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在數的認識中發揮數軸的作用
【案例背景】
北師大版數學第八冊第一單元小數的認識和加減法是在三年級下冊「元、角、分與小數」及「分數的初步認識」基礎上進行的,包括「小數的意義」「測量活動」「比大小」等內容。「小數的意義」把小數的認識范圍擴大,不僅元角分以元為單位可以用小數表示,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可以用小數表示。通過對這些例子的討論,使學生體會小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關系。然後,藉助直觀模型使學生體會到小數與十進分數之間的關系,並通過計數器介紹小數部分的數位名稱及數位的相互關系,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小數的意義。「測量活動」目的是使學生加深對小數的理解,並能進行簡單的復名數與單名數之間的轉化。「比大小」通過演講比賽選手的得分情況,學習如何比較小數的大小。
【教學片斷一】
課件展示教材第6面的第3題的第一幅圖
師:拿出你手中的直尺,你看把這一厘米平均分成10份,你取了其中的7份,在什麼位置,怎樣用小數表示?
生1:可以找到,就是7毫米。
生2:也就是7/10,用小數表示是0.7,它們是相對應的,相等的。
師:你說的真好!那我們如果取10份,也就是10/10,也就是1㎝,那10個就0.1就是多少呢?
生3:10個0.1就是1。
師:那我們一起來看這根長1米的木尺,課件展示米尺。
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其中1份是幾厘米?1份就是幾分之幾米?用小數表示是多少?
生4:其中一份就是1㎝,就是1/100米,用小數表示就是0.01米。
師:其中的10份是幾㎝?其中10份是幾分之幾米?是用小數表示是多少米?
生5:其中10份就是10㎝,是10/100米,用小數表示是0.1米。
師:那也就是說10個0.01是多少?在小數部分每相鄰的兩個數量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多少?
生7:10個0.01是0.1.
生8:每相鄰的兩個數量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
【教學片斷二】
師:現在我們請兩個男生來測量教室前門的高度,誰願意?
生9:我們測量的門高2米4分米,
師:那我們怎樣用小數來表示呢?是多少米呢? 教師展示皮尺。
生10:2米還是2米,4分米從皮尺上看佔了一米的4/10,也就是0.4米,那它們合起來就是2.4米。
【教學反思】
1、巧用數軸幫助學生理解小數的意義及小數部分十進制計數法
在小數的認識這一內容中,教材的編排意圖體現了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背景下學習小數。如元、角、分、體重、身高,但是認識小數是學生對數的認識的又一次擴展,對學生來說,小數所表示的意義與他們的生活經驗還有一定的距離,所以我充分引導學生藉助手中的直尺,這一比較熟悉的素材讓學生來加深理解。
教師是學生思維的引導者。使學生初步感受小數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系,以此促進學生學好數學知識的興趣和信心。直尺、米尺在這里實際上就是一個拿在手中的數軸,上面有毫米、厘米、分米,正好幫助學生來理解1/10、1/100,滿十進一,從而理解了小數的意義。
2、,巧用數軸幫助學生在測量活動中體會小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由於學生測量生活經驗少,教材安排了教室內的實際測量活動情景,我們在教學時,可以利用米尺、皮尺,幫助學生利用數軸來理解小數的意義,讓學生討論這些長度用「米」怎樣表示,在討論幾分米或幾厘米寫成米作單位時,可以先寫成分母是10或100的分數,再寫成小數。當測量到門高2米4分米,這時讓學生觀察米尺、皮尺,體會2米4分米的含義及用米作單位的含義,即2米4分米=2.4分米。這個難點,就在米尺這個形象的數軸的幫助下,輕松突破了。在課外我還安排學生回家用直尺和父母一起量電視屏、量凳子面的長、寬、量雜志的長、寬,又進一步鞏固了小數的知識,加深了學生對數學的認識。
3、巧用數軸讓學生直觀的比較小數的大小。
在教材第10面第一題中,充分讓學生動手找9.8的位置,讓學生說9.8和10.1的含義,這樣就比較直觀的讓學生理解了9.8< 10.1的道理。從而體會到數軸右邊的數始終大於左邊的數。
Ⅱ 數的認識簡略
【案例背景】
北師大版數學第八冊第一單元小數的認識和加減法是在三年級下冊「元、角、分與小數」及「分數的初步認識」基礎上進行的,包括「小數的意義」「測量活動」「比大小」等內容。「小數的意義」把小數的認識范圍擴大,不僅元角分以元為單位可以用小數表示,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可以用小數表示。通過對這些例子的討論,使學生體會小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關系。然後,藉助直觀模型使學生體會到小數與十進分數之間的關系,並通過計數器介紹小數部分的數位名稱及數位的相互關系,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小數的意義。「測量活動」目的是使學生加深對小數的理解,並能進行簡單的復名數與單名數之間的轉化。「比大小」通過演講比賽選手的得分情況,學習如何比較小數的大小。
【教學片斷一】
課件展示教材第6面的第3題的第一幅圖
師:拿出你手中的直尺,你看把這一厘米平均分成10份,你取了其中的7份,在什麼位置,怎樣用小數表示?
生1:可以找到,就是7毫米。
生2:也就是7/10,用小數表示是0.7,它們是相對應的,相等的。
師:你說的真好!那我們如果取10份,也就是10/10,也就是1㎝,那10個就0.1就是多少呢?
生3:10個0.1就是1。
師:那我們一起來看這根長1米的木尺,課件展示米尺。
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其中1份是幾厘米?1份就是幾分之幾米?用小數表示是多少?
生4:其中一份就是1㎝,就是1/100米,用小數表示就是0.01米。
師:其中的10份是幾㎝?其中10份是幾分之幾米?是用小數表示是多少米?
生5:其中10份就是10㎝,是10/100米,用小數表示是0.1米。
師:那也就是說10個0.01是多少?在小數部分每相鄰的兩個數量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多少?
生7:10個0.01是0.1.
生8:每相鄰的兩個數量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
【教學片斷二】
師:現在我們請兩個男生來測量教室前門的高度,誰願意?
生9:我們測量的門高2米4分米,
師:那我們怎樣用小數來表示呢?是多少米呢? 教師展示皮尺。
生10:2米還是2米,4分米從皮尺上看佔了一米的4/10,也就是0.4米,那它們合起來就是2.4米。
【教學反思】
1、巧用數軸幫助學生理解小數的意義及小數部分十進制計數法
在小數的認識這一內容中,教材的編排意圖體現了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背景下學習小數。如元、角、分、體重、身高,但是認識小數是學生對數的認識的又一次擴展,對學生來說,小數所表示的意義與他們的生活經驗還有一定的距離,所以我充分引導學生藉助手中的直尺,這一比較熟悉的素材讓學生來加深理解。
教師是學生思維的引導者。使學生初步感受小數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系,以此促進學生學好數學知識的興趣和信心。直尺、米尺在這里實際上就是一個拿在手中的數軸,上面有毫米、厘米、分米,正好幫助學生來理解1/10、1/100,滿十進一,從而理解了小數的意義。
2、,巧用數軸幫助學生在測量活動中體會小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由於學生測量生活經驗少,教材安排了教室內的實際測量活動情景,我們在教學時,可以利用米尺、皮尺,幫助學生利用數軸來理解小數的意義,讓學生討論這些長度用「米」怎樣表示,在討論幾分米或幾厘米寫成米作單位時,可以先寫成分母是10或100的分數,再寫成小數。當測量到門高2米4分米,這時讓學生觀察米尺、皮尺,體會2米4分米的含義及用米作單位的含義,即2米4分米=2.4分米。這個難點,就在米尺這個形象的數軸的幫助下,輕松突破了。在課外我還安排學生回家用直尺和父母一起量電視屏、量凳子面的長、寬、量雜志的長、寬,又進一步鞏固了小數的知識,加深了學生對數學的認識。
3、巧用數軸讓學生直觀的比較小數的大小。
在教材第10面第一題中,充分讓學生動手找9.8的位置,讓學生說9.8和10.1的含義,這樣就比較直觀的讓學生理解了9.8< 10.1的道理。從而體會到數軸右邊的數始終大於左邊的數。
Ⅲ 小學六年級數學下冊反思
教學反思
《認識負數》單元的教學看似簡單,教起來似乎覺得輕松,學生學習起來也看似輕松,可在解決實際問題的時候,卻會發現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出現。
由於正負數表示的是相反意義的量,如何幫助學生正確的解決實際生活情境下的正負數問題,這是值得我們在教學中進行思考的問題。由於問題的存在,不得不想一些辦法去解決這樣的問題。
首先,對教材的編排作了重新的審視。在教材編排中,我們可以觀察到,在學習負數的過程中,學生更多的是經歷「具體情境中的數——解釋數的意義」這樣的過程。這一過程的重點是幫助學生認識負數與正數表示相反的意義。教材讓學生在豐富的顯示情境中體會負數的含義後,出現了數軸,這是一個關鍵。因此在教學這一部分內容的時候,要重點讓學生體會數軸上數的排列特點。而這也是想學生利用這一數學模型解決實際問題的最好的把手。
其次,如何在教學的後期,彌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嘗試著將數軸與現實問題結合起來解決實際問題。
第一步:心中有一把「尺」,這把尺就是一個數軸。
第二步:確定基準點。根據實際的情境確定每個數在這把「尺」上的位置。
第三步:根據問題思考解決的方法。
也就是在引導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時候,試圖將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系轉化成圖形,藉助圖形有效的解決問題。經過訓練,大部分學生基本掌握這種方法,能有效的解決問題。
在反思的過程中越發覺得,如何吃透教材,把握好教學的尺度是新教材對教師的一種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