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部編人教版語文六年級下冊《為人民服務》市優質課一等獎教案
第12課《為人民服務》教學設計
一、學情分析
本文實際上講的是人活著為什麼的問題,是進行正確的人生觀教育的極好材料。八年級學生正處於人生觀教育的最佳時期,因此在學生掌握中心後,進一步引導學生順著作者的思路讀。以加深學生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思想的理解,同時認識思路清楚對表達中心的作用。
二、教材分析
本文是語文版八下第四單元第一篇精讀課文。《為人民服務》是毛澤東主席於1944年9月8日在張思德同志追悼會上所作的演講。當時,抗日戰爭正處在十分艱苦的階段,有許多困難需要克服。
毛澤東主席針對這一情況,講述為人民服務的道理,號召大家學習張思德同志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團結起來,打敗日本侵略者。《為人民服務》是一篇演講稿,屬議論文范疇。文章論點鮮明,論述縝密,層層深入。語言通俗、自然、朴實。
三、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 培養演講稿的寫作能力和演講能力。從而進一步弄清作者的演講思路
2、理解圍繞主要意思分層論述的方法。
3、背誦第二段
4、理解論點、論據、論證三要素之間的關系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默讀、誦讀,整體感知課文,熟悉課文內容。
討論:本文圍繞主題講了哪些內容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習張思德的高尚品質,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
四、重點難點
教學難點 :文章難點在於如何理解文章第三段「精兵簡政「這一事例與本段中心句之間的關系。
五、教學重點
1、通過通讀全文找出文章的中心論點:我們都應當向張思德同志學習,做到為人民服務。
2、概括能力訓練,讀懂文章,歸納各段內容
六、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當你漫步於北京新華門的那段路的時候,你是否注意過那裡有一塊巨大的影壁,影壁上有一行金色的大字,寫的是「為人民服務「,那你知道這幾個字是誰在什麼情況下提出來的么?這是毛澤東提出來的。
在1944年9月8日,張思德犧牲後三天,在為他舉行的追悼會上,毛澤東題詞「向為人民利益而犧牲的張思德同志致敬「之後,毛澤東作了題目是《為人民服務》的演講。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課文。
走近作者
1、 毛澤東、張思德簡介
毛澤東:字潤之,筆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湖南湘潭韶山沖一個農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
中國人民的領袖,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理論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者,詩人,書法家。作品有《論持久戰》《為人民服務》《矛盾論》《實踐論》他的詞也很有名,例如《沁園春雪》。
張思德:四川儀隴人,中共中央警備團戰士。1933年參加紅軍,經歷長征,負過傷。是一個忠實為人民服務的共產黨員,1944年9月5日在陝西安塞縣山中燒炭,因炭窯崩塌而犧牲。
他雖然只活了22歲,但他短暫的一生是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的一生,他的死比泰山還要重。張思德犧牲的第三天,毛澤東同志在追悼會上講演了這篇文章。
字詞積累
悼dào 炊chuī 受難nàn 送葬zàng 遷qiān遷移。
鴻hóng鴻雁。鴻毛,鴻雁的毛。比喻事物輕微或不足道。通過謎語記字形:一隻鳥落在江邊。(鴻)
鼎dǐng(①三足兩耳器物②正當;正在)鼎盛。鼎共有12劃,第六劃是。
銘míng警示、鞭策自己的文字:座右銘。
死得其所:所,處所。形容死得有意義,有價值。
五湖四海:泛指全國各地。
精兵簡政:縮小機構,精簡人員。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固」,必。「或」,有的人。「於」,表示比較。
追悼:懷念死者,表示哀悼。
哀思:悲哀思念的感情。
梳理結構
歸納各段的內容(讀懂文章每段內容,才能從整體上把握全篇,進而領會作者的思路)
第1段:我們的隊伍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張思德同志就是隊伍中的一員。
第2段:張思德是「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比泰山還要重。
第4段:為人民的利益而犧牲是「死得其所「,但要盡量減少不必要的犧牲。
第5段:號召大家追悼為人民的利益而犧牲的同志,寄託哀思,團結起來。
語段精讀
(二)學習第一段。
從這段話中找出與中心聯系最密切的一句話,並勾畫出重點詞語。
(第二句與中心聯系最密切,講的是我們黨及其領導的軍隊的根本宗旨就是完全、徹底為人民服務。重點詞語有「完全」、「徹底」。
「完全」就是百分之百,除了為人民服務而外,再沒有任何別的目的。「徹底」就是做到底的意思,不達目的決不休止。要堅持為人民服務,並且做到「完全」、「徹底」。只有這樣做,才稱得上是名副其實的革命者,一個人活著才有意義。)
(三)學習第二段。
(1)朗讀課文,劃出中心句。(人總是要死的,但死的意義有不同。)
(2)作者是怎樣圍繞中心句進行論述的?
(先引用司馬遷的話做論據,再具體講什麼樣人的死毫無意義,什麼樣的人死得有價值。最後肯定張思德的死比泰山還要重。)
(3)你怎樣理解司馬遷的話?(「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這句話的意思是人總是要死的,有的人的死比泰山還重,有的人的死比鴻毛還輕。)
(4)從生活中找出為人民利益而死的例子來談一談。(例如江姐、董存瑞、雷鋒等英雄人物。)
(5)小結:這一段是講革命者對生死的看法人要死得有意義、有價值,揭示了革命的人生觀。
一、復習鞏固:
提問:第二自然段中心句是哪句?作者是怎樣圍繞這個主要意思進行論述的?
(第一句是中心句;先引用司馬遷的話做論據,再具體講什麼樣人的死毫無意義,什麼樣的人死
得有價值。最後肯定張思德的死比泰山還要重。)
這一段是講革命者對生死的看法人要死得有
意義、有價值,揭示了革命的人生觀。
小結:我們可以借鑒圍繞這一個主要的意思進行一步一步的論述,把自己的觀點說明清楚。
結束語:大家說老師我今天是干什麼來了?(為人民服務了!)
二、作業:
選擇合適的關聯詞語填空:
不管…都… 只要…就… 只有…才… 只要…都… 雖然…但是…
(1)不管是高級幹部,還是普通群眾,( )他做過違反法紀的事情,( )要受到法律的懲罰。
(2)( )是什麼,我們( )不能搞特殊化。
(3)( )他是做過一些有意的工作,我們( )要給他們送葬開追悼會。
(4)( )人人都來關心班集體,我們的班級( )一定能評為「文明班級」。
(5)( )付出辛勤的勞動,( )會有成功的收獲。
② 教學設計 創意
目前教師中有一種流行的說法: 現行的評價與考試體系阻礙了課程改革的順利進行, 應試教育的壓力束縛了教師進行課程改革的積極性, 教學與評價存在很多不可調和的矛盾。許多英語老師也存在這些認識。 新課程還在實驗階段, 有這樣或那樣的認識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只要進行改革, 就不可避免地要出現新舊思想、行為的沖突。關鍵是要全面、客觀、准確地對這些沖突進行分析。英語中考、高考一直都在發生變化。總體來講,英語高考的內容和形式越來越科學, 越來越合理。近幾年來, 隨著義務教育新課程的實施, 中考進行了大力改革。2004 年以來, 由教育部統一規劃和指導的初中畢業英語學業考試( 即中考) 改革已經在部分地區實施。目前已經基本形成了以考查語言運用能力為主的命題指導思想, 單純考查語言知識的試題越來越少。就知識與能力的關系而言, 近年的英語中考、高考有兩個特點:第一, 命題指導思想是以考查能力為主。一個重要的證據, 就是考試主要考查聽力理解能力、閱讀理解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所以說, 至少從考查的內容來看, 英語中考、高考已經不再是以考查語言知識為主, 而是著重考查語言運用能力。雖然有時由於命題技術等方面的原因和材料選擇方面的問題, 還有一小部分考查知識的試題, 但它們所佔的比例已經越來越小。第二, 即使是考查知識, 也是考查語言知識的運用能力, 而不是單純考查語言形式的掌握情況。過去很多單項選擇題要求學生判斷選項本身的語言形式是否正確, 有時學生不需閱讀題干就可以排除某些選項。這種試題就是單純考查語言知識的掌握情況, 現在已非常少見。需要指出的是, 我們平時看到的教輔材料里的練習題和模擬題, 仍然以考查知識的試題居多。這些練習題在形式上與中考、高考題很相似, 但在本質上是有區別的。今後的中考、高考還要進一步改革, 試題結構和考試形式將進一步優化。有的地區計劃在將來的試卷中只設聽力、閱讀和寫作三個部分, 適當的時候還要進行口語測試。這樣就可以逐步過渡到以考查能力為主的考試體系。英語新課程不主張淡化語法, 只是提出教師不要過於強調單純傳授語法知識的做法, 不要脫離語境講授和記憶語法規則, 學生不要脫離語境去學習語法; 《英語課程標准》中的課程目標里專門有一部分就是語法知識的教學目標。有的教師說, 語法是語言能力的基礎。如果不系統學習語法, 就根本不可能發展語言能力。其實, 沒有證據表明系統的語法知識與以考查能力為主的考試之間有必然關系。也就是說, 如果將來學生參加的考試是以考查能力為主的話, 那麼考試成績與系統的語法知識沒有必然的聯系。比如, 一位高中二年級學生, 英語閱讀能力和聽的能力都不錯, 但考試成績總是中等偏下。查閱他的試卷發現,答錯的主要是語法題, 如現在分詞和過去分詞、分詞的一般式和完成式、被動語態、must+完成式、虛擬語氣的過去式等問題。這說明, 語法知識掌握得不夠系統並不影響閱讀能力和聽力理解能力。由於他的語法知識掌握得不夠好, 導致了考試成績差, 由考試成績差就判斷他學習成績不理想, 這種推理是錯誤的。系統的語法知識本身和能力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系。一定的語法知識有利於培養語言運考試, 不是新課程的天敵。但是過多、過於龐雜的語法知識就不一定有實際價值。如果一個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都很好, 即使語法知識部分得零分也沒有關系。於是又有教師說, 既然考試不考語法知識, 那平時是否就可以不教語法了呢? 答案是否定的。考試是抽樣的, 不能也不需要面面俱到。因此, 所謂考什麼就教什麼, 不考就不教的做法是錯誤的。不考語法不等於不需要學習語法。學習語法、詞彙是為了形成語言運用能力。中考、高考主要考查學習的最終結果, 而中學英語教學的主要目標是培養語言運用能力。如果一個學生在考試中表現出較高的語言運用能力, 就說明他已經掌握基本的語法和詞彙知識。因此, 考試不需要直接考查學生對語法知識的掌握情況。這個問題與關於語法的問題非常相似。不考語音不等於不需要教語音。我曾說過, 英語中考命題應避免採用辨音題( 考查學生識別和辨別語音的試題) , 一位教師就問, 難道辨音能力不重要嗎? 我的回答是, 辨音能力當然重要, 但並不是重要的內容都要考試。語音知識和微觀語音技能是形成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基礎。語音對聽力理解和口頭表達能力尤其重要。語音基礎較差的學生, 聽力一般比較差; 較好的聽說能力的背後肯定有較好的語音知識和語音能力。如果學生在聽力和口語考試中有很好的表現, 就說明他們已經掌握了語音知識, 具備了較好的語音能力。因此, 以考查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為主的終結性考試( 如中考、高考) 沒有必要單獨檢測微觀語音知識和語音能力。辨音題實際上是考查微觀語音知識的掌握情況。因此, 考試取消辨音題並不等於平時的教學可以忽視語音教學。需要指出的是, 語音教學不等於音標教學; 重視語音教學也不一定非教音標不可。現在很多英語教師在教語音時, 往往過於強調學生讀音標和寫音標的能力。其實, 能夠寫音標、識別音標不等於能夠正確識別語音和正確發音。首先, 並非所有地區的英語中考、高考都不考聽力。從目前的情況來看, 大多數地區的中考、高考都含有聽力部分, 不考聽力的地區( 省份) 越來越少。有些地區的中考已經包括口試, 而且其成績計入總分。這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學生的英語學習, 是一個很好的現象。將來的英語高考也要進行口試。其次, 即使是少數地區( 省份) 暫時不考聽力, 也不等於平時教學就不需要開展聽說活動和培養聽說能力。語言是交流的工具, 語言需要在交際中學習。如果課堂上沒有聽和說, 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交際。只有聽說讀寫四種技能協調發展, 才能培養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第三, 課堂上開展聽說活動的目的不完全是為了練習聽說能力。聽說活動是與讀寫活動不同的學習渠道, 是獲得語言知識和其他方面知識的重要過程。正如我們平時聽報告、談話、討論並不都是為了練習聽說能力一樣, 課堂上的互動也是一種學習方式, 是獲得知識和發展技能的一種渠道。調研中我們發現, 在新課程實驗地區, 仍然有不少教師在課堂上花大量的時間講解課文, 特別是課文中所謂的語言點。當問及為什麼這樣做時, 很多教師說, 如果不講解語言點, 學生不僅讀不懂課文, 而且會影響考試成績。他們把課文看作知識點的載體。一些教師認為, 通過課文教授語法和詞彙是英語教學的主要課堂活動, 課堂的大部分時間應用來講解課文中的重點詞彙和語法知識點。為此,他們還跳過教材中的一些聽說活動內容。然而, 現在新出版的初中、高中英語教材, 不像過去的教材故意「藏有」很多語言點。這給很多教師帶來了困惑, 也給那些習慣於講解語言知識點的教師帶來了挑戰。有的教師說, 現在新教材中的課文沒什麼可「講」的了。從某種程度上說, 新教材可以迫使教師放棄過去那種錯誤的做法。課文的首要功能不是作為知識的載體, 而首先是用來閱讀的; 閱讀的主要目的是培養閱讀能力, 其次是提供語言輸入和文化輸入。因此, 英語課堂上教師沒有必要詳細講解課文中的語言點, 否則, 教師就只起了一個詞典的作用。有的教師擔心, 如果不講解語言點, 考試怎麼辦? 其實, 現在英語中考、高考有多少試題是直接考查課文中的語言點? 沒有證據表明詳細講解語言點與考試成績之間存在必然聯系。考試內容與教材的關系是一個非常值得研究的問題。終結性外語水平考試一般不應該與任何教材內容直接掛鉤。國際上著名的托福、雅思等語言水平考試從來不規定考試范圍, 也不指定教材( 專門為這些考試編寫的應試書籍除外) 。中考、高考命題時, 要求考試內容與教材掛鉤是不合理的。教育部下發的《課程改革實驗區初中畢業英語學業考試命題指導》明確指出, 考試內容不能直接與教材掛鉤, 既不能以一套教材為藍本, 更不能採用多種教材兼顧的做法。教育部還明確規定, 各省初中、高中教材至少得有三套。如果考試與教材內容掛鉤,那麼是否意味著學生每一種教材的內容都要掌握呢? 這顯然是不可能的。既然考試不與教材內容直接掛鉤, 平時教學就沒有必要不折不扣地死摳教材。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的需要對教材進行適當的取捨,靈活使用教材: ( 1) 在認真研究教材的基礎上,確定各單元的重點活動, 給重點活動安排足夠的時間; 合理安排其他活動的時間。所謂重點, 既包括聽說讀寫四種基本技能的重點, 還包括語音、詞彙和語法等方面的重點。確定完重點之後, 把時間充分安排給重點活動, 再根據剩下的時間合理安排其他活動。( 2) 根據可用的時間以及實際教學的需要, 減少某些活動的具體步驟; 由於時間的限制,不可能把每個活動都做得很充分, 可以減少某些活動的步驟, 其實就是把這些活動處理得簡單一些。( 3) 有些活動可以由學生課後完成, 並根據情況決定課堂上是否檢查。布置給學生做的作業不一定要求學生必須做, 教師要向學生講清楚哪些是課後必須做的, 哪些是建議學生做的。還要講清楚哪些是上課要討論的。這樣就不用在課上把所有的活動一個不漏地去落實。應該承認, 既然考試存在, 就必然有應試的需求。教師和家長都希望學生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所以應試本身沒有錯, 關鍵是如何有效地應試。需要指出的是, 應試不等於應試教育。在考試之前適當地進行復習和准備, 是必要的應試措施。而完全以應試為目的實施日常的教學, 就成了應試教育。這里我們主要討論採用題海戰術是否能有效地幫助學生提高考試成績。答案是否定的。種類繁雜的練習題質量沒有保證。各類練習題多圍繞知識點設計, 而不是考查學生的實際語言運用能力。可以這么說, 大量地做練習題和模擬考試題對提高考試成績並沒有明顯的作用。有的教師問, 如果不做題, 那課上那麼多時間干什麼呢? 個人以為, 可以在閱讀上多花一些時間。閱讀是語言學習的主要途徑。在閱讀教學中, 教師給學生提供的閱讀材料的內容應該盡量廣泛, 能夠讓學生感興趣, 而不應該局限於帶選擇題的閱讀練習材料。目前, 大量地做模擬試題幾乎成為應付中考、高考的法寶。其實, 對一個本身不完善、不穩定的系統反復進行檢測, 實際上會對該系統造成損害。大量地做模擬題也有類似的害處。一位老師說得好, 他說平時學習與考試的關系好比是磨刀與砍柴的關系。磨刀要有耐心, 不能急於求成。如果磨刀時旁邊放一塊木頭, 磨一下, 砍一下, 恐怕刀永遠也磨不好。平時學習就像是磨刀, 最後的考試就像是砍柴。刀磨好了, 砍柴就順利。平時實施有效的教學, 考試就能取得好成績。如果平時不注重積累,而是反復地做模擬題, 就像磨刀時磨一下砍一下,其結果只能是事倍功半。調研中發現, 在一些高中新課程實驗區, 平時的單元檢測題、模塊考試題的形式、標准和高考試題別無二致, 甚至連「×月×日前絕密」的字樣都要印在試卷上。教師們之所以這樣做, 是為了從高一開始使學生盡早適應高考的要求。其實這樣做是不科學的。高考的形式與標准只適合高考, 不適合其他評價目的。高考的目的是選拔, 這與日常的檢測( 單元檢測、模塊考試) 是不一樣的。高考必須有合理的區分度, 平時的檢測沒有必要像高考那樣講究區分度。高考主要考查綜合語言能力, 平時的檢測主要檢查階段性的學習結果或某一方面的學習結果。由於客觀因素的制約, 高考題在形式上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平時的檢測完全沒有必要採用高考的形式且受這種形式的限制。考試本身對促進語言運用能力沒有多大作用; 平時教學中的評價有很多不同的功能, 不能把所有的評價都與升學考試聯系起來。總之, 我們必須明確, 新課程背景下的英語教學與評價之間沒有根本的矛盾。考試不是「萬惡」之源, 它不應該成為教師把學生帶進題海深淵的借口。
③ 現當代文學教案 分兩個課時的
一、中國現代文學概況
1、中國現代文學的概念
我們在這里所要講的「中國現代文學」有兩個概念:「時間概念」和「歷史概念」。 時間概念:指所謂的「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即中國現代文學跨越了大約三十年的時間,從1917年1月(胡適在《新青年》上發表《文學改良芻議》)到1949年(第一次全國文學藝術工作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 歷史概念:指文學的「現代化」,即「用現代文學語言和文學形式,表達現代中國人的思想、情感和心理」。
2、中國現代文學的特質:現代性
(1)精神導向:促進思想現代化和人的現代化
(2)藝術形態:現代的文學形態。現代的美學思想與創作方法、現代的文學樣式和現代的話語構型
(3)文學發展方式:面向世界的開放式格局。批判地繼承傳統文學,廣泛吸收外國文學資源,不斷融匯到世界文學潮流之中.
3、中國現代文學的分期(兩期七段) 現代文學的三個十年(1915-1949)
第一個十年(1915-1927)五四時期的文學 第二個十年(1927-1937)30年代文學 第三個十年(1938-1949)40年代文學 當代文學的四個階段(1949-1999) 十七年文學(1949-1966) 文革文學(1966-1976) 新時期文學(80年代) 九十年代文學(90年代)
二、五四文學革命
中國現代文學的開端以五四文學革命為標志。五四文學革命是在辛亥革命、五四運動以及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1、發生背景
⑴、時代背景——辛亥革命、五四運動
辛亥革命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制度,使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發生了極大變化,此後的十幾年,整個社會缺乏嚴密的思想統治,出現了少有的思想比較自由的局面。
五四運動是現代中國的一場偉大的愛國主義運動。1919年5月4日,北京13所大學的學生在天安門廣場遊行,抗議政府在巴黎和會上的賣國行為。五四運動象徵著「五四時代」的到來,這是一個充滿思考、希望和激情的全新時代,對當時很多年輕人的思想和生活都產生了巨大影響,促進了五四新文學運動的產生。
(2)文化背景——五四新文化運動 ①、根源: 新文化運動的社會根源:為擺脫落後、積弱、挨打現實處境,實現富國強民;中國人在「器物之變」、「制度之變」努力失敗後,嘗試「思想之變」。 文化根源:反對當時中國社會出現的「尊孔復古」文化逆流。 ②、興起與發展 1915年9月,陳獨秀主持《青年雜志》在上海創刊,揭開了新文化運動序幕。 俄國十月革命推動了新文化運動(1917年10月) 新文化統一戰線形成(1918年) 「五四」愛國運動將新文化與新聞學運動推向高潮。(1919年5月4日) 《新青年》編輯方針的轉變(1919年12月\1920年5月)
③、新文化運動的內容 倡導民主與科學。 重評孔教學說,抨擊文化專制。 傳播西方新思想。 傳播科學社會主義思想。 2、「五四」文學革命運動開展的過程 (1)、醞釀(19105—1916) 陳獨秀、胡適、李大釗、黃遠庸等均提出過文學改革的建議 (2)、倡導(1917—1918) ①1917年1月胡適《文學改良芻議》(見教材第5頁),提出文學改良「八事」 ②1917年2月陳獨秀《文學革命論》提出文學革命「三大主義」, (即「推倒雕琢的、阿諛的貴族文學,建設平易的、抒情的平民文學;推倒陳腐的、鋪張的古典文學,建設新鮮的、立誠的寫實文學;推倒迂晦的、艱澀的山林文學,建設明了的、通俗的社會文學」,從內容到形式對封建舊文學持批判否定態度,主張以革新文學作為革新政治、改造社會之途。 ) ③劉半農《我之文學改良觀》:改革韻、散文,使用標點符號。 ④錢玄同《寄陳獨秀》:指舊文學為「選學妖孽,桐城謬種」。 ⑤雙簧信(1918年3月,錢玄同,劉半農) ⑥傅斯年提出「文言合一,制定國語」。 ⑦1918年8月胡適《建設的文學革命論》提出「國語的文學,文學的國語」
胡適文學改良「八事」: 須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須講求文法,不作無病之呻吟,務去濫調套語,不用典,不講對仗。
陳獨秀文學革命「三大主義」: 推倒雕琢的阿諛的貴族文學,建設平易的抒情的國民文; 推倒陳腐的鋪張的古典文學,建設新鮮的立誠的寫實文; 推倒迂晦的艱澀的山林文學,建設明了的通俗的社會文。
3、 「五四」文學革命運動的內容 1、反對文言文,提倡白話文。 錢玄同:「廢文言而倡白話」;「廢漢文」。 胡適:「白話為文學正宗用語」;「死文字只能寫出死文學」,「活文學當要活文字」;「國語的文學,文學的國語」。
2、反對舊文學,提倡新文學。 (1)反對「文以載道」的文學觀。
(2)反對鴛鴦蝴蝶派「游戲消遣」的文學觀。 (3)提出 「人的文學」、「平民文學」的口號。(1918年12月,周作人《人的文學》發表) 1918年12月,周作人《人的文學》要求新文學以「人道主義為本,對於人生諸問題,加以記錄研究」
4、五四文學運動的重大意義
首先,使白話文得到全面推廣。1920年,教育部宣布所有的學校課本應該使用白話文。 其次是外國文學思潮的進入和新文學團體(如文學社和創造社)的興起,帶來了中國歷史上從未有過的思想大解放局面。
第三是文學理論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第四是創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績。
思考與練習
1、中國現代文學的「歷史概念」指什麼? 2、五四文學革命發生的背景是什麼? 3、五四文學革命的意義有哪些? 第二課 魯迅(1881—1936) 一、學習目標
通過本課的學習,了解魯迅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地位及貢獻。了解魯迅的創作概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