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設計教育心理學實驗
舉個例子說明:
自變數抄:不同表情的面部肌肉運動。可按照6種基本情緒分成6個水平。
因變數:被試的情緒狀態
實驗設計:
自變數控制起來很容易,直接讓被試做出某種表情就行了,但不要給他呈現面部表情圖片,否則就是圖片引發情緒狀態了。
因變數的指標,首選的就是被試的自我報告。因為這個比較真實,難點在於不容易量化。
還可以選用多種生理指標,如心跳、脈搏、排汗量、皮膚溫度等,直接用多導生理儀測就行了。這個的優點是比較客觀、量化,缺點是生理指標代表哪種情緒目前還有爭論。我傾向於用後者,畢竟實驗指標客觀化是最好了。
具體操作的時候,最好用被試內設計。一個被試做6種表情,每次做表情的時候記錄他的各項生理指標。一種表情做完後,休息一會,消除情緒的後續影響。然後接著做下一個。
每個被試做6種表情的順序最好隨機化處理,不要都按照同一個順序。
Ⅱ 如何抓住學生心裡特點進行教學設計
很多人認為老師只要熟悉教材就能上好課,其實不然。作為現代的教師應當要著重抓住學生的心理特徵,才能更好的進行教學,還要可以根據大多數學生的心理特徵進行教學設計,有針對性的把知識教給學生。那該如何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來進行教學設計呢?以下是我教學幾年來總結出來的一些淺見。1、分析學生「好奇」的心理特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 好奇作為學生思維的先導,是中學生思維上的一個重要特點,培養好奇心,能使人善於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激發求知慾和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好奇是成功的起點,教學中應該有意識地進行引發和激勵。如:在講解乘方的時候,可讓學生討論「一張足夠大的紙,對折五十次後有多高?」學生討論後,教師再告訴他們結果,這時學生會覺得非常好奇(因為他們想不到會有教師說的那麼高),這樣學生對學習乘方就產生了很大的興趣。2、抓住學生「善疑」的心理特點,培養學生善於質疑的精神和創新的能力。 新課改強調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為重點, 創新人才的產生,需要十分自由、寬松地探討問題的環境。因此我們在課堂上有時要故意留點疑問,布設陷井,讓學生發現矛盾,促使學生發現問題,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例如設計問題「你可知道我們學校旗桿多高嗎?你用什麼辦法測量?」我們教師要鼓勵大膽質疑,保護學生提出問題的積極性,哪怕學生提出的問題大多數是幼稚、無價值的,甚至是荒唐的,教師要耐心地傾聽、認真解答,讓每一個學生都認識到,即使他們的問題看起來荒誕可笑,或者遠離現實,也值得表達、研討,與人分享。然後再逐漸引導學生掌握提出有價值問題的正確方法。3、關注學生「愛動」的心理特點,提高他們的觀察力及動手能力。 中學生獲得新知識常要藉助具體的實際經驗作為支柱,好動是學生積極思維的一種表現,設計探索性實驗,可以激發學生的好動心理,從而提高他們的觀察力和實驗素養。比如在講數學幾何內容時,可以讓學生進行一些手工操作,給學生提供了一個發展自我的奇思妙想的空間,使學生從學數學到做數學到玩數學,帶來學習態度上的變化,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再到創造性學習,可以有效的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4、根據學生「爭勝」的心理特點,增強學生主動參與教學學習的意識。 好勝是中學生極為寶貴的一個心理特點,有利於他們形成平等競爭的品格。多年教學工作中,我比較注意抓住學生爭強好勝這一心理特點。例如一節課後,我通常布置一道思考題,哪一位學生第一個解決問題就能從我處領取一小獎品,以此來激勵他們積極思考、探索問題。5、利用學生「喜玩」的心理特點,讓學生在玩中求知,玩中創新。 玩是中學生的天性,玩也有出息。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尊重學生對知識的預見和選擇,注重知識結構層次的調整,讓學生在玩中求知,在玩中創新。例如:通過做一個摸棋子游戲來引出必然事件,隨機事件,不可能事件的概念。這里有三個盒子,每個盒子里都裝著二十個圍棋子,它們除了顏色有黑、白之分外別無區別。我們讓學生隨機摸出棋子,看看有哪些可能性。這樣在他們玩的同時學到了知識。
Ⅲ 心理學教學設計
心理健康教案《請讓我來幫助你》教學目標:克服依賴心理,學會寬容別人。發現同學的缺點能當面指出。初步培養自
教學重點:初步培養自己的問題自己解決的能力。
教學難點:消除依賴心理,學會寬容別人。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師:小朋友,我們在學校里一起生活、學習。你覺得開心嗎?如果,你看到有位同學犯錯誤了,你會怎麼辦? 引出:打小報告(板書)
2、如果,在學校里有人欺負你了,你又會怎麼辦?
3、你在哪些情況下,會去報告老師?(教師隨意板書)
二、看小品,明理。
1、小品1:下課了,同學們在玩,小亮無意中撞了小明一下,小明不問緣由,就跑去向老師報告,說小亮打他,急得老師放下要批改的作業本,去處理這件事。
看完請學生說小明是怎麼做的?對不對?為什麼?
2、小品2:有一位家長在和老師交談,冬冬總是插進來說話,使老師和家長都無法談話。
看完請學生說冬冬這樣做對嗎?為什麼?
3、 教師小結
剛才兩位同學的做法,都是不對的,不僅把同學之間發生的一些小事誇大,還影響了老師辦公。所以我們「不要動不動就打小報告」(板書)
4、行為指導
如果你是他們,你會怎麼做?請你幫他們一下好嗎?
板書:請讓我來幫助你
三、行為指導。
剛才我們同學說了好多事都要報告老師。那我們現在再來想想,有哪些事我們可以不報告老師,讓我們來自己解決?
1、看板書指導。並貼上小紅花。
2、指名表演。
(1) 小亮和同學吵架了,小明看見了,進行勸阻。
(2) 老師在辦公,小艷看見了一件不文明的事,本想告訴老師,但思考了一下就走過去勸阻。
(3) 小亮不小心碰翻了小艷的鉛筆盒,摔斷了幾只鉛筆,小艷原諒了他。
四、表揚與獎勵
1、誇誇我們班能主動幫助同學的學生。
2、誇誇能寬容別人的學生。
3、誇誇能自己的事自己想辦法解決的學生。
五、總結、唱歌
今天這堂課,使你學到了什麼本領?是呀,只要我們都有一顆寬容別人的心,自己的事自己想辦法解決,我們就會快快長大,變得更能幹,這個世界也會變得更美麗。
全班齊唱《請讓我來幫助你》
Ⅳ 心理教學設計關於責任的怎麼設計
心理教學設計關於責任的怎麼設計:
一.課題(說明本課名稱)
二.教學專目的(屬或稱教學要求,或稱教學目標,說明本課所要完成的教學任務)
三.課型(說明屬新授課,還是復習課)
四.課時(說明屬第幾課時)
五.教學重點(說明本課所必須解決的關鍵性問題)
六.教學難點(說明本課的學習時易產生困難和障礙的知識點)
七.教學過程(或稱課堂結構,說明教學進行的內容、方法步驟)
九.板書設計(說明上課時准備寫在黑板上的內容)
十.教具(或稱教具准備,說明輔助教學手段使用的工具)
在教案書寫過程中,教學過程是關鍵,它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一)導入新課
1.設計新穎活潑,精當概括。
3.提問那些學生,需用多少時間等。
(二)講授新課
1.針對不同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
(三)鞏固練習
1.練習設計精巧,有層次、有坡度、有密度。
(四)歸納小結
(五)作業安排
布置那些內容,要考慮知識拓展性、能力性。
Ⅳ 教學設計時如何體現心理學知識
教學設計作為一門科學是20世紀60年代在美國興起的,布魯納與奧蘇貝爾的認知學習理論對此有著重要影響。其實,教師在上課前都是要備課的,這也可以看成是初級的教學設計,然而,傳統教學中的備課主要是以教材的內容為主,教學目標的設置、教學方法的選擇主要憑借各人的經驗,缺乏科學依據。簡單地說,教學設計是在教學開始之前對教學過程中的各種因素(如:學生特點、教學目標、學習內容、媒體設置等等),進行預先籌劃,精心構造,創設教學情境,以期達成教學目標的系統化設計。要詳細地分析教學設計的過程,需要對教學設計的基本要求、主要內容、操作過程進行系統研究,才能為靈活運用奠定基礎。 一、中學課堂教學設計的基本要求 課堂教學設計如果按時間分為長期與短期的兩種,也可分為學期、單元、課時設計三種。但是,最主要的還是在一節課內的教學設計。如果按課堂教學的對象來分,可分為班級集體授課設計、班級小組授課設計、個別化教學設計等幾種。若按場地分,可分為教室授課設計、圖書館教學設計、室外考察的教學設計等等。當然還可以按教學的知識目標來區分,如陳述性知識的設計、程序性知識的設計、策略性知識的設計等。不論哪種教學設計,都應當服從以下幾方面要求:
(一)教學設計的目標要求 在設計課堂教學目標時必然會遇到的問題是:教學目標如何解決班級整體目標與個體目標的矛盾。如果教學內容的思考性比較強,個體學習的差異相對比較大時,這一矛盾就會更加突出。面對這一矛盾,我們傳統的做法是設計時以整體目標為依據,適當彌補個體學習困難的學生,如在提問時設計相對淺顯的問題,或者留出適當的時間對他們進行個別點撥。然而,可以預見的事實是,淺顯的問題既會使學生們產生「回答這類問題的學生無能」的暗示,又會使他們很難有面對困難的機會與勇氣;而留出的時間常因教學內容較多而無法兌現。因此,這兩個方法雖然也能起到一定作用,但並不能解決問題。對某一段知識的學習不太適應的學生,常常上課時因為遇到一處無法及時解決的問題,而影響了後面知識的學習,使學習進度落後於大多數學生,長此以往,一個學習困難的學生可能會產生了。現代教學理論強調教學設計的個別化要求,這一要求並不是說教學方式的個別化,而是強調在集體授課時,應當將幫助個體學習作為教學設計的重要目標,因為,並不只是學習困難的學生有課堂學習的困難,學習優秀的學生也會遇到,不過,他們的困難可能是教師教的內容他已經掌握了,或者他的某一個想法與眾不同,可又遇到了困難,不能當眾向老師提問。個別化要求正是用來解決這一問題的。 由於教學過程是多因素構成,因此在進行設計時,有時可能為了考慮某幾個因素,而忽視了其它因素的作用。教師的考慮越周到,設計的教學過程越會貼近學生學習的實際。但是,教師在大量考慮教學過程中的種種問題時,必須對這些問題及可能在教學時發生的現象認真分析研究,篩選最值得與學生討論的問題與可能出現的現象,准備好方法與對策,尤其重要的時要明確每一個問題與方法的直接目標,在教學時通過及時反饋來了解個別學習的情況,這是實現教學目標的重要保證,同時教師還要將每一個直接目標與長遠計劃相對比,以形成連貫性的教學設計,為實現長期設計奠定基礎。
(二)教學設計的人際互動要求 班級集體授課方式在師生間或學生間的人際互動方面應當注意形成積極而協調的關系。首先在師生間,相互關系有這樣幾種方式:(1)主從型。即教師處於主導的支配地位,學生則處於被支配或服從的地位;(2)合作型。教師與學生有共同的目標,為達到目標,雙方能夠互相配合、相互讓步、忍耐;(3)主從—合作型。這是師生間一種互補、對稱的混合型的人際關系,如果合作因素超過主從因素,則是比較理想的方式;(4)競爭型。這是一種既使人興奮、緊張,又使人不安、消耗精力的人際關系;(5)主從—競爭型。這種關系常常包含主從型與競爭型中的缺點,關系變化不定,既讓人緊張又讓人不安。前四種方式都有其優點,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依據客觀因素給自己與學生的關系定位,關鍵在於將相互關系變成互動關系。教學的目的並不僅僅是知識目標的達成,教師在許多方面都會對學生產生重要影響,如:敢想敢幹、認真嚴謹的研究精神;積極進取、樂觀寬容的人生態度等等。一般情況下這些個性品質方面目標在教學設計時不會考慮,人們更多地考慮知識技能方面的目標。師生互動的要求則提醒教師們注意自己的態度對學生的影響,甚至某些非言語行為(如面部表情、手勢等等)都應當考慮在不同的情境中的作用。師生互動的目的是讓學生處於積極學習的狀態,教師對每一個學生都要作出分析,了解用何種方法可以使他們處於積極的狀態。
(具體的就要結合實際了,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Ⅵ 心理健康課的教案設計
換一種角度,換一種心情
——樹立正確看待、解決問題的觀念
教學目的:
1. 使中學生能正確認識各種事物、情緒(狂喜,悲傷)的發生,學會以不同的眼光(積極的)去看待它。
2. 幫助學生樹立以積極、全面的眼光去看待、解決問題。
教學重點:
應如何看待發生在自己周圍的事、情緒。
樹立正確的看待、解決問題的觀念。
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樹立以積極、全面的眼光去看待、解決問題
教學對象:處於青春期的初中,高中學生
教具:投影儀,電腦
教學方法:提問,討論,活動學習
教學過程:
1.問題導入:給學生看兩張心理學上的兩歧圖。提問:為什麼一開始沒有發現其中的奧妙?
2.闡述課題——換個角度看問題。
3.舉例說明任何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是不一樣的,產生不一樣的效果,引發不同的情緒和心境。(舉古人-花的例子,或半杯水的例子)
半杯水:樂觀的人,看到桌上的半杯水,會說:呵呵,還有半杯水啊,真好。
悲觀的人,看到桌上的半杯水,會說:咳,只剩下半杯水了。
4.強化主題。對剛才的例子讓學生討論,說說其產生的原因。再次引出課題,對其強化。
5.怎麼換個角度看問題才是科學的?
積極的看問題 改變注意、認知的對象 注意觀察、把握生活(美好的方面) 創新性
5.活動:邀請四個學生(最好是男生)上來,要求四個人不能用腳支撐身體也可以使四個人同時比較穩當的支撐在地面上。 備註:較好的方法四個人用手支撐在地上,腳放在另一個人的身上。
6.活動的思考:此看來,我們如果換一種思考的角度,往往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因此我們要常常學會換一個角度去看待問題。
7.討論:怎樣樹立樹立正確的看待、解決問題的觀念
一是知足常樂。人生是否快樂,關鍵看你是否知足。俗話說欲壑難填,人的慾望是無止境的,一種慾望滿足了還會有更多的慾望滋生,若慾望太多太高,則永遠得不到滿足和快樂。在各種滿足不了的慾望面前,我們需要換一個角度去理解。這樣會讓我們好過不少。
其次是心理換位。各執己見往往是人與人之間矛盾沖突的重要原因。人們在生活中難免會與家人、朋友、同事、學生或者領導產生這樣那樣的矛盾和分歧。這種矛盾和分歧會使人傷心氣憤,若矛盾雙方都各執己見,互不相讓,可能還會導致過激的言行,致使人際關系惡化,而人際關系惡化是非常有害於心理健康的。要避免這種情況出現,需要心理換位:試著站到對方立場上去思考,你就會發現其實對方的觀點也不無道理。
第三是要學會轉移認知對象。當我們因某個問題而困擾,因某個偶發事件而過度緊張和焦慮時,不妨暫時將自己的注意力強行轉移到其他事情上去。有些問題百思不得其解,越想越煩惱,想得頭腦也僵化了,這時如果轉換一種活動內容,也就換了一種心情,你就有可能如釋重負。
第四是要合理宣洩。比如找人傾訴,當心裡感到困擾時,找個可以信賴的朋友說上一通,只要對方願意耐心傾聽,你的心理壓力就會減輕很多。又比如寫日記,當身邊沒有可傾訴的對象時,把滿腔的話語付諸筆端。另外,每個人總會有一些隱秘的東西是不能與人分享的,不妨拿出一紙一筆,在上面盡情揮灑,怎麼寫都不要緊,寫什麼都不要緊,寫出來的東西通順不通順都不要緊,寫完了,氣消了,寫下的「成果」 當場撕毀也好,留待日後細細咀嚼也好,都沒關系,但是你的心情卻可能輕松許多。再如聽聽音樂,唱唱歌,不過癮時大喊幾聲,以排遣心中久積的郁悶和慵怠。實在覺得沒法子,找個沒人的地方或者躲到被窩里大哭一場,也會有很好的效果。
第五是自我安慰。魯迅筆下的阿Q雖然愚昧可笑,但他那種自欺欺人的自我安慰卻使他雖然生活在社會最底層卻感覺不到痛苦。當我們遭遇突如其來的沉重精神打擊時,為防止精神崩潰,我們可以學學阿Q,不妨也來一個自欺欺人,對自己說一句: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8.教師總結,再次點題。