠定了理論基礎,對農業生產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和作用。
2、具有濃厚特色的經營思想
與中國古代國情相適應的農業經營思想,有的直到今天還具有生命力和現實意義。戰國初,李悝在魏國為相時,作「盡地力」之教,是最早的集約耕作思想的表現;「治田勤謹,則畝益三升」,就是加強勞動強度,實行精耕細作,挖掘土地潛力,提高產量之意。漢代,通過推廣「代田法」和「區田法」等方式,把精耕細作推向一個新的高度。如代田法「一歲之收,常過縵田畝一斛以上,善者倍之」。《汜勝之書》第一次記述了區田,以後歷代都有試種者,尤其到明、清盛極一時,先後有二十處以上。區田的技術要點是集中施用水、肥,保證作物能夠生長良好,獲得豐產。
「量力而行」的思想提出也較早。晉代傅玄(217—278年)提出:「不務多其頃畝,但務修其功力。」即主張提高農業產量,不要靠擴大耕地面積,而應重視在一定單位面積上多投入勞動。後魏農學家賈思勰進一步提出「凡人家營田,須量己力」。意思說,經營農業的規模,需要度量自己的力量,與物力、勞力等相稱,既不要超過自己的力量盲目擴大經營規模,也不要縮小經營規模,使自己的力量不能充分發揮。
「揚長避短,發揮優勢」也是中國農業經營的傳統思想之一。《史記·貨殖列傳》中的「……水居千石魚陂,山居千章之材。安邑千樹棗;燕秦千樹栗;蜀、漢、江陵千樹桔;淮北、常山已南,河濟之間千樹萩;陳、夏千畝漆;齊、魯千畝桑麻;渭川千畝竹……」就是漢代人們根據地區特點,因地制宜發展各項農業生產,揚長避短,發揮地區優勢的生動寫照。清代唐甄在《潛書·富民》中又根據他所處時代的情況,作了「隴右牧羊,河北育豕,淮南飼鶩,湖濱繅絲,吳鄉之民,編蓑織席」的真實描述。說明揚長避短,發揮優勢的觀點一經形成後就世代相傳沿襲下來而成為農業經營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趨利避害」是中國古代農業經營思想的又一重要組成部分。《淮南子·繆稱訓》:「人之情,於害之中爭取小焉,於利之中爭取大焉。」趨利避害思想應用到農業生產上就是「種谷必雜五種,以備災害」的經驗總結。明代的馬一龍不僅明確總結出農業生產的趨利避害原則就是「知其所宜,用其不可棄;知其所宜,避其不可為」,而且把它提到「力足以勝天」的高度。
二、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成就
1、灌溉渠系工程
開渠道滿足作物的水分需要,開水溝排除農田多餘的水,是農田水利的主要任務。所以溝渠工程是最普遍的一種型式。商、周時期農田中的溝洫分別起著向農田引水、輸水、配水、灌水以及排水的作用。戰國時期,列國爭霸,為達到富國強兵目的,水利事業倍受重視,大型渠系建設迅速興起。魏國西門豹在今河北臨漳一帶主持興建漳水十二渠,為中國最早的大型渠系。自西漢以下數百年間,本地區一直是重要的政治經濟區域。公元前三世紀,蜀守李冰主持修建了舉世聞名的都江堰工程,至今歷時二千多年而不廢,效益有增無減。都江堰建於岷江沖積扇地形上,為無壩引水渠系。渠道工程主要由魚咀、寶瓶口和飛沙堰三部分組成。整個工程規劃布局合理,設計構思巧妙,管理運用科學,施工維修經濟,為中國古代灌溉渠系中不可多得的優秀工程。建成後,四川平原遂「旱則引水浸潤,雨則杜塞水門……水旱從人,不知飢饉,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關中平原上的鄭國渠是規模最大的一個渠系工程,由水工鄭國主持修建。渠西引涇水,東注洛水,乾渠全長三百餘里,計劃灌溉面積達四萬頃。司馬遷評價鄭國渠在秦統一事業中所起的作用說:「渠就,用注填淤之水溉澤鹵之地四萬余頃,收皆畝一鍾。於是關中為沃野,無凶年。秦以富強,卒並諸侯」。西漢時,灌溉渠系工程繼續有發展,關中地區建成了白渠、六輔渠、成國渠、蒙蘢渠、靈軹渠等;在今河套地區和河西走廊「皆引河及川穀(水)以溉田」;新疆古輪台(今輪台縣)、渠犁(今庫勒爾縣)、伊循(今若羌縣一帶)、車師、樓蘭(今羅布泊北岸一帶)和伊吾(今哈密附近)等地也多有灌溉工程。西漢以後,灌溉渠系工程的發展基本上處於停滯狀態,只是在少數地方略有興建而已。
2、陂塘工程
陂塘系利用自然地勢,經過人工整理的貯水工程,其功能是蓄水溉田。二千多年前的文獻中已有利用陂池灌溉農田的記載:「滮池北流,浸彼稻田。」芍陂興建於春秋戰國時期,是最早的一座大型築堤蓄水灌溉工程,「陂有五門,吐納川流」。直徑大約百里,周圍約三百多里,灌注今安徽壽縣以南淠水和肥水之間四萬頃田地。今天的安豐塘就是其殘存部分。漢代,陂塘興築已很普遍,東漢以後,陂塘水利加速發展。陂塘水利適建於丘陵地區,起始於淮河流域,汝南、漢中地區也頗發達。從雲南、四川出土的東漢陶陂池模型,可看出當時已在陂池中養魚,進行綜合利用。《淮南子·說林訓》中有關於陂塘灌溉面積數量的計算:「十頃之陂可以灌四十頃。」中小型陂塘適於小農經濟的農戶修築,南方地區雨季蓄水以備乾旱時用,修築尤多。元代王楨《農書·農器圖譜·灌溉門》說:「惟南方熟於水利,官陂官塘處處有之。民間所自為溪堨、水盪,難以數計」。明代僅江西一地就有陂塘數萬個。總之,古代遍布各地的陂塘,對農業生產的作用不可低估。
3、太湖流域的塘浦圩田系統
隋、唐、宋時期,水利建設遍及大江南北,太湖流域的塘浦圩田大規模興修尤為突出。古代太湖地區勞動人民在淺水沼澤,或河湖灘地取土築堤圍墾闢田,築堤取土之處,必然出現溝洫。為了解決積水問題,又把這類堤岸、溝洫加以擴展,於是逐漸變成了塘浦。當發展到橫塘縱浦緊密相接,設置閘門控制排灌時,就演變成為棋盤式的塘浦圩田系統。宋代范仲淹在《答手詔條陳十事》(1043年)中描述道:「江南舊有圩田,每一圩方數十里,如大城,中有河渠,外有閘門,旱則開閘引江水之利,潦則閉閘拒江水之害,旱澇不及,為農美利。」太湖地區的塘浦圩田形成於唐代中葉以後。五代時吳越國利用軍隊和強征役夫修浚河堤,加強管理護養制度,設立「都水營田使」官職,把治水與治田結合起來。這些措施對塘浦圩田的發展和鞏固起到了良好作用。北宋初,太湖流域塘浦圩田廢而不治,中期又著手修治。南宋時大盛,作了不少疏浚港浦和圍田置閘之類的工程。
4、海塘工程
自漢、唐起,江、浙、福建沿海人民為防禦潮水災害而開始修建江海堤防。海塘在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的經濟開發過程中佔有相當重要地位。海塘從局部到連成一線,從土塘演變為石塘,建築技術水平不斷提高。五代吳越國錢鏐在位時,曾在杭州候潮門和通江門外築塘防潮,所用「石囤木樁法」以木柵為格,格內填進磚石,經漲沙充淤後,就成為遠比土塘堅固的土石塘。可以說這是從土塘到石塘的過渡。北宋時,石塘技術上的一次改革就是採用了「坡坨法」,即海塘為斜坡石級式,塘身穩定性優於壁立式海塘,坡階又起消力作用。明、清時,海塘工程更受重視,投入的人力、物力之多以及技術上的進步都超過其他歷史時期。
5、井灌
這是利用地下水的一種工程型式。中國井的起源很早。據考古資料,距今四千多年前的龍山文化遺址中就發掘出了井。北方許多地方地表水不足,故重視發展井灌。戰國以來,北方井灌相當流行,歷代政府也提倡鑿井。明、清時,在今陝西關中,山西汾水下游,河北、河南平原地區形成了井灌區。方承觀《棉花圖》中說:「植棉必鑿井,一井可溉田四十畝。」坎兒井,是新疆地區利用天山、阿爾泰山、昆侖山上積雪融化的雪水經過山麓滲漏入礫石層的伏流或潛水而灌溉的一種獨特形式。坎兒井在西漢時就有了。人們根據當地雨量稀少,氣候炎熱,風沙大的特點,在地下水流相通的地帶開鑿成列的豎井,其下有橫渠(暗渠),然後通過明渠(灌溉渠道)把水送到農田裡。這樣水行地下,可減少蒸發。清代,林則徐曾在吐魯番一帶大力推廣,對炎熱乾旱的吐魯番農業發展起了很大作用。
三、農業生產工具
農業生產工具自春秋戰國以來稱之為「田器」、「農器」和「農具」。製造農具的原料,最早是石、骨、蚌、角等。商、周時代出現了青銅農具,種類有錛、臿、斧、斨、鎛、鏟、耨、鐮、犁形器等。這是中國農具史上的一個重大進步。中國鐵的冶鑄技術發明至遲始於春秋。春秋戰國之際,冶鐵技術先後出現了生鐵冶鑄、煉鋼和生鐵柔化三項技術,使鐵器成為更富有廣闊前途的銳利工具,加快了鐵農具代替木、石、青銅制農具的歷史進程。鐵農具的使用是農業生產上的一個轉折點,它能清除大片森林,使之變為耕地、牧場,也使大面積的田野耕作成為可能;甚至使農業生產關系、土地耕作制度和作物栽培技術等也發生一系列的變化。中國古代的農具按功用可分為下列幾類:
1、高效的取水設備和機具
引水灌溉,最重要的是設法把低處的水引向高處。在這方面,中國古代有過不少靈巧的發明。人們熟悉的水車,也叫「翻車」、「龍骨車」、「水蜈蚣」。它出現於東漢、三國之際,最初只用來澆灌園地,後來被水田區的農民廣泛採用,將近二千年來,在生產上一直起著較大的作用。筒車,今天在許多地方還可見到,大約有千年以上歷史。這是把一個大的轉輪,周圍繫上許多竹筒或木筒,安置在水邊,轉輪一部分沒在水中,水流激動轉輪,輪上的筒就川流不息地依次汲水注到岸上的田地里。元代王楨《農書》里記載的水轉翻車、牛轉翻車、驢轉翻車、高轉筒車,構造比較復雜,效率比較高,都是從翻車和筒車變化出來的。高轉筒車可以把水引到十丈以上高的地方。為了把水引向遠處,則有連筒和架槽的發明。連筒是把粗大的竹竿去掉裡面的節,一根根連接起來,下面隨地勢高下,用木石架起,可以跨越澗谷,把水引到很遠的地方。架槽的設計基本上同連筒一樣,只是用以引水的是木槽而已。這類器具,正如王楨所說:「大可下潤於千頃,高可飛流於百尺,架之則遠達,穴之則潛通,世間無不救之四,地上有可興之雨。」反映出中國古代這方面的創造發明之巧妙,高效而又實用。
2、耕翻平整土地的農具
耒耜是犁普遍使用前的主要耕具。它類似現代還使用的鐵鏟、鐵鍬,也有叫臿的。使用耕畜牽引的耕犁,中國從春秋戰國才開始逐漸在一些地區普及使用。甘肅磨咀子出土的西漢末年的木牛犁模型說明漢代耕犁已基本定型。漢武帝時趙過推廣「二牛三人耕」的耦犁,有犁轅、犁梢(犁柄)、犁底(犁床)、犁衡、犁箭等部件。犁壁(又叫犁鏡或犁碗)在漢代已廣泛使用。漢代的犁是直轅長轅犁,耕地時回頭轉彎不夠靈活,起土費力,效率不很高。經過不斷改進,到唐代創制了新的曲轅犁,又叫作「江東犁」。當時陸龜蒙《耒耜經》中詳細記述了它的部件、尺寸和作用。這種犁由鐵制的犁鑱、犁壁和木製的犁底、壓鑱、策
3. 速求高中歷史必修3 第三課 宋明理學 教案
宋明理學
含義、形成:
理學是宋代出現的新的儒學體系,是儒、道、佛三家融合的產物,儒學從佛道之中汲取有益內容,完成了更為理論化、思辨化的過程,成為新興的儒學。
代表及起主張:
一、程朱理學:程顥、程頤、朱熹
1、北宋二程的思想
(1)天理是萬物的本原,萬物皆只是一個天理,先有理而後有物(理學的核心思想)
(2)把天理和倫理道德直接聯系起來,認為「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3)發揮了孔子「仁」的學說,認為仁是與萬物俱生的。
2、南宋朱熹的思想
(1)地位:理學的集大成者,是繼孔孟之後中國古代最重要的儒學思想家。
(2)主張:(著作《四書章句集注》後為科舉教科書)
①「理氣論」:理與氣渾然一體,不可分離,且先有理後有氣
②「心性論」:人應該克制自己的感情,讓道德理性支配指導自己的行為。
二、王陽明的心學:明朝
(1)地位:把理學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號稱心學。
(2)特點:更多地吸收了佛教禪宗思想。
(3)主張:
①宣揚「心即理也」「心外無物」「心外無理」,認為人心是世界萬物的本源,是一種主觀唯心論的宇宙觀。
②提出「致良知」的學說。認為「良知」是人的善性,進一步發揮了儒家「仁」的思想。
影響:(1)理學是宋明時期的儒學主流,經過幾百年的發展,適應了統治階級的政治需要,備受推崇,影響極為深遠,成為南宋以後長期居於統治地位的官方哲學,有力地維護了封建專制統治——用綱常名教維系專制統治,壓抑、扼殺人們的自然欲求,產生了消極影響。(2)理學重視主觀意志力量,注重氣節、品德,講求以理統情、自我節制、發奮立志,強調人的社會責任感和凸顯人性的庄嚴,對塑造中華民族性格起到了積極作用。
自己打出來的,累死了~~~希望對你有用吧!
4. 歷史教案
高中歷史必修一
第一單元 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
1.西周實行分封制。武王把一定的土地、人民,分別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貴族,讓他們建立諸侯國,拱衛王室。這樣形成了森嚴的等級「天子—諸侯—卿大夫—士」。
2.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點和核心是嫡長子繼承製。宗法制保證了貴族在政治上的壟斷和特權地位,也有利於統治集團內部的穩定和團結。
3、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過程:建立至高無上的皇權;中央實行較為完備的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地方實行郡縣制
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秦朝;贏政規定封建最高統治者為「皇帝」,自稱「始皇帝」;秦始皇規定:皇帝稱「朕」;秦始皇首創的皇帝制度包括:皇帝獨尊、皇位世襲、皇權至上中國封建專制制度的本質特徵是:皇權至上
4、秦朝時,在中央設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丞相幫助皇帝處理全國的政事,御史大夫執掌群臣奏章,下達皇帝詔令,並負責監察百官。太尉掌軍事。
唐朝時:中書省掌決策,門下省掌審議,尚書省負責執行,三省的長官均為宰相。在尚書省下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確立了三省六部制。
宋初,中書門下是最高行政機構 。後增設參知政事 、樞密使 、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權、軍權和財政,以削弱相權。(中書門下和樞密院合稱「二府」)
元朝在中央,以中書省為最高行政機關 (除河北、山西、山東等地由中央直接管理)。
5、地方政治制度的演變:
戰國和秦朝實行郡縣制,漢初郡國二制並行。
北宋初年,宋太祖為加強中央集權,將兵權收歸中央(杯酒釋兵權);由中央派文臣做地方官,同時設通判負責監督;地方賦稅大部由中央掌控。
元朝除河北、山西、山東歸中央的中書省管,其餘在地方實行行省制度。 邊遠民族地區設宣慰司。行省制度的創立,是中國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變革,是中國省制的開端。
6、 明朝明太祖在中央廢除中書省和丞相,殺丞相胡惟庸,以六部分理全國政務,宰相制度從此被廢除。
明太祖設置殿閣大學士,作為侍從顧問。 明成祖時,選拔翰林院官員入值文淵閣,參與機密事務決策,史稱「內閣」。內閣制度正式確立。
7、皇太極設議政王大臣會議,皇權受到很大限制; 康熙帝親政後,設南書房,中樞機構一分為三,內閣、議政王大臣會議和南書房三足鼎立 ;雍正帝時,設軍機處標志著君主專制制度達到頂峰,
8、君主專制制度的加強對中國社會發展的影響
積極:我國多民族大一統國家得到鞏固和發展;有得於社會安定,促進經濟發展和文化繁榮等。
消極:皇帝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行政長官和最高司法者,不受任何約束和監督。皇帝的決策具有個人獨斷和隨意性的特點,難免出現失誤;造成官僚機構的膨脹,從而導致官僚主義、貪污腐化之風盛行。總之君主專制的加強,極大地妨礙了社會的進步,阻礙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使中國社會的發展開始大大落後於西方國家。
第二單元 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
1、公元前6世紀,梭倫改革,按財產多寡劃分社會等級,打擊氏族制度殘余,為雅典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礎。
2、公元前6世紀末,克里斯提尼改革,用地域部落取代血緣部落打破了血緣關系,確立起雅典民主政治。
3、公元前5世紀伯利克里時期雅典民主政治發展到頂峰,被稱為「黃金時代」。公民大會是城邦的最高權力機構。五百人會議處理公民大會閉會期間的日常事務,召集公民大會。陪審法庭是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與監察機關 。
4、雅典民主政治存在著明顯缺陷。能夠享受到民主的只是少數成年男性,婦女、奴隸、外邦人及下層公民都沒有真正的民主。
5、公元前5世紀中期,《十二銅表法》標志著成文法誕生;
6世紀,羅馬皇帝查士丁尼組織編撰法律匯編《民法大全》它是羅馬法編纂的結晶,標志著羅馬法體系的最終完成。
從習慣法到成文法——平民反貴族斗爭的結果,因此,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銅表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貴族的特權,保護了平民的利益。
從公民法到萬民法——羅馬對外擴張的必然結果公民法的發展(適用范圍僅限於羅馬公民)
萬民法的創立(適用於羅馬統治范圍內一切自由民);
6、 羅馬法的核心內容之一是承認財產神聖不可侵犯。作用是維系帝國,影響後世:①羅馬法的制定和實施是為了維系和穩定羅馬帝國統治。 它是歐洲歷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較完備的法律體系。 對近代歐美資產階級產生了重要影響。
第三單元 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確立與發展
1、1689年,英國議會頒布《權利法案》,它以明確的條文,限制國王的權力,保證議會的立法權、財政權、司法權和軍權。《權利法案》的頒布,標志著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
2、責任內閣制是英國政治制度的一個顯著特點。內閣名義上對國王負責,實際上對議會 負責。首相實際上成為國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決策者和領導者,首相由下院中的多數黨領袖擔任。
現代英國君主立憲制是君主制、貴族制與民主制三者融為一體的混合物。主要特點是議會權力至上,君主統而不治(國王的作用:對外代表英國,是民族團結的紐帶和國家統一的象徵,維系英聯邦)
3、美國1787年憲法:制定時間:1787年;地點:費城
主要內容:規定聯邦的行政權、立法權和司法權,美國1787年憲法體現了「分權與制衡」的原則,根據這一原則,聯邦政府分為行政、立法、司法三個相對獨立的部門。
立法權歸國會。行政權歸於總統。總統由選民間接選出。總統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還是軍隊的總司令。美國的最高司法機關是聯邦法院。
5、美國聯邦制的實行,既避免了邦聯制的鬆散,又防止了中央權力的過於集中,既團結了各州,又給各州一定的自治權
性質:世界上第一部比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成文法。
6、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內容:行政權力歸總統,立法權歸於由參議院和眾議院組成的兩院制議會。
7、《德意志帝國憲法》的主要內容:①統一後的德國為聯邦制的君主國家。②皇帝擁有巨大的權力(國家元首,有權統率全國的武裝力量;帝國宰相主持帝國政府工作,帝國宰相對皇帝負責,不對議會負責)。③帝國設立兩院制的的議會作為立法機構。
第四單元 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1、1840至1900年間西方列強對中國侵略的主要史實
①1840----1842鴉片戰爭《南京條約》 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開端
②1856----1860第二次鴉片戰爭《天津條約》《北京條約》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進一步加深,清政府開始被列強控制,中外反動勢力公開勾結。
③1894----1895甲午中日戰爭《馬關條約》 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④1900----1901 八國聯軍侵華和《辛丑條約》 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完全確立
2、1842年,中英兩國簽訂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其中規定割香港島給英國;賠款2100萬銀元;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5處為通商口岸;關稅中國須同英國商定。
鴉片戰爭後中國的社會性質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是中國歷史的轉折點,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1895年《馬關條約》規定割遼東半島、台灣及其附屬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賠償日本軍費白銀二億兩;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④允許日本在中國通商口岸開設工廠,產品運銷中國內地免收內地稅。
《馬關條約》反映了帝國主義資本輸出、瓜分中國的侵略要求(開設工廠),外國資本主義對中國的侵略進入一個新階段,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1900年6月初,八國組成侵略聯軍。1901年簽訂的《辛丑條約》規定清政府賠償白銀4.5億兩;劃定北京東郊民巷為「使館界」;改總理衙門為外務部,位居六部之首。拆除北京至大沽炮台。清政府徹底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
3、禁煙運動的高潮是林則徐在廣東的虎門銷煙,以此為借口,英國發動了鴉片戰爭,鴉片戰爭期間英國侵佔了香港島;
第二次鴉片戰爭中,1860年英法聯軍攻佔北京後洗劫並焚毀了皇家園林圓明園。
到19世紀80年代,俄國共侵佔我國150多萬平方千米。
4、1840年至1900年間中國軍民反抗外來侵略的斗爭
鴉片戰爭中:廣州北郊三元里人民抗英,顯示了中國人民的反侵略精神 。
甲午中日戰爭中:黃海海戰中鄧世昌壯烈犧牲;台灣人民的反割台斗爭。
義和團運動提出的口號是「扶清滅洋」,性質:反帝愛國運動。(注意:不反封建)
5、1851年的廣西金田起義,標志著太平天國運動的爆發。永安建制標志著太平天國政權的初步建立;1853年,佔領南京,改為天京,定為國都,同清朝對峙,正式建立與清政府對峙的農民政權。
1856年,天京變亂標志著太平天國由盛轉衰 。1864年天京陷落,標志著太平天國運動的失敗。
6、《天朝田畝制度》的土地制度是以戶為單位,按人口和年齡平分土地,產品分配方式是每戶留足口糧,其餘歸聖庫。《天朝田畝制度》是太平天國的建國綱領。《天朝田畝制度》反映了農民階級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強烈願望。
1859年洪仁王干提出了《資政新篇》,具有鮮明的資本主義色彩,是先進的中國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的方案。
7、日本東京和上海成為資產階級宣傳民主革命思想兩個中心。民主革命思想家有:章炳嶙、鄒容、陳天華
1894年,孫中山在檀香山成立中國第一個革命團體興中會;1905年,興中會、華興會、光復會骨幹在日本東京成立中國同盟會。中國同盟會是中國第一個全國性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 。
8、1911年10月10日,革命黨人在武昌率先發動起義,湖北新軍中革命黨人紛紛響應,史稱 「辛亥革命」。1912年元旦,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職,宣告中華民國成立。定都南京 ,以中華民國紀元。
1912年2月,在袁世凱威逼下,清帝頒布退位詔書,清王朝結束。
9、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約法確立了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還規定實行責任內閣制,《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民主憲法,具有反對封建專制制度的進步意義。
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被袁世凱篡奪的標志是1912年3月,袁世凱在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10、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歷史上一次偉大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王朝,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這是辛亥革命最大的歷史功績),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
11、五四運動發生的根本原因是北洋軍閥的黑暗統治導致國內階級矛盾日益加深。
五四運動發生的導火線是1919年,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從6月起,五四運動的中心由北京轉移到上海。運動主力軍由學生轉移到工人。五四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徹底地不妥協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運動。五四運動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12、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黨今後的中心工作是組織工人階級,領導工人運動。還決定成立黨的中央機構——中央局,選舉陳獨秀為總書記。
1922年,中共二大召開,大會制定了黨的最高綱領和最低綱領。中共二大中心任務是制定最低綱領即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是打倒軍閥推翻帝國主義,統一中國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
1923年中共三大,通過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合作的決定。
13、1924年,孫中山在廣州主持召開中國國民黨一大,大會還同意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國民黨一大的召開,標志著國共合作的形成。
14、1926年7月,國民政府出師北伐,北伐的主要對象吳佩孚、孫傳芳和張作霖。
15、1927年蔣介石發動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成立了南京國民政府,與武漢國民政府對抗。
1927年汪精衛在武漢發動了七.一五反革命政變,此後不久,寧漢合流。 國共第一次合作的全面破裂,標志著國民大革命失敗。
16、1927年8月1日,周恩來、賀龍領導共產黨發動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標志著中共創建人民軍隊和武裝奪取政權的開始。
1927年,毛澤東領導湘贛邊秋收起義建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毛澤東的武裝斗爭、土地革命和根據地建設稱為「工農武裝割據」的思想。
1931年冬,第一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在江西瑞金召開,大會宣布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成立,毛澤東當選臨時中央政府主席,定都瑞金。
17、1934年10月,紅軍被迫進行長征,其原因是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其失敗的原因是由於博古、李德「左」傾冒險主義。
1935年,遵義會議結束了「左」傾錯誤在中央的統治,在事實上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新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遵義會議是黨的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在甘肅會師,宣告長征勝利結束。
18、1937年的盧溝橋事變,又稱「七七事變」標志著抗日戰爭的爆發。國共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第二次國共合作,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是中國抗戰勝利的重要保證(作用)。
1937年中國共產黨召開洛川會議,制定了全面抗戰路線。
19、國民黨正面戰場的會戰:淞滬會戰、太原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均失敗。勝利的戰役有:平型關大捷、台兒庄戰役總體失敗
20、日軍的滔天罪行:①1937年,南京大屠殺,被殺的總計三十萬人以上。②1941年,日軍在河北製造潘家峪慘案,③日在中國東北成立專門研究細菌戰的「七三一部隊」
21、1940年,彭德懷指揮八路軍在華北主動出擊日軍,取得百團大戰的重大勝利。百團大戰是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大規模戰役。中共領導的敵後抗日根據地軍民成為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
1945年8月,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中國人民最終取得了八年抗戰的偉大勝利。
22、抗日戰爭勝利的意義:
國內:是中國人民一百多年來第一次取得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的完全勝利,它大大增強了全國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國際: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民的抗戰,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中國的國際地位得到提高。
23、1945年8月,毛澤東等赴重慶談判,10月10日雙方簽署了《雙十協定》。
24、1946年,國民黨大舉進攻中原解放區,標志著全面內戰的開始。內戰初期,人民解放軍先後粉碎了國民黨軍隊對陝北和山東的重點進攻;1947年6月,劉鄧率軍主力千里躍進大別山,揭開了戰略反攻的序幕;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中共中央領導解放軍先後發動了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基本上消滅了國民黨軍隊的主力。
25、1949年,中共在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召開七屆二中全會,毛澤東指出黨的工作重心由鄉村轉移到城市,並提出促進革命取得全國勝利的方針。
1949年4月人民解放軍橫渡長江,解放南京,標志著國民黨統治覆滅。
26、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偉大意義:
①標志著中國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歷史從此結束 。②改變了世界政治格局,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力量。③同時也是馬克思主義的勝利,是毛澤東思想的勝利。
第五單元 從科學社會主義到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
1、1848年2月《共產黨宣言》——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揭示了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即用暴力推翻了資產階級的統治,建立無產階級政權。
2、1871巴黎公社的成立是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
3、俄國二月革命 1917.3直接結果是推翻了羅夫王朝封建王朝。二月革命後,出現了蘇維埃和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兩個政權並存的局面;《四月提綱》提出了從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向社會主義革命轉變的任務,還提出「全部政權歸蘇維埃」的口號,爭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權。
4、俄國十月革命勝利的歷史意義
①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取得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②十月革命的勝利,在統一的資本主義世界體繫上打開了一個缺口,它成功地將社會主義從理論變為實踐。
5、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建立
社會主義三大改造的實現(1953年~1956年)社會主義三大改造的實質是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這樣,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建立起來,中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第六單元 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一
1、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在北平召開,毛澤東當選主席。大會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具有臨時憲法的性質。
2、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確立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為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會議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體現了人民民主和社會主義兩大原則,是新中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一屆人大選舉國家毛澤東為主席、劉少奇為委員長
3、1949年舉行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初步建立了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人民政協的主要職能是政治協商和民主監督。
4、198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更明確規定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中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 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進一步加強和擴大基層民主,推進農村的民主制度建設。建立村民民主自製制度
5、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法制建設方針。此後為劉少奇案平反。
6、1982年,通過了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這是我國現行憲法。
1999年,九屆全國人大把依法治國,建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寫進憲法,使中國的民主法制建設達到新的高度,成為中國法制建設的里程碑。
7、1979年元旦,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台灣同胞書》,發出海峽兩岸和平統一的呼籲。19.20世紀80年代初,鄧小平提出了「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首先在解決香港問題上得到成功的運用(最早是針對台灣問題提出)。
8、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香港、澳門回歸的根本原因是改革開放後我國綜合國力增強,國際地位提高。
9、台灣成立海基會。祖國大陸成立海協會。1992年兩會達成「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這就是「九二共識」。
第七單元 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
1、新中國建立初期,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主要內容包括「另起爐灶」(使中國改變過去半殖民地的地位),「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清除帝國主義在華勢力和特權);「一邊倒」,(倒向社會主義陣營一邊 )。
2、1953年,周恩來在接見印度代表團時,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標志著新中國外交政策的成熟。為開創中國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礎,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相互關系、解決國與國之間問題的基本准則。
3、1954年在日內瓦舉行會議,這是新中國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國之一的地位參加的重要會議。
4、1955年,亞非首腦在印尼的萬隆會議。這是第一次沒有西方殖民主義國家參加的會議,周恩來代表中國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
5、70年代中國外交成就:
1971年10月,聯合國第26屆大會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席位 。中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恢復得益於第三世界國家(發展中國家)的幫助。
1972年2月,尼克松訪華,在上海簽訂了《中美聯合公報》,公報闡述台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和中有一個中國的原則。這樣, 中美兩國結束了二十多年的對抗,兩國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台灣問題是中美間的最大難題。1979年,中美兩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 。
1972年秋,日本首相田中角榮應 訪華,雙方簽訂了建立外交關系的聯合聲明。 日本早於美國正式同中國建交。
6、中日建交和中美關系的正常化,促進了中國外交事業的發展,許多國家紛紛同中國建立外交關系,在國際上掀起了一個同中國建交的熱潮。這樣美國遏制中國所形成的外交僵局終於被打破,我國外交出現了新局面。
7、 新時期中國國外交政策的目標是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
8、 2001年在中國上海成功舉辦了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第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2001年由中國領導創立的「上海合作組織」,標志著一個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區域合作組織的誕生。
第八單元 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
1、雅爾塔體系的建立,確立了以美蘇為主導的國際關系新體系,奠定了戰後兩極格局的框架。
2、美國的冷戰政策,目的:遏制共產主義;表現主要有:
美國方面:政治上:杜魯門主義——標志美國「冷戰」的開始;經濟上:馬歇爾計劃(援助西歐)軍事上:成立北約 1949年 ,加劇冷戰程度;
蘇聯方面:成立經濟互助委員會;1955年6月,成立華沙條約組織,從此在歐洲出現了北約和華約兩大軍事政治集團對峙的局面,美蘇兩極格局形成。
3、「冷戰」陰影下的國際關系:德國分裂 ( 德國首先成為美蘇「冷戰」的主要地點);古巴導彈危機(冷戰);朝鮮半島的分裂;越南戰爭(朝鮮戰爭、越南戰爭為熱戰)
4、歐洲共同體:1967年,三個共同體(歐洲煤鋼共同體、歐洲經濟共同體、歐洲原子能共同體)並為一個,統稱為歐洲共同體
5、20世紀80年代,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經濟大國,提出成為「政治大國」的目標。
6、1961年,第一次不結盟國家和政府首腦會議在貝爾格萊德舉行;從20世紀七十年代,不結盟運動把反對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的霸權主義作為重要任務。
7、1989年,波蘭成為第一個發生劇變的東歐國家。1990年兩德統一。
1991年底,正式宣布成立「獨立國家聯合體」(阿拉木圖宣言),這標志著蘇聯解體。
兩極格局瓦解的標志: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也標志著「冷戰」結束)。
9、目前世界格局呈現「一超多強」的局面。世界格局的多極化趨勢只是一個發展趨勢。多極化格局的形成,將是一個漫長而復雜的過程。
http://..com/question/75579847.html
蠻好的
5. 求人教版高一歷史必修1相關教案
不夠寫,給我郵箱發給我。這是我學校的精華
專題一 中國古代的政治制度
《考試說明》要求
()商周時期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 分封制 西周時期政治制度的特點
(2)秦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
「始皇帝」的來歷 三公九卿 郡縣制 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影響
(3)漢到元政治制度的演變
中朝 刺史 三省六部制 行省制度 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特點
(4)明清君主專制制度的加強
明朝內閣 清朝軍機處 君主專制制度加強的影響
單元綜述
本專題講授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變,上起先秦,下訖明清,包括早期階段(奴隸社會)和發展階段(封建社會)的政治制度。
夏商周時期我國政治制度的主要內容是分封制和宗法制,這一時期政治制度的發展呈現以下特點:以宗法制為核心,帶有濃厚的部族色彩。
秦國統一了六國後建立了秦朝。秦朝創立了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初期主要呈現以下特點:以皇帝為中心形成從中央到地方的統治機構;實行官僚政治,官員由皇帝任免;官職有明確分工,既互相配合,又相互牽制。
「漢承秦制」,由漢至元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逐步發展,主要呈現以下特點:皇權不斷加強,相權不斷受到制約而削弱;中央權力不斷加強,地方權力不斷削弱。
明清時期,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發展到頂峰,主要表現在:廢丞相、權分六部,設內閣,增設軍機處,君主專制不斷加強。
知識建構
一、早期政治制度
1.西周分封制
(1)目的:周王為加強地域統治,「以藩屏周」。
(2)內容:周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別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貴族,讓他們建立諸候國,拱衛王室。諸候要服從周王的命令,按期向周王貢獻財物,並隨從作戰。
(3)影響:周王取得「天下共主」地位,分封制鞏固了統治,擴大了統治區域。但後來出現了諸侯的爭霸戰爭,周天子的權威逐漸削弱,分封制逐漸瓦解。
2.西周的宗法制
(1)目的:穩定統治秩序,解決貴族內部矛盾。
(2)內容:①核心是嫡長子繼承製。分大、小宗,小宗須服從大宗。嫡長子與眾子具有血緣上的兄弟關系和政治上的君臣關系。②周天子以嫡長子世代繼承最高執政權力,其餘諸子分封為諸侯,諸侯國對於周王室處於附屬地位。由血統關系的親疏,形成「周天子――諸侯――卿大夫――士」這樣的宗法等級。
(3)實質:按血緣關系分配政治權力的政治制度。
(4)作用:有利於統治集團內部的穩定和團結,強化王權。
3.分封制與宗法制的關系
宗法制與分封制之間互為表裡,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礎,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體現就是分封制。分封制是按照宗法制的等級秩序嚴格進行的。
4.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以血緣關系為紐帶形成國家政治結構——宗法制;最高執政集團尚未形成權力的高度集中——分封制;具有相對的延續性(繼承性)和穩定性。
二、秦朝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
1.秦的建立:秦王贏政從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先後滅掉韓、趙、魏、楚、燕、齊等六國,建立秦朝。
2.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
(1)原因:①經濟根源(必然性):封建經濟分散性,需要強有力的國家政權保證國統一;②政治根源:地主階級需要藉助強大的政權維護自己的經濟利益及鎮壓人民反抗;③思想根源:法家思想。
(2)主要內容:
①皇帝制:皇權至上;國家的一切權力,即司法、立法和行政、軍事等大權總攬於皇帝一人之手;確立「家天下」的皇位繼承製度。——皇權高度集中的專制主義集權制度確立。
②三公九卿制(較為完備的中央官制):三公指丞相(輔佐皇帝處理全國政務)、御史大夫(掌管律令、圖籍,並負責監察百官)、太尉(協助皇帝管理軍務);九卿指中央政府中三公之下的許多重要官職。三公九卿受皇帝直接管理;協助處理軍政財事務,分工明確;互不統屬、互相牽制;便於皇帝集權。
③郡縣制的全面推行:郡是直屬於中央的地方行政設置,郡設郡守、郡尉、監御史等職官,分別執掌行政、軍事、監察職責。縣隸屬於郡。郡縣長官都由中央(皇帝)任免。
(3)作用與影響
積極:①徹底打破了傳統的貴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國古代大一統王朝制度的基礎,對此後兩千多年的中國政治與社會產生了重要影響。②有利於封建經濟文化的發展,對祖國疆域的初步奠定、對鞏固國家統一,以及形成以華夏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
消極:①秦朝依靠皇帝的專制權威,加強對人民的壓榨,使人民處境日趨惡劣,階級矛盾迅速激化。秦王朝十幾年後土崩瓦解。②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自由發展。
三、君主專制政體的演進與強化
1.中樞機構的演變
皇權
與
相權 秦始皇 漢武帝 隋唐 宋 明 清
創皇帝制 外朝 三省六部制 增設參知政事(副宰相) 廢丞相 軍機處
丞相權力大 內朝(中朝) 三省長官都是丞相 權分六部
削弱丞相的外朝權力 分散丞相權力 分割相權 內閣形成 皇權達到頂峰
2.地方制度的變化
地方建制 秦 漢代 元朝 明朝
郡縣制 刺史 行省制度 廢行省設三司
3.主要內容:
(1)刺史
漢朝的地方監察機構。
(2)三省六部制
中央實行三省六部制。中書省掌決策,負責草擬和頒發皇帝詔令;門下省掌審議,負責審核政令。尚書省負責執行政令。尚書省下設六部(吏,戶,禮,兵,刑,工)。三省長官都是宰相,相權一分為三,相互牽制和監督,保證了君權的獨尊和行政的效率,是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創造。
(3)行省制度
元代確立了以行中書省作為常設地方行政機構的制度,全國分設十個行中書省。行省的設置,便利了中央對地方的管理,對於加強中央集權,特別市調整好中央和地方的關系,具有重要的意義。
(4)明朝內閣
明太祖廢除了丞相制度,明成祖時形成內閣制度,內閣有票擬權,但決策取決於皇帝。
(5)清朝軍機處
清雍正帝設立軍機處,提高了行政效率,使君主專制達到頂峰。
4.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特點
①是不斷調整、改革中央行政結構,削弱相權,以加強皇權。明太祖廢丞相,使中央行政權分屬六部,基本上解決了皇權與相權的矛盾。
②是不斷調整、改革地方行政結構,加強中央對地方,特別是對邊疆地區的嚴密管轄。宋太祖加強中央集權基本上消除了地方割據勢力形成的條件,中央與地方的矛盾緩和,元明清三朝,再沒有出現過國家大分裂。
③對人們思想的控制日益加強,明朝的八股取士制度和清朝的文字獄就是典型的表現。
5. 君主專制制度加強的影響:
積極作用:①有利於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鞏固和發展,有利於維護國家的統一和領土的完整。②能有效地組織人力、物力和財力進行大規模的經濟建設和生產活動,有利於社會經濟的發展。③在統一的社會環境下,有利於民族大融合,有利於各地區經濟、文化的交流、發展和提高,使我國古代人民創造了領先於世界的古代文明。 消極影響:①君權專制易形成暴政統治和導致腐敗現象的出現,成為阻礙歷史發展的因素。②在思想方面獨尊一家,箝制了人們的思想,出現了萬馬齊喑的可悲局面。③在明清時期,嚴重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和發展。概括地說,在封建社會前期,其積極作用是主要的。封建社會後期,其消極作用逐漸增大,尤其是明清時期,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進一步強化,束縛了社會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其危害尤為嚴重。評價這一歷史現象時,應該將其放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進行分析,不能一概而論。如:即使是明清時期,這一制度在維護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反擊外來侵略方面仍然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專題二 列強侵略與中國人民的反抗斗爭
《考試說明》要求
(1)1840至1900年間列強侵略與中國人民的反抗斗爭
鴉片戰爭與《南京條約》 第二次鴉片戰爭 甲午中日戰爭與《馬關條約》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與《辛丑條約》 太平天國運動 義和團運動
(2)侵華日軍的罪行與中國軍民的抗日斗爭
九一八事變 七七事變 南京大屠殺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正面戰場與敵後戰場 抗日戰爭的勝利
單元綜述
1840年以後,中國近代歷史圍繞著國家主權始終貫穿著兩條主線:一是列強通過一次次侵華戰爭,強加給中國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使中國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另一條是中國軍民為捍衛國家主權,頑強抗擊外國侵略者,並最終重獲民族獨立。
知識構建
一、1840年至1900年間西方列強對中國的侵略
1.列強發動對華侵略戰爭
近 代 侵 華 戰 爭 條 約 影 響
19世紀中期(以商品輸出為主) 鴉片戰爭(1840—1842) 1842年中英《南京條約》內容:割香港島;賠款2100萬銀元;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中國海關收取英商進出口貨物的關稅要與英方商定。 是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開端。中國進入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1860) 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
19世紀末20世紀初(以資本輸出為主) 甲午中日戰爭(1894—1895) 1895年《馬關條約》內容:割遼東半島、台灣及其附屬島嶼、澎湖列島;賠償日本軍費 2億兩白銀;開放沙市、重慶、蘇州、 為商埠;允許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 帝國主義資本輸出;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1900—1901) 1901年《辛丑條約》內容:賠款白銀4.5億兩(本息計9.8億兩);東交民巷為「使館界」;拆除大沽到北京沿線炮台,各國派兵駐守北京到山海關沿線。 清政府徹底成為帝國主義的工具;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境地。
2. 影響
(1)政治上,列強強迫清政府簽定了大量割地賠款不平等的條約,破壞了中國的主權完整
(2)經濟上,他們向中國大量傾銷商品和掠奪原料,把中國捲入世界資本主義市場,控制中國的經濟命脈,使中國經濟依賴列強喪失獨立性。
(3)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二、1840年至1900年間中國軍民捍衛國家主權的斗爭
1.甲午中日戰爭:①清軍愛國將領:海軍提督丁汝昌、「定遠」管帶劉步蟾、「致遠」管帶鄧世昌、「經遠」管帶林永升。②邱逢甲、徐驤領導的義軍和劉永福的黑旗軍進行反割台斗爭。
2.義和團運動
(1)原因:①根本原因:西方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中國的民族危機空前嚴重,清政府懦弱無能;②直接原因:反洋教斗爭的發展。
(2)旗號:「扶清滅洋」
(3)作用:①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氣焰,粉碎了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狂妄計劃,加速了清朝的滅亡。②但它對清政府認識不清,盲目排外也體現了農民階級的局限性。
三、侵華日軍的罪行與中國軍民的抗日斗爭
(一)侵華過程:
1931年發動「九一八」事變(民族矛盾上升);1935年日本製造了華北事變(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1937年7月7日開始全面侵華;八一三事變,上海失守;12月,南京失陷日軍製造了南京大屠殺;1938年10月,廣州武漢相繼失守,中國失去了華北、華中和華南大片領土。
(二)日本在中國犯下的罪行:
(1)屠殺中國人民,進行細菌戰、毒氣戰
(2)瘋狂迫害佔領區人民(推行「以華制華」的政策,扶植傀儡政權)
(3)進行經濟掠奪(實行殖民統治,目的是把淪陷區經濟淪為日本的附庸經濟)
(4)推行奴化教育和愚民政策(目的是消磨、摧殘中國人的民族意識和反抗鬥志,實現其同化政策)
(三)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
1.原因:日本大舉侵華,中日民族矛盾逐漸上升為主要矛盾,民族危機空前嚴重。
2.過程:①1935年中共發表「八一宣言」,號召停止內戰,一致抗日,12月召開瓦窯堡會議,確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②1936年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揭開了國共兩黨由內戰到和平、由分裂對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③1937年八一三事變後根據國共兩黨協議,中國工農紅軍改編為八路軍和新四軍。④1937年9月,國民黨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國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
3.意義:使抗日戰爭發展成為有工、農、兵、學、商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黨派、抗日團體、社會各階層愛國人士和海外僑胞共同參加的全民族抗戰;抗戰勝利的根本保證。
(四)正面戰場和敵後戰場
1.正面戰場:
(1)正面戰場主要戰役:凇滬會戰、太原會戰與平型關大捷(抗戰以來的首次大捷)、徐州會戰與台兒庄戰役(抗戰以來的最大勝利)、棗宜會戰(1940年張自忠壯烈犧牲)。
(2)結果:正面戰場消耗了日軍大量的有生力量,但未能阻止優勢敵人的進攻。
2.敵後戰場:
(1)開展游擊戰爭,建立抗日根據地等。
(2)1937年陝甘寧邊區政府成立,首府延安。陝甘寧邊區成為全國抗日根據地的指揮中樞和總後方;
(3)1937年8月洛川會議,制定了全面抗戰路線;
(4)1940年下半年,彭德懷指揮八路軍一百多個團正在華北進行了威震中外的百團大戰,沉重打擊了日軍的侵略氣焰。
(五)抗日戰爭勝利的歷史地位:
1.抗日戰爭是中國人民近百年來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反侵略戰爭,洗刷了民族恥辱,大大增強了中國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是中華民族由危亡走向復興的歷史轉折點。抗戰勝利後中國收回了寶島台灣,並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2.抗戰期間中國的民主力量迅速發展壯大,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3.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
專題三 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
《考試說明》要求
(1)太平天國運動
(2)辛亥革命
中國同盟會 武昌起義 中華民國的成立 清帝退位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辛亥革命的歷史功績
(3)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五四運動 中共一大 中共二大
(4)新民主主義革命
國民革命運動 「農村包圍城市」道路的開辟 紅軍長征 抗日戰爭 解放戰爭 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意義
單元綜述
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為完成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建立獨立、民主和富強的新中國的任務,前仆後繼,英勇斗爭。農民階級領導的太平天國運動、資產階級領導的辛亥革命都無法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務,只有無產階級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找到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全國勝利的道路,經過28年的艱苦鬥爭,徹底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在中國的統治。
知識構建
一、太平天國運動(1851——1864年)
1.正式建立政權:定都天京(1853年)
2.革命綱領:《天朝田畝制度》
(1)核心:解決土地問題,提出了廢除封建地主階級土地所有制。
(2)內容:①除封建地主階級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②產品歸國庫。
(3)評價:①是太平天國的革命綱領;②突出反映了農民階級要求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願望。是農民反封建斗爭的思想結晶。③但是這個制度所制定的平分土地的辦法,並不切合實際,要在小生產的基礎上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平均一切社會財富,以求人人平等,是農民平均主義的空想。所以《天朝田畝制度》實際上並沒有真正實施過。
3.《資政新篇》
(1)目的:為了振興太平天國。
(2)內容:主張向西方學習,進行經濟、政治和文化改革,發展資本主義。
(3)評價:①是先進的中國人最早提出的帶有資本主義色彩的一個改革方案,集中反映了當時中國人向西方尋找真理和探索救國救民道路的迫切願望,具有一定的進步意義。②由於缺乏相應的社會基礎和實施條件,加之當時處於戰爭環境,因而《資政新篇》未能真正推行。
4.農民起義在民主革命的作用與局限性。
(1)太平天國沉重打擊了清王朝的腐朽統治 ,也打擊了外國侵略者;它沖擊了舊的綱常名教,破天荒地提出了近代第一個具有資本主義性質的社會改革方案——《資政新篇》,這些偉大功績,充分證明農民是中國民主革命的主力軍。
(2)太平天國運動以宗教號召組織民眾,其革命綱領《天朝田畝制度》違背歷史潮流,具有空想性和落後性,內部爭權奪利導致天京變亂,最終也以失敗告終,這些也說明農民階級作為小生產者的代表,缺乏科學理論武器的指導,承擔不起領導中國民主革命的重任。
二、辛亥革命
(一)中國同盟會的成立(1905年日本東京)
1.目的:為加強革命力量的聯合。
2.組織基礎:興中會、華興會、光復會等資產階級革命團體。
3.政治綱領:「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
4.性質:中國近代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政黨。
(二)武昌起義
1.條件:①思想准備:民主革命思想的廣泛傳播——三民主義的提出;②組織准備:革命團體和革命政黨的建立——同盟會成立;③軍事准備:發動一系列的武裝起義——黃花崗起義;④有利時機:群眾自發斗爭的開展——保路運動;⑤共進會和文學社的積極准備;⑥革命戰士的革命主動精神。
2.結果:佔領武昌,成立湖北軍政府,改國號為中華民國。各省紛紛響應,清朝統治土崩瓦解。
(三)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成立
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職,宣告中華民國成立。定都南京,採用五色旗為國旗,改用公歷,以中華民國紀年,1912年為中華民國元年。南京臨時政府的性質:是一個以資產階級革命派為主體的政府。
(四)《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1.頒布:1912年3月,孫中山頒布了參議院制定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2.主要內容:①中華民國主權屬於國民全體,國民享有人身、言論、著作、集會、結社、遷移等項自由和請願、訴訟、選舉及被選舉等項權利。②約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的原則構建政治體制:參議院行使立法權,有權選舉臨時大總統、彈劾臨時大總統及國務員;臨時大總統及國務員行使行政權,國務員「輔助臨時大總統,負其責任」,即實行責任內閣制;司法權由法院獨立行使。
3.性質:《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是中國第一部資產階級憲法。
4.意義:它從法律上宣告了君主專制制度的滅亡和民主共和政體的確立,成為近代中國民主化進程的一座豐碑。
(五)辛亥革命的意義: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化進程中顯著的里程碑。
1.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國第一次完全意義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2.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統治,結束了君主專制政體在中國的統治,承重打擊了封建主義和帝國主義在中國的統治。
3.辛亥革命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使人民獲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權利,提高了人民的參政議政意識,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4.辛亥革命頒布的一系列法令措施有利於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6. 第四節秦漢時的文學和藝術教案、
教學目的:本課程旨在使修學者全面了解秦漢文學發展的基本面貌和特點,對秦漢時期重要的文學樣式漢賦和史傳散文、及其他文學體裁和文學現象、重要的作家和作品有較深入的認識,培養理解、分析文學作品、文學現象的能力。
重點難點:李斯、賈誼、晁錯的政論文;枚乘、司馬相如、揚雄、班固的大賦;司馬遷、班固的史傳散文;漢樂府民歌等的文學成就。
目錄與課時分配:
第一講:秦漢文學概述 1課時 第二講:秦及西漢散文 2課時 第三講:司馬相如與西漢辭賦 6課時 第四講:司馬遷與《史記》 8課時 第五講:兩漢樂府詩 4課時 第六講:東漢辭賦 4課時 第七講:《漢書》及東漢散文 4課時 第八講:東漢文人詩 4課時 教材:
主要教材:《中國古代文學史》(上) 周建忠主編 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8月版 參考教材:《中國文學史》第一卷,袁行霈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http://static.pay..com/resource/chuan/ns.js';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第一講 秦漢文學概述
教學目標:
1、秦漢文學的基本態勢
2、漢代文學樣式的嬗革及分期 教學重點和難點:
1、漢代文學的基本態勢 教學方法: 講授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內容、方法、步驟):
第一課時
本節主要講授漢代作家群體的形成、漢代文學的基本態勢、漢代文學的嬗變與分期
秦始皇於公元前221年統一了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專制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秦朝實行了政治、經濟、文化的系列改革以適應統一的需要。秦朝文化上統一文字給學術文化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秦末農民起義推翻秦暴政統治,公元前206年漢高祖劉邦建立了強盛的大漢王朝,漢初採取了一些與民生息的政策,如制定律令、減輕田賦、寬政省刑等,使國力日益強盛。文化思想上除秦挾書律和訞言誹謗之罪,尊黃老無為之說,對各家學說也採取了寬容並蓄的政策,思想文化比較活躍自由。漢初為了娛樂和制禮作樂的需要,沿承秦制設置了樂府機構。一些楚歌廣為傳唱。
漢武帝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的統治,實行統一貨幣、均輸平準、官營鹽鐵等經濟措施,確保國力富足;北擊匈奴、打通西域,擴大了對外經濟、文化交流;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確立了儒學的統治地位。帝國進入了空前強盛的時期。西漢後期土地兼並,各類矛盾日益激烈,王莽篡權改制,更加激化了矛盾,導致綠林、赤眉的起義,西漢王朝隨之覆滅。漢光武帝劉秀依靠豪強勢力奪取政權,於公元25年建立了東漢王朝。東漢土地財富集中問題仍沒解決。統治集團外戚、宦官長期爭斗、吏治黑暗、社會矛盾更加尖銳,在黃巾起義和各路豪強割據勢力的打擊下,終於被魏取而代之。秦漢文學就是從秦始皇統一到三國時期魏代漢,這一時期的文學。
一、漢代作家群體的形成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http://static.pay..com/resource/chuan/ns.js';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作家群體的生成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需要多方面的條件,漢代社會為作家群 體的持續生成提供了適宜的氣候和土壤。
第一,漢代形成解讀辭賦的社會風尚
漢代的官學和私學都以講授儒家經典--五經為主,其中就有《詩經》這部 文學作品。因此,師生在誦讀五經的過程中,自然受到文學方面的熏陶,提高自 身的文學素養。事實上,漢代士人的閱讀范圍並不限於五經,而是廣泛得多,尤 其是解讀辭賦的社會風尚,對漢代作家群體的生成起到催化作用。
西漢時期,解讀楚辭是一種專門學問。嚴助向武帝推薦他的同鄉朱買臣,「召見,說《春秋》, 言楚詞,帝甚說之,拜買臣為中大夫,與嚴助俱侍中。」(《漢書·朱買臣傳》) 朱買臣同時向漢武帝講解《春秋》和楚辭,因此得到提拔。武帝還令淮南王劉安 為《離騷》作註解,「初,安入朝,獻所作《內篇》,新出,上愛秘之,使為《 離騷》傳。」(《漢書·淮南王傳》)宣帝修武帝故事,「征能為楚辭九江被公, 召見誦讀。」漢賦和楚辭有很深的淵源關系,這種新文體確立之後,也和楚辭一 樣成為士人貴族的誦讀物,漢宣帝時還有過這樣的事情:王褒等人用誦讀奇文及 自己作品的方法為宣帝的太子、亦即後來的元帝治病解悶,其中的奇文當有楚辭 類作品。這種精神療法效果明顯,不但太子得以康復,而且經他倡導在後宮形成 了誦讀王褒賦的風氣。(事見《漢書·王褒傳》)
到了東漢時期,人們誦讀辭賦 的興趣依然很濃,就連貴族婦女也主動參與,出現了像王逸《楚辭章句》這樣的 專門著作。誦讀辭賦在漢代是一種高雅的活動,是士人文化素養的標志。雖然誦 讀辭賦者並未都成為辭賦作家,但漢代許多人確實是從誦讀辭賦開始而順理成章 地走上文學創作的道路。揚雄少而好學,「顧嘗好辭賦」(《漢書·揚雄傳》), 他誦讀屈原的《離騷》、司馬相如的賦,並且加以摹擬,他本人也成了漢代重要 的作家。王逸著《楚辭章句》行於世,他還創作詩賦等作品多篇。漢代解讀辭賦 的社會風尚培養出一代又一代的作家,因此,漢代的文人也以辭賦家居多。 第二,以文才取士的用人制度
漢代採用推薦和考試相結合的辦法錄用人才,為作家群體的生成提供了許多 機遇。西漢朝廷詔舉賢良方正,州郡舉孝廉、秀才,東漢又增加敦樸、有道、賢 能、直言、獨行、高節、質直、清白等科目,廣泛搜羅人才。兩漢選拔人才注重 學問品行,也不排斥對有文學創作才能者的錄用,許多作家之所以能夠脫穎而出, 主要並不是他們經通行修,而是在於他們的文才。盡管以文才錄士在兩漢用人制 度中並不居於主導地位,而僅是一種補充手段,但它對兩漢作家群體的生成卻起 到了推動作用。漢代不僅中央朝廷、諸侯王,甚至有些身居要職的外戚都以文才 取士。
7. 求(嶽麓版)高中歷史必修一教案或提綱(新課標)
第一單元 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
一、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1、夏商的政治制度:①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夏朝的建立者是禹,我國早期國家政治制度開始於 夏朝, 啟 即位後,王位世襲製取代了原始社會後期的禪讓制。②商朝繼承了夏朝的制度而稍有變化,有一套從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中央設有相、卿士,地方設有封侯、伯。
2、西周的分封制:①周武王伐紂滅商,建立西周。西周實行分封制,又叫封邦建國。武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別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貴族,讓他們建立諸侯國,拱衛王室。根本目的在於鞏固周王朝的統治。。義務:分封的諸侯有鎮守疆土、隨從作戰、交納貢賦和朝覲述職的義務。影響:分封制加強了周天子對地方的統治,擴大了統治區域, 形成了貴族統治階級內部的森嚴等級「天子—諸侯—卿大夫—士」
②西周後期,王權衰落,。由於諸侯勢力壯大,分封制受破壞。標志性事件就是楚王問鼎。
3、西周的宗法制:①宗法制是與分封制互為表裡的具有政治性質的制度,由原始社會的父系家長制演變而來。②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點和核心是嫡長子繼承製。有大小宗之分,嫡長子系統為大宗,其餘為小宗,小宗必須服從大宗。大宗與小宗的關系不僅是家族等級(兄弟)關系,也是政治隸屬(君臣上下級)關系。④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體現就是分封制。由天子到諸侯到卿大夫再到士(最底層),層層分封。宗法制保證了貴族在政治上的壟斷和特權地位,也有利於統治集團內部的穩定和團結。
二、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
1、至高無上的皇權:①戰國時期,經過商鞅變法,秦王嬴政先後滅掉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秦朝。②嬴政規定封建最高統治者為「皇帝」,自稱「始皇帝」。③秦始皇規定:皇帝稱「朕」;皇帝的命令稱「制」或「詔」;皇帝用的玉印稱「璽」。全國的行政、經濟、軍事等一切大權由皇帝總攬,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員,都由皇帝任免。④秦始皇首創的皇帝制度,體現了中國封建專制制度的重要特徵。
2、較為完備的中央官制:①秦始皇在戰國時期官制的基礎上,建立了一套比較完備的中央政權組織。②在中央,設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作為秦朝中央的三個最高官職。丞相幫助皇帝處理全國的政事,御史大夫執掌群臣奏章,下達皇帝詔令,兼理國家監察事物。太尉負責全國軍事事務。軍國大事完全操縱在皇帝一人手中。
3、郡縣制的全面推行:①春秋時期,一些諸侯國在新兼並地區設縣,在邊地設郡。②戰國商鞅變法時,廢分封,行郡縣。③秦統一後,在全國范圍廢除分封制,實行郡縣制。④郡是中央政府以下最高一級地方行政機構,最高長官是郡守。縣是郡的下級行政機構,長官稱縣令或縣長。縣以下還有鄉、里等基層行政機構。⑤秦朝這套從中央到地方的金字塔般的統治機構其官職職責分工明確,即互相配合又互相牽制,標志著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
4、中央集權制的作用及影響:①安定邊境,維護國家統一,擴大了疆域。形成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秦朝。②頒布法律,統一度量衡、貨幣和文字,修馳道,開靈渠,有利於封建經濟文化的發展,有利於形成以華夏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③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基本格局,為歷代封建王朝所沿用。④秦始皇的專制,使人民處境惡劣,造成階級矛盾激化,爆發中國歷史上首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陳勝、吳廣起義。
三、從漢至元政治制度的演變
1、中央政治制度的演變:①兩漢時期中央政治制度基本上沿襲秦朝制度,史稱「漢承秦制」。但又廢除秦朝苛法,有所損益。②漢朝實行皇帝制度,在中央設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習慣稱三公。③西漢漢武帝時用布衣為相,用身邊侍從、秘書為尚書令等形成「中朝」,用三公九卿的機構稱「外朝」。④東漢光武帝時擴大尚書台的權力,成為決策的中樞機構。⑤魏晉南北朝時期,形成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三省體制。⑥隋朝以尚書省,內史省、門下省為中央最高統治機構。唐朝三省分工明確,相權一分為三。⑦隋唐時期,還在尚書省下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確立了三省六部制。⑧宋初,中書門下是最高行政機構,樞密院是最高軍政機構,合稱「二府」。後增設參知政事為副相,設三司使管理財政,削弱相權。⑨元朝綜合漢蒙政治制度,在中央設中書省和樞密院,以中書省為最高行政機關,行使宰相職權;以樞密院為最高軍事機關,同時設宣政院,統領宗教事務和管理西藏地區。
2、地方政治制度的演變:①戰國和秦朝實行郡縣制,漢初繼承郡縣制,同時分封諸侯王國,郡國二制並行。郡守和丞相分別是郡和王國的最高行政長官。漢武帝時,解除王國軍政大權,分全國為13州,州作為監察區,設刺史。②東漢時期,刺史逐步增添了地方行政權和軍權,到東漢末年,州逐漸演變成地方行政區。地方行政區劃由郡縣兩級制轉變成州、郡、縣三級。③隋初,地方行政機構重疊,官多民少,隋文帝廢除郡級,形成州縣兩級制。④唐朝地方行政機構與隋朝相同,唐太宗分全國為10道,作為監察區,唐肅宗將道的監察長官改為觀察使,道逐漸成為州縣之上的行政實體。唐朝中後期,設置藩鎮,形成藩鎮割據局面。⑤北宋初年,宋太祖削減地方節度使權力,派文臣做地方官。宋朝地方政權分為州縣兩級,又將唐朝的「道」改為「路」,在州縣之上。⑥元朝在地方實行行省制度。行省之下,設路、府、州、縣,邊遠民族地區設宣慰司。行省制度的創立,是中國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變革,是中國省制的開端。⑦從漢至元,中央嚴格限制地方行政,不允許有獨立的行政體系存在。地方官吏必須服從上級,地方服從中央,最後聽命於君主。形成高度的中央集權。
中央 地方
秦 皇帝制度的確立,皇帝總攬全國政治經濟軍事一切大權。
中央設丞相(決策),御史大夫(監察),太尉(武事)
標志著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
廢分封,設郡縣,郡縣長官由皇帝任命。
漢 漢承秦制,有所變化
漢初,三公九卿。
漢武帝:設立中朝,削弱相權。
東漢光武帝:設尚書台,皇帝總攬大權。 漢初,郡國二制並行,諸侯勢力坐大,對中央造成威脅。漢武帝後期設州為監察區,設刺史代表中央監察諸侯和地方高官。
東漢末年,州、郡、縣三級。
魏晉南北朝 尚書省、中書省和門下省,三省體制逐步形成。
隋 尚書省、內史省、門下省三省 州、縣兩級
唐 中書省(決策)、門下省(審議)和尚書省(執行,下設六部),相權一分為三,三省相互牽制和監督,保證君權的獨尊。此後歷朝沿用。 州、縣兩級,唐太宗設立道作為監察區,唐肅宗時道成為州、縣之上的行政實體。形成(道)、州、縣。
唐朝中後期,節度使權力擴大,發展成藩鎮割據局面。
宋
最高行政機構 中書門下 二府
最高軍政機構 樞密院
分割宰相財政權 三司使
分割宰相行政權 參知政事
削弱相權,皇權進一步加強。
地方行政制度為路、州、縣
元
綜合漢蒙政治制度,中書省(行政,統領六部),樞密院(軍事),宣政院(宗教和西藏事務)。 行省制度,除河北、山西、山東由中書省直轄外,地方設行中書省,平章政事為最高長官,行省擁有大權。邊遠地區設宣尉司進行管理。行省制度加強了中央集權,鞏固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它的創立,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變革,是中國省制的開端。
明 廢除丞相和中書省,以六部分理全國政務,君主專制制度達到高峰。
明太祖設殿閣大學生,作為侍從顧問。成祖時內閣制確立。宣宗給閣臣票擬權。
地方設立布政司(行政)、都指揮司(軍政)和按察司(監察)三司。
清 清初,議政王大臣會議權力高於內閣、六部,皇權受到很大限制。
康熙時,設立南書房,內閣、議政王大臣會議、南書房三足鼎立,集權於皇帝。
雍正時,設軍機處,軍機大臣筆錄和傳達皇帝旨意,君主專制制度發展到了頂峰。
四、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
1、宰相制度的廢除:①明朝初,沿襲元朝制度,由左右丞相統轄六部,管理全國行政事務。②明太祖朱元璋廢除行中書省,設立布政司、都指揮司和按察司,分管地方的行政、軍政和監察,合稱「三司」。後下令廢除中書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國政務,宰相制度從此被廢除。君主專制達到了新的高度。
2、內閣的創立:①明太祖廢丞相後,設置殿閣大學士,作為侍從顧問。②明成祖時,選拔翰林院官員入值文淵閣,參與機密事務決策,史稱「內閣」。內閣制度正式確立。③明宣宗時,又授予內閣大學士票擬權。④明朝內閣始終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級的行政或決策機構,而是為皇帝提供顧問的內侍機構。⑤內閣是君主專制強化的產物,不能對皇權起制約作用。
3、君主專制制度的頂峰:①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政權後,實行部落貴族共同議政的傳統。②皇太極設議政王大臣會議。還設內閣,置六部。議政王大臣會議的權力在六部之上。皇權受到很大限制。③康熙帝親政後,設南書房,中樞機構一分為三,內閣、議政王大臣會議和南書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約,最後集權於皇帝。④雍正帝時,又設軍機處,由皇帝挑選親信的滿漢大臣充任軍機大臣。議政王大臣會議和南書房形同虛設,後相繼撤消,內閣也名存實亡,君主專制制度發展到了頂峰。⑤清朝統治者繼承明制,把君主專制制度推向頂峰,皇帝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行政長官和最高司法者,不受約束和監督。這種絕對君主制極大地妨礙社會的進步和資本主義萌芽的成長。
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對中國社會產生了什麼影響?
積極作用:有利於多民族國家的統一和鞏固,社會安定,經濟發展和文化繁榮,為康乾盛世的出現提供政治保證。
消極作用:皇權極度膨脹,成為阻礙社會進步的重要因素。明清之際,英國等西方國家先後發生了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英國的光榮革命、美國的獨立戰爭等),建立起資產階級的統治,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而明清君主專制統治的空前強化,極大妨礙了社會的進步,從此,中國社會的發展開始大大落後於西方。
第二單元 古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
五 希臘文明的搖籃
特點——地理環境因素影響
①經濟:三面環水,港灣眾多,特別是通向西亞的航路上遍布島嶼,有利於航海與文化交流。因此,希臘的商品生產和海外貿易較發達。
②對外關系:由於航海與海軍對古希臘有重要意義,地少人多的古希臘人往往憑借這方面的優勢向海外殖民擴張。
③政治:希臘城邦的特點是小國寡民,各邦長期獨立自治;希臘城邦實行的公民政治,使城邦公民享有較充分的政治權利;尤其是雅典的民主制為後世提供了寶貴的借鑒經驗。
雅典民主政治
梭倫:根據財產的多少,把公民分為四個等級,公民大會是最高權力機關,各級公民都可參加,改革動搖了舊氏族貴族世襲特權,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權利,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礎
克利提斯:設五百人議事會,輪流執政,
伯利克里:(民主政治發展到頂峰):發放觀劇津貼,是雅典在精神文化領域取得了輝煌成就
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點:是人民主權和輪番而治。
意義:①創新性:為人類提供了一種集體管理的新形式,創造出民主的運作方式,為後世民主政治的發展積累了寶貴經驗。
②優越性:多數人決策,使問題考慮得更全面;公職人員有多數人選舉產生,時期處於群眾的監督之下,減少了以權謀私的可能性。
③文明進步:推動了文化事業的發展,使希臘文明成為古代西方、乃至整個世界重要的文明中心
局限性:①它僅僅是對公民群體而言,而非公民,例如外邦移民、奴隸和它國公民,都沒有享有民主的權利;
②是男性公民的民主;
③一切公職由選舉和抽簽產生,這種輪番而治極有可能導致極端民主化,導致民主制的衰落。
六 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
《十二銅表法》:包括民法、刑法和訴訟程序,基本上是過去未成文的習慣法的匯編。他明確維護私有財產權和貴族的既得利益
意義:①是平民的勝利;(原因:因為有了成文法就得按律判決和量刑,貴族不能像過去那樣隨意解釋習慣法。
②這項法律是羅馬法的淵源,是羅馬的基本法;
③局限性:根本目的是維護奴隸主的利益。
《民法大全》標志羅馬法系最終完成
第三單元 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確立與發展
七 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建立
光榮革命 :根本原因:封建專制統治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1640年,英國成為共和國,1688 光榮革命
意義:實現了資產階級掌握政權的願望,推翻了封建專制的君主制,確立了君主立憲制,為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和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的建立開辟了道路
《權利法案》:1689
內容:①從立法、司法、財政、軍事等方面限制王權;
②把議會擁有的自由權力用法律的形式加以肯定;
意義:
①國王與議會關系:確立了議會主權,國王的權力受到議會限制;
②王權與法律關系:國王只能在憲法規定的范圍內行使權力,英國建立了君主立憲制;
③統治方式變化:英國實行議會與國王集體統治,統治方式從人治轉向法制,英國社從此進入了長期穩定發展的時期
特點:議會權力至高無上,君主統而不治
責任制內閣:首相掌握國家大權
①「光榮革命」後,國王逐漸退出內閣,成為「統而不治」的國家元首。內閣承擔實際行政職責,其權力和重要性也隨之增強;
②1721年,羅伯特•沃波爾成為英國歷史上第一任內閣首相,主持內閣會,協調各部門的工作。責任內閣制形成;
③發展:19世紀中期,隨著選舉制的逐步擴大和兩黨制的發展,議會選舉變成兩個政黨之間的權力角逐,大選中獲勝的多數黨上台組閣。
八 美國聯邦政府的建立
政治的嚴重問題:①邦聯權利有限,無權征稅,不掌握兵權
②各州的權利很大,有權徵兵,征稅和發行貨幣
③各地經常發生騷亂,社會動盪
④美國在與歐洲各國的貿易中也常常屬於不利地位,經濟的發展受到嚴重的影響
1787年,頒布聯邦憲法,
內容:①規定美國是一個聯邦制的國家,權利高於各州
②聯邦政府擁有政治、經濟、軍事和外交大權
聯邦制原則:規定了一個強有力的聯邦政府,包括總統、一個全國性的議會、一個聯邦司法體系;同時憲法讓各州保留了較大的自主權;
總統:最高的行政權、軍事指揮權、部分憲法否決權、任命高級政府官員權力;
議會:財政權和立法權;
最高法院:最高司法權、憲法的解釋權
分權制衡原則: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互相制約
兩黨制的形成與發展
19世紀二三時年代,是美國兩黨形成的重要時期,19世紀50年代中期,民主黨與共和黨的對峙格局最終形成
九 資本主義政治制度在歐洲大陸的擴張
艱難的法蘭西共和之路
1789 大革命爆發
1791~~1792 君主立憲制
1793~~1804 第一共和國
1804~~1814 第一帝國
1815~~1830 復辟王朝
1848~~1852 第二共和國
1852~~1870 第二帝國
法國共和政體的確立
1875 國民議會通過了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的憲法
影響:共和體制最終確立,促進法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德意志帝國的君主立憲制度
⊙帝國元首是「德意志皇帝」。皇帝有權任命帝國首相和帝國官員;有權召集和解散聯邦議會和帝國國會;有權簽署和公布帝國法律並監督法律的實施;帝國軍隊由皇帝統率,軍官均由皇帝任命.總之,皇帝是最高權力的掌握者.
⊙首相主持帝國政府,只對皇帝負責而不對議會負責;
⊙聯邦議會和帝國國會是立法機構,行使立法權。帝國國會由選舉產生,但它不能組成代議制的政府,不能自行通過任何一項對政府不利的法案,對政府沒有任何行政監督權,唯一對政府起壓力作用的就是批准預算。
德意志帝國實行君主立憲制,但具有濃厚的專制主義色彩
英、美、法、德政治制度的不同點
政體 國家元首及權力 政府產生方式 議會權力
與地位 權力
中心
英 君主立憲制 國王世襲;
國王僅扮演儀式性角色,是國家的象徵 內閣由議會選舉產生,並對議會負責,內閣首相是最高行政首長,擁有最高行政權和創意立法權; 議會是最高權力機關,國家權力中心 議會
德 皇帝是帝國元首,世襲;任命帝國首相和官員,召集和解散議會,簽署公布法律和監督法律實施,統帥軍隊,任命軍官; 皇帝任命首相與官員,首相主持帝國政府,只對皇帝負責。 直接選舉產生,不能組成代議制政府,對政府沒有監督權,只有批准預算權。 皇帝
美 總統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民選產生;掌握最高行政權、軍事指揮權、部分立法否決權、任命政府高級官員和組織政府的權力; 總統任命政府高級官員,政府對總統負責 擁有有立法權、財政權,與總統、聯邦法院相互制約 總統
法 民主共和制 總統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和軍隊最高統帥;由國民議會選舉產生;具有創議法律權、解散眾議院的權力;總統與內閣部長共同向議會負責; 內閣部長由總統任命,總統命令須經各部部長副署,內閣向議會負責。 擁有選舉總統權、立法權、創議法律權;總統和各部部長對議會負責,議會對政府行使監督權。 議會
核心特徵:代議制民主;
議會擁有的共同的權力:立法權、財政權和行政監督權;
第四單元 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十 鴉片戰爭
1背景:(1)在中英對外貿易中,中國處於出超地位。(2)英國為了扭轉對華貿易的逆差,向中國走私鴉片。(3)工業革命後,英國急需打開中國市場,使中國成為他的原料產地和商品傾銷市場。
2中國的禁煙運動:(1)原因:鴉片輸入嚴重危害了清朝統治。(2)對虎門銷煙的評價:是中國禁煙運動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抗外國侵略的堅強決心。
3鴉片戰爭的根本原因:為了打開中國市場,掠奪商品銷售市場和原料產地。
4 虎門硝煙:面對鴉片危害,道光皇帝派林則徐赴廣東查禁鴉片。林則徐在廣東緝拿煙販,收繳鴉片,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即虎門銷煙。英國以此為借口,發動對中國的侵略戰爭。
《南京條約》的簽訂:1842年,清政府被迫和英國簽訂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
主要內容:
①割香港島給英國;(破壞中國的領土主權)
②賠款2100萬銀元;
③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破壞中國的貿易主權)
④英商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稅款,中國須同英國商定。(破壞中國的關稅自主權)
①社會性質的變化:由封建社會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政治上,戰前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封建國家,戰後通過一系列不平等條約,領土、領海、司法、關稅、貿易主權遭到嚴重的破壞,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經濟上,戰前經濟上是一個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占統治地位的國家,戰後中國封建的自然經濟經濟開始解體。
②社會矛盾的變化:由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開始變為外國資本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中外國資本主義和中國民族的矛盾,成為各種社會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③革命任務的變化:戰前是反對本國封建統治,戰後既要反封建又要反侵略
④革命性質的變化:中國從此進入了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⑤思想領域的變化:「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思想開始萌發。
所以說,鴉片戰爭是中國歷史的轉折點,是中國近代史開端。
鴉片戰爭後,英國又強迫清政府簽訂《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門條約》,英國從中取得了「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在通商口岸租賃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的特權。美國和法國也脅迫清政府分別簽訂《望廈條約》和《黃埔條約》,攫取了更多的侵略權益。
鴉片戰火再燃:(第二次鴉片戰爭)
根本原因:英、法不滿足鴉片戰爭的既得利益,要求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侵略權益。
戰爭性質:侵略的非正義的掠奪戰爭;
①1856年,英法以「修約」訛詐遭拒絕為機會,聯合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②1858年,英法聯軍北上攻陷大沽,進逼天津。清政府先後與俄、美、英、法四國分別簽訂《天津條約》。③1859年,英法聯軍再次攻佔大沽和天津。1860年,侵入北京並洗劫了圓明園。④1860年,清政府與英法俄三國分別簽訂《北京條約》。內容:(1)增開天津為商埠;(2)割九龍司地方一區給英國。⑤第二次鴉片戰爭和《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的簽訂,使中國喪失大量領土和主權,出現中外反動勢力公開勾結的局面。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了。
影響:在政治上,中國喪失了大片領土和主權:清朝統治者投外國侵略者,開始成為他們的附庸和工具,中外反動勢力公開勾結,共同鎮壓中國人民的反抗。
在經濟上,外國侵略勢力擴張到沿海各省,並伸向內地,方便了他們的傾銷商品,掠奪廉價原料和勞動力,使中國難以抵擋資本主義經濟侵略的沖擊。
十一 太平天國運動
太平天國運動興起的根本原因:腐敗的封建統治和沉重的剝削,導致階級矛盾激化。
①興起:金田起義 1851年
②發展:永安建制 ,初步建立政權;定都天京 1853年,正式建立與清政府對峙的政權;
③全盛:1853-1856年進行北伐、西征和東征
北伐:目的:是為推翻清政府的統治。
領導人:林鳳祥、李開芳。
結果:由於孤軍深入而失敗。
意義:牽制了敵人兵力,為西征和東征的勝利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西征:目的:為鞏固天京革命大本營
領導人:賴漢英
結果:石達開大敗湘軍,鞏固了天京
東征:目的:為斷絕清政府財源,充實自己的經濟力量
領導人:秦日綱
結果:奪取揚州攻破江北江南大營,軍事上達到全盛時期。
主要內容:
①基本內容是關於土地分配,從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的土地所有制。
②關於產品的分配,規定「天下人不受私,物物歸上主」的絕對平均分配的方案。
(2)評價:《天朝田畝制度》是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後,頒布的革命綱領。
革命性:首先它明確主張廢除封建土地私有制,成為幾千年來中國農民斗爭的最高峰;
空想性:平均分配土地和產品在當時無法實現,這種絕對平均分配的聖庫制度違背了小 生產者的本性,也不能調動農民的革命積極性。
落後性:此綱領把小農經濟作為追求的理想化目標,實際上沒有超越封建主義的經濟范疇。
原因:無法調動農民的積極性;由於戰爭的環境,無法實施;
失敗原因:①客觀原因:中外反動勢力勾結力量過於強大,聯合絞殺太平天國。
②主觀原因:一是農民階級的局限性。二是戰略上的失誤。
(3)教訓:太平天國的悲劇說明,由於受階級和時代的局限,農民階級不能領導中國革命取得勝利
(4)歷史意義:①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偉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農民運動(性質),它是幾千年來中國農民戰爭的最高峰。②它堅持14年,勢力達18省,嚴懲了中外反動勢力模③擔任反封建反侵略雙重任務。反對封建主義,加速了清王朝和整個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崩潰;反侵略,打破了西方侵略者把中國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圖。④一些領導人開始向西方尋求真理,探索中國獨立、富強的途徑。
《資政新篇》
內容:政治方面:主張民主
經濟方面:學習西方,發展資本主義工商業
文教方面:興辦新式學校
外交方面:與外國自由交流,但不允許外國干涉中國內政
評價:《資政新篇》是洪仁玕1859年為振興太平天國而提出的改革內政和建設國家的方案。它具有鮮明的資本主義色彩,是先進的中國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的方案。它不是農民革命實踐的產物,沒有反映農民的願望,沒有實行。
十二 甲午中日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
甲午中日戰爭 根本原因:日本明治維新後,大力發展資本主義,但國內市場狹小,希望從戰爭中尋找出路。(2)歐美列強持縱容態度。(3)朝鮮東學黨起義,成為導火線。
戰爭的經過
(1)爆發:1894年日本海軍在牙山口外豐島海面突襲中國的運兵船,戰爭爆發。
(2)平壤戰役:回族將領左寶貴犧牲;平壤失陷。
(3)黃海之戰:鄧世昌、林永升與艦同沉;北洋艦隊主力尚存,日本取得制海權。
(4)遼東之戰:聶士成率部抵抗;日軍製造旅順大屠殺。
(5)威海之戰:丁汝昌自殺殉國;北洋艦隊全軍覆沒(表明洋務運動的破產)。
《馬關條約》
內容: 一、割澎湖列島、遼東半島、台灣及其附屬島嶼給日本。二、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三、允許日本在中國通商口岸設廠。
危害: ①割地:破壞了中國領土主權,刺激了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
②賠款:加重了中國人民的負擔,便利了列強通過貸款控制中國的經濟命脈。;同時,促進了日本經濟的飛速發展;
③開埠:列強侵略勢力進一步伸向內地;(最內地的重慶)。
④設廠:使外國進一步掠奪中國的原料和勞動力,嚴重阻礙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八國聯軍侵華
1900年,英、美、俄、日、法、德、意、奧八國聯軍借口鎮壓義和團運動,發動侵華戰爭
《辛丑條約》:。1901年,清政府與八國簽訂《辛丑條約》,
影響:①巨額賠款加深了中國人民的苦難;
②在北京設立使館界成為列強侵華的大本營;
③清政府成為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
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最終形成;
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8. 您能也給我發一份高中歷史試講的講稿和教案嗎謝謝您了
歷史必修一第24課 《兩極對峙格局的形成》
一、教材分析
教材地位
本課教材主要介紹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蘇兩極格局的形成以及對世界歷史所產生的影響。學習本課有利於學生從宏觀上把握二戰後世界國際關系的發展走向,培養學生維護世界和平、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高尚品質。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美、蘇「冷戰」的措施及表現
難點:「冷戰」狀態下的美蘇關系及對國際局勢的影響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了解兩極格局的形成及對世界國際關系的影響。
過程與方法:採用多媒體課件教學,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歸納、討論分析等方法完成本課教學。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國家利益決定國家的外交走向。
二、說學情
高中學生的歷史知識儲備和認知水平仍然有限,所以老師仍需採取深入淺出、形象生動的方法進行因勢利導,不斷啟發,點撥和矯正。
三、說教法、學法:
課程標准規定, 要使學生「學會用馬克思主義科學的歷史觀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倡導學生主動學習,培養探究歷史問題的能力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根據上述新課改理念,設計如下教學方法:
(1)多媒體輔助的導談法:增加課容量,同時把繁雜的問題簡易化。
(2)引導討論法:培養學生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3)觀察學習法: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歷史文物、歷史遺跡等,發現它們的特點、所反映的歷史內容,為學生的思維力、想像力的發展打下基礎。
(4)實踐學習法:學生通過社會調查和情景模仿的途徑來學習歷史。
四、教學流程
環節一: 情景導入
利用一組照片,形象體現二戰後國際形勢的變化和各國力量對比的變化,分析美蘇兩國由戰時同盟變為戰後對立的原因。(一類反映美蘇兩國的朋友關系,一類反映美蘇兩國的對立情況)
環節二: 閱讀思考
適當補充原始材料,引導學生分析冷戰的原因,培養學生處理原始材料的能力。
過程中注意重點抓住美蘇冷戰「針鋒相對」的特點,由學生自主學習,尋找具體斗爭表現。
環節三:歸納分析,觀察感悟
利用課件,通過問題、圖片和影視資料,幫助學生進行學習。
重點分析「冷戰」對戰後國際關系的影響,解決本課難點。
環節四: 課堂小結
環節五 :教學評價
及時的、適當的評價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專注度、參與度、思維度。
同時在教學過程的各個階段,注意結合高考典型例題引導學生進行課堂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