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什麼是周長》教學設計與教學反思
課後反思:
「什麼是周長」一課的教學,遵循了課改的新理念,採用動手操作、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方式,為學生提供了充分的學習時間和空間.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意識、教學思路、教學實施都立足於學生的未來發展.本節課突出了以下的特點:
【課題】什麼是周長?
【教學內容】認識周長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事物或圖形,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周長.
2、能測量並計算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等圖形的周長.
3、結合具體情境,感知周長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難點】
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周長.初步體驗周長的意義.
【教學准備】樹葉,毛線.
【教學過程】
一、認識周長.
1、請同學們用一筆劃出一片你所熟悉的樹葉的外形.
2、請學生匯報:你畫了那些漂亮的樹葉?
3、你有辦法得出那片樹葉的長度嗎?請試一試.
請學生單獨測量或者小組合作測量一片樹葉.
4、請學生匯報測量方法和結果.
5、定義:周長:一個圖形一周的長度叫做這個圖形的周長.
二、測量和計算圖形的周長.
1、討論:要想得到這些圖形的周長,需要測量幾條邊?為什麼?
2、學生活動.
3、匯報結果.
三、每題中的兩個圖形的周長一樣嗎?為什麼?
1、引導學生認真觀察,通過測量、移動等方法,做出判斷.
2、在小組中討論交流.
四、教學反思
1.聯系生活實際學數學.
本節課以學生熟知的生活素材為載體.新課開始又創設了小螞蟻繞樹葉的邊緣爬一周的情境,找身邊物體的周長等活動,從多角度讓學生建立「一周」的空間概念.能夠結合兒童的認知特點、興趣愛好、心理特徵等,設計了密切聯系兒童生活的教學內容,使學生體會到數學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尤其是讓學生描樹葉的周長、量圓的周長讓學生在自己最感興趣的活動中掌握數學知識,培養了學習數學的興趣.
2.創設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氛圍.
教學方式真正改變了傳統教學中由教師提問題,指名個別學生回答,教師牽著學生走的現象.為學生提供了自主學習的廣闊空間,充分尊重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新課伊始創設各種情境,不但為學生提供了獨立思考的機會,也提供了合作交流的機會,讓他們在合作交流的活動中互相學習,培養合作意識與探究能力.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習,學得輕松愉悅,積極主動.
3、突出了過程與方法的指導.
「不僅重結果,更要重過程」是課程標準的又一新理念.我在引入「周長」這一概念時,沒有過早地給出什麼是周長,而是讓學生通過眼、口、手、腦多種感官參與活動,逐步認識「周長」的含義.每個知識點的學習都是讓學生親自去參與,親自去體驗,親自去經歷,充分體驗了知識的形成過程.
⑵ 三上數學第五單元什麼是周長教學反思
新課標告訴我們,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
這節課上,我創設了多個層次的活動,引導學生不斷豐富對周長的感知,不斷加深對周長的認識,特別重視學生頭腦中數學概念的形成過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成功之處:
1、對教材的擴展與加深。
課本中僅僅通過描兩片樹葉的邊線就讓學生認識周長,這是不夠的,對於三年級學生來說,尤其在一個新的數學概念的形成階段,需要利用豐富的素材讓學生充分感知其周長,因此,教學中設計了平面的直線圖形、曲線圖形,其中有規則圖形,也有不規則圖形以及樹葉,讓學生通過描邊線認識它們的周長,這是對教材的擴展。
另外,「一周的長度」只是對周長寬泛的解釋,要讓學生理解有周長的圖形必須是一個封閉的圖形;明白而具體到四邊形,即「四條邊的總長度」;三角形,即「三條邊的總長度」。讓學生用具體化的語言解釋周長,是對教材的加深。
2、在悟中學數學
悟是一個逐漸深入的過程,它體現出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由表及裡,由形象到抽象。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積累。
新課伊始讓學生動手把樹葉的外形描到白紙上,對周長獲得初步感知,接下讓學生說說周長的含義也只是以學生的知識經驗為基礎進行的猜想,此時學生對周長的理解是淺層的、表面的。
當描周長、說周長、摸(指)周長及量周長環節結束時,學生頭腦中對周長的理解已經越來越深刻了,那積淀在頭腦里的概念不是教師說教式的灌輸進去的,而是在學生豐富的體驗中獲得的。
對概念的理解由淺入深,這就是悟。
3、操作的有效性。
讓小學生動手操作是提高數學學習的有效策略之一,但切忌為了操作而操作,應該為了學習而操作。
課上當全體同學動手描樹葉的外形、摸周圍物體的周長時,我適時強調:只描一周或摸一周;從一處開始,回到原處。並配上學生的演示、學生的講解。這樣就防止了學生錯誤的摸(指)法,做到有效。
量腰圍時,我讓學生解釋出什麼是腰圍,再讓同學估計老師的腰圍是多少厘米?然後讓一同學給老師量腰圍,其他同學當監督員,大家總結出量腰圍的正確方法後,最後同學們根據剛才老師的腰圍估計自己的腰圍是多少厘米?同位再互相量一量腰圍。這樣促使學生鍛煉了學生的估算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把剛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中去,操作的目的性強。
4、注重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
當學生說到用毛線繞腰圍一周,再把用到的這段毛線拉直,在直尺上量出長度時,我適時地表揚:她用到了「轉化」的思想,把曲的線轉化成直的線。
當比較兩個圖形的周長時,我適時小結:平移是一種非常有用的數學方法,你們應該很好的掌握。
敗筆之處:
由於教學基本功不夠扎實,課堂駕馭能力有些差,所以致使時間掌握的不合理,有點前松後緊。
再教設想:
說周長環節可以讓學生隨意挑選圖形來說,喜歡哪個圖形就說哪個圖形。還有時間上要安排的更合理一些。
⑶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優質課《什麼是周長》教案與教學反思
《什麼是周長》教學反思 張海榮 本節內容是在學生認識了三角形、平行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圖形基礎上,進行平面圖形周長的教學的。它是學習平面圖形周長計算的基礎。教材呈現了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材料。讓學生透徹的理解周長的含義是很不容易的。《新課程標准》中指出,「重要的數學概念與數學思想宜逐步深入。」所以,我在教學中非常重視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和知識出發,創設學生喜聞樂見的情境,整節課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通過觀察、操作,親身體驗、充分感受理解周長的含義。依據教材所提示的材料,我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合理的補充了新的信息資源,並改進了信息資源的呈現形式。因此本節課我主要通過描一描、摸一摸、量一量等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自己的「體驗」來達到對知識的掌握。 一、讓學生在親身體驗中感悟周長。
在課堂上,首先我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以美麗的樹葉引入課堂。緊接著用「小螞蟻爬樹葉」 的情境,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讓學生初步感知'一周'和'周長'這兩個詞語。接下來我創設了第二個教學環節,讓學生用彩筆來描一描書上45頁樹葉的輪廓和數學書的輪廓,並要求學生能像小螞蟻那樣用一句話描述,這樣就抓住了學生的心態,使課堂氣氛馬上熱烈起來,從而揭示了周長的意
義。這是學生對物體周長最初的感受和體驗。
⑷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上冊什麼是周長教學反思
這節課是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的內容。它是本單元的起始課,它內是在學生認識三角形、平容行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圖形的基礎上展開的,這是學習平面圖形周長的基礎。學生只有對周長的概念做到真正的理解,形成表象,才能對後面的周長的計算、測量及應用有更好的理解。所以,學好本節課的內容,對今後的學習將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由於,這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周長"這個詞語,所以只有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親身體驗等活動,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理解周長的含義。在課堂上,首先我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呈現一隻螞蟻爬樹葉邊線的故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讓學生初步感知"一周"和"周長"這兩個詞語;再讓學生用彩筆描出自己喜歡的樹葉及課本上習題上的圖形,進一步直觀地感知周長,從而使學生得到圖形的周長就是一周的長度;接著讓學生找身邊的例子來說一說什麼是它的周長,並且用手摸一摸它的周長,拓展學生對周長的感性認識,初步認識周長的意義;最後讓學生通過量一量、算一算,讓學生運用周長的知識,計算規則圖形的周長及知識的拓展延伸。
這節課雖說重視知識的形成與獲取過程,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實踐活動,加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感受和體驗,但其中也存在一些問題。
⑸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上冊什麼是周長教學反思
《什麼是周長》教學反思
這節課學生興趣高漲,進行了充分的活動,並且自主探索,在充分的體驗中,感悟到了周長的實際含義。教學過程比較好地體現了新課標的「讓學生經歷知識形成的全過程」這一理念。
首先,我給學生提供充分地進行實踐活動的機會,是他們真正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數學思想和方法,同時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的經驗。 「 空間與圖形 」 這部分知識,更要注重學生在實際觀察、操作等活動中獲得直接經驗。這節課中,我讓學生通過一連串的活動,自己感悟、獲取周長的概念。從「描」到「量」 ,又到「摸」、「選」,最後再「量」。
其次,我為學生創設開闊的、自由的學習時空,讓他們在充滿操作性、探索性、愉悅性的實踐活動中自己探索未知,解決實際問題。數學活動的設計要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個性特徵。我讓學生選 —— 選班級物品摸周長;選身體部位摸周長;選喜歡的方法量周長。選一選活動,能讓每一位學生產生對活動的興趣,同學們爭先恐後地跑到前面摸桶、摸小黑板,再張揚個性的活動中,同學們體驗到了學習的成功或愉悅,增加了學習數學的信心。
再次,好的實踐活動能讓學生主動合作與交流。我在這節課中設計了兩次 「 量一量 」 ,一量樹葉的周長,二量同學腰圍。學生自己量樹葉的周長,可有的同學覺得兩只手不夠用,主動請求同桌的幫忙。他們是那麼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當中,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在這樣主動的合作與交流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交際能力得到高度發展。他們還相互幫助、取長補短。即使學困生也不感到困難,輕松學會了「周長」。
總之,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經歷了知識形成的全過程,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掌握知識。當然,在教學中也存在許多不足之處:
1、由於班級人數多,個別學生動手能力比較弱,在活動描一描及量一量中比較慢,為了照顧到這些孩子,使教學的最後一環「拓展練習」只好布置為課後完成。
2、由於孩子收集的樹葉形狀的單一性,在匯報及展示量出樹葉的周長時,沒能顯示出面積小而周長大的情況。
⑹ 小學數學教學《什麼是周長》教學反思
這節課我設計了大量的實踐活動,加強了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感受和體驗,關注孩專子在數學學習活動中的情感體屬驗等方面都有很好的嘗試,尤其是在測量圓的周長時,引導啟發學生採用先用繩子量圓的周長,再量繩子長度的辦法來測量圓的周長的方法,向學生滲透了「化曲為直」的轉化思想,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也掌握了解決問題的思想方法。
教學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在活動過程中,對於學生操作出現的誤差,沒有應該及時糾正,導致相同的方法測量結果差距較大,影響了學生對新知識和新方法的認識與理解。
⑺ 北師大版數學三年級上冊什麼是周長教學反思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來生學習了三自角形、平行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圖形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也是進一步學習平面圖形周長的計算的基礎。本節課在小學數學「空間圖形」的學習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學情分析:
「周長」對三年級的孩子來說比較抽象,這是由於在實際生活體驗中,學生見到、摸到、用到的圖形的形狀、大小比較多,而感受和關注周長的時候比較少。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材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入,這樣的設計很符合學生的接受心理。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結合具體情景和具體圖形和物體,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周長,理解周長的意義。並能測量和計算簡單圖形的周長。
數學思考:經歷觀察、測量等數學活動過程,讓學生在獲得直觀經驗的同時發展空間觀念。
解決問題:在學習活動中,能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的策略,體現問題解決方法的多樣性。
情感與態度:感知周長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認識周長,理解周長的含義,發展空間觀念。
⑻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上冊什麼是周長教學反思
《什麼是周長》教學反思 張海榮 本節內容是在學生認識了三角形、平行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圖形基礎上,進行平面圖形周長的教學的。它是學習平面圖形周長計算的基礎。教材呈現了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材料。讓學生透徹的理解周長的含義是很不容易的。《新課程標准》中指出,「重要的數學概念與數學思想宜逐步深入。」所以,我在教學中非常重視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和知識出發,創設學生喜聞樂見的情境,整節課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通過觀察、操作,親身體驗、充分感受理解周長的含義。依據教材所提示的材料,我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合理的補充了新的信息資源,並改進了信息資源的呈現形式。因此本節課我主要通過描一描、摸一摸、量一量等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自己的「體驗」來達到對知識的掌握。 一、讓學生在親身體驗中感悟周長。
在課堂上,首先我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以美麗的樹葉引入課堂。緊接著用「小螞蟻爬樹葉」 的情境,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讓學生初步感知'一周'和'周長'這兩個詞語。接下來我創設了第二個教學環節,讓學生用彩筆來描一描書上45頁樹葉的輪廓和數學書的輪廓,並要求學生能像小螞蟻那樣用一句話描述,這樣就抓住了學生的心態,使課堂氣氛馬上熱烈起來,從而揭示了周長的意義。這是學生對物體周長最初的感受和體驗。
二、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理解周長。
我給學生提供了充分進行實踐活動的機會。這節課中,我讓學生通過一連串的活動,自己感悟、獲取周長的概念。在學生初步感知了「周長」後,引導學生找一找身邊物體表面的周長,如:課桌面的邊線、數學書封面的邊線、黑板、文具盒等多個物體表面的周長。並動手摸一摸、指一指,在小組內說一說。再與學生一起演示,指出物體表面的周長。學生通過小組交流,上台指一指,台下議一議等形式,進一步明確了「一周的邊線」在哪裡?怎麼找?手指從哪裡開始指,一圈後就到哪裡結束?又通過課件練習,讓學生感受到了這「一周的邊線」是連起來的(封閉的)。這樣,學生在描一描、摸一摸中,對周長的概念就有了充分的了解。同時從學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入手開展操作活動,密切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拓寬了學生對周長的感性認識,建立豐富的表象,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
⑼ 小學數學優質課《什麼是周長》教學設計及課後反思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結合具體情景和具體圖形和物體,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周長,理解周長的意義。並能測量和計算簡單圖形的周長。
數學思考:經歷觀察、測量等數學活動過程,讓學生在獲得直觀經驗的同時發展空間觀念。
解決問題:在學習活動中,能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的策略,體現問題解決方法的多樣性。
情感與態度:感知周長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認識周長,理解周長的含義,發展空間觀念。
教學設計:
(一) 看一看,描一描。
1. 同學們,現在是什麼季節?秋天是樹葉飄落的季節。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一些美麗的葉子圖片!多漂亮的葉子呀!可愛的螞蟻看到它,高興極了!它說它會畫樹葉,一筆就能畫成美麗的樹葉!看!(出示課件)仔細觀察兩只小螞蟻是怎麼畫的?誰畫的好?
師:這樣由一點開始,再回到起點的一圈,在數學中叫做一周。這外面的邊叫做邊線。
師:沿著樹葉的邊線畫一圈,一個美麗的葉片圖案就出現了。現在誰再來說說,螞蟻是怎麼畫的?
生:小螞蟻沿著樹葉的邊線畫一周,最後又回到起點。
師:小螞蟻也能做老師,它教我們畫出漂亮的葉子,你們學會了嗎?
請你拿出一張紙,選擇一片最喜歡的樹葉,用彩筆沿著樹葉的邊線一筆描出它的輪廓來。開始吧!
2. 好!誰願意來給大家演示一下是怎麼描的?(請用筆指著,說清楚是從哪裡開始的,又到哪裡結束。)
3.小結:看來,不管從哪裡開始,大家都是沿著樹葉的邊線描了一周,請看(動態演示)。你們知道樹葉邊線的一周的長度在數學上叫什麼嗎?這一周的長度,我們把它叫做樹葉的周長。(板書課題:周長)
4.再來看(出示圖),你能描出下面圖形的邊線嗎?
選擇自己喜歡的圖形,用一筆描出來。
剛才同學們沿著圖形的邊線描了一周,這一周的長度就是圖形的周長。
(二)找一找,摸一摸。
1. 你能從我們身邊找一個例子說說什麼是周長嗎?下面請你們同桌合作找一找,並且摸一摸它的周長,也可以下位找。(指導:課桌面的周長、課本封面的周長、黑板面的周長、地面周長、水池池口周長。)
2. 誰來說一說你們找的結果?你可以邊說邊指一指。
(三)量一量。
1. 大家找到了很多,看來周長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而且周長的應用也非常廣泛。比如,我們去做褲子時,裁縫都要量一量你的腰一周有多長,也就是平時所說的腰圍。
2. 現在請大家估計一下老師的腰圍大約是多少厘米?
估計的准不準呢?誰來量一量?(注重測量方法的指導:腰圍怎麼測量?)告訴大家測量結果。
3.根據這個結果,請你估計一下自己的腰圍是多少厘米。
同桌合作量一量。
誰來說說自己的腰圍?看來同學們的腰圍大約在60 cm左右。
4.小結。
通過前面的學習,老師發現同學們善於觀察、愛動腦筋,所以想邀請你們參加下面的闖關比賽。有興趣嗎?
這里共有3關,每闖過一關都會得到相應的分值。最後得分最多的就是今天的勝利者!有信心嗎?讓我們充滿自信迎接挑戰!
(四)闖關練習。
1. 先看第一關,量一量、算一算下面圖形的周長。
這里有3個圖形,請你選擇其中1個圖形。看課本45頁第2題,做在書上即可。
選擇長方形的能說說是怎麼測量和計算的嗎?有不同方法嗎?大家真聰明,關於長方形周長的計算後面我們還要研究。
第一關誰成功了?請為自己加上100分!
2.下面我們來繼續闖第二關。怎樣量出樹葉的周長?誰闖過了這關加上200分。
3.第三關。 (課本45頁第3題)
課件出示圖:他們的周長一樣嗎?(指名說說)
我們來看看演示移動的方法。誰闖過了這一關?祝賀你們!每人加300分!
回想一下,剛才大家是用什麼方法比較圖形周長的?
這一關哪組闖過去了?請加上200分!
現在算算自己得了多少分?祝賀你們!其他同學不要灰心,有信心趕上他們嗎?希望你們找出自己的不足,下一次迎頭趕上!
(五)課堂總結。
今天,我們有什麼收獲,你能談談自己還有什麼困惑嗎?
教學反思
這節課學生興趣高漲,進行了充分的活動,並且自主探索,在充分的體驗中,感悟到了周長的實際含義。教學過程比較好地體現了新課標的「讓學生經歷知識形成的全過程」這一理念。具體說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優點。
1.在豐富的生活背景上學習數學,建立概念。
首先利用微機向學生展示了許多漂亮的樹葉,給了學生美的享受以後,學生有了得到樹葉的慾望;緊接著教師創設了第二個教學環節,描樹葉的輪廓,這樣教師就抓住了學生的心態,使課堂氣氛驟然升溫;然後教師又讓學生通過找一找、摸一摸活動,使學生把周長這個抽象的概念與生活中具體的事例聯系起來,加深了學生對周長的理解。
2.在有意義的實踐活動中強化概念。
先讓學生估測老師的腰圍,然後選用合適的工具實際去測量,藉此來估計自己的腰圍,通過這個環節拓寬對周長意義的理解,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3.在一系列基本練習和變式練習中深化概念。
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設計了闖關比賽形式的練習,一下子激發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並且將本節課的練習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讓學生興趣盎然地參與到練習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在第一關中,計算長方形的周長,學生出現了不同的測量和計算方法,體現了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並且為後面學習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打下了很好的基礎。第二、三關比較圖形的周長,學生通過比較圖形的周長,掌握了比較的方法(移動、測量),再運用這種方法來解決下面的問題就容易了。
本節課的不足之處是:學生在測量自己的腰圍時,教師指導不到位,致使有很多學生對腰圍的認識還不夠,隔著很厚的衣服從外面測量腰圍,出現了很不準確的估算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